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解植物蛋白 被引量:26
1
作者 高文宏 李国基 +1 位作者 于淑娟 高大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67-171,共5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水解植物蛋白工艺、优点、应用及其存在的问题,详细阐述了氯丙醇的毒性、分析检测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 水解植物蛋白 氯丙醇 毒性 检测 酱油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提取烤鳗下脚料中水解动物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黄志勇 赖海涛 +1 位作者 许伟雄 涂开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6-78,共3页
酶解提取烤鳗下脚料的水解动物蛋白是可行的,实验发现:在枯草杆菌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这三种水解中,枯草杆菌蛋白酶的水解效率最高。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用枯草杆菌蛋白酶在50℃、pH7.5、固液比5∶8,添加酶量为下脚料中蛋白质含... 酶解提取烤鳗下脚料的水解动物蛋白是可行的,实验发现:在枯草杆菌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这三种水解中,枯草杆菌蛋白酶的水解效率最高。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用枯草杆菌蛋白酶在50℃、pH7.5、固液比5∶8,添加酶量为下脚料中蛋白质含量的2.0%,反应时间为5h时,其水解度达8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法提取 烤鳗 下脚料 水解动物蛋白 综合利用 水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制取罗非鱼水解动物蛋白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粟桂娇 阎欲晓 +1 位作者 申柯 覃子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77-182,共6页
利用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菠萝蛋白酶对罗非鱼肉进行水解制备水解动物蛋白,以水解度(DH)为指标对水解过程进行分析,选取中性蛋白酶作为适宜的单酶并研究其酶法水解最适宜的工艺条件。为进一步提高水解度,... 利用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菠萝蛋白酶对罗非鱼肉进行水解制备水解动物蛋白,以水解度(DH)为指标对水解过程进行分析,选取中性蛋白酶作为适宜的单酶并研究其酶法水解最适宜的工艺条件。为进一步提高水解度,进行了中性蛋白酶与酸性蛋白酶复合酶解的研究,并对双酶法水解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酶解液分别采用酵母发酵、风味酶处理、粉末活性炭吸附、海藻糖处理进行初步脱色脱苦除腥研究。结果表明,海藻糖和粉末活性炭脱色脱苦除腥总体效果最佳,但两者各有侧重,活性炭在脱色方面优于海藻糖,海藻糖则在脱苦除腥方面优于活性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酶解 水解度 水解动物蛋白 活性炭 海藻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短波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牛奶中掺假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33
4
作者 王右军 朱大洲 +2 位作者 屠振华 庆兆珅 籍保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5-138,共4页
采集了25个合格液态牛奶样品,并制取了3组分别掺入不同含量掺假物质的牛奶样品:水解植物蛋白粉(0.3~50g/kg),乳清粉(0.03~30g/kg),植脂末(0.03~30g/kg),每组含50个样品。应用CCD短波近红外光谱仪(600~1100nm)扫描其透反射光谱,研究... 采集了25个合格液态牛奶样品,并制取了3组分别掺入不同含量掺假物质的牛奶样品:水解植物蛋白粉(0.3~50g/kg),乳清粉(0.03~30g/kg),植脂末(0.03~30g/kg),每组含50个样品。应用CCD短波近红外光谱仪(600~1100nm)扫描其透反射光谱,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快速定量检测牛奶中掺假物质的可行性。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近红外光谱与牛奶中掺假物质含量之间的定量模型。结果表明,对掺入的水解植物蛋白粉的定量预测准确度较高,相关系数为0.969,预测标准差为0.456g/kg,可以满足定量检测的需要。预测乳清粉和植脂末含量时,由于很多样品的掺假物浓度低于1‰时,受近红外光谱检测限的限制,难以准确预测牛奶中这两种掺假物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牛奶 水解植物蛋白粉 乳清粉 植脂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加工废弃物酶法水解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何雪莲 夏秋瑜 +2 位作者 刘四新 李从发 侯晓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6,共3页
优选了自制酱油曲对罗非鱼下脚料蛋白质的水解条件,分析了不同酶解时间、固液比、酶解温度和加曲量对废弃物水解度的影响,利用单因素对比实验的同时,又考虑产品的风味和生产成本,从而确定了最适宜的酶解条件:时间8h,固液比1:3,料液温度5... 优选了自制酱油曲对罗非鱼下脚料蛋白质的水解条件,分析了不同酶解时间、固液比、酶解温度和加曲量对废弃物水解度的影响,利用单因素对比实验的同时,又考虑产品的风味和生产成本,从而确定了最适宜的酶解条件:时间8h,固液比1:3,料液温度50℃,加30%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下脚料 酶解 水解动物蛋白(hap) 水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植物蛋白(HVP)的酶法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武彦文 欧阳杰 +2 位作者 张燕 刘子宇 吕景凤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9-21,45,共4页
利用胰蛋白酶水解豆粕粉来制备植物水解蛋白 (HVP) ,确定了胰蛋白酶的最佳水解条件为 :T=5 5℃ ,pH =8 0 ,E/S =2 6 0 0u/g ,固液比 1:8,水解 6h。得到了收率高 ,水溶性好的HVP。
关键词 水解植物蛋白 酶法制备 应用 添加剂 胰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癌物3-氯-1,2-丙二醇的毛细管电泳/电导分离检测 被引量:8
7
作者 谢天尧 李娜 +1 位作者 唐亚军 莫金垣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3-515,共3页
利用硼酸能与3 氯 1,2 丙二醇(3 MCPD)上的2个邻位羟基进行键合生成配合阴离子、从而增加多羟基化合物的负电荷的特性,在15m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 10mmol/LH3BO3(pH8 3)介质中,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导检测法分离检测了3 MCPD,该方... 利用硼酸能与3 氯 1,2 丙二醇(3 MCPD)上的2个邻位羟基进行键合生成配合阴离子、从而增加多羟基化合物的负电荷的特性,在15m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 10mmol/LH3BO3(pH8 3)介质中,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导检测法分离检测了3 MCPD,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 5~20mg/L,检出限为0 1mg/L(S/N=3)。对缓冲溶液的种类、浓度、pH值以及硼酸与3 MCPD的相互作用对分离检测的影响作了探讨。应用于水解植物蛋白(HVP)中的3 MCPD的分离检测,取得了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癌物 3-氯-1 2-丙二醇 毛细管电泳 电导分离检测 水解植物蛋白 食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制备肉味香精及其风味调配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宏梁 马雅鸽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5-48,共4页
研究用酶水解牛肉和大豆蛋白粉制成牛肉水解蛋白和大豆水解蛋白,再添加葡萄糖和半胱氨酸等辅料,利用美拉德反应制备牛肉味香精的主香体,再对其进行调香,确定能产生逼真、浓郁牛肉香味的最佳配方。
关键词 肉味香精 动物水解蛋白(hap) 植物水解蛋白(HVP) 美拉德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肉味香精 被引量:32
9
作者 宋焕禄 孙宝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0-54,共5页
综述了肉味前体物质,导致肉挥发性香气产生的反应,肉香气的成分分类,天然肉味香精的生产等方面,着重叙述了肉味前体物质,Mailard反应和分别以HVP、肉蛋白质酶水解物为基料的天然肉味香精的生产,并对天然肉味香精的发展... 综述了肉味前体物质,导致肉挥发性香气产生的反应,肉香气的成分分类,天然肉味香精的生产等方面,着重叙述了肉味前体物质,Mailard反应和分别以HVP、肉蛋白质酶水解物为基料的天然肉味香精的生产,并对天然肉味香精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味香精 水解植物蛋白 肉蛋白酶水解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造酱油与配制酱油的红外光谱鉴别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邱丹丹 刘嘉 +2 位作者 于春焕 王超 赵国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22-324,共3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结合最小偏二乘法(PLS),对酿造酱油、酸水解植物蛋白液(AHVP)以及添加不同比例(10%~50%)AHVP而得的配制酱油进行类别分析。结果表明:酿造酱油、酸水解植物蛋白液及配制酱油在以PLS主成分为坐标的二维线性投影... 采用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结合最小偏二乘法(PLS),对酿造酱油、酸水解植物蛋白液(AHVP)以及添加不同比例(10%~50%)AHVP而得的配制酱油进行类别分析。结果表明:酿造酱油、酸水解植物蛋白液及配制酱油在以PLS主成分为坐标的二维线性投影图中分布差异明显;通过模型相关系数(R2)和交互验证标准差(RMSECV)比较,筛选出建模光谱波段为4000~500cm-1,同时确定了最适主因子数为8。利用模型成功对21份盲样进行鉴定,证明利用PLS建立的模型能有效地检测配制酱油中HVP的添加量,且最大偏差小于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光谱 酿造酱油 配制酱油 酸水解植物蛋白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鱼类下脚料制备风味蛋白粉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江新业 宋钢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7-39,共3页
以鱼类下脚料为原料,经生物酶解、酸解制备了风味水解蛋白粉。文中介绍了制作方法和生产工艺,以及产品的相关技术特征。
关键词 制作工艺 鱼类下脚料 风味水解蛋白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市售水解蛋白氯丙醇污染状况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傅武胜 赵云峰 +3 位作者 李敬光 张磊 吕华东 吴永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82-285,共4页
采用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MSPD)进行样品的净化,以稳定性同位素稀释技术结合气相-质谱法(GC-MS)的内标法定量测定氯丙醇,初步调查了我国市售水解蛋白(HVP)氯丙醇的污染水平。发现酸水解HVP产品氯丙醇污染严重,氯丙醇的典型代表3-氯-1,2-... 采用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MSPD)进行样品的净化,以稳定性同位素稀释技术结合气相-质谱法(GC-MS)的内标法定量测定氯丙醇,初步调查了我国市售水解蛋白(HVP)氯丙醇的污染水平。发现酸水解HVP产品氯丙醇污染严重,氯丙醇的典型代表3-氯-1,2-丙二醇(3-MCPD)的几何均数达到6.04mg/kg(以液体计),70%的样品3-MCPD含量超过1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蛋白 3-氯-1 2-丙二醇 污染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含量3-氯-1,2-丙二醇的水解植物蛋白生产工艺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金青哲 刘元法 周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79-182,共4页
本文研究了在低酸、低温条件下植物蛋白的优化水解工艺,此工艺旨在降低水解蛋白中的氯丙醇类物质。研究确定:在98℃左右、固液比1:5、盐酸浓度4mol/L、水解18h所得水解蛋白中3-氯-1,2-丙二醇含量为1.25mg/kg,仅是常规酸法的5%。进一步... 本文研究了在低酸、低温条件下植物蛋白的优化水解工艺,此工艺旨在降低水解蛋白中的氯丙醇类物质。研究确定:在98℃左右、固液比1:5、盐酸浓度4mol/L、水解18h所得水解蛋白中3-氯-1,2-丙二醇含量为1.25mg/kg,仅是常规酸法的5%。进一步进行碱中和与减压浓缩处理,可使3-氯-丙二醇残留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植物蛋白 3-氯-1 2-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蛋白酶解研究(I) 被引量:13
14
作者 宋焕禄 廖国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1-26,共6页
本文主要目的是以美拉德(Maillard)反应产物(MRPs)的风味为判断依据,以水解度(DH)为动物蛋白酶解液——Maillard 反应底物之一的特征性指标。
关键词 动物蛋白水解液 水解度 酶解 MAILLARD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酶解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大明 宋焕禄 祖道海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06年第2期20-23,共4页
用几种常用蛋白酶对大豆蛋白进行酶解,利用均匀设计安排试验,确定各种酶的最佳酶解条件,并以水解度(DH)为考察标准,选出水解度最大的酶,确定其最佳加酶量和酶解时间。
关键词 大豆蛋白 水解植物蛋白(HVP) 水解度(DH) 酶解 均匀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中氯丙醇的危害与控制 被引量:7
16
作者 江新业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64-171,共8页
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HVP)指以含有食用植物蛋白的脱脂大豆、花生粕、小麦蛋白或玉米蛋白为原料,经盐酸水解,碱中和制成的液体鲜味调味品。但由于原料有脂肪的存在,在盐酸水解时不可避免会产生氯丙醇,食用氯丙醇含量过高的食品会对人... 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HVP)指以含有食用植物蛋白的脱脂大豆、花生粕、小麦蛋白或玉米蛋白为原料,经盐酸水解,碱中和制成的液体鲜味调味品。但由于原料有脂肪的存在,在盐酸水解时不可避免会产生氯丙醇,食用氯丙醇含量过高的食品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肝、肾、血液系统、生殖系统等均有毒性作用,而且还可以致癌。本文论述了氯丙醇的危害、酸水解植物蛋白中氯丙醇产生的机理、各国对食品中氯丙醇的限量要求,生产过程中氯丙醇的控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植物蛋白 鲜味调味品 氯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造酱油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特征挥发性组分对比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肖昭竞 李根容 +2 位作者 肖瑞琪 胡华 朱永红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3-37,共5页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和内标物定量方法,对酿造酱油和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筛选二者的特征挥发性组分并进行比较。发现二者的特征挥发性组分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酿造酱油中特征组分以醇类、酚...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和内标物定量方法,对酿造酱油和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筛选二者的特征挥发性组分并进行比较。发现二者的特征挥发性组分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酿造酱油中特征组分以醇类、酚类、酸酯类以及呋喃类和吡咯类杂环小分子化合物为主,而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中特征组分则以吡嗪类杂环小分子化合物为主。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酱油风味分析评价工作及建立基于挥发性风味组分的酿造酱油和非酿造酱油鉴别检验方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造酱油 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 挥发性风味组分 固相微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植物蛋白的酶法制备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艳 王金水 +1 位作者 王玲玲 李振华 《粮食加工》 2006年第2期42-45,共4页
主要研究了以小麦面筋蛋白和风味蛋白酶为主要原料制备水解植物蛋白的工艺条件,并在试验中对酶解过程中产生的苦味进行了苦味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酶解反应最佳条件是:t=50℃,pH=6.5,底物浓度5%,酶用量=80LAPU/g,水解时间7h。反应最终可... 主要研究了以小麦面筋蛋白和风味蛋白酶为主要原料制备水解植物蛋白的工艺条件,并在试验中对酶解过程中产生的苦味进行了苦味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酶解反应最佳条件是:t=50℃,pH=6.5,底物浓度5%,酶用量=80LAPU/g,水解时间7h。反应最终可得蛋白质提取率和游离氨基氮均很高、且没有苦味的植物蛋白水解液,其中蛋白质提取率可达52%,酶解液中游离氨基氮含量可达3.44%,还例举了水解植物蛋白在工业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植物蛋白 风味蛋白酶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检测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中的3-氯-1,2-丙二醇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邢晓平 曹玉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2-195,共4页
运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研究了水解植物蛋白液中3-氯-1,2-丙二醇(3-MCPD)含量的测定。探索了3-MCPD检测的最佳电泳条件。以328μm的铜圆盘电极为工作电极,在电极电位为+0.65V(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检测池缓冲液为0.0... 运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研究了水解植物蛋白液中3-氯-1,2-丙二醇(3-MCPD)含量的测定。探索了3-MCPD检测的最佳电泳条件。以328μm的铜圆盘电极为工作电极,在电极电位为+0.65V(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检测池缓冲液为0.05mol/L氢氧化钠,运行缓冲液为30mmol/L硼砂(pH9.24)时,3-MCPD能被很好地分离。3-MCPD的线性范围为6.6~200mg/L,检测限为0.22mg/L。研究了水解缓冲液的pH值、水解温度、水解时间等因素对3-MCPD水解反应的影响,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检测水解反应过程中3-MCPD的含量。结果表明,在pH8.0的水解缓冲液中,将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前体于90℃条件下恒温加热1h,能有效地控制3-MCPD的含量在1.0mg/kg以下,从而达到我国食品安全允许的限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电化学检测 3-氯-1 2-丙二醇 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 水解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质谱法测定酸水解植物蛋白及酱油中的3-氯-1,2-丙二醇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捷 王志元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47-450,共4页
建立了酸水解植物蛋白及酱油中3-氯.1,2-丙二醇(3-MCPD)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样品经Aoisa.HBL固相萃取柱萃取,正己烷.乙酸乙酯净化提取,七氟丁酰咪唑衍生,衍生物经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质谱(GC/NCI-MS)选... 建立了酸水解植物蛋白及酱油中3-氯.1,2-丙二醇(3-MCPD)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样品经Aoisa.HBL固相萃取柱萃取,正己烷.乙酸乙酯净化提取,七氟丁酰咪唑衍生,衍生物经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质谱(GC/NCI-MS)选择离子模式(SIM)检测,外标法定量。3-MCPD的定量检测限为0.5μg/kg,平均回收率为92.2%~97.4%,相对标准偏差为3.6%~10.9%。该方法检测灵敏度高,定性定量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负化学电离源 选择离子扫描 固相萃取 3-氯-1 2-丙二醇 水解植物蛋白 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