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驾驶风格的车辆四轮转向和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1
作者 王姝 张海川 +2 位作者 虢沧岩 赵轩 郭慧鑫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42-1953,共12页
为了改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并考虑不同驾驶人的驾驶风格,针对主动四轮转向(AFWS)和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系统,提出基于分层架构的考虑驾驶风格的协调控制策略,包含上、中、下3层控制器.在上层控制器建立考虑驾驶风格的... 为了改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并考虑不同驾驶人的驾驶风格,针对主动四轮转向(AFWS)和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系统,提出基于分层架构的考虑驾驶风格的协调控制策略,包含上、中、下3层控制器.在上层控制器建立考虑驾驶风格的操纵稳定性参考模型,通过驾驶人在环试验确定不同驾驶风格的车辆稳定性因数,并依据相平面理论将车辆工作区间划分为稳定域、过渡域与失稳域;在中层控制器建立基于Stackel-berg主从博弈和Pareto合作博弈的AFWS和DYC混合博弈控制模型,提高车辆在复杂行驶工况下的操纵稳定性;在下层控制器以轮胎负荷率最小化为目标,优化车轮驱动转矩分配.利用Simulink仿真软件和罗技G29驾驶模拟器搭建驾驶人在环试验平台,进行驾驶人开环和在环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适应不同驾驶人的驾驶风格,满足其个性化需求,从而提高了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 驾驶风格 主动四轮转向 直接横摆力矩 相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平面法的智能汽车路径跟踪和稳定性控制
2
作者 来飞 肖豪 刘俊博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8,共9页
为提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动态稳定性,以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速度为主要核心参数构建车辆状态相平面分析模型,实时评估并控制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首先建立车辆的纵横向控制器确保行驶轨迹的准确性,随后根据车辆在... 为提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动态稳定性,以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速度为主要核心参数构建车辆状态相平面分析模型,实时评估并控制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首先建立车辆的纵横向控制器确保行驶轨迹的准确性,随后根据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失稳状态设计分层控制策略,以期望的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等状态量为控制目标,根据车辆的不同稳定状态采用相应的稳定性主动控制手段,保证车辆始终处于稳定的行驶状态内。采用Carsim/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对闭环双移线工况和开环正弦转向工况这2种高危险性工况下的稳定性评估方法和综合控制策略进行仿真测试。仿真结果显示,所提稳定性判断和控制策略能有效抑制车辆在极端工况下的失稳现象,在保证跟踪精度的前提下提高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车辆操纵稳定性 相平面分析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分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Measuring Method on Moment of Inertia of Large-scale Ammunition 被引量:4
3
作者 侯文 郑宾 杨瑞峰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5年第1期41-45,共5页
A compound pendulum based measurement method is put forward and the relevant equipment is designed. By using the variation of angle with the time acquired by an angular displacement sensor, the moment of inertia is ob... A compound pendulum based measurement method is put forward and the relevant equipment is designed. By using the variation of angle with the time acquired by an angular displacement sensor, the moment of inertia is obtained through the numerical solution of certain equations, which are deduced from the phase-plane analysis of compound pendulum. The influences of both friction and air resistance on the compound pendulum are already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ithout estimating and measuring the resistances in advance. With this method, the to-be-measured object can be positioned and fixed easily and safely. Numerical simulations show a favorable precision of this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力矩 复摆测量法 摩擦力矩 空气阻力 相平面 角度位移传感器 导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UHPC-RC无腹筋组合梁足尺模型抗弯试验及极限弯矩计算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吴红林 孙向东 +2 位作者 季振明 蒋峰 马玉全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60,共8页
为了解预应力UHPC-RC无腹筋组合梁(简称组合梁)的抗弯性能,以2座组合梁桥实际工程为背景,分别制作25 m长工字形组合梁及30 m长箱形组合梁足尺模型进行抗弯试验,研究组合梁在弯曲荷载下的裂缝发展形态、荷载~挠度曲线及不同截面高度应变... 为了解预应力UHPC-RC无腹筋组合梁(简称组合梁)的抗弯性能,以2座组合梁桥实际工程为背景,分别制作25 m长工字形组合梁及30 m长箱形组合梁足尺模型进行抗弯试验,研究组合梁在弯曲荷载下的裂缝发展形态、荷载~挠度曲线及不同截面高度应变等。结果表明:2种组合梁最终受弯破坏时,1条主裂缝快速发展为贯穿弯曲裂缝,组合梁裂缝细密;荷载~挠度曲线较为饱满,刚度折减较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明显推迟,结构性能更为优良;开裂前组合梁截面受力发展满足平截面假定,出现主裂缝后逐渐不满足平截面假定。为考虑组合梁截面在极限状态不满足平截面假定的情形,基于UHPC材料本构关系,提出采用体外预应力筋极限理论推导组合梁极限弯矩计算方法,并将该方法与平截面假定理论计算结果及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组合梁极限弯矩计算方法较平截面假定理论计算方法能更好地反映结构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C-RC组合梁 预应力无腹筋梁 裂缝发展 平截面假定 极限弯矩 足尺模型试验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铁尾矿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5
作者 马馨鑫 孙建恒 +3 位作者 张若兰 张凤双 袁敬 孟志良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128,共9页
为了充分利用铁尾矿,对铁尾矿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探究,以铁尾矿粉为掺合料,铁尾矿碎石和铁尾矿砂分别作为粗、细骨料,制备成全铁尾矿混凝土(FITC)梁,并与以粉煤灰作掺合料,普通碎石及河砂作粗、细骨料的常规混凝土(CC)梁进行弯曲... 为了充分利用铁尾矿,对铁尾矿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探究,以铁尾矿粉为掺合料,铁尾矿碎石和铁尾矿砂分别作为粗、细骨料,制备成全铁尾矿混凝土(FITC)梁,并与以粉煤灰作掺合料,普通碎石及河砂作粗、细骨料的常规混凝土(CC)梁进行弯曲试验对比。首先,测试铁尾矿的各项参数,验证其作为混凝土原材料的可行性;其次,基于现行规范公式计算梁各阶段的承载力和挠度;最后,将FITC梁和CC梁的实测数值和计算数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FITC的强度比CC略低,弹性模量显著降低;FITC梁的开裂弯矩和极限弯矩与CC梁相当,梁的抗裂能力与承载力并未因FITC的强度和弹性模量比CC低而明显降低;在裂缝出现之前,FITC梁的混凝土应变与平截面假定基本一致;在荷载作用下,FITC梁受拉区混凝土应变比CC梁的大;FITC梁的延性、裂缝开裂间距均与CC梁接近,FITC梁弯剪区斜裂缝比CC梁更接近梁的顶部;在同等弯矩下,FITC梁的挠度大于CC梁的挠度,FITC梁的受拉纵筋应变也大于CC梁;中国现行设计规范对FITC梁的承载力计算是安全的,但挠度计算公式需要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铁尾矿混凝土梁 弯曲试验 特征弯矩 平截面假定 抗弯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限工况下AFS与DYC可拓协调控制 被引量:2
6
作者 冯樱 江子旺 +1 位作者 乔宝山 邓召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3-169,共7页
主动前轮转向系统(AFS)和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集成控制可提高商用货车的操纵稳定性。由于主动前轮转向在轮胎非线性区作用效果有限,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简单叠加的控制效果不一定能达到预期,为此这里设计了可拓协调控制系统。该系统分... 主动前轮转向系统(AFS)和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集成控制可提高商用货车的操纵稳定性。由于主动前轮转向在轮胎非线性区作用效果有限,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简单叠加的控制效果不一定能达到预期,为此这里设计了可拓协调控制系统。该系统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为AFS与DYC协调切换控制层。采用试验法得到前轮临界转角,根据线性二自由度车辆模型反推临界转角下的稳态质心侧偏角,结合车辆实际质心侧偏角及其速度的相平面稳定域将相平面图分区,设计了3种不同协调控制策略;中层是基于指数趋近律设计的AFS与DYC滑模控制器,可得到前轮附加转角和附加横摆力矩;附加横摆力矩由下层控制器根据车辆实时状态进行制动力分配。采用TruckSim、Matlab/Simulink建立联合仿真平台,在极限工况下进行仿真验证可拓协调控制系统。仿真结果得到最优可拓协调策略,该协调控制弥补了AFS/DYC单一控制的缺陷,可保证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纵稳定性 主动前轮转向 直接横摆力矩 相平面 前轮临界转角 可拓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动力学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盖玉先 郭庆悌 +1 位作者 宋健 李亮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12-2115,共4页
首先用相平面法判断车辆的稳定状态,对横摆和侧偏随转向输入角和车速变化的收敛性进行了分析,证明了随车速和转向角输入的增大稳定域减小最后消失.其次用奇点分岔法对车辆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把无耦合的侧向力和垂向力矩分别作为外部输入... 首先用相平面法判断车辆的稳定状态,对横摆和侧偏随转向输入角和车速变化的收敛性进行了分析,证明了随车速和转向角输入的增大稳定域减小最后消失.其次用奇点分岔法对车辆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把无耦合的侧向力和垂向力矩分别作为外部输入,分析其对侧偏和横摆收敛的影响.结果表明,垂向力矩输入对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的结点都有影响,侧向力输入对侧偏角结点影响相对较大.因而,可以根据不同的横摆角速度和侧偏角,选择不同的侧向力和横摆力矩的组合以改善车辆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稳定性 无偶合的力和力矩 相平面 分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平面方法的车辆稳定性控制 被引量:9
8
作者 柳江 陈朋 李道飞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09-416,共8页
针对车辆的稳定性问题,基于相平面理论,通过建立二自由度车辆的扩展模型以及运用简化的魔术公式对实际的轮胎侧向力进行拟合,获得了相平面图并划分稳定的区域;研究路面附着系数和车速对相平面边界的影响,确定质心侧偏角与质心侧偏角速度... 针对车辆的稳定性问题,基于相平面理论,通过建立二自由度车辆的扩展模型以及运用简化的魔术公式对实际的轮胎侧向力进行拟合,获得了相平面图并划分稳定的区域;研究路面附着系数和车速对相平面边界的影响,确定质心侧偏角与质心侧偏角速度β-β相平面及质心侧偏角与横摆角速度β-r相平面的边界函数,提出一种车辆稳定性控制方法.在建立的Simulink与Carsim联合仿真平台上,对所设计的控制器进行验证,当系统相轨迹超出稳定区域时,以稳定边界为控制目标,控制器集成2种相平面图计算所需要的横摆力矩,将不稳定的状态拉到稳定区域,从而实现了车辆稳定性的控制.最后,与受2种单一相平面控制、横摆角速度控制和未控制的车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集成控制器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显著提高极限工况下车辆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平面方法 边界函数 稳定性 横摆力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矩效应对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孙强 朱术云 +1 位作者 薛雷 钱海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2-765,共4页
考虑了力矩效应的存在对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当存在力矩效应时,剪切面上的剪应力和正应力不是均匀分布的,在剪切过程中存在一个调整过程,并在局部集中。当力矩效应较弱时,结构面上的应力可视为均匀分布;随着力矩效应的增大,正应... 考虑了力矩效应的存在对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当存在力矩效应时,剪切面上的剪应力和正应力不是均匀分布的,在剪切过程中存在一个调整过程,并在局部集中。当力矩效应较弱时,结构面上的应力可视为均匀分布;随着力矩效应的增大,正应力和剪应力都增大,出现非均匀分布,在局部表现为应力集中,并且出现局部破坏,而在整体上表现为力矩平衡和受力平衡。当剪切力大于抗剪强度时,则宏观上出现边坡失稳。同时根据应力集中部位的不同划分了不同的边坡破坏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矩效应 顺层岩质边坡 结构面 受力状态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内开/闭弯载荷作用下压力管道弯头的塑性载荷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辰 秦宜奋 +2 位作者 张宏宇 刘阿龙 李培宁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12,共6页
采用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技术,将材料简化为理想弹塑性,同时考虑几何非线性影响,针对不同厚径比t/rm、相对弯曲半径R/rm和弯曲模式下有直管连接弯头的弹塑性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便于工程应用的无缺陷弯头在开、闭弯作... 采用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技术,将材料简化为理想弹塑性,同时考虑几何非线性影响,针对不同厚径比t/rm、相对弯曲半径R/rm和弯曲模式下有直管连接弯头的弹塑性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便于工程应用的无缺陷弯头在开、闭弯作用下的塑性载荷估算式。试验研究表明本文建立的面内开/闭弯塑性载荷估算式能够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头 塑性弯矩 极限弯矩 面内开/闭弯载荷 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圆盘地面上套筒单极子天线 被引量:10
11
作者 郭景丽 贺秀莲 刘其中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17-421,共5页
提出了一种分析有限尺寸圆盘地面上套筒单极子天线的新方法.采用粗圆柱线天线快速精确计算模型,选用正弦插值基函数,将圆盘地面和套筒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矩量法分析计算,研究其驻波和辐射方向图特性.分析了一副工作在225~515MHz频段、电... 提出了一种分析有限尺寸圆盘地面上套筒单极子天线的新方法.采用粗圆柱线天线快速精确计算模型,选用正弦插值基函数,将圆盘地面和套筒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矩量法分析计算,研究其驻波和辐射方向图特性.分析了一副工作在225~515MHz频段、电压驻波比小于3 0的实用套筒天线,其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筒单极子天线 圆盘地面 矩量法 正弦插值基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震信息的硬岩新生破裂面方位特征矩张量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明华军 冯夏庭 +1 位作者 张传庆 肖亚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16-1722,共7页
为了更清晰直观地了解高应力下硬岩破坏(岩爆、片帮、应力型塌方等)孕育过程中岩石破裂演化过程,根据岩石破裂面的特点,依据微震监测数据的矩张量结果,推导并得到了岩体破裂面空间方位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根据运动夹角来判断岩石... 为了更清晰直观地了解高应力下硬岩破坏(岩爆、片帮、应力型塌方等)孕育过程中岩石破裂演化过程,根据岩石破裂面的特点,依据微震监测数据的矩张量结果,推导并得到了岩体破裂面空间方位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根据运动夹角来判断岩石破裂类型的确定方法。借助此方法,在实例研究中进一步证明了深埋隧洞矩张量分解判断破裂类型分析方法的可靠性。依托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引水隧洞这一典型工程,依据破裂面的方位角、倾角特征和岩爆宏观破坏情况,初步探究了即时性应变-结构面滑移型岩爆的孕育过程:在岩爆孕育初期,以张拉破裂为主,由于硬性结构面的存在,在开挖扰动应力调整初期,破裂面由岩体浅层往岩体较深层硬性结构面扩展,张拉破裂面尖端接近硬性结构面时,硬性结构面上发生剪切滑移,若较深层岩体内部还有其他硬性结构面存在,则在该硬性结构面尖端,除随着岩体浅层切向应力的持续增大,往开挖面扩展外,继续以张拉破裂面型式往深层扩展,至较深层硬性结构面上剪切破裂产生,最终以剪切滑移面为破坏面边界往开挖面发展,并最终将岩体抛掷而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破裂 破裂面 运动夹角 矩张量 应变-结构面滑移型岩爆 孕育过程 微震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纹腹板H型钢组合梁抗弯性能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哲 李国强 孙飞飞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4-39,共6页
为研究波纹腹板H型钢组合梁的受弯性能,制作4根试件进行抗弯试验,并借助有限元软件进行辅助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波纹腹板H型钢组合梁具有较好的塑性变形性能,截面上应力分布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钢梁腹板基本不承受弯曲正应力,腹板上剪... 为研究波纹腹板H型钢组合梁的受弯性能,制作4根试件进行抗弯试验,并借助有限元软件进行辅助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波纹腹板H型钢组合梁具有较好的塑性变形性能,截面上应力分布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钢梁腹板基本不承受弯曲正应力,腹板上剪应力均匀分布。试验得到的极限破坏弯矩可以达到理论塑性弯矩的150%以上,钢梁腹板局部承压强度高,加载点不需要设置加劲肋。结合试验结果,按照组合梁简化塑性理论,给出了多种情况下,波纹腹板H型钢组合梁抗弯承载力的设计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腹板H型钢组合梁 平截面假定 延性系数 设计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梯导轨反弯矫直弹塑性变形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徐曼琼 蔺书田 +1 位作者 汪北平 李旭科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10-1013,共4页
电梯导轨是电梯的重要组成部件,它的平直度直接影响电梯的运行性能,如平稳度、噪声等。本文应用材料力学与弹塑性力学理论,分阶段推导了电梯导轨T型钢进入弹塑性弯曲变形时中性层的变化规律及弯矩的表达式,给出了弯矩比与弹区比的关系式... 电梯导轨是电梯的重要组成部件,它的平直度直接影响电梯的运行性能,如平稳度、噪声等。本文应用材料力学与弹塑性力学理论,分阶段推导了电梯导轨T型钢进入弹塑性弯曲变形时中性层的变化规律及弯矩的表达式,给出了弯矩比与弹区比的关系式,为其矫直参数的设计计算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导轨 矫直 中性层 弯矩比 弹区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复位平面钢框架推覆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艳霞 叶吉健 +2 位作者 赵微 李瑞 刘学春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6-483,490,共8页
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一榀四层两跨平面钢框架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分别计算钢材强度为Q345、Q420和Q460三榀自复位钢框架,探讨自复位平面钢框架的抗震性能,并着重讨论钢材强度对自复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材强度的提高对减小结构... 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一榀四层两跨平面钢框架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分别计算钢材强度为Q345、Q420和Q460三榀自复位钢框架,探讨自复位平面钢框架的抗震性能,并着重讨论钢材强度对自复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材强度的提高对减小结构塑性、残余侧移有较明显的作用,但未彻底避免柱底塑性的产生。对相对内转角和摩擦耗能也有一定影响,但是对钢绞线预应力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平面钢框架 钢结构 平面框架 静力弹塑性 高强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弯曲下带加劲肋的T型方管节点极限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袁波 王旭 +1 位作者 刘远征 魏艳辉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96-1102,共7页
为得到加劲肋加强T型方管节点承受平面内弯矩作用下极限承载力提高系数ψ的表达式,本文在试验与有限元对比的基础上,用ABAQUS软件进行了参数化分析,并用Origin软件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支管与主管截面宽度之比β=0.4~0.7时,节点的... 为得到加劲肋加强T型方管节点承受平面内弯矩作用下极限承载力提高系数ψ的表达式,本文在试验与有限元对比的基础上,用ABAQUS软件进行了参数化分析,并用Origin软件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支管与主管截面宽度之比β=0.4~0.7时,节点的破坏主要是上壁面屈服所致,加劲肋加强T节点极限承载力平均是无加劲肋节点的2.55倍;节点承载力与加劲肋厚度t_w、加劲肋宽度b_w、β皆呈正相关,影响程度为β>b_w>t_w;加劲肋承载力M_S随加劲肋厚度与主管截面宽度之比τ、加劲肋宽度与主管截面宽度之比η和β的增加而增加,其中三者影响程度大小次序为β>η>τ,提高系数ψ随τ、η的增加而增大,其中η的影响大于τ,β对ψ的影响不大。最后得出了加劲肋加强T型方管节点承受平面内弯矩时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节点 加劲肋 平面内弯矩 极限承载力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单(双)向面内约束力混凝土板火灾行为机理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勇 马帅 +3 位作者 史伟男 张亚军 段亚昆 袁广林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43,共12页
为考查面内约束作用对混凝土双向板火灾行为影响,对八块面内约束混凝土试验板进行数值模拟和对比分析,研究了几何(非)线性和混凝土膨胀应变对约束试验板变形、弯矩分布和薄膜机理影响规律。同时,开展参数分析,研究约束类型、约束水平、... 为考查面内约束作用对混凝土双向板火灾行为影响,对八块面内约束混凝土试验板进行数值模拟和对比分析,研究了几何(非)线性和混凝土膨胀应变对约束试验板变形、弯矩分布和薄膜机理影响规律。同时,开展参数分析,研究约束类型、约束水平、长宽比、配筋率和板厚等对面内约束混凝土板温度场、变形、破坏模式和耐火极限等影响。结果表明,对任一约束工况,较大混凝土膨胀应变导致约束板较大变形,且几何非线性影响不可忽略;面内约束作用倾向于降低跨中弯矩和增大板边负弯矩,且不利于板大变形阶段受拉薄膜效应发展;约束板火灾行为取决于约束类型、约束水平和长宽比等相互作用;增加板厚和配筋率有助于提高约束板抗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双向板 面内约束 数值模拟 机理分析 薄膜效应 弯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闭链五杆机构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琚贻宏 杜小振 韩明岚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29-531,共3页
用复矢量法[1]结合拉格朗日第二类方程对平面闭链的两自由度五杆机构进行了动态分析,给出其等效转动惯量,由导出的动力学方程指出影响平面五杆机构运动特性的关键因素、产生耦合的原因及解耦需满足的条件。提出了两自由度五杆机构实现... 用复矢量法[1]结合拉格朗日第二类方程对平面闭链的两自由度五杆机构进行了动态分析,给出其等效转动惯量,由导出的动力学方程指出影响平面五杆机构运动特性的关键因素、产生耦合的原因及解耦需满足的条件。提出了两自由度五杆机构实现完全解耦的可能方法,为平面闭链五杆机构的合理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和简单可行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数矢量 平面五杆机构 等效转动惯量 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匹配与卡尔曼滤波在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校正应用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祝善友 巩彩兰 +2 位作者 胡勇 祝令亚 赫华颖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91-695,共5页
红外焦平面阵列的非均匀性校正是其定量应用之前必须解决的关键难题之一。将基于场景的矩匹配和卡尔曼滤波方法引入到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校正中,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这两种方法的校正效果。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各具优缺点,... 红外焦平面阵列的非均匀性校正是其定量应用之前必须解决的关键难题之一。将基于场景的矩匹配和卡尔曼滤波方法引入到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校正中,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这两种方法的校正效果。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各具优缺点,矩匹配方法在低值区会产生新的条带并改变了图像上同一探测器中不同地物的光谱分布差异,而卡尔曼滤波需经过多帧图像数据迭代后,才能取得更好的校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 红外焦平面阵列 非均匀性校正 矩匹配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主平面投影的三维模型检索算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子阳 唐勇 +2 位作者 孙宾 孙磊 吕梦雅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482-2485,共4页
主平面分析是一种新颖的快速有效的三维模型检索算法,但单个主平面对三维模型的信息描述能力不够强,影响了检索的准确度.本文通过分析主平面分析的基本原理,在单个主平面的基础上提出三个正交主平面的方法,将三维模型分别在三个正交主... 主平面分析是一种新颖的快速有效的三维模型检索算法,但单个主平面对三维模型的信息描述能力不够强,影响了检索的准确度.本文通过分析主平面分析的基本原理,在单个主平面的基础上提出三个正交主平面的方法,将三维模型分别在三个正交主平面上投影,然后对投影图像提取旋转不变的矩,形成三维模型的特征向量进行特征匹配,从而更充分的描述了三维模型的特征.试验表明提高了检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型检索 主平面分析 特征提取 不变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