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的现代化”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统一——兼论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
1
作者 孙熙国 瞿杨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共7页
人的现代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上的理论表达。从本体论的角度来讲,中国式现代化是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逻辑上的内在联系;从价值论的角度来... 人的现代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上的理论表达。从本体论的角度来讲,中国式现代化是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逻辑上的内在联系;从价值论的角度来讲,人的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至上、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尊重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从实践论的角度来讲,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就是不断实现人的解放、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程,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推进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而,中国式现代化在本质上就是人的现代化,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时代践履,是对西方现代化的根本性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现代化 人的解放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西方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的马克思人学意蕴探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华初 王瑜聪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指出,生产力的发展不仅能为人类带来日益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产品,还能拓宽人类社会的发展空间,延长人的自由时间,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与解放,因而内含深刻的人学意蕴。新质生产力作为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在... 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指出,生产力的发展不仅能为人类带来日益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产品,还能拓宽人类社会的发展空间,延长人的自由时间,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与解放,因而内含深刻的人学意蕴。新质生产力作为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应用,体现出鲜明的人学内涵。一方面,新质生产力以人的需求为动力和以人的解放与发展为目的,这充分彰显出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人学价值;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不仅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石,为人的解放与发展夯实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和精神基础,而且通过绿色生产力、数字化生产力的融合与创新,极大地拓展了人的发展空间。随着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升,人的自由时间增多,这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多可能。在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积极作用、彰显其马克思人学价值时,我们也应关注易被忽视的劳动者个体需求及其主体性,以及人与社会之间辩证关系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马克思人学意蕴 人的解放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构建科技人文共同体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宁 赵思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1-101,共11页
数智时代下如何使科学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促进科技向善、向好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人文为科技赋值,科技为人文赋能,二者融合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语言文学作为人类文明的“根”... 数智时代下如何使科学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促进科技向善、向好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人文为科技赋值,科技为人文赋能,二者融合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语言文学作为人类文明的“根”与“魂”,其规范性、引领性和媒介性功能指引着数智技术进一步融入人类生活。而人文社科也需要借助科技力量,重新认识新时期知识生产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实践,以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姿态积极调适知识体系的内部结构和外在架构。推动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构建,是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格局持续动荡和人类社会转型变革背景下时代之问的有力回应,也是对中国新文科自主知识体系的积极探索。高品质学术期刊的引领与青年学者的智慧支持为推进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 数字化与智能化 新文科 自主知识体系 一流期刊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学思想的教育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学俭 魏泳安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22,共8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所蕴含的丰富人学思想,对当代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从马克思对人的发展和解放的系统研究可知,明确人的物质生活与交往规律,是人的教育的前提;把握人的意识生成和演变规律,是人的教育的关键;顺应人的现实发展与解放规... 《德意志意识形态》所蕴含的丰富人学思想,对当代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从马克思对人的发展和解放的系统研究可知,明确人的物质生活与交往规律,是人的教育的前提;把握人的意识生成和演变规律,是人的教育的关键;顺应人的现实发展与解放规律,是人的教育的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 人的发展解放 教育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社会与国家关系理论及其启示 被引量:10
5
作者 贾建芳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共8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观、国家观和社会与国家关系的理论都是在人的解放和发展这个主题下的核心内容和理论逻辑中的重要环节。唯物史观把社会历史归结为人的发展史,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国家、社会是人的国家、人的社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观、国家观和社会与国家关系的理论都是在人的解放和发展这个主题下的核心内容和理论逻辑中的重要环节。唯物史观把社会历史归结为人的发展史,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国家、社会是人的国家、人的社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的状况的反映。国家的特征和存亡都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联系,资产阶级国家异化为寄生赘瘤,必将被取代;过渡时期的国家无产阶级专政应尽力消除旧的国家政权的弊害,成为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国家终将随着社会发展而消亡,让社会权利回归社会,让社会成为自由人联合体,让每个人都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这些思想理论对于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新型国家和新型社会的构建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应当坚持唯物史观的方法和以人为本、以社会为先的原则,积极推进国家权力的社会化和社会的民主化、法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的解放和发展 社会 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学习的人文价值与校本文科课程开发 被引量:6
6
作者 张三花 黄甫全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0-104,159,共5页
随着课程改革实施的逐步深化,校本文科课程开发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在人文价值引领下,开始探寻与建构适宜性的学习理论基础。观察学习与文科课程,具有人文价值取向的同一性,因而观察学习理论可以成为校本文科课程开发的主要理论基础... 随着课程改革实施的逐步深化,校本文科课程开发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在人文价值引领下,开始探寻与建构适宜性的学习理论基础。观察学习与文科课程,具有人文价值取向的同一性,因而观察学习理论可以成为校本文科课程开发的主要理论基础。分析表明,观察学习理论的"以人为本"的主体原理、"观察-习得-表现"的模仿原理、"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动机"的过程原理和"三元交互决定"的互动原理,可从课程目标制定、课程资源开发、学习方式创新、教育环境优化等环节为校本文科课程开发提供新的思路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察学习 人文价值 校本文科课程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究竟“新”在何处——基于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史的考察 被引量:92
7
作者 崔延强 段禹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43,共8页
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各自的起源与发展是构成今日之人文社会科学的两大重要脉络,在这个语境下,新文科建设的开展既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脉络的自然延续,也是其应对自身当代危机的应然之举。作为对现代人文社会科学之现代性的克服与超越,新... 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各自的起源与发展是构成今日之人文社会科学的两大重要脉络,在这个语境下,新文科建设的开展既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脉络的自然延续,也是其应对自身当代危机的应然之举。作为对现代人文社会科学之现代性的克服与超越,新文科之“新”,在于对社会科学以物理学为建构标准、以民族国家为分析框架唯一性的突破,在于对人文学科自我设限的古典主义色彩的超越,在于对以学科专业为载体的知识生产方式的弥合。在具体的建设实践中,探索文科专业的新方向、创新文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及凝练人文学科的核心功能与素养可成为高校实践新文科建设的关键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人文社会科学 发展脉络 当代危机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学科与新文科建设关系的观念思考 被引量:31
8
作者 周星 董阳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0年第3期108-114,共7页
相比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的建设,新文科建设谋划已经迫在眉睫,新文科必然是在成熟的传统文科体系的基础上,依据时代发展需要而寻找适应、创新、发展的新路。新文科的观念和设计性状需要更多角度的探讨,但从其中艺术学科的新文科建... 相比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的建设,新文科建设谋划已经迫在眉睫,新文科必然是在成熟的传统文科体系的基础上,依据时代发展需要而寻找适应、创新、发展的新路。新文科的观念和设计性状需要更多角度的探讨,但从其中艺术学科的新文科建设景观来看,艺术自身的相互参照融合和综合性扩展,艺术学科对文科的审美情感的濡染外化都是新文科建设的应有之意;艺术学科学习借鉴其他文科的优长,增强自身的人文综合性与理论逻辑性必不可少;借助计算机学科和理工科的经验,应对互联网时代的传播与智能时代的发展需要,面向时代实践发展需要的新文科建设的力度也需要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人文学科 社会科学 艺术学科发展 审美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研究图书馆协会数字人文发展策略探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石志松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4-31,共8页
欧洲研究图书馆协会(LIBER)于2017年11月发布了《2018~2022 LIBER发展战略:研究型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推动知识可持续发展》报告,提出了“通过完善与开发数字技能和服务,将图书馆打造成数字文化遗产与数字人文的枢纽”的战略目标,并专门... 欧洲研究图书馆协会(LIBER)于2017年11月发布了《2018~2022 LIBER发展战略:研究型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推动知识可持续发展》报告,提出了“通过完善与开发数字技能和服务,将图书馆打造成数字文化遗产与数字人文的枢纽”的战略目标,并专门成立了数字人文与数字文化遗产(DH&DCH)工作组。文章介绍了LIBER的数字人文发展策略,总结了其战略规划、组织架构、工作计划、实践探索和交流合作等方面的经验,以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研究图书馆协会 数字人文 数字文化遗产 发展策略 战略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达妇女解放思想探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汪信砚 袁雪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1,共7页
李达在把唯物史观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妇女解放思想。他认为,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是私有制,妇女受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压迫,因此,妇女解放运动必须同社会运动结合起来,必须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废除私有制、建立新... 李达在把唯物史观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妇女解放思想。他认为,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是私有制,妇女受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压迫,因此,妇女解放运动必须同社会运动结合起来,必须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废除私有制、建立新国家;中国的妇女解放问题有其特殊性,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尤其要与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相结合,与国际无产者领导的解放运动联合起来;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这种自由全面发展当然也包括妇女的自由全面发展,而这也就是妇女解放的真正实现即妇女的彻底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达 妇女解放 社会运动 无产阶级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空间生产、城市发展与人类解放 被引量:6
11
作者 庄友刚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49,共7页
人的发展、空间生产、社会生活的丰富与全面,三者表现出历史的一致性。整个人类史也就是开辟和利用空间、创造和生产空间的历史。个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或者说人的解放是空间生产历史发展的逻辑指向。城市的建构与发展是空间生产历史发... 人的发展、空间生产、社会生活的丰富与全面,三者表现出历史的一致性。整个人类史也就是开辟和利用空间、创造和生产空间的历史。个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或者说人的解放是空间生产历史发展的逻辑指向。城市的建构与发展是空间生产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基本形式。资本因其特定的历史本性一方面顺应并促进了空间生产的历史发展,另一方面又导致空间生产和生活的异化。审理当代城市问题,必然指向对资本关系的历史性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空间生产 城市发展 人类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占有性个人主义批判——麦克弗森政治思想前提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谢雯萍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7-121,共5页
20世纪,麦克弗森创造性地提出了占有性个人主义批判,揭露了自由主义理论中自我的至高无上性和社会的原子化倾向;深刻剖析了自由资本主义将自我欲望化、社会工具化处理的内在缺陷;明确指出了自由资本主义由于自我欲望至上而导致个人德性... 20世纪,麦克弗森创造性地提出了占有性个人主义批判,揭露了自由主义理论中自我的至高无上性和社会的原子化倾向;深刻剖析了自由资本主义将自我欲望化、社会工具化处理的内在缺陷;明确指出了自由资本主义由于自我欲望至上而导致个人德性泯灭的弊端;警示了社会的发展应该努力保持个人权利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平衡以及财产追求和个体德性提升之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占有性个人主义 占有性市场社会 自由民主 人性 平等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论视阈下的素质教育目标新探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泳梅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4-108,共5页
素质教育作为对应试教育的纠偏,它是一种建构性的教育理想,为此,我们应从教育价值论的视角来给素质教育定位。由于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活动,它应该遵循主体性教育价值观,而人的现代化正是促进主体性价值实现的途径,并在中国全面建设现代化... 素质教育作为对应试教育的纠偏,它是一种建构性的教育理想,为此,我们应从教育价值论的视角来给素质教育定位。由于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活动,它应该遵循主体性教育价值观,而人的现代化正是促进主体性价值实现的途径,并在中国全面建设现代化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它就应该以人的现代化为现实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主体性价值 人的现代化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口贸易、高等教育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江苏省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怡 李倩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30-42,共13页
利用2000—2013年江苏省13地市的面板数据考察江苏省出口贸易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采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GMM模型实证分析江苏省不同区域的出口贸易、高等教育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对... 利用2000—2013年江苏省13地市的面板数据考察江苏省出口贸易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采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GMM模型实证分析江苏省不同区域的出口贸易、高等教育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整个江苏省以及苏南地区而言,出口贸易、高等教育发展均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对于苏中地区而言,出口贸易、高等教育发展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且高等教育的中介效应显著;对于苏北地区而言,出口贸易、高等教育发展均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做出了显著贡献,且高等教育这一中介变量显著缩小了该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此外,所有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均具有自我强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贸易 高等教育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 区域贸易 贸易自由化 要素禀赋 区域经济差异 人力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工汇款与劳动生产率提升——基于金融发展调节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武力超 林澜 +1 位作者 何春辉 卓文康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2-82,共11页
基于金融发展水平对接收国劳工汇款生产率效应的影响机理,采用142个国家1980-2017年的面板数据和面板固定效应及面板两阶段最小二乘方法,围绕“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否会对劳工汇款作用于接收国劳动生产率产生影响”展开实证研究。结果... 基于金融发展水平对接收国劳工汇款生产率效应的影响机理,采用142个国家1980-2017年的面板数据和面板固定效应及面板两阶段最小二乘方法,围绕“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否会对劳工汇款作用于接收国劳动生产率产生影响”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劳工汇款促进了接收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随着劳工汇款数量的增加,劳工汇款对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促进作用减弱;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劳工汇款促进接收国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越大,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对劳工汇款促进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更大;此外,考虑金融危机可能造成影响后的回归结果仍然稳健。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对各国如何合理运用劳工汇款、提高金融发展水平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工汇款 劳动生产率 金融发展 金融危机 技术进步 金融自由化 对外劳务合作 人力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自觉的现代社会发展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陆平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6-89,共4页
文化自觉是人类理性在求取自身生存发展和自由过程中的最高体现,它主要涉及人的解放的目的、意义、价值等关于“人自身”的问题。在社会发展的文化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人的求真精神、求善精神和求美精神,使人牢记人永远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文化自觉是人类理性在求取自身生存发展和自由过程中的最高体现,它主要涉及人的解放的目的、意义、价值等关于“人自身”的问题。在社会发展的文化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人的求真精神、求善精神和求美精神,使人牢记人永远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人的目的在于人自身,关心人、热爱人,关注全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从而使人成为一种具有崇高境界的真正全面自由发展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社会发展 人的解放 理性思维 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