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ystematic Analysis Approach to Discrete-time Indirect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 被引量:1
1
作者 XIE Xue-Jun LI Jun-Ling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70-1175,共6页
这份报纸论述间接模型引用的设计和分析有为分离时间的系统的一个类的规范的适应法律的适应控制(MRAC ) 。主要工作包括三部分。第一,构造工厂参数评价算法不仅拥有传统的评价算法的象那些的一样的性质而且在零避免分割的可能性。第二... 这份报纸论述间接模型引用的设计和分析有为分离时间的系统的一个类的规范的适应法律的适应控制(MRAC ) 。主要工作包括三部分。第一,构造工厂参数评价算法不仅拥有传统的评价算法的象那些的一样的性质而且在零避免分割的可能性。第二,由发现在工厂参数之间的关系,估计和控制器参数估计并且用工厂参数的性质估计,控制器参数估计的类似的性质也被建立。第三,基于关系,在使正常化之间的性质发信号并且在靠近环的系统并且在分离时间的系统上的一些重要数学工具上的所有信号作为在连续时间的盒子中,到分离间接 MRAC 计划的系统的稳定性和集中分析途径严厉地被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不连续时间系统 标准化适应定律 系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centralized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sliding mode control based on fuzzy model 被引量:4
2
作者 Gu Haijun Zhang Tianping Shen Qiku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6年第1期182-186,192,共6页
A new design scheme of decentralized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for a class of MIMO nonlinear systems with the high-order interconnections is propcsed. The design is based on the universal approx... A new design scheme of decentralized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for a class of MIMO nonlinear systems with the high-order interconnections is propcsed. The design is based on the universal approximation capability of the Takagi - Seguno (T-S) fuzzy systems. Motivated by the principle of certainty equivalenteontrol, a decentralized adaptive controller is designed to achieve the tracking objective without computafion of the T-S fuzz ymodel. The approach does not require the upper bound of the uncertainty term to be known through some adaptive estimation. By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closed-loop fuzzy control system is proven to be globally stable in the sense that all signalsinvolved are bounded, with tracking errors converging to zero.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centralized control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 sliding mode control fuzy model global 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crete-time Direct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 A Systematic Approach 被引量:1
3
作者 LI Jun-Ling XIE Xue-Jun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48-1052,共5页
为直接模型引用的分离时间的系统,设计和分析的一个类,有规范的适应法律的适应控制(MRAC ) 被调查。我们责骂在输入和产量之间的 p 和 2 个关系性质上的分离时间的结论,和分离时间的交换词根 1 和 2。我们也建立分离时间的适应法律... 为直接模型引用的分离时间的系统,设计和分析的一个类,有规范的适应法律的适应控制(MRAC ) 被调查。我们责骂在输入和产量之间的 p 和 2 个关系性质上的分离时间的结论,和分离时间的交换词根 1 和 2。我们也建立分离时间的适应法律的性质,定义使正常化的信号,并且联系有在靠近环的系统的所有信号的信号。因此,分离时间的 MRAC 计划的稳定性和集中性质作为在连续时间的案例中以一种系统的方式严厉地被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时间系统 控制系统 系统方法 交换引理 模型参考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ple models adaptive feedforward decoupling controller
4
作者 Wang Xin Li Shaoyuan Wang Zhongji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5年第4期837-842,共6页
When the parameters of the system change abruptly, a new multivariable adaptive feedforward decoupling controller using multiple models is presented to improve the transient response. The system models are composed of... When the parameters of the system change abruptly, a new multivariable adaptive feedforward decoupling controller using multiple models is presented to improve the transient response. The system models are composed of multiple fixed models, one free-running adaptive model and one re-initialized adaptive model. The fixed models are used to provide initial control to the process. The re-initialized adaptive model can be reinitialized as the selected model to improve the adaptation speed. The free-running adaptive controller is added to guarantee the overall system stability. At each instant, the best system model is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switching index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ler is designed. During the controller design, the interaction is viewed as the measurable disturbance and eliminated by the choice of the weighting polynomial matrix. It not only eliminates the steady-state error but also decouples the system dynamically. The gtobel convergence is obtained and several simulation examples are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 models FEEDFORWARD DECOUPLING indirect adaptive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bust adaptive control of hypersonic vehicle considering inlet unstart 被引量:6
5
作者 WANG Fan FAN Pengfei +2 位作者 FAN Yonghua XU Bin YAN Ji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2年第1期188-196,共9页
In this paper,a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MRAC)augmentation method of a linear controller is proposed for air-breathing hypersonic vehicle(AHV)during inlet unstar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ypersonic flight tech... In this paper,a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MRAC)augmentation method of a linear controller is proposed for air-breathing hypersonic vehicle(AHV)during inlet unstar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ypersonic flight technology,hypersonic vehicles have been gradually moving to the stage of weaponization.During the maneuvers,changes of attitude,Mach number and the back pressure can cause the inlet unstart phenomenon of scramjet.Inlet unstart causes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aerodynamics of AHV,which may lead to deterioration of the tracking performance or instability of the control system.Therefore,we firstly establish the model of hypersonic vehicle considering inlet unstart,in which the changes of aerodynamics caused by inlet unstart is described as nonlinear uncertainty.Then,an MRAC augmentation method of a linear controller is proposed and the radial basis function(RBF)neural network is used to schedule the adaptive parameters of MRAC.Furthermore,the Lyapunov function is constructed to 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Finally,numerical simulation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linear control method,the proposed method can stabilize the attitude of the hypersonic vehicle more quickly after the inlet unstart,which provides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inlet restart,thus verify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ugmentation method proposed in the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breathing hypersonic vehicle(AHV) inlet unstart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 augmentation(MRAC) radial basis function(RBF)neural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modeling of vehicle dynamic stability and control technique 被引量:1
6
作者 GAO Yun-ting LI Pan-feng 《机电工程》 CAS 2012年第8期932-936,共5页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nhancing the vehicle driving stability and safety,which has been the hot question researched by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in the vehicle industry,the new control method was investiga...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nhancing the vehicle driving stability and safety,which has been the hot question researched by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in the vehicle industry,the new control method was investigated.After the analysis of tire mov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vehicle stress analysis,the tire model based on the extension pacejka magic formula which combined longitudinal motion and lateral motion was developed and a nonlinear vehicle dynamical stability model with seven freedoms was made.A new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 project which made the slip angle and yaw rate of vehicle body as the output and feedback variable in adjusting the torque of vehicle body to control the vehicle stability was designed.A simulation model was also built in Matlab/Simulink to evaluate this control project.It was made up of many mathematical subsystem models mainly including the tire model module,the yaw moment calculation module,the center of mass parameter calculation module,tire parameter calculation module of multiple and so forth.The severe lane change simulation result shows that this vehicle model and the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 method have an excellent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HICLE dynamic STABILITY and control VEHICLE DYNAMICS modeling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zzy Control of Model Travel Tracking for Vehicle Semi-Active Suspension 被引量:1
7
作者 管继富 武云鹏 +1 位作者 顾亮 黄华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6年第4期241-244,共4页
The control strategy of the model travel tracking for the vehicle suspension sys tem is presented based on analyzing the responses of the vehicle suspension tra vel. A fuzzy control system of vehicle suspension is des... The control strategy of the model travel tracking for the vehicle suspension sys tem is presented based on analyzing the responses of the vehicle suspension tra vel. A fuzzy control system of vehicle suspension is designed, in which the sus pension travel output of the adaptive LQG control system is taken as the tracking objectiv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prove that the suspension travel and vertical acceleration can be tracked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simple fuzzy controller, and the tracking effect of fuzzy control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PID controll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半主动悬挂系统 模糊控制 适应性控制 模型行程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五相感应电机双参数辨识
8
作者 侯新国 罗翔宇 涂萱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9-127,共9页
五相感应电机是结构最简单的一种多相感应电机,具有低噪声、低转矩波动和高承载能力的优点,因此适用于高功率和可靠性要求的应用场合。针对速度编码器易受外界干扰的特点,构建一种应用于五相感应电机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无速度传感器矢量... 五相感应电机是结构最简单的一种多相感应电机,具有低噪声、低转矩波动和高承载能力的优点,因此适用于高功率和可靠性要求的应用场合。针对速度编码器易受外界干扰的特点,构建一种应用于五相感应电机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用以对转速进行辨识,实现五相感应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随后,针对传统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磁链电压参考模型易受定子电阻数值影响的问题,进一步构建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双参数辨识系统,用以同时辨识转速与定子电阻,并对各自的自适应律选取进行推导。最后,在Simulink中对双参数辨识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不同转速以及不同负载转矩工况下对转速的辨识性能良好,整体辨识基本无静差,仅有约9.7 r/min的稳态波动;在定子电阻突变时,空载工况下定子电阻的辨识误差能够保持在5%以内,半载工况的误差为8.7%,满载则为1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机 多相电机 矢量控制 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参数辨识 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1-GPR的船舶航向航迹控制方法研究
9
作者 李诗杰 何家伟 +2 位作者 刘佳仑 刘泰序 徐诚祺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8-288,共11页
[目的]智能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由于环境干扰的影响,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影响会导致船舶运动控制精度不高,为提高船舶控制算法对干扰的自适应能力,提出一种控制方法。[方法]基于L1自适应控制算法和高斯过程回归(GPR),提出一种欠驱动船舶的... [目的]智能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由于环境干扰的影响,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影响会导致船舶运动控制精度不高,为提高船舶控制算法对干扰的自适应能力,提出一种控制方法。[方法]基于L1自适应控制算法和高斯过程回归(GPR),提出一种欠驱动船舶的航向航迹控制方法,并利用Lyapunov控制函数推导控制律,以证明闭环控制系统一致全局渐近稳定。利用GPR对船舶航行过程中的突发干扰和环境干扰进行建模,并通过与自适应律结合的方式达到快速消除干扰影响的效果。[结果]考虑突发干扰和时变扰动的航向与航迹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L1-GPR控制相比传统的L1自适应控制其平均绝对航向误差可减少约9.88%和23.2%,最大绝对航向误差可减少约8.49%和12.1%,能够有效减少环境干扰影响,快速达到稳定状态。[结论]所提航向航迹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抵抗航行过程中的各种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运动控制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高斯过程回归 航向控制 航迹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的容器内壁堆焊焊炬高度跟踪技术研究
10
作者 张宁 薛瑞雷 +1 位作者 夏磊 康峰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47,共7页
焊炬高度跟踪是立式容器内壁自动化堆焊修复的关键技术,针对堆焊过程中焊炬高度实时跟踪困难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积分项的模型参考自适应(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MRAC)堆焊焊炬高度跟踪控制器,引入积分项增强控制器的跟踪... 焊炬高度跟踪是立式容器内壁自动化堆焊修复的关键技术,针对堆焊过程中焊炬高度实时跟踪困难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积分项的模型参考自适应(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MRAC)堆焊焊炬高度跟踪控制器,引入积分项增强控制器的跟踪电流抗干扰能力,并采用无限脉冲响应滤波器(infinite impulse response, IIR)对采集的堆焊电流进行滤波处理,建立横焊的焊炬高度-焊接电流数学模型计算焊炬高度偏差,利用积分项MRAC控制器进行焊炬高度纠偏。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积分项MRAC控制方法的最大跟踪误差为±0.34 mm,满足容器内壁自动化堆焊的焊接质量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器内壁修复 自动化堆焊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高度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分层滑模面的桥吊模型参考自适应滑模控制
11
作者 唐辉腾 徐为民 +2 位作者 宋贤广 刘素琪 刘建国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84,共9页
桥式吊车系统的数学模型是一个非线性时变的欠驱动系统模型,其执行机构数少于自由度个数,并且桥式吊车系统模型的参数信息无法精确获得。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分层滑模面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滑模控制策略。首先,针对桥式吊车系... 桥式吊车系统的数学模型是一个非线性时变的欠驱动系统模型,其执行机构数少于自由度个数,并且桥式吊车系统模型的参数信息无法精确获得。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分层滑模面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滑模控制策略。首先,针对桥式吊车系统的参考模型,设计了一种移动分层滑模面以提高参考模型的暂态性能;然后,针对带有不确定性的桥式吊车系统,设计了一种带有参数估计的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在模型参数信息无法精确获得时确保小车到达期望位置并消除负载摆角;最后,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该控制系统的闭环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有效,而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式吊车 移动分层滑模面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滑模控制 自适应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触发的不确定多智能体系统自适应一致性
12
作者 陈世明 叶舒康 +2 位作者 马旭阳 邹钰彬 刘江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0,共8页
针对有向拓扑下一般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中参数不确定和系统通信能力受限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模型参考自适应和事件触发机制的一致性控制协议.该协议首先为每个参数不确定的智能体设计一个参考智能体,其中自适应律的设计保证了不... 针对有向拓扑下一般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中参数不确定和系统通信能力受限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模型参考自适应和事件触发机制的一致性控制协议.该协议首先为每个参数不确定的智能体设计一个参考智能体,其中自适应律的设计保证了不确定参数的有效估计,然后基于事件触发机制向邻居智能体发送参考智能体状态,最后基于接收的邻居参考智能体状态及自身实际状态设计控制器.采用对参考智能体设计事件触发策略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智能体间的连续通信,减少系统通信资源.利用矩阵论、代数图论以及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在该控制协议下,含参数不确定一般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能实现一致性,且不存在Zeno行为.仿真实例进一步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 事件触发控制 模型参考自适应 参数不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学习控制的桥式吊车模型参考自适应滑模控制
13
作者 曹鹏程 徐为民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52,共9页
针对桥式吊车系统存在动态数学模型难以建立和扰动影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迭代学习控制的模型参考自适应广义超螺旋滑模控制策略。该策略是通过将自适应广义超螺旋滑模算法与基于动态学习增益的迭代学习控制相结合而获得的。超螺旋滑... 针对桥式吊车系统存在动态数学模型难以建立和扰动影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迭代学习控制的模型参考自适应广义超螺旋滑模控制策略。该策略是通过将自适应广义超螺旋滑模算法与基于动态学习增益的迭代学习控制相结合而获得的。超螺旋滑模算法采用自适应增益技术,即使精确扰动边界未知,也可以调整切换增益,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稳定性。通过迭代学习控制可以对系统未知动力学进行估计,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设计一种非线性动态学习增益来保证学习过程中的收敛速度和稳态精度。应用产生指数衰减曲线的参考模型来跟踪位置误差,通过修改参考模型的衰减率控制系统动态响应过程。利用李雅普诺夫理论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证明。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式吊车 自适应广义超螺旋滑模 迭代学习控制 动态学习增益 模型参考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位置采样通道故障冗余控制策略研究
14
作者 张自强 李思睿 +3 位作者 许文中 李玉山 杨阳 杨宁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137,共12页
永磁牵引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有位置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相比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在动态响应、防滑/空转控制、谐波噪声等方面具有更优的性能。设计永磁同步电机有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与基于MRAS的无位... 永磁牵引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有位置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相比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在动态响应、防滑/空转控制、谐波噪声等方面具有更优的性能。设计永磁同步电机有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与基于MRAS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互为冗余备份,在电机位置采样通道发生故障时,可在线不停机带速切换到无位置传感器控制。设计利用短路电流矢量法对带速旋转的电机进行转子位置观测并实现电机带速重投。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基于MRAS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算法性能优异,可实现电机从零速静止启动到目标转速,转速稳态误差仅0.5%左右。系统在电机位置采样通道发生各类增益故障和偏置故障后能准确判断并精准检测转子位置,实现电机带速重投,完成冗余切换控制,保证系统不停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位置采样 冗余控制 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 带速重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换段过程液压调速系统转速波动的HMCVT拖拉机模式切换分层协调控制研究
15
作者 王波 王萌 +1 位作者 梅烨 张林宽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25年第4期33-39,43,共8页
针对装备HMCVT拖拉机液压调速系统响应迟滞及负载扰动引起的转速波动现象,导致换段时液压调速系统未达到预定的排量比,引起模式切换过程平顺性变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模式切换分层协调控制的策略。建立模糊PID控制器对液压调速系统进行控制... 针对装备HMCVT拖拉机液压调速系统响应迟滞及负载扰动引起的转速波动现象,导致换段时液压调速系统未达到预定的排量比,引起模式切换过程平顺性变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模式切换分层协调控制的策略。建立模糊PID控制器对液压调速系统进行控制,修正模式切换时排量比控制其输出转速;控制液压调速系统转速波动基础上,借助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进一步协调液压调速系统和机械传动系统之间的动态匹配,建立HMCVT拖拉机模式切换分层协调控制。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对控制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液压机械HM1模式向液压机械HM2模式切换时,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和基于规则控制相比,最大冲击度分别降低了36.3%和63.7%,滑摩功分别减少20%和25%。该策略可使HMCVT模式切换品质得到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CVT 模型参考自适应 模糊PID 分层协调控制 平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Robust Deadbeat Control Method for UPS Inverters
16
作者 汪孟 李方正 +1 位作者 黄立培 SAKANE Makoto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35,64,共6页
The traditional deadbeat control for UPS inverters has a robustness problem. The parametric imprecision can greatly harm the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which restricts the application. A novel robust deadbeat control me... The traditional deadbeat control for UPS inverters has a robustness problem. The parametric imprecision can greatly harm the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which restricts the application. A novel robust deadbeat control method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In the proposed control method, a proportional element is added to the traditional deadbeat control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obustness to parametric imprecision. To eliminate the error between output voltage and voltage reference caused by environmental noise and parametric deviation, a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regulator is also added to the control method. A 1kVA prototype is built based on DSP.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robustness for parametric variation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much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deadbeat control. The system can remain stable even when the systemic parameters have a large deviation from calculating parameters. The system has small static error and fast dynamic response with the new control method. This method is easy to realize in DSP and is suitable for full digital realization of U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间断电源逆变器 懒散控制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艳丽 石统宇 +3 位作者 孟庆祥 张征征 邢晨泰 鲁振宇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40,共7页
针对水肥混合过程中水肥EC值精准控制的问题,设计一个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水肥一体化决策和控制系统。建立母液动态调控模型,并通过该模型设计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仿真试验结果显示,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相较于模糊PID控制,在跟踪试... 针对水肥混合过程中水肥EC值精准控制的问题,设计一个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水肥一体化决策和控制系统。建立母液动态调控模型,并通过该模型设计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仿真试验结果显示,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相较于模糊PID控制,在跟踪试验中超调量降低1.2%,调整时间减少12.6 s,阶跃试验中超调量降低14.4%,调整时间减少超过2 s,抗干扰能力优于模糊PID控制。通过3种方式进行田间试验,对比模糊PID控制和人工灌溉方式,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能够使番茄株高分别提高15.7%和35.6%,茎粗分别增长11.1%和18.6%,产量分别提升23.3%和48.1%,结果表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优于模糊PID控制和人工灌溉方式,从而验证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有效性,为精准施肥灌溉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 模型参考自适应 控制系统 水肥混合动态模型 超调量 调整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ADRC的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5
18
作者 肖芳 谢元宇 +1 位作者 王明辉 林海波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60,共11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中传统速度环PI调节器存在协调性与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引入自抗扰控制(ADRC)替代速度环PI调节器,考虑到线性ADRC中PD控制存在性能较差的缺点,选择滑模控制代替PD控制,提出改进型ADRC控制方法;同时采用模型参...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中传统速度环PI调节器存在协调性与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引入自抗扰控制(ADRC)替代速度环PI调节器,考虑到线性ADRC中PD控制存在性能较差的缺点,选择滑模控制代替PD控制,提出改进型ADRC控制方法;同时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RAS)取代传统机械式位置传感器对电机的转子位置进行检测,实现了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通过采用改进型ADRC与MRAS相结合的控制方法,电机控制系统具有了更好的动态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最后通过永磁同步电机对拖实验平台对电机在转速恒定负载突变和带载启动转速突变两种工况下进行实验,验证了改进型ADRC与MRAS相结合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 滑模控制 自抗扰控制 模型参考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辨识的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电流无差拍控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爱德 刘鑫 +1 位作者 李新宇 胡士迈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5626-5638,共13页
针对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电感参数失配引起传统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器受扰动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电感参数自适应的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方案。所提算法利用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对电感参数进行在线辨识,并将辨识结果代替控制器中的原始电感... 针对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电感参数失配引起传统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器受扰动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电感参数自适应的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方案。所提算法利用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对电感参数进行在线辨识,并将辨识结果代替控制器中的原始电感模型参数,以确保控制器的模型参数和电机实际参数相匹配,进而增强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系统的鲁棒性。根据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的数学模型,对电机本体进行了建模,以实现对所提算法的仿真验证。最后在以TMS320F28335控制器为核心的实验平台上进行了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当电机参数与模型参数不匹配时,所提算法相较于传统的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算法在电流波动峰峰值、电流跟踪静差及系统鲁棒性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 参数辨识 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 模型参考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螺旋滑模自适应观测器的SynRM无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志朋 边敦新 +2 位作者 李存贺 杜钦君 张国伟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4-194,共11页
针对同步磁阻电机模型参考自适应法的无传感器控制存在的转速估计精度低、动态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超螺旋滑模自适应观测器的无传感器控制方法。首先,通过有限元仿真构建同步磁阻电机电感非线性模型,根据电机不同运行工况实时更... 针对同步磁阻电机模型参考自适应法的无传感器控制存在的转速估计精度低、动态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超螺旋滑模自适应观测器的无传感器控制方法。首先,通过有限元仿真构建同步磁阻电机电感非线性模型,根据电机不同运行工况实时更新电感参数,提高观测器中模型准确性。在此基础上,使用超螺旋滑模算法代替PI自适应环节,并结合所选取的线性补偿矩阵构造超螺旋滑模自适应观测器来减小估计误差。最后,引入积分型全局快速终端滑模速度控制器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法的无传感器系统,所提策略在启动阶段转速响应速度快且超调量小,电机运行更加平稳,突变负载时转速波动小且转速误差收敛速度更快,在变速运行整个阶段也具有更高的转速和转子位置辨识精度,具有良好的动稳态性能,可以实现电机的高性能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磁阻电机 无传感器控制 超螺旋滑模 自适应观测器 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