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物中呕吐毒素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董彩文 李亚钦 +3 位作者 孙新城 刘洋 杨贻轲 魏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7-162,共6页
基于免疫学检测原理,通过棋盘优化的方法,建立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并与HPLC法进行比较验证。结果显示:方法的检测限为1.91 ng/mL,灵敏度IC_(50)为37.15 ng/mL,检测范围为4.07~346.74 ng/mL,加标回收率在87.50%~112.04%。根据系列质... 基于免疫学检测原理,通过棋盘优化的方法,建立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并与HPLC法进行比较验证。结果显示:方法的检测限为1.91 ng/mL,灵敏度IC_(50)为37.15 ng/mL,检测范围为4.07~346.74 ng/mL,加标回收率在87.50%~112.04%。根据系列质量浓度梯度不同批次变异系数之间的差异,孔间和板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527%~6.195%和0.502%~4.800%,证明建立的方法具有较好的精确度。在呕吐毒素含量已知的情况下比较2个不同批次板内和板间变异系数,2个批次板内变异系数分别为1.82%和1.59%,板间变异系数为1.71%,证明建立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通过仪器分析方法比较,证明建立的方法检测结果较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 食品检测 棋盘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丁胺醇人工抗原的制备及ic-ELISA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2
作者 崔芳微 郭东光 +5 位作者 李文明 朱艳平 李鹏 孙国鹏 岳锋 王选年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49,共8页
以合成沙丁胺醇(SAL)完全抗原为基础获得针对SAL的多克隆抗体,建立检测SAL的间接竞争ELISA(ic-ELISA)检测方法,为进一步开发SAL快速检测试剂盒奠定基础。为此,分别用混合酸酐法和活化酯法制备SAL-BSA免疫原和SAL-OVA检测原,免疫新西兰... 以合成沙丁胺醇(SAL)完全抗原为基础获得针对SAL的多克隆抗体,建立检测SAL的间接竞争ELISA(ic-ELISA)检测方法,为进一步开发SAL快速检测试剂盒奠定基础。为此,分别用混合酸酐法和活化酯法制备SAL-BSA免疫原和SAL-OVA检测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SAL多抗血清,建立检测SAL ic-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成功合成了SAL-BSA和SAL-OVA,其偶联比分别为17∶1和6.4∶1;免疫后兔血清抗体效价为1∶102400,所建立ic-ELISA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24.84μg/L,最低检测限(IC_(10))为0.78μg/L,线性范围IC_(20)~IC_(80)为3.16μg/L~80.1μg/L;精密度(CV)%<10%,回收率在98%~110%之间。特异性鉴定结果显示,SAL多抗血清除与侧链上含有叔丁基官能团的结构类似物具有较强的交叉反应外,不存在与其他同类分子的交叉反应。以上结果表明,成功建立了检测SAL的ic-ELISA检测方法,为进一步开发SAL快速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丁胺醇 人工抗原 多克隆抗体 间接竞争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广谱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ic-ELISA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3
作者 姚添淇 劳翠瑜 +2 位作者 王士峰 胡桂平 张世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86-191,共6页
将氢化可的松半抗原HYD通过活化脂法与钥孔戚血蓝蛋白(keyhole limpet hemocyanin,KLH)偶联获得氢化可的松完整抗原KLH-HYD,并对小鼠肌肉注射此抗原,使小鼠免疫;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1株能够稳定分泌氢化可的松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HYD-C1,... 将氢化可的松半抗原HYD通过活化脂法与钥孔戚血蓝蛋白(keyhole limpet hemocyanin,KLH)偶联获得氢化可的松完整抗原KLH-HYD,并对小鼠肌肉注射此抗原,使小鼠免疫;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1株能够稳定分泌氢化可的松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HYD-C1,并通过腹水制备大量抗体。将氢化可的松半抗原HYD和地塞米松半抗原DEX通过活化脂法分别与卵清蛋白(ovalbumin,OVA)偶联作为包被原,建立糖皮质激素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检测(indirect competitive-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ic-ELISA)方法。结果:在同源包被情况下氢化可的松灵敏度为1.63 ng/mL,异源包被情况下灵敏度为0.24 ng/mL;在交叉抑制实验中,异源策略中的各糖皮质激素灵敏度均高于同源策略中的结果,异源策略条件下很好地覆盖了本研究中所检测的糖皮质激素,使该抗体具备良好的广谱特异性。在异源策略添加回收实验中平均添加回收率在77.5%~111.3%之间,落在合理范围内,满足检测需求。结论:成功制备出氢化可的松单克隆抗体,建立了同源和异源策略糖皮质激素检测方法,结果发现异源策略中糖皮质激素的灵敏度高于同源策略,并使该方法具有更好的广谱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同源策略 异源策略 广谱特异性 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ic-elis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争ELISA和间接ELISA方法应用于牛布鲁氏菌病净化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赵灿奇 冯宇 +5 位作者 吕浪 李彦军 魏玉磊 丁家波 陈祥 蒋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46-2153,共8页
旨在评价竞争ELISA方法和间接ELISA方法联合使用在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净化中的效果,为布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采用本实验室开发的动物布鲁氏菌病竞争ELSIA(c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牛布鲁氏菌病间接ELISA(iELISA)抗体检测试... 旨在评价竞争ELISA方法和间接ELISA方法联合使用在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净化中的效果,为布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采用本实验室开发的动物布鲁氏菌病竞争ELSIA(c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牛布鲁氏菌病间接ELISA(i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及微量法补体结合试验(mCFT),对西北某牛场3 271份牛血清进行检测。本研究采用cELISA初筛、iELISA确诊的净化策略,对检测阳性牛进行淘汰,可疑牛和阴性牛在完全消毒后隔离饲养,并在前一次检测后每隔1个月重新对群体采样,进行多次连续的“检—淘”策略,在群体的个体阳性率低于2%或全部转阴后使用微量补体结合试验(mCFT)进行验证。并在群体全部转阴后继续检测2个月后确定净化结果。结果显示,首次检测阳性率35.36%的感染群体实施本净化策略后,在第1个月阳性率下降至25.41%,第2个月下降至7.16%,第3个月下降为1.86%,到第4个月则实现了布病阳性群体的全面转阴,mCFT验证个体阴性率100%。此后持续检测2个月,个体阳性率均为0,至此实现了感染群体的布病净化,使得群体内近一半的牛免于扑杀,大大减少了经济损失。综上发现,将cELISA用于布病初筛,iELISA用于布病确诊的联合使用,经多次连续检测并结合常规的隔离消毒措施,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对于布病感染群体的全面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间接酶联吸附试验 微量补体结合试验 初筛 确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肉中2-(三氟甲基)吩噻嗪的Ic-ELISA检测
5
作者 刘广兴 韩晓利 +1 位作者 李昳晴 王庭欣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8-645,共8页
为了快速检测猪肉中的镇静剂2-(三氟甲基)吩噻嗪(2-(trifluoromethyl)phenothiazine,TFPTZ),分别用偶氮苯甲酸法、混合酸酐法合成了半抗原、完全抗原,通过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获得了多克隆抗体,采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方法(Ic-ELISA)对猪肉... 为了快速检测猪肉中的镇静剂2-(三氟甲基)吩噻嗪(2-(trifluoromethyl)phenothiazine,TFPTZ),分别用偶氮苯甲酸法、混合酸酐法合成了半抗原、完全抗原,通过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获得了多克隆抗体,采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方法(Ic-ELISA)对猪肉中TFPTZ进行了定量分析,实验条件:包被抗原浓度1.25μg/mL,多克隆抗体稀释16000倍,37℃包被3 h,封闭液为质量分数1%的牛血清白蛋白(BSA),TFPTZ稀释液为含体积分数10%的DMSO的PBS,竞争反应60 min.该方法相关系数R^(2)为0.9991,IC_(50)为1.5002μg/L,最低检测限IC_(10)为0.2841μg/L,线性(IC_(20)~IC_(80))为0.4307~5.2252μg/L,与5种TFPTZ结构类似物的交叉反应率小于1.2%,样品添加回收率为93.26%~109.13%,变异系数小于6%,实际样品检测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高度一致,表明建立的快速检测猪肉中TFPTZ的Ic-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适用于快速检测猪肉中TFPTZ的残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三氟甲基)吩噻嗪 抗原合成 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方法(ic-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克隆抗体的三聚氰胺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黎丽 陈芳芳 +1 位作者 吴超 余为一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62-966,共5页
建立三聚氰胺直接和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三聚氰胺(melamine)-BSA免疫BALB/c小鼠,通过融合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制备分泌MEL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的细胞株;体内诱生腹水制备MEL-mAb。用高碘酸钠法制备MEL-OVA-HRP偶联... 建立三聚氰胺直接和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三聚氰胺(melamine)-BSA免疫BALB/c小鼠,通过融合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制备分泌MEL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的细胞株;体内诱生腹水制备MEL-mAb。用高碘酸钠法制备MEL-OVA-HRP偶联物并对其活性进行鉴定。分别用MEL-OVA和制备的MEL-mAb包被,用三聚氰胺标准液作为抑制物,做直接和间接竞争ELISA,并对两种ELISA方法在灵敏度、线性检测范围、检测时间进行比较。筛选出4株可以稳定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的C4株腹水效价达到1∶104,亲和力常数(Ka)为2.92×108L/mol。三聚氰胺间接竞争ELISA和直接竞争ELISA检测法的IC50分别为3.12μg/L和56.88μg/L,线性检测范围分别为0.05~10μg/L和0.1~1 000μg/L。两种竞争ELISA方法都能应用于三聚氰胺的快速检测,但间接竞争ELISA比直接竞争ELISA更加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 单克隆抗体 间接竞争elisa 直接竞争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丁胺醇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0
7
作者 彭述辉 袁利鹏 +4 位作者 孙远明 雷红涛 王保玲 徐振林 庞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1-175,共5页
制备抗沙丁胺醇单克隆抗体,鉴定其特异性并建立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以合成的沙丁胺醇完全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筛选克隆得到稳定分泌抗沙丁胺醇抗体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命名为4E4和3A2。经鉴定,两个抗体... 制备抗沙丁胺醇单克隆抗体,鉴定其特异性并建立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以合成的沙丁胺醇完全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筛选克隆得到稳定分泌抗沙丁胺醇抗体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命名为4E4和3A2。经鉴定,两个抗体亚类都为IgG1,其腹水纯化后效价分别达到2.56×10^5和1.28×10^5。以效价高且特异性较好的4E4细胞株获得的抗体建立间接竞争ELISA方法,经条件优化后得到标准曲线,检测范围为4.76-84.99ng/mL,IC50为20.12ng/mL,检测限为3.25ng/mL,与克伦特罗交叉反应率为253.62%,与其它结构类似物没有明显交叉反应。本研究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和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可用于开发同时检测沙丁胺醇和克伦特罗的试剂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丁胺醇 单克隆抗体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两种ELISA方法快速检测大菱鲆细菌性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原菌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斌 范薇 +3 位作者 李艳 丁鉴锋 孙岑 刘永波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52-257,共6页
以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nzoa出血性败血症病原菌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为抗原,从免疫家兔体内获得高免疫血清,建立快速检测大菱鲆出血性败血症病原迟钝爱德华氏菌的间接ELISA技术。采用棋盘滴定法确定间接ELISA抗原和... 以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nzoa出血性败血症病原菌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为抗原,从免疫家兔体内获得高免疫血清,建立快速检测大菱鲆出血性败血症病原迟钝爱德华氏菌的间接ELISA技术。采用棋盘滴定法确定间接ELISA抗原和抗血清的最适工作浓度分别为10^7个/mL和1:20000;最低检测菌浓度为10^4个/mL;抗血清与其他细菌标准菌株的交叉反应结果均为阴性,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将该方法优化后检测了19尾人工感染出血性败血症并发病的大菱鲆和19尾健康的大菱鲆,阳性检测率分别为89.5%和的10.5%。同时在间接ELISA方法的基础上建立竞争ELISA检测技术,结果表明:理想的包被抗原浓度为10^7个/mL,兔抗血清的工作浓度为1:20000,酶标抗体工作浓度为1:1000,可测最适范围为2×10^5~2×10^8个/mL,最低检测菌浓度为2×10^5个/mL,得到回归方程y=-0.3811x+2.2335,R^2=0.9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出血性败血症 迟钝爱德华氏菌 间接elisa技术 竞争elisa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沙里菌素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小康 张绘艳 +4 位作者 顾建红 袁燕 卞建春 刘宗平 刘学忠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049-3056,共8页
为制备拉沙里菌素(LAS)单克隆抗体,建立针对LAS的间接竞争ELISA(Ci-ELISA)方法,试验采用了活性酯法将LAS分别与BSA和OVA偶联成LAS-BSA和LAS-OVA作为免疫原和检测原,6次免疫后,取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最终筛选出一株能稳定分泌抗... 为制备拉沙里菌素(LAS)单克隆抗体,建立针对LAS的间接竞争ELISA(Ci-ELISA)方法,试验采用了活性酯法将LAS分别与BSA和OVA偶联成LAS-BSA和LAS-OVA作为免疫原和检测原,6次免疫后,取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最终筛选出一株能稳定分泌抗LAS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C11。经鉴定,C11的抗体类型为Ig G1,轻链为κ链;所制腹水效价为1∶16 000,与莫能菌素钠、盐霉素钠、马杜霉素胺、头孢噻吩钠和硫酸链霉素均无交叉反应。用此单克隆抗体建立LAS Ci-ELISA检测方法显示,Ci-ELISA标准工作曲线为y=0.376x-0.2374(R2=0.9914),LAS在5~1 000 ng/m L时,线性关系良好,IC50为90.22 ng/m L,加标回收率为81.76%~102.41%,表明方法精确度好、灵敏度高。LAS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Ci-ELISA方法的建立为下一步试剂盒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沙里菌素 半抗原 单克隆抗体 间接竞争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药物多残留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1
10
作者 姜金庆 杨雪峰 +3 位作者 王自良 常新耀 王三虎 刘兴友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87-892,共6页
为建立同时检测多种氟喹诺酮药物的免疫学分析方法,本研究以碳二亚胺(EDC)二步法合成环丙沙星人工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建立氟喹诺酮类药物多残留检测方法。标准曲线在PBS中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2 ng/mL~376 ng/mL,半数... 为建立同时检测多种氟喹诺酮药物的免疫学分析方法,本研究以碳二亚胺(EDC)二步法合成环丙沙星人工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建立氟喹诺酮类药物多残留检测方法。标准曲线在PBS中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2 ng/mL~376 ng/mL,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8 ng/mL,检测限(LOD)为0.1 ng/mL;抗体对恩诺沙星、诺氟沙星和培氟沙星均能特异性识别,IC50值分别为7.3 ng/mL、10.6 ng/mL、和13.2 ng/mL;标准品稀释液中NaOH和甲醇的最高容忍度分别为10%和30%;牛奶基质中添加5 ng/mL、20 ng/mL和50 ng/mL的标准品,环丙沙星、恩诺沙星、诺氟沙星和培氟沙星的回收率分别为93%~108%、96%~110%、92.5%~104%和93%~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丙沙星 多克隆抗体 间接竞争elisa 氟喹诺酮药物 多残留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2-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多残留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瑞 曹旭敏 +11 位作者 徐军 李锐 高海侠 张泽宇 苏扣 孙晓亮 李木子 秦立德 王晓茵 王淑婷 李琳 赵思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7-43,共7页
【目的】建立β2-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多残留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为动物食源性β2-受体激动剂类药物残留的快速检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沙丁胺醇多克隆抗体为基础,优化间接竞争ELISA的检测条件,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猪尿中沙丁胺醇、... 【目的】建立β2-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多残留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为动物食源性β2-受体激动剂类药物残留的快速检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沙丁胺醇多克隆抗体为基础,优化间接竞争ELISA的检测条件,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猪尿中沙丁胺醇、卡布特罗、西布特罗、克伦特罗、溴布特罗、马布特罗、克伦潘特、可尔特罗、吡布特罗、马喷特罗、比托特罗与妥布特罗等12种β2-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的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结果】建立的β2-受体激动剂类药物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为:37℃,抗原以1∶10000倍包被1 h,抗体以1∶40000稀释作用40 min,酶标抗体以1∶20000稀释作用40 min。采用建立的间接竞争ELISA最佳反应条件对猪尿中的β2-受体激动剂类药物残留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2种β2-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在0.1~2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52;检出限为0.15μg/L,定量限为0.5μg/L;在0.5与1.0μg/L的添加浓度下,回收率为68.4%~114.2%,批内、批间RSD分别为0.4%~10.1%和0.4%~12.5%。【结论】所建立的β2-受体激动剂类药物残留ELISA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猪尿中β2-受体激动剂药物的筛选与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受体激动剂 间接竞争elisa 多残留检测 猪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ah6的花生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12
作者 闫飞 周宁菱 +4 位作者 罗春萍 鲁俊华 李欣 吴志华 陈红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303-306,共4页
建立了基于花生主要过敏原蛋白Arah6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法,实现了对食物中花生的定量检测。利用花生过敏原Arah6纯品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得兔抗Arah6的多克隆抗体,以Arah6纯品作为包被抗原、自制抗体为一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 建立了基于花生主要过敏原蛋白Arah6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法,实现了对食物中花生的定量检测。利用花生过敏原Arah6纯品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得兔抗Arah6的多克隆抗体,以Arah6纯品作为包被抗原、自制抗体为一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IgG为二抗,确定了包被抗原质量浓度为1μg/mL,一抗最佳稀释度为1:50000,酶标二抗稀释度为1:5000。此检测方法对Arah6的定量检测范围为16.5~10000ng/mL(折合成含花生的含量,约为165ng/mL~100μg/mL),抑制方程为抑制率I=21.418lgC-6.0633(C为Arah6的质量浓度,单位ng/mL),IC50为414.6ng/mL,相关系数R2=0.9989。该检测方法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广,适用于食品中花生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过敏原 ARA h 6 多克隆抗体 间接竞争elisa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ELISA和竞争ELISA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抗体的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净 李刚 史利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3-336,共4页
旨在比较检测小反刍兽疫抗体的间接ELISA和竞争ELISA方法,通过诱导表达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N蛋白,并以此作为包被抗原,检测94份绵羊和25份山羊血清样本。结果显示间接ELISA与标准竞争ELISA试剂盒的符合率为74.8%,竞争ELISA与标准竞争EL... 旨在比较检测小反刍兽疫抗体的间接ELISA和竞争ELISA方法,通过诱导表达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N蛋白,并以此作为包被抗原,检测94份绵羊和25份山羊血清样本。结果显示间接ELISA与标准竞争ELISA试剂盒的符合率为74.8%,竞争ELISA与标准竞争ELISA试剂盒的符合率为96.6%。竞争ELISA比间接ELISA方法检测结果可信度高,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N蛋白 间接elisa 竞争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检测竞争ELISA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丹丹 黄金海 +2 位作者 刘莹 孙跃辉 周凤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80-382,385,共4页
为建立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的方法,应用构建的pGEX-6P-SEA、pET28α-SEA重组质粒表达带有不同融合肽的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分别通过谷胱甘肽亲和纯化、镍螯合纯化获得SEA的重组融合表达蛋白HIS-SEA、GST... 为建立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的方法,应用构建的pGEX-6P-SEA、pET28α-SEA重组质粒表达带有不同融合肽的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分别通过谷胱甘肽亲和纯化、镍螯合纯化获得SEA的重组融合表达蛋白HIS-SEA、GST-SEA,以HIS-SEA为包被抗原,以GST-SEA、天然SEA肠毒素为竞争抗原,确立了SEA型肠毒素ELISA检测的工作条件:包被浓度为2.5μg/mL,阳性血清稀释度为1∶50,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鸡免疫球蛋白工作浓度为1∶2000。建立了以重组肠毒素GST-SEA作为竞争抗原检测葡萄球菌肠毒素SEA的间接竞争ELISA(ciELISA)方法,竞争肠毒素GST-SEA蛋白浓度x与P/N值y的关系式:x(GST-SEA)=1.99-y/0.34,R2(GST-SEA)=0.9964,线性检测范围均为1~62.5ng/mL,最低检测量为1ng/mL,此方法丰富了食品中A型肠毒素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SEA) 重组蛋白 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反应(ci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竞争ELISA法检测谷物中T-2毒素 被引量:3
15
作者 唐世云 武玉香 +2 位作者 曲光刚 付石军 沈志强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8-121,共4页
T-2毒素是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重要代表,在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中毒性最强,是主要的食品污染源之一,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对谷物中的T-2毒素进行了测定。从样品的处理、T-2毒素的添加回收及ELISA的实验检测等方面进行试验... T-2毒素是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重要代表,在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中毒性最强,是主要的食品污染源之一,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对谷物中的T-2毒素进行了测定。从样品的处理、T-2毒素的添加回收及ELISA的实验检测等方面进行试验,最终结果用分析软件分析相关数据得到相关系数为0.998,IC5。为1.3μg/kg,标准品浓度为0-16.2μg/kg,灵敏度为0.2μg/kg,添加回收率均大于90%。该法测定T-2毒素方法简便,特异性高,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合用于检测谷物中的T-2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 T-2毒素 谷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伴大豆球蛋白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建立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婷伟 布冠好 +2 位作者 陈复生 张楠 刘昆仑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3-66,共4页
β-伴大豆球蛋白是引起过敏现象发生的主要大豆蛋白过敏原之一,建立β-伴大豆球蛋白过敏原的检测为研究大豆中过敏原降低程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采用自制的兔抗β-伴大豆球蛋白多克隆抗体,并以标准β-伴大豆球蛋白为抗原、辣根过氧化... β-伴大豆球蛋白是引起过敏现象发生的主要大豆蛋白过敏原之一,建立β-伴大豆球蛋白过敏原的检测为研究大豆中过敏原降低程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采用自制的兔抗β-伴大豆球蛋白多克隆抗体,并以标准β-伴大豆球蛋白为抗原、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IgG为酶标二抗,建立了定量检测β-伴大豆球蛋白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条件优化及精密度的测定。结果为:抗原包被浓度为0.3μg/mL,一抗最佳稀释度为1∶3200,酶标二抗稀释度为1∶10000;板内误差2.19%,板间误差9.61%。回归直线方程为y=-2.4392x-1.8718,相关系数R2=0.9957,其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1~2μg/mL。表明所建方法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和灵敏度,可用于大豆制品过敏原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伴大豆球蛋白 过敏原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氟沙星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振华 斯坎达尔.买合木提 +1 位作者 魏东 张乃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6期79-81,共3页
将达氟沙星(danofloxacin,DFLX)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分别作为免疫原与包被原,达氟沙星为竞争的半抗原,建立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理想的包被抗原浓度为1.25μg/L,多抗(DFLX-PcAb)工作浓度... 将达氟沙星(danofloxacin,DFLX)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分别作为免疫原与包被原,达氟沙星为竞争的半抗原,建立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理想的包被抗原浓度为1.25μg/L,多抗(DFLX-PcAb)工作浓度为1∶10000,酶标二抗的工作浓度为1∶4000,最适检测范围为0.1~10 ng/L,最低检测限为0.2 ng/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81%和6.25%。得到回归方程y=0.7975-0.125x(R2=0.989)和标准曲线,从而建立了DFLX的快速检测残留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i-ELI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氟沙星 残留检测 间接竞争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骨藻酸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元嫄 高利利 +2 位作者 程金平 王茜 王文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92-1196,共5页
为研究满足海产品日常分析的免疫检测法,采用自行制备的软骨藻酸多抗隆抗体,建立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分别摸索了抗原、一抗、二抗的最佳使用浓度及温育温度与时间,并用该方法测定了贝类样品中的DA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最低检测限约为... 为研究满足海产品日常分析的免疫检测法,采用自行制备的软骨藻酸多抗隆抗体,建立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分别摸索了抗原、一抗、二抗的最佳使用浓度及温育温度与时间,并用该方法测定了贝类样品中的DA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最低检测限约为18 ng·mL-1,贝类样品测定的加标回收率在47.2%—94.2%之间.RSD在12.3%—17.0%之间.所购买3种的贝类样品中均无DA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藻酸 间接竞争elisa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中玉米赤霉醇ELISA检测试剂盒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东 王刚 饶力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0期6764-6766,6837,共4页
[目的]建立快速、有效检测农产品中玉米赤霉醇(ZER)残留量的方法。[方法]试验以人工合成的ZER为包被原,ZER为竞争半抗原,两者与一定量的抗玉米赤霉醇单克隆抗体反应,应用间接竞争ELISA法建立玉米赤霉醇单克隆抗体快速检测农产品中... [目的]建立快速、有效检测农产品中玉米赤霉醇(ZER)残留量的方法。[方法]试验以人工合成的ZER为包被原,ZER为竞争半抗原,两者与一定量的抗玉米赤霉醇单克隆抗体反应,应用间接竞争ELISA法建立玉米赤霉醇单克隆抗体快速检测农产品中ZER含量的半定量检测,同时对该ELISA试剂盒进行了调试。[结果]试验建立检测ZER的ELISA方法,其最适包被浓度为1:5000,抗体最适工作浓度为1:2500,酶标二抗的最适工作浓度为1:5000。试剂盒检测限为0.5ng/ml,添加回收率在70.0%-116.0%,变异系数小于20%,在2~8℃条件下可保存90d。[结论]该试验建立的方法可应用于玉米、小麦、高粱等中的玉米赤霉醇的检测,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醇 单克隆抗体 间接竞争 检测限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孕酮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20
作者 邵谱 杨正涛 +1 位作者 张乃生 周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7653-7654,7776,共3页
[目的]为孕酮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法制备检测抗原,建立了检测奶牛孕酮含量的间接竞争EHSA方法。[结果]检测奶牛孕酮的间接竞争EHSA的最佳反应条件确定为:最佳包被浓度为100ng/ml,碳酸盐缓冲液... [目的]为孕酮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法制备检测抗原,建立了检测奶牛孕酮含量的间接竞争EHSA方法。[结果]检测奶牛孕酮的间接竞争EHSA的最佳反应条件确定为:最佳包被浓度为100ng/ml,碳酸盐缓冲液的包被效果较好,以4℃过夜+37℃2h佳,最佳封闭液为2%山羊血清,酶标抗体的工作浓度为0.13μg/ml。建立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1.8444x-0.1401(R^2=0.9817),检测范围为0~20ng/ml,最低检测限为0.58ng/ml。该标准曲线的批内变异系数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22%和2.37%。[结论]该研究建立了定量检测奶牛孕酮的间接竞争EHSA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孕酮 间接竞争elisa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