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84篇文章
< 1 2 2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commendation application for video head impulse test based on fuzzy logic control 被引量:1
1
作者 NGUYEN Thi Anh Dao KIM Dae Young +3 位作者 LEE Sang Min KIM Kyu Sung Seong Ro Lee KWON Jang Wo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5期1208-1214,共7页
Vestibulo-ocular reflex(VOR) is an important biological reflex that controls eye movement to ensure clear vision while the head is in motion.Nowadays,VOR measurement is commonly done with a video head impulse test bas... Vestibulo-ocular reflex(VOR) is an important biological reflex that controls eye movement to ensure clear vision while the head is in motion.Nowadays,VOR measurement is commonly done with a video head impulse test based on a velocity gain algorithm or a position gain algorithm,in which velocity gain is a VOR calculation on head and eye velocity,whereas position gain is calculated from head and eye position.The aim of this work is first to compare the two algorithms' performance and to detect covert catch-up saccade,then to propose a stand-alone recommendation application for the patient's diagnosis.In the first experiment,for ipsilesional and contralesional sides,the calculated position gain(0.94±0.17) is higher than velocity gain(0.84±0.19).Moreover,gain asymmetry of both lesion and intact sides using velocity gain is mostly higher than that from using position gain(four out of five subjects).Consequently,for subjects who have unilateral vestibular neuritis diagnosed from clinical symptoms and a vestibular function test,vestibular weakness is depicted by velocity gain much better than by position gain.Covert catch-up saccade and position gain then are used as inputs for recommendation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stibulo-ocular response video head impulse velocity gain position gain desacca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ple-response optimization for melting process of aluminum melting furnace based 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ith desirability function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孑民 王计敏 +2 位作者 闫红杰 李世轩 贵广臣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0期2875-2885,共11页
To reduce the fuel consumption and emissions and also enhance the molten aluminum quality, a mathematical model with user-developed melting model and burning capacity model, wer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 To reduce the fuel consumption and emissions and also enhance the molten aluminum quality, a mathematical model with user-developed melting model and burning capacity model, wer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melting process of regenerative aluminum melting furnaces. Based on validating results by heat balance test for an aluminum melting furnace, CF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technique, in association with statistical experimental design were used to optimize the melting process of the aluminum melting furnace. Four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melting time, such as horizontal angle between burners, height-to-radius ratio, natural gas mass flow and air preheated temperature, were identified by PLACKETT-BURMAN design. A steepest descent method was undertaken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regions of these factors.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ith BOX-BEHNKEN design was adopted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mutual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se variables on RSD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of aluminum temperature, RSD of furnace temperature and melting time. Multiple-response optimization by desirability function approach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melting process parameter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height-to-radius ratio and horizontal angle between burners affects the response variables significantly. The predic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nimum RSD of aluminum temperature (12.13%), RSD of furnace temperature (18.50%) and melting time (3.9 h) could be obtained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of horizontal angle between burners as 64°, height-to-radius ratio as 0.3, natural gas mass flow as 599 m3/h, and air preheated temperature as 639 ℃. These predicted values were further verified by validation experiments. The excelle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redicted and experimental values confirms the validity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is statistical optimum strate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um melting furnace melting process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desirability function multiple response parameter optimiz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PLACKETT-BURMAN design BOX-BEHNKEN desig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porosity distribution on nonlinear free vibration and transient responses of porous functionally graded skew plates 被引量:5
3
作者 Naveen Kumar H S Subhaschandra Kattimani TNguyen-Tho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918-1935,共18页
This article deals wit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porosity distributions on nonlinear free vibration and transient analysis of porous functionally graded skew(PFGS)plates.The effective material properties of... This article deals wit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porosity distributions on nonlinear free vibration and transient analysis of porous functionally graded skew(PFGS)plates.The effective material properties of the PFGS plates are obtained from the modified power-law equations in which gradation varies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FGS plate.A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FE)formulation for the overall PFGS plate is derived by adopting first-order shear deformation theory(FSDT)in conjunction with von Karman’s nonlinear strain displacement relations.The governing equations of the PFGS plate are derived using the principle of virtual work.The direct iterative method and Newmark’s integration technique are espoused to solve nonlinear mathematical relations.The influences of the porosity distributions and porosity parameter indices on the nonlinear frequency responses of the PFGS plate for different skew angles are studied in various parameters.The effects of volume fraction grading index and skew angle on the plate’s nonlinear dynamic responses for various porosity distributions are illustrated in deta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ous functionally graded skew plates Porosity distributions Nonlinear transient response Nonlinear frequency ratio Nonlinear frequency parame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最小二乘的稀疏FIR滤波器设计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庄陵 宋诗苇 刘莹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1,共8页
大规模通信系统的发展对传统滤波器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稀疏有限脉冲响应(FIR)滤波器具有低计算复杂度与低实现成本的特点,但常规凸松弛近似设计方法会产生额外的逼近误差,稀疏性也不理想,并且求解过程复杂。针对FIR滤波器在设计中由... 大规模通信系统的发展对传统滤波器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稀疏有限脉冲响应(FIR)滤波器具有低计算复杂度与低实现成本的特点,但常规凸松弛近似设计方法会产生额外的逼近误差,稀疏性也不理想,并且求解过程复杂。针对FIR滤波器在设计中由于乘法器个数多而导致实现成本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最小二乘准则的稀疏FIR滤波器设计方法。首先,根据不同范数性质对初始稀疏表示的L0范数进行替换,即对目标函数进行改进,从而在保持稀疏性的基础上,解决非凸函数难以直接求解的问题;然后,将目标问题转化为2个凸子问题差的形式,根据迭代规则构造形式更为简单的子问题,采用交替求解方法求解子问题,以进一步提高求解效率并降低求解复杂度;最后,在确定0系数的位置后,通过求解一个加权最小二乘问题来进一步减小近似误差。仿真实验结果显示:与已有的稀疏滤波器求解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够提高FIR滤波器的系数稀疏性,降低乘法器个数,并且在稀疏性增强的情况下获得较为折中的均方根误差与最大误差,同时计算机求解时间更少,求解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器 设计方法 有限脉冲响应 加权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茶解酒功能发酵乳的制备及功效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冬梅 李晴晖 +4 位作者 李宝玉 郝志明 梁锦钊 文炎 李春莲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8-135,共8页
以纯牛奶为主要原料,添加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提取液,研制一款口味和解酒功效俱佳的藤茶功能发酵乳。通过单因素试验,以二氢杨梅素(DMY)含量、乙醇脱氢酶(ADH)激活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感官评价为综合评价指标,筛... 以纯牛奶为主要原料,添加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提取液,研制一款口味和解酒功效俱佳的藤茶功能发酵乳。通过单因素试验,以二氢杨梅素(DMY)含量、乙醇脱氢酶(ADH)激活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感官评价为综合评价指标,筛选出最佳的发酵剂菌种和各成分最佳添加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试验优化藤茶发酵乳的配方,并采用体外和体内小鼠试验评价其解酒功效。结果表明,藤茶发酵乳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采用66菌型发酵剂,藤茶提取液添加量12%、纯牛奶添加量75%、木糖醇添加量6%、菌种添加量0.125%。在此最佳条件下,藤茶发酵乳综合评价为68.33,二氢杨梅素含量为0.62 mg/mL。藤茶解酒功能发酵乳对解酒酶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ALDH)激活率分别为70.05%和82.38%、SOD酶活力达72.66 U/g;且能极显著延长醉酒小鼠酒精耐受时间、缩短睡眠时间和醒酒时间(P<0.01)。藤茶发酵乳功能因子明确,功效成分含量高,解酒功效优良,市场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发酵乳 配方优化 响应面法 解酒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叉角厉蝽对茶银尺蠖幼虫的捕食作用及捕食偏好性
6
作者 陈俊华 闻鑫茹 +4 位作者 王晨旭 张俏俏 刘红敏 宁万光 郭世保 《茶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8,共12页
为评估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a)成虫对茶银尺蠖(Scopula subpunctaria)2~4龄幼虫的控害潜能。室内测定叉角厉蝽雌雄成虫对2~4龄茶银尺蠖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探究了叉角厉蝽雌雄成虫对3~4龄茶银尺蠖的种内干扰效应,... 为评估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a)成虫对茶银尺蠖(Scopula subpunctaria)2~4龄幼虫的控害潜能。室内测定叉角厉蝽雌雄成虫对2~4龄茶银尺蠖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探究了叉角厉蝽雌雄成虫对3~4龄茶银尺蠖的种内干扰效应,以及叉角厉蝽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对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与茶银尺蠖幼虫的捕食偏好性。结果显示,叉角厉蝽雌雄成虫均能捕食2~4龄茶银尺蠖幼虫,且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和HollingⅢ模型。叉角厉蝽雌雄成虫对茶银尺蠖幼虫的控害效能表现为雌成虫>雄成虫,以叉角厉蝽雌成虫对2龄茶银尺蠖幼虫的控害效能最大,为37.044;在拟合的HollingⅢ模型中,叉角厉蝽雌雄成虫对茶银尺蠖2龄幼虫的日均最大捕食量分别为15.823头和12.547头,最佳寻找密度分别为每盒4.971头和6.836头。叉角厉蝽对茶银尺蠖幼虫的搜寻效应结果表明,随猎物密度的降低,搜索的效率逐渐提升。此外,在灰茶尺蠖和茶银尺蠖幼虫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叉角厉蝽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均偏好于取食茶银尺蠖幼虫;同时,叉角厉蝽雌雄成虫对茶银尺蠖幼虫捕食作用受到自身密度的干扰,且捕食3龄茶银尺蠖幼虫的干扰系数大于捕食4龄茶银尺蠖幼虫。研究结果为叉角厉蝽在茶园害虫生物防控中的应用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角厉蝽 茶银尺蠖 功能反应 捕食偏好 种内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抗冲击噪声的高精度波达方向估计算法
7
作者 单泽彪 姚瑞广 +2 位作者 刘小松 薛泓垚 刘云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3-202,共10页
针对现有波达方向(DOA)估计算法在冲击噪声下估计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控分数低阶矩和指数族分布函数的离格近似l_(0)范数DOA估计算法。首先,利用相控分数低阶矩抑制冲击噪声,构建稀疏DOA模型;其次,通过对平滑函数的平滑性... 针对现有波达方向(DOA)估计算法在冲击噪声下估计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控分数低阶矩和指数族分布函数的离格近似l_(0)范数DOA估计算法。首先,利用相控分数低阶矩抑制冲击噪声,构建稀疏DOA模型;其次,通过对平滑函数的平滑性和陡峭性进行研究,构造了一类平滑性和陡峭性可变的函数族,并利用该函数族求解初始支撑集;然后,提出了一种前向展望和后向延拓策略,对初始支撑集进行扩展,并从中选择出可以使残差最小化的一组支撑集为最优支撑集,从而确定在格DOA估计;最后,为了解决网格失配效应,利用DOA粗估计与离格偏差之间的联合稀疏性,通过交替方向迭代联合求解DOA粗估计与离格偏差,获得离格DOA估计值。仿真结果表明:与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相比,在信噪比为-8 dB时,所提算法的DOA估计精度提高了66.36%。此外,当冲击噪声特征指数大于0.6时,所提算法对目标DOA的估计误差可以控制在1°以内。仿真结果充分说明了所提算法可在冲击噪声下实现高精度的DOA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达方向估计 近似l 0范数 冲击噪声 指数族分布函数 前向展望 后向延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中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景气指数研究
8
作者 杨武 任禹佳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84,共10页
本文以熊彼特的创新周期为理论依据,运用合成指数法构造系统、动态的中国企业科技创新景气指数,并深入分析其波动特征。结果显示,在观测期间,中国企业科技创新景气指数呈现出显著的持续波动,且该波动在高度、深度、振幅等多个维度上均... 本文以熊彼特的创新周期为理论依据,运用合成指数法构造系统、动态的中国企业科技创新景气指数,并深入分析其波动特征。结果显示,在观测期间,中国企业科技创新景气指数呈现出显著的持续波动,且该波动在高度、深度、振幅等多个维度上均展现出清晰的周期性特征,这种周期性波动具有不规则性、非对称性的复杂特征;在中国企业科技创新分项指数中,各项指数均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但经济产出指数的增长明显低于科研产出指数;谷峰分析与脉冲响应分析结果显示,先行指数领先一致指数4年左右,对一致指数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科技创新 景气指数 周期性波动 脉冲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出口集装箱航线上港口拥堵与CCFI波动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赵楠 沈莉 郁兰 《中国航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0,共8页
为预测CCFI提供新的视角,将2018年1月~2023年2月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美东航线(CCFI美东航线)和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美西航线(CCFI美西航线)同克拉克森集装箱港口拥堵指数(CPCI)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定量分析港口拥堵对集装箱... 为预测CCFI提供新的视角,将2018年1月~2023年2月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美东航线(CCFI美东航线)和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美西航线(CCFI美西航线)同克拉克森集装箱港口拥堵指数(CPCI)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定量分析港口拥堵对集装箱运价的影响机制。结合VEC模型来研究变量之间长期的均衡关系。考虑到国际原油价格、进出口贸易额等都会对CCFI波动产生影响,因而在建立VAR模型前,本文采用OLS方法检验港口拥堵指数是否能独立于控制变量(布伦特原油价格、进出口贸易额)对CCFI波动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港口拥堵导致集装箱运力和港口资源被占用,中-美出口集装箱航线上的运力分布及运输策略发生变化,继而引起分航线上CCFI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2)港口拥堵对集装箱运价产生的影响效应会维持近三个月;(3)无论美东航线还是美西航线,美国港口拥堵比中国港口的拥堵更能推动集装箱运价指数的攀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拥堵 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 VAR模型 脉冲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een函数的轮胎冲击载荷特性反演方法
10
作者 师桂杰 李强 王德禹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5-173,共9页
[目的]旨在通过结构响应间接识别轮胎冲击载荷及其分布特性,为甲板设计与安全评估提供依据,提出一种基于Green函数的载荷反演方法。[方法]以某船甲板加筋板为研究对象,利用Green函数将冲击载荷表示为单位脉冲载荷的叠加,通过有限元仿真... [目的]旨在通过结构响应间接识别轮胎冲击载荷及其分布特性,为甲板设计与安全评估提供依据,提出一种基于Green函数的载荷反演方法。[方法]以某船甲板加筋板为研究对象,利用Green函数将冲击载荷表示为单位脉冲载荷的叠加,通过有限元仿真得到Green核函数矩阵,并结合广义交叉验证准则(GCV)的Tikhonov正则化方法,建立载荷反演模型。针对单个轮胎及多个轮胎冲击工况,分析多源载荷对反演精度的影响。对于凸型、马鞍型和凹型3种典型的轮印载荷分布形式,通过等效划分受力区域并施加单位脉冲载荷,完成载荷分布特性的反演。[结果]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识别轮胎冲击载荷的时间历程及其分布特性,反演相对误差均小于5%。其中,基于应变和位移响应的反演精度较高,误差低于2%;即使在5%噪声干扰下,反演载荷仍然与实际载荷基本一致。[结论]所提方法解决了冲击载荷作用时间短、结构响应范围有限以及多源载荷联合作用带来的反演难题,为实船轮印载荷识别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板设计 结构响应 动力响应 加筋板 承载能力 冲击载荷 轮印载荷分布 GREEN函数 载荷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类带Markov切换的随机比例泛函微分方程全局解的存在唯一性和稳定性
11
作者 梁青 《数学物理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4-1205,共22页
研究了带Markov切换的随机比例泛函微分方程全局解的存在唯一性和λ稳定性,采用向量形式的Lyapunov函数方法,得到了方程全局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矩的λ稳定性定理和几乎必然λ稳定性定理.此外,把脉冲效应引入系统,针对脉冲的不同特点... 研究了带Markov切换的随机比例泛函微分方程全局解的存在唯一性和λ稳定性,采用向量形式的Lyapunov函数方法,得到了方程全局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矩的λ稳定性定理和几乎必然λ稳定性定理.此外,把脉冲效应引入系统,针对脉冲的不同特点以及λ类函数不同的衰减速率,证明了在适当条件下类似结论仍然成立,推广了已有的结果.最后,通过举例和给出数值模拟说明了结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唯一性 稳定性 随机比例泛函微分方程 脉冲 Itô 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态P波扰动下深埋圆形复合衬砌引水隧洞动力响应解析解及影响因素研究
12
作者 李梅 陆宇嘉 +5 位作者 梅万全 韩高升 陈光海 赵明生 柯昌均 任高峰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0,共9页
爆破开挖产生的扰动P波会影响隧道的稳定性,引水隧洞里充满了水,其隧道围岩动力响应解析解求法与常规无水隧道的求法势必不一样。目前现有解析解研究多集中在稳态解和单衬砌隧道,较少同时考虑存在复合衬砌隧道和有水的情况,因此,开展瞬... 爆破开挖产生的扰动P波会影响隧道的稳定性,引水隧洞里充满了水,其隧道围岩动力响应解析解求法与常规无水隧道的求法势必不一样。目前现有解析解研究多集中在稳态解和单衬砌隧道,较少同时考虑存在复合衬砌隧道和有水的情况,因此,开展瞬态P波扰动下深埋圆形复合衬砌引水隧洞稳定性瞬态响应研究,将隧道内流体视作另一种介质,隧道与衬砌之间视为非理想接触面,结合傅里叶合成技术、波函数展开法及梯形求积公式对隧道围岩瞬态响应进行理论求解;通过与既有文献结果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进而分析围岩泊松比、非理想界面模型的弹性系数以及扰动荷载加载时间对动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动力扰动过程中,顶底板产生显著的压应力集中,两帮出现显著的拉应力集中;随着泊松比增大,两帮由拉应力集中转化为压应力集中,顶底板压应力集中逐渐减弱;围岩衬砌接触较差时,隧道围岩应力时程响应曲线出现显著振荡;随着界面弹性系数增大,非理想界面模型的动力响应收敛于理想界面模型的响应;随着爆破荷载作用时间增加,顶底板处的压应力峰值先增大,两帮处的拉应力峰值先减小,最后均趋向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P波 复合衬砌引水隧洞 瞬态响应 傅里叶合成技术 波函数展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百合固金汤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肺部感染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
13
作者 沈宁 邱梦茹 +2 位作者 刘庆银 刘学 张伟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34-2238,共5页
目的探讨加味百合固金汤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肺部感染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百合固金汤,疗程1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免疫功能指... 目的探讨加味百合固金汤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肺部感染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百合固金汤,疗程1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免疫功能指标(CD 3^(+)、CD 4^(+)、CD 8^(+)、CD 4^(+)/CD 8^(+))、炎症指标(CRP、PCT、TNF-α)、血清指标(sTREM-1、CD40L、NLR)、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CD 8^(+)、炎症指标、血清指标降低(P<0.05),CD 3^(+)、CD 4^(+)、CD 4^(+)/CD 8^(+)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CD 4^(+)、CD 8^(+)除外)(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百合固金汤可安全有效地减轻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肺部感染老年患者临床症状,提升免疫功能,降低血清sTREM-1、CD40L水平及NLR,控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百合固金汤 常规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肺部感染 免疫功能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重复控制+LADRC的PMSM电流谐波抑制策略
14
作者 康尔良 李公达 董新宝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107,共12页
电流环是实现高精度永磁同步电机(PMSM)驱动的关键,然而PMSM驱动器的电流回路中存在很多电流谐波,降低了PMSM驱动器的性能。为抑制这些谐波,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ADRC)+改进重复控制的PMSM矢量控制方案。首先,分析了PMSM电流谐... 电流环是实现高精度永磁同步电机(PMSM)驱动的关键,然而PMSM驱动器的电流回路中存在很多电流谐波,降低了PMSM驱动器的性能。为抑制这些谐波,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ADRC)+改进重复控制的PMSM矢量控制方案。首先,分析了PMSM电流谐波产生来源,同时引入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抑制直流扰动;其次,提出一种改进重复控制的奇次谐波重复控制器,将其与LADRC并联并分析其稳定性。针对传统重复控制采样频率与外部信号电流谐波频率比值不为整数时导致的频率偏移问题,引入无限脉冲响应滤波器(IIR)对频率比值分数部分构成的延时环节进行逼近,进一步减小电流谐波。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能对电流谐波进行有效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自抗扰控制 重复控制 电流谐波抑制 无限脉冲响应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储能变流器国内外技术标准对比与分析
15
作者 周京华 李津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4-28,共15页
构网型储能变流器可以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是稳定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重要装置。建立并完善储能变流器构网能力的量化指标和标准化测试方法是实现构网技术大规模工程应用的前提条件,世界多国正在有步骤地开展技术标准制定和项目推广工作。... 构网型储能变流器可以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是稳定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重要装置。建立并完善储能变流器构网能力的量化指标和标准化测试方法是实现构网技术大规模工程应用的前提条件,世界多国正在有步骤地开展技术标准制定和项目推广工作。文中围绕构网型储能变流器的功能分类、技术指标和合规性验证等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的白皮书、技术标准以及技术报告,阐述了国内外标准中构网型储能变流器的性能量化指标、功能测试内容与技术标准要求,解读了频率变化率主动响应、惯量主动响应、相位跳变主动响应、电压跳变主动响应等指标的技术内涵,分析了为验证构网型储能变流器在具体应用场景下量化性能指标采用的多层级电磁暂态仿真建模步骤和要求,以及构网型储能变流器在项目中的在线监测数据要求。然后,汇总了目前国内相关标准以及地方政策并归纳出12种构网功能及参数要求。最后,对构网型储能变流器技术标准优化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构网型储能变流器技术推广以及大规模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技术 储能变流器 技术标准 功能定义 技术指标 合规性验证 电磁暂态模型 惯量响应 频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D耗能结构系列风振响应的简明封闭解
16
作者 李创第 余洋城 +1 位作者 杨雪峰 葛新广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6,共6页
针对使用调谐液体阻尼器(TLD)的耗能建筑结构在Davenport风速谱下的系列响应计算复杂不利于实际应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响应特征值函数二次正交化的简明解法。基于TLD的集中质量法获得耗能结构在风振作用下的运动方程;通过复模... 针对使用调谐液体阻尼器(TLD)的耗能建筑结构在Davenport风速谱下的系列响应计算复杂不利于实际应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响应特征值函数二次正交化的简明解法。基于TLD的集中质量法获得耗能结构在风振作用下的运动方程;通过复模态法和一阶微分方程的虚拟激励法得到耗能结构的系列风振响应的频域解;基于频率响应特征值函数的二次正交化获得TLD耗能结构在Davenport风速谱下结构功率谱函数的简明解;利用谱矩的定义得到TLD耗能结构风振响应的0~2阶谱矩及结构加速度方差的简明封闭解。通过算例将本文方法同虚拟激励法比较验证了其正确性,并且计算结果不受积分步长影响,相较于虚拟激励法在计算效率上更高,更有助于实际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D耗能结构 Davenport风速谱 频率响应特征值函数 二次正交化 风振响应简明封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PfMYB80转录因子正向调控花青素的生物合成
17
作者 李锐 胡婷 +2 位作者 陈树溦 王尧 王计平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3-255,共13页
【目的】R2R3-MYB转录因子主要参与调控类黄酮及花青素等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验证其在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花青素生物合成中的功能,为揭示R2R3-MYB转录因子在调控植物花青素合成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基于... 【目的】R2R3-MYB转录因子主要参与调控类黄酮及花青素等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验证其在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花青素生物合成中的功能,为揭示R2R3-MYB转录因子在调控植物花青素合成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鉴定了紫苏基因组数据库的R2R3-MYB转录因子,并对其理化性质、系统进化、染色体定位、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进行预测分析;筛选到可能参与调控紫苏花青素生物合成的R2R3-MYB成员,应用RT-qPCR分析该转录因子在紫苏叶片中的表达模式,克隆叶片中高表达的PfMYB80基因编码序列,探讨PfMYB80对紫苏花青素的合成调控作用及对红、蓝光胁迫的响应机制。【结果】共鉴定到186个R2R3-MYB成员,系统进化分析显示,紫苏PfMYB80、PfMYB146与拟南芥S6亚组调控植物花青素合成的基因亲缘关系最近,推测其可能参与调控花青素的合成。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结果表明,紫苏R2R3-MYB基因启动子区含有光胁迫响应元件;RT-qPCR分析结果显示,PfMYB80基因在紫苏叶片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量逐渐升高,与花青素的合成趋势一致,推测其可能参与花青素的生物合成,该蛋白定位于细胞核;PfMYB80与花青素合成相关结构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紫苏LDOX基因的表达量与PfMYB80的表达趋势一致,且与紫苏花青素积累趋势一致,推测PfMYB80转录因子可能通过直接调控LDOX基因的转录表达来调节花青素的合成。通过转基因烟草的功能分析发现,PfMYB80响应蓝光诱导,并正向调控花青素的合成。【结论】紫苏PfMYB80转录因子正向调控花青素的生物合成,且响应光应答,蓝光下过表达PfMYB80烟草植株更有利于花青素的积累,同时可提高SOD酶活性,降低POD酶活性和MDA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R2R3-MYB转录因子 PfMYB80转录因子 花青素 光胁迫响应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豌豆蛋白冰激凌浆料加工工艺研究
18
作者 姜新杰 刘佳颖 +7 位作者 谷佳妮 陈亿楠 范雅然 张莉 庞斌 庞庆芳 张亮 丁海俊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3期58-63,共6页
以豌豆蛋白部分代替牛奶,添加冻干菌粉,研究益生菌豌豆蛋白冰激凌浆料的加工工艺。以感官评分为依据,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益生菌豌豆蛋白冰激凌浆料的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冰激凌浆料的最佳配方为生牛乳添加量50%,复配功能... 以豌豆蛋白部分代替牛奶,添加冻干菌粉,研究益生菌豌豆蛋白冰激凌浆料的加工工艺。以感官评分为依据,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益生菌豌豆蛋白冰激凌浆料的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冰激凌浆料的最佳配方为生牛乳添加量50%,复配功能性型多糖(罗汉果甜苷∶赤藓糖醇=1∶320)添加量12.82%,豌豆蛋白添加量2.45%,稀奶油添加量14.55%,复配乳化稳定剂(微晶纤维素添加量0.22%,卡拉胶添加量0.10%,瓜尔豆胶添加量0.22%,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0.15%,单甘脂添加量0.20%)添加量0.89%。制备的冰激凌浆料富含浓郁奶香味和豌豆的清香味,具有甜度适中、口感细腻、组织状态良好、丝滑凉爽的特点,冰激凌浆料制备的冰激凌感官评分为94分,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为低糖冰激凌浆料的研发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激凌浆料 豌豆蛋白 功能性型多糖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瞬态流场分析的小排量潜油螺杆泵的结构优化设计
19
作者 祖海英 付灵芝 +2 位作者 叶卫东 刘永鹏 张维良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8-66,共9页
针对小排量潜油螺杆泵因泄漏量大导致容积效率低的问题,以GLB-20型螺杆泵为研究对象,借助Ansys Fluent软件,基于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和动网格技术构建流体仿真模型,对小排量潜油螺杆泵的瞬态与稳态流场进行模拟;探究偏心距、定子导程、... 针对小排量潜油螺杆泵因泄漏量大导致容积效率低的问题,以GLB-20型螺杆泵为研究对象,借助Ansys Fluent软件,基于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和动网格技术构建流体仿真模型,对小排量潜油螺杆泵的瞬态与稳态流场进行模拟;探究偏心距、定子导程、间隙等结构参数对流场流速及泄漏量的影响规律,并通过试验验证优化结果,获得螺杆泵结构的最优设计方案。结果表明,螺杆泵运行时呈现显著的谐波变化特性,流量在单个周期内出现2次脉动,与定转子导程比值一致;瞬态流场较稳态流场更贴合实际工况;间隙是影响泄漏量和流场流速的最关键因素,其中定子导程对流场流速的影响程度大于偏心距,而偏心距对泄漏量的影响程度大于定子导程。采用Box-Behnken设计法(BBD)优化后的螺杆泵结构参数:偏心距1.8 mm、定子导程78 mm、间隙0.3 mm,泄漏量较优化前减少12.7%,容积效率显著提升且流动稳定性增强。该研究成果可为小排量潜油螺杆泵的开发与应用提供设计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排量潜油螺杆泵 瞬态流场 用户自定义函数(UDF) BBD响应面法 结构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氮肥偏生产力”推荐氮肥用量
20
作者 米国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32-1439,共8页
合理确定氮肥用量对于提高氮肥利用效率至关重要。目前氮肥总施用量推荐方法包括氮肥效应函数法、斯坦福公式、测土配方施肥、养分综合管理和计算机决策系统(如养分专家系统)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点,但是普遍要求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养分测... 合理确定氮肥用量对于提高氮肥利用效率至关重要。目前氮肥总施用量推荐方法包括氮肥效应函数法、斯坦福公式、测土配方施肥、养分综合管理和计算机决策系统(如养分专家系统)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点,但是普遍要求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养分测试技术条件。本研究提出一种简便的、基于“最优氮肥偏生产力”的氮肥总量推荐方法。该方法基于区域多点氮肥梯度试验,构建氮肥效应曲线,并据此确定最高产量及相应的最佳氮肥用量,最后计算出最优氮肥偏生产力(即:最优氮肥偏生产力=作物最高产量/最佳氮肥施用量)。在实际应用时,用户根据田块的预期目标产量,利用“氮肥推荐量=目标产量/最优氮肥偏生产力”公式,即可获得相应的氮肥推荐用量。该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评估土壤供氮能力、氮肥利用率等难以估计的参数,亦可避免土壤取样、测试及推荐指标建立等环节中产生的各种误差,方便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户使用。以玉米为例,本研究论证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中应考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氮肥偏生产力 氮肥推荐 氮肥效应曲线 氮素生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