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实施效应与规模效应的双重视角
1
作者 陈帅 姚顺波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65,共13页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与改善民生状况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2000—2019年中国23个省份县级面板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双重差分法(PSM-DID)研究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对于城乡收入差距...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与改善民生状况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2000—2019年中国23个省份县级面板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双重差分法(PSM-DID)研究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基于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其生态转移支付规模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助力作用,主要表现为该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以上效应具有长期显著效果,且实施时间越久,对提升农村居民收入的效应越强。异质性分析表明该政策对于西部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效应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而东部地区效应最弱。机制甄别表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主要是通过产业结构优化与财政收支状况改善使得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国家重点生态区的转移支付规模对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双门槛效应,其转移支付规模不仅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也具有增加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效应,且转移支付规模越大,这种效应越强。此外,生态转移支付对于缩小中国东部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最为明显,而在西部区域的效应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PSM-DID 转移支付 面板门槛 生态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能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发展吗?——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妍 张乐凡 朱远芯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123,共8页
文章借助2011—2021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基本养老保险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基本养老保险的发展,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均得到一致结... 文章借助2011—2021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基本养老保险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基本养老保险的发展,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均得到一致结论。异质性分析表明:“覆盖广度”是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发展的关键因素;相较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使用深度”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影响更大;“数字化程度”则对基本养老保险的发展存在负面影响。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保险金给付效率,分别从需求端和供给端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发展。文章结论旨在为拓宽数字普惠金融研究思路、推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养老保险 收入水平 保险金给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病种分值付费背景下医院科室收入核算模式探索 被引量:5
3
作者 牛琨 贺婷 袁勇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89,93,共6页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已迈入了全面实施阶段,按病种分值付费对公立医院经济运营管理与科室绩效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样本医院从改革科室收入核算模式入手,创新性提出了与按病种分值付费制度高度融合的科室收入核算模式。通过运用于科室绩效...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已迈入了全面实施阶段,按病种分值付费对公立医院经济运营管理与科室绩效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样本医院从改革科室收入核算模式入手,创新性提出了与按病种分值付费制度高度融合的科室收入核算模式。通过运用于科室绩效考核,切实引导医务人员理解医保支付制度,推动医疗收入内涵式增长与医疗费用合理管控,促进医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病种分值付费 科室收入核算 收入分配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地方收入体系优化方略 被引量:6
4
作者 马克和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99,共12页
地方收入体系,即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体系,是我国省、市、县、乡镇各级地方政府为履行政府职能而筹集的一切资金总和及其配套的制度和征管体系。自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全新概念后,优化地方收入体系就... 地方收入体系,即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体系,是我国省、市、县、乡镇各级地方政府为履行政府职能而筹集的一切资金总和及其配套的制度和征管体系。自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全新概念后,优化地方收入体系就成为未来国家治理工作的关键要务。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当前中国地方收入体系存在事权划分出现“收权放责”且地方政府民生事权偏重现象,税种划分不够合理、地方政府资源经营性收入占比过大、高度依赖非税收入以及地方政府收支缺口较大等主要问题,提出基于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地方收入体系优化方略,即在坚持中央统一框架、以人民为中心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明确政府财政事权、确定支出责任与标准、改进税收分成体制、用转移支付填补地方财力缺口。由此确定新时代地方收入体系由转移支付、地方专享税收入、适量的非税收入和合规的地方债等政府性债务收入等四部分组成的大体设想。希冀通过探讨,进一步弥补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不适应问题研究的不足,更好地在“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方针下优化地方收入体系,为持续的财政体制改革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收入体系 财政事权 支出责任 转移支付 地方专享税收入 非税收入 政府性债务收入 优化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补偿项目对缓解贫困的影响分析——基于农户异质性的视角 被引量:24
5
作者 杜洪燕 武晋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128,共8页
基于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延庆县的450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均值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把能够直接补偿到农户的生态补偿项目按照补偿方式分为岗位型和现金型,把农户家庭收入作为测量贫困程度的重要指标,研究了岗位型和现金型生态补偿项目对... 基于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延庆县的450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均值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把能够直接补偿到农户的生态补偿项目按照补偿方式分为岗位型和现金型,把农户家庭收入作为测量贫困程度的重要指标,研究了岗位型和现金型生态补偿项目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岗位型和现金型生态补偿项目分别能够在低分位数和中分位数上显著提高农户家庭收入,且均不能够在高分位数上显著提高农户家庭收入。生态补偿机制设计应发挥不同生态补偿项目的协同作用,吸引更多的贫困户参与,并考虑农户的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贫困 家庭收入 转移支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收入再分配给付水平及适度性检验 被引量:24
6
作者 穆怀中 闫琳琳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15,共14页
依据生存公平和劳动公平统一原理,从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及规则分解入手,设定相应的全国统筹计发方案并分析不同方案对高低收入地区的财富分配的影响,同时从宏观适度性、微观适度性以及福利改进角度对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各方案进行评价... 依据生存公平和劳动公平统一原理,从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及规则分解入手,设定相应的全国统筹计发方案并分析不同方案对高低收入地区的财富分配的影响,同时从宏观适度性、微观适度性以及福利改进角度对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各方案进行评价和适度性检验。利用地区间物价差异修正后的全国统筹计发方案,既可以解决劳动力跨统筹范围流转的难题,实现养老保险的地区间收入再分配和地区间基础养老金给付水平适度性的优化,也可在适度区间标准上实现福利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统筹 基础养老金 给付水平 适度性 收入再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所得税、政府转移支付与个体行为激励--基于拉弗曲线的统一讨论 被引量:16
7
作者 周伟 武康平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8-112,共15页
本文依据拉弗曲线所阐明的道理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中个人所得税对个体行为激励的影响。本文尝试:1)将拉弗曲线应用于政府对个人所得税与转移支付(即负所得税)制度的设计,并思考了这些制度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包... 本文依据拉弗曲线所阐明的道理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中个人所得税对个体行为激励的影响。本文尝试:1)将拉弗曲线应用于政府对个人所得税与转移支付(即负所得税)制度的设计,并思考了这些制度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包容性增长"的意义;2)将个税起征点与补贴初始点引入拉弗曲线,分析了它们变化时对税收、转移支付与产出的影响,以及个税起征点与最优税率、补贴初始点与最优转移支付率之间分别会遵循的关系,并为"差别化"个税起征点与补贴初始点提供易于操作的理论依据。本文发展和深化了拉弗曲线的许多内涵和政策主张,并回答了原有拉弗曲线没有回答的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政府转移支付 行为激励 拉弗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效应——基于东部12个省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邓大松 仙蜜花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3年第6期3-9,共7页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收入再分配手段在促进收入分配、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中发挥重要作用。以东部12个省市为例,借助广义熵对社会保障转移支付进行分析,得出社会保障转移支付拉大了东部农村地区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对东部城市居民...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收入再分配手段在促进收入分配、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中发挥重要作用。以东部12个省市为例,借助广义熵对社会保障转移支付进行分析,得出社会保障转移支付拉大了东部农村地区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对东部城市居民收入分配调节作用不明显,相对缩小了东部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分配差距,但是对整个东部地区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在提高。以此提出了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整合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重视社会救助制度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转移支付 收入分配 广义熵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结构对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1998—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谢凤华 刘国栋 龙芮希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2-76,共5页
由于收入不稳定性的存在,农村居民不同来源的收入具有不同的边际消费倾向。因此,研究不同来源的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对于了解农民的消费行为,进而制定相关增收、扩需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基于1998—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 由于收入不稳定性的存在,农村居民不同来源的收入具有不同的边际消费倾向。因此,研究不同来源的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对于了解农民的消费行为,进而制定相关增收、扩需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基于1998—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东、中、西部各地区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与其收入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总体上,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仍是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收入来源;而在不同地区,不同来源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生活消费支出 工资性收入 经营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支付与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收敛分析 被引量:38
10
作者 张明喜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4-28,共5页
转移支付是政府协调区域经济的重要政策手段,本文测算和分析1995年-2004年省区收入的收敛检验,并运用计量方法分析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收敛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收入的收敛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没有绝对收敛,也没有条... 转移支付是政府协调区域经济的重要政策手段,本文测算和分析1995年-2004年省区收入的收敛检验,并运用计量方法分析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收敛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收入的收敛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没有绝对收敛,也没有条件收敛,转移支付总体上没有达到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效果,并且突出表现在中部和西部地区。此外本文还试图解释了现行转移支付不能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原因,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支付 收入差距 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脱贫背景下建档立卡政策的增收效应测度:自我“造血”还是外部“输血”? 被引量:14
11
作者 乔慧 刘爽 郑风田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19,共17页
本文以甘肃、陕西、山西、江西、四川五个中西部省份农户与村级调研数据为样本,运用PSM-DID方法检验了建档立卡政策的增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建档立卡政策显著提高了贫困户的转移支付性收入,但是对贫困户的农业经营收入和转移就业收入... 本文以甘肃、陕西、山西、江西、四川五个中西部省份农户与村级调研数据为样本,运用PSM-DID方法检验了建档立卡政策的增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建档立卡政策显著提高了贫困户的转移支付性收入,但是对贫困户的农业经营收入和转移就业收入的增收作用不明显。这一结论说明建档立卡政策虽然有助于国家扶贫资源向贫困户流动,但主要体现为直接的转移支付,并没有提升农户自身的发展能力,因而未能实现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第一,扶贫资金主要被用于改善外部环境的普惠性项目,对促进贫困户内部积累、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特惠性项目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第二,贫困户对“造血式”扶贫项目参与度及效果评价都不高,且项目开展过程中存在非贫困户对贫困户的挤出效应,使得“造血式”扶贫项目效果打折;第三,扶贫开发催生了“福利依赖”现象,“等、靠、要”心态使得“输血式”扶贫项目更受贫困户的欢迎。最后,本文就如何进一步优化扶贫措施及扶贫激励机制给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档立卡政策 精准脱贫 精准扶贫 “造血式”扶贫 增收效应 转移就业 转移支付 农业经营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福利最大化的辽宁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最优缴费率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边恕 穆怀中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9-93,共5页
从个人效用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最优的缴费率。最优缴费率与资本产出弹性α、未来效用的贴现因子ρ、人口增长率n、有效劳动增长率g、个人工资与社会平均工资的比例λ等参数有关。结合中国现实,在其他参数不... 从个人效用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最优的缴费率。最优缴费率与资本产出弹性α、未来效用的贴现因子ρ、人口增长率n、有效劳动增长率g、个人工资与社会平均工资的比例λ等参数有关。结合中国现实,在其他参数不变的前提下,个人工资与社会平均工资比例λ的不同导致个人最优缴费率的差异。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个人账户缴费率与实现福利最大化的最优个人账户缴费率相比是偏低的;适当提高个人账户缴费率不会影响在职者的当期消费,提高个人账户缴费率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保险 个人账户 收入差异 最优缴费率 福利最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方支付对我国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淑锦 陈银飞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0-74,共5页
构建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理论模型,以此探讨第三方支付对我国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溢出效应"。将16家上市银行根据其性质是否为国有银行分成两组,分别利用E-views 7.2就两组样本2013年第一季度至2016年第二季度季度的数据,采... 构建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理论模型,以此探讨第三方支付对我国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溢出效应"。将16家上市银行根据其性质是否为国有银行分成两组,分别利用E-views 7.2就两组样本2013年第一季度至2016年第二季度季度的数据,采用固定效应进行面板回归,实证结果表明第三方支付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于上市国有、非国有银行均存在正的"溢出效应",且第三方支付对非国有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溢出效应"更为显著。两者的影响系数分别为4.927462、5.007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银行 第三方支付 “溢出效用” 非利息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分配调整与国际收支失衡调节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仲昆 肖继五 王乔菀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25,共7页
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出现的失衡已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产生决定性影响,收入分配差距的持续扩大已致使国内投资与消费结构发生显著改变,造成出口导向倾向的不断加深和对利用外资依赖性的持续增强,因而迫切需要进行及时调整。在现阶段,应将... 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出现的失衡已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产生决定性影响,收入分配差距的持续扩大已致使国内投资与消费结构发生显著改变,造成出口导向倾向的不断加深和对利用外资依赖性的持续增强,因而迫切需要进行及时调整。在现阶段,应将收入分配作为独立的政策工具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搭配使用;应将收入分配调节的重点从国民收入的增量部分转向存量部分,以彻底消除贫富差距的进一步加剧;通过收入分配的转移以达到增加国内消费、改善供求结构的目的,并逐步摆脱经济增长对外部需求以及国外资本流入的过度依赖,促进内外经济实现基本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国际收支 利率 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问题的模型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跃 王天龙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1-106,共6页
从统计数据看,中国各地区间收入存在较大差距。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设计一个关于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模型来解释。在这个模型中,我们假设有两个地区,这两个地区只有一个行业,并假设资本不能进行地区间的相互流动,从而表示出两个地区间的人均... 从统计数据看,中国各地区间收入存在较大差距。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设计一个关于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模型来解释。在这个模型中,我们假设有两个地区,这两个地区只有一个行业,并假设资本不能进行地区间的相互流动,从而表示出两个地区间的人均收入差距。于是就有了地区间人均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及消除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条件。分析结果表明:地区间的禀赋差距和劳动力缺乏流动是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政府的转移支付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对消除地区间的收入差距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收入差距 要素禀赋 劳动力流动 转移支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苏素 宋云河 《技术经济》 2010年第12期107-112,共6页
本文基于1997—2008年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城乡居民收入数据的研究表明,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沿东、中、西部递增。养老、医疗等转移支付收入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表明,转移支付收入并未起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其... 本文基于1997—2008年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城乡居民收入数据的研究表明,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沿东、中、西部递增。养老、医疗等转移支付收入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表明,转移支付收入并未起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其对城乡收入的贡献沿东、中、西部递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分析结果表明,除西藏外,其他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借鉴市场化指数的方法,构建了城乡收入差距的地区公平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区域性特点。基于面板数据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财政偏向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影响因素,市场化程度、财政分权、对外开放及金融发展等则因区域不同而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转移支付 面板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我国个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被引量:5
17
作者 曾晖 朱永明 +1 位作者 尚改珍 李艳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8-230,240,共4页
通过分析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完善和创新个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对策 ,即归集阶段实行收入分段式制度 ,由住房基金管理中心直接承办贷款业务 ,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 ,采取灵活多样的还款方式 。
关键词 住房公积金制度 制度创新 住房基金管理中心 还款方式 收入分段式制度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支付缩小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朱国才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4-97,共4页
理论分析和经验检验的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OECD国家转移支付规模变动与基尼系数变化有较强相关性,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地方财政增加福利性支出,有助于缩小因市场机制导致的收入分配差距。1995年以来中国的转移支付缩小收入... 理论分析和经验检验的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OECD国家转移支付规模变动与基尼系数变化有较强相关性,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地方财政增加福利性支出,有助于缩小因市场机制导致的收入分配差距。1995年以来中国的转移支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效果不明显,完善中国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有利于缩小中国收入分配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支付 收入分配 基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分权、转移支付与居民收入不平等 被引量:5
19
作者 储德银 迟淑娴 纪凡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9-40,共12页
本文首先采用基尼系数对我国城乡、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进行重新测度,然后以政府转移支付为门限变量建立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对财政收支分权与居民收入不平等之间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一是财政收入分权与收入不平等显著负... 本文首先采用基尼系数对我国城乡、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进行重新测度,然后以政府转移支付为门限变量建立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对财政收支分权与居民收入不平等之间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一是财政收入分权与收入不平等显著负相关,财政支出分权与收入不平等显著正相关;二是财政收支分权对不同类型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无论是财政收入分权抑或支出分权对收入不平等的政策效应大小依次是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总体居民;三是政府转移支付在不同区制对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呈现显著地非线性特征。即从相对较低的第一区制跨入较高的第二区制时,转移支付对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由负转变为正。本文以上研究结论不仅对于全面构建央地新型政府间财政关系,还可以为促进公平收入分配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分权 居民收入不平等 转移支付 面板门限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不平等与最优个人所得税-转移支付再分配系统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宇 刘穷志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50,共7页
本文构建了个人所得税、转移支付以及个人所得税-转移支付系统对于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实际、最优和最大效应指标。运用中国省份数据分析,发现中国个人所得税正在加速恶化居民收入不平等,并且在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中发挥主要作用;转移支付... 本文构建了个人所得税、转移支付以及个人所得税-转移支付系统对于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实际、最优和最大效应指标。运用中国省份数据分析,发现中国个人所得税正在加速恶化居民收入不平等,并且在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中发挥主要作用;转移支付对收入不平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力量较弱,而且离最优指标"要求"越来越远;个人所得税-转移支付系统加剧了收入不平等,并且加剧程度越来越严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个人所得税-转移支付系统 再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