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9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口深槽可航宽度变化水域航行决策方法
1
作者 贺益雄 代永刚 +2 位作者 赵兴亚 于德清 黄立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9-502,共14页
为解决河口深槽可航宽度变化水域船舶航行决策挑战,以长江口北槽深水航道为例,围绕环境数字孪生、航行规则融入、船舶操纵性限制和特殊水域下避碰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将环境构成要素分类、建模并实现环境数字孪生.归纳、量化解... 为解决河口深槽可航宽度变化水域船舶航行决策挑战,以长江口北槽深水航道为例,围绕环境数字孪生、航行规则融入、船舶操纵性限制和特殊水域下避碰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将环境构成要素分类、建模并实现环境数字孪生.归纳、量化解析航行规则要求并融入决策过程,提出本船非线性操纵特性下的控制和过程预测方法.探究基于研究水域船舶行为特征的避碰机理,建立可行航向航速范围求取方法,提出多因素约束下能动态自适应系统剩余误差和目标船随机运动的航行决策方法.在预设场景下,本船在241、1484、4119 s时,分别右转7°、右转2°且将车令降到前进1、右转5°且将车令降到前进1可安全通过.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在研究场景中精确进行航行决策,安全避让并及时跟踪航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行决策 河口深槽水域 避碰机理 航向航速控制系统 数字孪生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速开关阀的数字液压泵多模式控制研究
2
作者 吴志光 孙晖东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7-194,共8页
针对传统液压泵功能单一、动态特性差、滞环大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高速开关阀驱动的数字液压泵。通过离散油液驱动方式,实现数字液压泵排量、压力、功率的多模式闭环控制。设计数字液压泵的液压控制原理和基体改造方案,并建立其数学模... 针对传统液压泵功能单一、动态特性差、滞环大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高速开关阀驱动的数字液压泵。通过离散油液驱动方式,实现数字液压泵排量、压力、功率的多模式闭环控制。设计数字液压泵的液压控制原理和基体改造方案,并建立其数学模型。针对高速开关阀驱动特点,提出双模糊PID控制策略,并基于AMESim和MATLAB软件搭建数字液压泵联合仿真模型,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最后,搭建了数字液压泵试验样机和数字控制系统,将双模糊PID控制策略植入该控制系统中,在试验台上对数字液压泵的排量、压力、功率控制模式以及排量滞环进行功能验证。结果表明:采用高速开关阀驱动数字液压泵,实现排量、压力及功率闭环控制是可行的;数字液压泵能够快速跟随排量控制指令,排量从95%阶跃至5%用时350 ms,响应迅速,排量滞环可控制在0.5%以内,可实现压力误差为1.2 MPa的压力闭环控制和功率误差为1.4 kW的恒功率闭环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开关阀 数字液压泵 多模式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系统安全测试方法研究
3
作者 李维峰 谢江平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87-993,共7页
文中探讨了基于数字孪生的系统安全测试方法,旨在通过数字孪生在系统生命周期早期进行安全设计,规避工业控制系统的潜在威胁。所提方法包括初步准备、四阶段渗透测试及报告生成,确保在系统构建前发现并验证漏洞。利用数字孪生模拟系统... 文中探讨了基于数字孪生的系统安全测试方法,旨在通过数字孪生在系统生命周期早期进行安全设计,规避工业控制系统的潜在威胁。所提方法包括初步准备、四阶段渗透测试及报告生成,确保在系统构建前发现并验证漏洞。利用数字孪生模拟系统动态变化,提供数据保真度进行深入安全分析。通过模拟传感器与开关环境来验证所提方法有效性,识别并评估Modbus TCP/IP协议漏洞,提出改进建议。该研究为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测试提供了新视角,展示了数字孪生在安全设计中的潜力,为未来系统安全分析与测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系统测试 安全设计 工业控制系统 安全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OA算法的泵控液压马达PID调速系统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焕峥 崔业梅 +1 位作者 薛洪惠 徐玲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106,共6页
为了提高泵控液压马达PID调速系统的速度和精度,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Simulink仿真系统,确定了变量泵控定量液压马达系统以液压泵摆角为输入的调速控制回路的传递函数;针对传统PID调速系统在速度和精度方面的局限性,引入一种改进的长鼻浣... 为了提高泵控液压马达PID调速系统的速度和精度,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Simulink仿真系统,确定了变量泵控定量液压马达系统以液压泵摆角为输入的调速控制回路的传递函数;针对传统PID调速系统在速度和精度方面的局限性,引入一种改进的长鼻浣熊优化算法(ICOA),该算法结合了反向学习差分进化和萤火虫扰动策略以提高系统性能。在CEC2022函数的性能测试中,相比长鼻浣熊优化算法等5种算法,ICOA算法表现优异,它在单峰、多峰、复合且多模态的函数上均表现出较好的收敛速度、寻优精度和鲁棒性。最后,通过仿真验证,ICOA算法在泵控液压马达PID调速性能优化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能够更有效地使系统响应达到期望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控液压马达 PID调速系统 改进浣熊优化算法 控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基数字比例阀控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建模与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阳 刘英豪 +3 位作者 高强 刘骅毅 周如林 乔子石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1,共8页
针对我国煤矿液压装备底层执行机构存在控制精度差与数字化程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高水基数字比例阀和换向阀组合控制液压缸的方案。首先,对高水基数字比例阀控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伺服系统... 针对我国煤矿液压装备底层执行机构存在控制精度差与数字化程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高水基数字比例阀和换向阀组合控制液压缸的方案。首先,对高水基数字比例阀控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伺服系统AMESim仿真模型,并对步进电机子模型、高水基数字比例阀子模型进行验证。其次,提出了液压缸位移/速度双闭环、液压缸位移/主阀位移双闭环两种控制方法,并基于Simulink和AMESim搭建了系统机电液联合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一步,搭建了高水基数字比例阀控电液位置伺服系统试验平台,试验表明,液压缸位移/速度双闭环控制方法存在抖动现象,且液压缸位置的最大误差达到了1.5 mm,液压缸位移/主阀位移双闭环控制下的液压缸跟踪误差在0.4 mm内,超调量为0,满足控制精度需求。研究结果对提升我国煤矿液压装备的控制精度和数字化水平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基数字比例阀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 步进电机 动态特性 双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耦控制理论的火炮俯仰电液伺服系统技术研究
6
作者 沈凯 韩崇伟 +3 位作者 曾喆昭 李长红 张子雒 耿晓虎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2,共9页
针对火炮泵控缸电液伺服系统中存在非线性、外部扰动以及内部参数摄动等问题,以角度跟踪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耦PID理论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将火炮泵控缸电液伺服系统中的不确定性以及外部扰动定义为总和扰动,在外环设计虚拟控制量,... 针对火炮泵控缸电液伺服系统中存在非线性、外部扰动以及内部参数摄动等问题,以角度跟踪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耦PID理论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将火炮泵控缸电液伺服系统中的不确定性以及外部扰动定义为总和扰动,在外环设计虚拟控制量,将三阶非线性不确定扰动系统映射为外环二阶线性扰动系统和内环一阶线性扰动系统。据此,分别对外环二阶、内环一阶线性扰动系统设计基于自适应速度因子的自耦PD、自耦PI控制器,在复频域分析了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和抗扰动鲁棒性。结果表明,相较于PID和ADRC,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鲁棒性好、抗扰动强、控制简单等特点,在火炮电液伺服系统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炮电液伺服系统 自耦PID 鲁棒控制 虚拟控制器 速度因子 总和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 m×6 m低速风洞动导数试验系统研制
7
作者 谭浩 陈昊 +2 位作者 王建锋 牟伟强 卜忱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14-219,共6页
为满足我国大展弦比飞行器研制任务对高精准度风洞试验数据的迫切需求,基于8 m×6 m大型低速回流风洞研制出一套具备5种振荡模态的大尺寸模型动导数试验系统。系统采用电液伺服驱动控制技术路线,采用双叶片结构的液压马达和双出杆... 为满足我国大展弦比飞行器研制任务对高精准度风洞试验数据的迫切需求,基于8 m×6 m大型低速回流风洞研制出一套具备5种振荡模态的大尺寸模型动导数试验系统。系统采用电液伺服驱动控制技术路线,采用双叶片结构的液压马达和双出杆结构的液压缸直接驱动试验机构实现模型的5种模态运动功能,且系统具有机械结构紧凑、传动间隙小和位置控制精度高等特点。采用复合前馈+改进型PID控制算法,既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稳态控制精度,又能通过前馈环节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达到理想的静动态控制效果。利用3 m量级翼展的试验模型对此系统开展动导数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获得的动导数试验数据规律准确,试验数据重复性精度提升至4%以内,可为我国大展弦比飞行器的研制提供高精准度的风洞动导数试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低速风洞 动导数试验 液压伺服驱动 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数字孪生的水轮机调速系统状态评估
8
作者 李檬 黄海军 +1 位作者 张彬桥 杨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59,172,共7页
随着大容量水电机组和大规模新能源并网运行,水轮机调速系统作为电网调峰调频主要控制设备承担越来越繁重的调控任务,其健康状态直接关系到水电站安全稳定和发电效率。基于数字孪生五维模型,依据调速系统运行原理和空间结构,提出一种面... 随着大容量水电机组和大规模新能源并网运行,水轮机调速系统作为电网调峰调频主要控制设备承担越来越繁重的调控任务,其健康状态直接关系到水电站安全稳定和发电效率。基于数字孪生五维模型,依据调速系统运行原理和空间结构,提出一种面向数字孪生思想的水轮机调速系统状态评估新框架,建立了水轮机调速系统数字孪生模型,包括三维物理模型、运行机理模型和数据驱动模型,并以其为支撑完成面向数字孪生的水轮机调速系统状态评估系统构建。可为水电机组数字孪生建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机 调速系统 数字孪生 状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液压缸性能测试实验台设计开发 被引量:1
9
作者 马长林 候帅 叶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66,共5页
为满足数字液压缸性能测试的教学实验及科学研究试验需求,设计了一种人机交互的数字液压缸性能测试实验台。阐述了总体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液压、测控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工作原理。设置压力、流量、力、位移等传感器进行系统工作状态监测... 为满足数字液压缸性能测试的教学实验及科学研究试验需求,设计了一种人机交互的数字液压缸性能测试实验台。阐述了总体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液压、测控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工作原理。设置压力、流量、力、位移等传感器进行系统工作状态监测,借助于工控机采用以太网与可编程控制器进行通信,对实验台进行功能控制与工作状态数据实时采集,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状态监测显示与控制交互软件。试验结果表明,该实验台能满足数字液压缸在不同负载、不同压力、不同运行速度等状态下的工作性能测试需求,具有操作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液压缸 性能测试实验台 可编程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 km/h高速磁浮列车试验线方案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沈艳峰 冯建龙 张家诚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0-376,共7页
600 km/h高速磁浮列车的研发是高速磁浮系统向更高速商业应用迈进的重要过程。高速磁浮列车已完成低速动态试验车轨空间关系论证,但诸多关键指标仍需通过达速试验进行验证,因此建设长距离试验线已成为制约高速磁浮发展的瓶颈之一。依托... 600 km/h高速磁浮列车的研发是高速磁浮系统向更高速商业应用迈进的重要过程。高速磁浮列车已完成低速动态试验车轨空间关系论证,但诸多关键指标仍需通过达速试验进行验证,因此建设长距离试验线已成为制约高速磁浮发展的瓶颈之一。依托上海磁浮示范线,从高速磁浮列车构造、既有线线路条件、系统配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论证600 km/h高速磁浮列车在上海磁浮示范线上试验的可行性。在现有试验线路条件下,提出了对运控系统的创新设计,对牵引系统供给做出适应性调整。仿真结果实现了车-地间通信数据的收发、列车运控系统的优化,在该示范线上进行600 km/h高速磁浮列车试验是经济可行的方案,并通过对运控系统的创新设计为将来更高速列车的达速试验提供方案设计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 km/h高速磁浮 上海磁浮示范线 试验线 运控系统 牵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模糊PID电液伺服系统控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浩 李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9-144,共6页
电液伺服控制是典型的非线性时变系统,常规PID控制结构简单,但难以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为了提高脉冲试验台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优化的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策略。根据流体动力学原理,建立了阀控... 电液伺服控制是典型的非线性时变系统,常规PID控制结构简单,但难以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为了提高脉冲试验台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优化的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策略。根据流体动力学原理,建立了阀控非对称缸的数学模型,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并通过PSO算法对模糊PID控制器的量化因子与比例因子进行寻优。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控制系统模型,联合AMESim中搭建的液压系统模型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PID控制和模糊PID控制相比,脉冲试验台采用粒子群优化模糊PID作为控制策略时对压力指令信号的跟踪精度显著提高,且对于不同类型、脉冲频率、压升速率的压力脉冲信号,液压系统都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试验台 电液伺服系统 PSO算法 模糊控制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C技术的桥梁索杆力测试和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晓立 杨军 +2 位作者 张玉珠 陈贡发 杜永潇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88,共8页
针对传统桥梁索(杆)力测试难度大、传感器易损坏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的非接触式桥梁索(杆)力测试和计算方法。该方法采用DIC技术对固定高速摄像机拍摄的索(杆)振动目标点进行图像追踪,获得索(杆)上目标点的位移时... 针对传统桥梁索(杆)力测试难度大、传感器易损坏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的非接触式桥梁索(杆)力测试和计算方法。该方法采用DIC技术对固定高速摄像机拍摄的索(杆)振动目标点进行图像追踪,获得索(杆)上目标点的位移时程响应信息,再结合运行模态分析和索(杆)力反演计算实现索(杆)力求解。将该方法应用于某斜拉桥及某吊杆拱桥的索(杆)力计算中,并与加速度法实测索(杆)力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以固定高速摄像机为硬件,基于DIC技术得到的功率谱密度曲线的各固有频率与加速度法测量结果基本一致,二者测量索(杆)力偏差在7.87%以内;所提方法具有现场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等优势,为桥梁的索(杆)力非接触检测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杆体系桥梁 索(杆)力测试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运行模态分析 固定高速摄像机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株间机械除草机横向纠偏系统设计与试验
13
作者 刘天佐 高原源 +3 位作者 赵明宝 周婧 袁源 王爱臣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0-212,共13页
为提高机械除草机田间精准作业能力,避免除草部件产生较大偏移伤害作物,设计了横向纠偏系统并进行相关试验分析。该系统由作物行识别与偏移量计算子系统、机械纠偏装置和控制执行子系统3部分组成。作物行识别与偏移量计算子系统由Intel ... 为提高机械除草机田间精准作业能力,避免除草部件产生较大偏移伤害作物,设计了横向纠偏系统并进行相关试验分析。该系统由作物行识别与偏移量计算子系统、机械纠偏装置和控制执行子系统3部分组成。作物行识别与偏移量计算子系统由Intel RealSense D435深度相机、Jetson NX嵌入式计算设备等组成。通过改进的YOLOv5深度学习算法对作物行进行识别定位,再对得到的作物行中心点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计算出偏移量,发送给控制执行子系统。控制执行子系统接收作物行识别与偏移量计算子系统发送的偏移量,通过PID算法控制液压缸伸缩,实现机械纠偏装置的横移对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拖拉机前进速度分别为0.63、1.56、2.25 km/h时,横向纠偏系统的平均对行准确率分别为91.8%、88.7%、87.4%,对行纠偏平均响应时间分别为1.4、0.8、0.5 s。该系统可以有效缓解农机具在大田除草作业过程中对行不准造成作物植株损伤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纠偏 深度学习 液压系统 PID控制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电驱回转系统扰动观测器PI速度双环控制
14
作者 齐冠然 李民 卢金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6-179,共4页
为了提高液压挖掘机电机驱动回转系统速度控制精度,在传统比例积分(PI)速度控制的基础上,通过扰动观测器(DOB)优化了变参数以及强干扰条件下的速度控制过程。加入扰动观测器后系统传递函数保持不变,可根据名义系统对主控制器K进行设计。... 为了提高液压挖掘机电机驱动回转系统速度控制精度,在传统比例积分(PI)速度控制的基础上,通过扰动观测器(DOB)优化了变参数以及强干扰条件下的速度控制过程。加入扰动观测器后系统传递函数保持不变,可根据名义系统对主控制器K进行设计。以PI方式调控主控制器K,同时利用极点配置的方式计算出主控制器的系数。构建了Simulink模型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未扰动观测器的PI控制器时,会造成系统产生转速的大幅波动,降低了转台操控稳定性。增加扰动观测器的PI速度速度波动的幅度显著降低,此时在DOB环节中模型参数可以对本身差异与干扰因素发挥良好的补偿效果,获得一致的转台转速,优化了系统操控性能。该速度控制算法的控制过程较简单,能够满足挖掘机的常规控制器调控要求,易于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挖掘机 电机驱动回转系统 速度控制 扰动观测器 主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enkins的高铁列控仿真自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15
作者 单立彬 张浩 +2 位作者 张宏扬 伍田昊睿 卢佩玲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7-183,共7页
列控系统仿真测试借助实验室环境对列控系统各设备功能及接口关系进行全面测试验证,在缩短现场验收测试时间的同时有效提升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是信号设备正式上道运行前的必要环节。为解决现有实验室列控系统集成测试系统操作繁琐、软... 列控系统仿真测试借助实验室环境对列控系统各设备功能及接口关系进行全面测试验证,在缩短现场验收测试时间的同时有效提升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是信号设备正式上道运行前的必要环节。为解决现有实验室列控系统集成测试系统操作繁琐、软件架构较为分散、测试效率低下等问题,构建基于Jenkins的高铁列控仿真自动测试系统。系统引入Jenkins持续集成服务器作为架构核心对自动测试进行统一调度管理,并通过多次重复的测试确保测试结果的正确性;在既有仿真测试系统架构基础上进行优化、升级并扩展自动化功能接口,实现测试脚本的自动下发与测试结果的自动反馈,提升系统的完整性;设计了自动测试管理系统作为Jenkins前端界面,简化测试人员操作并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可读性。在实验室中以真实车站的线路遍历测试任务为例完成了对本方法的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在车站遍历测试场景下,测试人员只需对自动测试管理系统进行操作即可完成测试,同时操作时间相较人工测试时间缩短约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列控系统集成测试 Jenkins 架构设计 自动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ATO系统优化研究与试验
16
作者 禹志阳 万林 +1 位作者 郜新军 季舒青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0,共7页
为解决高速铁路ATO系统试运行以来产生的诸如技术停车、区间频繁交替使用牵引/制动等运用需求,结合ATO系统驾驶策略,针对ATO系统技术停车站开门允许、ATO车站站台侧提示方式、开门允许选择和门控模式开关设置、车辆空转滑行时处理方案、... 为解决高速铁路ATO系统试运行以来产生的诸如技术停车、区间频繁交替使用牵引/制动等运用需求,结合ATO系统驾驶策略,针对ATO系统技术停车站开门允许、ATO车站站台侧提示方式、开门允许选择和门控模式开关设置、车辆空转滑行时处理方案、TSRS站间数据优化、特定场景下ATO驾驶策略等方面,进行功能与性能优化设计。基于京张高铁线路条件,制定ATO系统试验流程,研究设计新增功能的测试场景,开展了全场景、全要素的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ATO系统各项功能与性能达到预期目标,驾乘体验和系统可用性得到进一步改善,可为高铁ATO系统后续的推广应用和继续完善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列控系统 ATO系统 功能优化 性能优化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聚类的新型列控系统测试用例自适应排序方法
17
作者 张素阳 窦道飞 郝韬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4,共7页
为提高新型列控系统功能故障检测能力,缩短测试周期,提出聚类分析与多目标优化相结合的测试用例排序方法。分析新型列控系统结构及功能,提取临时限速场景中各子系统的关键状态,生成初始测试用例集;进行文本聚类和覆盖聚类分析,将聚类结... 为提高新型列控系统功能故障检测能力,缩短测试周期,提出聚类分析与多目标优化相结合的测试用例排序方法。分析新型列控系统结构及功能,提取临时限速场景中各子系统的关键状态,生成初始测试用例集;进行文本聚类和覆盖聚类分析,将聚类结果按一定的权重组合,得到测试用例相似性矩阵;以平均故障检测率、语句覆盖率和有效执行时间为多目标优化的度量指标,采用可支配遗传算法与历史执行信息对测试用例集进行自适应排序,得到最终测试序列。依托京张高铁列控系统仿真测试平台,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测试用例规模情况下,该方法与AP、AC-CAP、AAR-CAP方法相比较,标准平均故障检测率的表现更优,排序结果具有更好的故障检测效果,可为新型列控系统功能测试提供新的、高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列控系统 测试用例排序 聚类分析 组合测试 临时限速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ATO系统功能优化研究
18
作者 王一阁 易海旺 +1 位作者 周博渊 惠子南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5-180,189,共7页
京张高铁是我国第一条采用CTCS-3+ATO技术的高速铁路,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后,运用部门针对ATO系统提出了一些问题,如车辆发生打滑时不能实施有效干预,通过车站节能不显著,崇礼站进站过程中牵引、制动切换频繁且存在晚点现象等。为解决... 京张高铁是我国第一条采用CTCS-3+ATO技术的高速铁路,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后,运用部门针对ATO系统提出了一些问题,如车辆发生打滑时不能实施有效干预,通过车站节能不显著,崇礼站进站过程中牵引、制动切换频繁且存在晚点现象等。为解决上述问题,吸取优秀司机的驾驶经验,在滑行过程中不增加制动级位,避免大级位制动加剧打滑现象。滑行结束后,ATO采取提前制动降速策略,缓解车辆滑行影响;通过车站按照运行计划中最后车站的到达时间并结合地面发送的更多的线路数据计算节能控制曲线;进站速度按照60 km/h规划运行时分,收到侧线进站码后按照道岔实际限速控制列车运行。最后,在实验室搭建高铁ATO系统集成测试平台,对优化方案进行详细的测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优化方案在检测到车辆发生打滑后,采用低级位制动减速控制列车运行,减少了因为施加高级位制动发生的打滑,更符合优秀司机的驾驶经验;优化后的ATO提高了通过车站的运行效率及系统的总体节能水平;崇礼站进站过程中不存在牵引、制动频繁切换,且到站时间与运行计划中的到达时间相比提前6 s。该优化方案合理、可行,满足运用部门提出的京张高铁系统运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CTCS3+ATO系统 打滑 通过车站 控车策略 功能优化 测试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仰式播种单体仿形性能检测试验台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5
19
作者 衣淑娟 李怡凯 +2 位作者 陈继国 王淞 赵斌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100,共11页
为解决播种单体仿形机构性能难以检测的问题,设计了俯仰式播种单体仿形性能检测试验台。阐述了试验台组成结构与工作原理,对其高速传动系统、液压升降系统、监控系统以及关键部件参数进行设计。应用ANSYS软件对台架整体和关键部件进行... 为解决播种单体仿形机构性能难以检测的问题,设计了俯仰式播种单体仿形性能检测试验台。阐述了试验台组成结构与工作原理,对其高速传动系统、液压升降系统、监控系统以及关键部件参数进行设计。应用ANSYS软件对台架整体和关键部件进行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验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为检验俯仰式播种单体仿形性能检测试验台的实际检测效果,以德邦大为1205型牵引式免耕精量播种机播种单体为研究对象,先以液压杆伸出量与传送带速度为试验因素,以监控系统误差为评价指标进行试验。试验得出,在液压杆伸出量为0~200 mm范围内,监控系统角度传感器最大误差为0.69 mm;在传送带速度8~19 km/范围内,光电编码器最大误差为0.18 km/h。确认监控系统准确性后,再以单体速度为试验因素,采集速度8、10、12 km/h下地块的起伏数据为目标曲线,以地形起伏模拟曲线的绝对误差平均值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试验得出,所设计的试验台可有效模拟田间地面的起伏频率与起伏量,绝对误差平均值为1.86 mm,满足播种单体仿形性能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播种机 仿形机构 试验台架 农田地形 液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负脉冲电压驱动的电磁螺纹插装阀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增光 李林飞 +2 位作者 岳大灵 左秀坤 刘超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90,共9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PWM技术的正负脉冲电压控制策略,用于提高锥阀式电磁螺纹插装阀启闭动态响应速度,使其满足数字液压技术的要求。在分析电磁螺纹插装阀结构和工作原理基础上,建立了电磁螺纹插装阀的数学模型,并在AMESim软件中搭建电磁螺... 提出了一种基于PWM技术的正负脉冲电压控制策略,用于提高锥阀式电磁螺纹插装阀启闭动态响应速度,使其满足数字液压技术的要求。在分析电磁螺纹插装阀结构和工作原理基础上,建立了电磁螺纹插装阀的数学模型,并在AMESim软件中搭建电磁螺纹插装阀及其测试系统的多物理场耦合建模,研究不同正负脉冲电压持续时间条件下电磁螺纹插装阀线圈电流、阀芯位移、电磁力的变化规律,确定了电磁螺纹插装阀响应速度最快时正负脉冲电压控制策略的最优控制参数。利用半实物仿真系统搭建SCV硬件在环测试实验台,对所提正负脉冲控制策略进行验证。实验表明,与常规电压控制策略相比,当正负脉冲电压控制策略中正负脉冲电压持续时间都为10 ms时,电磁螺纹插装阀的开启时间由30 ms缩短到13.5 ms,其关闭时间由139 ms缩短到14 ms。研究结果为电磁螺纹插装阀的高响应化和数字液压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液压 正负脉冲电压控制 电磁螺纹插装阀 高速开关阀 硬件在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