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ltivation of Young Students' Core Value in New Media Environment
1
作者 Zhang Xinbiao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97-302,共6页
New media is not only an emerging media and a unique cultural form,but also a mechanismproducing,expressing and disseminating ideology such as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New media is not only an emerging media and a unique cultural form,but also a mechanismproducing,expressing and disseminating ideology such as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core values,characteristics of new media such as information production,expression and propagation should be deeply understood and exploited.Accordingly,college students’positive values will be fully guided by new media,thus cultivating and shaping a new generation firmly fulfill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 新媒体 培养 生核 环境 意识形态 大学生 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强国背景下农业科学专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探析
2
作者 冯素伟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5期96-98,共3页
对当前农科类大学生对农业认识的不足、专业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教育者自身能力不足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强化爱国情怀、革新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提升教育者自身能力和素质等解决策略。通过实施这些措施,旨在培育具备文化素养、... 对当前农科类大学生对农业认识的不足、专业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教育者自身能力不足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强化爱国情怀、革新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提升教育者自身能力和素质等解决策略。通过实施这些措施,旨在培育具备文化素养、技术知识、经营能力和管理技巧的高素质农村实用人才,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强国 农科类大学生 专业思想教育 教育模式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内卷焦虑”心态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探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方曦 马汉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138,共18页
近年来大学生群体日益凸显的“内卷焦虑”心态持续成为热门话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通过问卷调查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与“内卷焦虑”心态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提高其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对高校教育的认可度、对国家... 近年来大学生群体日益凸显的“内卷焦虑”心态持续成为热门话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通过问卷调查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与“内卷焦虑”心态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提高其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对高校教育的认可度、对国家发展的关注度能显著降低其“内卷焦虑”程度。进一步研究表明,对高校教育的认可度与心理压力对于其“内卷焦虑”具有正向的交互效应。基于此,本研究认为,从个体层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从专业学习层面提高教学质量和认同度,从学校层面加强思政教育和公共参与,对心理压力较大的学生群体给予特别的关注,并注重国情教育和思想引领,是纾解大学生群体“内卷焦虑”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卷”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思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佳祺 徐成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0,共4页
红色文化是党的宝贵精神资源,具有鲜明的先进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民族性。红色文化对于强化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性、生动性与实效性,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党的宝贵精神资源,具有鲜明的先进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民族性。红色文化对于强化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性、生动性与实效性,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精选教育内容,推进红色文化融入教学过程;丰富教育形式,助力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活动;打造优质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开展教育评价,保障融入的实效性等多个维度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文化 教育内容 教育形式 教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沂蒙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和路径的契合研究
5
作者 张慧杰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5-49,共5页
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群体性、时代性特征都表明了其具有全面的育人价值和强大的育人功能。沂蒙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路径方面高... 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群体性、时代性特征都表明了其具有全面的育人价值和强大的育人功能。沂蒙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路径方面高度契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充分融入并利用沂蒙精神,能够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蒙精神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目标 教育内容 教育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下的思政教育创新
6
作者 李健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79-87,共9页
以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建设为背景,分析当前该模式下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育人力量下沉不足、模式管理落实不到位、育人抓手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思政教育的精准化、场景化、互动化、协同化等创新路径,... 以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建设为背景,分析当前该模式下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育人力量下沉不足、模式管理落实不到位、育人抓手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思政教育的精准化、场景化、互动化、协同化等创新路径,并建议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服务水平,增强学生参与度,构建评价反馈机制等措施,提升“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下的思政教育效果,以更好地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 思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医文化推动医学院校思政育人的逻辑进路
7
作者 杨卓妍 李中华 +1 位作者 张金凤 程澄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53-860,共8页
红医文化贯穿中国红色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是革命文化、卫生文化与教育文化的统一体,为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育人资源。从历史逻辑看,红医文化根植于中国古代“医乃仁术”的传统医德思想,流变于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卫生健康事... 红医文化贯穿中国红色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是革命文化、卫生文化与教育文化的统一体,为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育人资源。从历史逻辑看,红医文化根植于中国古代“医乃仁术”的传统医德思想,流变于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从理论逻辑看,红医文化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文化领导权理论有着紧密关联;从实践逻辑看,须从把准红医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学理性,突出医学生思政育人导向、善用红医文化现有资源,完善医学生思政育人内容、筑牢红医素养根基,优化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三个方面明晰实践理路;从价值旨归看,红医文化利于涵养医学生职业道德精神、满足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需求、助力健康中国事业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医文化 医学院校 医学生 医学人文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体系思维”构建区域职业教育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行动框架与动力机制
8
作者 柳叶青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9-57,共9页
运用“体系思维”指导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可以通过不同主体、要素的系统整合,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内部协调的有机系统,包括整合“目标、渠道、策略、保障”四个关键要素建立专业教学系统,立足课程内容整... 运用“体系思维”指导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可以通过不同主体、要素的系统整合,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内部协调的有机系统,包括整合“目标、渠道、策略、保障”四个关键要素建立专业教学系统,立足课程内容整体设计思政目标、思政载体、思政活动形成课程教学系统,以“融于素养、融于重点、融于互动、融于发展”为关键点建立课堂教学系统。在推动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从无到有、从散到聚、从外到内的实践过程中,通过把握“纵向与横向”“内生与外延”“规范与自主”的辩证统一关系,进一步激发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的内生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思维 职业院校 课程思政 教学体系 行动框架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赶考”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9
作者 龙春霞 荣燕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1-44,共4页
“赶考”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从历史性、本体性和价值性三个方面准确立体把握“赶考”精神的精神实质,是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进入新时代,大学生面临着理想信念之考、初心使命之考、政... “赶考”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从历史性、本体性和价值性三个方面准确立体把握“赶考”精神的精神实质,是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进入新时代,大学生面临着理想信念之考、初心使命之考、政治认同之考、意志力、抗压抗挫折力和应变能力之考,“赶考”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进路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赶考”精神的认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赶考”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贯彻“赶考”精神,丰富能够承载并传播“赶考”精神的教育载体,把“赶考”精神浸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赶考”精神 大学生 理想信念 政治认同 初心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问题及策略——以研读《大学》之“道”为例
10
作者 王骁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50-53,共4页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典名作数不胜数,具有培养大学生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作用,其中,《大学》之“道”德育价值突出。大学生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出现的问题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不足、教师运用...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典名作数不胜数,具有培养大学生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作用,其中,《大学》之“道”德育价值突出。大学生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出现的问题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不足、教师运用经典之“道”能力不足、现行的德育方式缺乏吸引力。大学生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应加大课程开发与利用,建设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期汲取经典之“道”,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 《大学》之“道” 思想政治教育 德育方式 文化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融入涉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理研究——以吕梁红色文化为例
11
作者 张瑜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期154-158,共5页
吕梁地区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丰富内涵是新时代大学生坚定和实现理想信念所必需的精神力量,为新时代涉农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思路。该文分析吕梁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政内涵、吕梁红色文化资源与涉农高校思想... 吕梁地区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丰富内涵是新时代大学生坚定和实现理想信念所必需的精神力量,为新时代涉农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思路。该文分析吕梁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政内涵、吕梁红色文化资源与涉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现状,提出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在思政课堂积极嵌入红色元素,让思政课堂“动起来”,线上线下相融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让红色资源真正“活起来”,创新传播形式,探寻红色资源的价值和意义,让大学生“燃起来”,创新机制,构建馆校协同合作模式,让育人共同体“强起来”,进一步推动吕梁红色文化资源有效融入涉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涉农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机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涉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2
作者 赵伟 郭志远 +2 位作者 张立新 贾文龙 白锦霞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1期159-162,共4页
山西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涉农高校大学生作为未来农业领域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将山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涉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能为... 山西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涉农高校大学生作为未来农业领域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将山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涉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能为思政教育注入新活力,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与道德修养,又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使涉农高校切实成为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坚强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优秀传统文化 涉农高校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融入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婧 宋德群 +2 位作者 刘洋 李东泽 赵志方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8-63,共6页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是辽宁红色文化资源、红色历史、红色故事、红色精神的集中凝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天然教科书。对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实地调研,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提出从“被动学”到“...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是辽宁红色文化资源、红色历史、红色故事、红色精神的集中凝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天然教科书。对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实地调研,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提出从“被动学”到“主动学”: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主体;从“讲理论”到“重体验”:嵌入式学习红色资源;从“被参与”到“广参与”:红色文化渗入校园文化;从“独唱”到“大合唱”:共同开发红色资源四方面探索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于学生分层的话语省思 被引量:2
14
作者 孔国庆 刘韶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4-150,共7页
在范畴语义上,高校思政课基于学生分层的学理释读以对学生分层为基础,内含因材施教、以生为本、目标激励理念,遵循差异性、主体性、动态性原则,需要辩证处理普遍与特殊、师教与生学、理论与现实的关系。在实践语境上,高校学情差异的客... 在范畴语义上,高校思政课基于学生分层的学理释读以对学生分层为基础,内含因材施教、以生为本、目标激励理念,遵循差异性、主体性、动态性原则,需要辩证处理普遍与特殊、师教与生学、理论与现实的关系。在实践语境上,高校学情差异的客观性、高校思政课建设现状变革之需、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日益增强、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提升的根本所在,构成了高校思政课基于学生分层的现实需求。在价值意蕴上,高校思政课基于学生分层的意义要旨体现为:增强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提升高校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强化高校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学的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学生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感染性的内涵意蕴、生成机理与提升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子刚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4-141,共8页
高校学生组织作为大学生维系社会化关系存在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托。大学生组织感染性是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被组织所传递的某种观念、价值、情绪、信息、行为瞬间激发或长期影响,从而产生连锁性反应... 高校学生组织作为大学生维系社会化关系存在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托。大学生组织感染性是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被组织所传递的某种观念、价值、情绪、信息、行为瞬间激发或长期影响,从而产生连锁性反应并引起情感共鸣,最终改变其思想或行为的过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感染性的生成,主要遵循人际吸引、模仿学习、竞争激励、心理相容、情感共鸣等机理。立足实践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感染性,应聚焦增强组织的吸引力、有序性和凝聚力,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感染性的广度和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学生组织 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感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实践“无形课堂”的内涵特征、功能导向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2
16
作者 符茂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2-36,共5页
社会实践活动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大学生增强实践本领、增长真才实学的“无形课堂”,有着启发性、实践性、协作性和创造性的内涵特征。广泛深入参与劳动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锤炼意志品... 社会实践活动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大学生增强实践本领、增长真才实学的“无形课堂”,有着启发性、实践性、协作性和创造性的内涵特征。广泛深入参与劳动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锤炼意志品格、提升实践能力。高职院校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润物无声”的过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丰富思政教育形式,扩充思政教育内容,增强思政教育功能,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 无形课堂 大学生思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逻辑、现实审视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2
17
作者 梅萍 杨浩英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0-126,共7页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征程上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要更好推进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须科学把握“融入”的理论逻辑,深入了解“融入”...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征程上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要更好推进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须科学把握“融入”的理论逻辑,深入了解“融入”的现实状况,积极探索“融入”的优化路径,从而充分激发伟大建党精神铸魂育人的深厚力量,着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铸魂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盛辉 文佳妮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9-63,68,共6页
文化是民族发展的根基,高校文化具有激励、约束、导向、提升认同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新时代背景下,要克服一些诸如外在社会环境,校园建设者不够重视和受教育者本身忽视等因素,促进高校文化与社会... 文化是民族发展的根基,高校文化具有激励、约束、导向、提升认同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新时代背景下,要克服一些诸如外在社会环境,校园建设者不够重视和受教育者本身忽视等因素,促进高校文化与社会、在校师生的多方面深度融合,从而更好地将高校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政治和思想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融入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立华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1-44,54,共5页
红色文化具有与生俱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目标一致性、功能契合性。高校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红色文化具有与生俱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目标一致性、功能契合性。高校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对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大意义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提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路径,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红色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思政课学习动力的现状调查与提升策略--以江苏省3所高校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章锐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15,共6页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习动力对大学生思政课学习效果的提升发挥根本性作用。文章基于对江苏省新转设3所高校的调研,借助分析软件,在把握大学生思政课学习动力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思政课学习动力的差异性...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习动力对大学生思政课学习效果的提升发挥根本性作用。文章基于对江苏省新转设3所高校的调研,借助分析软件,在把握大学生思政课学习动力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思政课学习动力的差异性,探究了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对大学生思政课学习动力的影响。为此,有必要从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三个层面,构建行之有效的学习动力提升策略,从而真正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育人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政课 学习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