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区域低空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演进研究
1
作者 施雄天 余昊臻 肖懿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8-129,共12页
本文构建了涵盖产业发展、区域发展及社会与环境发展的低空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改进的熵权TOPSIS法,对我国30个省(区、市)低空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我国低空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区域差异... 本文构建了涵盖产业发展、区域发展及社会与环境发展的低空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改进的熵权TOPSIS法,对我国30个省(区、市)低空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我国低空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产业链规模、市场需求和社会影响;(2)空间集聚效应明显,东部地区发展稳定,中、西部和东北部存在较大差异,反映了区域发展不均衡性;(3)低空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呈现较强的路径依赖性,高等级地区稳定性较强,低等级地区则依赖于高等级区域的辐射效应,具备较强的上升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经济现代化 改进后的熵权TOPSIS法 区域差异 路径依赖 产业链规模 社会影响 空间集聚 辐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功能区视角下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杨辉 张竹 习凯杰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13,共9页
基于2016—2020年省级农业发展数据,综合运用改进后的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测算了全国及粮食功能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差异程度,并进一步从一级指标入手,分析了引起区域差异产生和波动的原因。结果表明:(1)三大粮食功能区的... 基于2016—2020年省级农业发展数据,综合运用改进后的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测算了全国及粮食功能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差异程度,并进一步从一级指标入手,分析了引起区域差异产生和波动的原因。结果表明:(1)三大粮食功能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均保持上升趋势,按水平由大到小依次为“主销区、主产区、平衡区”。(2)三大粮食功能区存在区域差异,区域间的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区域内差异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动。(3)主销区内部差异波动与产业升级指标相关,主产区内部差异波动主要受产出高效和产业升级指标影响,平衡区内部差异波动源于产业升级指标中的追赶效应。(4)区域间差异主要源自产业升级指标,成果共享指标也起到部分影响作用,三大区域各具发展短板。因此,为提升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均衡性,应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以水平最低的平衡区为发力点,以产业升级指标为抓手,以各区域发展短板为突破,采取更具针对性的发展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功能区 农业高质量 区域差异 改进后的熵值法 Dagum基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层合板损伤定量检测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田淑侠 郝冉 +2 位作者 陈振茂 秦志辉 李广棵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12071-12077,共7页
针对层合板在加工和服役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损伤问题,提出基于差分法和改进粒子群算法的两阶段损伤定量检测方法。首先,采用单元弹性模量降低的方法定义了结构损伤单元,通过结构振动特性分析获得了不同损伤工况层合板数值模型的模态参数,... 针对层合板在加工和服役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损伤问题,提出基于差分法和改进粒子群算法的两阶段损伤定量检测方法。首先,采用单元弹性模量降低的方法定义了结构损伤单元,通过结构振动特性分析获得了不同损伤工况层合板数值模型的模态参数,运用差分法识别了损伤大致区域。其次,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定量计算损伤的精确位置和程度。所提算法通过待测结构模型和迭代更新后有限元模型模态参数的柔度矩阵构建目标函数,引入变异因子以使算法有效的跳出局部收敛,MS算子减少了健康单元对真实损伤单元损伤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可精确识别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损伤单元的位置和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合板 损伤识别 差分法 改进粒子群算法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成层条件下抗滑桩计算的改进有限差分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海洋 宋绪国 +1 位作者 郭帅杰 闫穆涵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36,共6页
滑坡治理工程中抗滑桩可能布置于层状土层、层状岩层,或岩、土成层等各种地质条件下,现行规范对于该问题建议将成层地基按加权平均法换算成等效的当量地基系数,但对于地层差异性较大的岩土成层地基其适用性有待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基... 滑坡治理工程中抗滑桩可能布置于层状土层、层状岩层,或岩、土成层等各种地质条件下,现行规范对于该问题建议将成层地基按加权平均法换算成等效的当量地基系数,但对于地层差异性较大的岩土成层地基其适用性有待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建立抗滑桩受荷段、嵌固段整体受荷分析模型,采用改进有限差分法提出抗滑桩全桩内力求解的统一矩阵运算式,避免常规有限差分方法将桩身分为受荷段和嵌固段及利用滑面处连续性条件求解的复杂迭代过程;基于2个边坡工程抗滑桩治理案例,证明改进有限差分法对岩土成层条件下抗滑桩分析的可靠性,计算用时仅需1.2 s左右,相比已有方法进一步提高抗滑桩分析设计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抗滑桩 岩土成层 改进有限差分法 全桩内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瓦斯解吸实验方法的初始粉煤快速解吸机理研究
5
作者 张蒙 张蕾 +3 位作者 曹雄 李保林 史学强 周爱桃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3-60,共8页
粉煤瓦斯解吸实验是研究粉煤瓦斯解吸动力学特征的常用手段之一,其结果是揭示粉煤放散瓦斯能力的重要参数。传统实验方法在煤样罐泄压后开始测量瓦斯解吸数据,存在较大误差。利用甲烷与氦气的粉煤吸附特性差异性提出了改进的粉煤瓦斯解... 粉煤瓦斯解吸实验是研究粉煤瓦斯解吸动力学特征的常用手段之一,其结果是揭示粉煤放散瓦斯能力的重要参数。传统实验方法在煤样罐泄压后开始测量瓦斯解吸数据,存在较大误差。利用甲烷与氦气的粉煤吸附特性差异性提出了改进的粉煤瓦斯解吸实验方法,并建立了初始瓦斯粉煤快速解吸模型,从而揭示了煤体粉化后瓦斯快速解吸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解吸开始的前5 s,0.075~0.150 mm JG71煤样解吸的瓦斯量是1.00~2.36 mm煤样的2.05倍,而0.075~0.150 mm JG82煤样解析的瓦斯量是1.00~2.30煤样的10.29倍;煤样粉化程度越高,吸附平衡压力越大,初始瓦斯解吸速度越大,传统实验方法得到的数据误差越大。研究结果为突出粉化煤体快速解吸瓦斯、提供瓦斯膨胀能、促进煤与瓦斯突出传播的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为完善煤与瓦斯致灾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瓦斯解吸 改进实验方法 吸附性差异 初始瓦斯解吸模型 煤与瓦斯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耕还林对经济社会影响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征兵 郭斌 +3 位作者 姚顺波 朱文清 刘璨 Runsheng Yin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2年第5期60-69,共10页
退耕还林推行10年以来,学术界、政界对项目的经济社会影响评价的讨论及争论越来越激烈。本文基于对整个领域研究进展了解,分别从数据、方法及结论等方面对Yao(2010)、Liu(2010)以及Uchita(2009)3篇文献进行简要述评。指出非农就业、农... 退耕还林推行10年以来,学术界、政界对项目的经济社会影响评价的讨论及争论越来越激烈。本文基于对整个领域研究进展了解,分别从数据、方法及结论等方面对Yao(2010)、Liu(2010)以及Uchita(2009)3篇文献进行简要述评。指出非农就业、农户增收不能单纯通过退耕还林本身实现,而要从思路和技术上跳出仅仅围绕退耕户或者退耕地来讨论项目经济社会影响的局限,并指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及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经济社会影响 劳动力转移 非农就业 收入增长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流域不透水表面扩张监测与时空过程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杨昆 陈俊屹 +2 位作者 罗毅 喻臻钰 邓琼飞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717-2727,共11页
人类活动是影响和改变自然和人文环境最主要的因素,而不透水表面是反映人类活动频度与强度重要指标。近30年来,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不透水表面快速扩张,同时伴随着一系列流域水环境问题产生。掌握不透水表面变化的时空过程是改善流域... 人类活动是影响和改变自然和人文环境最主要的因素,而不透水表面是反映人类活动频度与强度重要指标。近30年来,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不透水表面快速扩张,同时伴随着一系列流域水环境问题产生。掌握不透水表面变化的时空过程是改善流域水环境、控制水污染的基础。为此,以滇池流域近25年来的TM影像与OLI影像为数据基础,将改进的NDBI算法及线性光谱混合分析法相结合,得到了滇池流域近25年来不透水表面的空间范围、空间分布、不透水表面指数、不透水表面覆盖度等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算法效果较好,0.2 m空间分辨率的航拍影像精度检验结果表明,提取精度达到85.27%;滇池流域不透水表面覆盖率达19.44%,部分子流域不透水表面覆盖率超过40%,其对流域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有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水表面 滇池流域 改进的NDBI方法 线性光谱混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列图像运动目标的新型快速检测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春华 李宁 吴立潮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16-1921,共6页
运动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运动分析的基础,并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为结合帧差法运算速度快和光流法运动目标检精度高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帧差法和双向光流法相结合的快速运动目标检测算法.通过改进的三帧帧差检测法,准确的获取运动... 运动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运动分析的基础,并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为结合帧差法运算速度快和光流法运动目标检精度高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帧差法和双向光流法相结合的快速运动目标检测算法.通过改进的三帧帧差检测法,准确的获取运动目标区域.利用提出的双向光流法,在光亮度不连续及干扰的情况下,准确地提取运动目标区域特征点的光流,并对光流矢量采用阈值标注,进而检测出运动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目标检测的准确性和检测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光流法 改进三帧差分法 运动目标检测 帧差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改进的混合方法预测室外到室内的电波传播 被引量:7
9
作者 黄永明 吕英华 +2 位作者 徐立 张洪欣 冯晓俊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3年第4期428-432,共5页
采用了理想匹配吸收层技术改进了了基于衍射几何射线法(GTD)与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的混合方法,改进后的方法使计算结果比基于Mur吸收边界条件的混合法更精确更具有稳定性。该方法可作为一种移动通信系统设计方法的新选择;利用该方法研... 采用了理想匹配吸收层技术改进了了基于衍射几何射线法(GTD)与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的混合方法,改进后的方法使计算结果比基于Mur吸收边界条件的混合法更精确更具有稳定性。该方法可作为一种移动通信系统设计方法的新选择;利用该方法研究了由室外到室内的电波传播预测,给出了计算结果和传播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波传播 理想匹配吸收层 衍射几何射线法 时域有限差分法 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ITD-LS结合奇异值差分谱的间谐波快速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建元 亓亮 +1 位作者 张亚鹏 吴家明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65-69,共5页
间谐波检测技术是电力系统谐波治理的重要工作内容,文章提出一种改进ITD法结合奇异值差分谱的快速高精度检测。通过改进ITD法可以直接根据含有系统特征信息的量测数据进行参数辨识。首先利用奇异值差分谱进行系统定阶;然后应用改进的IT... 间谐波检测技术是电力系统谐波治理的重要工作内容,文章提出一种改进ITD法结合奇异值差分谱的快速高精度检测。通过改进ITD法可以直接根据含有系统特征信息的量测数据进行参数辨识。首先利用奇异值差分谱进行系统定阶;然后应用改进的ITD算法直接对含噪信号进行精确检测从而得到各谐波的实际频率;采用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s,LS)对各间谐波分量的幅值进行精确检测。改进ITD法以SSI法的协方差矩阵(Toeplitz)为输入数据,克服了数据处理方法不准确性带来的误差,提高了参数辨识精度。与SSI法相比,改进ITD法精度没有降低,同时缩短了计算时间。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速度快,检测精度高,抗噪声能力强,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ITD法 谐波检测 奇异值差分谱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DA并行加速的稀疏PCNN运动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凌滨 邓艳 于士博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300-3305,3315,共7页
为准确检测低速径向运动的小运动目标,降低系统的噪声,提高系统的实时性,提出一种基于Nvidia通用并行计算架构(CUDA)的稀疏脉冲耦合神经网络运动目标检测的并行算法。根据图形处理单元(GPU)的并行结构和硬件特点,将改进帧差法得到二值... 为准确检测低速径向运动的小运动目标,降低系统的噪声,提高系统的实时性,提出一种基于Nvidia通用并行计算架构(CUDA)的稀疏脉冲耦合神经网络运动目标检测的并行算法。根据图形处理单元(GPU)的并行结构和硬件特点,将改进帧差法得到二值图像的过程,以及差分二值图像映射到稀疏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模型的过程均放GPU上执行,提高算法的计算效率;选择利用纹理存储和共享存储方式,提高数据的访问效率,降低算法的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运动目标检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优于其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并行计算架构 稀疏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改进帧差法 运动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熵值法和限幅小波的大波动地区短期负荷预测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浩 何茜 殷家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0-75,共6页
为了使大波动地区的短期负荷预测精度得到改善,将大波动地区的负荷划分为基础负荷、冲击性负荷和小水电负荷,对波动大的的冲击性负荷和小水电负荷作出预测,并将限幅小波的理论引用到负荷预测模型中去。找出影响冲击负荷和小水电负荷相... 为了使大波动地区的短期负荷预测精度得到改善,将大波动地区的负荷划分为基础负荷、冲击性负荷和小水电负荷,对波动大的的冲击性负荷和小水电负荷作出预测,并将限幅小波的理论引用到负荷预测模型中去。找出影响冲击负荷和小水电负荷相关的若干因素。由于用于预测的信号随机波动大,因此先运用改进熵值法对历史数据进行筛选,再运用规则性系数选取适合的小波基对信号进行小波分解,然后对低频信号进行限幅滤波,对极大模值做异常处理和以低通滤波的方式去噪,再选用线性神经网络模型和改进的差分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IMA)进行预测,对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实验证明对于波动大的冲击性负荷和小水电负荷,基于单层限幅小波分析的负荷模型预测效果较单层小波分析的负荷预测效果好。改进的熵值法和限幅小波分析理论对提高冲击负荷和小水电负荷的短期预测结果精度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负荷 改进熵值法 极大模值 规则性系数 限幅小波 线性神经网络 差分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装备制造业综合发展能力评价与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健 闫永蚕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95-99,共5页
为促进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比较区域间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差异,文章基于2008—2017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改进CRITIC-TOPSIS法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综合发展能力进行了动态评价。研究表明:2008—2014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综合发展能力... 为促进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比较区域间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差异,文章基于2008—2017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改进CRITIC-TOPSIS法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综合发展能力进行了动态评价。研究表明:2008—2014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综合发展能力呈持续增长态势,2014—2017年呈平稳波动状态,部分省份出现小幅下降趋势;空间演变趋势呈明显的"东扩中进西微升"特征,且长江经济带装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将成为带动内陆发展的新引擎;提升对外开放程度可有效促进装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改进CRITIC-TOPSIS法 综合发展能力 时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知环境下机器人避障及动态目标追踪 被引量:12
14
作者 崔宝侠 宋佳瑞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2-298,共7页
针对传统人工势场法在避障及其动态目标追踪过程中产生的机器人陷入局部极小值点、无法到达目标、避障追踪路径产生震荡等问题,对传统人工势场法的引力公式和斥力分力方向进行了重新定义.在引力公式中加入速度差与加速度差因子,将斥力... 针对传统人工势场法在避障及其动态目标追踪过程中产生的机器人陷入局部极小值点、无法到达目标、避障追踪路径产生震荡等问题,对传统人工势场法的引力公式和斥力分力方向进行了重新定义.在引力公式中加入速度差与加速度差因子,将斥力分力方向重新定义为与引力方向夹角不大于90°的方向,并且将该优化思想与现有的改进人工势场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可行且提高了机器人避障和动态目标追踪的灵活性以及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人工势场法 动态目标追踪 避障 局部极小值 斥力方向 引力公式 机器人 加速度差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差值熵的实时人群异常检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振 王旭智 万旺根 《电子测量技术》 2020年第10期119-124,共6页
检测拥挤场景中的人群异常情况作为近年来计算机视觉的热点,非常具有挑战性,在监控视频领域,人群异常检测对于公共安全意义重大。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差值熵的实时检测人群异常的方法,针对拥挤场景人群高密度高遮挡的问题,使用改进... 检测拥挤场景中的人群异常情况作为近年来计算机视觉的热点,非常具有挑战性,在监控视频领域,人群异常检测对于公共安全意义重大。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差值熵的实时检测人群异常的方法,针对拥挤场景人群高密度高遮挡的问题,使用改进光流法来提取人群运动的轨迹,在得到人群运动的光流后,通过计算光流的幅度值大小来生成每帧视频中人群的运动图,然后通过相邻帧之间的人群运动差值来表示人群运动的变化,最后计算出人群运动差值熵来检测人群异常。通过在公共数据集上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最先进算法相比,在拥挤场景中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人群异常检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光流法 运动差值熵 自适应阈值 人群异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绩效评价 被引量:16
16
作者 熊冰瑶 夏建国 +1 位作者 林婉嫔 晏蔚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219-222,共4页
选取四川省21个市(州)2011-2015年以来3 601个项目为研究对象,构建立足区域特色的"4E"绩效评价体系,运用TOPSIS法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进行绩效评价。结果表明:(1)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绩效值为0.4536,市(州)的绩效水平极差较大... 选取四川省21个市(州)2011-2015年以来3 601个项目为研究对象,构建立足区域特色的"4E"绩效评价体系,运用TOPSIS法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进行绩效评价。结果表明:(1)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绩效值为0.4536,市(州)的绩效水平极差较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区域差异;(2)各市(州)经济发展水平对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绩效水平有较大影响,尤其是第一产业增加值与绩效水平具有强相关性(R=0.7757>0.433=R_(0.05,19),两者显著相关);(3)本文以综合绩效观为基础展开评价,改进TOPSIS法体现了绩效评价的多目标特点,易于发现区域差异特征,具有一定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绩效评价 区域差异 改进TOPSIS法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Δlog R方法的陆相页岩气储层应用——以四川盆地D地区X组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罗意淳 张超谟 +4 位作者 张占松 石文睿 刘伟男 周雪晴 张亚男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0-89,I0006,共11页
为解决Δlog R方法应用于沉积环境较复杂的陆相页岩气储层精度低的问题,以四川盆地D地区X组陆相页岩气储层为研究对象,分析陆相页岩气与海相页岩气储层在测井响应上的主要差异原因,将去铀伽马曲线计算的相对黏土质量分数作为电阻率校正... 为解决Δlog R方法应用于沉积环境较复杂的陆相页岩气储层精度低的问题,以四川盆地D地区X组陆相页岩气储层为研究对象,分析陆相页岩气与海相页岩气储层在测井响应上的主要差异原因,将去铀伽马曲线计算的相对黏土质量分数作为电阻率校正因子,在低成熟度环境下拟合声波时差转化系数,建立一种加入电阻率校正因子、优化声波时差转化系数的改进Δlog R模型。应用结果表明:改进Δlog R模型能够大幅提高Δlog R模型的预测精度,且具有较好的推广性和适用性。该结果为四川盆地D地区陆相页岩气储层总有机碳质量分数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陆相 页岩气 总有机碳质量分数 改进Δlog R方法 低电阻率校正 声波时差转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双模量特性的块系岩体摆型波传播规律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姜宽 戚承志 +2 位作者 卢真辉 崔英洁 李太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71-178,共8页
摆型波现象是深部岩体工程中的一种独特的岩体动力学现象,极易引发冲击地压等深部岩体工程灾害。针对深部块系岩体的非均匀性特征,基于岩体等级块系构造理论,利用改进的中心差分法,研究具有双模量特性的块系岩体摆型波的传播规律,分析... 摆型波现象是深部岩体工程中的一种独特的岩体动力学现象,极易引发冲击地压等深部岩体工程灾害。针对深部块系岩体的非均匀性特征,基于岩体等级块系构造理论,利用改进的中心差分法,研究具有双模量特性的块系岩体摆型波的传播规律,分析模量比对摆型波传播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模量比对块体正向位移幅值影响不大,而对负向位移幅值具有较大影响;块体位移最大值在中前区衰减较慢,而在末端快速衰减,不同模量比的块体位移在末端有收敛的趋势;模量比对速度响应的振幅无明显影响,但能使速度响应周期增大;随模量比的减小,加速度响应出现摆型波的“成簇”现象,得到了试验现象的证明。最后,基于摆型波理论提出了预防冲击地压灾害的两点建议:①增强巷道围岩整体性;②改进传统巷道支护方式,考虑支护结构的抗冲击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研究具有双模量特性的块系岩体摆型波对研究复杂的不均匀的深部岩体动力学性质、保证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系岩体 摆型波 冲击地压 双模量特性 动力响应 改进的中心差分法 巷道围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况下锂电池欧姆和极化内阻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沫 刘坤 +2 位作者 赵显蒙 孙梦然 陈琳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90-1293,共4页
针对在不同工况(不同荷电状态、不同充电倍率、不同放电倍率)下准确、高效地测量锂离子电池欧姆内阻和极化内阻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混合脉冲功率特性阶跃法(HPPC)测量内阻。通过改变HPPC充放电倍率固定比值关系,可以解决在多倍率充... 针对在不同工况(不同荷电状态、不同充电倍率、不同放电倍率)下准确、高效地测量锂离子电池欧姆内阻和极化内阻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混合脉冲功率特性阶跃法(HPPC)测量内阻。通过改变HPPC充放电倍率固定比值关系,可以解决在多倍率充放电测试脉冲中,锂离子电池容量亏损的问题。从而完成在单个内阻测试循环中,测量出不同工况下的充放电欧姆内阻和极化内阻。实验结果表明,与原方法相比,改进HPPC法测量的充放电欧姆内阻和极化内阻相关系数均在92.3%以上,平均测量精度最大提高7.64%,实验测试时间节省近78.47%,证明所提出的改进HPPC法能高效、准确地测量不同荷电状态、不同充放电倍率下的欧姆内阻和极化内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不同工况 欧姆内阻 极化内阻 改进HPPC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三帧差分法的3D打印机轨迹检测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雪皎 神显豪 +2 位作者 易金生 潘角 梁嘉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32-36,61,共6页
针对获取运动轨迹不清晰以及轨迹不能很好地被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帧差分法的3D打印机轨迹检测改进算法。采用USB摄像头采集图像,然后用改进三帧差分方法和高斯混合模型进行轨迹的粗略判断,并使用Qt框架实现对目标中心即3D打印机... 针对获取运动轨迹不清晰以及轨迹不能很好地被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帧差分法的3D打印机轨迹检测改进算法。采用USB摄像头采集图像,然后用改进三帧差分方法和高斯混合模型进行轨迹的粗略判断,并使用Qt框架实现对目标中心即3D打印机喷头的运动轨迹检测和速度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完整地获取3D打印机喷头轨迹,能较大程度地减少图像处理的计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三帧差分法 高斯混合模型 轨迹检测 目标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