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analysis of reactive turbulent flow in the thrust chamber of RD-108 engine rocket 被引量:2
1
作者 Seyed Reza Taghavi Mohammad Ali Dehnavi Ali Ghafour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4期565-575,共11页
Combustion chamber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the liquid propellant engine with kerosene as fuel and liquid oxygen as an oxidizer in the turbulent flow field are performed by CFD technique.The flow is modeled as Singl... Combustion chamber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the liquid propellant engine with kerosene as fuel and liquid oxygen as an oxidizer in the turbulent flow field are performed by CFD technique.The flow is modeled as Single-phase in steady state and using RNG k-ε turbulence model.Simulation results are validated by experimental data of thrust,special impulse and combustion chamber pressure.By comparing t.^wo reaction models of finite rate chemistry and frozen model with experimental data,it is concluded that finite rate chemistry has acceptable results.The optimum value of equivalence ratio(oxidizer to fuel ratio)per reaction and operational parameters of the engine which maximize thrust and special impulse are determ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id propellant engin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KEROSENE and oxygen Freeze MODEL Finite rate chemistry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热效应的液氧涡轮泵液封轮内流特性分析
2
作者 王凯 徐敬畏 +4 位作者 赵四维 庄宿国 许开富 陈晖 刘厚林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106,共15页
液体火箭发动机液氧涡轮泵在运行过程中时常发生空化现象,复杂的空化流动对液封轮的密封性能造成影响。因此,本文在考虑热力学效应空化模型的基础上,从内部流动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液氧涡轮泵首级液封轮密封性能和低温空化特性。研究表明:... 液体火箭发动机液氧涡轮泵在运行过程中时常发生空化现象,复杂的空化流动对液封轮的密封性能造成影响。因此,本文在考虑热力学效应空化模型的基础上,从内部流动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液氧涡轮泵首级液封轮密封性能和低温空化特性。研究表明:与工作介质为液氮的试验结果相比,监测点的温度及压力的最大计算偏差分别为2.17%和6.13%;空化过程中伴随的离心效应促使液封轮后腔内形成汽相,有效抑制了泄漏;在入口压力为2.0 MPa,2.5 MPa,3.0 MPa时,相对于液相条件下的泄漏工况,泄漏流量分别减少了37.12%,46.31%和44.32%;尽管空化有助于减少泄漏,但相较于理想的液相环境,整体的封压能力仍有所下降;泄漏不明显时,汽相会在压力侧形成强烈的诱导涡(IV),而液相则主导产生前向台阶涡(FFSV);泄漏严重时,空化主要集中在槽形结构内部,形成后相台阶涡(BFSV),同时在结构外侧间隙可见片状空化;液封轮内空化主要有槽内空化和外侧间隙的附着空化两种类型;当入口压力较低时,槽内外形成环形的汽液界面,有效阻止了泄漏的发生,然而当入口压力增大后,外侧间隙的环形界面消失,槽内空化被限制在吸力面侧,外侧间隙则形成了以液相为主的泄漏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液封轮 液氧涡轮泵 密封性能 低温空化 Omega涡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火箭发动机健康监控技术智能化发展若干问题与挑战
3
作者 吴建军 刘育玮 程玉强 《火箭推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54,共28页
液体火箭发动机作为运载火箭的核心动力装置,其健康状态直接关系到系统可靠性和任务安全实施。面对适应复杂多任务和重复使用要求,传统健康监控技术在实时在线监控、智能故障诊断与隔离、系统重构与容错控制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 液体火箭发动机作为运载火箭的核心动力装置,其健康状态直接关系到系统可靠性和任务安全实施。面对适应复杂多任务和重复使用要求,传统健康监控技术在实时在线监控、智能故障诊断与隔离、系统重构与容错控制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系统回顾了液体火箭发动机健康监控技术的发展历程,阐明其正由被动监控、主动监控向高度自主化、智能化方向演进的趋势。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特别是大语言模型在健康监控领域的研究进展,总结归纳了不同类型预测与健康管理大模型的技术特点与应用路径,分析了其在提升诊断泛化能力和语义理解能力方面的潜力。结合液体火箭发动机具体实际,提出健康监控技术智能化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并展望了未来发展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健康监控 人工智能 大语言模型 故障诊断 预测与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火箭推进剂交叉输送技术研究进展
4
作者 魏祥庚 魏宇祺 +2 位作者 赵骁 王白岩 董译洹 《火箭推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226,共15页
推进剂交叉输送技术能够有效提升飞行器的运载能力与动力冗余能力,是未来液体航天输运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分析了交叉输送技术的优势,对其国内外应用现状开展了调研,总结了目前对交叉输送动静态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从应用需求的角度... 推进剂交叉输送技术能够有效提升飞行器的运载能力与动力冗余能力,是未来液体航天输运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分析了交叉输送技术的优势,对其国内外应用现状开展了调研,总结了目前对交叉输送动静态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从应用需求的角度分析了交叉输送的方案设计与选择、与总体方案的匹配、动力冗余与控制以及关键部组件设计等重难点问题,对未来交叉输送技术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未来大型液体运载火箭交叉输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推进剂供应系统 推进剂交叉输送 液体火箭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大推力氢氧火箭发动机起动特性分析
5
作者 于锐渤 张黎辉 +1 位作者 段娜 石奇玉 《火箭推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40,共11页
针对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的起动过程,基于通用化仿真软件Amesim,使用其中提供的两相流管路、推力室、涡轮泵等组件模型,搭建发动机仿真系统,并对发动机点火及发动机从初级工况向主级工况的转换过程做瞬态特性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使用... 针对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的起动过程,基于通用化仿真软件Amesim,使用其中提供的两相流管路、推力室、涡轮泵等组件模型,搭建发动机仿真系统,并对发动机点火及发动机从初级工况向主级工况的转换过程做瞬态特性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软件提供的通用化仿真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描述出该发动机的起动特性,计算得到的发动机性能曲线与试验测量数据之间误差不超过10%,满足仿真任务的基本需求。通过设置不同的火药起动器工作时间和工作压力,对比不同起动工况对于发动机起动特性的影响,发现起动器工作压力偏低时,过渡段燃烧室的工作环境更恶劣;起动器工作压力偏高时,涡轮所需承受的温度峰值也越高。为保证发动机的平稳启动,可采用仿真方法对起动方案进行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火箭发动机 起动特性 起动方案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敏感时滞理论在低温火箭发动机稳定性设计中的应用
6
作者 宋会玲 瞿凛 《低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92,共8页
为了满足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初期快速进行燃烧稳定性设计的需求,基于敏感时滞理论,以某低温推进剂火箭发动机液-液喷注推力室为对象,对其高频燃烧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和优化改进。分别计算了推力室的声学稳定性边界和喷注器喷注蒸发燃... 为了满足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初期快速进行燃烧稳定性设计的需求,基于敏感时滞理论,以某低温推进剂火箭发动机液-液喷注推力室为对象,对其高频燃烧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和优化改进。分别计算了推力室的声学稳定性边界和喷注器喷注蒸发燃烧过程的响应,识别出了不稳定模态,分析了稳定性边界和燃烧响应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改进方案,包括:调整喷注器径向上流量分布、调整燃烧轴向上的分布、扩大喷注孔径、降低喷注速度等措施。原型设计和改进设计方案产品的发动机热试车结果表明:基于敏感时滞理论的燃烧稳定性分析,能够快速辨识出燃烧不稳定模态,能够指导设计改进,基于该理论的改进方案能够实现良好的高频燃烧稳定性,可将低阶声学振型的压力脉动幅值降低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低温推进剂 燃烧稳定性 敏感时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氢气排放管气封方案改进研究
7
作者 方涛 冯飞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101,共9页
针对氢氧火箭发动机试验过程中低温氢气的安全排放问题,在分析氢排放爆燃机理的基础上,根据现有排放管路进行建模,运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氮气、氢气、氦气3种介质在不同吹除流量和吹除位置时的气封效果,通过试验方法进一步得出了不同... 针对氢氧火箭发动机试验过程中低温氢气的安全排放问题,在分析氢排放爆燃机理的基础上,根据现有排放管路进行建模,运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氮气、氢气、氦气3种介质在不同吹除流量和吹除位置时的气封效果,通过试验方法进一步得出了不同气封吹除工况下排放管出口的氧气浓度变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吹除介质和吹除流量下,只从排放管底部吹除的气封效果最好。通过对比3种气体介质的气封效果,发现在达到相同气封效果时氮气气封可以节省大量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火箭发动机 低温氢气 气封 安全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N基单组元推进剂热分解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8
作者 黄永民 李旭博 +1 位作者 胡旭 周秀爽 《火箭推进》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113,共8页
为揭示非催化点火方式的硝酸羟胺(HAN)基单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内推进剂的反应机理,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在ReaxFF/lg力场下对HAN基推进剂热分解机理及配方影响作用机制开展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推进剂热分解过程存在两个阶段。第一个... 为揭示非催化点火方式的硝酸羟胺(HAN)基单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内推进剂的反应机理,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在ReaxFF/lg力场下对HAN基推进剂热分解机理及配方影响作用机制开展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推进剂热分解过程存在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吸热阶段,推进剂内硝酸羟胺和硝酸肼氢键断裂,分解生成羟胺、肼和硝酸,吸热阶段主要受推进剂内氢键个数影响;第二个阶段为推进剂分解反应阶段,由硝酸和羟胺的分解所引发,生成NH_(2)、NO_(2)和OH。OH为主要的氧化性物质,与肼、甲醇反应,生成大量的水。肼在推进剂中的分解主要依靠与OH反应脱氢,生成N_(2)H_(3),并最终分解形成N_(2)和H_(2)。推进剂配方仅对与OH的反应有显著影响。降低甲醇的含量,能够显著提升燃料的反应速率,同时促进肼分子的反应脱氢,提高推进剂初始分解速率;提高硝酸羟胺的含量能够促进甲醇的分解,但受肼分解反应速率较低的影响,推进剂整体分解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 HAN基推进剂 分子动力学模拟 ReaxFF/lg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氧液氢发动机领域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潇萍 王剑锋 +1 位作者 张虹 胡庆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1-830,共10页
液氧液氢发动机作为航天领域的关键分系统,为有效开展其研制过程的智能化转型工作,针对液氧液氢发动机领域构建知识图谱,在储备领域知识的同时,提高科研生产人才的培养能力。针对液氧液氢发动机领域特点,对领域语料标注、领域知识识别... 液氧液氢发动机作为航天领域的关键分系统,为有效开展其研制过程的智能化转型工作,针对液氧液氢发动机领域构建知识图谱,在储备领域知识的同时,提高科研生产人才的培养能力。针对液氧液氢发动机领域特点,对领域语料标注、领域知识识别、实体关系识别3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领域知识图谱的构建,并从领域知识搜索、知识推荐、探索式分析3个角度梳理了其业务应用模式。形成了液氧液氢发动机领域知识体系,并提出构建方法和应用模式。研究结果为航天领域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氧液氢 发动机 领域知识图谱 知识实体 关系抽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整机变形的氢氧发动机管路结构静强度分析
10
作者 柳恺骋 刘曌俞 +2 位作者 王新军 郑孟伟 李晶 《火箭推进》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89,共7页
为了在液体火箭发动机管路结构静强度分析时考虑整机变形的影响,采用以实体单元、壳单元和梁单元为主的建模方法,建立了大推力补燃氢氧发动机试验装置的有限元模型,在热载荷、压力载荷和重力载荷的共同作用下,基于整机模型对管路结构进... 为了在液体火箭发动机管路结构静强度分析时考虑整机变形的影响,采用以实体单元、壳单元和梁单元为主的建模方法,建立了大推力补燃氢氧发动机试验装置的有限元模型,在热载荷、压力载荷和重力载荷的共同作用下,基于整机模型对管路结构进行了静力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不同类型载荷作用下的整机变形,重点分析了温度载荷的影响。对于典型管路,进一步采用子模型方法计算了不同类型载荷作用下的管路应力,对比了是否考虑整机变形对管路应力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整机模型进行的静力仿真基本能够正确反映出发动机热试验状态下各管路结构的受力状态;对氢氧发动机而言,温度载荷对整机变形的影响最大,整机变形对管路结构应力水平的影响较大且不容忽视,故有必要考虑整机变形对管路结构的影响来进行静强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发动机 管路 静强度分析 整机变形 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容火箭推进剂的燃料电池混合能源系统
11
作者 马菡 王绍成 +1 位作者 孙凤换 齐济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3-968,共6页
针对使用液氢/液氧的重型火箭发动机上存在氢氧蒸发气体无法有效利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与火箭推进剂兼容的氢氧燃料电池混合能源系统设计方案。混合能源系统以满足负载使用需求为主要目标,综合考虑氢氧燃料电池效率和锂电池使用寿命,制... 针对使用液氢/液氧的重型火箭发动机上存在氢氧蒸发气体无法有效利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与火箭推进剂兼容的氢氧燃料电池混合能源系统设计方案。混合能源系统以满足负载使用需求为主要目标,综合考虑氢氧燃料电池效率和锂电池使用寿命,制定了混合能源系统的控制策略以及混合能源系统评价函数。基于MATLAB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火箭上使用混合能源系统比单一的锂电池减重约940 kg,系统比能量提高约214.5%,且可以与箭上生命保障、环境热控系统相结合,具有广阔的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 氢氧燃料电池 混合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谐振管点火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梁国柱 马彬 +2 位作者 张国舟 程显辰 张振鹏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6-289,共4页
为了发展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气动谐振管非电点火新技术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组合喷嘴混气谐振加热方案 ,并介绍了所研制的氦气谐振热表面点火器和同轴氢氧谐振火炬点火器 。
关键词 液体推进剂 火箭发动机 点火系统 气动谐振管 非电点火技术 氦气谐振热表面点火器 同轴氢氧谐振火炬点火器 气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口长度对离心喷嘴雾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杨立军 葛明和 +1 位作者 张向阳 张振鹏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9-214,共6页
为了研究喷口长度对离心喷嘴雾化特性的影响,对长喷口离心喷嘴内部流动状况进行了理论分析。采用高速动态测量分析系统,以水为模拟介质,对离心喷嘴流量、液膜展开角、喷雾场轴向速度等参数在不同压降工况下,随喷口长度的变化进行了试验... 为了研究喷口长度对离心喷嘴雾化特性的影响,对长喷口离心喷嘴内部流动状况进行了理论分析。采用高速动态测量分析系统,以水为模拟介质,对离心喷嘴流量、液膜展开角、喷雾场轴向速度等参数在不同压降工况下,随喷口长度的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喷口长度的增加使离心喷嘴流量增大、液膜展开角减小、喷雾场轴向速度降低;推导了长喷口离心喷嘴流量系数和液膜展开角的经验公式,该公式可供实际工程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 离心喷嘴 喷口^+ 喷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烃类推进剂航天动力技术进展与展望未来 被引量:30
14
作者 李文龙 李平 邹宇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3-252,共10页
为研究烃类推进剂航天动力技术在中国的后续发展和未来应用方向,对比分析煤油、甲烷和丙烷等典型烃类推进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应用特性,简要介绍烃类推进剂航天动力在一次性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运载器、高性能上面级推进、无毒空间推进... 为研究烃类推进剂航天动力技术在中国的后续发展和未来应用方向,对比分析煤油、甲烷和丙烷等典型烃类推进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应用特性,简要介绍烃类推进剂航天动力在一次性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运载器、高性能上面级推进、无毒空间推进和吸气式推进领域的发展动态及应用状况。当前国内外航天动力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情况表明,以液氧煤油发动机和液氧甲烷发动机为代表的烃类推进剂航天动力将引领未来高性能低成本航天推进系统的发展趋势,依照中国液氧/烃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进展和技术水平,以其为核心的新型动力体系在中国未来的天地往返、载人登月和深空探测等多任务适应性方面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航天推进 液氧煤油 烃类 推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氢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点火技术试验 被引量:25
15
作者 丁猛 余勇 +2 位作者 梁剑寒 刘卫东 王振国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6-569,共4页
在超燃冲压发动机直联式试验中,对液体碳氢燃料超声速燃烧的点火技术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多种点火方式包括氢气引导火焰点火、火炬点火器、固体装药点火器以及电火花塞的点火效果,并成功实现了氢气引导火焰与火炬点火方式下煤油的可靠着... 在超燃冲压发动机直联式试验中,对液体碳氢燃料超声速燃烧的点火技术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多种点火方式包括氢气引导火焰点火、火炬点火器、固体装药点火器以及电火花塞的点火效果,并成功实现了氢气引导火焰与火炬点火方式下煤油的可靠着火和持续稳定燃烧,煤油当量比范围约为0 87~1 72。在氢气引导火焰点火方式中,通过增加支板和改变氢气喷注位置,可将最小氢气当量比由0 34降为0 068。通过氢气引导火焰点火和火炬点火对比试验表明在相同的燃料喷注方式和当量比下,发动机工况基本与点火方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喷气发动机 超音速燃烧 燃料 点火 点火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火箭发动机气液同轴式喷嘴声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周进 胡小平 +3 位作者 黄玉辉 王振国 钟良生 鄢小清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7-41,共5页
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气液同轴式喷嘴声学特性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确定了不同缩进比的气液同轴式喷嘴工作时发生啸叫的参数范围、啸叫的频率和声压级分布,并考察了啸叫对喷嘴雾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液同轴式喷嘴的啸叫区间与喷嘴... 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气液同轴式喷嘴声学特性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确定了不同缩进比的气液同轴式喷嘴工作时发生啸叫的参数范围、啸叫的频率和声压级分布,并考察了啸叫对喷嘴雾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液同轴式喷嘴的啸叫区间与喷嘴的结构尺寸有密切的关系.较大的喷嘴缩进比对啸叫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啸叫的主要成分是高频噪声,这种喷嘴啸叫可能成为诱发发动机高频不稳定燃烧的重要因素。另外,实验还发现,在较低的气体喷注压降下,啸叫对喷嘴雾化有一定的强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推进剂 火箭发动机 喷嘴 声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稳定性CFD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庄逢辰 赵文涛 +2 位作者 刘卫东 邹勤 聂万胜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6-20,共5页
应用 CFD方法对液体火箭发动机中的高频燃烧不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 ,建立了液体火箭发动机不稳定燃烧数值模拟的综合模型和控制方程 ,比较了 PISO和 Mac Cormack两种算法 ,得出了两种算法均能成功应用于不稳定燃烧分析的结论。编制了 A... 应用 CFD方法对液体火箭发动机中的高频燃烧不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 ,建立了液体火箭发动机不稳定燃烧数值模拟的综合模型和控制方程 ,比较了 PISO和 Mac Cormack两种算法 ,得出了两种算法均能成功应用于不稳定燃烧分析的结论。编制了 ACL RECI系列程序。应用该程序对 YF- 86 0液氢液氧发动机和 NAL 液氧 /甲烷发动机的燃烧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 ,得出了该发动机的燃烧稳定性极限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燃烧稳定性 计算流体动力学 计算燃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51
18
作者 李斌 张小平 高玉闪 《火箭推进》 CAS 2017年第1期1-7,共7页
重复使用是降低航天发射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液体火箭发动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分析了可重复使用液体发动机的发展趋势,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对发动机功能的需求,探讨了动力系统方案;对比了液氧煤油和液氧甲烷等推进剂组合和不... 重复使用是降低航天发射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液体火箭发动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分析了可重复使用液体发动机的发展趋势,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对发动机功能的需求,探讨了动力系统方案;对比了液氧煤油和液氧甲烷等推进剂组合和不同循环方式,认为几种发动机方案均可满足重复使用运载器的需求;研究了重复使用发动机的关键技术,提出应重点研究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高温组件热结构疲劳寿命评估及延寿技术、运动组件摩擦磨损技术、结构动载荷控制与评估技术、快速检测评估与维修维护技术、健康监控与故障诊断技术、二次或多次起动技术与大范围推力调节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使用 液体火箭发动机 推进剂 推力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羽流UV-VIS辐射在液体火箭发动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赵永学 张育林 +1 位作者 李麦亮 周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4-39,共6页
为发展基于羽流 UV - VIS辐射光谱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故障诊断技术 ,以光谱采集系统为测量手段 ,对三组元模型发动机排气羽流及用以模拟煤油 -氧发动机燃烧的气氧 -煤油火焰的近紫外与可见光谱辐射进行了实验研究 ,利用辐射传递模型对实... 为发展基于羽流 UV - VIS辐射光谱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故障诊断技术 ,以光谱采集系统为测量手段 ,对三组元模型发动机排气羽流及用以模拟煤油 -氧发动机燃烧的气氧 -煤油火焰的近紫外与可见光谱辐射进行了实验研究 ,利用辐射传递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计算 ,利用演化算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反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故障诊断 羽流 辐射光谱检测 UV-V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推进剂液位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29
20
作者 于海磊 陈锋 +1 位作者 郑勤生 李庆年 《火箭推进》 CAS 2010年第3期54-57,共4页
以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用低温推进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以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和C-V线性电容变送仪为主体的低温推进剂液位测量系统。经某型号氢氧发动机真实试车过程中的搭载试验证明,该系统能准确、快速的跟踪并实时显示低温容器中的... 以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用低温推进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以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和C-V线性电容变送仪为主体的低温推进剂液位测量系统。经某型号氢氧发动机真实试车过程中的搭载试验证明,该系统能准确、快速的跟踪并实时显示低温容器中的液位值,具有精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单及安全可靠等质量特性,很好的解决了试验过程中低温推进剂液位实时监测显示的技术难题,具备了应用地面试车试验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低温推进剂 液位测量 实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