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原高含水油田调剖、调驱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唐长久 孙建华 +1 位作者 杨昌华 苑克斌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0-73,共4页
本文论述了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的关键技术“高含水油田分层调剖技术”、“大面积多轮次PI决策技术”、“耐温抗盐低度交联调驱技术”、“预交联颗粒凝胶调驱技术”在中原油田高含水油田的研究应用情况, 并提出了进一步攻关的方向。首... 本文论述了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的关键技术“高含水油田分层调剖技术”、“大面积多轮次PI决策技术”、“耐温抗盐低度交联调驱技术”、“预交联颗粒凝胶调驱技术”在中原油田高含水油田的研究应用情况, 并提出了进一步攻关的方向。首次提出了利用多次PI决策方法, 把PI值变化曲线的拐点位置作为深部调剖、调驱最佳时机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剖剂 封窜剂 调驱剂 调剖 调驱 凝胶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耐温抗盐预交联凝胶颗粒及其应用 被引量:21
2
作者 周亚贤 郭建华 +4 位作者 王同军 王旭 刘敏 苏雪霞 张滨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5-78,共4页
由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含Si-Si和Si-C键的无机物、有机硅类偶联剂在引发剂存在下反应,制得凝胶状物,经剪切、造粒得到预交联凝胶颗粒。详细考察了该凝胶颗粒的吸水膨胀性能。在矿化度158.5g/L的濮三联现场回注污水中,凝... 由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含Si-Si和Si-C键的无机物、有机硅类偶联剂在引发剂存在下反应,制得凝胶状物,经剪切、造粒得到预交联凝胶颗粒。详细考察了该凝胶颗粒的吸水膨胀性能。在矿化度158.5g/L的濮三联现场回注污水中,凝胶颗粒吸水膨胀达到平衡的时间,粒径为0.5、1-33、-5 mm时在80℃下分别为2.5、6、9小时;粒径为1-3 mm时,室温下超过24小时,80℃和90℃下为6-8小时,吸水膨胀倍数〉10;在70-135℃水中老化15天后膨胀倍数显著下降,此后直到60天维持不变,在135℃下为5-12;在350 g/L高矿化水中于135℃老化时膨胀倍数值较低但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趋势相似;在135℃、45 MPa压力下老化时膨胀倍数比常压下老化时降低2.5-3.5。在高温高盐的濮城东区沙二下油藏使用该凝胶颗粒进行深部调剖,注入粒径、段塞浓度(2-6 kg/m^3,在注入水中)及段塞结构根据注入压力确定,施工井为注水井濮5-112和濮4-581,分别注入颗粒悬浮液6360和4250 m^3(0.05和0.10 PV,含颗粒剂21.5和14.5 t)及无机调剖剂140和20 m^3。4口对应油井中有3口在深部调剖后产液量减少,产油量增加,含水下降,有效期为6-10个月。图5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剖剂 预交联凝胶颗粒 吸水材料 吸水膨胀性能 深部调剖 高温高盐油藏 中原濮城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萨北油田采出污泥调剖剂研发及应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陈国福 胡建波 +2 位作者 卢祥国 李强 吴玉杰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5-58,共4页
分析了取自大庆采油三厂一矿、二矿、联合站的含油污泥及其固相,含油污泥除含水、含油外,固相含量为37.34%~96.26%,固相颗粒外形不规则,粒径大于40目的占84%以上,主要为黏土矿物,90%以上为伊利石和高岭石。所研发的调剖剂为悬浮在聚合... 分析了取自大庆采油三厂一矿、二矿、联合站的含油污泥及其固相,含油污泥除含水、含油外,固相含量为37.34%~96.26%,固相颗粒外形不规则,粒径大于40目的占84%以上,主要为黏土矿物,90%以上为伊利石和高岭石。所研发的调剖剂为悬浮在聚合物污水溶液中的污泥固相颗粒,聚合物为M=2.5×107、水解度26.5%的大庆产HPAM,由沉降速率测定结果确定聚合物浓度为0.6~1.2g/L,污泥质量分数<6%。选择北4-8-丙水56井为调剖试验井,处理目的层为P11-2,有效厚度4m,处理厚度3m,设计分4个段塞注入调剖剂1.5×104m3,其中含聚合物13.3t,污泥固相435t(折合污泥1164t)。2008年8月21日起实施深部调剖,在51天内注入3个段塞共6526m3调剖剂,共利用含油污泥267.2t。注入期间注入压力迅速升高约1.5MPa后稳定在12.6~13.0MPa。5口连通油井(平均含水96.47%)中有4口含水平均下降1.4%,增油有效期110d,累计增油1135.2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采出黏土 粒度分析 污泥调剖剂 颗粒堵剂 深部调剖 大庆萨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膨颗粒深部调剖技术及其在大庆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32
4
作者 王鑫 王清发 卢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0-153,共4页
大庆三大主力油田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开采阶段 ,油藏内已出现高渗透大孔道 ,必须进行封堵。选用交联聚合物颗粒作为深部调剖剂。从三种颗粒剂中筛选出的颗粒剂WT ,在自来水中 2 4h膨胀倍数为 80~ 90 ,抗压强度为 0 .8~ 1.2MPa,... 大庆三大主力油田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开采阶段 ,油藏内已出现高渗透大孔道 ,必须进行封堵。选用交联聚合物颗粒作为深部调剖剂。从三种颗粒剂中筛选出的颗粒剂WT ,在自来水中 2 4h膨胀倍数为 80~ 90 ,抗压强度为 0 .8~ 1.2MPa,可形成胶结体 ,在渗透率 3~ 3.5 μm2 的岩心中突破压力梯度为 10 .7MPa/m ,在油田污水中膨胀倍数下降至 6 0~ 80 ,抗压强度基本不变。所用颗粒剂的粒径由区块典型井和选定的施工井现场试注压力 时间曲线求得 ,为 2~ 5mm。介绍了在杏北油田 3口注水井实施颗粒剂WT深部调剖的工艺和结果。颗粒剂用注入水携带 ,连续注入注水井。在X7 2F35井 ,颗粒剂在注入水中的质量浓度为 5 .3kg/m3 ,总注入量为 6 0 93m3 ,设计调剖半径 2 1.5m。实施深部调剖后 3口注水井在平面和纵向上的吸水剖面都获得了很大改善 ,一些连通油井产油量增加 ,含水量有所下降。图 6表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剖技术 大庆油田 交联聚合物颗粒剂 堵水调剖剂 堵水技术 吸水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盐油藏用疏水缔合聚合物凝胶调剖剂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22
5
作者 陈洪 张三辉 +2 位作者 储玉宝 杨红晓 刘风丽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3-346,共4页
针对中原油田高温高盐油藏研制了疏水缔合聚合物(AP P4)凝胶调剖剂。通过组分用量筛选得到成胶溶液配方(以g/L计):AP P42 5~3 5+交联剂组分MZ YL0 4~0 5+MZ BE0 6~0 7+MZ XS0 12+酸度调整剂CS 21 2,用矿化度116g/L的油田污水配液,90... 针对中原油田高温高盐油藏研制了疏水缔合聚合物(AP P4)凝胶调剖剂。通过组分用量筛选得到成胶溶液配方(以g/L计):AP P42 5~3 5+交联剂组分MZ YL0 4~0 5+MZ BE0 6~0 7+MZ XS0 12+酸度调整剂CS 21 2,用矿化度116g/L的油田污水配液,90℃成胶时间为10~12小时,室温凝胶粘度为35~61Pa·s,在90℃热处理100小时后粘度>40Pa·s。成胶溶液在3000r/m剪切15分钟后粘度下降87%~89%,但在90℃形成的凝胶粘度达到未剪切情况下粘度值的70%~85%。在渗透率Kg=0 9~1 0μm2的储层含油岩心中注入10PV调剖剂,成胶后堵塞率为88%~96%,残余阻力系数16 2~28 6。采用Vk=0 72、平均Kg=1 0μm2的三层非均质人造岩心,以矿化度160g/L的油田污水驱替后注入AP P4调剖剂并使之成胶,后续水驱采收率增值随注入深度增加而增大,注入深度为5%~10%时增加采收率0 403%~0 925%(OOIP)。在文明寨油田(T=80℃)、马寨油田(T=90℃)实施AP P4凝胶调剖24井次,平均单井注入量942m3,处理半径8 9m,效果良好,有效期217天;成胶液平均粘度在泵前、泵后和井口分别为12 28、11 07、9 99Pa·s,成胶时间32小时,凝胶粘度>100Pa·s。图4表7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合物 高温高盐油藏 凝胶调剖剂 研制 应用 凝胶粘度 残余阻力系数 油田污水 成胶时间 注入深度 水驱采收率 文明寨油田 中原油田 含油岩心 人造岩心 马寨油田 矿化度 交联剂 调整剂 小时 热处理 粘度值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驱后利用地层聚合物絮凝调驱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薄启炜 戴彩丽 +2 位作者 王秀英 王建国 赵福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6-179,共4页
针对大庆喇嘛甸聚合物驱油藏,研究了注入絮凝剂利用地层残留聚合物的方法,实验温度45℃,用大庆油田采油污水配液。根据絮凝沉降量选择稳定化钠土YG866为絮凝剂,根据流变参数n,K和黏度,确定水分散体中YG866质量分数为3%~5%。通过混合沉... 针对大庆喇嘛甸聚合物驱油藏,研究了注入絮凝剂利用地层残留聚合物的方法,实验温度45℃,用大庆油田采油污水配液。根据絮凝沉降量选择稳定化钠土YG866为絮凝剂,根据流变参数n,K和黏度,确定水分散体中YG866质量分数为3%~5%。通过混合沉降实验确定,浓度50~1000mg/L的聚合物HPAM水溶液均可被YG866絮凝,浓度200~600mg/L时絮凝效果较好。在填砂管中注入5%YG866水分散体,残余阻力系数为2.05,当填砂管中存有400mg/L的聚合物溶液时增至10.41。原子力显微镜观测表明,一个黏土片可与4~7个聚合物分子结合。2007年8月在喇嘛甸油田有6口注入井的4-P1920井区进行现场试验,平均单井注入5%YG866水分散体5160m3,折合YG866产品140t,对应13口油井均见效,单井日产液量增加8.7t,日产油量增加3.6t,含水由93.3%降至90.8%,产聚量由459mg/L降至370mg/L,至2008年3月仍处于有效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地层残留聚合物 絮凝处理 稳定化黏土 深部调剖/驱油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聚合物冻胶堵剂用于中低温聚驱后砂岩油藏的深部调剖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光焰 关悦 +2 位作者 靳彦欣 付琛 刘巍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6-188,210,共4页
基于已成功用于现场的地下成冻HPAN/水溶性酚醛树脂高温冻胶堵剂,加入HPAM以提高HPAN中水不溶物的悬浮稳定性,加入氯化铵调节(缩短)体系成冻时间,得到了可用于中低温(如65℃)油藏的双聚合物冻胶堵剂,其优化配方为:0.2%~0.3%HPAM+3%~4%... 基于已成功用于现场的地下成冻HPAN/水溶性酚醛树脂高温冻胶堵剂,加入HPAM以提高HPAN中水不溶物的悬浮稳定性,加入氯化铵调节(缩短)体系成冻时间,得到了可用于中低温(如65℃)油藏的双聚合物冻胶堵剂,其优化配方为:0.2%~0.3%HPAM+3%~4%HPAN+0.8%~1.0%水溶性酚醛树脂+0.4%~0.5%氯化铵。该冻胶体系65℃成冻时间3~5天,对填砂管的堵塞率在95%以上。在中低温的胜利孤岛油田西区北综合含水95%的聚合物驱后转后续水驱单元的2口注水井,用该堵剂实施深部调剖后,9口对应油井中有7口井见效,累计增油2000吨以上,含水下降1.1%~3.4%,有效期3~9个月,平均6个月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聚丙烯腈 双聚合物冻胶 调剖堵水剂 深部调剖 中低温油藏 聚合物驱后 孤岛油田西区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低渗透砂岩油藏窜流大孔道深部封堵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杨立民 侯吉瑞 宋新民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7-340,共4页
所用堵剂为高强度的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交联凝胶SAMG-1,由<6%淀粉、4.5%-5.5%丙烯酰胺、0.003%-0.006%交联剂组成,35℃成胶时间受淀粉和交联剂用量控制,为18-20小时以上,成胶前黏度-100 mPa.s。该堵剂具有长期稳定性,在储层岩心中注... 所用堵剂为高强度的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交联凝胶SAMG-1,由<6%淀粉、4.5%-5.5%丙烯酰胺、0.003%-0.006%交联剂组成,35℃成胶时间受淀粉和交联剂用量控制,为18-20小时以上,成胶前黏度-100 mPa.s。该堵剂具有长期稳定性,在储层岩心中注入深度15 cm的堵剂,在35℃候凝48小时后及老化90天后,封堵强度分别为0.61和0.59 MPa/cm,封堵率分别为98.6%和98.1%。该堵剂优先进入高渗层,注入0.5 PV并成胶后,2组双填砂管组成的模型低、高渗管渗透率保留率分别为68.4%、0.7%和69.4%、0.0%。吉林扶余油田西一区+15-8.2区块有水井6口,油井13口,含水率达91.5%,注入水最快在5天内到达油井。报道了该区块整体深部调剖封堵窜流通道的情况,详细叙述了+15-9.2井施工中通过注入压力和井底回压控制注入流量,使堵剂陆续进入原生和次生孔道的工艺作业,该井设计注入堵剂92 m3。6口水井整体调剖后,油井产液量差别减小,产油量增加,有效期已超过了9个月,共增油843 t,含水平均下降3.87%。图7表1参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堵水调剖剂 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凝胶 地下成胶体系 深部调剖 封堵窜流通道 区块整体调剖 低渗透油藏 低温油藏 吉林扶余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驱技术在边底水油藏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李红 李永新 +3 位作者 邓泳 李东文 汪玉琴 李爱军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7-519,共3页
边底水油藏在新疆油田分布较广,因而提高边底水油藏的开发效果至关重要。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边底水侵入对油藏产量的影响日趋严重。针对边底水油藏不同的地质特征和开发阶段陆续开展了深部调驱的试验,不仅扩大了注入水的波及体积,而且... 边底水油藏在新疆油田分布较广,因而提高边底水油藏的开发效果至关重要。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边底水侵入对油藏产量的影响日趋严重。针对边底水油藏不同的地质特征和开发阶段陆续开展了深部调驱的试验,不仅扩大了注入水的波及体积,而且抑制了边水的推进速度,油藏的开发效果得到了提高,同时,对如何搞好边底水油藏的调驱措施取得了一些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油田 边底水油藏 调驱技术 开发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G与聚合物的驱油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志东 肖龙 +2 位作者 朱红霞 宋考平 计秉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4-90,71,共8页
室内实验研究中使用黏度相近、聚合物浓度相同(0.7 g/L)的聚合物溶液和聚合物铝凝胶(CDG)。在高、中、低并联三岩心模型上,水驱之后注入0.4 PV聚合物(溶液)或0.2 PV CDG+0.1 PV聚合物,然后恢复水驱。岩心分流率曲线表明,聚驱的调剖作用... 室内实验研究中使用黏度相近、聚合物浓度相同(0.7 g/L)的聚合物溶液和聚合物铝凝胶(CDG)。在高、中、低并联三岩心模型上,水驱之后注入0.4 PV聚合物(溶液)或0.2 PV CDG+0.1 PV聚合物,然后恢复水驱。岩心分流率曲线表明,聚驱的调剖作用出现在注聚期间,后续水驱开始后减弱并消失,注CDG后出现的调剖作用,在后续水驱时保持并不断增强。模型注入压力在注聚时和后续水驱初期大幅升高,之后迅速下降至初始值以下;注CDG时注入压力升幅较小,后续水驱时短期下降之后持续升高并维持在最大注入压力之上。CDG驱提高采收率34.36%,比聚驱高7.36%,特别是CDG驱使低渗岩心采收率提高56.47%,聚驱的相应值为29.73%。详细对比分析了大庆北一区断西区块已完成的聚合物驱项目和尚未完全结束的CDG调驱项目中的注入压力、吸液指数、产液指数、含水率、聚合物采出浓度,讨论了注入规律、剖面调整、扩大波及体积、生产周期、含水率变化及驱油效率,认为CDG调驱效果好于聚驱,生产周期较长(10年和6年),采收率增值高1.6%,采出程度高4%DO IP,化学剂注入量少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胶态分散凝胶(CDG) 驱油特征 注入性 深部调剖性能 驱油效率 提高采收率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深部调剖的HPAM/Cr^(3+)凝胶 被引量:8
11
作者 高树生 景贵成 何树梅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51,共4页
由分子量4×106~7×106、水解度17.6%的聚丙烯酰胺(5~6g/L)、氧化还原体系交联剂Na2Cr2O7+NH4Cl、加入乙二醇的乳酸/丙酸/乙酸复配有机酸延缓剂组成的STP强凝胶调剖剂,其最佳成胶条件为pH值5.2,温度55℃,矿化度<7g/L,调节... 由分子量4×106~7×106、水解度17.6%的聚丙烯酰胺(5~6g/L)、氧化还原体系交联剂Na2Cr2O7+NH4Cl、加入乙二醇的乳酸/丙酸/乙酸复配有机酸延缓剂组成的STP强凝胶调剖剂,其最佳成胶条件为pH值5.2,温度55℃,矿化度<7g/L,调节延缓剂用量可控制成胶时间(12~144h),适用温度为35~80℃。在3支串联高渗透率岩心和3支串联低渗透率岩心并联而成的非均质模型上,在水驱饱和油之后(合层采收率24.3%),依次用STP调剖剂封堵第一、第二、第三高渗岩心后水驱,合层采收率分别达到46.8%、62.2%和69.1%,由此得出结论:封堵深度越大,采收率提高幅度越大。讨论了有关的驱油机理。简介了2000~2001年大庆萨中开发区48井次处理半径10~20m的STP深部调剖作业的结果(成功率91.2%)。图5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收率 分子量 水解度 聚丙烯酰胺 交联剂 HPAM/Cr^3+凝胶 有机酸延缓剂 注水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近疏远调作用的双液法深部调剖剂LF-1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伟民 傅饶 +4 位作者 雷霆 晏高见 陈锋 沈文平 程琼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6-149,共4页
为了封堵中原胡庆油田高压注水井远井地带的高渗层 ,研制了双液法堵剂LF 1。LF 1的A剂为可在水中解离出H+ 的无机盐溶液 ,B剂为硅酸钠溶液。 10 %A剂溶液对注水井结垢物的溶解率为 9.1%~ 10 .2 % ,加入 0 .2 %缓蚀剂后 85℃下的腐蚀速... 为了封堵中原胡庆油田高压注水井远井地带的高渗层 ,研制了双液法堵剂LF 1。LF 1的A剂为可在水中解离出H+ 的无机盐溶液 ,B剂为硅酸钠溶液。 10 %A剂溶液对注水井结垢物的溶解率为 9.1%~ 10 .2 % ,加入 0 .2 %缓蚀剂后 85℃下的腐蚀速率降至 0 .10 8mm/a ,缓蚀率 95 %。根据等体积A、B剂溶液生成的沉淀物质量和堆积体积 ,求得A、B剂实用浓度为 10 %、15 %。在此实用浓度下 ,LF 1生成的沉淀物质量和堆积体积远大于对比双液法堵剂 (碳酸钠 /氯化钙、碳酸钠 /硫酸亚铁、硅酸钠 /氯化钙体系 )。注入 10 %A剂溶液 1PV使水泥 /粘土 /氧化钙堵剂封堵的石英砂压实岩心渗透率 (5 .6 7× 10 -3 μm2 )升高 18.2 %。在 85℃下 5支长 6 0mm的岩心注入 1.5PVA剂溶液 /0 .2 5PVB剂溶液 /0 .2 5PVA剂溶液后 ,突破压力为 1.6~ 3.6MPa ,平均 2 .4MPa ,堵水率为 6 6 .8%~76 .2 % ,平均 72 .0 % ,注水 10 0PV后渗透率上升 1.0 7%~ 5 .6 3% ,再在 85℃和注水压力下保持 12 0d后 ,渗透率上升 4 .30 %~ 7.31%。 2 0 0 1年 1~ 9月进行的 18次注水井深部调剖 ,平均处理半径 11.5m ,单井注入剂量 94 8.5m3 ,工艺上完全成功 ,绝大部分对应油井增油减水。给出了 4口注水井封堵前后注水参数的变化。表 8参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液法 调剖剂 LF-1 水玻璃 无机盐 中原胡庆油田 注水井 注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在石油天然气田开发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2
13
作者 柯扬船 魏光耀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综述了纳米材料在油气田开发的各个领域的应用,涉及原理、制备、性能、应用工艺、现场应用效果。①钻井完井液处理剂:具层状结构的水滑石LDHs及正电胶MMH,蒙脱石、水滑石插层聚合纳米复合材料,AM共聚物-SiO2纳米复合材料,PAM反相乳液,... 综述了纳米材料在油气田开发的各个领域的应用,涉及原理、制备、性能、应用工艺、现场应用效果。①钻井完井液处理剂:具层状结构的水滑石LDHs及正电胶MMH,蒙脱石、水滑石插层聚合纳米复合材料,AM共聚物-SiO2纳米复合材料,PAM反相乳液,蒙脱石与AM、AA共聚交联纳米复合材料PLS。②注水井增注用纳米材料:主要为纳米聚硅,即γ射线激活化学改性SiO2。③调剖堵水用纳米材料:PLS,纳米有机金属活性复合物,类水滑石纳米材料,聚合物微球。④驱油用纳米材料:非gemini小分子双季铵盐,可通过分子自组装在固体表面形成分子沉积膜。⑤其他:纳米相破乳剂,纳米聚合铝硅絮凝剂,纳米防腐涂料。提出了这类材料的"纳米效应"的概念,指出在油气田开发中纳米材料及其应用环境条件都应严格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纳米复合材料 钻井液完井液处理剂 注水井增注剂 调剖堵水剂 驱油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有机添加剂生物降解性评价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吕开河 郭东荣 高锦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76-380,共5页
本文综述了钻井液有机添加剂生物降解性的评价问题,包括有机化合物生物降解性评价指标。
关键词 钻井液 有机添加剂 生物降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驱后水驱油藏新型深部调剖剂STJ-6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官澄 李师涛 +3 位作者 陈应淋 黄春 胡冬亮 叶志富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8-71,共4页
一般深部调剖剂用于聚合物驱后油藏时,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效果不甚理想。所研发的深部调剖剂STJ-6为可固化酚醛树脂水溶液,填充以10%膨润土、粉煤灰、石英砂等固体。该剂地面黏度低,可泵性好,在地层温度下可与地层内残留聚合物反应并自... 一般深部调剖剂用于聚合物驱后油藏时,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效果不甚理想。所研发的深部调剖剂STJ-6为可固化酚醛树脂水溶液,填充以10%膨润土、粉煤灰、石英砂等固体。该剂地面黏度低,可泵性好,在地层温度下可与地层内残留聚合物反应并自身交联而形成凝胶。该剂在石英砂填砂管和胶结岩心中于50℃固化后,堵塞率大于99%,突破压力梯度大于45 MPa/m,经50 PV注入水冲刷后,50℃老化180小时后,在90 g/L的盐水中堵塞率不变,在180 g/L盐水中堵塞率有所下降。在水驱—聚驱—水驱—深部调剖—水驱平板模型实验中,聚合物凝胶深部调剖和STJ-6深部调剖使聚驱后采收率分别增加11.53%和34.21%。在孤东油田聚驱后油藏3口注入井用STJ-6实施深部调剖,对应8口油井产液、产油量增加,含水除1口油井外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调剖 聚合物驱后油藏 残留聚事物 再利用 深部调剖剂 酚醛树脂成胶体系 提高采收率 胜利孤岛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源微生物激活/调驱复合体系先导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柳敏 程海鹰 +4 位作者 冯庆贤 闫云贵 汪娟娟 梁建春 李晓利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6-99,54,共5页
所报道的复合体系中,本源菌激活/调驱剂由好氧、厌氧菌激活物和吸水膨胀颗粒按3∶1∶1质量比组成,含有淀粉56.0%、蛋白质13.0%、纤维素10.5%、矿物质5.3%、脂肪4.2%,另外加有聚合物作为固体颗粒悬浮剂。注入复合体系后随即注入空气激活... 所报道的复合体系中,本源菌激活/调驱剂由好氧、厌氧菌激活物和吸水膨胀颗粒按3∶1∶1质量比组成,含有淀粉56.0%、蛋白质13.0%、纤维素10.5%、矿物质5.3%、脂肪4.2%,另外加有聚合物作为固体颗粒悬浮剂。注入复合体系后随即注入空气激活好氧菌。先导试验在有5口油井、含水平均94.1%的羊丛14井组实施两轮,在有6口油井、含水40.7%~95.0%的港西42-6-1井组实施一轮。通过羊丛14井组第一轮试验,根据注入压力将激活/调驱剂浓度由30g/L提高至50g/L,将聚合物浓度由0.4g/L提高至1.0g/L;根据3口油井菌数变化并考虑化学需氧量,将按激活半径1.5m、孔隙中气液比3∶1计算的注入空气量920m3大幅提高至7000m3;注空气工艺由双段塞式改为五段塞式,每月注一次,每次1400m3,共注5次。激活/调驱施工后注水压力上升,油井产出水中FMB、HDB菌数增加,SRB菌数减少,一些油井产油量增加,港西42-6-1井组试验有经济效益。一部分油井未见效果的原因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源微生物驱油 深部调剖 微生物激活剂/调剖剂 复合体系 组成与配方 注空气 注入工艺 先导试验 大港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一西区块油藏深部调剖/微生物驱矿场试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朝光 赵燕芹 +1 位作者 陈洪 王从领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5-368,共4页
中原油田明一西块油藏温度80℃,综合含水已达85.53%,产量递减偏大。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确定了该油藏深部调剖/微生物驱注入段塞如下:①延迟交联的0.6-0.8 g/L聚合物有机凝胶,预处理段塞;②粒径6-12mm、浓度5-10 g/L的预交联凝胶颗粒悬浮... 中原油田明一西块油藏温度80℃,综合含水已达85.53%,产量递减偏大。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确定了该油藏深部调剖/微生物驱注入段塞如下:①延迟交联的0.6-0.8 g/L聚合物有机凝胶,预处理段塞;②粒径6-12mm、浓度5-10 g/L的预交联凝胶颗粒悬浮液,延迟交联的1-1.5 g/L聚合物有机凝胶,二者交替注入,为复合调剖段塞;③清水段塞;④组合菌菌数>108个/mL的菌液1%稀释液,微生物段塞,段塞尺寸0.02-0.15 PV。用长1.8 m的3支长填砂管在80℃进行微生物驱油,注入0.2 PV菌液,在水驱基础上分别提高采收率12.1%、8.2%、13.3%。2005年6月在2个井组,2005年10月在3个井组,开始实施深部调剖/微生物驱联合试验,4个段塞尺寸(m3)分别为200、1500-2000,800,3100-3800,复合调剖段塞中凝胶颗粒与聚合物凝胶体积比为2∶3,交替3-4次,17口对应油井中有12口见效,平均单井日产油量由3.2 t升至7.5 t,平均含水由84.6%降至73.6%,截止2006-02-12,单井平均累计增产油199.7 t。表4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调剖 微生物驱油 联合作业 段塞结构设计 现场试驱 中原明一西块 提高原油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深部调剖的聚合物强凝胶堵剂的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潘竟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9-42,共4页
由分子量 3× 10 6~ 5× 10 6、水解度 2 5 %的聚丙烯酰胺 (5~ 6 g/L)、重铬酸钠的氧化还原体系、延缓剂 (10 0~6 0 0mg/L)组成的聚合物强凝胶堵剂 ,可用 pH值 6 .5~ 8、矿化度 <1× 10 5mg/L的水配制 ,温度 2 0~ 7... 由分子量 3× 10 6~ 5× 10 6、水解度 2 5 %的聚丙烯酰胺 (5~ 6 g/L)、重铬酸钠的氧化还原体系、延缓剂 (10 0~6 0 0mg/L)组成的聚合物强凝胶堵剂 ,可用 pH值 6 .5~ 8、矿化度 <1× 10 5mg/L的水配制 ,温度 2 0~ 75℃范围内成胶时间可在 0 .5~ 8天范围内调节。报道了典型配方实验堵剂液的性能研究结果 :在 5 0℃时 ,在人造砂岩岩心中的成胶时间为 44小时 (由突破压力曲线测得 ) ,岩心封堵率 >99.9%,经注水 5 0PV冲刷后仍不低于 99.8%,突破压力梯度在高渗透率 (87.9μm2 )岩心中不低于 30MPA/m ,在低渗透率 (9.0 μm2 )岩心中较低 ,为 2 3MPA/m ,显示了一定的选择性。在 3支串联高渗透率岩心和 3支串联低渗透率岩心并联而成的非均质模型上 ,在水驱饱和油之后(合层采收率 18.8%) ,依次用实验堵剂封堵第一、第二、第三高渗透岩心后水驱 ,合层采收率分别达到 41.8%,6 1.5 %和 74.8%。由各个岩心和岩心组的采收率得出结论 :封堵深度越大 ,采收率提高幅度越大。讨论了有关的驱油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铬凝胶 强凝胶 调堵剂 深部调剖 提高采收率 油田化学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斯坦盐上油藏聚驱前调剖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松林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2-65,共4页
盐上稠油油藏已进入天然能量开采后期,采出程度30%。在油藏温度22℃,地下原油黏度118mPa.s,包括4注(新钻井)7采(包括中心井1口)的试验区设计进行聚合物驱。聚驱前水驱动态和示踪剂测试表明油藏非均质严重,有2口井必须进行调剖处理。调... 盐上稠油油藏已进入天然能量开采后期,采出程度30%。在油藏温度22℃,地下原油黏度118mPa.s,包括4注(新钻井)7采(包括中心井1口)的试验区设计进行聚合物驱。聚驱前水驱动态和示踪剂测试表明油藏非均质严重,有2口井必须进行调剖处理。调剖剂初步筛选排除了大庆油田广泛使用的有机交联两性聚合物冻胶,优选出的铬冻胶配方(以g/L计)为:大庆抗盐聚合物(M=3.5×107~4.0×107)2.5+铬酸盐交联剂0.6+复合硫酸盐稳定剂2.4+NaHCO32.0,用清水配液。该试验区于2004年12月至2006-05-06水驱,2006-05-10按调剖半径20m、调剖厚度2m、调剖方向数4对2口井进行铬冻胶调剖,结果使该2口井的注入压力上升,注入剖面大幅改善,4口注入井的视吸水指数超于接近或一致。2006年7月开始注聚合物,注入1.5g/L抗盐聚合物溶液0.25PV,注入期1年,井口黏度700~1700mg/L。2007年7月转后续注水,至2008年8月已提高采收率4.03%,预计最终提高采收率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剖剂 聚合物铬冻胶 深部调剖 聚合物驱 低温油藏 稠油油藏 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防砂功能的蒸汽吞吐稠油井改性硅酸盐蒸汽转向剂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鹏 赵修太 +2 位作者 魏芳 吴琼 陈刚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4-127,共4页
报道了针对易发生蒸汽窜、后期出砂严重的孤东稠油油藏蒸汽吞井研制的一种蒸汽转向剂。该剂基料为表面经10%金属氧化物、5%有机硅改性的G级油井水泥,增渗剂为质量比8:0.05:1:1.5的石油树脂+铝粉+苯甲酸+直径0.1~0.3mm、长5~10mm的植... 报道了针对易发生蒸汽窜、后期出砂严重的孤东稠油油藏蒸汽吞井研制的一种蒸汽转向剂。该剂基料为表面经10%金属氧化物、5%有机硅改性的G级油井水泥,增渗剂为质量比8:0.05:1:1.5的石油树脂+铝粉+苯甲酸+直径0.1~0.3mm、长5~10mm的植物秸杆纤维,用量为基料的60%,用清水配浆,最佳工艺条件如下:水灰比0.6,固化温度60℃,固化时间72小时。固结体油相(煤油)渗透率为0.01219μm2,抗压强度6.43MPa,经300℃高温蒸汽和60℃煤油处理后渗透率>1.0μm2,抗压强度5MPa。注入并联填砂管并固化后,高、低渗填砂管的吸汽能力之比由2.4:1变为1:1.9。在两口蒸汽吞吐井使用该蒸汽转向剂,注入量分别为8和10m3,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转向剂 油井水泥浆 表面改性水泥 增渗剂 组成与配方 深部调剖 防砂 蒸汽吞吐井 胜利孤东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