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NN-BiLSTM-Attention的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区域判别研究
1
作者 陈仕龙 宋国雄 +3 位作者 邓健 毕贵红 杨毅 李国辉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141,共10页
针对现有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系统线路故障定位难度大、准确率低以及阀值整定繁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NN-BiLSTM-Attention的故障区域判别方法。首先,分析LCC侧、T区、MMC2侧的故障区域特征,指出不同区域的故障特征具有各自的独特性。然后... 针对现有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系统线路故障定位难度大、准确率低以及阀值整定繁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NN-BiLSTM-Attention的故障区域判别方法。首先,分析LCC侧、T区、MMC2侧的故障区域特征,指出不同区域的故障特征具有各自的独特性。然后,采集T区左右4个保护装置故障时刻的暂态电流、电压数据得到功率突变量数据,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局部特征,利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学习更为丰富的故障特征,使模型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所提取的故障特征,并利用注意力机制(AM)对所提取的故障特征信息进行加权,筛选有助于故障区域判别的故障特征从而提高模型性能。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所提方法能够迅速且精确地识别故障区域,既保证了较高的准确度,又具备良好的过渡电阻适应性和抗噪声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端混合柔性直流 暂态功率 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注意力机制 故障区域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辨识的灵活接地有源配电系统故障选线算法
2
作者 孙舒熳 孙哲彬 +3 位作者 田毅帅 李玲陶 邬超慧 邵文权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5-141,共7页
针对含分布式电源的灵活接地方式配电系统故障选线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暂态零序网络模型辨识的选线算法。文中建立了中性点小电阻投入后由消弧线圈初始储能放电构成的暂态零序网络,分析了暂态过程阶段主要频率的变化规律以及健全线路、故... 针对含分布式电源的灵活接地方式配电系统故障选线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暂态零序网络模型辨识的选线算法。文中建立了中性点小电阻投入后由消弧线圈初始储能放电构成的暂态零序网络,分析了暂态过程阶段主要频率的变化规律以及健全线路、故障线路暂态电流的时域模型。任意健全线路的暂态主频电流由暂态零序电压一阶导数与自身对地电容线性表达,即健全线路等效为电容模型;而对于故障线路较健全线路增加了暂态零序电压与过渡电阻的线性表达部分。进一步以线路电容模型为辨识基准模型,利用暂态零序电压和各线路自身的电容参数来计算各线路的暂态电流。理论上,暂态计算电流与实际测量电流一致,则表明实际线路为电容模型,判为健全线路;反之,判为故障线路。进一步利用暂态计算电流与测量电流的差异构建了相应的故障选线判据。最后,通过Matlab仿真软件验证该选线算法在不同过渡电阻、故障位置等故障情形下的适用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接地系统 有源配电系统 单相接地故障 暂态电压 模型辨识 故障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WT改进限流电抗电压的柔性直流配电网故障保护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韦延方 杨萍 +2 位作者 杨湛晔 王鹏 王晓卫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2-32,共11页
直流线路故障的快速可靠识别是柔性直流配电网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利用限流电抗器的边界条件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小波变换(empirical wavelet transform, EWT)改进限流电抗电压的柔性直流配电网故障保护方法。首先,利用经验小波变... 直流线路故障的快速可靠识别是柔性直流配电网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利用限流电抗器的边界条件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小波变换(empirical wavelet transform, EWT)改进限流电抗电压的柔性直流配电网故障保护方法。首先,利用经验小波变换对直流线路电压进行高频分量提取,采用改进电压梯度算法作为启动判据。然后,针对不同故障下直流线路两侧限流电抗器的高频暂态电压的尖峰度不同,提出利用峭度算法识别区内、外故障的保护判据。最后,利用Teager能量算子,计算出正、负极线路的高频暂态电压的瞬时能量最大值之比,构成故障选极的判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区分故障极以及区内、外故障,对通信要求低,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在不同工况下均能够可靠工作,可较好地满足柔性直流配电网对保护的速动性与选择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配电网 故障识别 EWT 高频暂态电压 峭度 TEAGER能量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调相机静偏心故障下的暂稳态特性分析
4
作者 李俊卿 赵鹏 +5 位作者 史玮明 陈忠 李颖 张波 王稚洺 何玉灵 《电机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19,共8页
同步调相机的稳态和暂态无功补偿能力主要取决于其稳态同步电抗和暂态电抗,当调相机发生转子气隙静偏心故障时会导致暂稳态电抗发生变化。针对如何准确考虑大型同步调相机静偏心故障状态下暂稳态电抗参数的变化趋势问题,首先,从调相机... 同步调相机的稳态和暂态无功补偿能力主要取决于其稳态同步电抗和暂态电抗,当调相机发生转子气隙静偏心故障时会导致暂稳态电抗发生变化。针对如何准确考虑大型同步调相机静偏心故障状态下暂稳态电抗参数的变化趋势问题,首先,从调相机的暂稳态电抗参数的定义和电机内部各绕组及磁路结构之间的电磁关系出发,推导出同步调相机静偏心故障对其暂稳态电抗的影响关系。其次,基于同步调相机机械参数搭建出有限元模型,利用超导回路法仿真计算出调相机的暂稳态电抗参数,其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调相机实际值误差在5%以内。最后,对于不同静偏心故障程度下调相机的暂稳态电抗进行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调相机静偏心故障程度的增大,调相机稳态同步电抗和暂态电抗都呈现增大的趋势,与理论推导结果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相机 静偏心故障 暂稳态电抗 超导回路 有限元分析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穿越演化特性的SVG电磁暂态模型测辨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夏楠 罗傲京 +3 位作者 晁璞璞 张青蕾 李卫星 王潇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12,共12页
建立准确的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SVG)白盒电磁暂态仿真模型是分析电网电压稳定特性的前提。然而,由于SVG的控制器结构和参数保密,其建模大都基于典型控制结构和参数,模型的暂态输出特性与实际差异较大。针对上述问题,... 建立准确的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SVG)白盒电磁暂态仿真模型是分析电网电压稳定特性的前提。然而,由于SVG的控制器结构和参数保密,其建模大都基于典型控制结构和参数,模型的暂态输出特性与实际差异较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SVG厂家封装黑盒模型故障穿越(fault ride-through,FRT)演化特性的电磁暂态模型测辨方法。首先,分析了厂家黑盒模型的拓扑特征,通过多工况故障穿越响应测试,厘清了其故障穿越演化特性。然后,通过分析不同控制环节暂态切换过程对SVG故障穿越响应特性的影响和作用途径,提出了基于SVG故障穿越响应演化形态的控制器结构辨识方法。通过分析SVG不同控制环节参数对其故障穿越响应特性的分阶段作用原理,提出了基于故障穿越响应幅值的控制器参数分步辨识方法,形成了SVG的白盒化电磁暂态模型测辨方法体系。最后,将建立的不同型号白盒仿真模型与对应厂家黑盒模型进行了故障穿越响应特性对比分析,发现其误差远小于现行标准的允许误差,证明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G 厂家黑盒模型 故障穿越响应特性 电磁暂态模型 控制器结构辨识 控制器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暂态测量阻抗的高压直流线路故障识别方法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剑 邰能灵 +2 位作者 范春菊 陈实 陈金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5504-5514,5726,共11页
为提高高压直流线路故障检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利用直流线路两端暂态测量阻抗特征的故障判别方法。基于长线路传输方程,分析直流区内、外故障暂态过程中线路两端的暂态测量阻抗特征(定义为暂态电压分量与暂态电流分量之比)。由于直流线... 为提高高压直流线路故障检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利用直流线路两端暂态测量阻抗特征的故障判别方法。基于长线路传输方程,分析直流区内、外故障暂态过程中线路两端的暂态测量阻抗特征(定义为暂态电压分量与暂态电流分量之比)。由于直流线路与边界在不同频带下呈现的阻抗特征存在差异,区内、外故障时,线路两端暂态测量阻抗将不同,据此可形成故障判据。利用暂态测量阻抗进行故障判别,克服传统暂态谐波保护中谐波幅值低、易受线路衰减及过渡电阻的影响等缺陷。结合双极线路低频段暂态分量耦合系数小的特点,提出利用低频段暂态电流比值进行故障极判别。仿真分析与现场录波数据测试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可靠地实现直流线路的故障判别,具有较强的抗过渡电阻能力,且对于系统参数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 暂态测量阻抗 暂态电压 系统参数 故障判别 过渡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暂态电流Pearson相关性的两电平VSC-HVDC直流线路故障判别 被引量:34
7
作者 刘剑 邰能灵 +2 位作者 范春菊 郑晓冬 黄文焘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4-85,共12页
为提高柔性直流(VSC-HVDC)输电系统的直流线路故障处理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暂态电流相关性的直流线路故障判别方法。直流线路发生区内、外故障时,直流线路两端的电容支路暂态电流与直流线路入口处暂态电流特征差异明显;利用Pearson相关... 为提高柔性直流(VSC-HVDC)输电系统的直流线路故障处理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暂态电流相关性的直流线路故障判别方法。直流线路发生区内、外故障时,直流线路两端的电容支路暂态电流与直流线路入口处暂态电流特征差异明显;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来描述电容支路与线路入口处暂态电流的差异程度,直流线路故障的判别仅通过线路两端计算的暂态电流Pearson相关系数即可实现。该故障判别方法可克服非故障线路馈入电流的影响,适用于两端以及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故障判别方法不受高频分量、数据同步、故障位置与类型、噪声干扰以及控制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能准确地识别直流线路区内、外故障,实现故障线路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 故障处理 暂态电流 Pearson相关系数 故障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线路单端暂态量保护研究 被引量:82
8
作者 张保会 张嵩 +1 位作者 尤敏 曹瑞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8-23,共6页
针对国内已投运的高压直流线路主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仅采用单端暂态电压信号的直流线路保护方案。通过对直流线路两端安装的平波电抗器和直流滤波器组的幅频特性分析,构造了暂态量保护的主元件——边界元件的原理和算法,并在此基础... 针对国内已投运的高压直流线路主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仅采用单端暂态电压信号的直流线路保护方案。通过对直流线路两端安装的平波电抗器和直流滤波器组的幅频特性分析,构造了暂态量保护的主元件——边界元件的原理和算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启动元件、雷电干扰识别元件和故障极判别元件的动作判据以及它们与主元件间的逻辑配合关系。大量EMTDC仿真表明,该方案具有准确、快速、可靠地识别直流线路内外部故障,耐受过渡电阻能力强等特点,且保护整定一次性到位,不需要随着线路长短的变化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 线路保护 单端量 暂态量保护 故障极判别 雷电干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在线监测与辨识方法 被引量:32
9
作者 周封 朱瑞 +2 位作者 王晨光 王丙全 刘健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85-693,共9页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是一种多发故障,短路电流小,故障特征不明显,在线辨识困难,导致故障初期难以被发现,极易演化成严重故障。通过研究其单相接地的暂态过程,发现故障暂态电容电流会使故障线路零序电压有明显的高次谐...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是一种多发故障,短路电流小,故障特征不明显,在线辨识困难,导致故障初期难以被发现,极易演化成严重故障。通过研究其单相接地的暂态过程,发现故障暂态电容电流会使故障线路零序电压有明显的高次谐波,经10k V配电网单相高阻接地后故障线路零序电压频谱分析仿真结果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可将其作为高阻接地故障在线辨识的特征谐波。为了确定该故障特征谐波的有效性,分别与其他故障类型和配电网突加突减负载时的零序电压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从而证实了该谐波可以有效区分其他情况产生的谐波。为了进一步探索高阻接地故障参数对故障特征谐波影响的规律,分别对不同故障接地电阻和不同故障相角时的线路零序电压暂态过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故障发生于相电压90°相角时,该故障特征谐波幅值最高,约为基波幅值的4%~9%,且幅值随故障电阻升高有规律的减小。该特征谐波特征明显,足以用于准确在线辨识高阻接地故障,从而为配电网在线故障辨识设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单相高阻接地 在线辨识 故障特征谐波 频谱分析 单相接地暂态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界特性的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系统单端量保护方案 被引量:175
10
作者 李斌 何佳伟 +1 位作者 李晔 欧逸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5741-5749,6016,共9页
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系统的发展尚面临几大技术难点亟待解决,在继电保护方面主要问题在于直流故障的可靠识别。传统交流配电系统、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保护原理无法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系统。因此,该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系... 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系统的发展尚面临几大技术难点亟待解决,在继电保护方面主要问题在于直流故障的可靠识别。传统交流配电系统、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保护原理无法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系统。因此,该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系统直流线路保护方法。利用线路边界特性,通过小波变换提取区、内外故障的暂态特征差异,实现故障的快速、可靠识别;并利用直流电抗器压降判据实现保护的方向性。该方法基于单端电气量实现全线路保护,动作速度快,无需通信,能够满足直流配电系统对保护的速动性、可靠性和选择性要求。最后,大量的仿真算例验证了所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系统 故障识别 小波变换 暂态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线路暂态保护中雷电干扰与短路故障的识别 被引量:53
11
作者 段建东 张保会 +1 位作者 郝治国 哈恒旭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8期30-35,共6页
未导致故障的雷击可能会造成超高压线路暂态保护的误动,对这种雷电干扰的识别是暂态保护实用化必须要解决的一个棘手问题。全面分析了输电线路中雷电干扰和故障情形的模量行波大小与行波波形,发现如下特征:感应雷作用下三相线路中的线... 未导致故障的雷击可能会造成超高压线路暂态保护的误动,对这种雷电干扰的识别是暂态保护实用化必须要解决的一个棘手问题。全面分析了输电线路中雷电干扰和故障情形的模量行波大小与行波波形,发现如下特征:感应雷作用下三相线路中的线模量远小于地模量;重型直击雷的波头部分和截波处都突变剧烈;轻型直击雷的波尾时间显著小于短路行波的持续时间。基于此,提出了轻型直击雷、感应雷与重型直击雷、普通短路故障的识别原理,以及利用小波变换的雷电干扰实用识别算法,大量EMTP仿真表明该识别原理可行、算法可靠,有望解决暂态保护在雷电干扰时的误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保护 雷电干扰 故障 模量行波 行波波形 小波变换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性模糊识别的MMC直流输电线路单极接地故障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安娜 束洪春 +3 位作者 郭瑜 杨博 曹璞璘 薄志谦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77,共7页
伪双极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直流输电系统发生单极接地故障时的故障电流较小,在高阻故障下故障电流更是极其微弱,很难快速识别单极接地故障。考虑MMC直流输电系统中,单极接地故障暂态过程与其他类故障暂态过程的故障回路的区别,提出... 伪双极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直流输电系统发生单极接地故障时的故障电流较小,在高阻故障下故障电流更是极其微弱,很难快速识别单极接地故障。考虑MMC直流输电系统中,单极接地故障暂态过程与其他类故障暂态过程的故障回路的区别,提出一种基于感性模糊识别的单极接地故障识别方法。利用电流变化率与电压的相关系数近似表征回路测量点的电感特征,定义正、负极相关系数的比值为感性模糊系数。根据感性模糊系数的符号识别单极接地故障,然后根据感性模糊系数的绝对值判断故障极。大量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有较强的速动性和灵敏性,并有很强的耐受过渡电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C直流输电系统 单极接地故障 故障识别 感性模糊系数 过渡电阻 暂态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长线路单相自适应重合闸的新原理 被引量:13
13
作者 郭征 贺家李 王俊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05-1008,共4页
实现自适应重合闸的方法已经很多,但是将输电线贝瑞隆模型应用其中的,国内外还没有见到,因此提出了基于贝瑞隆模型的特高压长线路单相自适应重合闸的新原理。具体方法是在单相重合前,保护使用贝瑞隆模型计算线路故障点两侧的电流,进而... 实现自适应重合闸的方法已经很多,但是将输电线贝瑞隆模型应用其中的,国内外还没有见到,因此提出了基于贝瑞隆模型的特高压长线路单相自适应重合闸的新原理。具体方法是在单相重合前,保护使用贝瑞隆模型计算线路故障点两侧的电流,进而求出故障点处的潜供电流,然后根据其有无,来区分线路是永久性故障还是瞬时性故障,从而达到避免重合于永久性故障的目的。通过仿真表明,该原理区分度大,耐受过渡电阻能力强,并且对测距精度不敏感。因为线路越长,电压越高,输电线故障后潜供电流越大,所以该原理在特高压长线路上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重合闸 贝瑞隆模型 故障识别 潜供电流 特高压线路 瞬时性故障 永久性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识别原理的串补线路距离保护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育学 尹项根 +3 位作者 张哲 李振兴 何志勤 孔祥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98-102,111,共6页
以串联补偿(简称串补)线路的暂态物理模型为基础,基于参数识别原理提出一种适用于串补线路的距离保护方法。该保护利用系统故障时的暂态信息识别串补线路的电感参数来反映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距离,克服了串补电容带来的超越问题,并将故... 以串联补偿(简称串补)线路的暂态物理模型为基础,基于参数识别原理提出一种适用于串补线路的距离保护方法。该保护利用系统故障时的暂态信息识别串补线路的电感参数来反映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距离,克服了串补电容带来的超越问题,并将故障点相对于串补的位置转化为待识别的未知量,实现串补前故障与串补后故障算法上的统一,无需事先识别故障点相对串补的位置,无需与传统保护配合。识别过程仅利用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导通前一段时间的暂态信息,避开了MOV非线性影响。该保护仅利用单端电气量,无需通信通道,易于实现。算例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补偿线路 参数识别 距离保护 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 暂态信息 区外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换流站控制响应的多端混合直流线路后备保护设计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海锋 许灿雄 +2 位作者 梁远升 赖江宇 王钢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5-163,共9页
多端混合直流系统故障暂态过程受直流控制响应的影响较大,针对其线路故障特征的分析和保护原理的研究,应当充分计及直流控制特性的影响。为此,根据多端混合直流系统的特点,计及故障后不同换流站的控制响应过程,对其直流线路故障暂态电... 多端混合直流系统故障暂态过程受直流控制响应的影响较大,针对其线路故障特征的分析和保护原理的研究,应当充分计及直流控制特性的影响。为此,根据多端混合直流系统的特点,计及故障后不同换流站的控制响应过程,对其直流线路故障暂态电流的变化趋势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并基于此提出了基于滑窗均值电流的多端混合直流线路区内、区外故障识别判据,给出了具体的保护方案。通过PSCAD/EMTDC对所提保护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可靠识别包含T接汇流母线在内的各种直流线路故障,天然具有故障选极能力,耐受故障过渡电阻能力和抗噪声干扰能力强,且无需数据同步,可作为多端混合直流线路的快速后备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混合直流系统 控制响应 故障暂态电流 故障识别 快速后备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参数识别法的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研究 被引量:49
16
作者 索南加乐 张超 王树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65-70,共6页
由于故障电流小、电弧不稳定等原因,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故障选线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参数识别的小电流接地选线新方法,对每条线路建立其外部故障下的数学模型,利用零序电压、电流数据求解模型参数,依据得... 由于故障电流小、电弧不稳定等原因,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故障选线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参数识别的小电流接地选线新方法,对每条线路建立其外部故障下的数学模型,利用零序电压、电流数据求解模型参数,依据得到的线路对地电容判断实际发生的故障是否符合所建立的模型,从而进一步识别出故障线路。经EMTP故障仿真和现场录波数据验证,该方法选线正确、有效,耐过渡电阻能力强,不受消弧线圈和间歇性电弧的影响,并且可以和馈线保护合为一体,满足自动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系统 单相接地故障选线 模型参数识别 暂态信号 最小二乘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余弦相似度的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线路保护原理 被引量:8
17
作者 高淑萍 沈渠旺 +2 位作者 宋国兵 王建新 侯李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2-103,共12页
为提高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线路保护的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和灵敏性,根据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电压和电流的变化差异,提出了一种基于余弦相似度算法的线路保护原理。该原理利用输电线路T区三端电流暂态分量构成故障区域选择判据;再将故障... 为提高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线路保护的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和灵敏性,根据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电压和电流的变化差异,提出了一种基于余弦相似度算法的线路保护原理。该原理利用输电线路T区三端电流暂态分量构成故障区域选择判据;再将故障线路单端电流、电压故障分量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利用两者余弦相似度的差异,完成区内、外故障及故障极识别。使用PSCAD/EMTDC搭建混合三端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模型,运用Matlab对所提保护原理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保护原理在不同故障情况下,均可在3 ms内识别故障,可靠性高、速动性好;可耐受500Ω过渡电阻,具有较强的耐过渡电阻能力;在20 dB噪声情况下,依旧可以识别故障,具有较强的抗噪声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线路 余弦相似度 故障分量 故障极识别 线路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弧特性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单相自适应重合闸 被引量:7
18
作者 程玲 徐玉琴 宋秭霖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18-22,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弧特性的特高压线路单相自适应重合闸方案。通过EMTP-ATP软件中的MODELS模块建立二次电弧模型,模拟了瞬时故障时二次电弧的反复燃烧-熄灭-重燃的过程。利用数学形态学的多分辨形态学梯度提取故障相母线电压信号的暂态分...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弧特性的特高压线路单相自适应重合闸方案。通过EMTP-ATP软件中的MODELS模块建立二次电弧模型,模拟了瞬时故障时二次电弧的反复燃烧-熄灭-重燃的过程。利用数学形态学的多分辨形态学梯度提取故障相母线电压信号的暂态分量,通过比较故障相母线电压谱能量的差异来判别瞬时性与永久性故障。EMTP仿真数据都证明该方案能准确地区分故障类型,可靠地实现自适应重合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自适应重合闸 二次电弧 瞬时故障与永久故障识别 数学形态学 多分辨形态学梯度 EMTP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暂态过程的非有效接地系统故障相辨识方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齐郑 郑宇航 +2 位作者 杭天琦 薛融 刘自发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55-160,共6页
针对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的单相电弧接地故障,将故障相母线快速接地以熄灭原接地点电弧的处理措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方法通常需要在一个周期内辨识故障相并动作,但以稳态判据为主的传统故障相辨识方法在间歇性电弧接地时易出现错误... 针对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的单相电弧接地故障,将故障相母线快速接地以熄灭原接地点电弧的处理措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方法通常需要在一个周期内辨识故障相并动作,但以稳态判据为主的传统故障相辨识方法在间歇性电弧接地时易出现错误。文中分析了传统方法的失效原因,通过配电网等效模型推导了电弧熄灭后母线三相电压的暂态时域表达式,利用多尺度小波变换提取相电压高频分量,依据其幅值相位特征并结合传统判据,提出了新的暂态辨识方法以解决间歇性弧光接地的故障相辨识问题。仿真结论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电弧接地故障 故障相辨识 间歇性电弧 暂态高频分量 多尺度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联电抗器电流判别的超高压输电线路单相自适应重合闸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园园 龚庆武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5-78,共4页
针对带并联补偿的超高压输电线路,提出了根据恢复电压阶段并联电抗器中故障相电流的低频分量判别故障性质的方法,并定义了一个能量函数,用于检测低频分量的含量,能在2~4个基波周期内快速识别故障性质。详细分析了并联电抗器中故障相的... 针对带并联补偿的超高压输电线路,提出了根据恢复电压阶段并联电抗器中故障相电流的低频分量判别故障性质的方法,并定义了一个能量函数,用于检测低频分量的含量,能在2~4个基波周期内快速识别故障性质。详细分析了并联电抗器中故障相的电流特性,并基于该特性区分永久性和瞬时性故障:永久性故障时,并联电抗器故障相电流只含有基频分量和衰减较慢的直流分量;瞬时性故障时,故障相电流中除基频外还含有低频分量,其幅值接近基频分量。理论分析和EMTP仿真结果表明,该识别方法可以准确区分线路的故障性质,大幅度提高重合闸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电抗器 电流判别 能量函数 超高压输电线路 单相自适应重合闸 瞬时性故障 永久性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