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粗糙集和理想点法的隧道围岩分类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乐文 邱道宏 +1 位作者 李术才 张德永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71-175,共5页
理想点法是一种多目标决策分析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构造多指标问题的理想解和反理想解,并以靠近理想解和远离反理想解的程度作为各评价对象的判断依据,基于此原理建立了隧道围岩分类的理想点法评价模型。理想点法各指标权重的取值是否... 理想点法是一种多目标决策分析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构造多指标问题的理想解和反理想解,并以靠近理想解和远离反理想解的程度作为各评价对象的判断依据,基于此原理建立了隧道围岩分类的理想点法评价模型。理想点法各指标权重的取值是否合理对最终的评判结果有着很大的影响,采用粗糙集理论把权重问题转化为粗糙集中属性重要性评价问题,以此来确定各指标权重。该方法不需先知经验,求解过程完全由实际样本驱动,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建立了基于粗糙集和理想点法的隧道围岩分类模型,并应用于实际工程,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分类结果与实际相符,基于粗糙集和理想点法为隧洞围岩分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点法 粗糙集 围岩分类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坝长期运行安全的理想点法评价模型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晗 李明超 +1 位作者 沈扬 张野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0-75,81,共7页
为了分析混凝土坝长期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基于混凝土坝长期运行监测数据对混凝土坝的安全度进行量化;通过分析影响混凝土坝安全的关键因素,建立混凝土坝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主观赋权与独立信息波动赋权法客观赋... 为了分析混凝土坝长期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基于混凝土坝长期运行监测数据对混凝土坝的安全度进行量化;通过分析影响混凝土坝安全的关键因素,建立混凝土坝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主观赋权与独立信息波动赋权法客观赋权确定各个指标的组合权重,构建了基于理想点法的混凝土坝长期运行安全评价模型。工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求得的各指标权重和混凝土坝的安全度与工程实际运行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坝 长期运行 安全度 理想点法 组合权重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理想点法的水质综合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增宝 邢应寿 +2 位作者 赵兵凯 夏锴 李焱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5-68,73,共5页
理想点法是一种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其核心思想是构造多指标问题的理想解和反理想解,通过计算各指标理想点贴近度,将靠近理想解的程度作为评价依据。将理想点法应用到水质分级综合评价中,采用投影寻踪分析和Delphi法的组合赋权法综合确... 理想点法是一种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其核心思想是构造多指标问题的理想解和反理想解,通过计算各指标理想点贴近度,将靠近理想解的程度作为评价依据。将理想点法应用到水质分级综合评价中,采用投影寻踪分析和Delphi法的组合赋权法综合确定指标权重,建立了基于组合赋权-理想点法耦合的综合评估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北京市朝阳区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中,并与物元可拓法和投影寻踪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该方法应用于水质评价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评价模型 理想点法 理想点贴近度 组合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公路高切坡岩土的理想点法安全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志军 梁涵 +1 位作者 庾付磊 颜可珍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9-122,共4页
基于理想点法的基本原理,选取高切坡的粘聚力、内摩擦角、高切坡类型、地形坡度、边坡高度作为评价指标,通过熵权算法确定其权重,建立高切坡安全评价模型,并利用工程实测资料进行模型检验.评价结果表明:理想点法的评价结果与实际评价结... 基于理想点法的基本原理,选取高切坡的粘聚力、内摩擦角、高切坡类型、地形坡度、边坡高度作为评价指标,通过熵权算法确定其权重,建立高切坡安全评价模型,并利用工程实测资料进行模型检验.评价结果表明:理想点法的评价结果与实际评价结果基本相符,验证了理想点法用于高切坡岩土的安全评估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切坡 理想点法 熵权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的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黄曼丽 朱凌 +1 位作者 尹华 祝承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9-102,共4页
目前,在多目标评价中,通常采用专家打分法进行评价,但如果决策过程完全基于专家的主观权重,而忽视指标集所包含的客观信息,决策又可能会偏离实际。水利工程项目的合理评价应基于专家的主观权重与客观信息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利用熵权理... 目前,在多目标评价中,通常采用专家打分法进行评价,但如果决策过程完全基于专家的主观权重,而忽视指标集所包含的客观信息,决策又可能会偏离实际。水利工程项目的合理评价应基于专家的主观权重与客观信息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利用熵权理论确定指标权重、多目标理想点优劣排序的综合评价方法,在水利工程多方案比选中,对方案进行基于经济效益、生态影响和社会影响以及技术问题等多目标的综合评价,从而选出最优方案。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得出的结论合理,方法简单易懂,可操作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 理想点 生态 经济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权理想点法在油气钻井技术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张辉 高德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9-61,共3页
油气钻井技术的评价对于科学合理地制定我国油气钻井科技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油气钻井技术的特点 ,建立了油气钻井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 ,应用熵权理想点法对油气钻井技术进行了评价。该方法根据信息工程学中的“熵”概... 油气钻井技术的评价对于科学合理地制定我国油气钻井科技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油气钻井技术的特点 ,建立了油气钻井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 ,应用熵权理想点法对油气钻井技术进行了评价。该方法根据信息工程学中的“熵”概念计算熵权 ,用熵权来修正主观权重从而使权重确定更加合理 ,然后再结合“理想点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 ,该方法对于决策者科学合理地制定我国油气钻井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理想点法 钻井技术 信息熵 差异性系数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理想点法的铁路线路方案优选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学贤 柳世辉 张明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33,共5页
铁路线路走向方案优选通常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尽可能拟定多个方案,多角度、多层次的比选,所以是一个多目标的综合决策问题。传统的方案优选方法主要考虑工程投资,同时对其他指标进行定性比较,进而对方案做出评价,如果在经济指标... 铁路线路走向方案优选通常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尽可能拟定多个方案,多角度、多层次的比选,所以是一个多目标的综合决策问题。传统的方案优选方法主要考虑工程投资,同时对其他指标进行定性比较,进而对方案做出评价,如果在经济指标差别不是很大的情况下,由于缺乏全面决策信息,很难选出较优方案。引用多目标决策方法熵权理想点法,应用于新建高速铁路西安至延安线铜川至富县段方案优选,在综合考虑其影响线路方案的因素基础上,建立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拟定的走向方案进行全面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较传统方法更有参考性,可为线路决策者在优选方案时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线路方案 熵权理想点 全面评价 西延高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量资料抗差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佳佳 包为民 +2 位作者 刘可新 杨姗姗 赵丽平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7-30,共4页
流量资料是洪水预报中重要的信息,它受到不服从正态分布粗差影响时,会将粗差带入预报系统,影响预报结果精度。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流量资料的抗差方法。该方法的关键就是确定适合流量资料抗差方法的权函数和权函数变量。列出两种权函数... 流量资料是洪水预报中重要的信息,它受到不服从正态分布粗差影响时,会将粗差带入预报系统,影响预报结果精度。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流量资料的抗差方法。该方法的关键就是确定适合流量资料抗差方法的权函数和权函数变量。列出两种权函数和四种权函数变量,通过15场洪水在理想模型中的抗差效果来分析确定适合的权函数和权函数变量,并通过理想模型验证该方法在不同误差下的抗差效果。随着误差的增大,抗差效果趋于稳定,这符合抗差估计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资料 抗差方法 权函数 权函数变量 理想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的坦克分队作战方案优选 被引量:3
9
作者 徐大杰 王永彬 薛剑 《兵工自动化》 2009年第4期48-50,共3页
针对多目标决策方法中采用事先给定权重,不具备客观性的缺点,提出基于信息熵权的TOPSIS方法决策方法:采用对原始数据计算熵权得到权重,并与TOPSIS方法相结合进行定量分析,降低决策的主观随意性,并使作战方案决策更科学合理,最后在方案... 针对多目标决策方法中采用事先给定权重,不具备客观性的缺点,提出基于信息熵权的TOPSIS方法决策方法:采用对原始数据计算熵权得到权重,并与TOPSIS方法相结合进行定量分析,降低决策的主观随意性,并使作战方案决策更科学合理,最后在方案评估中使用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该方法可为坦克分队的作战方案的优化提供决策支持,具有较高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战方案 熵权 理想点法 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的网络层次分析法在水利工程项目投标风险决策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勋 刘永强 肖俊龙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1-164,共4页
针对水利工程复杂及失事后果严重等特点,企业在投标前应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和中标后的收益。为了能科学合理地进行投标风险决策,在综合考虑业主、项目、投标人自身及竞争对手的基础上,建立了风险因素指标体系,为综合考虑指标... 针对水利工程复杂及失事后果严重等特点,企业在投标前应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和中标后的收益。为了能科学合理地进行投标风险决策,在综合考虑业主、项目、投标人自身及竞争对手的基础上,建立了风险因素指标体系,为综合考虑指标间内在联系,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因素的权重,并利用熵权理想点法对得到的主观权重进行客观判断优选。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进行投标风险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投标风险决策 网络层次分析法 熵权理想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权重理想点法的边坡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华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1-104,共4页
针对目前常用的综合评价模型只能确定边坡稳定性所在等级,不能评价边坡稳定性在所属等级中的好差程度的问题,考虑指标动态权重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改进了理想点法,通过引入均衡函数的变权公式,提出了可变权重理想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 针对目前常用的综合评价模型只能确定边坡稳定性所在等级,不能评价边坡稳定性在所属等级中的好差程度的问题,考虑指标动态权重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改进了理想点法,通过引入均衡函数的变权公式,提出了可变权重理想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四个边坡的稳定性综合评价中。结果表明,可变权重理想点法与灰色关联分析和可拓方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能够比较精确地确定边坡所属稳定性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同一等级内不同边坡稳定性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稳定性评价 理想点法 变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TOPSIS-PSO-SVM的配电网适应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元生 姜雨晴 王静 《电子科技》 2022年第6期54-63,共10页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新能源发电已成为发电的主力之一。文中针对分布式能源并网后配电网的适应性问题,对配电网适应性内涵进行了新的定义,建立了可靠性、负载率、电流、电能质量、运行年限、新能源利用率6个一级指标的配电网适应性...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新能源发电已成为发电的主力之一。文中针对分布式能源并网后配电网的适应性问题,对配电网适应性内涵进行了新的定义,建立了可靠性、负载率、电流、电能质量、运行年限、新能源利用率6个一级指标的配电网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客观赋权法得到组合权重,并将其与TOPSIS进行结合,确定了评价模型的期望输出值。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TOPSIS-PSO-SVM的配电网适应性评价模型,并以宁夏5个地区配电网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TOPSIS-PSO-SVM评价模型的评价相对误差区间为[0.94%,1.03%],相对误差绝对值平均数为0.8854%,说明该评价模型在配电网适应性评价中的评价误差更小,评价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分布式能源 适应性评价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组合权重 理想点法 改进的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理想点模型的岩体结构面分级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述红 朱宝强 张泽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7-123,共7页
鉴于以往的结构面分级方法多为宏观定性分析,不利于指导实际工程设计和施工,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理想点模型的结构面定量分级方法.首先考虑结构面分级的多种影响因素,采用7个指标进行定量表征,建立了结构面多指标分级体系;然后用最小熵... 鉴于以往的结构面分级方法多为宏观定性分析,不利于指导实际工程设计和施工,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理想点模型的结构面定量分级方法.首先考虑结构面分级的多种影响因素,采用7个指标进行定量表征,建立了结构面多指标分级体系;然后用最小熵原理优化层次分析法及熵权法权重,从而改进理想点模型,得到最优组合权重;最后将改进后的模型应用于重庆市兴隆隧道实测结构面分级中,并与工程实际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理想点模型所得分级结果与实际工程较为一致,准确率达93.3%,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及工程实用性,可为岩体结构面分级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面分级 理想点模型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组合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权决策法在区域水资源开发最优排序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廖勇 梁川 《东北水利水电》 2005年第6期26-27,41,55,共4页
本文采用熵权理想点的分析方法,并根据“熵”的概念计算熵权,用熵权来修正主观权重从而使权重确定更加合理,然后再结合“理想点法”进行评价和排序。应用结果表明,该法是合理、可行的。
关键词 熵权决策法 理想点 排序 水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综合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汤江龙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88-293,共6页
在介绍评价系数法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改进,提出了修正理想点法,并确定了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综合评价因素指标及其权重,使综合评价结果更合理。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综合评价 权重 修正理想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逼近理想点排序法的公路路线方案评价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俊彦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44-47,共4页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路线方案评价方法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缺乏相应系统完善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的现状,采用熵权法及逼近理想点排序法建立公路路线方案评价模型,并结合工程案例,采用该模型进行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模型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路线方案评价方法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缺乏相应系统完善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的现状,采用熵权法及逼近理想点排序法建立公路路线方案评价模型,并结合工程案例,采用该模型进行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模型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研究内容对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的评价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选线 方案比选 熵权法 逼近理想点排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节水工程形式多目标优选方法研究
17
作者 王佰伟 曹升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5-47,49,共4页
论述了农业节水工程形式优选的多目标性,探讨了Blin法、密切值法、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法和综合效果测度法等4种多目标优选方法,研究了逼近理想点的赋权法。并以此为基础,通过不同评价方法的集结建立了农业节水工程形式优选模型。将该模... 论述了农业节水工程形式优选的多目标性,探讨了Blin法、密切值法、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法和综合效果测度法等4种多目标优选方法,研究了逼近理想点的赋权法。并以此为基础,通过不同评价方法的集结建立了农业节水工程形式优选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实例,验证了其合理性和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聊城市现阶段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应以低压管道为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节水工程 多目标优选方法 逼近理想点的赋权法 优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权重–理想点法的应变型岩爆五因素预测分级 被引量:61
18
作者 徐琛 刘晓丽 +1 位作者 王恩志 王思敬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45-2252,共8页
基于理想点法的基本理论,综合考虑了岩爆发生机理,选取围岩洞壁最大主应力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比值、围岩洞壁最大切向应力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比值、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与岩石单轴抗拉强度比值、岩石弹性能指数以及岩体完整性系数作为... 基于理想点法的基本理论,综合考虑了岩爆发生机理,选取围岩洞壁最大主应力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比值、围岩洞壁最大切向应力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比值、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与岩石单轴抗拉强度比值、岩石弹性能指数以及岩体完整性系数作为评判预测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权理论计算主客观权重,综合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构建了应变型岩爆组合权重–理想点法预测分析模型。通过统计相关工程案例,利用模型进行工程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与适用性。基于岩爆预测分级模型,开发了相应程序,可以为类似工程岩爆预测与等级划分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点法 岩爆 组合权重 层次分析法 熵权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市场的输电阻塞管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显睿 杨鹏 +1 位作者 任素雅 梁冯珍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2期93-100,共8页
该文引入报价函数用积分准确表达了pool模式下的阻塞费用定义,并用图示给出了解释。不足之处是没有考虑"安全和经济"
关键词 输电阻塞 单目标规划 最小最大法 理想点法 加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水闸安全性态评价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志辉 曹邱林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1-66,共6页
为对水闸安全评价方法作进一步研究,首先建立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接着采用改进群组G1法和基尼系数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并通过理想点法进行权重融合;然后构建水闸安全性态评价云模型;最后,将评价结果与实际安全鉴定结论对比以佐证评价结果... 为对水闸安全评价方法作进一步研究,首先建立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接着采用改进群组G1法和基尼系数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并通过理想点法进行权重融合;然后构建水闸安全性态评价云模型;最后,将评价结果与实际安全鉴定结论对比以佐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利用该模型对水闸的总体安全性态作出评价,分析水闸评价分项存在的问题,并基于该模型评价结果对水闸安全性态作出预测,对水闸的运行管理和日常维护提出建议。通过实例计算发现评价结果与该水闸的安全鉴定结论一致。该模型给出了水闸与其各评价分项的安全等级,并通过MatLab生成云图,直观地反映了水闸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闸 安全评价 改进群组G1法 基尼系数赋权法 理想点法 权重融合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