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4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reative Design Research of Product Appearance Based on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and Interface 被引量:1
1
作者 WANG Zheng, HE Wei-ping, ZHANG Ding-hua, YU Sui-huai, CAI Hong-ming (Contemporary Design and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Laboratory ,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72,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52-153,共2页
Today’s product creative design has rendered many fe atures and has brought a great change in our everyday life, there are many new c hallenges in its traditional theory and principle.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de... Today’s product creative design has rendered many fe atures and has brought a great change in our everyday life, there are many new c hallenges in its traditional theory and principle.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design theory, the FBS design model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function and stru cture of the product. But this model still couldn’t strengthen the relation bet ween product appearance design and human-machine design effectively. This paper adopt converse design thinking and presents an improved design thinking methodo logy based on C: FBS for product appearance design and give a general summarizat ion for the features, methods and technology based on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and interface. Meanwhile it also combines with the behavior design of product r elated IT fields and constructs a new outline to improve the design of product a ppearance supported by the technology of computer aided design. So the new metho d about design thinking for computer aided design, the new abstract product design model and the key problem of design thinking based on human-machine inte raction and interface are addressed in this paper. This kind of creative design theory that is driven by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and interface will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CAD software system and the research of product design and manufa cture. Additionally, this paper gives some beneficial characters to address the theory based on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and interface. Meanwhile, combining with the developing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trends of design thinking based on t he technology of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and interface are also analyzed and discussed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BS model product appearance design human-ma chine interaction and interface(hmi&I) computer aided design(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HMI的车外人机交互信任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徐娟芳 陈子昂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25-232,共8页
目的更好地发挥车外人机交互界面(eHMI)的潜在优势,研究车外人机交互过程中的信任影响机制。方法首先基于自动化信任理论,提出感知可靠性、感知透明度、感知熟悉度、感知车辆性能、感知品牌信誉和感知主观倾向等6个车外人机交互信任影... 目的更好地发挥车外人机交互界面(eHMI)的潜在优势,研究车外人机交互过程中的信任影响机制。方法首先基于自动化信任理论,提出感知可靠性、感知透明度、感知熟悉度、感知车辆性能、感知品牌信誉和感知主观倾向等6个车外人机交互信任影响因素,然后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305名被调查者进行数据分析,由此建立车外人机交互信任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结果行人通过对eHMI信号感知而形成的信任能够影响对自动驾驶汽车的信任,行人对eHMI的信任一定程度上转移成为行人对车辆的信任,eHMI的辅助作用得到体现。强调了eHMI设计中感知可靠性的重要性,这能够被熟悉度、透明度和品牌信誉所影响。同时,行人的主观倾向和对车辆性能的感知也是影响信任水平的重要因素。结论研究结果为车外人机交互信任对于自动驾驶汽车在未来道路上使用的重要性提供了证据,同时也为eHMI的设计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信任 自动驾驶汽车 车外人机交互界面 结构方程模型 交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协同背景下农用无人机作业控制界面交互设计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邵将 马国萍 +3 位作者 陈志勇 宫宇 李玉鹏 田静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9,共11页
目的科学设计典型无人机的作业控制界面,旨在提高人机协同背景下的作业人员交互控制能力,减少操作失误和作业低效。方法调研人机协同情境下,界面交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用户协同作业期望;通过可用性测试评估量表及眼动追踪实验对设计方... 目的科学设计典型无人机的作业控制界面,旨在提高人机协同背景下的作业人员交互控制能力,减少操作失误和作业低效。方法调研人机协同情境下,界面交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用户协同作业期望;通过可用性测试评估量表及眼动追踪实验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结果作业人员在使用优化后方案完成设定任务时,反应时更短,平均瞳孔直径更小,用时更短,准确率更高。结论作业人员对优化后的人机协同操控界面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预测能力都显著优于优化前,验证了优化后界面交互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界面 人机协同 态势感知 眼动追踪 农业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因素的地铁调度人机界面优化设计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博 宣金鸽 +2 位作者 薛艳敏 余隋怀 王娟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0-210,共11页
为了优化地铁调度员的任务绩效。以CATIA构建虚拟人体模型并进行视域等级划分,将调度界面和视域进行栅格化处理并构建人机布局优化模型,调度界面进行模块化处理并分析各模块的重要程度,以粒子群算法为基础引入惯性权重得出最优布局方案... 为了优化地铁调度员的任务绩效。以CATIA构建虚拟人体模型并进行视域等级划分,将调度界面和视域进行栅格化处理并构建人机布局优化模型,调度界面进行模块化处理并分析各模块的重要程度,以粒子群算法为基础引入惯性权重得出最优布局方案。以人机界面信息显示优化策略为准则,对人机界面的色彩、字体、图标进行优化设计,搭建眼动实验平台,选用AOI首次注视时间、AOI注视持续时间、AOI注视次数和AOI平均反应时及热点图作为人机界面任务绩效的判断指标。得到结果为:①人机布局优化模型布局设计将调度员注意力提升52%;②AOI首次注视时间、AOI注视持续时间和AOI平均反应时P值均小于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优化后的调度界面AOI平均反应时提升50%;③AOI注视次数虽P值大于0.05,在统计学上无意义,但数据对比分析具有现实意义;④热点图符合视域的等级划分,眼动轨迹主要集中在最佳视域区域。通过构建的人机布局优化模型得出的布局方案和信息显示优化策略进行人机界面设计,有助于促使调度员注意力合理分配,提升调度员的任务绩效,为人机界面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调度员 人机界面 眼动实验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PSO和布局特征指标的钻机界面优化研究
5
作者 陈晓鹂 刘润余 +1 位作者 文国军 郝国成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6-172,共7页
为提升地质操作钻机的用户满意度,提出基于界面布局特征衡量指标构建的数学模型,并应用于多目标的粒子群算法求解,从而获取更合理的钻机界面布局。对钻机界面进行拓扑化并建立坐标系;基于衡量指标的计算对界面内元素进行范围约束并构建... 为提升地质操作钻机的用户满意度,提出基于界面布局特征衡量指标构建的数学模型,并应用于多目标的粒子群算法求解,从而获取更合理的钻机界面布局。对钻机界面进行拓扑化并建立坐标系;基于衡量指标的计算对界面内元素进行范围约束并构建数学模型;采用改进后的多目标的粒子群算法求解得到综合最优平衡解;将最优平衡解对应的坐标应用至界面并进行布局改进;通过SUS评估布局优化的有效性。以某型号钻机操纵界面为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界面可有效提升用户满意度。文中所提出的方法可作为一种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的复杂操控界面布局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界面 布局优化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钻机界面 布局特征衡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触屏车机响应速度与跟车安全风险关联特性
6
作者 王畅 刘浩森 宋京妮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1-48,共8页
为了探究全触屏车机系统响应速度对跟车安全的影响,在实车座舱模拟器中以真实跟车视频开展人机交互试验,采集25名被试在静态环境和动态跟车过程中2种车速、3种响应速度组合情况下的交互数据。根据人机交互过程的视觉分心数据,分析车机... 为了探究全触屏车机系统响应速度对跟车安全的影响,在实车座舱模拟器中以真实跟车视频开展人机交互试验,采集25名被试在静态环境和动态跟车过程中2种车速、3种响应速度组合情况下的交互数据。根据人机交互过程的视觉分心数据,分析车机响应速度与跟车安全风险间的关联特性。结果表明:响应时间在0~800 ms,注视屏幕总时间、扫视次数、单次操作时间呈现增速逐渐放缓的非线性增长趋势;在80 km/h工况下,响应时间在0~400 ms,注视屏幕总时间、扫视次数、单次操作时间分别增加17.83%、19.74%和28.72%;在400~800 ms对应指标分别增加10.97%、12.89%和18.06%;车头时距为3 s时前车制动,响应时间0~800 ms中,两车最小间距减少14.5 m(80 km/h)、12.78 m(100 km/h);3种不同等级跟车时距仿真测试中,车机响应速度降低可显著提升追尾事故风险及事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触屏车机 响应速度 跟车 模拟驾驶 人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自动驾驶接管系统人机界面用户体验评价研究
7
作者 吴磊 盛芹芹 赵睿思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9-468,共10页
为解决汽车自动驾驶接管系统人机界面用户体验评价问题,针对自动驾驶接管系统人机界面开展评价指标体系和验证研究。首先,基于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通过对典型目标对象进行访谈,建立自动驾驶接管系统人机界面体验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安全... 为解决汽车自动驾驶接管系统人机界面用户体验评价问题,针对自动驾驶接管系统人机界面开展评价指标体系和验证研究。首先,基于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通过对典型目标对象进行访谈,建立自动驾驶接管系统人机界面体验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安全体验、功能体验、效能体验和感性体验4个维度,共18项指标组成,并完成自动驾驶接管系统人机界面体验评价量表。然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通过采集有效问卷241份,构建自动驾驶接管系统人机界面体验评价结构方程模型,并得到评价维度和指标的权重。最后,提出汽车自动驾驶接管系统人机界面的设计策略,以某L3级自动驾驶接管系统人机界面为设计案例实践,验证了评价系统的有效性。研究结论为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界面设计和体验评价领域提供相关参考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自动驾驶接管系统 人机界面 用户体验评价 扎根理论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及HMI的陶瓷卫生洁具漏水检验系统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文通 谢世坤 刘朝晖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2-55,共4页
座便器漏水检验装置是陶瓷卫生洁具检验中非常关键的设备。本文介绍了一种座便器漏水检验系统的设计方案,整个系统主要由气动系统、PLC控制系统和HMI三部分组成。气动系统为执行机构,PLC为主控核心,HMI负责进行实时监控。用压力传感器... 座便器漏水检验装置是陶瓷卫生洁具检验中非常关键的设备。本文介绍了一种座便器漏水检验系统的设计方案,整个系统主要由气动系统、PLC控制系统和HMI三部分组成。气动系统为执行机构,PLC为主控核心,HMI负责进行实时监控。用压力传感器和12位转换模块检测真空度,精确度较高;用状态转移图设计主程序,直观简单。通过HMI设定和显示相关生产数据,且设计了统计报表功能,企业可及时准确掌握产品的具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卫生洁具 漏水检验 PLC(可编程序控制器) 状态转移图 hmi(人机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hMER:混合人机智能的手写数学表达式识别方法
9
作者 康文惠 黄进 +3 位作者 仝青山 付强 田丰 戴国忠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5-938,共24页
随着人工智能和端到端识别方法在手写数学表达式识别上的应用,数学表达式识别准确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与公开数据集上的测试不同,实际应用中人的参与为识别算法引入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如个性化的笔画信息、包含歧义的手写字符,以及... 随着人工智能和端到端识别方法在手写数学表达式识别上的应用,数学表达式识别准确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与公开数据集上的测试不同,实际应用中人的参与为识别算法引入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如个性化的笔画信息、包含歧义的手写字符,以及不确定的公式结构等,影响了识别算法的性能.为此,提出了一种混合人机智能的手写数学表达式识别方法HchMER.该方法借助手写数学公式识别算法、知识库和用户反馈,增强机器对用户输入的数学表达式的理解,从而提升手写数学表达式的编辑速度和准确率.为了验证HchMER的有效性,将其分别与MyScript Math Recognition(MyScript)算法,以及一个成熟的商用产品“Microsoft Ink Equation”(InkEquation)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HchMER在准确率上较MyScript和InkEquation分别提高了23.2%和26.51%.在平均完成时间上,HchMER比MyScript增加了44.46%(9.6 s),但是比InkEquation降低了11.48%(4.05 s).同时,被试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中对HchMER给予了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混合智能 草图理解 在线手写数学表达式识别 用户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负荷的人机界面综合评价方法--以森林消防指挥车显控台为例
10
作者 陈鹤元 钟文博 +3 位作者 杨洪泽 高嵩 杨宛萤 李博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1-151,共11页
【目的】显控台人机界面在复杂任务环境中普遍存在信息层级冗余和视觉搜索效率低等问题,导致操作员认知负荷过载,严重影响任务执行效率和操作安全性。针对这一现状,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主客观融合赋权综合评价方法,旨在通... 【目的】显控台人机界面在复杂任务环境中普遍存在信息层级冗余和视觉搜索效率低等问题,导致操作员认知负荷过载,严重影响任务执行效率和操作安全性。针对这一现状,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主客观融合赋权综合评价方法,旨在通过优化显控台界面布局与信息呈现方式,降低操作员外在认知负荷,提升交互效率与任务执行效能,为复杂人机界面设计提供普适性方法论支持。【方法】为实现上述目标,本研究基于认知负荷理论与工效学原则,构建包含界面复杂度、视觉搜索效率、可达域覆盖率的多维评价体系。采用BWM法确定主观权重,并结合熵权法计算客观权重,通过主客观融合赋权模型融合主客观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界面性能进行综合评价。通过Jack软件仿真分析显控台的可达域与可视域,并结合眼动实验、NASA-TLX量表及任务绩效进行多维数据验证优化效果。实验以12名男性被试为对象,设计11项模拟任务,对比优化前后界面性能差异。【结果】优化后的界面显著提升了任务效率和准确性:主任务完成时间缩短至(122.42±17.23)s,任务正确率提升至(95.45±8.23)%。眼动实验分析表明,注视次数从69.44±12.35减少至56.24±12.71,瞳孔扩张值从(4.03±0.23)px降低至(3.81±0.28)px。此外,NASA-TLX评分显著下降至42.61±4.54,模糊综合评分从62.51升至78.10。这些结果直观地展示了优化设计在降低认知负荷和提升任务效率方面的显著成效。【结论】本研究通过实验验证了主客观融合赋权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通过主客观权重融合与模糊逻辑分析,有效降低了操作员的外在认知负荷,并显著提升了任务效率,为高负荷作业场景下的人机界面优化设计提供了兼具科学性与适应性的方法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界面 认知负荷 多维评价 仿真 眼动实验 视觉搜索 显控台 森林消防指挥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 Proficy/HMI SCADA-iFIX的综合监控系统人机界面开发与设计 被引量:5
11
作者 孟庆波 张惠敏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4-107,110,共5页
规划了地铁综合监控系统人机界面的系统功能,对综合监控系统进行了架构设计,利用GE Proficy/HMI SCADA-iFIX的技术优势,具体实现了用户安全策略与登陆界面、主菜单和主界面、电力监控PSCADA、环控BAS、火灾监控FAS、列车信号ATS、闭路电... 规划了地铁综合监控系统人机界面的系统功能,对综合监控系统进行了架构设计,利用GE Proficy/HMI SCADA-iFIX的技术优势,具体实现了用户安全策略与登陆界面、主菜单和主界面、电力监控PSCADA、环控BAS、火灾监控FAS、列车信号ATS、闭路电视CCTV、报警一栏等8项设计功能,在大型分层分布式集散控制系统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用户安全策略、实时视频监控等7个方面进行了技术尝试和方法创新,对相关应用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IX 地铁 综合监控系统 人机界面 开发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机接口的人机交互方式演进与人机传播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段鹏 朱雨晴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6,共10页
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将会革新人机交互方式,并影响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这一过程将经历人对机器的“意识”输入、人与机器的“物理融合”以及“人机共生”这三个循序渐进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机器逐渐从“他者”转变为人类的一部分。同时... 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将会革新人机交互方式,并影响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这一过程将经历人对机器的“意识”输入、人与机器的“物理融合”以及“人机共生”这三个循序渐进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机器逐渐从“他者”转变为人类的一部分。同时,脑机接口技术也会给人机传播研究注入新的活力,从“人类如何感知机器”和“机器如何影响人类”两个维度可以延伸出人机传播今后应当重点关注的研究议题。前者在媒体等同理论与计算机社会行动者范式下展开,认为脑机接口技术会在一定程度上颠覆当前人机传播的主要研究范式;后者则关注作为他者的“脑机接口—机器”如何影响人类,和作为“人—接口—机器”的人机共生体如何协同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人机交互方式 人机传播 媒体等同理论 计算机社会行动者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制策略数据的ACC切入场景下HMI设计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建民 王文娟 +1 位作者 由芳 张景卉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9-17,共9页
目的通过基于控制策略数据的智能汽车自适应巡航控制功能的人机界面设计研究、实践和评估,为自动驾驶汽车中的智能功能HMI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和指导。方法首先通过大量查阅文献资料,了解ACC功能在切入场景下的运行逻辑和控制策略参数。然... 目的通过基于控制策略数据的智能汽车自适应巡航控制功能的人机界面设计研究、实践和评估,为自动驾驶汽车中的智能功能HMI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和指导。方法首先通过大量查阅文献资料,了解ACC功能在切入场景下的运行逻辑和控制策略参数。然后结合驾驶员操作及认知任务,抽离出汽车HMI中进行展示的数据信息。最后通过信息架构设计、基础元素设计和多屏互动方案设计等设计分析和实践,对切入场景下汽车多屏HMI进行设计。结果对ACC功能切入场景下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可用性测试评估,结果显示ACC的HMI设计方案逻辑清晰,有较高的可用性。结论基于控制策略数据的HMI设计,能有效帮助设计人员进行复杂汽车智能功能的人机交互设计,提高HMI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巡航控制 人机界面设计 运行逻辑 控制策略数据 可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耳周肌电信号的默念口令识别方法
14
作者 魏柏淳 姜峰 +3 位作者 张松涛 张琦 段锦楠 王修来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4-904,共11页
智能设备的普及促使可穿戴人机交互技术需求日益增加。为提高用户接受度,人机交互技术对交互易用性与隐蔽性要求较高。本文提出基于耳周肌电信号的默念口令识别方法。该方法易于与集成生理电采集的耳机设备结合,实现无声操控智能设备,... 智能设备的普及促使可穿戴人机交互技术需求日益增加。为提高用户接受度,人机交互技术对交互易用性与隐蔽性要求较高。本文提出基于耳周肌电信号的默念口令识别方法。该方法易于与集成生理电采集的耳机设备结合,实现无声操控智能设备,减少社交尴尬。具体地,本文首先确定并构建口令经验原则,筛选最优口令集。其次,根据单通道信噪比和分类准确率选择最优耳周传感器位置。再次,提出基于CNN-Transformer结构的识别模型构建耳周肌电信号与默念口令的时空映射。最后,大量实验评估方法可行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平均准确率91.18%,优于相关任务的先进模型,且在命令变形和头部运动下表现稳定。本文方法奠定了默念口令识别商业产品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模式识别 人机交互 神经人机接口 人体意图解码 默念口令识别 肌电信号处理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机接口赋能人类发展的哲学反思
15
作者 武文凯 张建云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9-115,共7页
作为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医学融合发展的“技术物”,脑机接口使人机交互发展到脑机交互新阶段。目前,脑机接口在“脑—机”融合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基本实现了神经信号从脑到机的精准、即时输出,未来将指向“机—脑”融合这一... 作为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医学融合发展的“技术物”,脑机接口使人机交互发展到脑机交互新阶段。目前,脑机接口在“脑—机”融合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基本实现了神经信号从脑到机的精准、即时输出,未来将指向“机—脑”融合这一更为深刻的领域,逐步实现外部信息大量、高效、持久地输入大脑。虽然脑机接口在赋能个体发展、推动社会变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亦在实践主体层面、认识论和价值论三个维度引发了深刻的哲学反思。为实现技术进步、社会发展与人文价值的耦合共进,需对脑机接口进行前瞻性引导,探索出一条人机共生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人机交互 “脑—机”融合 “机—脑”融合 哲学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动系统性能测控中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小冬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59-365,共7页
目的研究随动系统性能测控需求,结合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理论,提升系统的易操控性和好用性。方法通过对随动系统性能测控需求分析,整合显示、控制和反馈模块的功能需求,按照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原则和关键要素,结合用户使用习惯和视觉感知特性... 目的研究随动系统性能测控需求,结合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理论,提升系统的易操控性和好用性。方法通过对随动系统性能测控需求分析,整合显示、控制和反馈模块的功能需求,按照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原则和关键要素,结合用户使用习惯和视觉感知特性,提出人机交互设计理论与控制系统理论深度融合的设计方法,科学合理地设计了主界面及数据回放界面。结论通过可用性评估及随动系统实际使用验证,本测控设备在易用性、功能性和用户满意度方面表现较好,实现了信息的高效呈现与交互,能够有效满足随动系统性能测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动系统 性能测控 人机交互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的硅铁炉出炉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17
作者 王宏民 黄建坷 +5 位作者 林蔚 覃才 宋莹莹 郭波 潘增喜 黄浩贤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04-109,共6页
硅铁炉的炉前操作工需要在高温、多粉尘及危险的恶劣环境中进行出炉作业。为避免工人长时间处于此类环境,减少职业病危害和安全隐患,采用远程控制方式,设计一套基于PLC的出炉机器人控制系统,并详细介绍该系统控制机器人完成出炉作业过... 硅铁炉的炉前操作工需要在高温、多粉尘及危险的恶劣环境中进行出炉作业。为避免工人长时间处于此类环境,减少职业病危害和安全隐患,采用远程控制方式,设计一套基于PLC的出炉机器人控制系统,并详细介绍该系统控制机器人完成出炉作业过程。基于MCGS组态软件设计人机交互界面,实现对PLC和液压站的实时控制和状态监测。最后,利用TwinCAT3的可视化功能,对执行机构进行基本运动控制测试,以验证系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两种控制方案,为正常生产增添一层安全保障,且两种控制方案都能远程控制出炉机器人代替人工安全稳定地在炉前完成出炉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炉机器人 PLC 控制系统 人机交互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模型下的雷达工作方舱人机界面空间布局
18
作者 李晨博 齐根华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0,共5页
为提升雷达工作方舱人机交互效率,提出舱室人机界面认知模型。对S-O-R模型、SRK模型、信息处理模型等常用认知模型进行分析,并依据舱室人机界面认识模型分别对舱室中现有显示器位置、操纵器布局、通信装置位置等设备进行分析、研究,形... 为提升雷达工作方舱人机交互效率,提出舱室人机界面认知模型。对S-O-R模型、SRK模型、信息处理模型等常用认知模型进行分析,并依据舱室人机界面认识模型分别对舱室中现有显示器位置、操纵器布局、通信装置位置等设备进行分析、研究,形成改进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为下步雷达工作方舱的舱室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认知 舱室人机界面模型 雷达工作方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驾驶模拟器的HMI可用性测试实验环境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雨佳 王建民 +1 位作者 王文娟 张小龙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49-955,共7页
针对现有汽车驾驶模拟器的功能局限,探讨了对于测试汽车人机界面(HMI),如何搭建一个可用性测试实验环境,探究出汽车HMI在驾驶模拟器上的可用性测试方法.针对汽车的智能化和网联化功能,设计并搭建出基于智能驾驶座舱的台架,实现了通用智... 针对现有汽车驾驶模拟器的功能局限,探讨了对于测试汽车人机界面(HMI),如何搭建一个可用性测试实验环境,探究出汽车HMI在驾驶模拟器上的可用性测试方法.针对汽车的智能化和网联化功能,设计并搭建出基于智能驾驶座舱的台架,实现了通用智能汽车驾驶仿真,使汽车HMI设计测试过程明细化,继而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先进驾驶辅助系统中的LDW(车道偏离预警)功能为例,分析了LDW的应用场景,最后将HMI设计应用到驾驶模拟器上进行可用性测试,以期对未来HMI测试方法产生一定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模拟器 人机界面 可用性测试 车道偏离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eHMI的行人过街行为研究与决策模型构建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子昂 徐娟芳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91-198,207,共9页
目的针对行人与自动驾驶汽车的交互过程,从行人的角度出发,探索性地提出行人在自动驾驶汽车前的过街行为决策模型。方法首先,将行人过街情景进行分析定义,针对行人的过街意向和与自动驾驶汽车沟通意愿总结出两个典型场景;然后,利用潜变... 目的针对行人与自动驾驶汽车的交互过程,从行人的角度出发,探索性地提出行人在自动驾驶汽车前的过街行为决策模型。方法首先,将行人过街情景进行分析定义,针对行人的过街意向和与自动驾驶汽车沟通意愿总结出两个典型场景;然后,利用潜变量分析方法将行人在自动驾驶汽车前过街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降维分类,并对车外人机交互界面进行设计定义,构建各潜变量的影响因子与测量量表;最后,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各影响因素对行人过街意向和沟通意愿的影响,构建行人在自动驾驶汽车前的过街行为决策模型。结果量化分析行人过街行为影响因素与其过街决策间相关性及内在关系,提出过程中决定性人车交互方式及各影响因素的变化过程。结论研究提出考虑eHMI的行人过街行为决策模型,将行人过街决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并总结出车辆行为线索和eHMI线索作用过程的决定性变化曲线及行人与自动驾驶汽车交互流程与关键性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Logistic回归 自动驾驶汽车 车外人机交互 外部人机交互界面(ehmi) 行人过街决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