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DA方法对Ⅳ型储氢气瓶内胆材料PA11的氢渗透研究
1
作者 杨超 薄柯 +6 位作者 江一凡 周忠警 柴森 张来明 冯赫驿 程亮 骆辉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共8页
针对Ⅳ型储氢气瓶内胆材料PA11在高压氢环境下的氢渗透性能问题,基于六阶计算模型的热解析分析(TDA)方法,提出并建立了极限温度与高压氢环境下的非金属材料氢渗透性能测试平台及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测量并计算PA11材料的氢扩散系数、氢... 针对Ⅳ型储氢气瓶内胆材料PA11在高压氢环境下的氢渗透性能问题,基于六阶计算模型的热解析分析(TDA)方法,提出并建立了极限温度与高压氢环境下的非金属材料氢渗透性能测试平台及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测量并计算PA11材料的氢扩散系数、氢溶解系数及氢渗透系数,且与氢渗透试验方法的各参数偏差均在10%以内,表明TDA方法可用于高压氢环境下非金属材料氢渗透特性评价。研究为准确理解Ⅳ型储氢瓶内胆材料PA11在极端条件下氢渗透性能表现提供有效测试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析分析(TdA) 氢渗透 扩散系数 摩尔浓度 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Ⅳ型储氢气瓶塑料内胆材料厚度对渗透性能的影响及渗透参数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超 张来明 +3 位作者 江一凡 孙剑锋 周忠警 骆辉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0,共7页
为深入地研究聚合物在氢环境下的作用机制,以储氢气瓶用内胆材料PA11为研究对象,采用自主搭建的高温高压氢渗透试验系统,探究材料厚度对氢渗透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开发基于Python的时滞法分析程序,集成标准偏差法实现渗透过程稳态判定... 为深入地研究聚合物在氢环境下的作用机制,以储氢气瓶用内胆材料PA11为研究对象,采用自主搭建的高温高压氢渗透试验系统,探究材料厚度对氢渗透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开发基于Python的时滞法分析程序,集成标准偏差法实现渗透过程稳态判定与滞后时间计算自动化,有效提升数据处理效率与精度。结果表明,材料厚度的增加引起氢渗透系数与溶解系数下降,而氢扩散系数呈现上升趋势,这归因于成型过程中厚度变化导致的微观结构演变。该研究揭示了聚合物材料厚度与氢渗透行为的关联机制,为高压塑料内胆储氢气瓶的材料选型与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提升氢能存储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具有重要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气瓶 氢渗透 渗透系数 扩散系数 溶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TDS研究二次硬化钢中氢的扩散行为 被引量:12
3
作者 郭昀静 王春芳 +1 位作者 李建锡 王毛球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9,共5页
利用升温脱氢分析装置(TDS)和慢速拉伸试验方法(SSRT)研究了一种二次硬化钢中氢的扩散行为及其对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二次硬化实验钢中存在大量细小碳化物,氢的扩散系数约为3.42×10-8cm2.s-1,明显低于通常淬火回火马氏体钢。... 利用升温脱氢分析装置(TDS)和慢速拉伸试验方法(SSRT)研究了一种二次硬化钢中氢的扩散行为及其对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二次硬化实验钢中存在大量细小碳化物,氢的扩散系数约为3.42×10-8cm2.s-1,明显低于通常淬火回火马氏体钢。TDS分析发现,实验钢中存在两个氢逸出峰,激活能分别为20.2kJ.mol-1和24.6kJ.mol-1,由晶界、位错等弱氢陷阱引起。拉伸试样的断面收缩率随氢质量分数的增加先线性下降,氢质量分数每增加1×10-4%断面收缩率下降约12%;当氢质量分数达到5×10-4%时,断面收缩率低于10%,断口呈沿晶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硬化钢 氢脆 TdS 慢速拉伸试验 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DTPA对肝脏、脾脏及肾脏1.5T MR弥散加权成像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兴辉 张小明 +5 位作者 曾南林 黄小华 杨林 翟昭华 唐伟 肖波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1-445,共5页
目的:探讨钆喷酸葡胺(Gd-DTPA)在1.5T MR机对正常肝脏、脾脏、肾脏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影响。方法:30例健康体检者在1.5T MR机做上腹部MRI。除常规MR平扫和增强外,在增强前和增强后7min采用b值=500s/mm2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成像序列(SE... 目的:探讨钆喷酸葡胺(Gd-DTPA)在1.5T MR机对正常肝脏、脾脏、肾脏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影响。方法:30例健康体检者在1.5T MR机做上腹部MRI。除常规MR平扫和增强外,在增强前和增强后7min采用b值=500s/mm2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成像序列(SE-EPI)分别行DWI扫描。测量增强前后肝脏、脾脏、肾脏在DWI上的信噪比(SNR)、脾脏-肝脏对比噪声比(CNR)、信号强度值和ADC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例健康体检者检查结果均正常。正常肝脏、脾脏DWI的SNR、CNR、信号强度值、ADC值增强后7min与增强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DWI SNR、信号强度值、ADC值增强后7min较增强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DTPA增强后7min对肝脏、脾脏DWI的图像质量和ADC值无明显影响,而肾脏DWI的图像质量和ADC值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喷酸葡胺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同位素在锆合金中的扩散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龙 洪志浩 +4 位作者 王有志 刘子恺 张晓茜 张天广 张龙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40,I0002,共13页
氚,是核电站常见的放射性产物,因原子半径小极易扩散渗透且易被生物体吸收,放射性危害大。压水堆中裂变产生的氚主要经由燃料包壳进入一回路,是氚重要的释放来源。2011年日本福岛事故发生后,氢同位素在锆合金包壳中的扩散研究引发极大... 氚,是核电站常见的放射性产物,因原子半径小极易扩散渗透且易被生物体吸收,放射性危害大。压水堆中裂变产生的氚主要经由燃料包壳进入一回路,是氚重要的释放来源。2011年日本福岛事故发生后,氢同位素在锆合金包壳中的扩散研究引发极大关注。本文概述了近60年氢同位素在锆合金中扩散系数的测量方法,如质谱法、电化学法等,并介绍了主要测试方法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合金元素成分变化、表面氧化物、氢化物形成是影响氢同位素在锆合金中扩散的关键因素。分别探讨了在这些影响因素下氢同位素在锆合金中扩散系数的实验和计算方法。此外,还对未来氢同位素在锆合金中扩散研究的方向进行了讨论,可为先进燃料包壳、耐事故涂层的氚扩散系数测量以及氚渗透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 氢化锆 氢同位素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Mo)掺杂对钒基固溶体结构和氢渗透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仲民 吴晨曦 +5 位作者 张艳丽 龙乾新 王凤 乔涛 黄志民 杜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680-2690,共11页
元素掺杂是改善金属钒的氢溶解度高、易氢脆的有效手段。本文研究了(Pd,Mo)掺杂对钒基固溶体结构和氢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弧熔炼制备的V_(100−x)Pd_(x)和V_(100−x)Pd_(x/2)Mo_(x/2)(x=3.125,6.25)合金均为具有V-BCC相结构的钒... 元素掺杂是改善金属钒的氢溶解度高、易氢脆的有效手段。本文研究了(Pd,Mo)掺杂对钒基固溶体结构和氢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弧熔炼制备的V_(100−x)Pd_(x)和V_(100−x)Pd_(x/2)Mo_(x/2)(x=3.125,6.25)合金均为具有V-BCC相结构的钒基固溶体,与金属钒相比,(Pd,Mo)掺杂的固溶体有明显的晶格膨胀现象,双掺V_(93.75)Pd_(3.125)Mo_(3.125)固溶体具有最大的晶格膨胀率(0.251%)。掺杂降低了金属钒的氢溶解度,增大了氢化物形成焓,有利于改善金属钒的抗氢脆性能。双掺V_(100−x)Pd_(x/2)Mo_(x/2)(x=6.25)合金表现出良好的氢渗透综合性能。V_(93.75)Pd_(3.125)Mo_(3.125)合金具有较高的氢扩散系数(6.37×10^(−10) cm^(2)/s,298 K),是单掺V_(93.75)Pd_(6.25)合金的5倍多,同时V_(93.75)Pd_(3.125)Mo_(3.125)合金兼具较高的维氏硬度(279.66 HV)。本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掺杂元素和比例选取可对钒基固溶体结构进行调制,进而调控其氢渗透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 Mo)掺杂 钒基固溶体 氢溶解度 氢扩散系数 抗氢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Al)掺杂对V基固溶体合金结构和氢渗透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吴晨曦 张艳丽 +5 位作者 陆永鑫 王凤 乔涛 黎演明 黄志民 王仲民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17-5122,5159,共7页
金属钒(V)具有高的氢渗透速率,但氢脆问题限制了其在氢分离/提纯中的实际应用,元素掺杂是改善金属氢脆的有效手段。研究了(Pd,Al)掺杂对V基固溶体结构和氢渗透性能的影响。利用电弧感应熔炼制备了系列V_(100-x)Pd_(x)和V_(100-x)Pd_(x/2... 金属钒(V)具有高的氢渗透速率,但氢脆问题限制了其在氢分离/提纯中的实际应用,元素掺杂是改善金属氢脆的有效手段。研究了(Pd,Al)掺杂对V基固溶体结构和氢渗透性能的影响。利用电弧感应熔炼制备了系列V_(100-x)Pd_(x)和V_(100-x)Pd_(x/2)Al_(x/2)(x=3.125,6.25)合金样品。利用XRD、EDS等对合金样品的结构和成分进行表征,PCT吸氢曲线和电化学阶跃法分别测试分析了合金样品的氢溶解度和氢扩散系数。研究证实,V_(100-x)Pd_(x)和V_(100-x)Pd_(x/2)Al_(x/2)合金样品均为单相的V基固溶体(V-bcc结构)。同纯V相比,掺杂固溶体有明显的晶胞畸变现象,V_(93.75)Pd_(3.125)Al_(3.125)固溶体具有最大的晶格参数变化率(0.257%)。掺杂不同程度地降低了金属V的氢溶解度、增大氢化物形成焓,有利于改善金属钒的抗氢脆性能。双掺V_(96.875)Pd_(1.5625)Al_(1.5625)合金具有高的氢扩散系数(5.03×10^(-10) cm^(2)/s),是单掺V_(93.75)Pd_(6.25)合金的4倍多。同时该合金样品也保持有较好的机械延展性,其维氏硬度为185.64 HV。研究表明,同金属钒相比,元素掺杂制备的钒基固溶体合金的氢渗透和抗氢脆性能得到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基固溶体 掺杂 氢溶解度 抗氢脆性 氢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金属PE管材氢气-甲烷渗透研究进展
8
作者 郑度奎 李敬法 +5 位作者 宇波 黄志强 张引弟 刘翠伟 赵杰 韩东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58-268,共11页
采用非金属聚乙烯(PE)管道输送纯氢和掺氢天然气可有效避免金属管道的氢脆。但由于材料特性,PE管道在输送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气体渗漏,造成能源浪费和引发安全问题。为选择合适的PE管材和确定输送条件,需深入揭示氢气/甲烷在PE材料中... 采用非金属聚乙烯(PE)管道输送纯氢和掺氢天然气可有效避免金属管道的氢脆。但由于材料特性,PE管道在输送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气体渗漏,造成能源浪费和引发安全问题。为选择合适的PE管材和确定输送条件,需深入揭示氢气/甲烷在PE材料中的渗透扩散机理和了解研究方法。本文以文献调研的方式,在微观角度从溶解和扩散两方面揭示了气体在PE材料中的渗透机理;综述了常用于研究氢气、甲烷和氢气/甲烷混合气体在PE材料中溶解、扩散和渗透性能的常用实验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进展,其中实验方法主要有膜渗透实验法和全尺寸渗透实验法,数值模拟方法主要有分子动力学模拟法和数学模型法。根据研究进展,讨论并指出了实验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当前研究的不足指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可为纯氢及掺氢天然气在PE管道中的安全输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聚乙烯管道 渗透性能 溶解度系数 扩散系数 实验研究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克定律在氢扩散系数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菲 苏运星 +1 位作者 王仲民 潘顺康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41-846,共6页
菲克第一定律、菲克第二定律是氢扩散系数测定的理论依据,但测量时采用的不同初始条件和计算方法会对计算结果造成一定的偏差。针对氢扩散过程中两种初始状态("衰降暂态"、"升起暂态")对应的扩散系数的求解公式及... 菲克第一定律、菲克第二定律是氢扩散系数测定的理论依据,但测量时采用的不同初始条件和计算方法会对计算结果造成一定的偏差。针对氢扩散过程中两种初始状态("衰降暂态"、"升起暂态")对应的扩散系数的求解公式及对应电流进行了推导和分析,将理论依据与单电位阶跃的电化学实验方法中的实际模型相结合,得出了实际实验条件下不同初始状态对应的合理的计算方法、实验结果及各自不同的具体应用,通过比较证实"升起暂态"在实验控制方面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克定律 电化学 单电位阶跃 氢扩散系数(d) 氢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纸复合介质中水分子扩散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30
10
作者 廖瑞金 朱孟兆 +3 位作者 周欣 杨丽君 严家明 孙才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5-824,共10页
对不同温度下水分子在油纸复合介质中的扩散行为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通过分析水分子与纤维素形成的氢键发现,油中的水分子在模拟过程中会逐渐扩散到纤维素内并与之形成氢键,而纤维素内的水分子则与纤维素形成氢键后被束缚于纤维素... 对不同温度下水分子在油纸复合介质中的扩散行为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通过分析水分子与纤维素形成的氢键发现,油中的水分子在模拟过程中会逐渐扩散到纤维素内并与之形成氢键,而纤维素内的水分子则与纤维素形成氢键后被束缚于纤维素中.通过分析水分子的扩散系数发现,由于油和纤维素的极性不同,使得水分子在油和纤维素两种单介质中的扩散行为有较大差别,而在复合介质中的扩散系数受水分子在油和纤维素中的比例影响较大,两者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水分子和两介质的相互作用与两介质的极性也存在很大的关系,且不同温度下水分子与两介质的相互作用能和水分子在油和纤维素中的比例也表现出了较强的相关性.不同温度下水分子的不同分布弱化了温度对扩散系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复合介质 氢键 扩散系数 相互作用能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在低碳钢中的渗透扩散特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勇峰 蔡丽安 +2 位作者 阚文彬 朱合范 潘红良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2-227,共6页
通过氢扩散理论拟合方法和时间滞后法评估了氢在低碳钢中的有效扩散系数,通过对部分衰减和积聚渗透瞬态曲线的拟合对氢在低碳钢中的扩散系数和浓度分布进行了分析。利用阳极侧完整的电流密度衰减曲线,对在阳极侧释放的可逆捕捉氢进行了... 通过氢扩散理论拟合方法和时间滞后法评估了氢在低碳钢中的有效扩散系数,通过对部分衰减和积聚渗透瞬态曲线的拟合对氢在低碳钢中的扩散系数和浓度分布进行了分析。利用阳极侧完整的电流密度衰减曲线,对在阳极侧释放的可逆捕捉氢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低碳钢中的部分可逆氢可以通过阳极侧完整的电流密度衰减曲线进行表征。低碳钢中的氢陷阱以及充氢侧的浓度减缓了氢在材料中的扩散,降低了氢在材料中的扩散系数。而通过部分衰减和积聚渗透瞬态曲线的拟合较好地得到了氢在低碳钢中的实际扩散系数和浓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扩散 扩散系数 低碳钢 电化学氢渗透 氢陷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充氢下2.25Cr1Mo0.25V钢氢脆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胡海军 李康 +2 位作者 武玮 程光旭 弓卫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9-95,共7页
针对制造加氢反应器的主要材料2.25Cr1Mo0.25V钢易发生氢脆的问题,重点研究了材料氢脆发生机制,以了解该材料的氢脆敏感性。利用电化学氢渗透测试技术,通过施加阴极恒电流,使氢原子渗透进入钢中,揭示了不同环境中的氢扩散特性,同时通过... 针对制造加氢反应器的主要材料2.25Cr1Mo0.25V钢易发生氢脆的问题,重点研究了材料氢脆发生机制,以了解该材料的氢脆敏感性。利用电化学氢渗透测试技术,通过施加阴极恒电流,使氢原子渗透进入钢中,揭示了不同环境中的氢扩散特性,同时通过结合氢渗透技术和慢速率拉伸试验方法研究了钢材的氢脆敏感性。渗氢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电化学充氢电流密度的增大以及试样厚度的减小,氢扩散系数均逐渐增大;充氢温度的倒数1/T和氢扩散系数的自然对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慢速率拉伸试验的结果表明:随着充氢电流密度的增大,钢的断裂强度、延伸率和断面收缩减小而氢脆指数增大。当充氢电流密度超过2.5×10^(-3) A/cm^2时,钢材表现出明显的氢脆。该试验结果可为加氢反应器材料性能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脆敏感性 电化学充氢 2.25Cr1Mo0.25V钢 扩散系数 氢脆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的添加对Mg_2Ni储氢合金结构和氢扩散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谢昭明 付安庆 +2 位作者 陈玉安 潘复生 丁培道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01-603,共3页
采用烧结-机械球磨二步法制备了Mg2-xAlxNi(x=0、0.3)储氢合金材料,研究了Al元素的加入对Mg2Ni储氢合金结构和氢扩散能力的影响。XRD和SEM研究表明Al元素的加入会使储氢合金产生Al3Ni2和Mg3AlNi2新相,并且在表面覆盖分布各异的棱角多边... 采用烧结-机械球磨二步法制备了Mg2-xAlxNi(x=0、0.3)储氢合金材料,研究了Al元素的加入对Mg2Ni储氢合金结构和氢扩散能力的影响。XRD和SEM研究表明Al元素的加入会使储氢合金产生Al3Ni2和Mg3AlNi2新相,并且在表面覆盖分布各异的棱角多边形颗粒,利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Mg2-xAlxNi(x=0、0.3)储氢电极的氢扩散系数,结果表明:Al元素的加入能显著改善Mg2Ni储氢合金结构,提高了氢扩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储氢合金 储氢电极 循环伏安 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7)Np在膨润土中表观扩散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9
14
作者 姚军 苏锡光 +1 位作者 龙会遵 范显华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99-203,共5页
在大气和低氧条件下使用静态背对背扩散法测定了237Np在红泉膨润土中表观扩散系数Da值。实验结果如下:大气条件下237Np在混合型、Ca 型、Mg 型膨润土中的Da值分别为3 9×10-13,5 6×10-13,8 4×10-13m2/s;低氧条件下相应的D... 在大气和低氧条件下使用静态背对背扩散法测定了237Np在红泉膨润土中表观扩散系数Da值。实验结果如下:大气条件下237Np在混合型、Ca 型、Mg 型膨润土中的Da值分别为3 9×10-13,5 6×10-13,8 4×10-13m2/s;低氧条件下相应的Da值分别为3 4×10-13,4 7×10-13,3 1×10-13m2/s。在大气条件下以混合型膨润土为例,使用扩散池方法测得237Np的表观扩散系数Da值为8 2×10-12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7NP 深地质处置 高放废物 放射性核素 镎237 膨润土 表观扩散系数 静态背对背扩散法 地质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包覆对贮氢电极性能及放电机理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夏同驰 董会超 +3 位作者 王树新 陈顺木 靳明辉 张治军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52-654,共3页
用交流阻抗法、恒电位阶跃法和模拟电池充放电实验,研究了贮氢合金表面微包覆处理前后在不同的放电时刻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反应阻抗、氢在合金中的扩散系数和电极的放电性能。结果表明,在放电末期电极表面电化学阻抗的急剧增大是引起贮氢... 用交流阻抗法、恒电位阶跃法和模拟电池充放电实验,研究了贮氢合金表面微包覆处理前后在不同的放电时刻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反应阻抗、氢在合金中的扩散系数和电极的放电性能。结果表明,在放电末期电极表面电化学阻抗的急剧增大是引起贮氢合金电极放电终止的主要因素;微包覆铜和钴可促进氢的扩散并显著降低电化学反应阻抗,推迟阻抗增大的时间,因而提高了电极的放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氢合金 微包覆 交流阻抗 扩散系数 放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铂电极上吸附氢原子表面扩散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柳文军 吴秉亮 +1 位作者 查全性 张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81-484,共4页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experimental met,that that established a local Pt/Nafion interface on the Platinum Plane, so that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the initial condition of the (diffusion equation about the diffusio...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experimental met,that that established a local Pt/Nafion interface on the Platinum Plane, so that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the initial condition of the (diffusion equation about the diffusion of adsorbde hydrogen atom the platinum plane can be controlled.The 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underpotential deposition of hydrogen on a surface of platinum was obained for the first time and D=1.50 ×10-4cm2.s-1.The accuracy of the datum wa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扩散系数 氢原子 铂电极 吸附 平面铂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法应用于脱除硫化氢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赵会军 刘凯 李俊玲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5-129,共5页
根据脱氮硫杆菌利用硫代硫酸盐、硫化物作为能源的性质,研究了脱氮硫杆菌应用于脱除硫化氢工艺中的碳酸钠溶液再生。通过单因素分析,进行了碳酸钠溶液含量、温度、pH值、进气速率、喷淋量、停留时间及洗涤液中含脱氮硫杆菌等因素对脱硫... 根据脱氮硫杆菌利用硫代硫酸盐、硫化物作为能源的性质,研究了脱氮硫杆菌应用于脱除硫化氢工艺中的碳酸钠溶液再生。通过单因素分析,进行了碳酸钠溶液含量、温度、pH值、进气速率、喷淋量、停留时间及洗涤液中含脱氮硫杆菌等因素对脱硫率影响的实验研究,初步确定了含H2S(浓度≤1300mg/m3)天然气脱硫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25~35℃,pH值8~9,初始碳酸钠质量分数5%,停留时间90s。实验结果还表明:喷淋量和进气速率都会影响脱硫率;进入吸收塔的再生碱液携带有脱氮硫杆菌,而含脱氮硫杆菌的洗涤液(再生碱液)有利于提高脱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氮硫杆菌 生物脱硫 涡流扩散系数 硫化氢 脱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活性炭脱除低质量浓度H_2S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肖永厚 王树东 +1 位作者 吴迪镛 袁权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65,共5页
浸渍法制备了Na2CO3浸渍活性炭(IACⅠ)和一种高效脱硫剂(IACⅡ)。通过测定低质量浓度H2S在固定床上的穿透曲线,比较了原活性炭(AC)、IACⅠ和IACⅡ的脱硫效果。考察了原料气相对湿度,H2S质量浓度对穿透过程的影响。建立了固定床反应器一... 浸渍法制备了Na2CO3浸渍活性炭(IACⅠ)和一种高效脱硫剂(IACⅡ)。通过测定低质量浓度H2S在固定床上的穿透曲线,比较了原活性炭(AC)、IACⅠ和IACⅡ的脱硫效果。考察了原料气相对湿度,H2S质量浓度对穿透过程的影响。建立了固定床反应器一维轴向扩散模型模拟脱硫穿透曲线,并进行了数值求解。通过模型计算与实验测量穿透曲线拟合,确定了有效扩散系数等参数。结果表明,IACⅡ的脱硫效果最佳,其有效扩散系数较IACⅠ有所提高。提高相对湿度有利于增大硫容,但有效扩散系数略有降低。随着H2S入口质量浓度升高,有效扩散系数增大,穿透变快,硫容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活性炭 H2S 脱除 有效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在X90管线钢中的扩散特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康 武玮 +2 位作者 胡海军 阎鹏 刘冬鹏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79-282,293,共5页
利用电化学渗透技术对X90高强度管线钢在0.5mol/L H_2SO_4中的氢渗透特性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不同充氢电流密度、溶液温度和试样厚度条件下X90管线钢的氢扩散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密度和试样厚度增大,氢在X90管线钢中的有效扩散系数... 利用电化学渗透技术对X90高强度管线钢在0.5mol/L H_2SO_4中的氢渗透特性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不同充氢电流密度、溶液温度和试样厚度条件下X90管线钢的氢扩散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密度和试样厚度增大,氢在X90管线钢中的有效扩散系数均逐渐增大,而氢含量则逐渐减小;随充氢溶液温度的升高,有效扩散系数也逐渐增大;并分别获得了有效扩散系数和氢含量与试样厚度的拟合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90管线钢 电化学渗透技术 扩散系数 氢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Ti-Ni体系合金的结构及其氢渗透性能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菲 王仲民 +2 位作者 黄贺伟 邓健秋 周怀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401-3407,共7页
以Ni30Ti31Nb39为成分基点,通过合金成分的规律性调整(5%,原子数分数),研究系列Nb-Ti-Ni体系合金的相结构与氢渗透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Nb-Ti-Ni合金有两相和三相共2种相结构;两相合金由bcc-Nb(Ni,Ti)固溶体和(bcc-Nb(Ni,Ti)+β2-N... 以Ni30Ti31Nb39为成分基点,通过合金成分的规律性调整(5%,原子数分数),研究系列Nb-Ti-Ni体系合金的相结构与氢渗透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Nb-Ti-Ni合金有两相和三相共2种相结构;两相合金由bcc-Nb(Ni,Ti)固溶体和(bcc-Nb(Ni,Ti)+β2-NiTi)共晶相构成;三相合金除上述两相外,还有少量NiTi2相;两相结构合金的氢渗透性能优于三相结构合金性能,合金中Nb含量越多,bcc-Nb(Ni,Ti)固溶体相含量越大,合金的氢扩散系数(D)增大;Ni和Ti含量增大,则降低了固溶体相的比例,不利于合金氢扩散性能提高;Nb-Ti-Ni体系合金的氢扩散系数为10-9数量级,Nb49Ni25Ti26合金的氢扩散系数最大(5.260 5×10-9 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Ti-Ni 氢扩散系数 bcc-Nb(Ni Ti)固溶体 共晶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