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ovel method for virtual clearance computation of high-speed train based on model integration and convex hull 被引量:1
1
作者 YI Bing LI Xiong-bing +2 位作者 ZENG Wei SONG Yong-feng YANG Yu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2458-2467,共10页
The 3D clearance of a high-speed train(HST) is critical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Many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the inspection of the clearance profile in railway operation based on the vis... The 3D clearance of a high-speed train(HST) is critical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Many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the inspection of the clearance profile in railway operation based on the vision system, but few researchers have focused on the computation of the 3D clearance in the design phase of an HS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virtual 3D clearance computation of an HST based on model integration and the convex hull method. First, both the aerodynamic and kinetic analysis models of the HST are constructed. The two models are then integrated according to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map, and an array of transformation matrixes of the HST is created to drive the designed model simulating the physical railway motion. Furthermore, the convex hull method is adopted to compute the 3D envelope of the moving train. Finally, the Hausdorff metric is involved in the measurement of the minimum clearance model and the 3D envelope model. In addition, the color map of the Hausdorff distance is established to verify that the designed shape of the HST meets the national standards. This paper provide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accurately calculate the 3D clearance for the shape design of an HST, 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development cost by minimizing the physical prototype that must be bui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TRAIN 3D CLEARANCE convex HULL model integration HAUSDORFF dist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储氢集成系统的随机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2
作者 王翰林 赵建立 +1 位作者 张沛超 孙烨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3,126,共9页
光储氢集成系统是提升光伏消纳率、降低电解制氢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电解槽复杂的非线性模型以及光伏出力的高随机性给系统运行优化带来了困难。提出电解槽的高精度凸拟合模型,该模型能计及电解槽功率和温度对效率的影响,且便于优化... 光储氢集成系统是提升光伏消纳率、降低电解制氢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电解槽复杂的非线性模型以及光伏出力的高随机性给系统运行优化带来了困难。提出电解槽的高精度凸拟合模型,该模型能计及电解槽功率和温度对效率的影响,且便于优化问题的建模与求解。将模型预测控制(MPC)与随机优化相结合,提出光储氢集成系统的二阶段随机MPC方法。建立双层求解框架,其中上层用于处理电解槽的非线性模型,下层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实现大规模场景的解耦计算。光储氢集成系统的仿真算例结果表明,配置电池、储氢罐等储能单元显著提升了制氢的经济性和光伏消纳率;相较于常规MPC,考虑光伏和氢负荷分布信息的二阶段随机MPC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槽 光储氢集成系统 最优调度 凸拟合模型 模型预测控制 随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凸集比例因子和WOA-Kriging模型的重力坝非概率可靠性分析
3
作者 刘要来 王堡生 +2 位作者 周红波 赵二峰 李章寅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4-170,共7页
为了实现在统计资料匮乏时也能进行重力坝的可靠性分析,构建了仅需要不确定参数上下限的重力坝非概率可靠度评估方法。通过内切椭球模型描述了不确定参数的相关关系,引入比例因子将非概率可靠度计算模型转化为有约束的优化问题,利用Krig... 为了实现在统计资料匮乏时也能进行重力坝的可靠性分析,构建了仅需要不确定参数上下限的重力坝非概率可靠度评估方法。通过内切椭球模型描述了不确定参数的相关关系,引入比例因子将非概率可靠度计算模型转化为有约束的优化问题,利用Kriging模型对于高度非线性函数的适用性拟合重力坝单元功能函数,在此基础上,通过鲸鱼优化算法进行可靠度的寻优。经过实例分析计算,非概率可靠度计算方法与规范法得出的坝段的抗滑稳定均处于可靠状态,两种方法的结论相同,这验证了基于凸集比例因子和WOA-Kriging模型的重力坝非概率可靠度计算方法可以有效分析重力坝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坝 凸集比例因子 KRIGING模型 有限元模型 非概率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凸包理论的电力系统日前经济调度
4
作者 李有亮 方林波 +4 位作者 张炜 彭伟 孙磊 闵鑫 伊昆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6-405,共10页
基于标准交流潮流方程的日前经济调度模型有助于得到精确解,但由于其为非线性规划模型,因此在模型收敛性和计算效率等方面存在不足,限制了其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在此背景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凸包理论的电力系统日前经济调度模型,以实现... 基于标准交流潮流方程的日前经济调度模型有助于得到精确解,但由于其为非线性规划模型,因此在模型收敛性和计算效率等方面存在不足,限制了其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在此背景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凸包理论的电力系统日前经济调度模型,以实现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模型的高效精确求解.首先,介绍了基于标准交流潮流方程的日前经济调度模型;其次,介绍了凸包理论以及非线性函数的凸包方程,进而构建基于改进凸包理论的电力系统日前经济调度模型;最后,采用IEEE 14节点系统、IEEE 118节点系统和我国某省级实际电力系统进行测试分析,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策略能够显著提高模型的计算效率且有效降低松弛误差,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前经济调度 潮流方程 凸包理论 二阶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罕坝华北落叶松树冠投影面积模型构建
5
作者 张馨 柳长明 《林业勘查设计》 2025年第1期79-84,90,共7页
依据河北省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华北落叶松纯林12块标准地4个不同林龄(10、15、20、25 a)数据,使用圆形、椭圆形、矩形和凸包结构,分别在4点位和8点位计算树冠投影面积,并分析不同计算方法和林龄之间的差异。通过绘制12个变量的散点图和... 依据河北省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华北落叶松纯林12块标准地4个不同林龄(10、15、20、25 a)数据,使用圆形、椭圆形、矩形和凸包结构,分别在4点位和8点位计算树冠投影面积,并分析不同计算方法和林龄之间的差异。通过绘制12个变量的散点图和相关性图,分析变量对树冠投影面积的影响。利用全子集法和刀切法构建树冠投影面积预测模型。结果表明,8点位的计算精度优于4点位,且15 a林龄的树冠投影面积存在显著变异趋势。最终,胸径(DBH)、单木竞争因子(BALD)、相对直径(RD)、冠长(CL)和冠幅(Crown)被纳入模型,除竞争因子外,其他变量与树冠投影面积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树冠投影面积 凸包算法 投影模型 塞罕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the Three Dimension Attenuated Model and the Algorithm of Environmental Noise in Substations 被引量:14
6
作者 XU Luwen LIU Xiaoling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I0024-I0024,207,共1页
为了准确计算变电站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的大小,通过对噪声衰减理论和变电站环境特点的分析,建立了变电站仿真数学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提出了变电站三维空间噪声预测算法。噪声衰减计算中,最复杂的是求解几何衰减中菲涅耳数,而求解菲... 为了准确计算变电站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的大小,通过对噪声衰减理论和变电站环境特点的分析,建立了变电站仿真数学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提出了变电站三维空间噪声预测算法。噪声衰减计算中,最复杂的是求解几何衰减中菲涅耳数,而求解菲涅耳数的关键是求解绕射声的声程差,利用凸包算法求解变电站内多声源、多障碍等复杂场景的声程差问题。仿真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显示,该模型和算法能够准确预测变电站周边三维空间中任意位置的噪声大小,为开展变电站环境噪声预评价、新建变电站规划设计中噪声控制优化以及运行变电站噪声的工程治理方案优化等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变电站 环境噪声 三维模型 算法 弱毒 中国经济 噪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结构不确定分析的改进多维平行六面体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乔心州 张锦瑞 +1 位作者 方秀荣 刘鹏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77-1888,共12页
多维平行六面体模型是一种能够同时考虑相关变量和独立变量的非概率凸集模型,更适用于工程结构中常见的多源不确定性问题。为更加有效合理地度量结构不确定性,提出一种改进多维平行六面体模型。通过定义区间变量的相关角和边缘区间,给... 多维平行六面体模型是一种能够同时考虑相关变量和独立变量的非概率凸集模型,更适用于工程结构中常见的多源不确定性问题。为更加有效合理地度量结构不确定性,提出一种改进多维平行六面体模型。通过定义区间变量的相关角和边缘区间,给出模型不确定域的显式表达式,进而给出依据实验样本点构建多维平行六面体模型的方法。3个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多维平行六面体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区间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是一种比传统多维平行六面体模型更为紧凑合理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平行六面体模型 非概率凸集模型 变量相关性 不确定域显式表达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凸与不可分离正则化算法的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宁 朱朋飞 +1 位作者 张立峰 卢栋臣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6-846,共11页
搅拌器内两相混合是化工生产中常见的现象,电容层析成像(ECT)技术主要对两相分布进行可视化重构,以达到监测的目的。受稀疏贝叶斯学习的启发,提出了一种非凸与不可分离正则化(NNR)算法重建ECT图像。在稀疏先验的基础上引入矩阵低秩特性... 搅拌器内两相混合是化工生产中常见的现象,电容层析成像(ECT)技术主要对两相分布进行可视化重构,以达到监测的目的。受稀疏贝叶斯学习的启发,提出了一种非凸与不可分离正则化(NNR)算法重建ECT图像。在稀疏先验的基础上引入矩阵低秩特性,采用最大后验估计在潜在空间中提出一个新的优化问题,利用对偶变量将潜在空间的目标函数映射到原始空间进行迭代求解,用来恢复同时稀疏与低秩的矩阵。与凸近似L1范数相比,NNR算法可获得更准确的重建图像,同时比非凸可分离方法更容易收敛到全局最优解。为验证NNR算法的重建效果,通过数值仿真与静态实验的方法分别与其他5种算法进行重建对比。结果表明:NNR算法可以有效减少重建伪影,提升中心物体的重建质量,为搅拌器内两相分布提供了高质量的重建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 图像重建 非凸不可分离正则化 稀疏-低秩模型 两相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6-DOF小行星着陆轨迹序列凸优化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初彦峰 穆荣军 +1 位作者 梁浩 崔乃刚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1-351,共11页
针对6自由度的小行星动力着陆多约束轨迹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序列凸优化的小行星着陆轨迹优化算法。首先采用多面体引力场模型计算小行星的引力场,其可用于描述任意形状的小行星引力场,且比质点群法和球谐函数展开法等方法计算精度... 针对6自由度的小行星动力着陆多约束轨迹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序列凸优化的小行星着陆轨迹优化算法。首先采用多面体引力场模型计算小行星的引力场,其可用于描述任意形状的小行星引力场,且比质点群法和球谐函数展开法等方法计算精度更高。为了在凸约束下解决小行星着陆过程燃料消耗最优问题,通过对探测器动力学模型及其约束进行线性化和离散化,将原来的非凸连续时间优化问题转化为凸化的子问题,即二阶锥规划问题(SOCP);然后引入了虚拟控制项和信赖域,以增强算法的鲁棒性。通过在形状不规则小行星上的着陆模拟,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满足各项约束条件,可实现高精度着陆和燃料消耗最优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行星着陆 多面体引力场模型 6自由度 序列凸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边凸集模型的电动汽车悬置系统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辉 廖泽芸 +2 位作者 李长玉 上官文斌 肖国权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5-154,共10页
工程实际中,电动汽车悬置系统参数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和相关性.首先,引入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多边凸集模型,有效处理了系统不确定参数同时存在相关性和独立性的复杂情形;然后,结合蒙特卡洛法提出了一种悬置系统固有特性的不确定性分析方... 工程实际中,电动汽车悬置系统参数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和相关性.首先,引入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多边凸集模型,有效处理了系统不确定参数同时存在相关性和独立性的复杂情形;然后,结合蒙特卡洛法提出了一种悬置系统固有特性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并给出了方法的具体分析步骤;最后,将方法应用于某电动乘用汽车的悬置系统分析,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未考虑参数相关性的区间方法,所提出方法求得的系统固有特性响应范围更加合理;与基于多维平行六面体模型的分析方法对比,所提出方法能更有效地处理系统不确定参数样本分布边界不规则的情形;对于所研究模型,其右、前悬置点的刚度参数相关性对系统固有特性有较大的影响,在设计研究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置系统 主成分分析 多边凸集模型 固有特性 不确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确定性的楼宇综合能源系统日前调度 被引量:3
11
作者 易文飞 张潼 +2 位作者 岳东 李来福 袁宇波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6-176,共11页
综合能源系统能够实现多种形式能源的互补利用,随着分布式电源装机容量的急剧攀升,其间歇性和随机性也给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运行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应对源荷双侧不确定性对楼宇综合能源系统经济调度的影响,首先,分别考虑综合能源各... 综合能源系统能够实现多种形式能源的互补利用,随着分布式电源装机容量的急剧攀升,其间歇性和随机性也给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运行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应对源荷双侧不确定性对楼宇综合能源系统经济调度的影响,首先,分别考虑综合能源各子系统的运行特性,对电网、天然气网及各耦合设备进行建模。其次,基于温度、热辐射和热负荷之间的定量关系,构建楼宇用户的热室模型。继而,以最小化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成本为优化目标,建立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楼宇综合能源系统日前优化调度模型,并通过凸松弛技术将非线性调度模型转化为易于求解的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问题。最后,在Python环境中进行仿真分析,利用CPLEX求解器求解。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及求解方法能够有效描述和处理系统的不确定性风险,促进新能源消纳,提升系统运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多重不确定性 热室模型 机会约束 凸松弛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制动器系统稳定性响应的不确定性和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吕辉 杨超 +2 位作者 上官文斌 于德介 赵克刚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46-1555,共10页
在制动噪声现象中,汽车制动器系统参数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确定性和相关性,使得系统响应亦可能同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相关性,针对该问题开展了制动器系统稳定性响应的不确定性和相关性分析研究。采用多椭球凸模型描述系统参数的不确... 在制动噪声现象中,汽车制动器系统参数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确定性和相关性,使得系统响应亦可能同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相关性,针对该问题开展了制动器系统稳定性响应的不确定性和相关性分析研究。采用多椭球凸模型描述系统参数的不确定性和相关性,以不稳定模态阻尼比表征系统稳定性响应。将多椭球凸模型分别与蒙特卡罗仿真、一阶摄动法和二阶摄动法相结合,提出了三种系统稳定性响应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结合蒙特卡罗仿真和一阶摄动法,分别提出了两种系统不确定响应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基于不确定性和相关性分析方法,提出了建立系统响应椭球域的组合方法。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有效地求得系统稳定性响应的边界区间、相关系数和椭球域,并且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制动器系统 多椭球凸模型 不确定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 制动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预测误差不确定性和功率互济的配电网直流合环重构 被引量:1
13
作者 成龙 李国庆 +2 位作者 王翀 王振浩 马宏博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97-108,共12页
为了准确量化光伏功率波动,缓解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引起的电压越限风险,提出考虑预测误差不确定性和功率互济的配电网直流合环重构方法。引入概率潮流思想,分别建立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的光伏功率预测误差... 为了准确量化光伏功率波动,缓解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引起的电压越限风险,提出考虑预测误差不确定性和功率互济的配电网直流合环重构方法。引入概率潮流思想,分别建立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的光伏功率预测误差以及由此引起的配电网节点电压偏差的概率分布模型。定义电压越限高风险节点,进而根据节点电压偏差的条件概率分布分析任意两节点合环重构的可行性。并通过计算合环节点间的待平衡功率,量化其作用于缓解电压越限的功率支援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合环可行性和功率支援能力为主要约束,以最小化综合投资成本、运行损耗和节点电压偏差为优化目标的配电网直流合环重构模型。通过基于Matlab2020a平台的IEEE33节点测试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直流合环 分布式光伏 预测误差不确定性 高斯混合模型 功率互济 二阶锥凸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深度输入凸神经网络多模型的中间点过热度预测控制
14
作者 钟信 冯磊华 +1 位作者 何金奇 杨锋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4,共8页
新能源大量并网,超临界火电机组参与调峰容易造成中间点过热度较大波动,从而导致过热蒸汽超温等问题。为较好控制中间点过热度达到稳定,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深度输入凸神经网络多模型(muti-DDICNN model)的中间点过热度预测方法,分别训练... 新能源大量并网,超临界火电机组参与调峰容易造成中间点过热度较大波动,从而导致过热蒸汽超温等问题。为较好控制中间点过热度达到稳定,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深度输入凸神经网络多模型(muti-DDICNN model)的中间点过热度预测方法,分别训练了不同预测步长下子模型,构建了中间点过热度状态预测网络(SPNN)和误差预测网络(EPNN)。利用此预测网络凸性质,设计了一种基于双深度输入凸神经网络多模型预测控制器(DDICNN-MPC),将控制问题转化为凸优化问题,求取控制矩阵对目标函数的雅可比矩阵,采用梯度下降法计算控制矩阵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DDICNN-MPC能快速平稳地跟踪中间点过热度设定值,且稳态误差较小,具有较好的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点过热度 输入凸神经网络 模型预测控制 梯度下降法 凸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接入中低压配网下的无功补偿优化配置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涛 韩海英 +1 位作者 邬世杰 朱生荣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2-148,共7页
为提升光伏发电机组接入中低压配网后的电能输送质量、降低网损率,基于混合整数凸规划,完成配电网的无功补偿配置研究。该方法以含光伏发电的中低压配网最小网损为目标,构建配电网无功补偿数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应用后中低压配... 为提升光伏发电机组接入中低压配网后的电能输送质量、降低网损率,基于混合整数凸规划,完成配电网的无功补偿配置研究。该方法以含光伏发电的中低压配网最小网损为目标,构建配电网无功补偿数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应用后中低压配网节点电压标幺数值得到有效提升,且随着配电网运行时间的增加,其降低幅度较小;可有效降低中低压配网的网损率,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数凸规划 中低压配网 无功补偿 配置方法 约束条件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的非凸聚类算法
16
作者 钟卓辉 陈黎飞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2-302,共11页
由于数据可能分布在非规则的流形上,其中潜在的簇往往呈现非凸的形状和结构,针对这类数据的聚类问题被统称为非凸聚类。现有的主流非凸聚类方法包括基于原始空间的方法和基于空间变换的方法,均忽略了非凸数据模式的显式描述。提出一种... 由于数据可能分布在非规则的流形上,其中潜在的簇往往呈现非凸的形状和结构,针对这类数据的聚类问题被统称为非凸聚类。现有的主流非凸聚类方法包括基于原始空间的方法和基于空间变换的方法,均忽略了非凸数据模式的显式描述。提出一种描述性模型用于非凸聚类。首先,基于核密度方法定义了一种具有混合形式的特征加权核密度模型,其无需事先假定任何概率分布模型且不限制簇的形状,这是传统基于模型的聚类方法无法实现的。其次,基于提出的模型推导了聚类目标函数,并基于期望最大化算法提出一种求解密度函数局部区域密度极大值的优化算法,那些上升到密度函数相同密度极大值的样本点被划分为同一个簇。最后,定义了一种基于模型的非凸聚类算法。算法不需人为定义簇的数量,并且能够为每个簇分配一个显式的概率密度函数,有助于更稳健和更准确地表征集群。除此之外,算法不仅在优化过程中进行自适应带宽选择,而且在优化过程中赋予了样本空间特征权重,实现了嵌入式特征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凸聚类 描述性模型 基于模型的聚类 特征选择 核密度估计 局部密度极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线性空间自回归模型的惩罚最小二乘方法
17
作者 程瑶瑶 李体政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4-310,共17页
部分线性空间自回归模型因具有参数空间自回归模型的解释能力和非参数空间自回归模型的灵活性而成为一类备受关注的半参数空间自回归模型。主要研究部分线性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变量选择问题,基于轮廓拟最大似然方法和一类非凸罚函数,提出... 部分线性空间自回归模型因具有参数空间自回归模型的解释能力和非参数空间自回归模型的灵活性而成为一类备受关注的半参数空间自回归模型。主要研究部分线性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变量选择问题,基于轮廓拟最大似然方法和一类非凸罚函数,提出了一类惩罚最小二乘方法同时选择该模型的参数部分中重要解释变量和估计相应的非零回归系数。在适当的正则条件下,推导了回归系数的惩罚估计的收敛速度,并证明了所提出的变量选择方法具有Oracle性质。模拟研究和实际数据分析均表明所提出的变量选择方法具有满意的有限样本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相关 部分线性空间自回归模型 轮廓拟最大似然方法 非凸罚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阈值模型的地震信号凸集投影高效重建方法
18
作者 王敏玲 吴祺铭 +2 位作者 王洪华 席宇何 王欲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5-205,共11页
地震信号重建广泛应用的凸集投影(POCS)算法大都采用线性或指数阈值模型,虽然计算效率高,但由于难以完全消除缺失信号泄露引起的噪声,重建效果不佳。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阈值模型的POCS地震信号重建方法,将数值阈值转化为区域阈值,... 地震信号重建广泛应用的凸集投影(POCS)算法大都采用线性或指数阈值模型,虽然计算效率高,但由于难以完全消除缺失信号泄露引起的噪声,重建效果不佳。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阈值模型的POCS地震信号重建方法,将数值阈值转化为区域阈值,将区域滤波窗口作为阈值进行迭代更新。其核心思想是根据时—空域缺失地震信号的频率—波数(F⁃K)谱分布范围,在每次POCS重建迭代时按照一定规律选取固定大小的矩形或扇形区域作为阈值,将区域内和区域外的变换系数分别保留和置零,以尽可能地保留有效信号的变换系数,构建了地震信号POCS重建的矩形与扇形区域阈值模型。数值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F⁃K域指数阈值模型的POCS重建,F⁃K域区域阈值模型对连续缺失信号的重建精度更高;相比于扇形区域阈值模型,矩形区域阈值模型的重建精度和计算效率均略高;与曲波域指数阈值模型的POCS重建相比,F⁃K域区域阈值模型的重建精度相当,但计算效率提高了约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信号重建 凸集投影(POCS)算法 F⁃K域 区域阈值模型 高效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颜色线模型的水下图像增强算法
19
作者 梁秀满 姚欣哲 +1 位作者 刘振东 于海峰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11-1420,共10页
为解决水下设备采集图像存在的雾化和颜色失真等退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颜色线模型的水下图像增强方法。首先,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四叉树细分的水下背景光估计方法,消除水下因素的干扰,得到更加准确的背景光估计值。其次,建立基于颜色... 为解决水下设备采集图像存在的雾化和颜色失真等退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颜色线模型的水下图像增强方法。首先,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四叉树细分的水下背景光估计方法,消除水下因素的干扰,得到更加准确的背景光估计值。其次,建立基于颜色线规律的局部透射率优化模型,并设计一种新的Gauss-Seidel型交替线性极小化(Gauss-Seidel Type Inertial Proximal Alternating Linearized Minimization Algorithm,GiPALM)非凸优化方法求解透射率,在提高模型收敛速度的同时得到更加准确的透射率估计值。最后,在背景光和透射率估计得到恢复图像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线性拉伸校正图像的颜色信息,得到符合人眼感官视觉的水下增强图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主观评价、客观评价、颜色准确度和应用测试等方面均优于其他先进算法,展现了出色的性能,有效提高了水下图像的清晰度和可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图像 颜色线模型 非凸优化方法 去雾 图像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ython-ABAQUS的三维细观凹凸骨料建模及骨料不同形状影响分析
20
作者 孙茂增 朱吉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0022-10031,共10页
为了探究混凝土内部细观尺度下的损伤机理,利用Python语言对ABAQUS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包含界面过渡区的三维细观凹凸型骨料混凝土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可直接用于判断凹凸型骨料空间干涉的方法。随后,对该模型进行准静态下的数值模拟,以... 为了探究混凝土内部细观尺度下的损伤机理,利用Python语言对ABAQUS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包含界面过渡区的三维细观凹凸型骨料混凝土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可直接用于判断凹凸型骨料空间干涉的方法。随后,对该模型进行准静态下的数值模拟,以验证其可靠性。最后,进行了不同骨料形状下的单轴压缩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可以实现60%以上的骨料体积比的高密实投放。在不同形状的骨料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方面影响不大;然而,在导致混凝土裂缝扩展与体积破坏方面,不同形状的骨料产生较大影响。随着骨料表面凹凸性和不规则程度的增加,混凝土受压时的损伤破坏程度逐步加深。这些发现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混凝土内部损伤机理,并为混凝土结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细观模型 凹凸型骨料 PYTHON 干涉判断 骨料形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