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Outboard Inductive Damping Valve in Hydro-pneumatic Suspension
1
作者 王勋 陈思忠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11年第1期1-8,共8页
A new outboard inductive damping valve without any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is developed. Its working principle,structure and external characteristic are studied. Its mathematical model is presented and its damping c... A new outboard inductive damping valve without any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is developed. Its working principle,structure and external characteristic are studied. Its mathematical model is presented and its damping characteristic is investigated on the basis of fluid continuity equation,differential equations of motion and Bernoulli equation. The influence of the valve parameters on the damping characteristic is studied numerically. The effects of outboard inductive damping valve and common damping valve on ride and tire load are compared also. The extern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valve is verified in bench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lve’s mathematical model is quite accurate and the developed valve can be adjust in two stages,which can als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n and control of fluid hydro-pneumatic suspension outboard inductive damping valve external characterist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车系统振动控制中的非线性能量汇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义 李旭龙 +3 位作者 魏莎 王俊 丁虎 陈立群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0-729,共10页
为提高乘车的舒适性,提出一种针对半车系统的新型悬架系统控制方案.该方案的核心是分布式布置非线性能量汇,即将多个非线性能量汇分别安装于前车身、后车身和前后车轮.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建立了耦合非线性能量汇的半车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为提高乘车的舒适性,提出一种针对半车系统的新型悬架系统控制方案.该方案的核心是分布式布置非线性能量汇,即将多个非线性能量汇分别安装于前车身、后车身和前后车轮.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建立了耦合非线性能量汇的半车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利用谐波平衡法求解系统的近似解析解,并使用四阶龙格库塔法验证了近似解析解的准确性.随后,为说明所提方案的有效性,比较了原半车系统以及仅在车身前、后安装非线性能量汇和应用所提控制方案时系统的幅频响应.进一步,分析了所提控制方案中非线性能量汇质量、非线性弹簧刚度和阻尼对减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改变附加非线性能量汇质量的条件下,所提方案通过分布式布置非线性能量汇实现了车身和车轮的振动控制,提升了乘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对于车轮,增大非线性能量汇质量有利于提高减振效率,而非线性刚度和阻尼的增大可能存在减振效率的恶化;对于车身,增大非线性能量汇质量或减小阻尼同样有利于提高减振效果,而非线性刚度的增大可能存在减振效率的恶化.所提方案为车辆悬架设计提供了有用的指导,同时也为非线性能量汇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车系统 非线性能量汇 车辆悬架 谐波平衡法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缆塔自平衡体系悬索桥桥塔非线性稳定性研究
3
作者 刘高 温佳年 +1 位作者 陈上有 杨怀茂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85,共6页
为充分了解缆塔自平衡体系悬索桥桥塔的非线性稳定性,以某该类型超大跨悬索桥为背景,采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考虑边界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的桥塔稳定性分析模型,分析桥塔在恒载+活载、恒载+活载+运营纵风等5种荷载组合... 为充分了解缆塔自平衡体系悬索桥桥塔的非线性稳定性,以某该类型超大跨悬索桥为背景,采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考虑边界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的桥塔稳定性分析模型,分析桥塔在恒载+活载、恒载+活载+运营纵风等5种荷载组合工况下的线性稳定性、边界非线性+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的多重非线性稳定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桥塔稳定性模型能够考虑边界非线性+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影响,计算效率高,适合实际工程应用;考虑边界非线性、几何非线性及材料非线性的稳定性分析中,竖向荷载系数大于屈服荷载系数时,竖向荷载系数~塔顶水平位移曲线逐渐平缓,呈现出强非线性;桥塔失稳模式主要为横向失稳,多重非线性稳定性系数相较于线性稳定性系数减小约75%;缆塔自平衡体系悬索桥桥塔稳定性由恒载+百年横风工况控制,失稳方向为横向,在实际设计中应考虑材料非线性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桥塔 缆塔自平衡体系 非线性稳定性 稳定性系数 失稳模态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吊训练对优秀冲浪运动员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兆毅 马勇 +2 位作者 郭志浩 贾孟尧 郑伟涛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9-840,共12页
目的探讨悬吊训练对优秀冲浪运动员动态平衡能力影响效果。方法以中国冲浪队运动员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悬吊训练组和传统平衡训练组,分别对2组进行为期8周、每周3次、每次约30 min的干预训练。在不同干预阶段进行SEBT测试,检验受试者动... 目的探讨悬吊训练对优秀冲浪运动员动态平衡能力影响效果。方法以中国冲浪队运动员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悬吊训练组和传统平衡训练组,分别对2组进行为期8周、每周3次、每次约30 min的干预训练。在不同干预阶段进行SEBT测试,检验受试者动态平衡能力的变化。结果8周的干预训练后,悬吊组和传统组各个方向的伸腿距离都有了非常显著的差异变化(P<0.01)。2种训练方法在8个方向上出现效果差异所需的训练时长和差异的大小不尽相同,ANT、PMED、MED和AMED 4个方向上均在E2时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LAT和PLAT方向上,两种训练方法均在E3阶段才出现显著或非常显著的效果差异(P<0.05);POST方向上,右腿支撑时两种方法产生的影响在E3阶段出现非常显著的差异性(P<0.01),左腿支撑时,效果差异出现在E2阶段(P<0.05);ALAT方向上,在E2阶段两种训练方法就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差异性(P<0.01),且这种程度的差异性一直保持到干预结束。结论8周的悬吊训练和传统平衡训练均显著提高了冲浪运动员的动态平衡能力,悬吊训练的效果优于传统平衡训练。悬吊训练可作为冲浪项目的平衡能力训练手段进行推广和应用,教练员可定期通过SEBT测试来评估冲浪运动员的平衡能力训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吊训练 冲浪 干预训练 星形偏移平衡测试 动态平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性的商用车整体式车桥及耦合悬架动力学模型研究
5
作者 李力 黄伟 +8 位作者 高越 孙磊 朱宝黎 管欣 詹军 姜乐 段春光 崔晨雪 王威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23-1732,1743,共11页
车桥及悬架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为了实时模拟商用车的整体式车桥及多种结构类型的悬架,本文采用基于总成特性的建模技术路线,将车桥的运动解耦为Motion运动学和Ride动力学,将悬架特性划分为耦合承载特性、RC/PC导向特性和耦合K&C运动... 车桥及悬架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为了实时模拟商用车的整体式车桥及多种结构类型的悬架,本文采用基于总成特性的建模技术路线,将车桥的运动解耦为Motion运动学和Ride动力学,将悬架特性划分为耦合承载特性、RC/PC导向特性和耦合K&C运动学特性,创新性地考虑了车桥的俯仰动态效应、桥间承载非线性动态耦合关系、桥间K&C运动学耦合关系,建立了能够激发出商用车制动抖振负面现象的动力学模型,并提出了针对耦合悬架的K&C试验方案和模型参数辨识方法。最后,通过对比K&C试验数据,并与TruckSim模型作对比,系统层级上验证了本模型的精准性;通过将车辆参数填入UniTruck软件,对某款商用车进行了仿真,并与TruckSim仿真结果作对比,整车层级上验证了本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用车 整体式车桥 耦合悬架 平衡悬架 多联悬架 K&C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作用下CO_(2)吞吐动用基质页岩油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客 张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59,共8页
为明确裂缝作用下CO_(2)吞吐过程中基质页岩油的动用特征,通过采用实时在线称质量方法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了裂缝作用下不同混相压力、基质长度以及基质渗透率对CO_(2)吞吐效果的影响,并建立了注CO_(2)提高基质页岩油动用程度的吞... 为明确裂缝作用下CO_(2)吞吐过程中基质页岩油的动用特征,通过采用实时在线称质量方法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了裂缝作用下不同混相压力、基质长度以及基质渗透率对CO_(2)吞吐效果的影响,并建立了注CO_(2)提高基质页岩油动用程度的吞吐方法。结果表明:CO_(2)在非混相、多次接触混相和一次接触混相压力下首轮吞吐动用基质深度分别为12.0、22.5、36.5 mm,累计吞吐采收率逐渐升高;但当压力大于多次接触混相压力后,累计吞吐采收率提高幅度减小;采用逐级增大衰竭压差的吞吐方式,能够弥补基质长度增加对吞吐采收率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大尺寸基质原油的动用深度和动用程度;当裂缝密度保持不变时,基质渗透率的降低会导致累计吞吐采收率减小,且裂缝对吞吐采收率的影响程度降低;虽然增加吞吐次数和闷井时间可以提高低渗透率基质的动用程度,但提高裂缝密度、减小基质原油尺寸才是最有效的提高低渗透基质动用程度的开发方式。研究成果可为提高裂缝作用下页岩油CO_(2)吞吐采收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基质 磁悬浮天平 核磁共振成像 CO_(2)吞吐 页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MPR体系的头孢丙烯连续结晶综合实验设计
7
作者 程晓伟 任静 +4 位作者 杨月怡 陈正威 舒俊宁 刘宝树 孙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6-84,共9页
该文设计了头孢丙烯在二级MSMPR体系中的稳态连续结晶实验。基于粒数衡算方程,确定了头孢丙烯二级MSMPR连续结晶动力学,构建了该体系的成核速率和生长速率模型,并验证了模型预测的准确性。进一步考察了不同过程影响因素对头孢丙烯连续... 该文设计了头孢丙烯在二级MSMPR体系中的稳态连续结晶实验。基于粒数衡算方程,确定了头孢丙烯二级MSMPR连续结晶动力学,构建了该体系的成核速率和生长速率模型,并验证了模型预测的准确性。进一步考察了不同过程影响因素对头孢丙烯连续结晶过程的影响,明确了较佳的连续结晶工艺,且该工艺制得的产品质量实现了较大提升。该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引导他们将专业理论知识与科学前沿相联系,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结晶 头孢丙烯 粒数衡算方程 结晶动力学 MSM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能量回馈式主动悬架系统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欧阳冬 张克跃 +1 位作者 张继业 张卫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8-92,共5页
提出了一类新的主动悬架系统,被称为"能量回馈式主动悬架系统"。其特点是在对车辆进行减振的同时,将车辆振动的能量吸收,转化为电能贮存起来,并可将存贮的能量用于作动器产生主动控制作用力。以四自由度半车模型为例,阐述了... 提出了一类新的主动悬架系统,被称为"能量回馈式主动悬架系统"。其特点是在对车辆进行减振的同时,将车辆振动的能量吸收,转化为电能贮存起来,并可将存贮的能量用于作动器产生主动控制作用力。以四自由度半车模型为例,阐述了能量回馈式主动悬架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分析了系统能量平衡存在的条件。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对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在实现主动减振控制的同时还能够反馈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回馈 主动悬架 等效阻尼系数 能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探测车连杆式差动平衡机构设计及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程志红 魏毅龙 +2 位作者 牛辉 周春华 李中凯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4-532,共9页
根据行星探测车移动系统连接车体与左右两侧悬架的支撑机构的设计要求,提出一种对称的空间连杆式差动平衡机构,合理的空间布置、较大的摇臂摆角范围和良好的线平均性使其在移动系统中的运用取得较好效果。首先分析了机构的输入输出关系... 根据行星探测车移动系统连接车体与左右两侧悬架的支撑机构的设计要求,提出一种对称的空间连杆式差动平衡机构,合理的空间布置、较大的摇臂摆角范围和良好的线平均性使其在移动系统中的运用取得较好效果。首先分析了机构的输入输出关系,给出车体与摇臂位姿关系的表达式。然后运用旋转变换的方法建立该差动平衡机构车体与左右摇臂的俯仰角位移方程。再运用Pro/Mechanism仿真校验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并运用校验后的理论模型分析部分参数对该差动平衡机构摇臂摆角范围和线性均化特性的影响,求解球铰连杆上下球面副相对主平面和在主平面内的转角范围,为机构的结构设计和装配提供了依据。最后展示了该机构在6轮导杆联动式悬架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探测车 差动平衡机构 移动系统 悬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吊臂式巡线机器人悬吊姿态自平衡机构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姜生元 任立敏 +2 位作者 焦宏章 李建永 吕相艳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9-53,共5页
文中针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吊臂式巡线机器人在跨越线缆附件时所出现的姿态失稳现象进行了研究,从机构学的角度研制了相应的俯仰失稳自平衡机构、侧倾失稳自平衡机构,并分析了其工作原理。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证明了上述自平衡机... 文中针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吊臂式巡线机器人在跨越线缆附件时所出现的姿态失稳现象进行了研究,从机构学的角度研制了相应的俯仰失稳自平衡机构、侧倾失稳自平衡机构,并分析了其工作原理。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证明了上述自平衡机构的实用性和可行性,为电力巡线机器人的应用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臂式巡线机器人 悬吊姿态 俯仰失稳 侧倾失稳 自平衡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自供能式车辆主动悬架多模式切换控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寇发荣 杜嘉峰 +2 位作者 张传伟 王勇智 王忆佳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37-1943,共7页
为了克服主动悬架耗能大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电动静液压作动器(electro-hydrostatic actuator,EHA)的自供能式主动悬架结构。分别建立了该系统主动模式和馈能模式下的数学模型,分析了EHA主动悬架系统实现自供能的能量平衡条件,设计了包... 为了克服主动悬架耗能大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电动静液压作动器(electro-hydrostatic actuator,EHA)的自供能式主动悬架结构。分别建立了该系统主动模式和馈能模式下的数学模型,分析了EHA主动悬架系统实现自供能的能量平衡条件,设计了包含上层切换控制器和下层天棚控制器的分层协调切换控制策略,仿真分析了天棚阻尼系数对改善悬架性能和实现自供能的影响,并通过仿真分析设计了合理的天棚阻尼系数。结果表明,该EHA自供能式主动悬架系统改善了悬架动态性能,实现了能量自供能,有效克服了主动悬架耗能大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供能 电动静液压作动器 主动悬架 能量平衡分析 多模式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回馈式主动悬挂的鲁棒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7
12
作者 宋鹏云 张克跃 张继业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2-578,共7页
为了改善具有参数不确定的能量回馈式主动悬挂系统的稳定性、减振性能以及能量回馈性能,对含摄动的系统模型进行了鲁棒控制器设计,并给出了系统的能量平衡条件.在MATLAB/SIMULINK下,对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鲁棒控制器使得能量... 为了改善具有参数不确定的能量回馈式主动悬挂系统的稳定性、减振性能以及能量回馈性能,对含摄动的系统模型进行了鲁棒控制器设计,并给出了系统的能量平衡条件.在MATLAB/SIMULINK下,对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鲁棒控制器使得能量回馈式主动悬挂系统稳定;相比传统最优控制器,减振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控制作用力、悬挂动行程、轮胎动位移、车身加速度的均方根值分别降低了45.19%、52.15%、61.19%和15.79%;整个仿真过程回收能量1 831 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悬挂 能量回馈 鲁棒控制 能量平衡条件 摄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平衡摇臂悬架的移动平台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巧明 高峰 +2 位作者 周文海 徐国艳 丁能根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288-294,300,共8页
设计了一种带平衡摇臂悬架且具备变轮距变地隙功能的移动平台(VII-HPC)。在传统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平台的变地隙、变轮距和变姿态工况进行了研究,总结出质心高度变化趋势、侧滑和侧翻、纵滑和纵翻的计算公式、边界条件和相应曲线,并对横... 设计了一种带平衡摇臂悬架且具备变轮距变地隙功能的移动平台(VII-HPC)。在传统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平台的变地隙、变轮距和变姿态工况进行了研究,总结出质心高度变化趋势、侧滑和侧翻、纵滑和纵翻的计算公式、边界条件和相应曲线,并对横向行驶变姿态工况下平台的稳定性作了分析和评价,同时通过对采用平衡摇臂悬架结构的平台与普通拖拉机的稳定性对比仿真,验证了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摇臂悬架 变姿态 变地隙 变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重卡平衡悬架结构综合优化设计 被引量:5
14
作者 冯琦 王宗彦 +1 位作者 王凡 陆春月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8-261,共4页
针对某型重卡平衡悬架结构存在V型推力杆安装困难和结构冗余、质量大的问题,根据企业需求,改铆接横梁为整体铸造式横梁并且不改变原有平衡轴支架铸造工艺的前提下,对其结构进行综合优化设计。为满足制造工艺和装配工艺要求,先确定了其... 针对某型重卡平衡悬架结构存在V型推力杆安装困难和结构冗余、质量大的问题,根据企业需求,改铆接横梁为整体铸造式横梁并且不改变原有平衡轴支架铸造工艺的前提下,对其结构进行综合优化设计。为满足制造工艺和装配工艺要求,先确定了其基础结构模型;以此为优化对象,在极限工况下,以降低结构总质量为目标,以结构强度为约束条件,对平衡悬架系统进行拓扑优化设计;根据拓扑结果,应用形状和尺寸优化方法并结合铸造工艺和设计经验对其结构进行详细设计,得到了最终的综合优化设计结果。优化后结构,在符合企业工艺要求的同时解决了实际装配问题;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达到了轻量化目标,这对平衡悬架的结构改进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悬架 横梁 拓扑优化 综合优化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Nano-CMM二维定位平台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奚琳 余晓芬 范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605-1608,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纳米三坐标测量机二维定位平台的结构设计:平台设计了无爬行的磁浮-滑动复合导轨;引入了“共平面“的导向模式,实现近零阿贝误差;并对二维定位平台力平衡和系统热效应作了优化设计。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平台能有效解决低... 介绍了一种新型纳米三坐标测量机二维定位平台的结构设计:平台设计了无爬行的磁浮-滑动复合导轨;引入了“共平面“的导向模式,实现近零阿贝误差;并对二维定位平台力平衡和系统热效应作了优化设计。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平台能有效解决低速驱动时的爬行问题,实现微小步距进给,满足微纳米级定位平台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维定位平台 磁浮式 共平面 阿贝误差 力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重汽车平衡悬架常见故障及其修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静 韩学礼 齐向东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1-42,45,共3页
分析了国产长轴距柴油载重汽车平衡悬架的常见故障和原因 。
关键词 载重汽车 平衡悬架 故障 修理 轮胎 钢板弹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的等臂式平衡悬架建模及整车平顺性仿真 被引量:4
17
作者 江浩斌 张泽华 +2 位作者 李龙晨 唐传政 冒维维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1-174,共4页
针对某重型厢式运输车的第3轴与第4轴之间的等臂式平衡悬架,在借鉴离散梁法思想的基础上,将ADAMS/Chassis中的Leaf Spring模块与ADAMS/View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高效而灵活地建立等臂式平衡悬架钢板弹簧模型的新方法。在ADAMS/View中分别... 针对某重型厢式运输车的第3轴与第4轴之间的等臂式平衡悬架,在借鉴离散梁法思想的基础上,将ADAMS/Chassis中的Leaf Spring模块与ADAMS/View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高效而灵活地建立等臂式平衡悬架钢板弹簧模型的新方法。在ADAMS/View中分别建立了等臂式平衡悬架模型、前桥悬架模型及整车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整车随机路面行驶平顺性仿真,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提出的等臂式平衡悬架建模方法的可行性和所建的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可为多轴重型商用车动力学建模和平顺性仿真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等臂式平衡悬架 钢板弹簧 建模方法 平顺性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T悬吊训练对田径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乔柱 袁伟男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5-87,共3页
探讨S-E-T悬吊训练对田径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影响,通过实验法,以30名田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2周的悬吊训练,测定比较训练前后平衡能力的变化情况,探讨S-E-T悬吊训练对田径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影响。经12周训练后,实验组的动态平衡能... 探讨S-E-T悬吊训练对田径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影响,通过实验法,以30名田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2周的悬吊训练,测定比较训练前后平衡能力的变化情况,探讨S-E-T悬吊训练对田径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影响。经12周训练后,实验组的动态平衡能力和静态平衡能力显著提高,表明S-E-T悬吊训练可作为运动员改善平衡能力的有效锻炼方法之一在训练领域中进一步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T悬吊训练 平衡能力 田径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吊训练(S-E-T)在江苏省15~17岁年龄组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志军 周正荣 陆青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2-86,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实验研究等,以江苏省15~17岁年龄组游泳运动员为实验对象。依据实验前测数据,按不同性别、泳式和运动水平进行编组,将实验对象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常规的体能训练中进行为期12周的悬吊训...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实验研究等,以江苏省15~17岁年龄组游泳运动员为实验对象。依据实验前测数据,按不同性别、泳式和运动水平进行编组,将实验对象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常规的体能训练中进行为期12周的悬吊训练实验。对实验前后受试者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测试指标成显著性差异(P<0.05),悬吊训练(S-E-T)对提高游泳运动员的专项成绩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吊训练 核心力量 体能训练 身体位置 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主缆悬索桥非线性静风稳定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欧阳克俭 陈政清 +1 位作者 李红利 韩艳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3-87,共5页
通过五分量天平测试得到了右汊桥节段模型的三分力系数。借助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采用修正的增量与内外两重迭代的方法,对右汊空间主缆悬索桥进行了三维静风荷载数值计算。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空间主缆的右汊悬索桥相对于平行双... 通过五分量天平测试得到了右汊桥节段模型的三分力系数。借助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采用修正的增量与内外两重迭代的方法,对右汊空间主缆悬索桥进行了三维静风荷载数值计算。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空间主缆的右汊悬索桥相对于平行双主缆的悬索桥具有更为优秀的静风稳定性能。设计并加工了缩尺比为1:90.35的右汊桥全桥气弹模型,均匀流中全桥气弹模型的静风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静风失稳临界风速明显高于设计风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ANSYS 静风稳定 五分量天平 三分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