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上游宜宾江段渔业资源现状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熊飞 刘红艳 +2 位作者 段辛斌 刘绍平 陈大庆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3-50,共8页
为了解长江上游宜宾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和渔业捕捞现状及变化趋势,为物种和资源保护提供依据,该文对宜宾江段的流刺网和小钩等主要作业渔具的渔获物进行了调查,对渔获物种类组成、捕捞规格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 为了解长江上游宜宾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和渔业捕捞现状及变化趋势,为物种和资源保护提供依据,该文对宜宾江段的流刺网和小钩等主要作业渔具的渔获物进行了调查,对渔获物种类组成、捕捞规格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宜宾江段共采集到鱼类49种,隶属于3目10科29属,以鲤形目和鲇形目鱼类为主.圆口铜鱼、瓦氏黄颡鱼、异鳔鳅鮀、宜昌鳅鮀和蛇鮈为该江段的优势种.采集到长江上游特有鱼类11种,占鱼类总种数的22.4%,其中一半以上的特有鱼类为偶见种.宜宾江段渔业捕捞规格普遍偏小,大部分捕捞个体体质量在100 g以下,体长在150 m m以下.该江段流刺网和小钩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仅为每船1~2 kg/d .宜宾江段渔业资源已严重衰退,许多特有鱼类变为偶见种,渔业捕捞渔获量偏低,捕捞规格偏小,建议采取休鱼等措施,促进物种和资源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 渔获物 相对重要性指数 特有鱼类 长江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口海域鱼类分类多样性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渊 王燕平 +4 位作者 张静 李军 晏磊 张鹏 林龙山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9-235,共7页
根据2012-2013年在北部湾口海域秋、春两个航次的调查数据,系统地分析了调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并分别计算该海域鱼类的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分类阶元包涵指数(TINCLi)及分类多样性指数(△^+和∧^+).结果显示,此次调查共捕获鱼... 根据2012-2013年在北部湾口海域秋、春两个航次的调查数据,系统地分析了调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并分别计算该海域鱼类的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分类阶元包涵指数(TINCLi)及分类多样性指数(△^+和∧^+).结果显示,此次调查共捕获鱼类26目100科195属301种,其中以鲈形目鱼类占据绝对优势,两个季节同时被捕获鱼类75种.秋季优势种类数明显低于春季,且均以中小型鱼类为主,种类更替现象明显.TINCLi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海域鱼类种类组成目、科、属所分别拥有的(科、属、种)、(属、种)和(种)的平均数目分别为(3.85、7.50、11.58)、(1.95、3.01)和(1.54),在种级水平上,该海域的鱼类分类多样性较低,分布相对集中,亲缘关系较近.北部湾口海域的△^+和∧^+值分别为46.34和47.82,相比较于黄渤海、东海和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其△^+值最接近于北部湾,表明二者间鱼类的亲缘关系比较近;但在大尺度范围内,该海域△^+值并未表现出明显随纬度变化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鱼类 分类阶元包涵指数(TINCLi) 分类多样性 相对重要性指数(iri) 北部湾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中南部主要鱼种的生态位分析 被引量:56
3
作者 于振海 金显仕 李显森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共8页
根据2006年黄海中南部4个季度月(1、4、8、10月)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运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分析了黄海中南部鱼类群落的种类组成、时空生态位宽度、时空生态位重叠以及优势种的季节变化,以期对该海域主要鱼种的生态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2006年黄海中南部4个季度月(1、4、8、10月)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运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分析了黄海中南部鱼类群落的种类组成、时空生态位宽度、时空生态位重叠以及优势种的季节变化,以期对该海域主要鱼种的生态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航次总共有鱼类57种,其中冬季39种,春季42种,夏季31种,秋季40种。4个航次共有相同鱼种22种,隶属于14科20属。时空生态位宽度值大于1的10个鱼种从大到小依次为黄鱼安鱼康Lophius litulon、小黄鱼Pseudosciaenapolyactis、银鲳Pampus argenteus、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小带鱼Trichiurus muticus、虻鲉Erisphex pottii、细纹狮子鱼Liparis tanakae、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白姑鱼Argyrosomusargentatus、带鱼Trichiurus haumela。这10种主要鱼类的生物量变动在黄海中南部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是递增的。细纹狮子鱼与星康吉鳗的时空生态位重叠值最大,小带鱼与星康吉鳗的时空生态位重叠值最小。生态位宽度与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相比,时空生态位宽度值最大的是黄鱼安鱼康,而IRI值最大的是鳀鱼,通过二者计算所得到主要鱼种在群落中的重要性排序不同。作者认为,生态位宽度与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相比,能够更加全面的反映鱼类生物量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均匀度和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中南部 时空生态位宽度 时空生态位重叠 相对重要性指数(i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韭山列岛海域虾类群落结构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9
4
作者 卢衎尔 朱文斌 +4 位作者 梁君 李德伟 戴乾 卢占晖 徐开达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5-77,共13页
根据韭山列岛海域2015年11月(秋)、2016年2月(冬)、5月(春)、8月(夏)的调查资料,运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ndex of relative importance, IRI)、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数量生物量曲线(Abundance-biomass comparison curve,简... 根据韭山列岛海域2015年11月(秋)、2016年2月(冬)、5月(春)、8月(夏)的调查资料,运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ndex of relative importance, IRI)、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数量生物量曲线(Abundance-biomass comparison curve,简称ABC曲线)及W统计量(W-statistics)等方法,分析了该海域优势种虾类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保护区共调查到暖温、暖水性虾类16种,隶属于8科12属;其中,各季节优势种(IRI> 1 000)变化明显。虾类相对资源密度呈春、秋季高,夏、冬季低的季节性分布。秋季主要优势种为安氏白虾(Exopalaemon annandalei)和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虾类群落的分布主要受底层水温影响(r2=0.726 2,P=0.001);冬季优势种主要为鲜明鼓虾(Alpheus distinguendus)、葛氏长臂虾和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us),此季节虾类的分布主要受水深的影响(r2=0.543 7,P=0.009);春季优势种为日本鼓虾和细巧仿对虾(Parapenaeopsis tenella),此时物种的分布与表层环境因子关系密切;夏季优势种以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和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为主,此时研究海域环境较为稳定,环境因子整体对虾类群落的分布影响显著(P=0.008)。4个季节W统计值均小于1,其变化范围为-1.772×10-3~-2.47×10-4。秋、冬和春季数量优势度曲线高于生物量优势度曲线,表明虾类群落受干扰较为严重;而夏季两曲线相交,受干扰情况较另外3个季节有所好转。通过比较数量、生物量优势度曲线斜率,还可以推测虾类的体型大小:当相邻两排序物种在生物量优势度曲线上对应值连线的斜率大于数量优势度曲线上对应值连线的斜率时,该物种个体相对较大,反之较小。进而可推知:当物种数量足够多时,可通过比较某一物种在生物量优势度曲线和数量优势度曲线上对应处切线的斜率判断个体的相对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山列岛海域 虾类群落结构 相对重要性指数 RDA分析 AB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要贡献度的中小型土石坝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浩平 贾志营 +3 位作者 黄耀英 李峰 欧阳俊 谢雪媛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3-108,共6页
针对中小型土石坝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相对缺乏的问题,采用文献统计方法分析了中小型土石坝的安全特性,总结了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重要贡献度"遴选依据。采用德尔菲法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组合赋权,量化确定指标的... 针对中小型土石坝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相对缺乏的问题,采用文献统计方法分析了中小型土石坝的安全特性,总结了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重要贡献度"遴选依据。采用德尔菲法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组合赋权,量化确定指标的重要贡献度。依据累积重要贡献度遴选对中小型土石坝安全评价影响大、贡献率高的优势因子,建立由两个层次,即7个一级准则、16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实际工程案例分析,验证了本评价体系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避免了定性分析的主观随意性和定量分析的数据依赖性,构建的中小型土石坝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精炼、针对性强,提高了综合安全评价的效率和可操作性,为量化和智能化的安全评价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型土石坝 安全评价 重要贡献度 灰色关联度分析 指标遴选原则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探捕调查的鱼类分类多样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冯佶 李渊 +3 位作者 林龙山 王良明 张然 张静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6-84,共9页
根据2012—2013年秋、春两个航次在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探捕调查数据,系统整理了调查海域鱼类物种组成并分析其季节更替,通过计算调查海域鱼类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分类阶元包含指数(TINCLi)以及分类学多样性指数(Δ^+和∧^+),初步探讨... 根据2012—2013年秋、春两个航次在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探捕调查数据,系统整理了调查海域鱼类物种组成并分析其季节更替,通过计算调查海域鱼类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分类阶元包含指数(TINCLi)以及分类学多样性指数(Δ^+和∧^+),初步探讨了该海域鱼类分类多样性现状。结果显示,调查海域鱼类共有27目104科206属340种,其中鲈形目种类数目占绝对优势。当采用IRI≥500标准定义优势种时,秋季优势种有2种,春季有4种,不同季节鱼类优势种存在差异,并且主要鱼种的季节更替现象明显。分类阶元包含指数分析结果显示,鱼类物种组成中,目、科、属各分类阶元包含各低级分类阶元的平均数目分别为(3.85、7.63、12.59),(1.98、3.27)和(1.65)。调查海域Δ^+值和∧^+值分别为66.3和100.2,其中Δ^+值高于大亚湾(62.2)和北部湾(63.5),最接近于东海陆架区(65.7)。研究结果显示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鱼类分类多样性目前并未发生显著变化,但仍应关注人类活动对该海域鱼类多样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多样性 鱼类组成 相对重要性指数 分类阶元包含指数 分类学多样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版视功能指数量表在日常低视力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海丝 黄锦海 +3 位作者 高蓉蓉 叶俊明 陈敏 王勤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2-347,共6页
目的结合校标法和分布法以计算中文版视功能指数量表(VF-11R-CN)用于日常低视力白内障人群围手术期的最小临床意义差异(MCID),基于MCID值比较不同特点人群术后视觉相关生活质量(VRQol)的改善率。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 目的结合校标法和分布法以计算中文版视功能指数量表(VF-11R-CN)用于日常低视力白内障人群围手术期的最小临床意义差异(MCID),基于MCID值比较不同特点人群术后视觉相关生活质量(VRQol)的改善率。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收治的术前日常低视力白内障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个月行VF-11R-CN量表调查,且术后调查时增加校标条目。通过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术前术后的得分差异和效应值来评估VF-11R-CN量表的适用性。分布法测定MCID值时采用0.5个标准差(SD)和1.96个测量标准误(SEM)进行估算,校标法测定MCID值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估算。在应答者分析中计算MCI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不同特点人群基于MCID值的VRQol提高率进行比较。结果共85例受试者完成随访。受试者围手术期VF-11R-CN量表得分变化为(399.51±234.92)分,视力变化为(0.65±0.36)。量表术前的天花板和地板效应均为1.18%,术后地板效应为22.35%。受试者术前VF-11R-CN量表总分高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8,P<0.001),VF-11R-CN量表的效应值为1.63。基于0.5个SD和1.96个SEM的MCID估值分别为122.23分和123.10分;校标条目的得分增加1分,围手术期得分变化下降106.17分。平均化分布法和回归分析法得到的MCID值为117.17分。受试者中术后得分超过MCID值者76例,占89.41%,MCID值的灵敏度为96.67%,特异性为46.67%。不同性别间、单种眼病与多种眼病间及手术前视力(以LogMAR 1.3为界)间术后VRQol提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3、0.88、0.27)。结论VF-11R-CN量表适用于中国日常低视力白内障手术人群术后生活质量的客观评估,手术的MCID估值为117.17分,MCID估值敏感性高,特异性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 中文版视功能指数量表 低视力 视觉相关生活质量 最小临床意义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