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4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uzzy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of electro-hydraulic servo system for SRM direct-drive volume control hydraulic press 被引量:18
1
作者 郑建明 赵升吨 魏树国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2期316-322,共7页
A new kind of volume control hydraulic press that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both hydraulic and SRM(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driving technology is developed.Considering that the serious dead zone and time-variant no... A new kind of volume control hydraulic press that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both hydraulic and SRM(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driving technology is developed.Considering that the serious dead zone and time-variant nonlinearity exist in the volume control electro-hydraulic servo system,the ILC(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method is applied to tracking the displacement curve of the hydraulic press slider.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nvergence speed and precision of ILC,a fuzzy ILC algorithm that utilizes the fuzzy strategy to adaptively adjust the iterative learning gains is put forward.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a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convergence speed and precision of the fuzzy ILC for hydraulic press slider position tracking.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uzzy ILC can raise the iterative learning speed enormously,and realize the tracking control of slider displacement curve with rapid response speed and high control precision.In experiment,the maximum tracking error 0.02 V is achieved through 12 iterations on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aulic press volume control electro-hydraulic servo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fuzzy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HAGC system of temper rolling mill 被引量:5
2
作者 贺尚红 钟掘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5年第6期699-704,共6页
Including servo valve, hydraulic cylinder, mill and sensor and ignoring nonlinear factors, the linear dynamic model of hydraulic automatic gage control(HAGC) system of a temper rolling mill was theoretically derived. ... Including servo valve, hydraulic cylinder, mill and sensor and ignoring nonlinear factors, the linear dynamic model of hydraulic automatic gage control(HAGC) system of a temper rolling mill was theoretically derived. The order of the model is 4/4, and can be reduced to 2/2. Based on modulating functions method, utilizing numerical integration, we constructed the equivalent identification model of HAGC, and the least square estimation algorithm was established. The input and output data were acquired on line at temper rolling mill in Shangshai Baosteel Group Corporation, and the continuous time model of HAGC system was estimated with the proposed method. At different modulating window intervals, the estimated parameters changed remarkably. When the frequency bandwidth of modulating filter matches that of estimated system, the parameters can be estimated accurately. Finally, the dynamic model of the HAGC was obtained and validated based on the spectral analysis res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aulic automatic gage control MODELING IDENTIFICATION temper rolling mi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simple adaptive control to water hydraulic servo cylinder system
3
作者 Tsuyoshi YAMADA Kazuhisa ITO +1 位作者 Shigeru IKEO Masaharu NISHIMURA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00-303,共4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litude phase control for electro-hydraulic servo system based on normalized least-mean-square adaptive filtering algorithm 被引量:4
4
作者 姚建均 富威 +1 位作者 胡胜海 韩俊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755-759,共5页
The electro-hydraulic servo system was studied to cancel the amplitude attenuation and phase delay of its sinusoidal response,by developing a network using normalized least-mean-square (LMS) adaptive filtering algorit... The electro-hydraulic servo system was studied to cancel the amplitude attenuation and phase delay of its sinusoidal response,by developing a network using normalized least-mean-square (LMS) adaptive filtering algorithm.The command input was corrected by weights to generate the desired input for the algorithm,and the feedback was brought into the feedback correction,whose output was the weighted feedback.The weights of the normalized LMS adaptive filtering algorithm were updated on-line according to the estimation error between the desired input and the weighted feedback.Thus,the updated weights were copied to the input correction.The estimation error was forced to zero by the normalized LMS adaptive filtering algorithm such that the weighted feedback was equal to the desired input,making the feedback track the command.The above concept was used as a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mplitude phase control.The method has good real-time performance without estimating the system model.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mplitude phase control can efficiently cancel the amplitude attenuation and phase delay with high preci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litude attenuation phase delay normalized least-mean-square adaptive filtering algorithm tracking performance electro- hydraulic servo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and optimization for hydraulic roll gap control in strip rolling mill
5
作者 孙杰 陈树宗 +3 位作者 韩欢欢 陈兴华 陈秋捷 张殿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6期2183-2191,共9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ntrol performance of strip rolling mill,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hydraulic gap control(HGC) system was established. HGC system offline identification scheme was designed for a tandem cold s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ntrol performance of strip rolling mill,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hydraulic gap control(HGC) system was established. HGC system offline identification scheme was designed for a tandem cold strip mill, the system model parameters were identified by ARX model, and the identified model was verified. Taking the offline identified parameters as the initial values, online identification using recursive least square was carried out with model parameters changing. 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system robustness and decreasing the sensitivity due to model errors, the HGC system based on 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GPC) was designed, and simulation experiments for traditional controller and GPC controller were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controllers acquire good control effect with model matching. When the model mismatches, for the traditional controller, the overshot will increase to 76.7% and the rising time will increase to 165.7 ms, which cannot be accepted by HGC system; for the GPC controller, the overshot is less than 8.5%, and the rising time is less than 26 ms in any c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aulic roll gap control MODELING system identification 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伺服滑阀小开度动态阀口冲蚀特性研究
6
作者 刘新强 林广 +3 位作者 冀宏 王聪 肖尧 齐铭桦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113,共7页
针对液压伺服滑阀动态阀口冲蚀磨损的问题,运用Fluent中的离散相模型(DPM)计算分析液压伺服滑阀动态阀口的冲蚀机制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固定开度的阀口相比,动态调整过程中提高颗粒冲击频次会显著强化油液中污染物对工作边的冲蚀作... 针对液压伺服滑阀动态阀口冲蚀磨损的问题,运用Fluent中的离散相模型(DPM)计算分析液压伺服滑阀动态阀口的冲蚀机制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固定开度的阀口相比,动态调整过程中提高颗粒冲击频次会显著强化油液中污染物对工作边的冲蚀作用,阀芯工作边平均冲蚀率从6.55×10^(-9)kg/(m^(2)·s)增大到8.32×10^(-7)kg/(m^(2)·s);阀套工作边平均冲蚀率从2.59×10^(-8)kg/(m^(2)·s)增大到6.69×10^(-6)kg/(m^(2)·s)。中频小幅时的工作边平均冲蚀率最大,阀芯和阀套工作边平均冲蚀率均在100 Hz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69×10^(-6)、1.16×10^(-5)kg/(m^(2)·s);阀芯和阀套工作边平均冲蚀率在振幅5μm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4×10^(-6)、2.38×10^(-5)kg/(m^(2)·s);并通过测量阀口工作边形貌与圆角半径验证了仿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伺服滑阀 小开度 动态阀口 冲蚀率 DP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自适应反演滑模主动升沉补偿控制策略
7
作者 徐建安 刘浩博 +2 位作者 刘华东 张伟久 展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8-566,共9页
针对主动升沉补偿二次控制液压系统受到外部干扰和模型内部参数摄动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自适应反演滑模控制策略。干扰观测器根据系统输入和二次元件输出去观测外部干扰和模型内部参数摄动,自适应反... 针对主动升沉补偿二次控制液压系统受到外部干扰和模型内部参数摄动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自适应反演滑模控制策略。干扰观测器根据系统输入和二次元件输出去观测外部干扰和模型内部参数摄动,自适应反演滑模保证系统的位移补偿精度并估计干扰观测器的观测误差以及不可观测的干扰值,二者输出整合得到控制率,并采用李雅普诺夫函数证明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控制策略可以实时估计并补偿外部干扰与参数摄动,观测器误差仅为1.74%,有效提高补偿系统面对不确定因素的鲁棒性;自适应反演滑模控制结合干扰观测器的输出误差补偿机制,进一步提升了位移补偿精度,能够在恶劣环境下使补偿效率提升并稳定至9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升沉补偿 干扰观测器 滑模控制 自适应控制 二次控制 电液伺服 位移补偿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伺服系统改进自抗扰控制研究
8
作者 沈伟 陈丁翔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34,141,共5页
针对电液伺服系统存在的参数不确定性、非匹配干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反步积分终端滑模自抗扰控制器(BITSMC-ADRC)。基于模型设计了一种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对总扰动进行估计,并采用反步法设计积分终端滑模控制律,从而降低系统的跟踪误... 针对电液伺服系统存在的参数不确定性、非匹配干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反步积分终端滑模自抗扰控制器(BITSMC-ADRC)。基于模型设计了一种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对总扰动进行估计,并采用反步法设计积分终端滑模控制律,从而降低系统的跟踪误差。其次基于Lyapunov理论对所提控制器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最后通过仿真对比试验对BITSMC-ADRC的性能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未知非匹配干扰下的类正弦信号,该控制器平均跟踪误差与PID控制器和反步滑模自抗扰控制器(BSMC-ADRC)相比分别降低了67.1%,37.9%;针对阶跃信号,该控制器响应速度为0.4 s,优于BSMC-ADRC的0.45 s和PID控制器的1.1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伺服系统 自抗扰控制 反步积分终端滑模 参数不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式电液伺服阀流场动态特性研究
9
作者 姜志宏 张晓阳 +1 位作者 余志坚 郭河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8-134,共7页
基于对典型阀口形状的流场动态特性的研究,提出一种旋转式电液伺服阀,为分析伺服阀旋转过程中阀口流场的分布特性,设计三种不同几何形状的典型阀口。首先阐述电液伺服阀的机理,分别建立三种阀口过流面积数学模型;借助Fluent流体仿真软件... 基于对典型阀口形状的流场动态特性的研究,提出一种旋转式电液伺服阀,为分析伺服阀旋转过程中阀口流场的分布特性,设计三种不同几何形状的典型阀口。首先阐述电液伺服阀的机理,分别建立三种阀口过流面积数学模型;借助Fluent流体仿真软件,通过滑移网格方法(MRF)对电液伺服阀进行流场动态特性模拟分析,得出不同压差和阀口开度下的压力、压力波动、流量、流量系数、射流角的动态曲线;通过流量系数和压力波动来衡量伺服阀的动态特性和阀芯的稳定性,得出B型伺服阀的动态特性优于其他两种;最后对电液伺服阀的流量动态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实验证明伺服阀阀流量曲线近似为正弦波,流量的最大仿真值与实验值误差小于6.73%,表明理论结果和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芯旋转式电液伺服阀 典型阀口 动态特性 滑移网格 流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二次射流速度分布的偏转板电液伺服阀前置级压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程文豪 葛声宏 +2 位作者 杨瀚浩 林文 朱玉川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4-729,共6页
针对偏转板电液伺服阀前置级传统数学建模认为二次射流出口速度服从均匀分布的不足,提出二次射流出口速度满足高斯分布。基于平面自由紊动射流理论与液体活塞模型,建立了偏转板电液伺服阀前置级压力特性数学模型。通过有限元仿真和断载... 针对偏转板电液伺服阀前置级传统数学建模认为二次射流出口速度服从均匀分布的不足,提出二次射流出口速度满足高斯分布。基于平面自由紊动射流理论与液体活塞模型,建立了偏转板电液伺服阀前置级压力特性数学模型。通过有限元仿真和断载压力特性试验表明:相较于传统模型,偏转板位移越大,该模型求解精度越高;当偏转板位移0.05 mm,求解精度相较传统模型提高了约17%,为偏转板电液伺服阀精确建模与性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转板电液伺服阀 前置级 二次射流 压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drow-Hoff学习算法的液压协调加载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延皓 叶正茂 +3 位作者 张辉 韩俊伟 赵勇 李洪人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4-107,共4页
针对多点动态加载系统中多路液压伺服系统特性不一致造成的响应不同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W idrow-Hoff学习算法的液压伺服系统协调加载控制策略,通过迅速地调整伺服系统输入正弦信号的幅值和相位,使多路系统的响应在短时间内与设定信号... 针对多点动态加载系统中多路液压伺服系统特性不一致造成的响应不同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W idrow-Hoff学习算法的液压伺服系统协调加载控制策略,通过迅速地调整伺服系统输入正弦信号的幅值和相位,使多路系统的响应在短时间内与设定信号相一致并协调动作。将此算法应用于实际加载系统,试验证明能够有效地控制多路液压伺服系统的协调动作,从而达到多点协调加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控制 液压伺服系统 Widrow-Hoff算法 协调加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Hydraulics的电液伺服系统实物仿真 被引量:19
12
作者 孟亚东 李长春 +1 位作者 刘晓东 张金英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96-1598,1601,共4页
针对一个采用阀控对称缸的电液伺服系统进行了SimHydraulics实物仿真,根据仿真结果辨识出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与机理建模和Simulink模型仿真的结果相对比进行了验证。总结了综合应用SimHydraulics与Simulink的新仿真方法,该方法使得电... 针对一个采用阀控对称缸的电液伺服系统进行了SimHydraulics实物仿真,根据仿真结果辨识出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与机理建模和Simulink模型仿真的结果相对比进行了验证。总结了综合应用SimHydraulics与Simulink的新仿真方法,该方法使得电液伺服系统的设计和控制方案的选择可以同步进行,提高了系统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伺服系统 Simhydraulics仿真 SIMULINK仿真 阀控对称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摩擦补偿的多扰动电液位置伺服系统自适应反步-ESO控制
13
作者 张新星 饶俊森 +2 位作者 戴开宇 张兵 王雷刚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26,共7页
来自摩擦、匹配和不匹配的不确定性的多重干扰使电液伺服系统(EHS)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位置跟踪性能。现有的自适应反步控制器无法有效区分机械子系统和液压子系统之间的扰动差异,限制了多重扰动的补偿效果,特别是对于摩擦非线性。因此,... 来自摩擦、匹配和不匹配的不确定性的多重干扰使电液伺服系统(EHS)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位置跟踪性能。现有的自适应反步控制器无法有效区分机械子系统和液压子系统之间的扰动差异,限制了多重扰动的补偿效果,特别是对于摩擦非线性。因此,提出复合摩擦补偿的自适应反步-ESO(扩展状态观测器)位置跟踪控制器,实现机械子系统的快变摩擦扰动和液压子系统的慢变匹配扰动的快速补偿。ESO算法被集成到自适应反步控制器中抑制平均跟踪误差的零偏。复合摩擦补偿融合基于LuGre模型的补偿和高阶扰动观测器,显著提高系统的跟踪性能,避免观测器增益过高。为了验证控制器的有效性,在搭建的电液伺服试验平台上进行了大量的对比试验来验证所提出的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系统伺服 位置控制 多重扰动 摩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 m×6 m低速风洞动导数试验系统研制
14
作者 谭浩 陈昊 +2 位作者 王建锋 牟伟强 卜忱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14-219,共6页
为满足我国大展弦比飞行器研制任务对高精准度风洞试验数据的迫切需求,基于8 m×6 m大型低速回流风洞研制出一套具备5种振荡模态的大尺寸模型动导数试验系统。系统采用电液伺服驱动控制技术路线,采用双叶片结构的液压马达和双出杆... 为满足我国大展弦比飞行器研制任务对高精准度风洞试验数据的迫切需求,基于8 m×6 m大型低速回流风洞研制出一套具备5种振荡模态的大尺寸模型动导数试验系统。系统采用电液伺服驱动控制技术路线,采用双叶片结构的液压马达和双出杆结构的液压缸直接驱动试验机构实现模型的5种模态运动功能,且系统具有机械结构紧凑、传动间隙小和位置控制精度高等特点。采用复合前馈+改进型PID控制算法,既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稳态控制精度,又能通过前馈环节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达到理想的静动态控制效果。利用3 m量级翼展的试验模型对此系统开展动导数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获得的动导数试验数据规律准确,试验数据重复性精度提升至4%以内,可为我国大展弦比飞行器的研制提供高精准度的风洞动导数试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低速风洞 动导数试验 液压伺服驱动 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耦控制理论的火炮俯仰电液伺服系统技术研究
15
作者 沈凯 韩崇伟 +3 位作者 曾喆昭 李长红 张子雒 耿晓虎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2,共9页
针对火炮泵控缸电液伺服系统中存在非线性、外部扰动以及内部参数摄动等问题,以角度跟踪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耦PID理论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将火炮泵控缸电液伺服系统中的不确定性以及外部扰动定义为总和扰动,在外环设计虚拟控制量,... 针对火炮泵控缸电液伺服系统中存在非线性、外部扰动以及内部参数摄动等问题,以角度跟踪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耦PID理论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将火炮泵控缸电液伺服系统中的不确定性以及外部扰动定义为总和扰动,在外环设计虚拟控制量,将三阶非线性不确定扰动系统映射为外环二阶线性扰动系统和内环一阶线性扰动系统。据此,分别对外环二阶、内环一阶线性扰动系统设计基于自适应速度因子的自耦PD、自耦PI控制器,在复频域分析了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和抗扰动鲁棒性。结果表明,相较于PID和ADRC,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鲁棒性好、抗扰动强、控制简单等特点,在火炮电液伺服系统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炮电液伺服系统 自耦PID 鲁棒控制 虚拟控制器 速度因子 总和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某爆破发射平台终端滑模控制
16
作者 闫智聪 童仲志 +2 位作者 侯远龙 李有为 肖顺志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84,共5页
为解决某爆破发射平台液压随动系统在运行时因液压系统泄漏、元件非线性摩擦及外部负载变化导致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扰动观测器与终端滑模控制结合的控制方法。使用扰动观测器观测系统扰动,降低扰动对系统稳定的影响,使用强鲁棒... 为解决某爆破发射平台液压随动系统在运行时因液压系统泄漏、元件非线性摩擦及外部负载变化导致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扰动观测器与终端滑模控制结合的控制方法。使用扰动观测器观测系统扰动,降低扰动对系统稳定的影响,使用强鲁棒性的滑模控制消除系统内部非线性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针对传统滑模控制的跟踪误差无法在有限时间收敛的缺点,采用一种非线性系统的。终端滑模控制,以实现在指定时间内的跟踪。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提高发射平台的位置精度,并且使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模控制 TERMINAL滑模控制 扰动观测器 电液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踪微分模糊PID复合控制的结晶器脱模系统分析
17
作者 刘于凯 陈新元 +1 位作者 崔银 程常桂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32,共12页
为解决结晶器脱模系统在非线性和时变负载等复杂条件下运行时所面临的控制挑战,提出了一种结合跟踪微分器和模糊PID的创新控制策略,称为跟踪微分模糊PID复合控制。该控制拥有两个关键特征:误差信号的快速跟踪和PID参数的动态自整定。使... 为解决结晶器脱模系统在非线性和时变负载等复杂条件下运行时所面临的控制挑战,提出了一种结合跟踪微分器和模糊PID的创新控制策略,称为跟踪微分模糊PID复合控制。该控制拥有两个关键特征:误差信号的快速跟踪和PID参数的动态自整定。使用AMESim和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证明:跟踪微分模糊PID复合控制在多个方面优于传统PID和模糊PID控制。首先,该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同时减少了响应滞后和稳态误差。其次,在存在高频噪声和未知大负载干扰的情况下,该控制表现出卓越的轨迹跟踪性能和更强的抗干扰能力,为结晶器脱模系统的高精度液压伺服控制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踪微分模糊PID 模糊PID 跟踪微分器 机电液伺服控制 结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张状态输出反馈的电液伺服系统的自适应滑模位置控制
18
作者 李蕊 张兵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96-103,共8页
针对电液伺服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参数不确定性、未知扰动及状态信息缺失导致的位置跟踪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输出反馈的自适应滑模位置控制策略(ESMO-ABSMC)。该控制策略通过融合扩张状态滑模观测器、自适应趋近律及输... 针对电液伺服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参数不确定性、未知扰动及状态信息缺失导致的位置跟踪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输出反馈的自适应滑模位置控制策略(ESMO-ABSMC)。该控制策略通过融合扩张状态滑模观测器、自适应趋近律及输出反馈补偿机制,有效解决系统状态不可测、伺服阀非线性动态与零偏特性、参数摄动及外部干扰等复合问题,实现液压系统扰动的实时动态补偿,显著提升电液伺服系统的位置跟踪精度。通过仿真与试验对比分析,验证ESMO-ABSM控制器的优越性。结果表明:仿真工况下,ESMO-ABSMC的最大跟踪误差为0.06 mm,较PID控制(1.56 mm)和传统滑模控制(1.21 mm)分别降低96.2%和95.0%;试验工况下,其最大跟踪误差为0.196 mm,较PID控制(1.138 mm)和传统滑模控制(0.871 mm)分别降低82.8%和77.5%。仿真和试验充分证明了ESMO-ABSMC在电液伺服系统位置跟踪控制中的有效性与工程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伺服系统 位置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非线性特性 自适应反步滑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喷嘴挡板液压放大器流场仿真与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19
作者 葛声宏 王彦文 +2 位作者 杨瀚浩 张鑫宇 朱玉川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5,共7页
多喷嘴挡板单级电液伺服阀是飞机辅助动力装置中的燃油计量部件,其由力矩马达和液压放大器组成,液压放大器采用单侧四喷嘴结构形式,喷嘴的结构参数对液压放大器性能有重要影响。利用Fluent流场仿真,研究喷嘴径向、轴向尺寸及分布方式对... 多喷嘴挡板单级电液伺服阀是飞机辅助动力装置中的燃油计量部件,其由力矩马达和液压放大器组成,液压放大器采用单侧四喷嘴结构形式,喷嘴的结构参数对液压放大器性能有重要影响。利用Fluent流场仿真,研究喷嘴径向、轴向尺寸及分布方式对液压放大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径向尺寸中影响程度最大的是喷嘴内径,轴向尺寸中影响程度最大的是喷嘴伸出量,分布方式中影响程度最大的是喷嘴数量。其中,增大喷嘴外径以及减小分布圆直径,均可增大喷嘴总流量并减小挡板受力;当喷嘴外径增大23.4%、分布圆直径减小37.1%时,喷嘴总流量分别增加8%和5.5%,挡板受力分别下降9%和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放大器 多喷嘴挡板 电液伺服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伺服作动器静压支承的动态性能分析
20
作者 黄文哲 陈新元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86,共8页
为提升电液伺服作动器中恒压式静压支承的抗偏载动态性能,构建支承抗偏载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阻尼孔、环形间隙及支承腔尺寸对支承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支承腔初始压力为供应压力的50%时,支承能力最大,得到固定阻尼孔与可变间隙阻... 为提升电液伺服作动器中恒压式静压支承的抗偏载动态性能,构建支承抗偏载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阻尼孔、环形间隙及支承腔尺寸对支承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支承腔初始压力为供应压力的50%时,支承能力最大,得到固定阻尼孔与可变间隙阻尼的匹配关系。在活塞杆直径40 mm、径向偏载力2000 N条件下,采用直径0.3 mm、长度10 mm的阻尼孔和43μm单边间隙的封油面,可将15 L/min的作动器静压系统流量损耗控制在12%。活塞杆偏心超调量与支承腔体积和无偏心流量的比值呈正相关。当该比值超过11%时,活塞杆与缸壁接触,带来密封失效及运动卡滞的风险。研究结果为电液伺服作动器静压支承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与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支承 电液伺服 作动器 抗偏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