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血清白介素-18、-33和IgE水平与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相关性研究 |
孟祖东
盛晚香
王恒
王晶
宋继权
|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7
|
|
2
|
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抗交叉反应性糖类决定簇IgE水平与血清IgE水平和皮肤点刺试验的关联性分析 |
闫津津
冯珍如
王全桂
王美玲
闫存玲
李志艳
郑新芝
|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1
|
|
3
|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ECP及IgE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
王仲秋
林荣军
车淑玉
|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
2014 |
11
|
|
4
|
大鼠过敏性休克死后血清IgE、类胰蛋白酶的变化 |
米丽
高卫民
杜中波
曹志鹏
张圆
朱宝利
|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
2015 |
16
|
|
5
|
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食入性和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结果分析 |
马晓蕾
孙青苗
贾军
蔡林
|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9
|
|
6
|
血清总IgE、类胰蛋白酶和类糜蛋白酶在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鉴定中的应用 |
王红杰
宋纬平
阳宇
黄京璐
郝博
高迪
汤大为
王小广
刘水平
权力
罗斌
|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
2012 |
11
|
|
7
|
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清IL-10、IFNγ和IgE的变化及糖皮质激素的调节作用 |
吴革平
章如新
温武
燕志强
余少卿
孙伟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8
|
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IgE过敏原检测及两种氯雷他定的疗效比较 |
杨雪源
李安生
高建明
弓娟琴
贾虹
陈敏
宗文凯
盛楠
刘训荃
|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9
|
疤痕灸配合针刺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LT和IgE水平的影响 |
郑苏
罗强
吴珍
彭力
解龙川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
2014 |
10
|
|
10
|
过敏性鼻炎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界值对血清特异性IgE诊断价值的影响 |
张媛
刘承耀
段甦
赵延明
张罗
|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15
|
|
11
|
过敏性鼻炎血清特异性IgE与皮肤点刺试验的关联性分析 |
张媛
刘承耀
张罗
|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17
|
|
12
|
新型蛋白质芯片与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过敏原特异性IgE的对比研究 |
路雪艳
王晶
张春雷
|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13
|
白介素6受体基因rs4129267位点多态性与汉族儿童哮喘易患性及血清IgE水平的关联研究 |
李增清
杨东新
周真
赵小琴
赵慧
谢丹宇
郭素华
胡兢晶
王波
|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14
|
清肝宁肺汤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模型大鼠IgE、IL-6、ICAM-1影响的实验研究 |
葛资宇
童骄
朱文雄
曾逸笛
卢芳国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
2012 |
13
|
|
15
|
香菊胶囊对变应性鼻炎患者IgE、IL-4、IL-8及EOS的影响 |
张茜
|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
2016 |
17
|
|
16
|
RS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总IgE及ECP的临床研究 |
李羚
谢娟娟
钱俊
谢平
穆惠君
|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17
|
益气温阳、通窍止涕方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对血清IgE、EOS的影响 |
葛仪方
谯凤英
刘鼐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
2022 |
13
|
|
18
|
实验性哮喘小鼠T淋巴细胞对B细胞分泌特异性IgE的调节作用 |
胡素贤
黄瑾
|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19
|
过敏性猝死豚鼠不及时冷藏对血清IgE的影响及法医学意义 |
苏俊
余舰
刘勇
|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
2015 |
1
|
|
20
|
哮喘儿童血清白细胞介素4、转化生长因子β_1及IgE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李善玉
赵凯姝
李波
鲁继荣
魏景艳
|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