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胶体金技术及其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许艳丽 鲍蕾 +3 位作者 吴振兴 吕宁 梁成珠 赵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17,共5页
综述了免疫胶体金的制备及保存方法,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免疫胶体金技术在真菌毒素检测上的应用,并分析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免疫胶体金技术 真菌毒素检测 应用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免疫胶体金试纸条的研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程 刘芳 +5 位作者 刘箐 韩舜愈 董庆利 杨标 胡津津 马丽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9-205,共7页
将骨髓瘤细胞SP2/0与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免疫小鼠得到的脾细胞融合,通过筛选得到3株稳定分泌抗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D3、E7、B9,D3和B9亚类为IgG1,E7亚类为IgG2a,轻链亚型均为κ。交叉反应结果显示这3株... 将骨髓瘤细胞SP2/0与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免疫小鼠得到的脾细胞融合,通过筛选得到3株稳定分泌抗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D3、E7、B9,D3和B9亚类为IgG1,E7亚类为IgG2a,轻链亚型均为κ。交叉反应结果显示这3株单抗仅结合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对15株其他细菌无反应,测得胶体金标记单抗最佳pH、最佳结合量分别为D3:pH 7.5~8.0、24μg/mL;B9:pH 7.5、12μg/mL;E7∶pH7.5、18μg/mL,抗体配对选择胶体金结合D3喷涂金标垫、E7以1 mg/mL喷涂NC膜作T线为最优组合,试纸条检测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灵敏度为2.1×106CFU/mL,且仅可检出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对25株其他细菌均无交叉反应,模拟带菌实验表明,对市售面包、牛奶、果冻各25 g(mL)均添加约200 CFU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增菌培养8、10、10 h即可检出。研究表明,实验自主制备的抗体性能良好,试纸条特异性、灵敏度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可在政府食源性致病菌监管部门、食品企业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单克隆抗体 免疫胶体金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病毒检测方法述评 被引量:4
3
作者 孙新城 周贺娟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5期80-83,95,共5页
综述了肠道病毒的种类、结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及肠道病毒的检测方法.通过对各方法优缺点的比较,认为免疫学检测方法在方便快速检测肠道病毒中的独特优势,尤其是免疫胶体金标记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备受青睐.提出确定肠道病毒的共同... 综述了肠道病毒的种类、结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及肠道病毒的检测方法.通过对各方法优缺点的比较,认为免疫学检测方法在方便快速检测肠道病毒中的独特优势,尤其是免疫胶体金标记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备受青睐.提出确定肠道病毒的共同抗原和研制胶体金多元化检测试纸条可作为今后肠道病毒的通用检测方法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检测方法 免疫学检测 胶体金多元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胶体金技术在马铃薯病毒检测上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范国权 陈卓 +5 位作者 高艳玲 张威 耿宏伟 申宇 喻江 白艳菊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11期60-62,共3页
免疫胶体金技术是一种快速、简便、结果容易判定的新型免疫标记技术,应用免疫胶体金技术制备试纸条具有特异性强、价格低、灵敏度高的特点,适用于马铃薯病毒检测,特别广泛适用于田间和口岸现场检测等工作。文章对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基本... 免疫胶体金技术是一种快速、简便、结果容易判定的新型免疫标记技术,应用免疫胶体金技术制备试纸条具有特异性强、价格低、灵敏度高的特点,适用于马铃薯病毒检测,特别广泛适用于田间和口岸现场检测等工作。文章对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基本原理、制备方法以及其目前在马铃薯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胶体金技术 马铃薯 病毒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胶体金技术在动物疫病诊断领域中的专利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哈登楚日亚 赵永刚 +3 位作者 赵明 吴晓东 吴树清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年第1期81-85,共5页
免疫胶体金技术(GICT)现已广泛应用于各检测领域。本文通过检索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分析了其在病毒、细菌和寄生虫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并对我国免疫胶体金技术在动物疫病检测领域中的专利进展进行了... 免疫胶体金技术(GICT)现已广泛应用于各检测领域。本文通过检索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分析了其在病毒、细菌和寄生虫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并对我国免疫胶体金技术在动物疫病检测领域中的专利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疫病 免疫胶体金技术 专利 检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新型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乌英才其克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1-86,共6页
布鲁氏菌(Brucella)是一种细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它主要感染牛、羊、猪、狗、骆驼和鹿等动物,并通过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通过食用受感染的食物和实验室接触传播给人类。布鲁氏菌的传播引起布鲁氏菌病,该病是一种流行范围广、危害... 布鲁氏菌(Brucella)是一种细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它主要感染牛、羊、猪、狗、骆驼和鹿等动物,并通过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通过食用受感染的食物和实验室接触传播给人类。布鲁氏菌的传播引起布鲁氏菌病,该病是一种流行范围广、危害极其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细菌性人畜共患病,在兽医临床上对动物和人类都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布鲁氏菌一旦感染,治疗非常困难,因此对于布鲁氏菌病重点在于防控。由于目前布鲁氏菌的检测方法众多,原理多样,易造成人们对布鲁氏菌检测方法使用原理的不清晰以及混淆,导致对布鲁氏菌病检测的局限性,文章主要对布鲁氏菌的常规检测技术、分子生物检测技术、以及一些以免疫反应为基础的新型检测技术进行了系统综述,同时对布鲁氏菌的防控进行展望,以期为布鲁氏菌的检测与防控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PCR 免疫 胶体金 检测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陈燕 刘杰 +1 位作者 李玉兰 刘芳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5期2252-2253,2256,共3页
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普遍关注。由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影响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对在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中应用前景广阔的多重PCR技术、生物芯片技术、酶联免疫法、免疫胶体金技术、蛋白芯片技术... 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普遍关注。由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影响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对在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中应用前景广阔的多重PCR技术、生物芯片技术、酶联免疫法、免疫胶体金技术、蛋白芯片技术及生物传感器技术进行了概述,为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检测 多重PCR 生物芯片 免疫胶体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