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6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hancing rock fragmentation prediction in mining operations:A hybrid GWO-RF model with SHAP interpretability 被引量:3
1
作者 ZHANG Yu-lin QIU Yin-gui +2 位作者 ARMAGHANI Danial Jahed MONJEZI Masoud ZHOU Ji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2916-2929,共14页
In the mining industry,precise forecasting of rock fragmentation is critical for optimising blasting processes.In this study,we address the challenge of enhancing rock fragmentation assessment by developing a novel hy... In the mining industry,precise forecasting of rock fragmentation is critical for optimising blasting processes.In this study,we address the challenge of enhancing rock fragmentation assessment by developing a novel hybrid predictive model named GWO-RF.This model combines the grey wolf optimization(GWO)algorithm with the random forest(RF)technique to predict the D_(80)value,a critical parameter in evaluating rock fragmentation quality.The study is conducted using a dataset from Sarcheshmeh Copper Mine,employing six different swarm sizes for the GWO-RF hybrid model construction.The GWO-RF model’s hyperparameters are systematically optimized within established bounds,and its performance is rigorously evaluated using multiple evaluation metric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WO-RF hybrid model has higher predictive skills,exceeding traditional models in terms of accuracy.Furthermore,the interpretability of the GWO-RF model is enhanced through the utilization of 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values.The insights gained from this research contribute to optimizing blasting operations and rock fragmentation outcomes in the mining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STING rock fragmentation random forest grey wolf optimization hybrid tree-based techniq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加糯玉米新品种沈糯2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
作者 朱敏 郭涛 +3 位作者 张曼册 李凤海 钟雪梅 王宏伟 《辽宁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88-90,共3页
沈糯20号是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以自交系SY-KN167为母本、自交系SY-sh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白色甜加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强、穗型美观、籽粒饱满、抗病性强,适宜在辽宁地区或相似生态区种植。... 沈糯20号是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以自交系SY-KN167为母本、自交系SY-sh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白色甜加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强、穗型美观、籽粒饱满、抗病性强,适宜在辽宁地区或相似生态区种植。该品种于2023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辽审玉202301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加糯玉米 沈糯20号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秆抗倒极早熟油葵杂交种F60的选育与应用
3
作者 王德兴 宋殿秀 +5 位作者 依兵 赵明珠 刘晓宏 刘金刚 曹瑀轩 冯良山 《辽宁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90-92,共3页
油葵F60是以雄性不育系150A和恢复系298R组配的矮秆、抗倒伏、极早熟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在2006、2007年油葵产量比较试验中籽粒产量达216.93 kg/667m^(2),增产6.53%;生产示范试验中籽粒产量217.60 kg/667m^(2),增产4.30%。在辽宁沈阳... 油葵F60是以雄性不育系150A和恢复系298R组配的矮秆、抗倒伏、极早熟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在2006、2007年油葵产量比较试验中籽粒产量达216.93 kg/667m^(2),增产6.53%;生产示范试验中籽粒产量217.60 kg/667m^(2),增产4.30%。在辽宁沈阳、朝阳及吉林、内蒙古、宁夏、新疆、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油葵适应性试种、示范试验中,籽实产量高,表现突出,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葵杂交种 极早熟 F60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主桥5号墩φ6.3 m超大直径钻孔桩施工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彭颇 吕晓平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4,共7页
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主桥为主跨1 488 m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5号墩采用18根φ6.3 m超大直径钻孔桩基础,桩长84 m,采用C45水下混凝土,单桩混凝土方量约3 000 m^(3)。5号墩墩位处水深流急,地质条件复杂,结合桥位处复杂海洋环境... 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主桥为主跨1 488 m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5号墩采用18根φ6.3 m超大直径钻孔桩基础,桩长84 m,采用C45水下混凝土,单桩混凝土方量约3 000 m^(3)。5号墩墩位处水深流急,地质条件复杂,结合桥位处复杂海洋环境和主体结构特点,5号墩基础平台施工后,采用引孔跟进法埋设钢护筒,在钢护筒内扩孔,采用液压冲击锤插打钢护筒,跟进至设计标高,解决了深水裸岩地质条件下钢护筒埋设难题;钻孔桩采用旋挖钻机分级成孔或全回转钻机全断面一次成孔,解决了超大直径钻孔桩成孔难题;钢筋笼采用长线法制作,利用400 t龙门吊翻身、对接、下放,采用悬挂环进行支撑及悬挂定位,解决了带中心钢管的超大直径钢筋笼施工难题;桩基水下混凝土采用双导管法灌注工艺,解决了超大直径钻孔桩混凝土灌注难题。采用超声波自动循测仪RSM-SY7(F)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结果表明18根φ6.3 m超大直径钻孔桩均为Ⅰ类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铁路两用桥 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 超大直径钻孔桩 钢护筒 钢筋笼 分级成孔 双导管灌注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远程抗震试验技术的发展
5
作者 纪金豹 李绅 李倩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40,共12页
为丰富结构抗震试验技术、扩大结构实验室的影响力,结构远程抗震试验将异地分布的实验室通过互联网连接,形成网络化的实验室系统,是结构试验技术发展的方向。对结构远程抗震试验技术进行概述,分别从远程拟动力试验、远程实时混合试验和... 为丰富结构抗震试验技术、扩大结构实验室的影响力,结构远程抗震试验将异地分布的实验室通过互联网连接,形成网络化的实验室系统,是结构试验技术发展的方向。对结构远程抗震试验技术进行概述,分别从远程拟动力试验、远程实时混合试验和远程振动台试验3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基于远程试验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结构远程抗震试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抗震试验 远程协同试验 远程实时混合试验 远程振动台试验 子结构技术 远程试验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主桥桥塔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冰 梁伟 +2 位作者 叶庆旱 姚森 赵吉祥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7,共8页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主桥为主跨988 m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3号、4号桥塔采用钢筋混凝土门形结构,塔柱高度分别为228.5 m和222.5 m(含4.5 m高的塔座),设1道下横梁、1道上横梁(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塔顶设高25 m的L形钢结构装饰件。...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主桥为主跨988 m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3号、4号桥塔采用钢筋混凝土门形结构,塔柱高度分别为228.5 m和222.5 m(含4.5 m高的塔座),设1道下横梁、1道上横梁(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塔顶设高25 m的L形钢结构装饰件。该桥桥塔设置三期塔吊辅助施工,塔柱施工首次采用9 m液压爬模施工技术,工期效益明显;塔柱施工设置4道主动横撑,解决了内倾塔柱施工过程中应力和线形控制问题;桥塔下横梁、上横梁均与塔柱异步施工,避免爬模在横梁位置二次安拆;下横梁采用落地支架法施工,合理设置分层高度有效避免横梁产生裂缝;上横梁采用“钢靴+桁片”式支架法施工,支架刚度大、整体性好、安拆便捷,实现了大跨度开口槽形截面上横梁快速施工;根据现场塔吊布置特点及起重能力,塔顶装饰件采用分节段吊装施工,设计了一种适应各异形节段吊装的吊具,提高了吊装工效并降低了吊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铁路两用桥 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 钢筋混凝土桥塔 液压爬模 分节段吊装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hybrid)手术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合并房间隔缺损 被引量:5
7
作者 郑哲 胡盛寿 +4 位作者 宋云虎 孙寒松 王水云 蒋世良 徐仲英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2期978-979,共2页
目的探讨杂交(hybrid)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病变合并房间隔缺损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6月~9月,我院采用胸骨正中切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冠状动脉病变合并房间隔缺损4例,其中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3... 目的探讨杂交(hybrid)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病变合并房间隔缺损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6月~9月,我院采用胸骨正中切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冠状动脉病变合并房间隔缺损4例,其中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3例,右冠状动脉起自肺动脉1例.结果4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40~80 min,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150~300 ml.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术毕经超声即时测量冠状动脉旁路流量15~40 ml/min,搏动指数1.5~3.0.住院时间8~12 d,平均10 d.4例术后随访2~5个月,超声心动图示未见残余分流.结论杂交(hybrid)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病变合并房间隔缺损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hybrid)技术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品种亳乐001的选育及生产技术
8
作者 胡文黎 佘宁安 +6 位作者 罗松彪 王利明 崔明亮 张卫东 马小川 陈俊 孟令来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8期18-21,共4页
本文介绍了玉米品种亳乐001的亲本选择及选育过程,并结合其在黄淮海地区的种植特性,总结其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该品种是以dx35为母本,L528A为父本选育的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的玉米品种,于2023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23... 本文介绍了玉米品种亳乐001的亲本选择及选育过程,并结合其在黄淮海地区的种植特性,总结其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该品种是以dx35为母本,L528A为父本选育的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的玉米品种,于2023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232124)。该品种具有长势良好、品质优、综合抗性好和产量高等特点。其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选择适宜播种区域;黄淮海地区一般在6月5—15日播种;种植密度以67500~70500株/hm^(2)较适宜;科学施肥、灌溉,确保植株正常生长;土壤封闭与茎叶喷施结合,防除田间杂草;综合防治草地贪夜蛾、锈病等病虫害;玉米籽粒乳线消失,显现特有光泽时及时收获。制种技术要点包括选择适宜制种地区、播种时间及种植密度合理、强化田间管理、适时去杂去雄和收获脱粒。本文为该品种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向电流型混合MMC的海上风电柔性直流紧凑化换流阀设计方法
9
作者 蔡放 李政轩 +3 位作者 宋强 余占清 赵彪 曾嵘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59-2769,I0001-I0003,共14页
针对海上换流平台体积和重量大的问题,对基于单向电流型混合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unidirectional-current hybrid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UC-HYB-MMC)的紧凑化换流阀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以±500 kV/2000 MW海上风电直流输电... 针对海上换流平台体积和重量大的问题,对基于单向电流型混合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unidirectional-current hybrid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UC-HYB-MMC)的紧凑化换流阀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以±500 kV/2000 MW海上风电直流输电系统为研究案例,对UC-HYB-MMC的参数进行设计,并基于所设计的换流器参数,分别对单向电流型箝位双子模块(unidirectional-current clamp double submodule,UC-CDSM)和单向电流型全桥子模块(unidirectional-current full-bridge submodule,UC-FBSM)的结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热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子模块的散热设计可以使半导体器件结温在允许范围内,且阀串温度分布较为均衡。在子模块结构设计基础上,完成了UC-CDSM和UC-FBSM阀段的设计,并对UC-HYB-MMC阀塔结构进行设计。实现了UC-HYB-MMC阀厅布置的设计,并与常规半桥子模块MMC的阀厅尺寸进行对比,结果表明UC-HYB-MMC在换流阀的占地和体积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单向电流型混合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子模块结构 阀塔设计 换流阀紧凑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4号主墩基础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尚谦 何明辉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主桥为(127.5+131+988+131+127.5)m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4号主墩承台为矩形-哑铃形,平面尺寸88.6 m×42.5 m,厚7.0 m,下设64根直径3.0 m钻孔灌注桩基础,桩长79 m。4号主墩基础采用U形无内支撑预应力锚索围堰方案...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主桥为(127.5+131+988+131+127.5)m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4号主墩承台为矩形-哑铃形,平面尺寸88.6 m×42.5 m,厚7.0 m,下设64根直径3.0 m钻孔灌注桩基础,桩长79 m。4号主墩基础采用U形无内支撑预应力锚索围堰方案施工,围堰设计为U形开口结构,不设内支撑,在围堰内部设置2批锚索,U形开口结构上游侧长81.1 m、江心侧长129.0 m、下游侧长52 m,围堰高度上分3节,平面分为11个节段(A、K节段为混凝土结构,B~J节段为钢结构)。施工U形无内支撑预应力锚索围堰时,充分利用山体与围堰共同形成挡水结构,减少了对临江山体的开挖;在围堰施工区域局部筑岛,确保了围堰双壁底节在无水条件下安装并浇筑扩大基础混凝土,提高了围堰与河床抗滑移性能。钻孔桩采用旋挖钻机两级钻进、干湿混合成孔的施工技术,缩短了钻孔桩施工工期,有效解决了4号主墩基础在半岸、半水状态且深埋岩层下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铁路两用桥 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 钻孔灌注桩基础 U形无内支撑预应力锚索围堰 预应力锚索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叶青菜新品种黑豹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11
作者 马建国 杨树文 +4 位作者 郭明宇 冯大领 王栋 刘扬扬 牛文珊 《长江蔬菜》 2025年第14期48-50,共3页
黑豹是以雄性不育系SZ20-16为母本、自交系S1-1为父本杂交而成的黑叶苏州青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束腰性好,叶片椭圆形、皱叶、墨绿色,叶柄绿色、宽而厚,生长速度快、商品性好,食用品质软、嫩、糯,抗病毒病、霜霉病,适应性广,适宜我... 黑豹是以雄性不育系SZ20-16为母本、自交系S1-1为父本杂交而成的黑叶苏州青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束腰性好,叶片椭圆形、皱叶、墨绿色,叶柄绿色、宽而厚,生长速度快、商品性好,食用品质软、嫩、糯,抗病毒病、霜霉病,适应性广,适宜我国青菜种植区域夏、秋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青 一代杂种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岭县山地大榛子单干密植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永俊 李洪薇 《北方果树》 2025年第1期40-42,共3页
作者通过对宏伟家庭农场大榛子生产园的调查,结合当地的生产情况,总结出铁岭县山地大榛子单干密植丰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梯田建设、株行距设计、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适用于辽北地区山地大榛子生产,能实现早果早... 作者通过对宏伟家庭农场大榛子生产园的调查,结合当地的生产情况,总结出铁岭县山地大榛子单干密植丰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梯田建设、株行距设计、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适用于辽北地区山地大榛子生产,能实现早果早丰、节本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榛子 单干 密植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优质稻昱香两优香丝试种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昌成 岑宏成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7期11-13,共3页
本文结合昱香两优香丝在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的示范种植表现,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该品种全生育期适中、抗病性较强、有效穗多、产量高且米质优,适宜在研究区作双季晚稻推广种植。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择肥力好、排灌方便的田块作为秧田... 本文结合昱香两优香丝在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的示范种植表现,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该品种全生育期适中、抗病性较强、有效穗多、产量高且米质优,适宜在研究区作双季晚稻推广种植。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择肥力好、排灌方便的田块作为秧田,适时浸种催芽,培育壮秧;秧龄15~18d时适时移栽,合理密植;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巧施穗粒肥;浅水立苗、薄水分蘖,立苗后干湿交替灌溉,收割前5~7d断水;适期适药防除杂草,结合田间病虫鼠害发生情况选择适宜药剂进行绿色防控;稻谷95%黄熟时,抢晴天机械收获,并及时将稻谷翻晒或烘干后归仓。本文为昱香两优香丝在江华及相关地区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优质稻 昱香两优香丝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爽两优132在延平区作再生稻种植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爱华 游东斌 +1 位作者 吴娟娟 王辉 《福建稻麦科技》 2025年第1期52-54,共3页
爽两优132是西科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用爽1S与爽恢32配组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2023年在延平区作再生稻试验种植,表现出产量高、品质优、生育期适中、结实率高、再生力强等优良特性,适合在... 爽两优132是西科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用爽1S与爽恢32配组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2023年在延平区作再生稻试验种植,表现出产量高、品质优、生育期适中、结实率高、再生力强等优良特性,适合在延平区作再生稻扩大示范种植。概述了爽两优132作再生稻种植的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爽两优132 再生稻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杂交稻新组合荃广优822特征特性及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操礼春 张从合 +2 位作者 周桂香 严志 申广勒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1期98-100,共3页
荃广优822是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采用不育系荃广A和恢复系YR0822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株高适中、生育期适宜、后期熟相佳、抗病、抗倒伏、米质优、适应性广等优点,于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荃广优822是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采用不育系荃广A和恢复系YR0822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株高适中、生育期适宜、后期熟相佳、抗病、抗倒伏、米质优、适应性广等优点,于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文中介绍了该组合的亲本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并提出了其作为再生稻的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荃广优822 再生稻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粳优4号品种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16
作者 章文斌 任军凯 +1 位作者 叶胜海 张国萍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583-1586,共4页
浙粳优4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联合多家单位育成的籼粳杂交稻品种。该品种表现为穗大粒多,分蘖能力强,抗倒伏性突出,熟期转色好。为确保其丰产,本文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索,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籼粳杂交稻 浙粳优4号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中稻两优7071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17
作者 冯飞翀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8期102-104,共3页
两优7071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该文阐述了两优7071的选育过程以及农艺性状、稻米品质、抗性、产量表现等品种主要特征特性,并总结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和制种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两优7071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粒优质水稻新品种志两优332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
18
作者 王业文 吴合周 +3 位作者 杨霄 李小梅 郭明星 黄重 《种业导刊》 2025年第2期24-28,共5页
志两优332是湖南桃花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自育的不育系志S作母本与恢复系R332作父本组配育成的中稻迟熟类型两系杂交稻,具有籽粒细长、抗病性强、丰产性好、转色好、抗倒伏等特点。志两优332的米质达到《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3级,... 志两优332是湖南桃花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自育的不育系志S作母本与恢复系R332作父本组配育成的中稻迟熟类型两系杂交稻,具有籽粒细长、抗病性强、丰产性好、转色好、抗倒伏等特点。志两优332的米质达到《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3级,于2020年通过长江上游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制种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志两优332 选育过程 栽培技术 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昱香两优馥香占在顺昌县作中稻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19
作者 廖金玉 《福建稻麦科技》 2025年第1期45-48,共4页
昱香两优馥香占是由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科源种业有限公司、湖南隆平好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用昱香S×馥香占配组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23年引进顺昌县岚下乡示范种植,结果表现群... 昱香两优馥香占是由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科源种业有限公司、湖南隆平好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用昱香S×馥香占配组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23年引进顺昌县岚下乡示范种植,结果表现群体整齐、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抗倒耐肥、分蘖力强、有效穗数多、后期转色好、产量高、米质优等特点。总结了昱香两优馥香占在顺昌县作中稻种植的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昱香两优馥香占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欧7号’在山西太谷的引种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
20
作者 席海源 张明丽 《果树资源学报》 2025年第3期118-121,共4页
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于2016年从辽宁果树研究所引入大果平欧杂种榛‘平欧7号’进行栽培,连续多年的系统调查表明,该品种抗逆性强,生长中庸,易成花,早果丰产,栽后第3年均挂果,第5年进入初盛果期,产量每亩(667 m^(2))达90 kg,第7年进... 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于2016年从辽宁果树研究所引入大果平欧杂种榛‘平欧7号’进行栽培,连续多年的系统调查表明,该品种抗逆性强,生长中庸,易成花,早果丰产,栽后第3年均挂果,第5年进入初盛果期,产量每亩(667 m^(2))达90 kg,第7年进入盛果期,产量每亩(667 m^(2))达140 kg,果个中等,平均单果质量2.4 g,果面黄褐色,光洁,坚果圆锥形,果仁乳白色,饱满,风味香甜,果壳较薄,壳厚1.3 mm,出仁率高达45%,适宜于山西气候特点类同的地区栽培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欧7号 杂种榛 引种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