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6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THOD TO CALCULATE BENDING CENTER AND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OF CRACKED CYLINDER UNDER SAINT_VENANT BENDING
1
作者 汤任基 汤昕燕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78,共8页
Using the single crack solution and the regular solution of plane harmonic function, the problem of Saint_Venant bending of a cracked cylinder by a transverse force was reduced to solving two sets of integral equation... Using the single crack solution and the regular solution of plane harmonic function, the problem of Saint_Venant bending of a cracked cylinder by a transverse force was reduced to solving two sets of integral equations and its general solution was then obtained. Based on the obtained solution, a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bending center and th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of the cracked cylinger whose cross_section is not thin_walled, but of small torsion rigidity is proposed. Some numerical examples are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柱 SAint-VenAnt弯曲 弯曲中心 应力强度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contact fatigue and bending fatigue of a theoretical assembling straight bevel gear pair 被引量:15
2
作者 邓松 华林 +1 位作者 韩星会 黄松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2期279-292,共14页
The aim of this work is to propose a 3D FE model of a theoretical assembling straight bevel gear pair to analyze the contact fatigue on the tooth surface and the bending fatigue in the tooth root. Based on the cumulat... The aim of this work is to propose a 3D FE model of a theoretical assembling straight bevel gear pair to analyze the contact fatigue on the tooth surface and the bending fatigue in the tooth root. Based on the cumulative fatigue criterion and the stress-life equation, the key meshing states of the gear pair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 contact fatigue and the bending fatigue. Then,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odel was proved by comparing the calculation result with the simulation result. Further study was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variation of the contact fatigue stress and the bending fatigue stress under different loads. Furthermore, the roles of the driving pinion and the driven gear pair were evaluated in the fatigue life of the straight bevel gear pair and the main fatigue failure mode was determined for the significant gea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tigue failure of the driving pinion is the main fatigue failure for the straight bevel gear pair and the bending fatigue failure is the main fatigue failure for the driving pin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ight bevel gear finite element method contact fatigue bending fatig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ement of springback prediction of wide sheet metal air bending process
3
作者 李建 赵军 +1 位作者 孙红磊 马瑞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2期310-315,共6页
Accurate springback prediction of wide sheet metal air bending process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and ensure the precision in dimension. The definition of elastic limit bend angle was proposed. Based on c... Accurate springback prediction of wide sheet metal air bending process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and ensure the precision in dimension. The definition of elastic limit bend angle was proposed. Based on cantilever beam elastic deforming theory, the geometrical parameters of forming tools, sheet thickness and the material yielding strain were derived and validated by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Employing the degree of elastic limit bend angle, the equation for springback prediction was constructed, the results calculated fit well with experimental data. Especially for the small bend angle, the predicted results by equation were applied to conduct the springback prediction and compensation in industries and give closer correlation to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an those calculated by engineering theory of plastic ben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ASTIC LIMIT bend ANGLE SPRINGBACK prediction ELASTIC recovery FINITE element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薄板切割变形的机理研究及预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江超 杜仕忠 +4 位作者 陈相飞 牛业兴 杨洋 赵宏权 吴磊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9-307,共9页
[目的]为有效控制高强钢薄板的火焰切割精度,研究切割面外失稳变形及面内弯曲变形的产生机理,提出动态辅助加热减小火焰切割变形的工艺方法。[方法]以3mm厚的Q550板材为研究对象,通过火焰切割试验和三坐标测量等方法,观测到高强钢薄板... [目的]为有效控制高强钢薄板的火焰切割精度,研究切割面外失稳变形及面内弯曲变形的产生机理,提出动态辅助加热减小火焰切割变形的工艺方法。[方法]以3mm厚的Q550板材为研究对象,通过火焰切割试验和三坐标测量等方法,观测到高强钢薄板切割件的面外失稳变形和面内弯曲变形;应用大变形理论的热-弹-塑性有限元计算,分析高强钢薄板切割的热力学响应,以及辅助加热对高强钢薄板切割变形的影响。[结果]预测的切割变形趋势和数值,都与实际测量结果高度吻合;在远离割缝区域辅助加热,切割面外失稳变形可降低90%,且面内弯曲变形降低40%以上。[结论]基于切割变形产生的力学机理,可采用不同的辅助加热工艺,提高薄板火焰切割的精度;同时,应用高通量的热-弹-塑性有限元计算,可以得到减小火焰切割变形的优化工艺,指导高强钢薄板的高精度建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切割变形 热-弹-塑性有限元计算 辅助加热工艺 反向弯曲力矩 纵向收缩力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柱节点考虑弯剪相关性的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
5
作者 郑文忠 吕盛先 +1 位作者 郑博文 王英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6,共12页
对于同时受到竖向荷载和不平衡弯矩作用的板柱节点,目前已有方法大多将不平衡弯矩等效为竖向荷载,从而给出其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但该方法所涉及的不平衡弯矩比例系数的计算还存在较大争议,且没有考虑竖向荷载与不平衡弯矩耦合的影... 对于同时受到竖向荷载和不平衡弯矩作用的板柱节点,目前已有方法大多将不平衡弯矩等效为竖向荷载,从而给出其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但该方法所涉及的不平衡弯矩比例系数的计算还存在较大争议,且没有考虑竖向荷载与不平衡弯矩耦合的影响。因此,本文首先通过推导给出仅有竖向荷载作用的板柱节点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和仅有不平衡弯矩作用的板柱节点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公式的合理性。然后基于板柱节点在竖向荷载和不平衡弯矩共同作用下的试验结果,拟合得到板柱节点考虑弯剪相关性的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最后对所提计算方法与不同规范计算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计算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板柱节点受冲切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柱节点 竖向荷载 不平衡弯矩 受冲切承载力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缆悬索桥主梁吊装过程分析
6
作者 陈铭 万田保 王波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1,共6页
为研究利用独立悬挂式缆载吊机进行空间缆悬索桥主梁吊装的可行性,以某空间缆悬索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法对采用该吊机的主梁吊装过程展开分析。有限元模拟时,采用线性弹簧和仅受压弹簧协同模拟主梁节段间的临时连接;通过增加梁单元引入... 为研究利用独立悬挂式缆载吊机进行空间缆悬索桥主梁吊装的可行性,以某空间缆悬索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法对采用该吊机的主梁吊装过程展开分析。有限元模拟时,采用线性弹簧和仅受压弹簧协同模拟主梁节段间的临时连接;通过增加梁单元引入主缆弯扭刚度和索夹抗弯刚度;基于主缆弯扭刚度限值开展多参数分析并通过关键响应包络进行结果评估。结果表明:在梁段吊装过程中,结构面临吊索弯折、主缆扭转、主缆弯折、主梁合龙难度大、节段临时连接力大等问题,采用2种梁段吊装顺序结构关键响应存在一定差异,采用相关工程措施后均可行。该量化评估方法亦可为主缆间横向顶撑或对拉装置设置的必要性和数量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缆悬索桥 独立悬挂式缆载吊机 吊索弯折 主缆扭转 主缆弯折 弯扭刚度 成桥状态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构型集成竹格栅夹芯板抗弯性能
7
作者 王智丰 周李承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5,共9页
【目的】针对集成竹利用效率不高,使用形式较为单一的问题,探索其轻质、高效特性的先进结构形式,这对推动竹材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构型格栅芯体对集成竹格栅夹芯板弯曲性能的影响,选出不同格栅构型中... 【目的】针对集成竹利用效率不高,使用形式较为单一的问题,探索其轻质、高效特性的先进结构形式,这对推动竹材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构型格栅芯体对集成竹格栅夹芯板弯曲性能的影响,选出不同格栅构型中抗弯性能最优的结构,为其在实际工程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集成竹为原材料,通过嵌锁法分别设计加工3种具有不同构型(三角形格栅、方形格栅和Kagome形格栅)的集成竹格栅夹芯板。对不同格栅芯体的集成竹格栅夹芯板进行四点弯曲试验,探讨夹芯板结构的受弯性能,分析夹芯板结构在受弯荷载下的破坏机理、跨中挠度、抗弯刚度和极限承载力的变化规律,并对3种不同芯体集成竹格栅夹芯板结构的比强度和比刚度进行对比。同时,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集成竹格栅夹芯板四点弯曲试验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3种不同构型格栅芯体的集成竹格栅夹芯板结构在受弯加载过程中均表现为剪切破坏。三角形集成竹格栅夹芯板的承载能力最好,三角形和Kagome形格栅极限承载力分别为38.7和27.5 kN,较极限承载力22.5 kN的方形格栅增加了71.9%和22.2%;同时三角形集成竹格栅夹芯板的比强度为133.5 kN·m/kg,较方形(94.6 kN·m/kg)和Kagome形(96.7 kN·m/kg)分别提高了41.2%和38.1%。有限元模型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一致,能有效预测集成竹格栅夹芯板的弯曲性能。【结论】3种格栅构型中三角形集成竹夹芯板弯曲性能最优,能够更好地发挥集成竹轻质高强的性能优势。研究结果可为竹材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提供一种高效的结构形式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板材 有限元法 失效模式 弯曲强度 集成竹夹芯板 格栅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DPM模型的不同生态抛枕防护效果分析
8
作者 孙洪广 洪良贞 +1 位作者 王茂枚 王连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6,44,共9页
天然河道中弯曲边坡是受侵蚀的严重区域,弯曲边坡防护是河道治理的重大难题。基于生态护坡理念,对比研究了砂石填装的不同形状抛枕在弯道侵蚀中的防护效果。根据实际河道结构,构建了弯道河床几何模型,进而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离散相模型(C... 天然河道中弯曲边坡是受侵蚀的严重区域,弯曲边坡防护是河道治理的重大难题。基于生态护坡理念,对比研究了砂石填装的不同形状抛枕在弯道侵蚀中的防护效果。根据实际河道结构,构建了弯道河床几何模型,进而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离散相模型(CFD-DPM)方法分析在弯曲河道凹岸侧投放长方体、半球体和半圆柱体抛枕的护岸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在水流速度v=0.5 m/s的条件下,放置有抛枕的3种模型中,长方体抛枕附近的凹岸受到的压力最小,半圆柱体抛枕中颗粒雷诺数最小;半圆柱体抛枕阻挡的颗粒量最多、颗粒的平均速度最小,比无抛枕模型中的颗粒平均速度小9%;放置长方体抛枕的护岸模式下,对抛枕附近的凹岸有较好的防护效果,放置半圆柱体抛枕的护岸模式下,阻沙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边坡防护 生态护坡 砂石抛枕 弯道河床几何模型 CFD-DPM方法 防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大型折弯机结构分析与优化
9
作者 陈奚豪 龚俊杰 +3 位作者 陈扬东 王金荣 韦源源 郝文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4-70,共7页
为研究12 MN大型折弯机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在SolidWorks中建立折弯机三维模型,通过ANSYS Workbench对其进行静力学分析。为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采用电阻应变技术和激光位移传感器对折弯机进行测试试验。选取喉口加强筋的6个关键尺寸... 为研究12 MN大型折弯机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在SolidWorks中建立折弯机三维模型,通过ANSYS Workbench对其进行静力学分析。为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采用电阻应变技术和激光位移传感器对折弯机进行测试试验。选取喉口加强筋的6个关键尺寸参数作为设计变量,以质量最小化为目标,对大型折弯机的墙板喉口结构尺寸进行参数化。采用中心组合设计生成45组样本点,构建Kriging响应面模型,通过局部灵敏度分析确定参数影响规律,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折弯机墙板喉口大应力区域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有限元模型与测试数据总体误差在11.27%以内;与优化前相比,折弯机墙板喉口最大应力由264.01 MPa减小至161.14 MPa,最大变形基本保持不变,墙板质量减少1769 kg,减少了5.18%,保证了折弯机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同时完成了结构的轻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折弯机 响应面法 轻量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海冰弯曲强度计算参数确定及锥体破冰数值研究
10
作者 朱圣涛 邹璐 +1 位作者 邹早建 邹明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0,共10页
为构建黏聚单元物理参数与海冰弯曲强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回归模型用于海冰弯曲强度计算参数的确定。首先,基于有限元法及黏聚单元法对海冰三点弯曲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并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然后,选择五个影响参数,采用拉... 为构建黏聚单元物理参数与海冰弯曲强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回归模型用于海冰弯曲强度计算参数的确定。首先,基于有限元法及黏聚单元法对海冰三点弯曲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并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然后,选择五个影响参数,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算法生成427个样本,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其对应的海冰弯曲强度,构建神经网络的数据集。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对所有样本预报结果进行训练,得到预报海冰弯曲强度的回归模型。以此建立与试验海冰弯曲强度相近的层冰数值模型,并考虑流体浮力和拖曳力对碎冰的作用,对不同参数影响下的锥体层冰相互作用进行数值模拟及分析。结果显示,锥体受到层冰纵向力的均值、标准差以及峰值均随碰撞速度、锥体水线面直径和锥体角度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黏聚单元法 海冰弯曲强度 神经网络 结构物-层冰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输流管拉弯扭耦合振动研究
11
作者 张博 孙东生 +3 位作者 郑昊楷 史云帆 丁虎 陈立群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60,共10页
冷却叶片是重型燃气轮机的核心构件,服役于严峻工况,常常因振动过量而失效。准确掌握冷却叶片振动机理,对重型燃气轮机叶片进行合理化设计与维护具有实际意义。以NACA0012翼型叶片为例,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将模型简化为含不等大... 冷却叶片是重型燃气轮机的核心构件,服役于严峻工况,常常因振动过量而失效。准确掌握冷却叶片振动机理,对重型燃气轮机叶片进行合理化设计与维护具有实际意义。以NACA0012翼型叶片为例,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将模型简化为含不等大双通道单轴对称性的旋转悬臂输流管,利用假设模态法与Lagrange法建立了轴向-弦向-挥舞-扭转四自由度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和文献结果对比,确认了该研究建立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研究了流体流速、输流管转速、拉伸-弦向耦合和挥舞-扭转耦合效应等对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转速对各自由度刚化效应影响不同,导致复杂的模态顺序交换;拉伸-弦向耦合和挥舞-扭转耦合会引发模态转向现象,导致不同阶振动频率降低或升高;对于长细比较大的Euler-Bernoulli梁来说,单轴对称截面的非对称性影响主要集中在挥舞-扭转耦合;在一定转速范围内,挥舞-扭转耦合效应可能诱发系统发生颤振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输流管 单轴对称 假设模态法 大变形 拉弯扭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层合弯曲振动换能器的传输矩阵建模与分析
12
作者 任文博 刘洋 林书玉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2-1110,共9页
压电层合弯曲振动换能器具有辐射阻抗低、辐射面积大、易匹配、结构简单和性能稳定等优点,在水下声学、气介超声等领域有广泛研究。为了精确预估压电层合弯曲振动换能器的动力学特性,该文基于Mindlin厚板理论并通过传输矩阵法对换能器... 压电层合弯曲振动换能器具有辐射阻抗低、辐射面积大、易匹配、结构简单和性能稳定等优点,在水下声学、气介超声等领域有广泛研究。为了精确预估压电层合弯曲振动换能器的动力学特性,该文基于Mindlin厚板理论并通过传输矩阵法对换能器的振动特性进行了理论建模,将压电层合换能器沿径向切分为N个等厚度的层合圆环机械串联,结合电学边界条件推导了压电层合弯曲振动换能器自由振动的频率方程。为了验证该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压电层合弯曲振动换能器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研制了实物换能器进行实验测量。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和实验测量与理论计算所得共振频率的相对误差小于5%,验证了该理论的准确性。该理论模型为压电层合弯曲振动换能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快速分析方法,并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层合换能器 Mindlin厚板理论 传输矩阵法 弯曲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槽钢对隧道力学性能影响的计算方法
13
作者 江学辉 罗如平 +2 位作者 罗文俊 邓文武 胡瑞奇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5-173,共9页
为解决纵向槽钢模型试验成本高、周期长、效率低等问题,提出纵向槽钢作用下的盾构隧道力学性能计算方法。建立纵向槽钢作用下的应变-应力平衡方程并考虑盾构隧道管片间的接缝,从而推导出盾构隧道刚度和管片接缝张开量理论解。通过与隧... 为解决纵向槽钢模型试验成本高、周期长、效率低等问题,提出纵向槽钢作用下的盾构隧道力学性能计算方法。建立纵向槽钢作用下的应变-应力平衡方程并考虑盾构隧道管片间的接缝,从而推导出盾构隧道刚度和管片接缝张开量理论解。通过与隧道管片接缝张开量及等效抗弯刚度的经典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提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并进一步分析纵向槽钢数量、截面面积、弹性模量及隧道结构设计参数对隧道力学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纵向槽钢数量、截面面积、弹性模量与隧道等效抗弯刚度呈线性正比例,与管片接缝张开量呈线性反比例,且隧道结构本身的设计参数对隧道管片接缝张开量、等效刚度有显著的影响,应依据隧道结构本身设计参数选择合适的纵向槽钢加固方案。该计算方法可快速准确地评估纵向槽钢对盾构隧道的影响,可用于隧道加固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槽钢 盾构隧道 隧道刚度 管片接缝张开量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连续-离散耦合模型的门架式双排抗滑桩受力分析
14
作者 沈书拯 江巍 +3 位作者 欧阳晔 谭亿虹 吴剑 陈勇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4,共11页
使用结构力学计算模型分析门架式双排抗滑桩内力变形,由于引入简化假定在实际工程中存在一定局限。依托湖北省巴东县某建筑边坡工程,以FLAC3D和PFC3D为工具建立包含门架式双排抗滑桩结构和边坡的三维连续-离散耦合分析模型,采用重力增... 使用结构力学计算模型分析门架式双排抗滑桩内力变形,由于引入简化假定在实际工程中存在一定局限。依托湖北省巴东县某建筑边坡工程,以FLAC3D和PFC3D为工具建立包含门架式双排抗滑桩结构和边坡的三维连续-离散耦合分析模型,采用重力增加法获取给定安全系数下的门架式双排抗滑桩的内力变形,并通过对比分析明确排距、桩距和桩径对内力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连续-离散耦合模型可有效获取桩后土体潜在滑移趋势并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前后排桩弯矩分布呈现“S”型曲线特征,且前排桩承受更大弯矩。前后排桩侧向位移总体上均由桩底向上逐步增大,前排桩略大于后排桩,但由于连梁约束作用前排桩侧向位移在近桩顶处减小。给定安全系数增大会导致前后排桩弯矩增大和侧向位移非线性增长。排距增大后,前排桩桩顶负弯矩增大,前后排桩桩身正弯矩减小、负弯矩增大。桩距增大对桩顶弯矩影响较小,但会导致前后排桩桩身正弯矩和负弯矩均增大。桩径增大后,后排桩桩顶正弯矩增大,前排桩正弯矩和负弯矩均增大,后排桩正弯矩增大而负弯矩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架式双排抗滑桩 连续-离散耦合模型 重力增加法 弯矩 侧向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里兹法的任意形状Mindlin板弯曲分析
15
作者 景钊 王思齐 刘彦杰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7-606,共10页
里兹法需构造满足边界条件的全域试函数并在板域上对应变能积分,求解定义在复杂几何域上的变分问题极为困难.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离散能量的新型无网格数值方法,即离散里兹法(DRM).该方法将任意几何构型板置入一个可覆盖它的最小标准矩... 里兹法需构造满足边界条件的全域试函数并在板域上对应变能积分,求解定义在复杂几何域上的变分问题极为困难.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离散能量的新型无网格数值方法,即离散里兹法(DRM).该方法将任意几何构型板置入一个可覆盖它的最小标准矩形域,通过在标准矩形域内板的真实几何边界内外开孔模拟其几何构型;之后,基于勒让德多项式构造满足位移边界条件的全域试函数;再建立标准矩形域上的能量泛函并用高斯积分点对板域进行离散,其中任意几何构型板的能量分布可通过标准矩形域开孔内高斯积分点处刚度置零模拟,即通过扩展区间积分、全域高斯积分点离散、全域变刚度表征与全域试函数模拟任意几何构型板的应变能;最后,基于最小势能原理求泛函驻值获得任意几何构型板弯曲问题的数值解.离散里兹法解决了里兹法在复杂几何域上无法求解的问题,且求解公式与计算程序完全标准.基于离散里兹法对复杂几何构型Mindlin板进行弯曲分析,并与已有文献和有限元法(FEM)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稳定性和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里兹法 弯曲 数值方法 任意形状板 变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太阳电池极限弯曲半径测量方法
16
作者 高红鑫 赵寿根 +2 位作者 朱佳林 余亦豪 张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76-2781,共6页
随着空间太阳电池阵从刚性半刚性电池阵向高收纳比、轻量化和低成本的柔性电池阵发展,柔性太阳电池逐渐成为未来空间能源系统的关键元件。然而,柔性太阳电池在弯曲状态下需保持光电转换效率和结构完整性,因此,对其极限弯曲半径的精确测... 随着空间太阳电池阵从刚性半刚性电池阵向高收纳比、轻量化和低成本的柔性电池阵发展,柔性太阳电池逐渐成为未来空间能源系统的关键元件。然而,柔性太阳电池在弯曲状态下需保持光电转换效率和结构完整性,因此,对其极限弯曲半径的精确测量尤为重要。提出一种基于大挠度屈曲理论的柔性太阳电池弯曲半径测试方法,并搭建自动化测试平台。为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将其结果与传统芯轴法进行对比。实验表明,利用大挠度屈曲法测得的极限弯曲半径与芯轴法的结果一致,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该方法能够实现弯曲半径的连续可调测量,且自动化程度高。研究结果不仅为柔性太阳电池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精确的力学参数,也为未来柔性电子器件的性能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太阳电池 极限弯曲半径 大挠度屈曲理论 芯轴法 弯曲半径测量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面波展开法的周期声学黑洞板弯曲振动研究
17
作者 万志威 于子恒 +1 位作者 朱翔 李天匀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5-1110,共6页
周期声学黑洞板具有阻抗周期变化的特性,本文通过平面波展开法求解了该结构的振动特性,构造了由同种材料构成且内部无阻抗突变的二维声子晶体板。基于Kirchhoff-Love薄板理论,采用平面波展开法研究了周期声学黑洞板的弯曲振动特性。采... 周期声学黑洞板具有阻抗周期变化的特性,本文通过平面波展开法求解了该结构的振动特性,构造了由同种材料构成且内部无阻抗突变的二维声子晶体板。基于Kirchhoff-Love薄板理论,采用平面波展开法研究了周期声学黑洞板的弯曲振动特性。采用有限元法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并改变平面波的个数对结果进行了收敛性分析。改变声学黑洞的嵌入形式,分析了更易产生完全方向带隙的条形声学黑洞板的弯曲振动特性。分析表明增大声学黑洞半径,减小由于实际制造精度产生的额外截断厚度会使带隙向低频移动,且带隙宽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黑洞板 周期结构 平面波展开法 带隙 弯曲振动 有限元法 波数 Kirchhoff-Love薄板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分式等基圆锥齿轮的加工变形计算模型研究
18
作者 房建垒 王斌 +4 位作者 赵贺龙 卫雨强 张云祥 李喜燕 李天兴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2-1109,共8页
针对剖分式等基圆锥齿轮加工过程中的变形问题,从齿轮毛坯材料、残余内应力和齿轮毛坯设计等方面,对齿轮毛坯加工过程中附加应力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力矩面积法,推导了弯曲变形时齿轮毛坯的计算公式,建立了轮坯拼合齿轮毛... 针对剖分式等基圆锥齿轮加工过程中的变形问题,从齿轮毛坯材料、残余内应力和齿轮毛坯设计等方面,对齿轮毛坯加工过程中附加应力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力矩面积法,推导了弯曲变形时齿轮毛坯的计算公式,建立了轮坯拼合齿轮毛坯整体变形的计算模型。首先,建立了齿轮切削内部附加应力和附加扭矩的数学模型,并依据力矩面积法,推导了弯曲变形时齿轮毛坯的计算公式;然后,结合时变刚度,得到了齿轮毛坯变形的数学模型,并对齿轮毛坯变形进行了投影分析;最后,基于齿轮毛坯变形投影的累积效应,建立了拼合齿轮毛坯整体变形的计算模型,并通过有限元模拟、变形计算和实际加工测量实验,对变形计算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等基圆锥齿轮的轮坯切齿加工过程中,轮坯底平面的平面度由未切齿前的0.035 mm增长为0.053 mm,证明轮坯发生了弯曲变形;完成切齿后的轮坯两端面的夹角比未加工前减小了0.006°,证明轮坯发生了开口变形;完成切齿后的轮坯左端面的垂直度由未切齿前的0.003 mm增长为0.026 mm,而右端面的垂直度从0.029 mm减小为0.017 mm,证明轮坯发生了扭转变形。该变形计算模型可以为后续剖分式齿轮加工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坯拼合齿轮 内应力 附加力矩 齿轮毛坯变形 轮坯弯曲变形 力矩面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摩擦效应理论的桩基水平承载力研究
19
作者 段新国 朱彦鹏 +3 位作者 杨奎斌 房光文 吴林平 施多邦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4-121,共8页
桩基础作为大型建(构)筑物的主要基础形式,控制变形量、保证稳定性尤为重要,其水平承载力的分析是桩基设计的关键步骤.基于桩-土摩擦效应理论,利用m法推导出摩擦力产生的抵抗弯矩的表达式.考虑桩-土接触表面混合边界条件,推导出桩身变... 桩基础作为大型建(构)筑物的主要基础形式,控制变形量、保证稳定性尤为重要,其水平承载力的分析是桩基设计的关键步骤.基于桩-土摩擦效应理论,利用m法推导出摩擦力产生的抵抗弯矩的表达式.考虑桩-土接触表面混合边界条件,推导出桩身变形和内力的控制方程,给出考虑摩擦效应的桩基水平承载力计算方法—f_(m-D)法.采用Mathematica编写相应计算程序,通过试验工况和工程实例验证f_(m-D)法的正确性,并分析摩擦系数、桩径等对桩身承载力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承载力 M法 桩-土摩擦效应 抵抗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肋对称层合板线性弯曲分析的移动最小二乘无网格法
20
作者 韦冬炎 陈卫 +1 位作者 杨健生 彭林欣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5-433,共9页
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提出了一种求解矩形加肋对称层合板线性弯曲问题的移动最小二乘无网格法。加肋层合板可以视为层合板和肋条组合而成的复合结构。采用移动最小二乘法近似分别建立层合板和肋条的位移场,推导出层合板和肋条的刚度矩... 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提出了一种求解矩形加肋对称层合板线性弯曲问题的移动最小二乘无网格法。加肋层合板可以视为层合板和肋条组合而成的复合结构。采用移动最小二乘法近似分别建立层合板和肋条的位移场,推导出层合板和肋条的刚度矩阵,再利用板与肋条间的位移协调条件,将肋条的刚度矩阵叠加到层合板的刚度矩阵中,得到整个复合结构的刚度矩阵。由于基于移动最小二乘近似的无网格法,不满足克罗内克条件,故采用完全转换法处理本质边界条件。文末算例分析了不同肋条数量,铺层方式,弹性模量比和宽厚比下的加肋层合板弯曲性能,并将本研究解与ABAQUS解进行对比,验证了本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肋对称层合板 线性弯曲 完全转换法 移动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