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挠度的体外与体内无粘结预应力筋应力增量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景全 刘钊 吕志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5-919,共5页
研究了体外预应力以及体内无粘结预应力梁力筋变形与跨中挠度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挠度的预应力筋应力增量计算的新方法.首先建立了体外预应力梁和体内无粘结预应力梁的变形相容方程,推导了用跨中挠度表达的力筋应力增量计算公式,提出... 研究了体外预应力以及体内无粘结预应力梁力筋变形与跨中挠度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挠度的预应力筋应力增量计算的新方法.首先建立了体外预应力梁和体内无粘结预应力梁的变形相容方程,推导了用跨中挠度表达的力筋应力增量计算公式,提出了适用于体内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统一计算公式,能够计算正常使用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预应力筋的应力.最后运用该公式计算了国内外大量试验梁(包括6根体外预应力梁和22根体内无粘结预应力梁),计算出应力增量与试验结果之比的均值在0.99~1.02之间,标准差为0.1左右.表明该式计算值与试验实测吻合良好,公式形式简单,能够反映结构的受力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粘结预应力 体外预应力 应力增量 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段预制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的受力性能 被引量:8
2
作者 邓文琴 张建东 +1 位作者 张鸿 张永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8-136,共9页
为了研究节段预制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的力学性能,在考虑施工工艺和配束比影响的前提下,设计制作了3根缩尺模型试验梁进行受力性能试验研究.对比和分析了整体浇筑波形钢腹板PC组合梁和节段预制波形钢腹板PC组合梁力学性能的异同,提出... 为了研究节段预制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的力学性能,在考虑施工工艺和配束比影响的前提下,设计制作了3根缩尺模型试验梁进行受力性能试验研究.对比和分析了整体浇筑波形钢腹板PC组合梁和节段预制波形钢腹板PC组合梁力学性能的异同,提出了节段预制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混凝土开裂后,节段预制梁刚度退化明显大于整浇梁,全体外配束节段预制梁刚度下降最为显著;节段预制梁钢腹板抗弯贡献明显大于整浇梁,接缝处截面尤为明显;相比于整浇梁,节段预制梁体外应力筋的应力增量较大,且增长速度快;与整体梁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相比,提出的节段预制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的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段预制 波形钢腹板 箱梁 混合配束 预应力筋 应力增量 抗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钢箱梁的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贾艳敏 盖秉政 +1 位作者 张印阁 倪元增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2-355,共4页
为提高预应力钢箱梁的计算精度 ,对预应力钢箱梁的两个受力阶段作了全过程非线性分析 ,建立了预应力钢箱梁的非线性分析模型 .采用平衡原理和能量原理分别推导出预应力钢箱梁在预加力阶段和荷载阶段的控制微分方程 .用上述方程进行理论... 为提高预应力钢箱梁的计算精度 ,对预应力钢箱梁的两个受力阶段作了全过程非线性分析 ,建立了预应力钢箱梁的非线性分析模型 .采用平衡原理和能量原理分别推导出预应力钢箱梁在预加力阶段和荷载阶段的控制微分方程 .用上述方程进行理论计算所获得的数据 ,如钢梁的跨中挠度、底板应变均与预应力钢箱梁模型的实验结果符合良好 ,表明了建立的模型和所推导的控制微分方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对影响钢箱梁刚度的因素诸如预加力的大小、预应力钢索的跨中垂度等进行了详细讨论 .讨论结果表明 ,当外荷载较小时 ,预加力对钢箱梁刚度影响较小 ;当外荷载较大时 ,预加力对钢箱梁刚度影响较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钢箱梁 非线性分析 预应力钢索 桥梁工程 结构分析 受力分析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粘结筋极限应力增量计算公式对比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郑文忠 王晓东 王英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13,共7页
为客观认识各公式的合理性,对380根简支梁板和连续梁板进行了仿真试验,同时搜集整理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所做的35根简支梁的试验结果,将国内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板中无粘结筋极限应力增量公式计算值与这415根试验梁板的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 为客观认识各公式的合理性,对380根简支梁板和连续梁板进行了仿真试验,同时搜集整理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所做的35根简支梁的试验结果,将国内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板中无粘结筋极限应力增量公式计算值与这415根试验梁板的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公式更具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梁板 无粘结筋 极限应力 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次内力分析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孔祥福 周绪红 +1 位作者 于坤 狄谨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48-53,共6页
以连续梁为对象,研究了弹性阶段预应力布束形式对结构内力的影响。首先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中预应力引起的次内力产生的原因,然后把连续梁等效成边跨和中跨2种基本结构形式,将常见预应力束布设形式引起的固端约束次力矩和弯矩用参... 以连续梁为对象,研究了弹性阶段预应力布束形式对结构内力的影响。首先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中预应力引起的次内力产生的原因,然后把连续梁等效成边跨和中跨2种基本结构形式,将常见预应力束布设形式引起的固端约束次力矩和弯矩用参数表示,包括直线束、局部束、折线形预应力束以及抛物线形预应力束;同时,分析了折线束和抛物线束的梁端压力线与梁重心线的偏离距率及钢束几何形状的对应关系,总结了这2种布束形式对结构内力影响的特征;最后以一个三跨等截面连续梁为实例,对比折线束与抛物线束产生的次内力效应。结果表明,折线束对连续梁的次内力影响远大于抛物线束。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工程技术人员优化预应力束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预应力 布束形式 次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体外筋应力增量的试验与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仲先 张耀庭 《铁道工程学报》 EI 2003年第4期75-80,共6页
本文在对七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和研究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体外筋应力增量和梁体的整体变形关系 ,推导出了以构件的挠度和梁端转角为参量的体外筋极限应力增量的计算公式 ,并将试验结果与该公式的计算值... 本文在对七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和研究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体外筋应力增量和梁体的整体变形关系 ,推导出了以构件的挠度和梁端转角为参量的体外筋极限应力增量的计算公式 ,并将试验结果与该公式的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预应力 受弯构件 体外筋 应力增量 力筋防腐技术 抗弯性能 桥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变形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聂建国 陶慕轩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8-45,共8页
对预应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变形计算进行分析。分析考虑钢与混凝土之间的滑移效应,建立简化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混凝土支座开裂区长度以及预应力筋内力增量的计算公式,给出两跨预应力连续组合梁跨中挠... 对预应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变形计算进行分析。分析考虑钢与混凝土之间的滑移效应,建立简化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混凝土支座开裂区长度以及预应力筋内力增量的计算公式,给出两跨预应力连续组合梁跨中挠度的计算图表。分析结果表明,两跨预应力连续组合梁变形计算公式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预应力筋的内力值精度较高,不考虑预应力筋内力增量的变形计算值较试验值偏大,考虑预应力筋内力增量的变形计算值精度有明显提高,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供工程设计参考。最后在两跨预应力连续组合梁变形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预应力连续组合梁变形计算的通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 变形 挠度 混凝土开裂区 预应力筋内力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预应力梁和体外索共同工作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宋志刚 唐益群 +1 位作者 邓波 金凌志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5-72,共8页
体外预应力梁在承受荷载时,体外预应力仅通过转向块和锚固点作用在梁体上,由于体外索和混凝土梁变形不一致,存在着应力滞后现象,导致体外索和钢筋混凝土梁之间协调工作能力的大小不等。本文结合广西科学基金项目"体外预应力加固梁... 体外预应力梁在承受荷载时,体外预应力仅通过转向块和锚固点作用在梁体上,由于体外索和混凝土梁变形不一致,存在着应力滞后现象,导致体外索和钢筋混凝土梁之间协调工作能力的大小不等。本文结合广西科学基金项目"体外预应力加固梁的试验",通过分析转向块的设置、体外索的形状、荷载类型、有效张拉预应力、体内非预应力钢筋的配筋率、偏心距、应力增量和混凝土强度等几种影响因素,发现体外索和钢筋混凝土梁两者共同工作的规律:梁的刚度是决定体外索和钢筋混凝土梁两者共同工作的主要因素。本文结论对体外预应力基础理论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预应力 共同工作规律 体外索 钢筋混凝土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铁路桥墩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夏修身 陈兴冲 艾宗良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17,共6页
针对铁路桥梁摇摆隔震桥墩整体侧向刚度较低的问题,提出在桥墩与承台分离处设置无粘结预应力筋,形成新型桥墩。以某单线铁路桥为例,针对其18号墩提出新型桥墩设计方案,考虑预应力钢筋及其初始预加力损失,基于OpenSees平台建立有限元模... 针对铁路桥梁摇摆隔震桥墩整体侧向刚度较低的问题,提出在桥墩与承台分离处设置无粘结预应力筋,形成新型桥墩。以某单线铁路桥为例,针对其18号墩提出新型桥墩设计方案,考虑预应力钢筋及其初始预加力损失,基于OpenSees平台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地震反应分析,研究其抗震性能。结果表明:罕遇地震作用下,墩顶水平位移、竖向提离位移、墩底弯矩、摇摆反应及预加力损失明显大于设计地震作用下的相应值,但墩底弯矩的增幅小于墩顶水平位移的增幅;输入地震动强度及频谱特性对墩顶位移与墩底提离位移的影响较大,对墩底弯矩的影响相对较小;新型桥墩容易实现罕遇地震作用下不坏的抗震设防要求,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桥墩 抗震性能 桥墩承台分离 无粘结预应力钢筋 预加力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柱式墩盖梁内力影响因素分析及预应力束布置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军 向中富 蒋彧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18,共4页
用MIDAS对双柱式盖梁进行整体有限元分析,分别比较盖梁高度、桥墩间距和桥墩高度对盖梁控制截面内力的影响,从而为盖梁在不同受力情况下预应力束的合理布置提供依据;同时通过工程实例可得:正确的选取结构计算模型为盖梁预应力束的布置... 用MIDAS对双柱式盖梁进行整体有限元分析,分别比较盖梁高度、桥墩间距和桥墩高度对盖梁控制截面内力的影响,从而为盖梁在不同受力情况下预应力束的合理布置提供依据;同时通过工程实例可得:正确的选取结构计算模型为盖梁预应力束的布置数量和位置奠定了基础。分析表明,当桥墩间距一定时,盖梁高度对盖梁内力影响很小;当盖梁高度一定时,桥墩间距对盖梁内力影响很大,盖梁跨中弯矩随桥墩间距的增大而增大,盖梁支点弯矩随桥墩间距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桥墩高度的减小,盖梁跨中弯矩有增大的趋势,支点弯矩有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柱式盖梁 盖梁高度 桥墩间距 桥墩高度 盖梁内力 预应力束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体变形计算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正伟 刘东燕 +1 位作者 彭文轩 董倩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73-1276,共4页
从结构变形分析着手,建立了不同布筋形式下简支梁在正常使用荷载阶段体外预应力筋伸长的计算模型,运用面向对象方法编制了基于能量原理的Windows应力增量计算程序SICPEM,并运用该程序计算了6根试验梁和体外预应力筋水平自由长度,计算的... 从结构变形分析着手,建立了不同布筋形式下简支梁在正常使用荷载阶段体外预应力筋伸长的计算模型,运用面向对象方法编制了基于能量原理的Windows应力增量计算程序SICPEM,并运用该程序计算了6根试验梁和体外预应力筋水平自由长度,计算的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与试验结果之比的均值为0.895,标准差为0.013;计算出水平体外预应力筋可以忽略二次效应的长度为梁高的10倍,与相关文献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预应力 体外预应力筋 应力增量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箱梁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全过程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祝明桥 方志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10,14,共4页
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从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到构件破坏的受力全过程进行试验,重点研究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箱梁在各级荷载作用下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变化规律;在试验结果的分析基础上,确定了混凝土薄壁箱梁在不同受力阶段体外预... 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从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到构件破坏的受力全过程进行试验,重点研究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箱梁在各级荷载作用下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变化规律;在试验结果的分析基础上,确定了混凝土薄壁箱梁在不同受力阶段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计算方法,全过程分析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预应力筋 混凝土 薄壁结构 箱形梁 应力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边支承预应力混凝土双向板内力重分布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晓东 郑文忠 王英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共8页
GB50010、JGJ92和ACI318等国内外设计规范关于无粘结筋应力增量的计算和弯矩调幅设计都是针对单向受力梁板提出的,四边支承预应力混凝土双向板中无粘结筋应力增量的计算及这类板的弯矩调幅计算尚属空白.针对这一问题,采用ABAQUS大型有... GB50010、JGJ92和ACI318等国内外设计规范关于无粘结筋应力增量的计算和弯矩调幅设计都是针对单向受力梁板提出的,四边支承预应力混凝土双向板中无粘结筋应力增量的计算及这类板的弯矩调幅计算尚属空白.针对这一问题,采用ABAQUS大型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四边支承双向板有限元分析模型.考察了非预应力筋屈服强度和综合配筋指标对无粘结筋应力增量以及支座控制截面弯矩调幅系数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使用阶段无粘结筋应力增量随综合配筋指标增大而增大,随非预应力筋屈服强度的提高而增大;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无粘结筋应力增量随综合配筋指标增大而减小,随非预应力筋屈服强度的提高而增大;弯矩调幅系数随综合配筋指标增大而减小,随非预应力筋屈服强度提高而减小.建立了无粘结筋应力增量及弯矩调幅系数计算公式,为四边支承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双向板设计计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四边支承双向板 有限元 无粘结筋应力增量 弯矩调幅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粘结预应力GFRP管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4
14
作者 秦国鹏 王连广 李宁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8-302,共5页
目的为了改善GFRP管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增加刚度减小变形.方法考虑无粘结预应力GFRP管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根据构件在不同状态下中和轴位置的不同,确定了4种破坏模式,利用平截面假定和应变变化计算方法,对构件抗弯承载力进行了分析.结... 目的为了改善GFRP管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增加刚度减小变形.方法考虑无粘结预应力GFRP管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根据构件在不同状态下中和轴位置的不同,确定了4种破坏模式,利用平截面假定和应变变化计算方法,对构件抗弯承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根据构件在极限状态下的受力特性,考虑中和轴分别位于混凝土板截面和GFRP管混凝土截面两种情况,确定了截面受压区高度,并建立了相应的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结论将预应力技术运用到GFRP管混凝土结构中,让预应力筋代替普通钢筋来承担部分荷载,发挥其高强抗拉性能,通过施加预应力,又可以延缓受拉区混凝土过早的开裂,使构件的刚度得以提高,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所建立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形式简单,概念明确,便于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粘结筋 预应力 GFRP管混凝土 正截面承载力 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支承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双向板内力重分布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晓东 郑文忠 王英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共7页
为了研究柱支承预应力混凝土双向板中无粘结筋应力增长规律及弯矩调幅设计方法,采用ABAQUS大型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柱支承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双向板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将双向板划分为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分别考察了综合配筋指标和非预... 为了研究柱支承预应力混凝土双向板中无粘结筋应力增长规律及弯矩调幅设计方法,采用ABAQUS大型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柱支承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双向板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将双向板划分为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分别考察了综合配筋指标和非预应力筋屈服强度对无粘结筋应力增量及支座控制截面弯矩调幅系数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综合配筋指标和预应力度一定的条件下,正常使用阶段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无粘结筋应力增量随非预应力筋屈服强度的提高而增大,而支座控制截面的弯矩调幅系数随非预应力筋屈服强度的提高而减小.建立了以综合配筋指标和非预应力筋屈服强度为自变量的柱支承预应力混凝土双向板中无粘结筋应力增量和弯矩调幅系数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柱支承板 有限元 无粘结筋应力增量 弯矩调幅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张紧弦式束筋索力静态获取方法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琦 贺拴海 +2 位作者 尹海军 李青宁 张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7-682,共6页
在采用后张法建立预应力体系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由于预应力损失各因素的影响,其索力当前值是未知的.为对其实际值进行精确度量,以便把握结构当前预应力储备状况等级,将自主研发的"预应力钢索张力测试仪"应用于大比例模型... 在采用后张法建立预应力体系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由于预应力损失各因素的影响,其索力当前值是未知的.为对其实际值进行精确度量,以便把握结构当前预应力储备状况等级,将自主研发的"预应力钢索张力测试仪"应用于大比例模型试验梁试验检测.综合考虑模拟边界修正条件并结合二级差测定法的误差修正技术,建立了基于静力学原理获得束筋索力的静力参数静载检测法.通过试验分析得出:索力测试值与真值的相对误差不超过6%,并且随着张力等级的增大而呈现减小的趋势.因此,该方法精度满足要求并易于工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预应力筋 静力参数静载法 索力 张力测试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效率配筋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宗林 张树仁 王潮海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7,19,共8页
通过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中受拉区普通钢筋对结构工作性能的影响分析,明确了在体外索结构中普通钢筋的作用和截面的破坏机理,从充分利用材料强度及提供足够的截面延性出发,提出效率配筋的概念。根据截面的变形关系,推导出效率配筋... 通过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中受拉区普通钢筋对结构工作性能的影响分析,明确了在体外索结构中普通钢筋的作用和截面的破坏机理,从充分利用材料强度及提供足够的截面延性出发,提出效率配筋的概念。根据截面的变形关系,推导出效率配筋下索极限应力增量和截面极限强度的计算公式。通过对截面变形参数沿梁长变化的分析,找出了其变化规律,确定了沿梁长方向的截面变形,从而求得锚固和转向点的位移并求出体外索的应力。在此基础上,通过简单的迭代计算,给出了不同转向方式和加载形式下效率配筋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预应力 效率配筋设计 应力增量 截面变形 极限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梁中计入摩阻力的预应力等代荷载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伟生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1-76,共6页
在曲梁中预应力因摩阻力引起的应力损失随着曲梁曲率的增大而增加。因此,预应力等代荷载的计算必须计入摩阻力的影响。根据力学基本原理并利用微分几何基本公式,本文推导出圆弧曲线梁计入摩阻力的预应力等代荷载的完整公式。当利用计... 在曲梁中预应力因摩阻力引起的应力损失随着曲梁曲率的增大而增加。因此,预应力等代荷载的计算必须计入摩阻力的影响。根据力学基本原理并利用微分几何基本公式,本文推导出圆弧曲线梁计入摩阻力的预应力等代荷载的完整公式。当利用计算机计算预应力曲梁时,利用该公式将得出准确的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梁 预应力钢筋 摩擦力 等代荷载 钢筋混凝土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钢箱高强混凝土组合箱梁抗弯承载能力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少伟 陈亮 胡汉林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6-33,共8页
预应力钢箱高强混凝土组合梁将组合梁技术、现代预应力技术与高强混凝土有机结合在一起,已在工程中广泛使用,其抗弯能力是工程上最为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为掌握预应力钢箱高强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弯性能,得到其极限抗弯承载能力,设计足... 预应力钢箱高强混凝土组合梁将组合梁技术、现代预应力技术与高强混凝土有机结合在一起,已在工程中广泛使用,其抗弯能力是工程上最为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为掌握预应力钢箱高强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弯性能,得到其极限抗弯承载能力,设计足尺试验梁。试验在自行研制的试验装置上进行;得到试验梁的弯矩挠度曲线、滑移特征曲线、预应力筋应力力增量及截面高度应变分布等重要参数,描述其破坏形态。后根据内力平衡和弯矩平衡分析,得到预应力钢箱高强混凝土组合梁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并选取众多文献的组合梁试验结果,进行计算值和实测值对比分析,结果吻合良好。提出的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适用于采用普通钢的组合梁和预应力组合梁。而对于高强钢预应力组合梁采用简化塑性理论计算结果稍大。总体而言,预应力筋的存在能提高组合梁的弹性工作范围和极限抗弯承载力,减少结构变形,使普通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具有更好的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钢箱高强混凝土组合梁 抗弯试验 内力增量 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梁板中无粘结筋应力增长规律
20
作者 王晓东 王英 郑文忠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36,共5页
针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在受荷过程中无粘结筋不符合变形平截面假定的特点,应用等刚度法编制了可用于考察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无粘结筋应力增长规律的计算程序.基于模型试验结果和仿真分析结果,得到了非预应力筋配筋指标βs、预应力筋... 针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在受荷过程中无粘结筋不符合变形平截面假定的特点,应用等刚度法编制了可用于考察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无粘结筋应力增长规律的计算程序.基于模型试验结果和仿真分析结果,得到了非预应力筋配筋指标βs、预应力筋配筋指标βp、跨高比l/h、加载形式、预应力筋布筋型式、预应力筋合力点至受压区边缘距离hp等参数对正常使用阶段极限状态下简支、连续梁板中无粘结筋应力增长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使用阶段无粘结筋应力增量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无粘结筋 应力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