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变分自编码器的多源数据融合窃电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蔡梓文 赵云 +3 位作者 陆煜锌 顾莲墙 陈康 高云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6-187,共12页
针对当前窃电检测仅使用单一用电负荷难以捕捉复杂窃电特征,导致窃电检测发生误判,存在误检率高和准确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用电负荷、环境温度、时间以及对应台区相位线损的新型窃电检测方法。首先构建多维度特征提取变分自编码器... 针对当前窃电检测仅使用单一用电负荷难以捕捉复杂窃电特征,导致窃电检测发生误判,存在误检率高和准确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用电负荷、环境温度、时间以及对应台区相位线损的新型窃电检测方法。首先构建多维度特征提取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 for multi-dimensional feature extraction,MF-VAE)来提取用户用电行为的多维度特征。然后,基于注意力时序卷积网络(attention 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s,ATCN)建立判别模型,再通过膨胀卷积和因果卷积获取多维度窃电行为特征的时序关系。同时,引入卷积注意力模块分配各维度特征的注意力权重,以提高模型的表现和泛化能力。最后采用Softmax分类器完成对多源数据中潜在窃电行为的准确识别。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提取的窃电行为特征更加丰富和多元化,能够有效降低窃电检测误检率并提高窃电行为判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窃电行为判别 多源数据融合 改进时域卷积网络 变分自编码器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时空领域知识与数据驱动的骨架行为识别 被引量:1
2
作者 梁成武 胡伟 +2 位作者 杨杰 蒋松琪 侯宁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5-176,共12页
基于骨架数据的行为识别由于其数据紧凑性和抗背景干扰性,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现有数据驱动方法对融合骨架行为的时空领域知识尚未充分研究。基于此,提出一种融合人体行为时空领域先验知识与CNN改进网络结构的骨架行为识别方法。基... 基于骨架数据的行为识别由于其数据紧凑性和抗背景干扰性,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现有数据驱动方法对融合骨架行为的时空领域知识尚未充分研究。基于此,提出一种融合人体行为时空领域先验知识与CNN改进网络结构的骨架行为识别方法。基于关键时空特征领域知识提出时通聚焦模块,通过产生聚集系数矩阵引导模型关注鉴别性特征表达。融合长时空跨度领域知识提出多尺度卷积融合模块,沿通道采用分组残差连接方式灵活扩大卷积的时间感受野,在不引入大量参数情况下可获得长时空跨度特征表达能力。该方法在NTU RGB+D、NTU RGB+D 120及FineGYM三个大型数据集上进行性能评估与验证,分别取得96.6%、89.6%、94.1%的识别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融合时空领域知识与数据驱动可充分挖掘骨架行为时空特征,能够提升骨架行为识别性能并具有跨数据集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领域知识 数据驱动 骨架行为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长时空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BFAM-Transformer的输电线路在线测距实测行波预分类方法
3
作者 唐玉涛 束洪春 +3 位作者 刘皓铭 苏萱 韩一鸣 代月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55-1470,共16页
行波采集装置是电力系统保护与测距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110 kV及以上输电线路,且正向配电网延拓。由于启动灵敏,非故障信息的采集给故障辨识与行波测距带来了挑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聚合模块(CABFAM)与自适应Tr... 行波采集装置是电力系统保护与测距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110 kV及以上输电线路,且正向配电网延拓。由于启动灵敏,非故障信息的采集给故障辨识与行波测距带来了挑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聚合模块(CABFAM)与自适应Transformer模型的输电线路实测故障性质识别方法。首先,通过CBAM机制增强卷积层提取特征信息的表达与理解能力;然后,构建自适应编码层级调整机制的Transformer模型库,以获取多层次差异化特征信息;最后,利用云南电网110~220 kV输电线路的5076条实测数据及220 kV DL站H-P线的15924条伪实测数据进行训练与测试,针对16种典型行波数据进行分类。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降低了模型参数量,提高了准确度,算法的多个关键指标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表现出优异的检测精度与识别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采集装置 基于卷积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聚合模块 CABFAM 自适应Transformer 实测数据故障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多视图学习算法的PMU电压数据重构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林俊杰 涂明权 +2 位作者 朱利鹏 宋文超 陆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9533-9545,I0003,共14页
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具有同步性好、分辨率高、相角直接可测等优点,是实现电力系统在线实时状态感知的重要信息源。然而,由于受到设备故障、气候干扰、通信问题等因素影响,实际电网中的PMU数据容易出现数据... 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具有同步性好、分辨率高、相角直接可测等优点,是实现电力系统在线实时状态感知的重要信息源。然而,由于受到设备故障、气候干扰、通信问题等因素影响,实际电网中的PMU数据容易出现数据缺失和异常等情况,这将干扰后续基于PMU数据的电网高级应用,进而影响电网状态感知和运行调度的可靠性。首先,通过分析现场实测的PMU数据,归纳出4种低质量数据情况,并且利用机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辨识;然后,将多视图学习方法与电网运行机理相结合,提出基于时空信息特征融合的多视图数据初步重构算法,对PMU低质量和缺失数据进行重构;最后,结合系统不同运行状态特点,利用不同视图生成数据进行低质量数据的辨识,并提出一种基于历史数据的自适应加权的缺失数据重构方法。仿真和实测数据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对PMU低质量数据进行辨识并实时重构生成,为PMU数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提供有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相量量测数据 低质量数据 系统运行状态辨识 多视图学习法 数据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并行系统时基误差自适应估计方法 被引量:11
5
作者 潘卉青 田书林 +1 位作者 曾浩 叶芃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68-2272,共5页
在并行采集系统中,通道间时基延迟的不一致性严重降低了系统性能。针对时间延迟估计算法多基于时域实现,需进行复杂的插值运算以获取采样间隔非整数倍时基延迟的问题,本文基于时基误差的频域模型,将通道间的误差信号建模为自适应滤波器... 在并行采集系统中,通道间时基延迟的不一致性严重降低了系统性能。针对时间延迟估计算法多基于时域实现,需进行复杂的插值运算以获取采样间隔非整数倍时基延迟的问题,本文基于时基误差的频域模型,将通道间的误差信号建模为自适应滤波器,提出了一种无需插值的估计算法。计算机仿真及实际应用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动态跟踪时基延迟变化,有效地估计通道时延,具有迭代次数少、运算量小、实时性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 时间交替 采样时基延迟 频域变换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时延的改进d-q变换在动态电压扰动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63
6
作者 赵国亮 刘宝志 +1 位作者 肖湘宁 徐永海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3-57,共5页
提出了一种无时延的改进d-q变换法,该方法所用数据具有同时性,克服了常规在d-q变换只适用于识别三相对称电压扰动及延迟60°构造三相电压的镜像扰动等缺点,能够对三相或单相电力系统的电压扰动进行识别,还具有所提取的特征量物理意... 提出了一种无时延的改进d-q变换法,该方法所用数据具有同时性,克服了常规在d-q变换只适用于识别三相对称电压扰动及延迟60°构造三相电压的镜像扰动等缺点,能够对三相或单相电力系统的电压扰动进行识别,还具有所提取的特征量物理意义明确、实时性好、容易检测突变和对某些扰动进行放大等特点,并在动态电压扰动仿真识别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电压扰动 d—q变换 识别 仿真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片ADC并行采集系统的误差时域测量与校正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清洪 吕幼新 +1 位作者 王洪 刘霖 《电讯技术》 2005年第3期189-193,共5页
并行时间交替采样是提高系统最大采样率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由于制造工艺的局限性,并行时间交替采样将不可避免地造成通道失配误差。本文利用正弦采样信号的时域特性,推导出一种快速而精确的算法,用于同时校正通道失配引起的增益误差、偏... 并行时间交替采样是提高系统最大采样率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由于制造工艺的局限性,并行时间交替采样将不可避免地造成通道失配误差。本文利用正弦采样信号的时域特性,推导出一种快速而精确的算法,用于同时校正通道失配引起的增益误差、偏置误差和时间误差,并通过模拟仿真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 时间交替 增益误差 时间误差 偏置误差 时域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结构运营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对比 被引量:8
8
作者 单德山 黄珍 李乔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4-29,共6页
为比较不同桥梁运营模态分析理论和方法在实际桥梁长期运营中的识别效果和效率,以某大跨度斜拉桥健康监测系统1年的实测数据为依托,用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对桥梁实测数据进行评判,从实测数据中筛选符合识别方法基本假定的数据,分别运用... 为比较不同桥梁运营模态分析理论和方法在实际桥梁长期运营中的识别效果和效率,以某大跨度斜拉桥健康监测系统1年的实测数据为依托,用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对桥梁实测数据进行评判,从实测数据中筛选符合识别方法基本假定的数据,分别运用频域和时域运营模态参数识别方法识别该桥主梁和斜拉索12个月的运营模态参数,并对识别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构件可采用不同的识别方法,基于自适应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的数据驱动随机子空间法对运营状态下斜拉桥主梁的密集模态参数识别效果最好;峰值拾取法能准确、快捷地识别运营状态下斜拉索的模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桥梁 运营模态分析 频域 时域 参数识别方法 探索性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小型直升机动力学模型的建模、辨识与验证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帆 熊笑 +1 位作者 陈宗基 张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13-917,共5页
为实现超小型直升机的自动控制飞行,需建立较为精确的动力学模型.考虑机体、主旋翼/稳定杆和尾桨间的耦合对飞行动态特性的影响,建立了AF25B型超小型直升机的连续线性时不变系统模型.设计并配置了机载设备,完成在遥控飞行状态下的飞行... 为实现超小型直升机的自动控制飞行,需建立较为精确的动力学模型.考虑机体、主旋翼/稳定杆和尾桨间的耦合对飞行动态特性的影响,建立了AF25B型超小型直升机的连续线性时不变系统模型.设计并配置了机载设备,完成在遥控飞行状态下的飞行数据采集与存储.通过时域系统辨识方法,辨识了直升机在悬停状态下的模型参数,并对辨识结果进行验证和分析,表明所建模型能充分反映该型直升机悬停状态下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直升机 时域系统辨识 稳定杆 动力学模型 模型校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速度时域信息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立涛 李兆霞 费庆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8-141,共4页
研究了基于加速度时域信息构造残差量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针对该方法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识别方程组病态问题,以及随之产生的求解结果对测量噪声敏感等问题,采用截断奇异值分解技术(TSVD)求解识别方程组。以IASC?ASCE的基准结构为算例... 研究了基于加速度时域信息构造残差量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针对该方法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识别方程组病态问题,以及随之产生的求解结果对测量噪声敏感等问题,采用截断奇异值分解技术(TSVD)求解识别方程组。以IASC?ASCE的基准结构为算例,采用本文的方法,识别出两种情况的损伤位置,损伤程度的识别误差分别为3.8%、6.0%,验证了所研究的基于加速度时域信息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时域信息 结构损伤识别 截断奇异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接积分最小二乘法的同步发电机的参数辨识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浩 项丹 +1 位作者 冯树辉 刘行谋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9-73,共5页
针对同步发电机模型参数中多个不可观测量的存在使得需要求解复杂的微分方程组对电机参数进行辨识,进而导致了辨识困难,提出了一种完全由可观测量表示的同步发电机辨识模型,即状态量均为由发电机出口电流、励磁电压、励磁电流以及功角,... 针对同步发电机模型参数中多个不可观测量的存在使得需要求解复杂的微分方程组对电机参数进行辨识,进而导致了辨识困难,提出了一种完全由可观测量表示的同步发电机辨识模型,即状态量均为由发电机出口电流、励磁电压、励磁电流以及功角,转速变量增量表示的可量测量,并基于该模型提出用直接积分最小二乘原理(DILS)来辨识发电机参数.这样既避免了复杂微分方程的求解过程,简化了参数辨识方法,又提高了辨识效率.辨识后,利用MATLAB进行算例仿真,通过实测曲线和辨识曲线的拟合表明了所采用的辨识模型与算法是正确、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发电机 参数辨识 可观测量模型 时域辨识 直接积分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证据理论的交互式目标识别算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姚钦 肖明清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92-595,640,共5页
在充分利用信息处理中心的人工情报和其它信息源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证据理论的交互式二级融合算法。对数据融合系统获得的不同信息源数据进行了详细分类,并阐明了非实时信息和半实时信息在数据融合前期及中期的不同作用。首先在多... 在充分利用信息处理中心的人工情报和其它信息源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证据理论的交互式二级融合算法。对数据融合系统获得的不同信息源数据进行了详细分类,并阐明了非实时信息和半实时信息在数据融合前期及中期的不同作用。首先在多传感器数据时域融合的基础上,获得对目标的初步判定值;其次在信任加权的基础上接收其它识别单元对目标的判别概率,通过信息处理中心传来的目标数据,对不同识别单元的目标数据融合的结果进行修正,解决了问题规模扩大时计算量快速增长的问题。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能有效实现对目标的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理论 目标识别算法 交互式 信息源数据 数据融合系统 多传感器数据 处理中心 实时信息 充分利用 融合算法 时域融合 目标数据 仿真结果 基础 计算量 准确性 判别 单元 二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R的特性阻抗测量的数据处理 被引量:6
13
作者 朱江淼 曲玲玲 +1 位作者 缪京元 李超明 《电子测量技术》 2015年第12期116-120,共5页
针对特性阻抗的频域测量难以满足工业生产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DR的特性阻抗的时域测量方法。文中采用TDR模块Agilent54754A,测量标准件电路板的特性阻抗,并将实验测量的文本数据从示波器导入电脑,作为计算电路板特性阻抗的实测... 针对特性阻抗的频域测量难以满足工业生产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DR的特性阻抗的时域测量方法。文中采用TDR模块Agilent54754A,测量标准件电路板的特性阻抗,并将实验测量的文本数据从示波器导入电脑,作为计算电路板特性阻抗的实测数据。然而时域测量方法得到的实测数据容易受到时基抖动和微波反射等的影响,论文采用PDF反卷积法有效去除了数据中的时基抖动,并根据IPC-TM-650规程选择最佳测量区域,有效地去除了微波反射,而且将两种方法综合应用来处理实验数据。将处理过的电压值变换成阻抗值,结论表明,测量数据处理结果十分接近被测件的标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反射计 特性阻抗 去时基抖动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U-制造的车间物流实时数据语义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白翱 唐任仲 +2 位作者 吕景祥 贾顺 朱榆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0-559,共10页
针对U-制造环境下"数据有余、信息不足"的典型问题,研究了从车间物流实时数据中有效提取信息的语义分析原理。采用射频识别技术采集工艺路线物流实时数据;通过复杂事件处理方法将简单事件(即射频识别读事件)聚合为6种常见的... 针对U-制造环境下"数据有余、信息不足"的典型问题,研究了从车间物流实时数据中有效提取信息的语义分析原理。采用射频识别技术采集工艺路线物流实时数据;通过复杂事件处理方法将简单事件(即射频识别读事件)聚合为6种常见的物流复杂事件;构建物流进度矩阵完整地记录不同时刻复杂事件的发生,以矩阵的秩和元素作为主要参数反映和描述单批次生产任务的执行进度。给出了所提原理的运行模式,开发了对应的原型系统。通过某汽车电机制造商的应用案例验证了所提原理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制造 离散车间 射频识别技术 实时物流数据 语义分析 复杂事件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并行采样中时间非均匀性测试与校准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潘卉青 田书林 +1 位作者 叶芃 曾浩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4-358,共5页
并行交替采集系统中,由于各采样通道间时间延迟不一致引入的偏差使得输出采样序列非均匀,严重地降低了系统性能。现有盲估计算法计算量大,无法实现工程应用。通过分析采样样本统计变化趋势,提出了一种计算量更小的采样通道延迟估计... 并行交替采集系统中,由于各采样通道间时间延迟不一致引入的偏差使得输出采样序列非均匀,严重地降低了系统性能。现有盲估计算法计算量大,无法实现工程应用。通过分析采样样本统计变化趋势,提出了一种计算量更小的采样通道延迟估计算法,并采用分数延时滤波器完成校正,降低了设计难度与成本,系统校正性能和实时性高,适于工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时间交替 数据采集 采样通道间延迟 时域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量测量的同步发电机参数时域辨识 被引量:3
16
作者 唐昆明 康丽红 +1 位作者 殷家敏 冯树辉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5-139,146,共6页
同步发电机模型中不可观测量的存在使得发电机参数辨识困难。在派克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一种状态量均为量测量的同步发电机参数辨识模型,基于该模型提出用直接积分最小二乘原理来辨识发电机参数,并采用分步辨识策略进行辨识。采用所提... 同步发电机模型中不可观测量的存在使得发电机参数辨识困难。在派克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一种状态量均为量测量的同步发电机参数辨识模型,基于该模型提出用直接积分最小二乘原理来辨识发电机参数,并采用分步辨识策略进行辨识。采用所提模型和算法,所有状态量均可直接由积分求取,避免了求解复杂的微分方程,简化了参数辨识方法,提高了辨识效率,而且降低了噪声对辨识结果的影响。利用MATLAB进行算例仿真,将所提模型与派克模型和某文献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和算法正确、简单且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发电机 参数辨识 可量测量 直接积分最小二乘法 时域分析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沈阳矿区土地资源利用变化监测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正鹏 武文波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8-41,共4页
利用遥感技术对沈阳矿区土地资源进行动态监测。以此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源多时相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通过对影像的解译,提取不同时相的土地资源信息,并结合该矿区历史与现实资料建立矿区动态数据库,在GIS支持下对沈阳矿区土地资源进行... 利用遥感技术对沈阳矿区土地资源进行动态监测。以此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源多时相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通过对影像的解译,提取不同时相的土地资源信息,并结合该矿区历史与现实资料建立矿区动态数据库,在GIS支持下对沈阳矿区土地资源进行了动态监测与时空演变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动态数据库 动态监测 时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线时域近场测量中的时基及幅度修正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楠 薛正辉 +1 位作者 杨仕明 刘瑞祥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78-2484,共7页
在天线时域近场测量中由于脉冲信号源的时基抖动和幅度变化所带来的误差是测量中最主要的误差,其中尤以时基误差最为严重,它使得方向图畸变到了无法容忍的程度.本文即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天线时域近场测量中的时基及幅度修正技术.该技术在... 在天线时域近场测量中由于脉冲信号源的时基抖动和幅度变化所带来的误差是测量中最主要的误差,其中尤以时基误差最为严重,它使得方向图畸变到了无法容忍的程度.本文即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天线时域近场测量中的时基及幅度修正技术.该技术在测量通道之外增加了一个参考通道,通过检测参考通道信号提取出脉冲信号源的时基及幅度变化,进而以此修正测量通道的信号.大量的实际测量表明该技术稳定可靠.通过对比试验发现,使用该技术的时域近场测量结果的精度达到甚至优于频域近场测量结果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时域近场测量 时基修正 幅度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差情况H_∞辨识的时域设计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立辉 冯珊 潘德惠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4-159,共6页
针对最差情况H∞辨识中最常见的一类模型集,给出了一种基于时域数据的两步辨识算法.第一步通过信息一致性原理把辨识问题转化为受限凸规划问题,第二步利用一个多项式逼近定理在第一步结果基础上,对不确定集中的系统进行逼近,得到... 针对最差情况H∞辨识中最常见的一类模型集,给出了一种基于时域数据的两步辨识算法.第一步通过信息一致性原理把辨识问题转化为受限凸规划问题,第二步利用一个多项式逼近定理在第一步结果基础上,对不确定集中的系统进行逼近,得到辨识出的名义模型.最后分析了辨识算法的局部误差、全局误差和算法的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辨识 多项式逼近 时域设计 系统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数据的斜拉索振动分析与小波包能量占比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郭健 钟昊荪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31,共7页
为研究海域环境下跨海斜拉桥长斜拉索的振动响应特征及振动能量分布特点,以金塘跨海大桥为背景,对后期构建的局部实时监测系统采集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斜拉索加速度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征,运用小波包分析对不同季节的斜拉索加速度... 为研究海域环境下跨海斜拉桥长斜拉索的振动响应特征及振动能量分布特点,以金塘跨海大桥为背景,对后期构建的局部实时监测系统采集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斜拉索加速度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征,运用小波包分析对不同季节的斜拉索加速度时程进行分解及重构,并计算振动能量在不同频带的能量占比。结果表明:金塘大桥桥址处风向以西北为主,近似垂直于斜拉索索面;斜拉索振动以面内振动为主,存在多模态耦合现象,且振动波形在无规则和谐波之间转变;斜拉索振动实测小波包能量占比呈现出季节性变化规律,不同频带能量占比的日变化表现出“昼大夜小”的趋势;特定频带的小波包能量占比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较好地反映斜拉索短时振动能量的变化,有助于有效识别斜拉索振动情况,保证桥梁安全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海大桥 斜拉索 实测数据 振动响应 时域特征 频域特征 小波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