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43篇文章
< 1 2 1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YDROPHOBICITY-HYDROPHILICITY BALANCE RELATIONSHIPSFORCOLLECTORLESSFLOTATIONOFSULPHIDEMINERALS 被引量:1
1
作者 Sun Shuiyu Wang Dianzuo Li Bodan(Department of Mineral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83, Chin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1994年第1期68-73,共6页
HYDROPHOBICITY-HYDROPHILICITYBALANCERELATIONSHIPSFORCOLLECTORLESSFLOTATIONOFSULPHIDEMINERALSHYDROPHOBICITY-H... HYDROPHOBICITY-HYDROPHILICITYBALANCERELATIONSHIPSFORCOLLECTORLESSFLOTATIONOFSULPHIDEMINERALSHYDROPHOBICITY-HYDROPHILICITYBA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phobicITY HYDROPHILICITY BALANCE INDUCTION FLO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hibiting Ice Accumulation on Conductors by Using Sheath Treated with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 被引量:2
2
作者 LI Jian GONG Yiyu +3 位作者 LI Yong HU Jianlin SUN Caixin XIAO Daibo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500-2505,共6页
Ice accumulation on transmission lines often leads to great damage to power systems.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 are proposed to inhibit ice accumulation on electrical power equipment.A novel anti-icing method was prese... Ice accumulation on transmission lines often leads to great damage to power systems.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 are proposed to inhibit ice accumulation on electrical power equipment.A novel anti-icing method was presented for conductors with super-hydrophobic sleeves.The super-hydrophobic sleeves were prepared by applying polydimethylsiloxane(PDMS) and nano-silica hybrid coating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polyethylen terephthalate(PET) sleeves.Hydrophobicity and ice adhesion strength of the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were investigated.Ice accumulation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ordinary conductors,super-hydrophobic coated conductors,PET sleeve-covered conductors,and super-hydrophobic PET sleeve-covered conductors.Ice accumulation morphology,accumulated ice weight,and the icicle length of these four types of conductors were studied and analyzed.At the end of the 3 h ice accumulation experiment,the ice weight and icicle length on the conductor with super-hydrophobic PET sleeve was only approximately one tenth and one seventh of that on the untreated conductor respectively.Furthermore,the water contact angles of super-hydrophobic coated aluminum surface and super-hydrophobic coated PET sleeve were about 163o in average.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 is effective in inhibiting ice accumulation on conductors.However,the use of a super-hydrophobic PET sleeve is a significantly more effective method,comparing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a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 directly on the condu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表面 积冰 超疏水性表面 导线 涂层导体 聚二甲基硅氧烷 治疗 护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drophobic aggregation of ultrafine kaolinite
3
作者 张晓萍 胡岳华 刘润清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3期368-372,共5页
The hydrophobic aggregation of ultrafine kaolinite in cationic surfactant suspension was investigated by sedimentation test,zeta potential measurement and SEM observation. SEM images reveal that kaolinite particles sh... The hydrophobic aggregation of ultrafine kaolinite in cationic surfactant suspension was investigated by sedimentation test,zeta potential measurement and SEM observation. SEM images reveal that kaolinite particles show the self-aggregation of edge-face in acidic media,the aggregation of edge-face and edge-edge in neutral media,and the dispersion in alkaline media due to electrostatic repulsion. In the presence of the dodecylammonium acetate cationic surfactant and in neutral and alkaline suspension,the hydrophobic aggregation of face-face is demonstrated. The zeta potential of kaolinite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cationic surfactant. The small and loose aggregation at a low concentration but big and tight aggregation at a high concentration is presented. At pH=7 alkyl quarterly amine salt CTAB has the best hydrophobic aggregation among three cationic surfactants,namely,dodecylammonium acetate,alkyl quarterly amine salts 1227 and CT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fine kaolinite cationic surfactant SEM observation hydrophobic aggreg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ement of surface hydrophobicity on silicone rubber modified by CF_4 radio frequency capacitively coupled plasma
4
作者 高松华 周克省 闻立时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3期365-370,共6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urface hydrophobicity, silicone rubber (SIR) samples were exposed to CF4 radio frequency (RF) capacitively coupled plasma (CCP).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urface hydrophobicity, silicone rubber (SIR) samples were exposed to CF4 radio frequency (RF) capacitively coupled plasma (CCP).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ATR-FTIR) spectrum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were used to observe the variation of the functional groups of the modified SIR. Static contact angle (SCA) was employed to estimate the change of hydrophobicity of the modified SIR. The surface energy of SIR is reduced largely from 27.37 mJ/m^2 of original SIR sample to 2.94 mJ/m^2 of SIR sample treated by CF4 CCP modification at RF power of 200 W for a treatment time of 5 rnin. According to the XPS, ATR-FTIR and surface energy analysi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hydrophobicity on the modified SIR surface is mainly ascribed to the decrease of surface energy, which is caused by the cooperation of the fluosilicic structure of Si--F or Si--F2 and the fluoric groups of C--CFn induced by the methyl replacement reaction and residual methyl groups of SIR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hydrophobicity silicone rubber radio frequency capacitively coupled plasma static contact ang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of Polarity Terms of Some Nitrogen-Containing Surfactants and Simulated Hydrophobic Tail Models by Gas Chromatography 被引量:3
5
作者 BARAKAT Y IBRAHIM V +1 位作者 MOSTAFA N E SHAKER N O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7-352,共6页
Some polarity terms of two groups of nitrogen-containing surfactants (six alkanolamides and nine polyoxyethylenated long chain amines) are measured through gas chromatography. The apparent methanol carbon number (CM... Some polarity terms of two groups of nitrogen-containing surfactants (six alkanolamides and nine polyoxyethylenated long chain amines) are measured through gas chromatography. The apparent methanol carbon number (CMeOH) and polarity index (IP) values are determined on the investigated surfactants as stationary phases in packed columns. Similarly, CMeOH and IP values are determined on simulated hydrophobic tail (SHT) models. The obtained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SHT approach permit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polarities of different surfactants and their head groups. The measured polarity terms are discussed as related to 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 (HLB) number and the hydrophobic group carbon number (RCN). Some equations relating the measured polarity values and these variable have been develop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含氮表面活性剂 疏水尾链模型 极性参数 模拟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ed Hydrophobic Cycloaliphatic Epoxy (S-HCEP)- a New Cost-efficient Housing Material for Composite Insulators
6
作者 Christian Beisele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589-2594,共6页
Araldite S-HCEP,a new cost-efficient alternative housing material for composite insulators is briefly presented.Main topics of this paper are the results of two new studies on this material:①UV-weathering resistanc... Araldite S-HCEP,a new cost-efficient alternative housing material for composite insulators is briefly presented.Main topics of this paper are the results of two new studies on this material:①UV-weathering resistance in terms of hydrophobicity,roughness increase,surface resistance and flexibility.②Leakage current behavior under salt fog conditions in comparison to other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CEP 合成材料 绝缘子 侵蚀 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木材表面原位构筑坚固的疏水聚硅氮烷涂层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寒娴 张林昕 +7 位作者 檀佳欣 王诗彤 温涛 林舒敏 杨日龙 李燃 张欣向 杨文斌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0-147,共8页
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木材为研究对象,将木材裁切为20 mm×20 mm×12 mm(径向×弦向×纵向)的样品;以有机聚硅氮烷(OPSZ)、正己烷为试剂,按照质量比m(有机聚硅氮烷)∶m(正己烷)分别为1∶3、1∶5、1∶7、1∶9... 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木材为研究对象,将木材裁切为20 mm×20 mm×12 mm(径向×弦向×纵向)的样品;以有机聚硅氮烷(OPSZ)、正己烷为试剂,按照质量比m(有机聚硅氮烷)∶m(正己烷)分别为1∶3、1∶5、1∶7、1∶9、1∶11的比例配制改性液;采用浸渍法将木材样品分别浸入不同比例的改性液中,常温(25℃)常压放置2 h后,将样品转移至烘箱中120℃热处理5 h,木材表面有机聚硅氮烷涂层固化,制得有机聚硅氮烷改性木材样品;应用相关仪器、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及试验设计的方法,测定改性前后木材表面形貌与结构、木材表面化学成分与官能团变化、木材疏水性能与防水性能、涂层硬度、涂层机械稳定性、木材抗污性能、木材热稳定性,分析有机聚硅氮烷涂层的性能及其对木材保护的作用。结果表明:(1)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改性前后木材的表面形貌,与未改性木材相比,经过有机聚硅氮烷改性的木材表面覆盖了一层较为致密的涂层。(2)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改性前后木材表面官能团和木材表面元素的变化分析表明,改性后木材表面引入了稳定性好的有机硅骨架以及疏水的甲基;有机聚硅氮烷显著提高了木材的疏水性和防水性能,木材的水接触角从72.0°增大至119.3°,24 h吸水率从79.00%显著下降至25.38%。(3)改性后木材对牛奶、咖啡、橙汁、可乐等常见污染物,具有良好的抗污性。(4)改性后,木材表面有机聚硅氮烷涂层的铅笔硬度达到6 H,并且能够经受长时间的机械摩擦,表明其具有优异的机械稳定性。(5)热质量分析表明,有机聚硅氮烷显著提升了木材的热稳定性。(6)综合试验结果,有机聚硅氮烷涂层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耐机械摩擦、热稳定性,可在严苛环境时的木材保护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木材改性 木材表面 有机聚硅氮烷 疏水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疏水降压法井筒渗水模拟试验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昂 杨钧皓 +4 位作者 张文忠 李远谋 薛智轩 范六一 田胜祺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1-313,共13页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不断向深部开发,复杂的岩层赋存条件对井筒的建设和使用带来很大挑战。深部立井经常穿越多层含水层,顶板承压水造成的井壁渗水问题尤为严重,不仅威胁到矿井安全,还给传统的注浆治理方法带来挑战,如成本高、施工难度大...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不断向深部开发,复杂的岩层赋存条件对井筒的建设和使用带来很大挑战。深部立井经常穿越多层含水层,顶板承压水造成的井壁渗水问题尤为严重,不仅威胁到矿井安全,还给传统的注浆治理方法带来挑战,如成本高、施工难度大和渗漏重复等问题。为此基于疏水降压理论建立了一套可视化相似模拟试验平台,模拟了不同岩层、不同放水孔数条件下的井壁水压、放水孔流量变化,分析了放水孔流速与渗流规律、地下水降落漏斗形态发育规律以及渗流水压和井壁压力变化规律,并以彬长文家坡煤矿为例开展了现场疏放水试验。结果表明:出水口流速随管道通径增大而增大;双孔涌水流量相比单孔增幅较大,三孔涌水量增幅较小;距井越近水位降深越大,降落漏斗影响范围随放水孔数增加而增大,单层放水试验降落漏斗形状与降水孔保持对称状,漏斗底端呈现锥形。放水初期水压下降快,后期趋于稳定;将模拟试验结果应用于现场,通过在文家坡煤矿主副井之间打疏放水孔,进行单孔和双孔放水试验,单孔稳定涌水量为75 m^(3)/h、双孔稳定涌水量为175 m^(3)/h,试验显著降低了地下水位,并形成了最大降深达40 m的降落漏斗,现场实测与相似模拟试验结果较为吻合,验证了疏水降压治理方法的科学性和实际效果。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深部顶板承压含水层影响下井筒渗水防治技术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层 井筒水害 相似模拟 降落漏斗 疏水降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改性聚四氟乙烯(PTFE)中空纤维膜及其在醇水分离中的应用
9
作者 吴志超 刘娣 +5 位作者 华从贵 吴明元 吴庆云 刘久逸 杨建军 张建安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4-132,142,共10页
通过两步改性策略增强PTFE中空纤维膜的疏水性,以提高其在醇水分离中的性能。首先,利用支化聚乙烯亚胺(PEI)与戊二醛(GA)形成交联网络包覆在膜纤维上,随后通过硬脂酰氯(SC)接枝长碳链,降低膜的表面能并增加粗糙度。通过FTIR、XPS和SEM... 通过两步改性策略增强PTFE中空纤维膜的疏水性,以提高其在醇水分离中的性能。首先,利用支化聚乙烯亚胺(PEI)与戊二醛(GA)形成交联网络包覆在膜纤维上,随后通过硬脂酰氯(SC)接枝长碳链,降低膜的表面能并增加粗糙度。通过FTIR、XPS和SEM表征了改性前后膜的表面化学和形貌变化,并对改性前后水接触角、透气性和醇水分离性能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性膜的水接触角从(118.8±0.5)°提升至(141.7±0.9)°,透气性保持良好。拉伸强度为53.86 MPa,断裂伸长率为90.7%,弹性模量为307.2 MPa,与原始膜的力学性能相比没有降低。在化学和物理清洗后,改性膜的性能保持稳定。醇水分离测试显示,改性膜的乙醇渗透通量为285.41 g/(m^(2)·h),分离因子为10.25,表明其具有优异的分离性能和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FE中空纤维膜 疏水 醇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合成疏水性聚铝杂化絮凝剂
10
作者 崔红梅 李凯欣 +3 位作者 孙林阳 徐颖 张晓雪 祝凤蕊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7-374,共8页
采用自由基胶束聚合法,以无机聚合氯化铝(PAC)、有机单体丙烯酰胺(AM)、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成功合成了一种带有疏水基团的无机-有机杂化高分子絮凝剂[PAC-P(AM-BA)]。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各因素对产物特性黏度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 采用自由基胶束聚合法,以无机聚合氯化铝(PAC)、有机单体丙烯酰胺(AM)、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成功合成了一种带有疏水基团的无机-有机杂化高分子絮凝剂[PAC-P(AM-BA)]。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各因素对产物特性黏度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对合成工艺进一步优化。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物进行表征,利用水处理实验,考察其絮凝能力。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15%(占总单体),n(AM)∶n(BA)=98∶2,尿素质量分数为3.00%,总单体质量分数为15.06%,无机组分质量分数为1.37%,聚合温度为27.06℃,该条件下,产物的特性黏度达到470.39 mL/g。红外光谱证明絮凝剂制备成功,扫描电镜表明产物具有较强的吸附架桥能力。PAC-P(AM-BA)的絮凝效能强于复配型絮凝剂(PAC+PAM)和单一类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P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分子合成 聚丙烯酰胺 疏水分子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沟槽织构对Q345B高铁制动盘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11
作者 沙智华 谢永 +4 位作者 史立 蒋泽平 黄琳 刘宇 张生芳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84-195,共12页
目的 攻克高寒动车组制动盘表面因积冰导致制动失效的问题,减少其表面覆冰情况,提升Q345B钢的表面疏水性能。方法 采用激光加工技术在Q345B钢表面制备尺度范围为20~100μm沟槽型微织构,并采用不同方式(激光+氟化、激光+空气环境氧化)进... 目的 攻克高寒动车组制动盘表面因积冰导致制动失效的问题,减少其表面覆冰情况,提升Q345B钢的表面疏水性能。方法 采用激光加工技术在Q345B钢表面制备尺度范围为20~100μm沟槽型微织构,并采用不同方式(激光+氟化、激光+空气环境氧化)进行处理,通过接触角测量仪、液滴铺展半径测量实验评价不同织构宽度及下表面的润湿性,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PS光电子能谱仪观察织构化表面微观形貌及表面化学键变化;利用高速摄影观测不同处理方式下液滴撞击壁面的动态过程。结果 微织构的存在使滴落织构表面的液滴能有效承载,与无织构化表面相比,织构化表面静态接触角最大增幅达23%。随着织构宽度增加,表面接触角随之增加。相较于氟化处理织构表面,经空气环境下氧化的表面织构疏水性更好。结论 经空气环境氧化处理后润湿性发生转变,其主要的作用机理为激光处理后表面分布凸起等不同微纳米级的结构与颗粒形成复杂的网状结构,由C—C键层覆盖的微织构表面所引起的“机械盔甲”效应,使其液滴发生滚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槽型微织构 Q345B钢 制动盘 疏水性 高速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创成微结构几何精度与润湿性能的关联机制
12
作者 倪敬 卢蝶 +3 位作者 蒙臻 林少荣 王阳 傅云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23-1429,1561,共8页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激光脉宽制备的微结构几何精度与润湿性能,获取了微结构几何精度与润湿性能的关联规律。研究发现,减小激光脉宽有助于提高微结构的几何精度,增强表面疏水性能;皮秒激光加工在微结构底部形成了规则的乳突阵列结构,使其...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激光脉宽制备的微结构几何精度与润湿性能,获取了微结构几何精度与润湿性能的关联规律。研究发现,减小激光脉宽有助于提高微结构的几何精度,增强表面疏水性能;皮秒激光加工在微结构底部形成了规则的乳突阵列结构,使其具有最优的疏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结构 关联机制 加工精度 疏水性 激光创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与纳米乳液疏水缔合自组装页岩油水平井用超分子压裂液
13
作者 薛小佳 刘晓庆 +5 位作者 王德玉 武安安 吴江 王晨 李昌恒 彭长江 《油田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7-235,共9页
针对常规滑溜水压裂液难以进入页岩储层的微-纳孔喉,携砂能力、补能效果和渗吸效率较差的问题,通过研发季铵型两性聚丙烯酰胺共聚物减阻剂(RW)和阴-非离子复配表面活性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α-烯烃磺酸盐的混合物)纳米乳液(DO-2),利用... 针对常规滑溜水压裂液难以进入页岩储层的微-纳孔喉,携砂能力、补能效果和渗吸效率较差的问题,通过研发季铵型两性聚丙烯酰胺共聚物减阻剂(RW)和阴-非离子复配表面活性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α-烯烃磺酸盐的混合物)纳米乳液(DO-2),利用疏水缔合作用实现聚合物与纳米乳液分子间的自组装,得到适用于页岩油体积压裂的超分子压裂液体系。其中,滑溜水配方为0.1%DO-2+0.1%RW,携砂液配方为0.1%DO-2+0.3%RW。通过静态吸附量、接触角、减阻率、残渣量和岩心渗透率等参数的测定,评价了纳米乳液和超分子压裂液的性能。结果表明,纳米乳液粒径小(约10 nm),在岩心表面的吸附损耗(约1 mg/g)较低,润湿反转能力较好,可将油湿岩心表面的接触角由126°增至154°,因而能顺利进入致密储层深部的纳米孔喉,具备良好的渗吸置换驱油潜力。通过调整减阻剂RW的浓度实现在线变黏,简化作业流程。超分子压裂液具有低摩阻(减阻率>70%)、润湿改性能力强(油滴接触角增幅超30°)、残渣含量低(携砂液残渣含量低至25 mg/L)、储层基质伤害小(携砂液破胶液岩心伤害率仅为15.2%)等特点。2021—2023年,该超分子压裂液在庆城页岩油规模应用208口井,单井初期产量由12.6 t/d提高至14.0 t/d,平均见油返排率由10.5%降至7.1%,提产增效效果显著。该技术可为其他同类非常规页岩油藏高效开发提供示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水平井 超分子压裂液 纳米乳液 表面活性剂 疏水缔合 渗吸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油改性脂环族环氧树脂绝缘复合材料
14
作者 陈浩 田正波 +3 位作者 张阳 万帅 孙其勋 吴仲岿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0-216,共7页
脂环族环氧树脂(CEP)具有优异的绝缘、耐候和力学性能,若能有效改善其韧性及憎水性,则有望替代硅橡胶复合绝缘子,解决其遭受风沙侵蚀、鸟啄和踩踏损伤等问题,从而保证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本研究利用环氧大豆油(ESO)作为改性剂,并通过... 脂环族环氧树脂(CEP)具有优异的绝缘、耐候和力学性能,若能有效改善其韧性及憎水性,则有望替代硅橡胶复合绝缘子,解决其遭受风沙侵蚀、鸟啄和踩踏损伤等问题,从而保证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本研究利用环氧大豆油(ESO)作为改性剂,并通过掺杂纳米SiO_(2)填料,成功制备了环氧大豆油增韧改性的脂环族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SiO_(2)/ESO-CE)。对复合材料的化学结构、力学性能、耐热性、憎水性及电绝缘性能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iO_(2)/ESO-CE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憎水性及电绝缘性。当ESO添加量为20 phr时,ESO与SiO_(2)的协同作用达到最佳,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水接触角达到67.37 MPa和92.66°,分别提升了32.42%和22.29%。同时复合材料交流击穿强度高达30.91 kV/mm,较纯CE提升了59.08%,且体积电阻率均大于10^(14)Ω·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环族环氧树脂 环氧大豆油 二氧化硅 电绝缘性 憎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蒸馏强化太阳能蒸馏池运行特性试验测试研究
15
作者 左潞 肖陈凯 +2 位作者 颜子阳 郭子楠 黄龙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27-732,共6页
为提升盘式太阳能蒸馏池的产水量,在蒸馏池内竖向设置气隙膜组件,提出一种膜蒸馏强化型的新型太阳能蒸馏池,并通过试验证实其技术可行性。测试表明,蒸馏池内竖向增设膜组件提高蒸馏池产水是可行的;膜蒸馏的单位面积小时产水量最少是盘式... 为提升盘式太阳能蒸馏池的产水量,在蒸馏池内竖向设置气隙膜组件,提出一种膜蒸馏强化型的新型太阳能蒸馏池,并通过试验证实其技术可行性。测试表明,蒸馏池内竖向增设膜组件提高蒸馏池产水是可行的;膜蒸馏的单位面积小时产水量最少是盘式的3.7倍,增设膜组件可提升蒸馏池产水微弱时期的产水量,实现昼夜连续性产水;新型膜蒸馏耦合太阳能蒸馏池运行1 d的日总产水量为1528 g,实际效率为21.5%,分别较同时测试得到的传统太阳能蒸馏池的提高11.6%和1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海水淡化 蒸馏 气隙式膜组件 疏水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胺类粒子改性疏水亲油海绵的制备与吸油性能研究
16
作者 宋绍富 黄云峰 +2 位作者 张艳妮 吴宝阳 刘菊荣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3-217,共5页
利用氧化剂加速邻苯二酚与二乙烯三胺反应后接枝疏水剂十八胺,采用两步浸泡法对三维多孔材料-三聚氰胺海绵进行疏水改性。考察了浸泡过程中各类改性药品浓度对海绵疏水性能的影响,并获得了水接触角大于150°的改性海绵。评价了改性... 利用氧化剂加速邻苯二酚与二乙烯三胺反应后接枝疏水剂十八胺,采用两步浸泡法对三维多孔材料-三聚氰胺海绵进行疏水改性。考察了浸泡过程中各类改性药品浓度对海绵疏水性能的影响,并获得了水接触角大于150°的改性海绵。评价了改性海绵材料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改性海绵对甲苯、原油和汽油的吸附量分别为87.1、69.45 g/g和65.4 g/g,并可在5 s内达到饱和吸附。另外,通过吸附挤压法测得改性海绵的循环吸油能力达到7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分离 微纳米粒子 疏水改性 高吸油海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G-SSD的复合绝缘子憎水性等级智能识别方法
17
作者 陈伟华 马士博 +1 位作者 闫孝姮 李健华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4-243,共10页
复合绝缘子憎水性等级的检测是电力系统巡检中的重要环节,针对现有方法存在检测效率低、实时性差及模型结构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SG-SSD的复合绝缘子憎水性等级智能识别方法。首先,检测模型以SSD算法为基准,采用轻量级MobileNetV2... 复合绝缘子憎水性等级的检测是电力系统巡检中的重要环节,针对现有方法存在检测效率低、实时性差及模型结构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SG-SSD的复合绝缘子憎水性等级智能识别方法。首先,检测模型以SSD算法为基准,采用轻量级MobileNetV2作为主干网络,在提升模型检测速度的同时实现网络的轻量化;其次,为增强对水迹特征的提取能力,构建高分辨率特征融合模块Sim-HRFPN,在特征融合的同时保留高分辨率的特征,以弥补因轻量化造成的精度损失;最后,为进一步提高模型的计算效率,将GhostConv替换额外预测特征层的传统卷积,在保持模型高性能的同时,减轻了计算负担。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SSD,MSG-SSD的检测速度和检测精度分别提高48.17%和4.89%,计算量和参数量分别减少97.63%和82.99%。由此可知,改进模型不仅能精准识别和快速定位复合绝缘子的憎水性等级,而且满足边缘巡检设备轻量化部署的需求,为电力系统中复合绝缘子运行状态的智能检测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憎水性检测 智能识别 SSD算法 轻量化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缔合聚合物压裂增稠剂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于斌 潘一 +1 位作者 杨双春 王博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84-1695,1786,共13页
疏水缔合聚合物压裂增稠剂合成原料来源广泛、成本可控、对环境友好,具有独特的两亲结构,比天然产物增稠剂和普通合成聚合物增稠剂具有更加优异的耐温、耐盐及耐剪切性能,已成为开发非常规油气藏的重要化学品之一。该文首先简述了疏水... 疏水缔合聚合物压裂增稠剂合成原料来源广泛、成本可控、对环境友好,具有独特的两亲结构,比天然产物增稠剂和普通合成聚合物增稠剂具有更加优异的耐温、耐盐及耐剪切性能,已成为开发非常规油气藏的重要化学品之一。该文首先简述了疏水缔合聚合物压裂增稠剂的合成方法,介绍了疏水缔合聚合物压裂增稠剂的增稠机理和影响因素;然后,综述了基于不同疏水单体(长链烷基型、季铵盐型、烷基聚醚型、孪尾型、双取代型和复合型)结构分类的疏水缔合聚合物压裂增稠剂的性能特征、作用机制及“压裂驱油(气)一体化”等应用方式;最后,对疏水缔合聚合物压裂增稠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应进行精细优化重组及协同构筑,从新的维度优化体系性能,推动此研究领域向着协同创新及一体化建设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合物 压裂增稠剂 增稠机理 结构分类 压裂驱油(气)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八胺协同含氟聚丙烯酸酯制备功能棉织物
19
作者 张伟 樊理山 +2 位作者 徐闻雪 吴焕岭 蔡露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38,共5页
为赋予棉织物自修复、自清洁、耐久疏水等功能,采用浸涂法将十八胺和含氟聚丙烯酸酯共同修饰到棉织物表面,制备了具有多重功能的棉织物。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棉织物进行结构和形貌分析,同时考察了十八胺质量分数对功... 为赋予棉织物自修复、自清洁、耐久疏水等功能,采用浸涂法将十八胺和含氟聚丙烯酸酯共同修饰到棉织物表面,制备了具有多重功能的棉织物。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棉织物进行结构和形貌分析,同时考察了十八胺质量分数对功能棉织物疏水耐久性和自修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十八胺质量分数为5%时,制备的功能棉织物ODA/FPA-5@Cotton的表面接触角高达153.2°,并且展现出优良的疏水耐久性和自清洁效果。1 000次摩擦的功能棉织物在100℃自修复30 min后,其接触角恢复至152.5°,具有优异的自修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整理 含氟聚丙烯酸酯 十八胺 自修复 自清洁 耐久疏水性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井地带关键剪切节点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
20
作者 舒政 李荣 +2 位作者 齐勇 杜晓东 李少杰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4-999,共6页
针对油田聚驱开发过程中聚合物溶液注入地层时因近井地带剪切导致分子量下降、黏度降低的问题,以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为研究对象,采用特性黏数法测定吸水强度分别为5,10,15,20 m^(3)/(m·d)时聚合物溶液经绕丝筛管、砾石充填、射孔... 针对油田聚驱开发过程中聚合物溶液注入地层时因近井地带剪切导致分子量下降、黏度降低的问题,以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为研究对象,采用特性黏数法测定吸水强度分别为5,10,15,20 m^(3)/(m·d)时聚合物溶液经绕丝筛管、砾石充填、射孔孔眼、地层多孔介质等节点剪切后的分子量。结果表明,聚合物分子量在绕丝筛管处下降幅度最大,且随着吸水强度的增加分子量降幅基本呈线性增长,最大降幅为18.29%;其次为射孔孔眼,地层多孔介质第三,砾石充填层最小。此外,砾石充填及地层多孔介质随着吸水强度的增加,聚合物分子量降低率的范围分别为3.14%~4.04%、4.86%~6.78%,说明吸水强度对该两个节点聚合物分子量降幅影响不大。研究结果可为油田聚驱开发剪切节点的改进、吸水强度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井地带 关键剪切节点 剪切作用 分子量 疏水缔合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