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1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分析的大鼠脑区金属元素空间分布
1
作者 师程程 刘曼雪 +4 位作者 程琳 耿柠波 于颖 张海军 陈吉平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423,共10页
金属元素的脑区分布对于理解大脑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治疗策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对大鼠脑中的金属元素进行定量和原位成像分析,元素... 金属元素的脑区分布对于理解大脑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治疗策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对大鼠脑中的金属元素进行定量和原位成像分析,元素定量分析结果进行脑区分布特征研究、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鼠脑中金属元素的含量和分布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与不同脑区的生理功能和代谢活动有关,其中镁、锌元素是脑中含量较丰富的元素,主要分布在胼胝体、尾壳核、侧隔核、纤维边缘以及侧嗅束部分,而铜主要分布在侧隔核、纤维边缘、第三脑室区域。痕量金属铬和镍主要分布在胼胝体。LA-ICP-MS可以对体内元素的空间分布进行原位成像,可以用于研究金属元素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揭示潜在的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MS la-icp-ms 原位成像 元素分析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北猪拱塘超大型铅锌矿床闪锌矿LA-ICP-MS微量元素研究
2
作者 何常芬 梁宇寰 +3 位作者 胡宇思 李波 薛忠喜 黄智龙 《矿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499,共15页
猪拱塘铅锌矿床是扬子地块西南缘川滇黔接壤铅锌矿集区内新发现的超大型铅锌矿床,前人研究多集中于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矿床成因等方面,对猪拱塘铅锌矿床中硫化物微量元素特征缺乏系统的研究。闪锌矿作为该矿床主要矿石矿物,贯通... 猪拱塘铅锌矿床是扬子地块西南缘川滇黔接壤铅锌矿集区内新发现的超大型铅锌矿床,前人研究多集中于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矿床成因等方面,对猪拱塘铅锌矿床中硫化物微量元素特征缺乏系统的研究。闪锌矿作为该矿床主要矿石矿物,贯通整个成矿过程,对其开展系统的LA-ICP-MS点和元素Mapping分析,有助于查明闪锌矿微量元素特征和稀散金属禀赋,精细刻画成矿过程,探讨矿床成因类型。研究结果表明,猪拱塘闪锌矿具富集Ge和Cd,贫Fe、Mn、Co、In和Sn的特征,早阶段形成的闪锌矿富集Fe、Mn、Cu和Ge,而晚阶段闪锌矿富集Cd。闪锌矿微量元素多以类质同象方式进入闪锌矿晶格。稀散金属Ge+Ga与Cu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r^(2)=0.68),其与Zn的替代方式为Ge^(4+)+Ga^(3+)+Cu^(+)↔4Zn^(2+)。通过闪锌矿微量元素特征及GGIMFis地质温度计和硫逸度计算结果,指示猪拱塘铅锌矿床闪锌矿形成于中低温、中低硫逸度环境。结合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构造动力学背景,猪拱塘铅锌矿床应属于逆冲推覆背景的MVT铅锌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拱塘铅锌矿床 闪锌矿 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la-icp-ms 元素面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铁矿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栾燕 孙晓辉 +1 位作者 刘民武 何克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7-175,共9页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技术在矿物微量元素分析方面具有原位、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等优势,近年来磁铁矿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研究进展迅速,并在地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长安大学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实验室Agilent...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技术在矿物微量元素分析方面具有原位、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等优势,近年来磁铁矿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研究进展迅速,并在地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长安大学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实验室Agilent 7700X四极杆等离子体质谱和Photo Machines Analyte Excite 193 nm激光,建立了LA-ICP-MS测定磁铁矿原位微量元素组成的分析方法。以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玻璃标样BIR-1G、BHVO-2G、BCR-2G和GSE-1G为校正标准,采用无内标-多外标法对磁铁矿中微量元素进行了定量计算,并测定了NIST612和自然岩浆磁铁矿BC28的微量元素组成,以评估本实验室建立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NIST612所有微量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30)变化于1.31%~6.33%之间,多数元素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及前人LA-ICP-MS方法测定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0%;BC28大部分微量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30)小于10%,其中11个重要微量元素与前人LA-ICP-MS测定值的相对误差基本小于10%。以上结果表明本实验室建立的方法可以实现对磁铁矿原位微区微量元素的分析测定,分析数据结果准确可靠,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磁铁矿 微量元素 原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芜和尚桥铁氧化物-磷灰石矿床(IOA)成矿过程研究:来自磁铁矿LA-ICP-MS原位分析的证据 被引量:7
4
作者 段超 李延河 +5 位作者 毛景文 王丛林 杨秉阳 侯可军 王倩 李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471-3483,共13页
铁氧化物-磷灰石矿床(IOA)是全球铁矿资源重要的供给矿床类型之一,受到国内外科研和矿产开采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对铁氧化物-磷灰石矿床研究的争议主要集中在矿床成因上,即岩浆成因或者热液成因。作为一类具有多阶段成矿作用的矿床,IOA... 铁氧化物-磷灰石矿床(IOA)是全球铁矿资源重要的供给矿床类型之一,受到国内外科研和矿产开采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对铁氧化物-磷灰石矿床研究的争议主要集中在矿床成因上,即岩浆成因或者热液成因。作为一类具有多阶段成矿作用的矿床,IOA型矿床很难用热液或者矿浆成因予以简单概括,需要动态地看待成矿作用。和尚桥铁矿床是一个大型的铁氧化物-磷灰石(IOA)矿床,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宁芜矿集区中。和尚桥铁矿床成矿作用含有三个清晰的磁铁矿矿化阶段,分别形成浸染状(Mt1)、角砾状(Mt2)和脉状(Mt3)矿石。对各阶段磁铁矿矿石中磁铁矿进行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LA-ICP-MS)微区成分测试。在成矿过程中,从早到晚,磁铁矿表现出了从具有岩浆成因特征向具有热液成因特征的方向演化。磁铁矿中Mg和Al含量升高,Cr含量先降低后略微升高,Mn、Co、Ni和V含量先降低后升高,Mo和Sn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表明成矿过程中各阶段围岩及大气水对成矿流体的贡献不一。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和尚桥铁矿床中磁铁矿铁质的来源与安山质侵入岩密切相关,可能来源于岩浆不混溶作用形成的铁质富集流体(熔体),磁铁矿在高温热液环境中结晶沉淀。成矿过程具有多阶段性,推测在各成矿阶段间隙,富铁流体得到富集,同时地层物质不断的加入并导致了磁铁矿成分显示出越来越多的热液成因信息,地层物质(特别是膏盐层)对成矿过程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化物-磷灰石矿床 磁铁矿成分 LA—ICP—MS微区分析 成矿过程 和尚桥铁矿床 宁芜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大宝山铜多金属矿区黄铁矿与磁黄铁矿EPMA和LA-ICP-MS原位微区组分特征及其对矿床成因机制约束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武生 赵如意 +5 位作者 张熊 蒋金昌 陈毓川 王登红 应立娟 刘战庆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1-306,共16页
粤北大宝山铜多金属矿床一直存在燕山期岩浆热液成因和海西期火山喷流成因之争,争议的焦点在于块状、似层状硫化物矿体的成因。本文在全面开展矿区地质调查和钻探查证的基础上,对块状、似层状和脉状硫化物矿石中的黄铁矿和磁黄铁矿开展E... 粤北大宝山铜多金属矿床一直存在燕山期岩浆热液成因和海西期火山喷流成因之争,争议的焦点在于块状、似层状硫化物矿体的成因。本文在全面开展矿区地质调查和钻探查证的基础上,对块状、似层状和脉状硫化物矿石中的黄铁矿和磁黄铁矿开展EPMA和LA-ICP-MS原位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不同产状黄铁矿的平均分子式相似,分别为FeS_(1.98)、FeS_(1.99)和FeS_(1.98),似层状和脉状硫化物中磁黄铁矿的平均化学式为Fe_(0.886)S和Fe_(0.874)S,属形成温度相对较低单斜磁黄铁矿。与花岗岩岩浆热液标型黄铁矿相比,不同产状的黄铁矿和磁黄铁矿中Co、Ni、Mn、Se和Ge等元素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它们含量较低但稳定,Cu、Pb、Zn、Ag、Bi和Tl及Ga主要以微细矿物子晶形式存在,其含量丰富,但变化明显。从块状、似层状到脉状硫化物矿体,黄铁矿和磁黄铁矿中Co、Zn和Se的含量及Co/Ni值降低,而Cu、Pb、Ag、Bi等元素的含量明显升高。结合矿区次英安斑岩的产状和含矿性特征表明,大宝山矿床块状、似层状和脉状硫化物矿体都是次英安斑岩深部岩浆房产出的含矿流体在不同赋矿环境中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宝山 铜多金属矿 磁黄铁矿 黄铁矿 la-icp-ms 原位微区测试 成因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栖有孔虫(Florilus decors)壳体微量元素/钙比值的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方法及应用——以长江口外海域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南海明 许博超 +6 位作者 黄湘通 杨守业 郭肖伊 王飞飞 邱敏志 张晓洁 于志刚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8-166,共9页
深海沉积物中有孔虫壳体的微量元素、同位素测试技术已较为成熟,而河口近海沉积物中有孔虫壳体元素微区测试却鲜有报道。本文报道了一种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分析法测试取自长江口外沉积物中的有孔虫壳体元素/... 深海沉积物中有孔虫壳体的微量元素、同位素测试技术已较为成熟,而河口近海沉积物中有孔虫壳体元素微区测试却鲜有报道。本文报道了一种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分析法测试取自长江口外沉积物中的有孔虫壳体元素/钙比值的技术,研究了氦气载气流量、能量密度、束斑大小、激光剥蚀频率等参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优化了活体有孔虫原位分析方法。应用确定的测试条件对2016年7月取自长江口外的底栖有孔虫优美花朵虫样品(Florilus decors)进行测试,发现Mg、Sr等元素/钙比值在壳体不同位置上无显著差异,而Mn的数据较为离散,可能与有孔虫生长过程中经历的水环境及其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原位微区分析 la-icp-ms 有孔虫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黑龙江盆地虎拉林金矿床黄铁矿LA-ICP-MS原位测试及其对矿床成因的制约 被引量:6
7
作者 巩鑫 魏小勇 +6 位作者 赵元艺 刘春花 水新芳 杜蔺 宋小军 衮民汕 谭伟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45-760,共16页
位于上黑龙江盆地内的虎拉林金矿床为区域重要的金矿床之一,关于该矿床的成因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为厘清虎拉林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赋存状态,确定矿床成因及形成机制,作者运用LA-ICP-MS原位测试技术,分析了矿床中不同期次黄铁矿的元... 位于上黑龙江盆地内的虎拉林金矿床为区域重要的金矿床之一,关于该矿床的成因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为厘清虎拉林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赋存状态,确定矿床成因及形成机制,作者运用LA-ICP-MS原位测试技术,分析了矿床中不同期次黄铁矿的元素组成。结果表明,该矿床存在PyⅠ、PyⅡ和PyⅢ三期黄铁矿,不同期次黄铁矿的微量元素组成差异明显,PyⅡ为金主成矿期,其Cu、Pb、Zn、Ag、Au、Bi、As、Mo、V、Cr、Mn、Sb、Sn和Ga等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在PyⅠ、PyⅡ和PyⅢ三期黄铁矿中, Co、Ni、As、Se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黄铁矿中;而Cu、Pb、Zn、Bi及Te、Mo、V、Cr、Mn、Sb、Sn、Ga分别以金属矿物微粒及纳米微粒金属矿物包体存在于黄铁矿颗粒中或间隙;Au、Ag以银金矿微粒形式存在于黄铁矿晶体及间隙中,且As在Au的迁移、富集和沉淀等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三个不同期次黄铁矿的Co/Ni值均小于10,且在Co-Ni成因判别图中PyⅠ主要分布于沉积区, PyⅡ与PyⅢ则主要分布于沉积改造区及岩浆区。结合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认为虎拉林金矿床首先经历了早期沉积作用,之后受到来自含Au、Ag、Cu、Pb、Zn、Bi等元素成矿流体的热液叠加改造,成矿物质源于早白垩世深部岩浆,且成矿过程中存在岩浆热液与早期沉积地层的混染作用,是典型的斑岩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微量元素 la-icp-ms原位分析 虎拉林金矿床 上黑龙江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北向阳坪铀矿床矿石矿物LA-ICP-MS原位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流体的制约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涛 黄宏业 +3 位作者 李杰 刘子杰 陈琪 邹明亮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3-440,共18页
向阳坪铀矿床是桂北苗儿山地区最具代表性的花岗岩型铀矿床,对该矿床矿石矿物REE开展了微区原位研究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表明铀黑∑REE介于689.12×10^-6~869.31×10^-6之间,LREE相对富集,HREE相对亏损具强Eu负... 向阳坪铀矿床是桂北苗儿山地区最具代表性的花岗岩型铀矿床,对该矿床矿石矿物REE开展了微区原位研究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表明铀黑∑REE介于689.12×10^-6~869.31×10^-6之间,LREE相对富集,HREE相对亏损具强Eu负异常及Ce正异常,TE1,3值介于1.26~1.33之间,具典型M型四分组效应;沥青铀矿∑REE介于569.73×10^-6~3373.83×10^-6之间表现出两种特征:①LREE富集,HREE亏损,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较大具强Eu负异常和弱Ce正异常,配分曲线呈右倾型;②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较小,Eu负异常明显弱Ce负异常,配分曲线呈海鸥型。围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相似,Y/Ho值范围狭窄,指示具有相同物源;矿石矿物稀土元素与围岩存在较大差异,亲缘性不明显。成矿作用伴随围岩发生蚀变及围岩高铀背景;成矿流体具多阶段、富U-Y-REE特征,铀主要来自深部热液,围岩贡献不显著;矿床定位受构造-岩体联合控制,矿体规模、形态受构造规模、产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la-icp-ms原位分析 沥青铀矿 铀黑 成矿流体 向阳坪铀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的假俭草染色体鉴定和核型分析
9
作者 李建建 王浩然 +4 位作者 张源 徐夕雯 李晓慧 张苓 郭海林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1,共9页
以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Munro)Hack.)品种‘赣北’(‘Ganbei’)基因组序列数据为基础,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挖掘和设计了假俭草染色体特异的单拷贝寡核苷酸(oligo)探针库,同时结合端粒重复序列和rDNA重复序列探针,在假俭草根尖... 以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Munro)Hack.)品种‘赣北’(‘Ganbei’)基因组序列数据为基础,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挖掘和设计了假俭草染色体特异的单拷贝寡核苷酸(oligo)探针库,同时结合端粒重复序列和rDNA重复序列探针,在假俭草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进行了系列荧光原位杂交(FISH)试验。结果显示:假俭草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8(2SAT),利用5S rDNA和18S rDNA重复序列探针可识别出第5和第4号染色体,且第4号染色体18S rDNA富集区段易出现或存在断裂现象;设计的假俭草染色体特异单拷贝oligo探针可识别出第2、第6和第9号染色体,进一步结合rDNA重复序列探针结果还发现第4号染色体与第8号染色体间发生了染色体易位。综合分析认为,假俭草染色体核型存在不稳定性,且其基因组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重排。本研究建立的基于重复序列和单拷贝oligo探针的FISH技术体系,可为假俭草染色体的准确识别和变异鉴定提供新方法,观察到的假俭草染色体核型特征可为假俭草高质量基因组图谱的构建提供细胞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俭草 染色体 重复序列 寡核苷酸(oligo) 荧光原位杂交(FISH) 核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伞滑刃线虫类转甲状腺素基因(Bd-TTL-1)的克隆与表达定位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世锋 王仁刚 +4 位作者 杨志晓 王自力 李莉 朱秀 陈越男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6-826,共11页
[目的]克隆豆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doui)类转甲状腺素(Transthyretin-like,TTL)基因Bd-TTL-1并进行表达特性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打下基础。[方法]以植物寄生线虫豆伞滑刃线虫为试验材料,以其体前端cDNA为试验方... [目的]克隆豆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doui)类转甲状腺素(Transthyretin-like,TTL)基因Bd-TTL-1并进行表达特性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打下基础。[方法]以植物寄生线虫豆伞滑刃线虫为试验材料,以其体前端cDNA为试验方,体后端cDNA为驱动方,利用固相消减杂交方法构建豆伞滑刃线虫体前端特异cDNA文库。利用反向Northern杂交和测序筛选文库,结合RACE技术获得Bd-TTL-1基因全长序列,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及数据库对Bd-TTL-1蛋白的理化性质、信号肽、跨膜区、同源性和保守结构域进行预测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原位杂交分别进行基因发育模式和表达定位分析。[结果]成功构建1个豆伞滑刃线虫体前端特异cDNA文库。通过反向Northern杂交、测序与RACE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克隆获得豆伞滑刃线虫TTL全长基因Bd-TTL-1,GenBank登录号PQ276066。Bd-TTL-1基因DNA编码区全长497 bp,包括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cDNA编码区全长435 bp,编码144个氨基酸。预测Bd-TTL-1蛋白的相对分子量为15.86 kD,理论等电点为9.37;Bd-TTL-1蛋白含有1个典型且保守的TTL蛋白结构域,存在信号肽但无跨膜结构域,属于分泌性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Bd-TTL-1基因在豆伞滑刃线虫各发育阶段均有表达,但在虫卵期表达微弱,显著低于其他发育阶段(P<0.05)。原位杂交结果显示,Bd-TTL-1基因在豆伞滑刃线虫的食道腺特异表达。[结论]豆伞滑刃线虫Bd-TTL-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含有1个TTL蛋白保守结构域,是一种具有信号肽但无跨膜结构域的分泌性蛋白;Bd-TTL-1基因在豆伞滑刃线虫食道腺中特异表达,初步推测编码蛋白在寄生过程中通过口针释放到体外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伞滑刃线虫 类转甲状腺素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容分析的月球建筑类型学研究
11
作者 李书颀 费腾 +2 位作者 吴孟昊 徐星 蒋子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4-253,共10页
在全球的探月热潮下,月球建筑成为空间探索与利用的重要载体.本文确定了月球建筑建设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在地预制、地月结合、在月建造,并对69个典型案例进行了内容分析,梳理了不同地区航天机构、技术公司、设计机构、高校等主体的参... 在全球的探月热潮下,月球建筑成为空间探索与利用的重要载体.本文确定了月球建筑建设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在地预制、地月结合、在月建造,并对69个典型案例进行了内容分析,梳理了不同地区航天机构、技术公司、设计机构、高校等主体的参与积极度与融合度,总结了不同类型月球建筑方案在形体、规模、物质与功能构成等建筑特征方面的异同,以及在环境影响、资源应用、人因需求、建设技术等方面的设计要点,以期为未来月球建筑设计提供设计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建筑 类型学 内容分析 月球环境 原位建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油甜点地球物理表征方法研究--以胜利探区牛庄洼陷为例
12
作者 张强 王静 +1 位作者 周海廷 吕世超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45,共15页
针对牛庄洼陷页岩油甜点地球物理表征方法适用性不足的问题,从基础研究入手,利用岩心、测井数据明确不同类型岩相岩石物理特征,建立组合岩相模型,开展AVO正演分析,进一步明确不同岩相组合的弹性参数特征;利用叠前反演得到的弹性参数开... 针对牛庄洼陷页岩油甜点地球物理表征方法适用性不足的问题,从基础研究入手,利用岩心、测井数据明确不同类型岩相岩石物理特征,建立组合岩相模型,开展AVO正演分析,进一步明确不同岩相组合的弹性参数特征;利用叠前反演得到的弹性参数开展交会分析,得到优势岩相的空间分布。济阳坳陷陆相断陷湖盆页岩油油气资源丰富,裂缝发育,勘探开发潜力巨大。裂缝对页岩油开发的有利方面是能有效提高页岩油储层的产能,而不利方面主要是增加了钻井难度,裂缝发育造成钻井过程中井涌井漏频发,严重影响了钻井的效率,因此裂缝的准确预测是该区块页岩油勘探开发中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为此,开展纵波反射系数各向异性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页岩油裂缝的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利用OVT域数据开展分方位道集叠加以及地震属性差异分析,并基于纵波振幅方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技术对叠前OVT域地震数据开展AVAZ反演,预测裂缝方向及密度。通过与实际的钻井情况以及成像测井结果对比,发现叠前各向异性反演预测的裂缝结果可靠性高,为后续的页岩油勘探开发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根据页岩油储层地应力与曲率属性和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将叠前反演得到的杨氏模量、泊松比等参数和曲率属性结合,预测水平地应力的大小及方向。通过上述研究,明确了牛庄洼陷甜点要素的岩石物理以及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建立了相应的甜点地球物理表征方法,对页岩油有利目标区进行了综合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岩石物理 各向异性分析 裂缝预测 地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栗木锡多金属矿田锡石特征对岩浆-热液成矿过程的制约
13
作者 韩文博 冯梦 +6 位作者 方贵聪 秦亚 冯佐海 康志强 招传 高冰冰 陈英男 《地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7-292,共16页
栗木锡多金属矿田是南岭W-Sn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主要由老虎头、水溪庙、金竹源等大-中型Sn多金属矿床组成,以花岗岩型Sn-Nb-Ta矿床和(长石)石英脉型W-Sn矿床为主。然而,区内岩浆-热液成矿过程中Sn元素的迁移、富集和沉淀规律尚不... 栗木锡多金属矿田是南岭W-Sn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主要由老虎头、水溪庙、金竹源等大-中型Sn多金属矿床组成,以花岗岩型Sn-Nb-Ta矿床和(长石)石英脉型W-Sn矿床为主。然而,区内岩浆-热液成矿过程中Sn元素的迁移、富集和沉淀规律尚不明确。因此,本文对栗木矿田内花岗岩和(长石)石英脉中的锡石开展了阴极发光(CL)显微结构和原位主量、微量元素分析,探讨不同成因类型锡石结晶过程的控制因素,以期精细刻画Sn矿化的成矿过程。根据锡石的产出位置、共生矿物和结构构造特征,可将发育在花岗岩和(长石)石英脉中的锡石分为岩浆型锡石和热液型锡石。CL图像显示岩浆型锡石亮度较暗,矿物无明显振荡环带构造,热液型锡石亮度较大且变化杂乱,普遍可见明显的韵律振荡构造。栗木矿区内不同成因类型锡石结构特征上的差异和CL图像颜色的变化主要与锡石的结晶环境以及Ti、Fe和Nb含量有关。LA-ICP-MS原位分析结果显示,从岩浆阶段到热液阶段,锡石中Nb、Ta、Zr、Hf元素的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不同成因的锡石相同微量元素间的含量变化与元素的分配系数、成矿温度的变化、成矿流体中的挥发分以及其他矿物的分离结晶密切相关。不同成因锡石的W-Fe和U-Hf的相关关系表明,在栗木矿区中,从岩浆型到热液型锡石,成矿环境逐渐从氧化向还原环境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锡铌钽矿床 锡石 la-icp-ms 原位分析 栗木矿田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级碎裂的纸喷雾原位质谱法测定血浆中他克莫司
14
作者 潘菲 杨爽 +9 位作者 屈子裕 张谛 王春霞 甄宏斌 叶子弘 戴新华 方向 姜海迪 谢洁 江游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3-463,共11页
本研究采用自主研制的四极杆-线形离子阱串联质谱系统,建立了纸喷雾原位质谱快速检测血浆中他克莫司的方法。为了缩短检测时间,使用有机溶剂对血浆样本进行沉淀,然后吸取上清液进行检测。由于样品基质复杂,采用他克莫司三级碎裂离子进... 本研究采用自主研制的四极杆-线形离子阱串联质谱系统,建立了纸喷雾原位质谱快速检测血浆中他克莫司的方法。为了缩短检测时间,使用有机溶剂对血浆样本进行沉淀,然后吸取上清液进行检测。由于样品基质复杂,采用他克莫司三级碎裂离子进行定量分析。通过优化纸喷雾离子源和质谱条件,显著提高了检测灵敏度。结果表明,他克莫司在5.00~1 000.00μg/L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8,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00、5.00μg/L,准确度在95.23%~102.39%之间,日内和日间精密度范围分别为6.17%~11.90%和5.30%~13.39%,基质效应归一化因子(RSD)≤8.88%。采用该方法检测20例血浆样本中他克莫司的含量范围为5.62~36.75μg/L,RSD在1.75%~14.41%之间,表明精密度良好。该方法有望成为一种快速检测血药的替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喷雾原位质谱 四极杆-线形离子阱 三级离子定量分析 他克莫司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原位铁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宜泓 王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8-207,共10页
铁是海洋中重要的微量金属元素之一,直接关系到海洋初级生产力和全球气候变化。国际上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基于分光光度法、催化光度法、化学发光法或电化学法,联合流动分析技术、渗透泵技术或芯片实验室技术,研发了多种类型的原位铁分... 铁是海洋中重要的微量金属元素之一,直接关系到海洋初级生产力和全球气候变化。国际上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基于分光光度法、催化光度法、化学发光法或电化学法,联合流动分析技术、渗透泵技术或芯片实验室技术,研发了多种类型的原位铁分析方法和系统,并应用于海水或热液区铁浓度的分析。随着观测网技术的发展,对水下原位铁分析仪/传感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长期、连续观测。本文对目前国内外水下原位铁分析系统的主要原理、性能及其优缺点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今后可与海底观测网连接的原位铁分析系统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未来原位铁分析系统的研制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分析技术 海水 海洋观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激光剥蚀原位分析方法及其在矿床学中的应用
16
作者 高振丽 杨武斌 屈潘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41,共12页
流体包裹体是矿物晶体生长过程中或生长后被捕获的微小珠滴,可以直接保存有关古流体的物理和化学信息,被广泛应用于矿床学研究。单个流体包裹体激光剥蚀分析能够原位测量流体包裹体中的多种元素组成,是有效检测成矿流体组成的重要分析手... 流体包裹体是矿物晶体生长过程中或生长后被捕获的微小珠滴,可以直接保存有关古流体的物理和化学信息,被广泛应用于矿床学研究。单个流体包裹体激光剥蚀分析能够原位测量流体包裹体中的多种元素组成,是有效检测成矿流体组成的重要分析手段,目前主要有LA-ICP-MS、LIBS和LA-ICP-AES等方法,其中以LA-ICP-MS的优势最为明显。本文对流体包裹体原位分析过程中包裹体选择策略、包裹体剥蚀方法、检测测量方法及其定量计算原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认为光谱和质谱的联用分析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分析精确度和准确度,是未来单个流体包裹体原位分析应该重点发展的方向。同时,总结了近年来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在矿床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和贡献,包括成矿流体的来源、成矿元素的迁移和沉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微区分析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某高水头抽蓄电站地应力综合测量及应力场反演分析
17
作者 蒋健 董志宏 +2 位作者 周春华 罗笙 王斌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4-152,共9页
精确的地应力实测数据以及精细化的数值反演分析对高水头抽水蓄能电站安全施工和高效运行至关重要。以新疆某处于复杂地质条件背景下的高水头抽蓄电站为依托,通过多种地应力测量方法(常规水压致裂法、三维水压致裂法及孔径变形法)进行... 精确的地应力实测数据以及精细化的数值反演分析对高水头抽水蓄能电站安全施工和高效运行至关重要。以新疆某处于复杂地质条件背景下的高水头抽蓄电站为依托,通过多种地应力测量方法(常规水压致裂法、三维水压致裂法及孔径变形法)进行综合测量,并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实现地应力场的反演重构,分析了该电站输水隧洞沿线关键部位围岩应力分布特征及抗劈裂能力。研究表明:3种地应力测量方法在三钻孔交汇处所测应力量值及方位大体一致,使3种方法得以相互印证,也提高了测试的精确度;基于综合实测地应力实现的数值反演模型所得计算值与同位实测值吻合度高,可供工程区进行大范围地应力场反演重构;输水隧洞沿线应力分布特征凸显了高水头抽蓄电站地应力场受地形及地质构造扰动大的特点,工程区围岩应力特征主要表现为σ_(H)>σ_(z)>σ_(h),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角在NE40°~65°之间,与厂房轴线方向NE45°所呈角度较小,厂房轴线方位选定合理;基于最小主应力判别准则,输水隧洞沿线各关键部位抗劈裂安全系数最小可达1.53,均满足输水隧洞围岩抗劈裂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水压致裂法 孔径变形法 地应力场反演 抗劈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原位微区分析技术及其在法庭科学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18
作者 刘松 赵鹏程 +2 位作者 陈伟 叶祯 彭国彬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10-2116,共7页
近年来,以原子吸收光谱、等离子体质谱等为基础的微量物证分析技术,在现代法庭科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对于常规的分析手段,原子吸收光谱和等离子质谱技术具有快速、灵敏、简单等优点,但这些技术灵敏度较低。因此,急需一种高灵... 近年来,以原子吸收光谱、等离子体质谱等为基础的微量物证分析技术,在现代法庭科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对于常规的分析手段,原子吸收光谱和等离子质谱技术具有快速、灵敏、简单等优点,但这些技术灵敏度较低。因此,急需一种高灵敏度、大范围、可同时分析多个痕量元素的分析仪器,以满足法庭科学领域中微量物证的快速分析要求。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是一种能实现主量、痕量和超痕量元素同时测定的方法。此技术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空间分辨能力强,操作简便,可实现多种元素的同步测定等优点,在原位微区分析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的优势,并针对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现状,综述了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技术在玻璃、头发、油墨、枪击残留物(GSR)、纸张、土壤等法庭科学物证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原位微区 法庭科学 物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源外泌体的微流控传感芯片分析技术进展
19
作者 杨创 何红 +1 位作者 葛闯 徐溢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5-355,共11页
外泌体作为纳米级囊泡,由多种细胞分泌,携带核酸、蛋白质和脂类等生物活性分子,通过介导细胞间通讯,在多种生理调控和病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尤其在肿瘤诊疗领域,外泌体作为独特的生物标志物,在早期诊断、个性化治疗以及预后评估中展... 外泌体作为纳米级囊泡,由多种细胞分泌,携带核酸、蛋白质和脂类等生物活性分子,通过介导细胞间通讯,在多种生理调控和病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尤其在肿瘤诊疗领域,外泌体作为独特的生物标志物,在早期诊断、个性化治疗以及预后评估中展现出重要应用价值。近年来,微流控分析技术凭借其高集成度、高灵敏度和快速分析能力,逐渐成为外泌体富集与检测研究的核心工具。综述了免疫吸附、纳米过滤、侧向确定性位移分离、介电泳分离和声泳分离等外泌体分离与富集技术,以及集成荧光、电化学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等检测分析技术,在微流控芯片的微结构设计和新材料研发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对比了传统分离检测方法与微流控分析技术的优势和局限。针对复杂样本中外泌体富集与辨识的挑战,探讨了基于微流控分析技术的肿瘤源外泌体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展望了微流控芯片在外泌体高敏高效检测方面的发展前景,为肿瘤精准诊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微流控分析技术 分离富集 光电原位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蒜属植物种间杂交种染色体制片体系优化和细胞遗传学分析
20
作者 赵梦婧 殷素雅 高燕会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1-591,共11页
【目的】从细胞遗传学角度分析石蒜属Lycoris种间杂交种的染色体核型特征,探究杂交种亲本染色体分配,进一步创建和选育石蒜属优新品种。【方法】利用常规染色体制片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石蒜属种间杂交种和亲本染色体数目、核型公式及... 【目的】从细胞遗传学角度分析石蒜属Lycoris种间杂交种的染色体核型特征,探究杂交种亲本染色体分配,进一步创建和选育石蒜属优新品种。【方法】利用常规染色体制片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石蒜属种间杂交种和亲本染色体数目、核型公式及核型类型等进行分析。【结果】(1)最佳染色体制片体系:8:00—9:00取石蒜属植物根尖,0.002mol·L^(-1)的8-羟基喹啉预处理2.5 h,卡诺氏固定液固定,质量分数为5.0%的纤维素酶和0.3%的离析酶混合酶液于37℃酶解1.5 h,采用火焰干燥法制备染色体制片。(2)石蒜L.radiata和换锦花L.sprengeri杂交种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2=22A和2n=22=2sm+20A,以长筒石蒜L.Longituba为亲本的杂交种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8=4m+14A,杂交种染色体核型以4A和3B为主,介于亲本石蒜、换锦花和长筒石蒜之间。(3)荧光原位杂交发现:石蒜和换锦花染色体上分别有2和3个45S rDNA杂交信号,其中3号染色体上均能发现45S rDNA杂交信号,供试杂交种45S rDNA信号数目各不相同,信号多位于染色体末端。【结论】本研究优化了石蒜属植物染色体制片和荧光原位杂交体系,并应用于石蒜属杂交种的鉴定和亲本染色体的分配,可为石蒜属植物新种质创制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蒜属植物 种间杂交种 细胞学 核型分析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