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S-LASIK术后视网膜周边离焦及视觉质量变化
1
作者 李羽 郭玉 +2 位作者 娟汪思瑶 张美美 周跃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8-563,共6页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术后视网膜周边离焦及视觉质量的变化。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5月在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行FS-LASIK的近视患者51例(102眼)纳入研究,其中女27例(54眼),男24例(48眼)。使用多...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术后视网膜周边离焦及视觉质量的变化。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5月在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行FS-LASIK的近视患者51例(102眼)纳入研究,其中女27例(54眼),男24例(48眼)。使用多光谱屈光地形图仪测量视网膜周边离焦。记录视网膜周边总屈光差异值(TRDV);四个象限的RDV:上方RDV(RDV-S)、下方RDV(RDV-I)、鼻侧RDV(RDV-N)及颞侧RDV(RDV-T);距黄斑中心凹10°、20°、30°、40°及53°相应同心圆环区域的RDV(分别表示为RDV 0°-10°、RDV 10°-20°、RDV 20°-30°、RDV 30°-40°、RDV 40°-53°)。采用视觉质量分析系统测量并记录客观散射指数(OSI)、斯特列尔比(SR),10 c·d^(-1)、20 c·d^(-1)、30 c·d^(-1)空间频率下的调制传递函数(MTF)值(分别表示为10 c·d^(-1) MTF、20 c·d^(-1) MTF、30 c·d^(-1) MTF)以及截止频率(MTF cutoff)。采用iTrace像差仪测量并记录角膜垂直三叶草(Z_(3)^(-3))、垂直彗差(Z_(3)^(-1))、水平彗差(Z_(3)^(1))、水平三叶草(Z_(3)^(3))、垂直四叶草(Z_(4)^(-4))、垂直二次散光(Z_(4)^(-2))、球差(Z_(4)^(0))、水平二次散光(Z_(4)^(2))、水平四叶草(Z_(4)^(4))及总高阶像差(HOA)的数据。对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患者视网膜周边TRDV、RDV-S、RDV-N、RDV 20°-30°、RDV 30°-40°、RDV 40°-53°比较,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值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患者OSI、MTF cutoff及10 c·d^(-1) MT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患者角膜Z_(3)^(-3)、Z_(3)^(-1)、Z_(3)^(1)、Z_(3)^(3)、Z_(4)^(-4)、Z_(4)^(-2)、Z_(4)^(0)、Z_(4)^(2)、Z_(4)^(4)及HO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ΔRDV 0°-10°与ΔZ_(3)^(-3)、ΔZ_(3)^(1)、ΔZ_(4)^(-2)、ΔZ_(4)^(0)及ΔZ_(4)^(2)均呈正相关(均为P<0.05);ΔRDV 10°-20°与ΔZ_(4)^(-4)及ΔZ_(4)^(-2)呈正相关(均为P<0.05);ΔRDV 20°-30°与ΔZ_(4)^(-4)及ΔZ_(4)^(4)呈正相关(均为P<0.05);ΔTRDV、ΔRDV 40°-53°均与ΔHOA呈负相关(均为P<0.05)。ΔRDV-S与ΔZ_(3)^(-1)及ΔHOA呈负相关(均为P<0.05),与ΔZ_(4)^(4)呈正相关(P<0.05);ΔRDV-N与ΔZ_(4)^(-4)呈正相关(P<0.05)。结论FS-LASIK能降低近视患者视网膜周边远视离焦,但引入了部分角膜高阶像差,且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周边离焦 视觉质量 高阶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价铁PRB修复2,4-DNT污染地下水模拟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马志飞 廉新颖 +5 位作者 张进保 姜永海 杨鹊平 吕凤春 席北斗 杨昱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4-820,共7页
研究了零价铁(Fe0)作为PRB墙体介质材料去除地下水环境中2,4-二硝基甲苯(2,4-DNT)可行性.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地下水环境中Fe0去除水相2,4-DNT效果以及降解动力学参数,并结合一假设地下水受2,4-DNT污染的场地,采用Visual Modflow模拟Fe0墙... 研究了零价铁(Fe0)作为PRB墙体介质材料去除地下水环境中2,4-二硝基甲苯(2,4-DNT)可行性.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地下水环境中Fe0去除水相2,4-DNT效果以及降解动力学参数,并结合一假设地下水受2,4-DNT污染的场地,采用Visual Modflow模拟Fe0墙体材料PRB(Fe0-PRB)修复地下水中2,4-DNT降解效果并评价其可行性.结果表明:在模拟过程中,PRB能有效控制并减少污染羽面积,降低污染浓度;污染4a后,污染地下水的2,4-DNT总质量约1.46×104kg,可推知PRB修复达标耗用Fe0材料为8.76×104kg;渗透系数增大导致地下水速率增大,2,4-DNT与墙体Fe0材料接触时间不充分,污染物污染下游地下水,同时也加速PRB上游污染羽面积减少.因此,结合数值模拟是有效的评价PRB介质材料修复地下水污染效果及确定PRB参数的重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B 零价铁 2 4-二硝基甲苯 还原 visual MODFLOW 修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ILE与FS-LASIK术后散射变化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15
3
作者 徐路路 王雁 +1 位作者 刘洋辰 吴文静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9-164,共6页
背景 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是一种新的微创无瓣屈光矫治手术方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可预测性,但目前有关其术后视觉质量的研究尚少.了解SMILE术后散射的变化情况对于评估其术后视觉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对比分析SM... 背景 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是一种新的微创无瓣屈光矫治手术方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可预测性,但目前有关其术后视觉质量的研究尚少.了解SMILE术后散射的变化情况对于评估其术后视觉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对比分析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矫治近视及近视散光后术眼眼内散射光计量值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拟行SMILE和FS-LASIK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68例127眼,其中SMILE组35例64眼,FS-LASIK组33例63眼,使用C-Quant散射光计量仪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6个月测量散射光计量值,比较2个组术眼术后不同时间眼内散射光计量值的改变,并分析2种手术因素与术眼眼内散射光计量值的关系.结果 FS-LASIK组术后1周、1个月时散射光计量值分别为(1.03±0.19)D和(0.95±0.16)D,明显高于术前的(0.88±0.1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2),而SMILE组术后1周、1个月和6个月散射光计量值分别为(0.98±0.16)、(0.95±0.14)和(0.94±0.16)D,与术前的(0.91±0.15)D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2个组间术眼散射光计量值的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077,P=0.781).术后不同时间点FS-LASIK组散射光计量值的变化量均高于SMILE组(F分组=14.798,P<0.001),术后1周时2个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周、1个月、6个月SMILE组术眼眼内散射光计量值的变化量与切削比均呈负相关(R^2=0.123、0.145、0.098,均P<0.05).结论 SMILE手术前后术眼内散射光计量值变化不明显,而FS-LASIK术后眼内散射光计量值增加,尤以早期最为显著.2种手术后的散射光计量值随时间的延长逐渐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 近视 近视散光/手术 视觉质量 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 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视性弱视猫视皮质17区c-fos mRNA在治疗前后的表达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春宁 胡聪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 检测斜视性弱视猫视皮质 c- fos m RNA在治疗前后的表达变化 ,探讨生后关键期内 ,弱视猫视皮质神经元的兴奋性在治疗前后的变化规律。方法 正常幼猫 15只随机分成 3组 :治疗组和斜视组共 9只 ,于 4周龄时行眼外直肌切除术造成人... 目的 检测斜视性弱视猫视皮质 c- fos m RNA在治疗前后的表达变化 ,探讨生后关键期内 ,弱视猫视皮质神经元的兴奋性在治疗前后的变化规律。方法 正常幼猫 15只随机分成 3组 :治疗组和斜视组共 9只 ,于 4周龄时行眼外直肌切除术造成人工斜视 ,经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 VEP)确定形成弱视后 ,治疗组 3只猫于术后 4周缝合对侧眼。正常对照组 6只。采用原位杂交技术 ,分别检测 15只猫的 c- fosm RNA在不同时限的表达状况 ,并同时纪录 P- VEP的变化。结果 斜视猫视皮质的阳性染色细胞较正常猫减少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治疗后阳性染色细胞较治疗前有显著性的增加 ,与图象倒转视诱发电位 (pattern revers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RVEP)反应的视皮质神经元的兴奋性变化大体一致。结论 测定 c- fos m RNA的改变可以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进一步证实弱视电生理学和形态学改变的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性弱视 视皮质 C-FOS 原位杂交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折纸术在0-1背包问题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杨新木 杨静 +2 位作者 殷志祥 唐震 崔建中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77-781,共5页
DNA折纸术因其反应的可编程性、纳米可寻址性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DNA计算中。利用DNA折纸术和杂交链式反应构建0-1背包问题的计算模型。以四个变量的0-1背包问题为例,首先将九种发夹结构和一种分子信标锚定在DNA折纸基底上并加入足量... DNA折纸术因其反应的可编程性、纳米可寻址性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DNA计算中。利用DNA折纸术和杂交链式反应构建0-1背包问题的计算模型。以四个变量的0-1背包问题为例,首先将九种发夹结构和一种分子信标锚定在DNA折纸基底上并加入足量的辅助链;其次通过加入不同的引发链可以触发不同路径上的杂交链式反应,并得到问题的所有可能解;最后,通过荧光信号的数量确定可行解,从而找到问题的最优解。该模型不受权重过大或过小的影响,在折纸基底上可等比例的缩放权重。用Visual DSD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仿真,模型显示出良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1背包问题 DNA折纸术 DNA计算 visual DSD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属骨颗粒腔隙结构Micro-CT三维可视化表征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朱瀛 解茹越 +3 位作者 张合虎 高冰 刘贤 韩鲁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74-381,共8页
基于水生、陆生动物源肉骨粉骨颗粒显微腔隙形态结构的不同,提出了一种不同种属骨颗粒腔隙形态结构的Micro-CT原位三维可视化表征方法。以鱼、牛、猪和鸡骨颗粒为研究对象,利用Bruker Skyscan 1275型Micro-CT,在扫描条件优化的基础上,... 基于水生、陆生动物源肉骨粉骨颗粒显微腔隙形态结构的不同,提出了一种不同种属骨颗粒腔隙形态结构的Micro-CT原位三维可视化表征方法。以鱼、牛、猪和鸡骨颗粒为研究对象,利用Bruker Skyscan 1275型Micro-CT,在扫描条件优化的基础上,对各样品进行了扫描和重构条件优化,比较了全局(Global)、全局自适应(Otsu)、K-means全局聚类(K-means)、局部自适应均值(Adaptive mean-C)和局部自适应中值(Adaptive median-C)等图像阈值分割算法对骨颗粒显微腔隙成像的分割效果。优化的Micro-CT扫描条件为电压80 kV、电流125μA,图像分辨率8μm、旋转步长0.20°、曝光时间46 ms和360°扫描;图像三维重构条件为Smoothing 1、Post-Alignment 0、Ring-Artifacts 3和Beam-hardening 30%;采用局部自适应均值法的骨颗粒成像效果最佳,其最优参数确定为WS为5,C为0。不同动物源骨颗粒腔隙结构的Micro-CT原位三维可视化表征结果与其显微镜标准方法的结果较为一致。研究结果为水生和陆生动物源饲料快速、无损判别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腔隙 MICRO-CT 阈值分割 三维可视化 原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近视伴轻度干眼患者与非干眼患者FS-LASIK前后视觉质量变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晶 赵少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61-465,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高度近视伴轻度干眼患者与非干眼患者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前后视觉质量的变化。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行FS-LASIK的高度近视患者70例... 目的对比分析高度近视伴轻度干眼患者与非干眼患者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前后视觉质量的变化。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行FS-LASIK的高度近视患者70例(70眼),将有主观症状且标准干眼症状评估(SPEED)得分小于10分、泪膜破裂时间(BUT)≤5 s以及裂隙灯显微镜下未发现眼表损害体征的患者纳入轻度干眼组,共有36眼;将无干眼主观症状且5 s<BUT≤10 s以及角膜荧光素染色阴性的患者纳入非干眼组,共有34眼。采用西班牙Visionetrics公司的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Ⅱ)获取患者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 off),模拟对比度视力VA100%、VA20%、VA9%(分别代表对比度为100%、20%和9%时的模拟光学视力)。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进行随访,记录患者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BUT、MTF cut off和模拟对比度视力,计算有效性指数和安全性指数。有效性指数=术后平均裸眼视力/术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安全性指数=术后平均最佳矫正视力/术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对所测得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性别构成、年龄、等效球镜度、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组内及组间有效性指数和安全性指数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轻度干眼组患者BUT较术前缩短(P<0.05),术后1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术后3个月较术前延长(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轻度干眼组患者MTF cut off均较术前提高(均为P<0.05);术后1周,轻度干眼组患者VA100%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均较术前提高(均为P<0.05);术后1周、1个月,轻度干眼组患者VA20%和VA9%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均为P>0.05),术后3个月较术前提高(均为P<0.05)。术后1周、1个月,非干眼组患者BUT均较术前缩短(均为P<0.05),术后3个月BUT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术后1周,非干眼组患者MTF cut off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1个月、3个月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均为P>0.05)。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轻度干眼组患者BUT均短于非干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轻度干眼组患者MTF cut off、VA100%、VA20%、VA9%均低于非干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两组间MTF cut off、VA100%、VA20%、VA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与非干眼患者相比,FS-LASIK并未导致高度近视伴轻度干眼患者术后总体视觉质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干眼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解温度骨炭孔隙结构的Micro-CT原位三维可视化表征
8
作者 朱瀛 王梦妍 +3 位作者 黄圆萍 解茹越 刘贤 韩鲁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07-413,共7页
骨炭作为不同动物源骨粉资源化利用的一种重要产物,含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和活性位点,可被用作于催化剂载体或水体、土壤等环境中的吸附剂。为了三维、原位可视化表征不同动物源骨炭颗粒的孔隙结构特征,选择热解温度为400、500、600、700、... 骨炭作为不同动物源骨粉资源化利用的一种重要产物,含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和活性位点,可被用作于催化剂载体或水体、土壤等环境中的吸附剂。为了三维、原位可视化表征不同动物源骨炭颗粒的孔隙结构特征,选择热解温度为400、500、600、700、800℃的猪、牛骨炭颗粒为研究对象。骨炭颗粒Micro-CT扫描条件为:管电压50 kV、管电流200 mA、图像分辨率10μm;Micro-CT图像二值化方法为Adaptive mean-C。结果表明:UM和ACE相结合的Micro-CT图像滤波处理方法最优;不同热解温度骨炭颗粒的断层结构图像和容积模型与电镜结果相近;骨炭颗粒比表面积、孔隙率和孔径分布的定量表征结果与实验室BET法的测定值相吻合。研究结果可为骨炭孔隙结构原位三维分析提供一种非破坏、可视化的表征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炭孔隙结构 原位三维可视化 MICRO-CT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ILE和Epi-LASIK术后1年患者视觉质量及眼内散射情况——基于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陈祥菲 赵明 +2 位作者 陆燕 王春红 黄振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54-558,共5页
目的采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ptical quality analysis system,OQAS)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和去瓣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 目的采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ptical quality analysis system,OQAS)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和去瓣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术后1 a患者视觉质量及眼内散射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接受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眼患者95例(189眼)。按手术方式分为SMILE组52例(103眼),去瓣Epi-LASIK组43例(86眼)。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a的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内客观散射指数(OSI)、MTF截止空间频率(MTF cutoff)、斯特列尔比值(SR)、100%、20%、9%对比度的OQAS值(OV100%、OV20%、OV9%)和患者满意度等。结果术后1 a,SMILE组和去瓣Epi-LASIK组UCVA较术前均显著提高(均为P<0.05);但两组间U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a,两组BCVA与术前相比以及两组间相比差异不大,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 a,SMILE组和去瓣Epi-LASIK组的有效系数分别为1.039和1.038,安全性指数分别为1.066和1.046。术后1 a,两组患者OS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MILE组MTF cutoff和SR略高于去瓣Epi-LASIK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另外,两组患者OV100%、OV20%、OV9%值随图像对比度的降低均有依次递减的趋势,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 a,SMILE组中,OSI与年龄呈正相关,与术前等效球镜度、SR呈负相关;MTF cutoff与年龄呈负相关,与SR呈正相关,而与术前等效球镜度无相关性。去瓣Epi-LASIK组中,OSI与年龄呈正相关,与术前等效球镜度、SR呈负相关;MTF cutoff与年龄成负相关,与术前等效球镜度、SR呈正相关。术后1 a,SMILE组和去瓣Epi-LASIK组的手术满意度问卷调查评分分别为(9.52±0.80)分和(9.26±0.99)分(总分为1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MILE组眩光(1.090±0.930)分和干涩感(1.126±1.152)分的评分低于去瓣Epi-LASIK组分别为(1.490±1.200)分和(1.861±1.49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SMILE与去瓣Epi-LASIK矫正近视安全有效,术后患者都可获得良好的视力及视觉质量。其中患者对SMILE术后眩光和干涩感控制效果的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 去瓣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际微生境中生化过程的原位可视化研究进展
10
作者 顾文杰 刘冲 +4 位作者 王丹 李雅莹 卢钰升 吴杭涛 解开治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87-1395,共9页
根际及近根际区域(根际微生境)进行着活跃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大部分陆地生态系统中碳、氧和矿质元素等关键生源要素循环的生化过程都发生在根际微生境中。根际微生境空间动态过程的可视化对于准确捕捉和量化根际界面物质迁移转化过... 根际及近根际区域(根际微生境)进行着活跃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大部分陆地生态系统中碳、氧和矿质元素等关键生源要素循环的生化过程都发生在根际微生境中。根际微生境空间动态过程的可视化对于准确捕捉和量化根际界面物质迁移转化过程和功能至关重要。过去几十年中,采用二维成像方法进行营养元素、酶和微生物等多种生化过程的同步原位可视化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系统总结了根际化学环境、微生物环境和代谢物原位可视化研究的最新方法与研究进展,讨论了多参数成像技术在根际微生境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并对根际生化过程原位可视化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及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提高根际原位可视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深入解析微生境中生化过程与机制,需要在以下几方面重点展开研究:1)开展操作简单、耗时少、成本低的可视化技术开发,并进行多参数及多手段耦合的兼容性验证;2)从样品制备和数据整合等方面,开发根际三维及四维可视化方法,探索根际微生境的时空动态可视化;3)研发便携式仪器,开展根际原位可视化技术的田间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微生境 多参数成像技术 原位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制造过程的可视化与原位检测
11
作者 李陈 叶茂 +2 位作者 尹奎波 徐涛 孙立涛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2-709,共8页
原子制造是指将能量直接作用于原子,对原子进行精准可控去除、增加等操作,从而调控材料结构和性质的技术。为实现原子制造的精准性和可控性,跨尺度的实时观察与检测势在必行。原位透射电子显微技术不仅能在原子尺度下实时研究纳米材料... 原子制造是指将能量直接作用于原子,对原子进行精准可控去除、增加等操作,从而调控材料结构和性质的技术。为实现原子制造的精准性和可控性,跨尺度的实时观察与检测势在必行。原位透射电子显微技术不仅能在原子尺度下实时研究纳米材料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而且可以构建原子级器件并实现其性能的原位检测。简要综述了原位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在纳米/原子精度的加工、器件构建及原位检测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提出了当前原位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在原子制造过程的可视化与原位检测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制造 可视化 原子尺度加工 原位检测 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 纳米材料 实时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活性可视化的葡萄糖氧化酶纳米胶囊的制备与研究
12
作者 贾正勋 沈畯 +3 位作者 董学林 陈栋 吴晶 周彧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6-687,共12页
葡萄糖氧化酶(GOx)是一种具有重要工业应用价值的催化酶,能够将葡萄糖高效且特异性地催化氧化为葡萄糖酸.但GOx的环境稳定性差易于失活,并且其催化活性的检测步骤繁琐,这些缺陷都限制了GOx的实际应用.该文工作首先合成了一种与GOx辅酶FA... 葡萄糖氧化酶(GOx)是一种具有重要工业应用价值的催化酶,能够将葡萄糖高效且特异性地催化氧化为葡萄糖酸.但GOx的环境稳定性差易于失活,并且其催化活性的检测步骤繁琐,这些缺陷都限制了GOx的实际应用.该文工作首先合成了一种与GOx辅酶FAD结构类似的可交联化合物DAA-Flavin,之后将其与主要单体丙烯酰胺(AAm)在GOx表面共聚合而形成交联聚合物外壳,制备得到了具有均匀尺寸分布的酶纳米胶囊GOx@Fla-c-PAAm.其中,交联聚合物外壳限制了内部GOx的取向,使酶的环境稳定性得到了提升.同时,分布在聚合物外壳中的类辅酶荧光化合物DAA-Flavin可作为GOx的电子传递媒介,赋予体系氧化还原荧光特性.在有底物葡萄糖存在条件下,DAA-Flavin能够持续接受由GOx活性中心给出的电子而被还原,纳米胶囊的荧光强度也随之逐渐降低,且荧光衰减速率(反映为荧光强度-时间曲线的斜率)与酶的催化活性之间呈现高度的线性相关(R^(2)>0.990),具有催化活性可视化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氧化酶 原位自由基聚合 纳米胶囊 催化氧化 电子传递 活性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浦东浅层地下水环境三氯乙烷自然衰减规律及过程模拟 被引量:6
13
作者 朱瑞利 张施阳 +2 位作者 李辉 林匡飞 吕树光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2-348,共7页
针对某三氯乙烷(1,1,1-Trichloroethane)污染场地,采用地下水污染调查和地下水污染迁移转化模型,描述了污染场地自然衰减的潜在能力。通过对污染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测定,发现氯代烃污染物主要存在于地下2~6m的地层中,被污染的区域面积... 针对某三氯乙烷(1,1,1-Trichloroethane)污染场地,采用地下水污染调查和地下水污染迁移转化模型,描述了污染场地自然衰减的潜在能力。通过对污染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测定,发现氯代烃污染物主要存在于地下2~6m的地层中,被污染的区域面积约1 000m2,并且场地含水层中发生了自然衰减过程。地下水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地下水流场较为稳定且水力梯度较小,联合吸附作用共同导致了污染物的缓慢迁移扩散。考虑到吸附作用和生物降解作用,利用等温吸附实验和自然衰减模拟实验,计算和优选了三氯乙烷在含水层土壤中分配系数为0.06m3/kg和准一级降解动力学参数为0.005d-1。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模拟,预测污染区域的高质量浓度三氯乙烷的衰减,且5年后三氯乙烷的最高质量浓度低于300μg/L的荷兰标准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 1-三氯乙烷 污染含水层 自然衰减 visual MOD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C技术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监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宁 薛士龙 +1 位作者 陈加敏 曹金虎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24,共4页
为实现集装箱码头的自动化运转,运用Visual Basic 6.0软件开发平台,设计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实时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工业以太网,结合开放式过程控制(OLE for Process Control,OPC)技术,实现上位机与S7-300 PLC的实时通信.经过集装箱码头... 为实现集装箱码头的自动化运转,运用Visual Basic 6.0软件开发平台,设计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实时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工业以太网,结合开放式过程控制(OLE for Process Control,OPC)技术,实现上位机与S7-300 PLC的实时通信.经过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仿真模型实际运行验证,该实时监控系统达到设计目标,且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过程控制 S7-300 以太网 visual Basic 6.0 集装箱码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万亿次科学计算的原位可视化 被引量:7
15
作者 单桂华 田东 +3 位作者 谢茂金 刘俊 王杨 迟学斌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6-293,共8页
科学可视化是高性能计算中分析数据的关键方法.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提供的强劲计算能力使得科学家可研究更复杂的模型、进行更大规模的模拟计算,千万亿次的计算将产生TB/PB乃至EB级超大规模复杂时序数据,但由于I/O和存储的限制,传统的可... 科学可视化是高性能计算中分析数据的关键方法.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提供的强劲计算能力使得科学家可研究更复杂的模型、进行更大规模的模拟计算,千万亿次的计算将产生TB/PB乃至EB级超大规模复杂时序数据,但由于I/O和存储的限制,传统的可视化模式已无法应对如此庞大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原位可视化将计算与可视化处理紧密结合,计算结果不经存储而直接在模拟所在的计算节点原位可视化处理成图片或提取特征数据,从而大幅减少存储、传输和后续处理的数据量.原位可视化被认为是分析千万亿次计算数据的最有效途径.文中从原位的数据压缩、原位的特征提取与跟踪,以及原位的可视化绘制3个方面对原位可视化技术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并指出需要进一步探索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可视化 原位可视化 特征提取 特征跟踪 千万亿次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患者LASIK手术前后视野改变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跃丽 谭小波 +4 位作者 石晶 项广珍 张媛梅 苏畅 董微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736-2738,共3页
目的:探讨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前后视力及视野检查的表现。方法:530眼按等效球镜分为低度,中度和高度近视3组,分别于LASIK术前及术后3个月和6个月检查视力和中心30度视野。结果:同组术后视力均高于术前,术后不同时... 目的:探讨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前后视力及视野检查的表现。方法:530眼按等效球镜分为低度,中度和高度近视3组,分别于LASIK术前及术后3个月和6个月检查视力和中心30度视野。结果:同组术后视力均高于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的视力无明显差别,但高度组术后6个月视力略有回退。低度组和中度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视野平均缺损(MD)正常。低度组术后不同时间MD无差别,均好于术前。中度组和高度组术后存在一个加重-好转的过程。高度组术前MD高于正常,术后3个月缺损加重,术后6个月略有好转但仍高于术前。低度组和中度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视野矫正缺损变异值在正常范围。高度组局部视野损害手术前后均超过正常范围。3组术后均存在视野损害加重-缓解的过程。结论:LASIK手术对于高度近视患者视野在术后短期内具有一定损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近视 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视觉质量下降的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周璐 黄振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893-896,共4页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临床疗效的标准是不但要达到预期的矫正视力,还要获得良好的视觉质量。LASIK术后视觉质量的下降与众多因素有关,文中从视力、屈光度、对比敏感度、眼波前像差、角膜非球面Q值、双眼视功能、优势眼...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临床疗效的标准是不但要达到预期的矫正视力,还要获得良好的视觉质量。LASIK术后视觉质量的下降与众多因素有关,文中从视力、屈光度、对比敏感度、眼波前像差、角膜非球面Q值、双眼视功能、优势眼的改变等7个方面综述LASIK手术对视觉质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对LASIK手术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磨镶术 准分子激光原位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骨架模型的植物根系三维构型可视化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骈臻 周学成 +2 位作者 张常玲 李一海 严慧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913-3917,共5页
为实现对植物根系的原位构型进行三维可视化和定量分析,针对根系分割区域数据导致可视化以及交互测量产生信息冗余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骨架模型的植物根系三维构型可视化方法。通过建立根系稀疏云点骨架化模型,提出由原始切片分割... 为实现对植物根系的原位构型进行三维可视化和定量分析,针对根系分割区域数据导致可视化以及交互测量产生信息冗余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骨架模型的植物根系三维构型可视化方法。通过建立根系稀疏云点骨架化模型,提出由原始切片分割数据对根系进行三维骨架化建模并可视化的方法。开发软件平台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可行性,模型对真实的原位根系具有理想的拟合效果,为根系构型参数的检测和定量分析提供了一种基础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根系 原位构型 骨架模型 蒙皮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视矫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唐静(综述) 邓应平(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55-959,共5页
老视是一种与年龄相关、因调节能力下降而引起的渐进性视近困难,目前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但矫正方法很多,包括配镜、角膜手术、巩膜手术、晶状体手术和药物治疗,也是屈光手术矫正近视、远视、散光取得良好效果后需要突破的重点;但各... 老视是一种与年龄相关、因调节能力下降而引起的渐进性视近困难,目前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但矫正方法很多,包括配镜、角膜手术、巩膜手术、晶状体手术和药物治疗,也是屈光手术矫正近视、远视、散光取得良好效果后需要突破的重点;但各种方法均以增加屈光力为目的,并不能真正逆转老视的发生。就老视治疗的方法和集中关注的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视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下水中有机质降解过程的原位观测——以干酪根和沥青质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晋阳 张红 +1 位作者 郑海飞 曾贻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3-77,共5页
采用热液对顶砧压腔装置,对高温高压水中干酪根和沥青质的热解过程进行了原位观测。结果发现干酪根和沥青质在高温高压水中的热解行为存在很多的差别:干酪根不溶于高温高压水中,并保持固相状态直到发生异相降解反应,生成的小分子的液相... 采用热液对顶砧压腔装置,对高温高压水中干酪根和沥青质的热解过程进行了原位观测。结果发现干酪根和沥青质在高温高压水中的热解行为存在很多的差别:干酪根不溶于高温高压水中,并保持固相状态直到发生异相降解反应,生成的小分子的液相和气相烃类化合物能够与高温高压下的水混溶,而当温度降低后这些烃类物质则从水中析出;沥青质在高温高压下首先与水混溶,混溶后随着温度和压力的继续升高发生降解反应,最终生成类似石墨结构的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干酪根 沥青质 有机质降解 热液对顶砧压腔 原位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