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ipheral Concentration of Hydroxyproline and 3-methyl-histidine in Postpartum Cow 被引量:1
1
作者 TIANWen-ru HEJian-bi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0年第1期14-20,共7页
A total of 16 Friesian cows were used in the study to determine the peripheral concentration of hydroxyproline(HYPRO) and 3 methyl histidine(3 MEHIS).The objectives of the experiment were to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 A total of 16 Friesian cows were used in the study to determine the peripheral concentration of hydroxyproline(HYPRO) and 3 methyl histidine(3 MEHIS).The objectives of the experiment were to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agen and myosin degradation and uterine involution in the postpartum cow.The results showed tht the mean concentrations of HYPRO and 3 MEHIS were 13.47±2.38 and 18.35±2.77 n mole/mL,respectively,for the cows during the days 60~90 postpartum.And for the cows immediately after calving the concentrations of HYPRO and 3 HEHIS reduced from 34.29 and 28.06 nmole/mL on the day one after calving to the normal lever of 13.23 and 17.97 n mole on the day 50 postpartum,respectively.There was a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eripheral concentrations of both HYPRO and 3 MEHIS and the diameters of the involuting uterus(r=0.81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W 3 methyl histidine hydroxyproline uterine inv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rinary Concentrations of Hydroxyproline and 3-Methyl Histidine in Postpartum Cow 被引量:1
2
作者 TIANWen-ru HEJian-bi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1年第1期23-29,共7页
The urinary concentrations of hydroxyproline (HYPRO)and 3 -methyl histidine (3 - MEHIS) were de- termined in 16 Chinese-Holstein cows. The objectives of the experiment were to find out th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ag... The urinary concentrations of hydroxyproline (HYPRO)and 3 -methyl histidine (3 - MEHIS) were de- termined in 16 Chinese-Holstein cows. The objectives of the experiment were to find out th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agen and myosin ddegradation and uterine involution in the postpartum cow. The 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mean concentrations of HYPRO and 3-MEHIS were 138.32±22.99 and 37.09 ±3.90 nmol·mL-1,respectively,for the cows during the days between 60-90 postpartum,and for the cows immediately after calving the concentrations of HYPRO and 3 -MEHIS reduced from 284.30 and 65.48 nmol ·mL-1 on the day one after calving to the normal level of 109.18 and 33.51 nmol·mL^-1 on the day 50 post- partum,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urinary concentrations of both HYPRO and 3 -MEHIS and the diameters of the involuting uterus (r = 0. 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W 3-methyl histidine hydroxyproline uterine inv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S诱变菜豆子叶节定向筛选耐羟脯氨酸(HYP)突变体
3
作者 许莹楠 刘艳军 +3 位作者 黄俊轩 韩启厚 古瑜 高逸卓 《长江蔬菜》 2024年第10期56-59,共4页
以双丰一号菜豆子叶节为外植体,利用化学诱变剂EMS处理引发基因突变,进行突变体定向筛选抗逆突变细胞系。以0.17%EMS诱变处理2 h,子叶节的不再生率接近50%;以羟脯氨酸最大致死量3.5 mmol/L为筛选压力,定向筛选抗逆突变体。结果显示,在... 以双丰一号菜豆子叶节为外植体,利用化学诱变剂EMS处理引发基因突变,进行突变体定向筛选抗逆突变细胞系。以0.17%EMS诱变处理2 h,子叶节的不再生率接近50%;以羟脯氨酸最大致死量3.5 mmol/L为筛选压力,定向筛选抗逆突变体。结果显示,在羟脯氨酸筛选培养基上,经EMS诱变的子叶节存活31个,突变率为8.61%,存活的子叶节再生率为74.19%,成功获得耐羟脯氨酸的突变株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S诱变 羟脯氨酸 抗逆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提取液对光老化模型小鼠皮肤组织中SOD活性MDA和HYP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丽红 吴景东 《中医药学刊》 CAS 2006年第3期497-499,共3页
目的:研究内服绞股蓝对紫外线照射引起的无毛小鼠皮肤光老化模型的影响。方法:昆明无毛小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A)、模型对照灌胃组(B)、低剂量灌胃组(C)、中剂量灌胃组(E)、高剂量灌胃组(F)。模拟UV长期照射,造成皮肤光老化模型。给药... 目的:研究内服绞股蓝对紫外线照射引起的无毛小鼠皮肤光老化模型的影响。方法:昆明无毛小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A)、模型对照灌胃组(B)、低剂量灌胃组(C)、中剂量灌胃组(E)、高剂量灌胃组(F)。模拟UV长期照射,造成皮肤光老化模型。给药组照射同时灌胃绞股蓝提取液。采用病理组织切片制片技术,HE染色以40倍光镜观察真皮结构改变,并以生化分析方法测定SOD活性,HYP及MDA含量。结果:绞股蓝C、D、E组对SOD活性均有提高作用(P<0.05)。D、E组可提高羟脯氨酸含量,降低MDA含量。结论:绞股蓝提取液具有拮抗紫外线照射引起的无毛小鼠皮肤光老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皮肤 光老化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羟脯氨酸(hyp) 丙二醛(MDA) 绞股蓝提取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提取液对光老化无毛小鼠皮肤组织HYP MDA含量及SOD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7
5
作者 王诗晗 《中医药学刊》 CAS 2006年第4期718-719,共2页
目的:实验旨在研究黄芪提取液是否具有抗皮肤光老化的作用及其机理。材料与方法:将昆明种无毛小鼠随机分成5组,除正常对照组外,模拟UV长期照射,造成皮肤光老化模型,给药组照射同时分别灌胃高、中、低剂量的黄芪提取液,模型组灌胃等剂量... 目的:实验旨在研究黄芪提取液是否具有抗皮肤光老化的作用及其机理。材料与方法:将昆明种无毛小鼠随机分成5组,除正常对照组外,模拟UV长期照射,造成皮肤光老化模型,给药组照射同时分别灌胃高、中、低剂量的黄芪提取液,模型组灌胃等剂量生理盐水。对其皮肤组织HYP含量、MDA含量、SOD活力进行测定,以40倍光镜观察真皮结构改变,结果:模型组无毛小鼠皮肤组织SOD活性明显降低,羟脯氨酸含量显著减少,MDA含量明显增加(P<0.05),病理切片呈现光老化状态。模型+黄芪高剂量组的皮肤羟脯氨酸及MDA含量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比较,模型+黄芪高剂量组对SOD活性有提高作用(P<0.05),模型+黄芪中剂量、模型+黄芪低剂量组可提高羟脯氨酸含量,降低MDA含量,并呈剂量依赖(分别是P<0.05,P<0.01)。结论:黄芪提取液对紫外线照射引起的无毛小鼠皮肤光老化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一方面黄芪本身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另一方面黄芪可以通过提高SOD活力来达到抗氧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皮肤 光老化 超氧化物歧化酶 羟脯氨酸 丙二醛 黄芪提取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抗HYP突变体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9
6
作者 吴沿友 罗鹏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15,共6页
采用幼胚培养,结合EMS诱变处理,以羟脯氨酸(HYP)为选择剂,选择出抗羟脯氨酸的甘蓝型油菜突变体,发现抗性系比原始系耐聚乙二醇(PEG)、NaCl及低温的能力加强,抗性系再生植株后代具有早熟、耐菌核病、优质的特性,... 采用幼胚培养,结合EMS诱变处理,以羟脯氨酸(HYP)为选择剂,选择出抗羟脯氨酸的甘蓝型油菜突变体,发现抗性系比原始系耐聚乙二醇(PEG)、NaCl及低温的能力加强,抗性系再生植株后代具有早熟、耐菌核病、优质的特性,产量比对照高49.3%,含油量比对照高18.3%,油酸与亚油酸总量达到86.22%,芥酸和亚麻酸有所降低。结果说明抗羟脯氨酸突变体应用于油菜的品种改良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羟脯氨酸 突变 抗性 品种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型亲水作用色谱固定相的制备及其色谱性能评价
7
作者 徐改改 易阳 +1 位作者 刘萍萍 张文芬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34-743,共10页
以亲水性L-羟基脯氨酸和L-脯氨酸为改性剂,采用连续固液反应,成功制备了两种氨基酸型亲水相互作用液相色谱(HILIC)固定相,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表明,两种功能化色谱固定相制备成功,键合... 以亲水性L-羟基脯氨酸和L-脯氨酸为改性剂,采用连续固液反应,成功制备了两种氨基酸型亲水相互作用液相色谱(HILIC)固定相,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表明,两种功能化色谱固定相制备成功,键合量分别为0.193 mmol/g和0.178 mmol/g,均具有良好的热力学稳定性。在HILIC模式下,以磺胺、杂环胺、核苷、植物生长调节剂、黄酮、胺类物质为溶质,考察了两种固定相的色谱分离性能,结果表明,L-脯氨酸固定相和L-羟基脯氨酸固定相与分析物之间均存在亲水、π-π等相互作用,并且L-羟基脯氨酸固定相还存在氢键相互作用。L-羟基脯氨酸固定相对磺胺、植物生长素、黄酮等极性小分子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证明该固定相可用于极性化合物分离。该研究拓展了氨基酸在色谱分离领域的应用,也为HILIC固定相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羟基脯氨酸 L-脯氨酸 氨基酸固定相 亲水相互作用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核壳表面分子印迹-在线衍生液相色谱法测定特医食品中L-羟脯氨酸含量
8
作者 朱帅 孙璐璐 +5 位作者 沈松松 赵淑娟 魏旭东 冯婷婷 李娜 张水锋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4-80,共7页
基于磁性分子印迹净化处理和柱前自动在线衍生,建立特医食品中L-羟脯氨酸的测定方法。以L-羟脯氨酸(L-Hydroxyproline,L-Hyp)作为模板分子,Fe3O4作为磁核,制备对L-Hyp具有特异性识别的磁性核壳表面分子印迹微球,用于对特医食品中L-Hyp... 基于磁性分子印迹净化处理和柱前自动在线衍生,建立特医食品中L-羟脯氨酸的测定方法。以L-羟脯氨酸(L-Hydroxyproline,L-Hyp)作为模板分子,Fe3O4作为磁核,制备对L-Hyp具有特异性识别的磁性核壳表面分子印迹微球,用于对特医食品中L-Hyp进行净化和富集。结合液相色谱仪自动进样器,通过编辑自动进样程序,实现在定量环内衍生,经亲水型(HILIC)色谱柱分离后,由紫外检测器测定。结果表明,L-Hyp在1~5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在特医食品中检出限为3.0 mg/kg,定量限为10.0 mg/kg,回收率为81.0%~105.0%,精密度为1.5%~7.8%。该方法前处理简便、可自动化衍生、抗干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特医食品中L-Hyp的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分子印迹 L-羟脯氨酸 在线衍生 液相色谱法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TGF-β/Smads通路对Hyp促进浅色黄姑鱼鱼鳔胶原蛋白沉积的影响
9
作者 荣华 杨石坤 +5 位作者 杜有家 豆腾飞 黄英 武祥伟 史庆超 王晓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0,共10页
【目的】探讨Hyp对浅色黄姑鱼鱼鳔胶原蛋白沉积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优质鱼胶的生产提供营养调控策略。【方法】将300尾浅色黄姑鱼(体质量(11.621±0.154) g/尾)随机分为Hyp空白组、Hyp添加组、SIS3干扰组、氧化苦参碱干扰组,每组... 【目的】探讨Hyp对浅色黄姑鱼鱼鳔胶原蛋白沉积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优质鱼胶的生产提供营养调控策略。【方法】将300尾浅色黄姑鱼(体质量(11.621±0.154) g/尾)随机分为Hyp空白组、Hyp添加组、SIS3干扰组、氧化苦参碱干扰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5尾鱼,Hyp空白组饲喂日粮中不添加Hyp,其他3组均饲喂添加9.70 g/kg(前期试验确定的最佳添加量)L-羟脯氨酸的日粮,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SIS3、氧化苦参碱干扰组试验鱼在1月后分别腹腔注射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s通路抑制剂SIS3和氧化苦参碱注射液100μL/尾(SIS3和氧化苦参碱的计量分别为2和10 mg/kg)进行干扰试验,每周注射1次,直至试验结束。试验结束后,测定各处理组中浅色黄姑鱼生长指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鳔体比、存活率、肥满度)、鱼鳔胶原蛋白含量,以及胶原蛋白代谢相关基因(COL1A1、COL1A2、P4Hα(Ⅰ)、P4Hα(Ⅱ)、P4Hα(Ⅲ))和TGF-β/Smads通路关键基因(TGF-β、TGF-βRT、Smad2、Smad3、Smad4、Smad7)的表达,分析鱼鳔中胶原蛋白差异化沉积是否受TGF-β/Smads通路的调控。【结果】Hyp能显著促进浅色黄姑鱼生长及鱼鳔中胶原蛋白沉积,能显著上调COL1A1、COL1A1基因的表达,显著下调P4Hα(Ⅲ)的表达;SIS3显著降低了鱼鳔胶原蛋白沉积;SIS3和氧化苦参碱对胶原蛋白代谢相关基因及TGF-β/Smads信号通路关键基因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TGF-β/Smads信号通路可能不是调控Hyp促进鱼鳔胶原蛋白沉积的主要途径。Hyp作为胶原蛋白分解产物,其促进胶原蛋白沉积可能与其抑制胶原蛋白降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脯氨酸 TGF-β/Smads通路 浅色黄姑鱼 鱼鳔 胶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补络脉法干预特发性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Hyp及下丘脑DA、NE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郑钰 吕晓东 +8 位作者 刘创 庞立健 刘勇明 臧凝子 王文譞 廖尖兵 盛野 王佳然 车艳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46-849,1044,共5页
目的:了解通补络脉法对特发性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Hyp及下丘脑DA、NE的影响机制。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通补络脉组。空白对照组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通补络脉组均用气管内注入博来霉... 目的:了解通补络脉法对特发性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Hyp及下丘脑DA、NE的影响机制。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通补络脉组。空白对照组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通补络脉组均用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复制肺纤维化模型,每组分别于造模次日起灌胃,分别于第14、28天随机选取8只处死,进行取材。通过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变化,ELISA法测定肺组织Hyp及下丘脑DA、NE含量的变化。结果:通补络脉组和模型对照组肺组织Hyp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通补络脉组肺组织Hyp含量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或P<0.05)。通补络脉组和模型对照组下丘脑DA、NE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通补络脉组下丘脑NE含量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 DA含量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通补络脉法可通过干预特发性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Hyp的合成和下丘脑NE含量的增高及升高DA含量的趋势,以减轻肺纤维化程度,其内在机制可能与NEI网络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通补络脉法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 羟脯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定量分析煤工尘肺纤维化中SiO_(2)/H_(2)O、SiO_(2)/HYP及SiO_(2)/HYL含量 被引量:7
11
作者 谢武桃 金盛辉 +5 位作者 刘聪 毕朝虎 王威 冉超 惠俊兰 王小玲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14-1119,共6页
目的:应用能谱CT定量分析煤工尘肺患者肺纤维化中的SiO_(2)/H_(2)O、SiO_(2)/羟脯氨酸(HYP)、SiO_(2)/羟赖氨酸(HYL)含量。方法:搜集已确诊的Ⅲ期煤工尘肺患者30例(尘肺组),选取X线胸片未见明显异常的无接尘史的健康体检人员30例(对照组... 目的:应用能谱CT定量分析煤工尘肺患者肺纤维化中的SiO_(2)/H_(2)O、SiO_(2)/羟脯氨酸(HYP)、SiO_(2)/羟赖氨酸(HYL)含量。方法:搜集已确诊的Ⅲ期煤工尘肺患者30例(尘肺组),选取X线胸片未见明显异常的无接尘史的健康体检人员30例(对照组)。30例尘肺组患者及30例健康受试者均应用GE 128排Revolution能谱CT行胸部CT扫描,扫描范围为双肺尖至肺底,肺容积为4000~6000 cc,应用GSI模式扫描采集数据并进行能谱分析,基于SiO_(2)/H_(2)O、SiO_(2)/HYP及SiO_(2)/HYL基物质配对,测量感兴趣区(ROI)胶原蛋白中的SiO_(2)/H_(2)O、SiO_(2)/HYP、SiO_(2)/HYL含量,提取全肺容积中的SiO_(2)/H_(2)O、SiO_(2)/HYP、SiO_(2)/HYL含量。结果:①尘肺组提取的ROI肺组织内SiO_(2)/H_(2)O基物质含量为(78.95±20.94)mg/cm^(3),对照组为(17.20±6.73)mg/cm^(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尘肺组SiO_(2)/HYP基物质含量为(161.84±17.51)mg/cm^(3),对照组为(30.13±8.95)mg/cm^(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尘肺组SiO_(2)/HYL基物质含量为(173.06±17.23)mg/cm^(3),对照组为(29.99±9.78)mg/cm^(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②尘肺组提取的全肺组织内SiO_(2)/H_(2)O基物质含量为(12.23±1.56)mg/cm^(3),对照组为(4.94±0.76)mg/cm^(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尘肺组SiO_(2)/HYP基物质含量为(107.16±12.58)mg/cm^(3),对照组为(89.39±4.85)mg/cm^(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尘肺组SiO_(2)/HYL基物质含量为(116.75±10.63)mg/cm^(3),对照组为(97.87±6.24)mg/cm^(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应用GE 128排Revolution能谱CT可以定量分析煤工尘肺患者肺纤维化中的SiO_(2)/H_(2)O、SiO_(2)/HYP、SiO_(2)/HYL含量,为临床上判断煤工尘肺患者肺纤维化的进程及干预肺纤维化的治疗提供科学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尘肺 肺纤维化 SiO_(2)/H_(2)O SiO_(2)/hyp SiO_(2)/HY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蛋白粘合剂在犬小肠端端吻合术中对吻合口Hyp、VEGF与bFGF含量的影响
12
作者 年聚盆 陈智华 +6 位作者 郭慧琳 范希萍 高宇航 范彩彩 亢心 韩鹏 赵苗苗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51,共4页
为探讨纤维蛋白粘合剂(FG)在犬小肠端端吻合术中对吻合口处羟脯氨酸(Hy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含量的影响,将30只试验犬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采用简易缝合配合纤维蛋白粘合剂,对照组采... 为探讨纤维蛋白粘合剂(FG)在犬小肠端端吻合术中对吻合口处羟脯氨酸(Hy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含量的影响,将30只试验犬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采用简易缝合配合纤维蛋白粘合剂,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肠线缝合;分别于术后第3、5、7、14和28天每组随机选取3只测定吻合口处Hyp、VEGF与bFGF的含量。术后试验组Hyp含量在第5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FGF的含量在第3天、第5天、第7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EGF含量在第3天和第5天高于对照组(P<0.01),在第14天和第28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应用简易缝合配合纤维蛋白粘合剂吻合肠管,可促进吻合口处小肠组织内羟脯氨酸、血管内皮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分泌,从而加速吻合口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粘合剂 小肠端端吻合术 羟脯氨酸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计算的引调水工程星载TD-InSAR地表形变监测 被引量:2
13
作者 万鹏 韩贤权 +1 位作者 谭勇 秦朋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6-214,共9页
针对时间序列InSAR计算量大、时效性低、传统D-InSAR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TD-InSAR连续像对干涉测量方法,并利用HyP3云计算平台实现了长距离引调水工程沿线地表形变连续干涉像对快速分析。以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为研究区,以传统PS... 针对时间序列InSAR计算量大、时效性低、传统D-InSAR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TD-InSAR连续像对干涉测量方法,并利用HyP3云计算平台实现了长距离引调水工程沿线地表形变连续干涉像对快速分析。以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为研究区,以传统PS-InSAR监测结果为参照数据对TD-InSAR地表形变探测精度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TD-InSAR取得的地表形变速率与PS-InSAR趋势一致,决定系数R 2>0.7,精度相比传统D-InSAR方法提高了52.6%;基于云计算的TD-InSAR地表形变监测方法降低了时序分析的计算量,提高了时序分析的时效性,适用于大范围的地表形变快速普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形变监测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 引调水工程 hyp3云计算平台 地表形变快速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羊毛织物上胶原蛋白的含量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咪咪 杨瑞婷 +4 位作者 王富荣 聂文山 丁慧 徐进 范雪荣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73,共5页
采用比色法,将胶原蛋白整理的羊毛织物通过酸消解释放L-羟脯氨酸,经氯胺T氧化后,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用分光光度计在559 nm处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未染色羊毛织物在加热条件下与硫酸反应产生有色物质,对检测结果... 采用比色法,将胶原蛋白整理的羊毛织物通过酸消解释放L-羟脯氨酸,经氯胺T氧化后,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用分光光度计在559 nm处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未染色羊毛织物在加热条件下与硫酸反应产生有色物质,对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染色羊毛织物强酸消解时,在强酸和高温环境下织物上分解的染料对检测结果也有一定影响。选取以同质量、同颜色的羊毛织物消解液作为空白样,可基本消除羊毛织物本身及织物上染料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织物 强酸消解 胶原蛋白 L-羟脯氨酸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泡桐叶片提取物的抗皮肤光老化作用研究
15
作者 孙琳 张曼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92-1098,共7页
考察白花泡桐叶片提取物(Paulownia fortunei leaf extract,PFLE)对紫外线B(UVB)诱导的皮肤光老化小鼠的影响。将小鼠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C)、模型组(M)、低剂量PFLE组(L-PFLE)、中剂量PFLE组(M-PFLE)、高剂量PFLE组(H-PFLE)。N... 考察白花泡桐叶片提取物(Paulownia fortunei leaf extract,PFLE)对紫外线B(UVB)诱导的皮肤光老化小鼠的影响。将小鼠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C)、模型组(M)、低剂量PFLE组(L-PFLE)、中剂量PFLE组(M-PFLE)、高剂量PFLE组(H-PFLE)。NC组小鼠不照射。其他组小鼠使用紫外线光疗仪进行UVB照射。UVB照射当天,NC组和M组小鼠背部涂抹雪花膏,L-PFLE组、M-PFLE组和H-PFLE组小鼠分别涂抹50,100和200 mg/kg的PFLE乳膏。UVB照射和给药周期均为6周。检测了小鼠的体重、皮肤含水量、皮肤氧化应激指标、HYP和HA水平。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皮肤形态。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了小鼠皮肤中Nrf2(细胞核)、Keap1和HO-1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RT-qPCR检测了小鼠皮肤中MMP-1、MMP-3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M组比较,L-PFLE组、M-PFLE组和H-PFLE组小鼠皮肤含水量升高,皮肤形态明显改善,SOD、CAT和GSH-Px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Nrf2(细胞核)和HO-1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Keap1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HYP和HA水平升高,MMP-1和MMP-3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表明PELE经皮给药具有良好的抗皮肤光老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泡桐叶片提取物 皮肤光老化 抗氧化 羟脯氨酸 透明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2+)螯合剂对羟脯氨酸发酵的影响
16
作者 龚雨 李长庚 +1 位作者 李旭 徐庆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0-55,共6页
为解决反式-4-羟基脯氨酸发酵过程中Fe^(2+)供应不足、产酸效率低等问题。该研究以大肠杆菌HYP-08为供试菌株,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Fe^(2+)螯合剂种类及添加量对羟脯氨酸发酵生产的影响,并通过5 L发酵放大验证,以羟脯氨酸产量、生物量... 为解决反式-4-羟基脯氨酸发酵过程中Fe^(2+)供应不足、产酸效率低等问题。该研究以大肠杆菌HYP-08为供试菌株,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Fe^(2+)螯合剂种类及添加量对羟脯氨酸发酵生产的影响,并通过5 L发酵放大验证,以羟脯氨酸产量、生物量,糖酸转化率为指标,进一步探究其在放大过程中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酸亚铁对羟脯氨酸发酵效果最好,流加发酵生产中,最终确定了10 h开始持连续流加的补料方式,反式-4-羟基脯氨酸生物量及产量达到最高,分别为146.2、118.6 g/L,较优化前提高了12.1%和4.2%,副产物乙酸减少到1.05 g/L,葡萄糖酸亚铁的添加有效增强了菌体活力,提高了羟脯氨酸的产量和糖酸转化率,为微生物发酵生产羟脯氨酸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螯合剂 羟脯氨酸 连续流加 大肠杆菌 葡萄糖酸亚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酵素中肽含量的测定
17
作者 刘泽亚 赵冉 +3 位作者 李敏霞 张洪臣 康晓静 戴军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6-60,共5页
[目的]准确测定食用酵素中的肽含量。[方法]将样品首先用一定浓度的三氯乙酸(TCA)沉淀去除蛋白质大分子后,再参考GB 5009.124—2016和GB/T 30987—2020关于氨基酸测定的方法,应用氨基酸分析仪分别测定样品中总的水解氨基酸含量和游离氨... [目的]准确测定食用酵素中的肽含量。[方法]将样品首先用一定浓度的三氯乙酸(TCA)沉淀去除蛋白质大分子后,再参考GB 5009.124—2016和GB/T 30987—2020关于氨基酸测定的方法,应用氨基酸分析仪分别测定样品中总的水解氨基酸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由两者之差计得肽的含量。对于原料中含有胶原蛋白的阿胶松花粉酵素复合饮料样品,参考GB/T 30987—2020第一法,即以磺酸型阳离子交换锂柱和相应的流动相梯度洗脱等色谱条件,测定样品中包括羟脯氨酸的17种水解氨基酸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在0.005~0.250μmol/mL范围内,17种氨基酸的峰面积与其相应氨基酸浓度的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所有水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的加标回收率均在95.1%~102.2%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39%。[结论]该方法较简便且准确、重复性好,可以克服现有方法易受基质影响的问题,适用于食用酵素中肽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酵素 肽含量 游离氨基酸 水解氨基酸 羟脯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解法测定组织羟脯氨酸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孔璐 王继峰 +2 位作者 周子悦 高宝华 牛建昭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19-322,共4页
目的 在羟脯氨酸的测定方法中,传统的酸解法存在消化时间长,6 mol/L HC1易挥发,步骤繁琐等缺点,故本文目的在于探讨操作简单的碱解法测定羟脯氨酸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将待测组织匀浆或组织碎块按1:4的比例加入2.5 mol/L氢氧化钠,1... 目的 在羟脯氨酸的测定方法中,传统的酸解法存在消化时间长,6 mol/L HC1易挥发,步骤繁琐等缺点,故本文目的在于探讨操作简单的碱解法测定羟脯氨酸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将待测组织匀浆或组织碎块按1:4的比例加入2.5 mol/L氢氧化钠,12℃、0.1 kPa消化20 min,然后氯氨T氧化10 min(37℃水浴),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10 min(水浴80℃)生成红色化合物,550nm 处比色。分别观察了氢氧化钠浓度、水解时间、pH值、组织干重及湿重对本实验的影响,并与酸解法作了对比。结果碱解法的适宜条件如下:组织块必须称干重、2 mol/L NaOH(终浓度)、水解时间20 min、pH值6.0-6.5。结论碱解法缩短了测定时间(全部测定用2 h),简化了操作,而且灵敏度高、重复性和一致性较好,回收率较高,可用于临床和生物医学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解法 羟脯氨酸 氢氧化钠 生物医学 hyp 肺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芪多糖延缓衰老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蒲秀瑛 李言 +2 位作者 张伟杰 王恒瑞 王鹏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30-1633,共4页
本文研究了归芪多糖对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将50只小鼠分为5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D-半乳糖(0.5 g·kg-1)皮下注射建立衰老小鼠模型,以不同剂量的归芪多糖(1 g/kg和0.5 g/kg)给小鼠连续灌胃42 d后,测定其血清中过氧化氢... 本文研究了归芪多糖对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将50只小鼠分为5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D-半乳糖(0.5 g·kg-1)皮下注射建立衰老小鼠模型,以不同剂量的归芪多糖(1 g/kg和0.5 g/kg)给小鼠连续灌胃42 d后,测定其血清中过氧化氢(H2O2)和皮肤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大脑中单胺氧化酶(MAO)、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黄嘌呤氧化酶(XOD)的活性。结果显示,归芪多糖能明显抑制小鼠血清H2O2含量、肝组织XOD和大脑MAO的活性(P<0.01);显著提高肝组织中GSH-PX的活性和皮肤组织中Hyp的含量(P<0.01)。证明归芪多糖可能通过降低衰老小鼠血清H2O2的含量、肝组织XOD和大脑MAO的活性,以及提高肝组织GSH-PX的活性和皮肤组织中Hyp的含量的机制起到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芪多糖 VITE H2O2 XOD GSH-PX MAO hy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滴入博莱霉素致小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演变 被引量:12
20
作者 胡静 刘旭凌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5期351-353,I0004,共4页
目的经鼻快速滴入博莱霉素复制小鼠肺纤维化模型,观察肺纤维化模型小鼠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及其羟脯氨酸含量变化,鉴定肺纤维化模型的成功建立。方法经鼻滴入博莱霉素建立小鼠肺纤维化模型。分别于造模第14天和第28天后,取肺组织行HE染色... 目的经鼻快速滴入博莱霉素复制小鼠肺纤维化模型,观察肺纤维化模型小鼠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及其羟脯氨酸含量变化,鉴定肺纤维化模型的成功建立。方法经鼻滴入博莱霉素建立小鼠肺纤维化模型。分别于造模第14天和第28天后,取肺组织行HE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取心、肝、脾、肾、脑组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造模第28天后用样本碱水解法检测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结果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造模第14天和第28天后模型组小鼠肺泡炎及纤维化程度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并且在造模第28天后肺纤维化程度进一步加重;②肺组织中HYP含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经鼻滴入博莱霉素可以成功复制小鼠肺纤维化模型,肺纤维化模型小鼠HYP含量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间质纤维化 博莱霉素 羟脯氨酸(hyp) 疾病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