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TO导电玻璃单颗磨粒切削机理仿真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邱晓龙 孙兴伟 +3 位作者 刘寅 杨赫然 董祉序 张维锋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362,共9页
为研究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导电玻璃材料的去除机理,采用单磨粒对材料进行切削仿真,建立了ITO导电玻璃的材料模型,根据加工表面形貌、应力和切削力情况分析了材料去除机理,之后研究了切削参数对切削力和残余应力的影响,并与... 为研究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导电玻璃材料的去除机理,采用单磨粒对材料进行切削仿真,建立了ITO导电玻璃的材料模型,根据加工表面形貌、应力和切削力情况分析了材料去除机理,之后研究了切削参数对切削力和残余应力的影响,并与钠钙玻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磨粒的切削过程中,材料的去除受ITO薄膜层、玻璃基底和内聚力接触行为的共同影响,会产生分层、通道开裂和层间断裂等失效形式;随着磨粒的进给,切削力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且呈现上升、稳定、降低的变化,同时磨粒的切削力与切削速度和切削深度呈正相关;薄膜上残余应力相比玻璃基底,数值更大且波动更剧烈;当切削深度接近ITO薄膜厚度时,薄膜的存在对磨粒切削行为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导电玻璃 材料去除机理 切削力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O的Co-ZnO电极的制备及对邻苯二酚的检测评价
2
作者 马寅 杨意 +3 位作者 吴青华 缪楚宇 武莹 李宇春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6-211,217,共7页
采用分布电沉积法在ITO导电玻璃表面制备Co-ZnO电极传感器,并将其用于邻苯二酚的分析检测。利用SEM、EDS和XRD对制备的Co-ZnO电极进行表面形貌、元素组成和晶体结构分析,并利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对其进行电化学分析。结果表明,Co-... 采用分布电沉积法在ITO导电玻璃表面制备Co-ZnO电极传感器,并将其用于邻苯二酚的分析检测。利用SEM、EDS和XRD对制备的Co-ZnO电极进行表面形貌、元素组成和晶体结构分析,并利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对其进行电化学分析。结果表明,Co-ZnO电极对邻苯二酚具有非常明显的电催化活性,通过测试分析得到其线性范围为0.01~10 mmol/L、灵敏度为1429.67 mA/(mM·cm^(2))、检出限为0.87μmol/L。通过干扰试验可知,Co-ZnO电极对其有良好的选择性,且电极的重现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酚 ito导电玻璃 Co-ZnO电极 电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油和蚀刻对ITO导电玻璃化学镀镍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焦亚萍 项腾飞 +1 位作者 梅天庆 任春春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5-39,共5页
实验采用碱性除油去除ITO导电玻璃表面的油污,用磷酸溶液进行蚀刻以提高化学镀镍镀层的结合力,以硫酸镍为主盐进行了化学镀镍。研究了除油和蚀刻的工艺条件对镀镍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化学镀镍前处理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用碱... 实验采用碱性除油去除ITO导电玻璃表面的油污,用磷酸溶液进行蚀刻以提高化学镀镍镀层的结合力,以硫酸镍为主盐进行了化学镀镍。研究了除油和蚀刻的工艺条件对镀镍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化学镀镍前处理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用碱性化学除油液在25~35℃,除油6min,用磷酸溶液在40℃左右,蚀刻3min的条件下进行前处理,所得镀层覆盖率高、选择性优,与基体的结合力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导电玻璃 化学镀镍 前处理 除油 蚀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O的Co薄膜制备及对邻苯二酚的检测 被引量:1
4
作者 缪楚宇 杨意 +4 位作者 吴青华 石文龙 马寅 武莹 李宇春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71-1578,共8页
邻苯二酚是对环境有害的毒性污染物,实验采用电沉积方法在ITO导电玻璃表面制备Co电化学传感器,将其用于邻苯二酚的分析检测。首先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Co电极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然后结合SEM、EDS和XRD分析确定了其表面形貌、元素组成和晶... 邻苯二酚是对环境有害的毒性污染物,实验采用电沉积方法在ITO导电玻璃表面制备Co电化学传感器,将其用于邻苯二酚的分析检测。首先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Co电极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然后结合SEM、EDS和XRD分析确定了其表面形貌、元素组成和晶体结构,并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对其进行了电化学分析。结果表明:Co盐浓度10 g·L^(-1)、沉积电流0.1 A、沉积温度20℃、沉积时间10 min为制备Co电极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电化学分析结果表明Co电极对邻苯二酚具有电催化活性,得到检测邻苯二酚的线性范围0.001 mM~0.2 mM、灵敏度1385.81 mA/mM·cm^(2)和检出限1.04μM,干扰试验显示Co电极对邻苯二酚有良好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酚 ito导电玻璃 正交实验 电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太阳电池阵用ITO玻璃盖片工艺探索
5
作者 黄稼 王鑫 +2 位作者 杜永超 铁剑锐 韩志刚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46-848,共3页
ITO薄膜即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s)半导体透明导电膜,有良好的导电性,高的透过率,并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可应用于航天领域电磁监测卫星的太阳电池板上以控制其表面电位。针对航天器太阳电池阵用ITO薄膜的真空蒸镀法制备进行工艺优... ITO薄膜即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s)半导体透明导电膜,有良好的导电性,高的透过率,并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可应用于航天领域电磁监测卫星的太阳电池板上以控制其表面电位。针对航天器太阳电池阵用ITO薄膜的真空蒸镀法制备进行工艺优化,通过选用合适的蒸镀速率和退火条件得到具有较低电阻率、较高透过率并且与空间用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相匹配的ITO盖片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盖片 透过率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在ITO导电玻璃上电沉积生长过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晓平 马琳 +1 位作者 冯宗财 谢木标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91-1094,1107,共5页
采用恒电流电解法,以0.1mol/LNH4NO3、0.01mol/LZn(CH3COO)2水溶液为电解液,成功将ZnO电沉积于ITO导电玻璃的表面。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ZnO晶核在ITO导电玻璃表面上的生长过程,对其生长取向、排列方式及微观形貌等方面发生的... 采用恒电流电解法,以0.1mol/LNH4NO3、0.01mol/LZn(CH3COO)2水溶液为电解液,成功将ZnO电沉积于ITO导电玻璃的表面。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ZnO晶核在ITO导电玻璃表面上的生长过程,对其生长取向、排列方式及微观形貌等方面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的规律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研究了电沉积时间对ZnO结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ZnO在ITO导电玻璃上的电沉积过程,经历了晶核生成、增长成片、片状组合、定向排列、团聚成花、团聚成块等连续过程;随着沉积时间的增长,沉积厚度增加,使得ZnO晶体的结晶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电流电解法 氧化锌 电沉积 ito导电玻璃 生长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激光电化学复合加工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朝阳 秦昌亮 +2 位作者 冯钦玉 印洁 毛卫平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31-1034,共4页
在所构建的激光电化学复合加工系统中,加入透光导电的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导电玻璃作为工具阴极,使电场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工件表面形成均匀的钝化膜,保证了激光电化学的高效复合。采用该复合方法在浓度为0.5 mol/L的Na NO... 在所构建的激光电化学复合加工系统中,加入透光导电的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导电玻璃作为工具阴极,使电场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工件表面形成均匀的钝化膜,保证了激光电化学的高效复合。采用该复合方法在浓度为0.5 mol/L的Na NO3溶液中对铝合金进行了加工试验,研究了不同的工艺参数对激光电化学定域性的影响。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对工件的加工形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随着激光的能量、频率、加工电流的增大,槽的宽度变大;随着进给速度的增大,槽的宽度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玻璃 铝合金 电化学加工 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纳米线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
8
作者 杨文婷 沈晓明 《广西科学》 CAS 2018年第4期433-437,443,共6页
【目的】采用化学浴沉积法在ITO导电玻璃衬底上制备ZnO纳米线。【方法】研究种子层结晶性、PEI浓度对ZnO纳米线生长的影响,并用SEM、XRD、AFM对其形貌、晶体结构等进行表征。【结果】衬底温度为200℃时生长的ZnO纳米线垂直排列呈六角纤... 【目的】采用化学浴沉积法在ITO导电玻璃衬底上制备ZnO纳米线。【方法】研究种子层结晶性、PEI浓度对ZnO纳米线生长的影响,并用SEM、XRD、AFM对其形貌、晶体结构等进行表征。【结果】衬底温度为200℃时生长的ZnO纳米线垂直排列呈六角纤锌矿结构;PEI浓度为4.5 mmol/L时,ZnO纳米线的长径比最高,达20.56。【结论】制备的ZnO纳米线取向良好、结构尺寸均匀、长径比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纳米线 ito 导电玻璃 种子层结晶性 PE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貌可控的钯纳米粒子的电化学制备及电催化性质 被引量:9
9
作者 晏晓晖 刁鹏 项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650-2656,共7页
以NaPdCl4为前驱体,以柠檬酸钠为包裹剂,通过两步恒电势法在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基底上沉积得到不同形貌的钯纳米粒子(PdNPs).通过调节晶种沉积电势和粒子生长电势、柠檬酸根和溴离子的浓度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可以控制PdNPs的形貌、尺... 以NaPdCl4为前驱体,以柠檬酸钠为包裹剂,通过两步恒电势法在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基底上沉积得到不同形貌的钯纳米粒子(PdNPs).通过调节晶种沉积电势和粒子生长电势、柠檬酸根和溴离子的浓度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可以控制PdNPs的形貌、尺寸及在ITO基底上的生长密度;制备出了钯纳米锥阵列及球形、花状和多面体形的PdNPs.研究结果表明,钯纳米锥阵列与其它形状的PdNPs相比,在单位面积ITO基底上具有更大的表面积,表现出对甲醇更强的电化学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纳米粒子 电化学沉积 氧化铟锡导电玻璃 甲醇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料浆喷涂法制备纳米晶TiO2薄膜及其在DSSC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骆志坚 李天广 +2 位作者 刘江 金超 丁姣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7-390,共4页
采用料浆喷涂法在ITO导电玻璃上制备了纳米晶TiO2,SEM测试结果表明该薄膜呈多孔结构,构成薄膜的TiO2颗粒均为20~30nm,薄膜的厚度能够很好地控制在5~20μm之间。将此薄膜组装成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SC),在标准模拟太阳光(AM1.5G)下测试... 采用料浆喷涂法在ITO导电玻璃上制备了纳米晶TiO2,SEM测试结果表明该薄膜呈多孔结构,构成薄膜的TiO2颗粒均为20~30nm,薄膜的厚度能够很好地控制在5~20μm之间。将此薄膜组装成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SC),在标准模拟太阳光(AM1.5G)下测试,短路电流密度达7.78mA/cm2、光电转换效率为1.94%。讨论了制备工艺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料浆喷涂法 纳米晶TiO2薄膜 DSSC ito导电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TiO_2复合涂层电极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文新宇 黄紫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28-1132,共5页
以氧化铟锡导电玻璃为基材,采用电泳沉积法制备负载型ZnO/TiO2复合涂层,经450℃后续烧结处理后,采用XRD、SEM、EDX和UV-Vis DRS对ZnO/TiO2复合涂层进行表征;在pH=7.0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分别测试ZnO/TiO2复合涂层电极在紫外灯和100 W... 以氧化铟锡导电玻璃为基材,采用电泳沉积法制备负载型ZnO/TiO2复合涂层,经450℃后续烧结处理后,采用XRD、SEM、EDX和UV-Vis DRS对ZnO/TiO2复合涂层进行表征;在pH=7.0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分别测试ZnO/TiO2复合涂层电极在紫外灯和100 W白炽灯辐照下的电化学阻抗谱、Tafel极化曲线和循环伏安等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ZnO以200-300 nm晶粒分散于复合涂层中,质量百分比为0.74%;ZnO/TiO2复合涂层在可见光区有一定的吸收;在可见光辐照下ZnO/TiO2复合涂层电极具有较好的光电活性,并对水的分解具有较强的光电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沉积 ZnO/TiO2复合涂层电极 光电性能 ito导电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培养的细胞加热培养控制系统
12
作者 蒋作敏 邹金成 张爱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0-206,共7页
针对目前热物理治疗的体外实验手段无法模拟动物体内的复杂环境而影响实验准确性的问题,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可以基于三维培养下的细胞进行热物理实验的加热实验平台.该平台可以同时针对贴壁细胞及三维细胞进行细胞加热实验,且在加热过程... 针对目前热物理治疗的体外实验手段无法模拟动物体内的复杂环境而影响实验准确性的问题,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可以基于三维培养下的细胞进行热物理实验的加热实验平台.该平台可以同时针对贴壁细胞及三维细胞进行细胞加热实验,且在加热过程中能够实时对细胞的生长状态进行观察.实验结果表明,该加热培养系统可以保持温度均匀、控制精确,同时适用于三维水凝胶进行细胞加热实验,是一种有效的三维细胞加热培养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铟锡导电玻璃 热物理治疗 海藻酸钠 三维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电解质多层膜/α-Fe_2O_3改性阳极对MFC性能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美聪 王紫诺 +2 位作者 张学军 吴丹 樊立萍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1,共6页
文章利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聚苯乙烯磺酸钠(PSS)及α-Fe_2O_3修饰到ITO导电玻璃上,并在其最外层修饰导电性良好的α-Fe_2O_3,将之作为微生物燃料电池(MFC)阳极与空白ITO进行比较。当外电阻为1 000Ω时... 文章利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聚苯乙烯磺酸钠(PSS)及α-Fe_2O_3修饰到ITO导电玻璃上,并在其最外层修饰导电性良好的α-Fe_2O_3,将之作为微生物燃料电池(MFC)阳极与空白ITO进行比较。当外电阻为1 000Ω时,修饰了4层(PDADMAC/PSS)_4及1层α-Fe_2O_3的ITO阳极的MFC具有最高功率密度,为0.25 W/m^2。修饰了4层、8层(PDADMAC/PSS)_8及1层α-Fe_2O_3的ITO阳极的MFC最大电流均为0.45 mA,但修饰了4层的产电量更稳定。原子力显微镜数据表明(PDADMAC/PSS)_4/α-Fe_2O_3修饰的ITO导电玻璃的表面比较粗糙,这说明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更利于微生物的黏附。(PDADMAC/PSS)/α-Fe_2O_3修饰ITO后提高了MFC的产电量是由于ITO导电玻璃表面的物化性质改变促进了微生物产生的电子向阳极表面的传导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阳极修饰 ito导电玻璃 聚电解质 α-三氧化二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恒加热功率的热损失型微型流量传感器 被引量:1
14
作者 冷寒冰 袁伟 +1 位作者 崔建国 崔祺铭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18,24,共6页
相比于传统的流量传感器,微型流量传感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对微小流量测量灵敏度高等特点。文中依据传热学原理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基于恒加热功率的热损失型微型流量传感器系统,用于微流体的流量测量。文中利用数字光刻投影系统(DLPS)... 相比于传统的流量传感器,微型流量传感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对微小流量测量灵敏度高等特点。文中依据传热学原理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基于恒加热功率的热损失型微型流量传感器系统,用于微流体的流量测量。文中利用数字光刻投影系统(DLPS)加工制作了加热电极和流路通道的模板,选择ITO导电玻璃制作薄膜加热电极和流路基底,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制作微型流路的通道,同时借助氧等离子体激活实现ITO导电玻璃与PDMS流路通道的不可逆封装键合。该微型流量传感器系统利用STC12C5A系列单片机对硬件电路进行控制及流量测量结果显示,并借助数字注射泵对流量传感器系统进行了测试和验证。该微型流量传感器可实现10~120μL/min的较精确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流量传感器 ito导电玻璃 聚二甲基硅氧烷 数字光刻投影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