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9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win Force矫治器治疗骨性Ⅲ类错的头影测量研究
1
作者 张月兰 袁建桥 +1 位作者 闫利辉 刘林嶓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9期938-940,共3页
目的:将Twin Force矫治器用于矫治恒牙早期轻度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矫治,并用X线头影测量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反式Twin Force矫治器治疗12例恒牙早期轻度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比较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结果。结果:经平均8.2... 目的:将Twin Force矫治器用于矫治恒牙早期轻度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矫治,并用X线头影测量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反式Twin Force矫治器治疗12例恒牙早期轻度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比较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结果。结果:经平均8.2个月的治疗,患者的面部轮廓明显改善,前牙的反得以矫治,磨牙关系为I类,SNA和ANB均增加3o,Ptm-A增加2.05mm,而SNB和NPog-FH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反式Twin Force矫治器能够促进上颌发育,迅速有效矫治恒牙早期轻度骨性安氏Ⅲ类错畸形,且患者戴用舒适,易于配合,对患者配合的依赖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 force矫治器 错畸形 功能矫治 安氏Ⅲ类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babilistic analysis of random contact force between geomembrane and granular material 被引量:2
2
作者 姜晓桢 束一鸣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8期3309-3315,共7页
A probabilistic method based on principle of maximum entropy was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randomness of contact force between geomembrane and granular material.The contact force distribution is exponential according to... A probabilistic method based on principle of maximum entropy was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randomness of contact force between geomembrane and granular material.The contact force distribution is exponential according to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the grain size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act force.The proposed method is then verified by a series of laboratory experiments using glass beads and cobbles as granular material and a very thin pressure,indicating that film is firstly used in these experiments which give a reliable method to measure the contact force at each contact poi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MEMBRANE granular material contact force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掺杂的磷烯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机理:DFT-D研究
3
作者 王群 周乃武 +7 位作者 赵虹林 杨丽欣 邓壹铭 单正莉 杨志豪 邓良平 梅青刚 孙玉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60,共9页
随着工业的发展,染料废水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愈加显著,其中偶氮类的亚甲基蓝这种染料废水不仅色度大,而且难以降解.因此设计一种高效且灵敏的吸附剂来去除亚甲基蓝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是亟须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利用基于色散力校正的密度... 随着工业的发展,染料废水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愈加显著,其中偶氮类的亚甲基蓝这种染料废水不仅色度大,而且难以降解.因此设计一种高效且灵敏的吸附剂来去除亚甲基蓝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是亟须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利用基于色散力校正的密度泛函理论(DFT-D)的第一性原理方法探索了本征及掺杂磷烯吸附剂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机理,并详细考察了本征及掺杂Al,Ca,Ti和Fe金属原子后的磷烯对亚甲基蓝吸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亚甲基蓝初始构型会影响磷烯对其吸附,当亚甲基蓝平躺于磷烯表面时有较大的吸附,且金属原子掺杂显著地影响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掺杂金属原子均增大了磷烯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其中吸附能力是Fe掺杂磷烯>Ca掺杂磷烯>Ti掺杂磷烯>Al掺杂磷烯.研究结论对于亚甲基蓝的处理带来了新的指导方向,有望为相关染料废水的检测和去除提供有意义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蓝 色散力校正 密度泛函理论 磷烯 掺杂磷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矩和悬浮力分配函数的单绕组BSRMWR预测控制
4
作者 杨艳 吴苏 +1 位作者 刘泽远 刘程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6116-6128,I0030,共14页
由于单绕组宽转子齿结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供电方式和双凸极结构,其在应用传统电流斩波控制策略时存在较大的转矩脉动和悬浮力波动以及悬浮运行不稳定的情况。为克服这些不足,该文基于该电机的本体结构与工作原理,提出适用于该电机... 由于单绕组宽转子齿结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供电方式和双凸极结构,其在应用传统电流斩波控制策略时存在较大的转矩脉动和悬浮力波动以及悬浮运行不稳定的情况。为克服这些不足,该文基于该电机的本体结构与工作原理,提出适用于该电机的转矩分配函数和悬浮力分配函数;结合模型预测控制理论,研究一种基于转矩分配函数和悬浮力分配函数的预测转矩和预测悬浮力控制方法;通过仿真软件及硬件平台,验证该控制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不仅可以实现电机的稳定悬浮运行,而且在抑制转矩脉动和悬浮力波动方面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 单绕组 宽转子齿 转矩分配函数 悬浮力分配函数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机械内力拓扑模型二元动力传递函数及应用研究
5
作者 郝慧荣 赵文超 +3 位作者 杨子明 王佳苇 任江鹏 刘占峰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83,119,共12页
伴随动力机械轻量化的发展,运动部件与机体的质量比增大,将引发明显的机体振动。为研究轻量化条件下的动力机械机体固有频率与内部质量比的关系,设计了模拟动力机械不同质量比的试验台架,在其静态和动态工况下进行振动测试,发现两者固... 伴随动力机械轻量化的发展,运动部件与机体的质量比增大,将引发明显的机体振动。为研究轻量化条件下的动力机械机体固有频率与内部质量比的关系,设计了模拟动力机械不同质量比的试验台架,在其静态和动态工况下进行振动测试,发现两者固有频率存在差异;建立起内力联接的动力隔振内力拓扑模型,解释固有频率差异的原因;推导关于质量比、频率比的二元动力传递函数并从侧视和俯视两个角度对三维曲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轻量化背景下,动力机械机体固有频率存在随着质量比增加而向大值漂移的现象,研究中的二元动力传递函数能够表达内力模型下动力机械固有频率的分布特性,可以为动力机械系统参数辨识及隔振器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力拓扑模型 动力传递函数 固有频率 峰值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拉伸开孔加筋无限板的应力半解析算法
6
作者 王小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1-188,共8页
为了研究均匀拉伸开孔加筋无限板的应力计算方法,本文提出半解析计算方法。以复变函数为数学工具,推导开孔无限光板在面内受集中力作用下的应力函数,由此引入复变函数表达的应力函数的影响函数和位移影响函数。板筋之间的拉压力看作是... 为了研究均匀拉伸开孔加筋无限板的应力计算方法,本文提出半解析计算方法。以复变函数为数学工具,推导开孔无限光板在面内受集中力作用下的应力函数,由此引入复变函数表达的应力函数的影响函数和位移影响函数。板筋之间的拉压力看作是沿加强筋长度连续分布的无数个集中力,通过板筋之间的位移协调条件,即板筋接触面上的质点的位移相同,列出位移协调方程,这一方程是奇异积分方程。将所有连续分布的集中力离散成有限个集中力,运用数值解法求解这一方程,则可以求出所有板筋间的集中力。运用数值方法,推导了开孔单筋无限板、开孔双筋无限板和开孔三筋无限板的板筋作用力计算方程。求出板筋间作用力后,加筋板中板的应力函数则为应力函数的影响函数与各个集中力乘积后的累加求和再加上相应位置的开孔光板应力函数。求出板的应力函数后,板的应力则可以求出;求出板筋作用力后,筋的应力也可以求出。通过算例验证,半解析算法的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吻合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集中 开孔加筋无限板 复变函数法 影响函数 应力分析 板筋作用力 开孔板 孔边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外投资合作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来自中国微观企业的证据
7
作者 冯帆 李芳芳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22,共14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数字经济正逐步发展为助力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如何通过数字经济对外投资合作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已成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与现实要求,使用变系数生产...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数字经济正逐步发展为助力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如何通过数字经济对外投资合作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已成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与现实要求,使用变系数生产函数模型重构了TFP的测度体系,以科学衡量企业新质生产力,在此基础上采用2009—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使用多时点DID模型实证探讨了数字型对外直接投资(数字型OFDI)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开展数字型OFDI显著促进了其新质生产力发展,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和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并且,这一效应在不同投资动机下的数字型OFDI中无明显差异,在高数字化转型程度企业、高技术行业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机制检验表明,企业数字型OFDI通过创新能力提升机制和供应链管理优化机制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其中创新能力提升体现为创新增量提质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供应链管理优化体现为供应链管理效率提高和供应链韧性增强。进一步分析发现,现阶段数字型OFDI主要从科技和效能增进路径影响企业新质生产力,其深度和广度的增加均能显著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型对外直接投资 变系数生产函数模型 创新能力 供应链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驱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研究——生产函数变革与要素协同匹配视角
8
作者 曹玉平 刘竟威 郑展鹏 《当代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96,共17页
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和重要源泉,是催生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战略性通用元技术。在识别新一代人工智能全新技术—经济特征的基础上,系统性探究其驱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理论机制、突出问题与对策建议。一方面,基于生产... 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和重要源泉,是催生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战略性通用元技术。在识别新一代人工智能全新技术—经济特征的基础上,系统性探究其驱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理论机制、突出问题与对策建议。一方面,基于生产函数变革视角,全面阐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对现代经济增长方程的投入要素、函数关系和经济产出等环节的深度变革效应,揭示新一代人工智能驱动传统产业系统性优化重组的理论机制。另一方面,基于要素协同匹配视角,利用信息经济学和创新经济学理论,深入阐释新一代人工智能驱动现代产业体系全方位构建的理论机制。从微观、中观、宏观、国际和未来五大维度辨识新一代人工智能在驱动中国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此,建议在微观维度形成有利于智能化转型的创造性破坏生态,在中观领域推进智能经济协调均衡发展,在宏观层面缔造优良的新质生产力发展环境,在国际环境中构建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体系,并在未来视野下前瞻性擘画智能化转型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人工智能 产业转型升级 通用元技术 生产函数变革 要素协同匹配 新质生产力 智能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九大流域干湿复合事件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曹倩倩 黄生志 +5 位作者 邓晓雅 段利民 黄强 高月娇 董海霞 王浩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1-120,共10页
与单一的干旱和洪涝相比,干旱和洪涝之间的突然转变可能会对生态和社会经济产生放大影响。然而,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干湿复合事件的时空演变与驱动机制尚未明晰。基于此,该研究以中国为研究区域,旨在探明1982—2022年中国干湿... 与单一的干旱和洪涝相比,干旱和洪涝之间的突然转变可能会对生态和社会经济产生放大影响。然而,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干湿复合事件的时空演变与驱动机制尚未明晰。基于此,该研究以中国为研究区域,旨在探明1982—2022年中国干湿复合事件的动态演变特征与驱动因子。以标准化降水指数识别相邻季节间干湿复合事件,并利用Copula函数计算了干湿复合事件的联合概率;采用Mann-Kendall检验以20 a时间序列为滑动窗口探究干湿复合事件的发生概率的变化趋势;运用随机森林探讨干湿复合事件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1982—2022年间春-夏、夏-秋和秋-冬都更易发生连续干旱事件,发生概率分别为4.04%、4.20%和4.04%,冬-春更易发生连续湿润事件,发生概率为4.69%;2)内陆河流域和珠江流域易在冬-春发生连续干旱事件;松辽河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和东南诸河流域易在冬-春发生连续湿润事件;长江流域易在夏-秋发生连续湿润事件;西南诸河流域易在夏-秋发生连续干旱事件;3)全国范围内,秋-冬连续湿润、冬-春连续湿润上升趋势显著,检验统计值分别为2.91和2.44。从不同流域分析,内陆河流域、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上升趋势最明显的是秋-冬连续湿润事件,松辽河流域上升趋势最明显的是冬-春连续湿润事件,长江流域上升趋势最明显的是春-夏连续湿润事件,西南诸河上升趋势最明显的秋-冬连续干旱事件,东南诸河上升趋势最明显的是冬-春连续湿润事件;4)全国大部分流域的复合事件动态变化的主导因子都是气象因子,而下垫面因子对全国大部分流域的干湿复合事件影响相对较小,但对松辽河流域的影响相对较大。研究成果可为全国干湿复合事件的精准防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洪涝 干湿复合事件 动态变化 驱动力 随机森林 COPULA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波型与高斯型高速车轮多边形磨耗对车辆-轨道动力作用的影响分析
10
作者 张宁 陶功权 +1 位作者 王鹏 温泽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73-1685,共13页
通过建立车辆-轨道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以谐波型和高斯型车轮多边形磨耗作为输入,研究车轮多边形磨耗对车辆-轨道系统动力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高斯型磨耗波长特性影响,在100~300 km/h情况下,高斯型磨耗所得轮轨力、轴箱振动加... 通过建立车辆-轨道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以谐波型和高斯型车轮多边形磨耗作为输入,研究车轮多边形磨耗对车辆-轨道系统动力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高斯型磨耗波长特性影响,在100~300 km/h情况下,高斯型磨耗所得轮轨力、轴箱振动加速度、钢轨振动加速度及扣件力均比谐波型磨耗的大;在350~400 km/h时,2种多边形磨耗计算所得轮轨力、轴箱振动加速度相接近。高斯型多边形磨耗的轴箱振动加速度受拟合标准差σ影响,σ越小,其轴箱振动加速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多边形 轴箱垂向加速度 轮轨垂向力 高斯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11
作者 赵立金 杨世春 曲婧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7-1047,共11页
电子机械制动系统(electro-mechanical brake,EMB)是真正意义上的纯线控制动,完全摒弃液压/气压装置,实现人车解耦、更高的响应速度、更精准的制动力控制,是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理想制动执行机构,然而由于系统可靠性、功能安全及成本... 电子机械制动系统(electro-mechanical brake,EMB)是真正意义上的纯线控制动,完全摒弃液压/气压装置,实现人车解耦、更高的响应速度、更精准的制动力控制,是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理想制动执行机构,然而由于系统可靠性、功能安全及成本等原因仍未规模量产应用。分析EMB的技术发展现状及典型系统结构,比较线性自增力式和非线性增力式两大技术路线,介绍基于楔形自增力结构的电子楔式制动器(electronic wedge brake,EWB)及混合EMB系统,并探讨其在自动驾驶环境下的适用性。针对EMB系统关键技术,重点研究了系统架构、电控单元、通信架构、失效模式等冗余设计方案,以及无传感器夹紧力估算方法的夹紧力控制技术,并对其后续产业化应用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和后续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机械制动 系统构型 冗余设计 夹紧力控制 功能降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拔型三向隔震支座恢复力模型与力学性能研究
12
作者 刘彦伟 吴涛 +3 位作者 彭涛 郝玉军 郭进 王军文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73,共8页
传统隔震支座不具备竖向隔震能力,且抗拔能力较差,基于水平隔震与竖向隔震功能分离的思想,设计了一种具有抗拔功能的三向隔震支座.阐明了抗拔型三向隔震支座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对其水平、竖向恢复力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实体有限... 传统隔震支座不具备竖向隔震能力,且抗拔能力较差,基于水平隔震与竖向隔震功能分离的思想,设计了一种具有抗拔功能的三向隔震支座.阐明了抗拔型三向隔震支座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对其水平、竖向恢复力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实体有限元模型,对支座的水平、竖向滞回性能及抗拔性能进行参数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抗拔型三向隔震支座在水平和竖向均表现出优异的滞回性能.水平耗能与竖向压力、滑移幅值、摩擦系数呈正相关,水平等效刚度及阻尼比随竖向压力、摩擦系数增大而增大;竖向耗能与预压量、加载幅值呈正相关,竖向等效刚度随预压量的增加而增大,但随着加载幅值的增加而减小.抗拔装置发挥作用时,在设计竖向位移内抗拔刚度为零,但当抗拔位移达到设计位移后抗拔刚度可达415 kN/mm,在上拔力达到871 kN前,抗拔装置各部件均未屈服,表明支座抗拔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拔型三向支座 恢复力模型 数值模拟 力学性能 减隔震支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反复装配的电阻补偿设计研究
13
作者 祝文涛 廖书信 +1 位作者 邱殿凯 彭林法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4-830,共7页
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电堆反复组装引起装配力变化,输出性能衰减的问题,基于电堆实际装配流程设计了循环压缩实验,揭示了循环压缩对气体扩散层力学性能、体电阻以及接触电阻的影响规律,并提出针对不同装配次数的压缩率补偿方... 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电堆反复组装引起装配力变化,输出性能衰减的问题,基于电堆实际装配流程设计了循环压缩实验,揭示了循环压缩对气体扩散层力学性能、体电阻以及接触电阻的影响规律,并提出针对不同装配次数的压缩率补偿方案。研究发现,保持相同的压缩率,气体扩散层的压力和厚度衰减主要发生在第二次装配,压力衰减了6.24%,厚度减小4.64%。此外,气体扩散层的体电阻和接触电阻分别增大了2.82%和7.77%。在此基础上,采用满意度函数设计了装配补偿方案,获得不同装配次数时的压缩率区间和最优压缩率,可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装配质量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力衰减 循环压缩 装配补偿 满意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新质生产力的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建构逻辑与内容框架
14
作者 傅晗 黄轶 +2 位作者 刘川华 陈露 丁翠娟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1,共7页
以新质生产力为导向开展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建设的研究,对引领、规制和赋能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切实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紧密结合新质生产力对职业教育人才在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数字化能力方面... 以新质生产力为导向开展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建设的研究,对引领、规制和赋能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切实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紧密结合新质生产力对职业教育人才在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数字化能力方面的要求,构建了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评价标准。通过多轮次专家咨询,最终形成了一套涵盖目标管理、实践内容、实践准备、实践任务、越轨控制5个维度,下设20个二级指标以及90个三级指标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借鉴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依据逐级提升的逻辑,将各指标划分为5个等级,以此精准评价实践教学成效,促使新质生产力所要求的职业人才能力融入实践教学,进而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职业教育 实践教学 质量评价 结构功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生产力的机理与进路——兼论教育的生产力属性
15
作者 吴河江 吴砥 谢晶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3,共7页
教育生产力与技术发展息息相关,从狩猎时代到智能时代,教育对生产力的影响从“表现不明显”提升到了“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绝对性因素”。教育生产力的发展得益于教育功能的强化,即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强化。技术、教育与生产之间具... 教育生产力与技术发展息息相关,从狩猎时代到智能时代,教育对生产力的影响从“表现不明显”提升到了“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绝对性因素”。教育生产力的发展得益于教育功能的强化,即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强化。技术、教育与生产之间具有本质上的耦合性。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生产力的机理在于可提升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从提升教育的个体功能来看,人工智能可变革教育中介系统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以提高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水平。从提升教育的社会功能来看,人工智能可引导社会价值观以强化教育服务生产能力,促进教育公平以增强社会生产活力。依据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生产力的机理分析,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生产力的进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变革教育中介系统,培养智能时代所需的人才素养;建设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导社会价值观,聚合社会生产力;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劳动力结构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育生产力 数字素养 教育功能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径向洛伦兹力磁轴承动力学及解耦控制方法
16
作者 李宗育 王卫杰 +3 位作者 王丽芬 任元 樊亚洪 李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70-1780,共11页
为实现高精度磁浮转台的快速响应和振动抑制,针对洛伦兹力磁悬浮万向稳定平台的高精度解耦控制问题,首先阐明径向洛伦兹力磁轴承(RLFMB)工作原理,基于等效磁路法对单个径向洛伦兹力磁轴承进行动力学建模,构建转子四自由度平转运动动力... 为实现高精度磁浮转台的快速响应和振动抑制,针对洛伦兹力磁悬浮万向稳定平台的高精度解耦控制问题,首先阐明径向洛伦兹力磁轴承(RLFMB)工作原理,基于等效磁路法对单个径向洛伦兹力磁轴承进行动力学建模,构建转子四自由度平转运动动力学模型。设计一种基于内模结构的解耦控制器,通过补灵敏度函数Bode图验证内模控制器强鲁棒的特点。仿真算例结果表明,跟踪性能上,偏转、平动的响应时间分别较PID控制方法降低59.3%和28.2%;抗扰性能上,偏转、平动干扰残余量较PID控制方法降低38.8%和86.2%,此方法可应用于平台对载荷系统的高精、高稳、高动态指向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伦兹力磁悬浮万向稳定平台 径向洛伦兹力磁轴承 解耦控制 补灵敏度函数 内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西县土地利用变化自动识别与功能分区及驱动力分析
17
作者 韩月侠 董斌 +11 位作者 屈建伸 张建新 朱兆明 朱曼 姜文聪 薛诚 朱若晴 朱培桢 彭聪阁 江楠 章紫微 梅红霞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0期67-75,110,共10页
[目的]分析肥西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方法]基于肥西县2010、2016和2023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从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类型转移等方面分析肥西县研究期内土地利用格局和变化特征,利用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构建肥西县生态保护-农业生... [目的]分析肥西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方法]基于肥西县2010、2016和2023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从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类型转移等方面分析肥西县研究期内土地利用格局和变化特征,利用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构建肥西县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城镇扩张最小累积综合阻力面,通过阻力阈值法划定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肥西县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变化的驱动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结果]2010—2023年肥西县土地利用始终以耕地为主,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且面积减少较大,其中主要向林地和建设用地流入;林地面积有所增加且面积变化幅度较大;水域、草地、未利用地的面积呈减少趋势;建设用地面积呈持续增加趋势。肥西县生态保护适宜性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肥西县中部及东部巢湖流域;农业生产适宜性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肥西县西北部;城镇扩张适宜性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桃花镇和上派镇地区。不同时间段内所选的各驱动因子对肥西县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气温、降水量、蒸散发量为主要驱动因素;根据各因子交互探测效果可知,自然因素较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有着更明显的影响。[结论]该研究为区域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自动识别 功能分区 驱动力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式磁悬浮轴承的超螺旋滑模控制
18
作者 聂鹏志 张刚 +1 位作者 张晗广 常建豪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7-134,共8页
针对磁悬浮轴承系统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尤其是在复杂多变工作环境下的抗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超螺旋滑模控制方法。建立了主动式磁悬浮轴承系统的数学模型对其动态特性进行分析,进而根据高阶滑模控制理论设计了超螺旋滑模控制器,... 针对磁悬浮轴承系统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尤其是在复杂多变工作环境下的抗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超螺旋滑模控制方法。建立了主动式磁悬浮轴承系统的数学模型对其动态特性进行分析,进而根据高阶滑模控制理论设计了超螺旋滑模控制器,引入二阶滑模面和采用饱和函数的趋近律,并采用李雅普诺夫理论证明其稳定性。仿真以及转子的起浮与抗干扰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超螺旋滑模控制器能够有效契合磁悬浮轴承系统的非线性与不确定性,在对抗外部干扰、系统响应速度和稳态精度方面也优于传统的滑模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磁力轴承 电磁力 滑模控制 李雅普诺夫函数 鲁棒性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势场算法下复杂水域船舶海上交通规划方法
19
作者 陈留远 许江涛 +1 位作者 王举 郑炎伟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166,共5页
针对复杂水域中船舶频繁遭遇的动态与静态障碍物问题,本文提出人工势场算法下复杂水域船舶海上交通规划方法。运用实时采集的海上环境信息,构建船舶交通人工势场模型,通过模型中障碍物与目标点的斥力与引力,获得二者的合力,引导船舶躲... 针对复杂水域中船舶频繁遭遇的动态与静态障碍物问题,本文提出人工势场算法下复杂水域船舶海上交通规划方法。运用实时采集的海上环境信息,构建船舶交通人工势场模型,通过模型中障碍物与目标点的斥力与引力,获得二者的合力,引导船舶躲避障碍物并向目标点航行;向障碍物斥力函数中引入目标距离参数,限制障碍物斥力,解决复杂障碍物下船舶无法抵达目标点问题;增设虚拟目标点,避免复杂水域下船舶规划陷入局部最优状态,得到全局最优规划路径。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不同复杂水域下船舶最优交通路径规划,准确避障的同时,降低船舶航行时间步长,保证船舶安全高效航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势场算法 复杂水域 船舶海上交通 障碍物 斥力函数 虚拟目标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NiCo-FGMs的磨削工艺优化
20
作者 辛博 曹刚 +1 位作者 秦嘉鑫 赵显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95,共11页
为解决激光定向能量沉积(laser-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L-DED)成型工艺制备的镍钴基功能梯度材料(NiCo-FGMs)磨削后表面质量一致性较差这一问题,基于正交试验分析了磨削工艺参数对NiCo-FGMs的磨削力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并建立... 为解决激光定向能量沉积(laser-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L-DED)成型工艺制备的镍钴基功能梯度材料(NiCo-FGMs)磨削后表面质量一致性较差这一问题,基于正交试验分析了磨削工艺参数对NiCo-FGMs的磨削力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并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针对粗加工与精加工的不同加工目标,利用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结合熵权法与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即熵权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o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法进行了多目标磨削工艺参数优化,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粗加工磨削参数采用a_(p)=53.61μm,v_(s)=29.99 m/s,v_(w)=311.89 mm/min;精加工磨削参数采用ap=14.96μm,v_(s)=29.99 m/s,v_(w)=300.92 mm/min.经两道工序加工,表面粗糙度标准差从0.195μm降至0.101μm,有效提高NiCo-FGMs的表面粗糙度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钴基功能梯度材料(NiCo-FGMs)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L-DED) 磨削力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