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及其驱动路径研究: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1
作者 冯晓晨 王永强 +3 位作者 王冉 王欣 罗盛 秘玉清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65,共7页
目的:探究我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及驱动路径,为优化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以2022年我国31个省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数据为样本,采用卫生资源密度指数(HRDI)测算我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通过模糊集定性比... 目的:探究我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及驱动路径,为优化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以2022年我国31个省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数据为样本,采用卫生资源密度指数(HRDI)测算我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探讨影响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的组态路径。结果:2022年,我国东、中、西部基层卫生人力资源HRDI分别为2.3490、1.1986和0.7752。组态分析显示,3条高公平性路径:内外均衡驱动型(H1)、政府主导驱动型(H2)和经济—需求共同驱动型路径(H3),总体一致性和覆盖度分别为0.955,0.794;7条低公平性路径:内外制约型(L1、L2)、经济制约型(L3)和需求制约型路径(L4、L5、L6、L7),总体一致性和覆盖度分别为0.967,0.795。结论:我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地区间配置公平性差异显著;人口密度是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提升的关键因素;各要素协同促进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的提升。因此,提升公平性应促进区域间流动与共享,精准补齐区域短板,实现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高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卫生 人力资源 公平性 卫生资源密度指数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最优地理探测器的福建省植被NPP时空分异及驱动力探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高文晶 程诺 +2 位作者 张露月 赵玥桥 赖日文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30,共11页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研究其时空尺度的变化和驱动机制,对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选取MOD17A3HGF植被NPP数据、土地利用、地形、气象和社会经济数据,通过Sen+MK趋势分析、Hurst指数、最优参数...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研究其时空尺度的变化和驱动机制,对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选取MOD17A3HGF植被NPP数据、土地利用、地形、气象和社会经济数据,通过Sen+MK趋势分析、Hurst指数、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2000-2020年福建省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及未来趋势,并探究植被NPP空间分异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福建省植被NPP呈波动状缓慢下降,多年均值为843.71 gC·m^(-2)·a^(-1);灌木植被NPP的多年均值926.54 gC·m^(-2)·a^(-1),是生产力最强的土地利用类型;植被NPP主要集中在600~900 gC·m^(-2)·a^(-1),处在该范围的区域占全省总面积的52.09%~66.23%。2)福建省北部、东南部植被NPP多为显著上升,而中部和西南部主要为显著下降;未来植被NPP变化趋势以反持续性为主(53.25%),应重点关注闽北山地与闽江下游区域。3)造成植被NPP空间分异的驱动因子平均解释度高低排序为降水量>气温>土地利用>夜间灯光>人口密度>坡度>高程>国内生产总值,双因子交互中最高解释度为气温∩降水量(0.282),自然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Sen+MK趋势分析 HURST指数 参数最优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灾社会脆弱性评估方法的改进与应用——以长沙地区为例 被引量:50
3
作者 葛怡 史培军 +1 位作者 刘婧 叶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58,共5页
中国是洪水灾害发生频繁的国家之一,研究水灾脆弱性对中国的灾害风险管理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合理评估脆弱性尤其是社会脆弱性却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论文对评估社会脆弱性指数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传统评估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尝试... 中国是洪水灾害发生频繁的国家之一,研究水灾脆弱性对中国的灾害风险管理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合理评估脆弱性尤其是社会脆弱性却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论文对评估社会脆弱性指数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传统评估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改进Hoovering评估模式。选择湘江流域的长沙地区为研究区,应用改进模型对研究区进行了社会脆弱性指数的评估。结果表明,长沙地区社会脆弱性从1980年至2000年基本处于下降趋势,但是在2002年和2003年增长迅速。2003年,长沙5区4县中社会脆弱性指数最大的是开福区,其次是长沙县,而宁乡县的社会脆弱性指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灾 长沙 社会脆弱性指数 多元回归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价与限制因子分析 被引量:32
4
作者 林道辉 杨坤 +2 位作者 周荣美 朱利中 沈学优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6-81,共6页
本文探讨了一套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中指标体系建立、指标筛选、指标权重确定及可持续发展程度判定模型建立的思路和方法 .首先 ,提出了在主成分分析基础上进一步筛选可持续发展指标和利用主成分指标在第 1主成分中的系数绝对值判定指标... 本文探讨了一套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中指标体系建立、指标筛选、指标权重确定及可持续发展程度判定模型建立的思路和方法 .首先 ,提出了在主成分分析基础上进一步筛选可持续发展指标和利用主成分指标在第 1主成分中的系数绝对值判定指标权重的方法 ,以减小当前指标筛选和权重确定的主观性影响 ;其次 ,提出了利用主成分指标在第 1,第 2主成分中的系数符号判定可持续发展限制因子的方法 ;最后 ,运用上述方法对萧山市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定量评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 限制因子 萧山市 定量评价 指标筛选 指标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BIS模拟东北东部森林NPP主要影响因子的敏感性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曦 国庆喜 刘经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72-1782,共11页
IBIS(Integrated Biosphere Simulator)模型是生态系统过程模型,运行过程需要大量输入变量,包括植被、土壤和气候等。基于2004-2005年帽儿山不同植被类型净初级生产力(NPP)实测数据,修改了模型内部参数,使其更适合于我国东北东部地区NP... IBIS(Integrated Biosphere Simulator)模型是生态系统过程模型,运行过程需要大量输入变量,包括植被、土壤和气候等。基于2004-2005年帽儿山不同植被类型净初级生产力(NPP)实测数据,修改了模型内部参数,使其更适合于我国东北东部地区NPP模拟。还展开了NPP对模型主要输入变量变化敏感程度的研究。结果表明:IBIS模型的输入变量中,叶面积指数(LAI)对模拟结果影响较大,且NPP对LAI增加/降低5%敏感性最强;在气候情景范围内,仅考虑单一气象因子作用,NPP对温度变化敏感性最小;对降水量反应敏感,并随降水量增多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 IBIS模型 敏感性分析 叶面积指数 温度 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评价 被引量:22
6
作者 门宝辉 赵燮京 梁川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4-27,共4页
利用国际通行的水资源紧缺指标对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除宁夏和新疆为轻度缺水地区外,其他地区均为极度和重度缺水地区。可见,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北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需要对其水资源可持续利... 利用国际通行的水资源紧缺指标对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除宁夏和新疆为轻度缺水地区外,其他地区均为极度和重度缺水地区。可见,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北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需要对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在系统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下,选用了水资源总量,年降水量,大中型水库蓄水量(上年末),供水总量,耗水总量,人均用水量,单位GDP用水量,实际灌溉面积,水质等9个指标,建立了北方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17个城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希望为我国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紧缺指标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方法在指标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89
7
作者 童其慧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59-61,共3页
在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领域中 ,对多指标的认识与评价是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方法 指标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应用 国民经济主导产业 线性回归方程 指标权重 综合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法在综合评价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郭东强 李佳洋 《现代情报》 2004年第1期197-199,共3页
本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企业信息化待选方案进行了多因素下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 综合评价 评价指标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统计测度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金从力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4年第1期87-92,共6页
在充分理解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 ,建立了指标体系来测度交通运输的可持续性 ;并结合多元统计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协同学的协调系数提出了更有效的、更全面的综合评价方法 ;最后 ,根据作者自己目前所做的实证研究中总结... 在充分理解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 ,建立了指标体系来测度交通运输的可持续性 ;并结合多元统计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协同学的协调系数提出了更有效的、更全面的综合评价方法 ;最后 ,根据作者自己目前所做的实证研究中总结归纳了一些问题 ,提出了一些建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 可持续发展 统计测度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 协调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一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伟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1990年第3期42-49,共8页
针对当前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笔者提出在综合评价中引入主成分分析。如果这种方法配以实例应用,能使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既有理论依据,又适合于实际应用。
关键词 综合评价 权数 特征向量 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干旱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变化特征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兰小丽 孙慧兰 +3 位作者 曹丽君 张乐乐 卢宝宝 刘天弋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6-83,共8页
以新疆地区为研究区,运用分辨率为1 km×1 km的MODIS遥感影像的植被指数数据,计算像元的净初级生产力(NPP)与降水、温度的偏相关系数,并借助Hurst指数对研究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未来趋势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植被净初级生产力1... 以新疆地区为研究区,运用分辨率为1 km×1 km的MODIS遥感影像的植被指数数据,计算像元的净初级生产力(NPP)与降水、温度的偏相关系数,并借助Hurst指数对研究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未来趋势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植被净初级生产力1985—1998年处于高位震荡,1999—2008年呈持续下降趋势,2009—2016年基本上保持上升趋势;1985—2016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减少了67 g·m^(-2)·a^(-1),平均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为154.71 g·m^(-2)·a^(-1),最大值出现在1987年(176.3 g·m^(-2)·a^(-1)),最低值出现在2008年(120.87 g·m^(-2)·a^(-1));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季节变化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夏季、春季、秋季。(2)年降水量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极显著正相关(P<0.01),气温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极显著负相关(P<0.01),降水量和气温的空间布局是影响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分布的重要控制因素;春季和秋季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与气温、降水的偏相关系数较为一致,降水为夏季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主要气候驱动因子。(3)新疆地区未来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反持续性的序列的比例为48.07%,持续性的序列的比例为51.93%,因此,新疆地区未来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以持续性减少趋势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气候变化 偏相关分析 HURS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基于主成分分析法 被引量:14
12
作者 沈明辉 刘洋 +3 位作者 毛云鹏 吴颖敏 邹蒙 陈玲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9-43,共5页
目的: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分析、专家咨询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描述性统计、聚类分析,评价5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结果:采用主成分... 目的: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分析、专家咨询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描述性统计、聚类分析,评价5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辅助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先进性,评价指标体系信效度良好;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在综合得分和部分子维度上存在异质性,可聚类为5种典型模式。结论:深入研究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和相互关系,改进评价指标体系;优化资源投入结构,树立投入产出意识;重视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的均衡发展;针对不同发展模式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制定适宜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服务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初加工方法对亳白芍药材中6种指标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扬 胡悦 +2 位作者 王蓉 刘耀武 夏成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5期181-185,共5页
采用UPLC法测定亳白芍中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没食子酸、儿茶素、丹皮酚6种成分含量,研究水煮时间、去皮、去皮水煮顺序等初加工方法对亳白芍中6种指标性成分含量的影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白芍初加工方法。结果表... 采用UPLC法测定亳白芍中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没食子酸、儿茶素、丹皮酚6种成分含量,研究水煮时间、去皮、去皮水煮顺序等初加工方法对亳白芍中6种指标性成分含量的影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白芍初加工方法。结果表明,水煮后白芍中的没食子酸、儿茶素含量增加,在15 min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53、3.11 mg/g;丹皮酚含量降低,水煮20 min含量由0.065 mg/g降至0.006 mg/g;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含量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在15 min时含量最高,分别为14.21、38.33、1.66 mg/g。去皮后没食子酸含量稍有增加,而其他5种成分含量下降。水煮后去皮没食子酸、儿茶素、芍药内酯苷含量高于去皮后水煮,而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含量较低。白芍初加工方法为沸水煮15 min取出,冷却,刮去外皮,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亳白芍 初加工方法 指标性成分 UPLC法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空气质量状况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敏 张文娟 +1 位作者 付华轩 李海滨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130-139,共10页
文章以济南市2014-2017年空气质量指数和主要污染物浓度值为数据基础,分析了济南市AQI各等级天数、首要污染物的变化特征;然后对主要污染物的年均浓度、月均浓度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分析济南市主要污染物浓度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结... 文章以济南市2014-2017年空气质量指数和主要污染物浓度值为数据基础,分析了济南市AQI各等级天数、首要污染物的变化特征;然后对主要污染物的年均浓度、月均浓度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分析济南市主要污染物浓度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济南市近4年优良天数逐年增加,重污染天数明显降低,首要污染物主要为细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污染物的年均浓度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采暖季空气污染较重,其他月份相对较轻;各气象要素与污染物浓度关系密切,风、相对湿度、温度、气压与污染物浓度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I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建立及综合评价
15
作者 孙玉凤 董波 《东北工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5期507-512,共6页
明确经济效益概念及建立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提出由9个经济效益指标构成的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介绍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运用于综合评价冶金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 企业 经济效益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5
16
作者 卢美枚 裴清华 +2 位作者 许芳 许静 金紫晨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1210-1213,共4页
目的:探索原发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的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失眠患者30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PSQI、SCL-90采集原发性失眠患者的... 目的:探索原发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的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失眠患者30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PSQI、SCL-90采集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心理健康状况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8例失眠患者的PSQI总分均值为(12.65±3.04),241例SCL-90筛选阳性。失眠患者SCL-90各因子测评结果除偏执、敌对外均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睡眠、饮食方面不适的患者211例,伴强迫者144例,伴焦虑者86例。睡眠质量、催眠药物、PSQI总分与SCL-90各因子显著正相关,此外强迫与睡眠障碍呈中度正相关。结论:失眠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较正常人差。失眠患者伴有最多的3种自觉症状为睡眠饮食不适感、强迫及焦虑。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药物使用情况及睡眠整体状况与其心理障碍相互影响,强迫与睡眠障碍有较强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失眠 睡眠质量 心理健康状况 相关性分析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症状自评量表 肝郁脾虚 强迫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18年嘉峪关市空气质量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睿 邹丽娜 邵明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1-468,共8页
利用2016—2018年嘉峪关市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和气象资料分析了空气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嘉峪关市空气质量以良为主,环境空气质量等级为优的天数和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逐年增加,呈现两极化趋势;PM_(10)是嘉峪关市最主... 利用2016—2018年嘉峪关市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和气象资料分析了空气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嘉峪关市空气质量以良为主,环境空气质量等级为优的天数和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逐年增加,呈现两极化趋势;PM_(10)是嘉峪关市最主要的污染物,O3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年际出现天数呈明显增加趋势,二者月出现频次为“此消彼长”的负相关关系;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空气质量指数(AQI)主要受颗粒物PM_(10)的影响;主要污染物PM_(10)的东部污染源可能为巴丹吉林沙漠,西南风引起的污染过程可能与青海柴达木沙漠输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指数(AQI) 首要污染物 PM_(10) 气象因子 相关性分析 风向 嘉峪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