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气管道事故应急失效原因及社会网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宫运华 张喆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9-215,共7页
为避免因应急失效导致油气管道事故后果加重的问题,基于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模型,分析国内外27起油气管道事故中的应急失效原因。依据扎根理论(GT)统计编码分析结果,得到油气管道事故应急失效原因分类模型;应用社会网络分析(S... 为避免因应急失效导致油气管道事故后果加重的问题,基于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模型,分析国内外27起油气管道事故中的应急失效原因。依据扎根理论(GT)统计编码分析结果,得到油气管道事故应急失效原因分类模型;应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构建油气管道事故应急失效原因关系网络,利用核心-边缘分析、中心性分析和关联方向指数分析识别油气管道事故应急失效原因分类模型中的核心因素及具有高关联性和强媒介作用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油气管道事故应急失效原因分类模型包含政府及应急部门因素、运营商组织因素、运营商不安全监督、现场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现场人员的不安全行为5个层次。应急失效原因细分为16个最底层因素,其中,政府及应急部门安全监管不到位、应急救援不力、制度漏洞、管道运营商监督不充分、技术环境、技能失误等9个因素属于核心因素;技能失误、制度漏洞、技术环境、运营商监督不充分为高关联度因素;管道运营商的制度漏洞、程序漏洞、技术环境、监督不充分、资源管理不当和决策失误为强媒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事故 应急失效原因 社会网络分析(SNA) 分类模型 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零样本图像分类的交互式类属性构建方法
2
作者 刘真 徐景胜 +2 位作者 颜菁 徐润森 吴向阳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253,共11页
零样本图像分类解决了训练和测试数据类别不相交的问题,人类标注属性是一种常用的实现零样本图像分类的辅助知识.为协助专家设计类属性矩阵,提出了一种交互式构建方法,简化了烦琐且缺乏指导的流程.首先,通过一种基于概念的深度学习可解... 零样本图像分类解决了训练和测试数据类别不相交的问题,人类标注属性是一种常用的实现零样本图像分类的辅助知识.为协助专家设计类属性矩阵,提出了一种交互式构建方法,简化了烦琐且缺乏指导的流程.首先,通过一种基于概念的深度学习可解释性方法,在训练集图像数据中提取出可理解的属性信息;然后,采用多视图协作的交互方式,探索和分析已提取属性的重要性.系统提供了全局和局部2种方式,辅助用户设计测试集数据类别的属性值;最后,通过在数据集Animals with Attributes2上进行的案例分析,以及采用李克特量表的用户评估实验,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可以帮助专家用户高效且便捷地完成类属性构建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样本学习 零样本图像分类 可视分析 可解释人工智能 人机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燃气泄漏事故人因失误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钟虹 韩梦萦 +2 位作者 李琼 吴敏 姬荣斌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17-2725,共9页
人因失误引起的燃气泄漏事故,严重影响城市正常运转。加强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可减少燃气事故风险。针对城市燃气人因失误引起的泄漏事故,采用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HFACS)识别20个影... 人因失误引起的燃气泄漏事故,严重影响城市正常运转。加强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可减少燃气事故风险。针对城市燃气人因失误引起的泄漏事故,采用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HFACS)识别20个影响因素,以问卷形式邀请专家评分,并通过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法(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对抗解释结构模型(Adversarial Interpretation Structural Modeling, AISM)和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Matrices Impacts Croises-Multiplication Appliance Classement, MICMAC)等方法,深入分析各影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影响程度、层次结构及风险传导逻辑。研究表明:安全意识、习惯性违规和安全监督监察等因素对城市燃气泄漏人因失误有显著影响,且有强敏感性;规章制度为影响城市燃气泄漏人因失误的根源因素;影响因素层级反馈系统呈多变性和不稳定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人因失误 燃气泄漏 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 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法 对抗解释结构模型 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女学生胸腰体型分析与服装号型优化
4
作者 申鸿 黄元菁 +2 位作者 杨文静 张亮 孟虎 《服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3-209,共7页
为完善青年女学生胸腰体型划分方法,辅助优化女性群体服装号型设计,选择1825岁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三维扫描仪采集189个有效样本数据,并选择与胸腰部位紧密相关的25个变量数据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发现:被测量女大学生群体胸腰部位较... 为完善青年女学生胸腰体型划分方法,辅助优化女性群体服装号型设计,选择1825岁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三维扫描仪采集189个有效样本数据,并选择与胸腰部位紧密相关的25个变量数据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发现:被测量女大学生群体胸腰部位较国家标准中的女子体型偏瘦;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得到最能体现胸腰部位特征的8个变量,利用K-means动态聚类将样本中的159组数据进行聚类,划分青年女学生胸腰体型为阔胸偏胖体、平胸偏瘦体、细长偏瘦体3类,并采用组合分类法,将胸腰体型根据胸腰差与胸凸值大小进一步划分为16类。使用剩余的30组数据进行结果验证,发现16类体型的样本总覆盖率为100%。精确的体型分类,可以优化服装号型,提高着装合体性及舒适度,为服装行业挖掘青年女学生消费市场潜力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型分类 体型特征 三维人体测量 主成分因子分析 K-means动态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土环境、发生学性质和土壤类型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5
作者 周萍 肖华翠 +3 位作者 梁万栋 罗飞雪 谢敏 盛浩 《农学学报》 2025年第3期45-50,共6页
高强度土地转换及持续的土地利用活动对土壤的发育方向具有双重作用,显著影响土壤多样性。本研究首先概述了土地利用方式对母质来源、局地小气候、微地形、植被类型、管理措施和成土时间的作用;其次,在系统归纳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 高强度土地转换及持续的土地利用活动对土壤的发育方向具有双重作用,显著影响土壤多样性。本研究首先概述了土地利用方式对母质来源、局地小气候、微地形、植被类型、管理措施和成土时间的作用;其次,在系统归纳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对土地利用变化响应规律的基础上,总结了土地变更对土壤发生学属性、形态学特征和诊断特性的影响,进一步综述了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后,不同等级土壤类型演变规律。最后,指出应加强研究多样化土地利用活动对成土过程、土壤属性的影响,重视土壤发生学性质对土地转换与渐变的动态响应规律,并应用新技术准确高效辨识土地利用方式变更引起的土壤类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分类 高强度人类活动 土地转换与渐变 土壤发生学性质 成土因素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多样性 成土过程 土壤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算法的煤矿瓦斯事故致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洽 憨瑞东 陈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0,共7页
为科学防治煤矿瓦斯事故,系统分析我国煤矿瓦斯事故风险因素以及因素耦合关系,采用Python软件,建立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关联规则挖掘模型,并进行验证;结合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事故风险模型,对煤矿瓦斯事故风险因素进行分类... 为科学防治煤矿瓦斯事故,系统分析我国煤矿瓦斯事故风险因素以及因素耦合关系,采用Python软件,建立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关联规则挖掘模型,并进行验证;结合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事故风险模型,对煤矿瓦斯事故风险因素进行分类,并使用PSO-频繁模式增长(FP-growth)算法挖掘煤矿瓦斯事故调查报告的关联规则。结果表明:PSO-FP-growth算法相较于PSO-Apriori算法运行速度及关联规则效果更优;根据瓦斯事故风险因素关联规则可视化及高支持度关联因素显示,我国煤矿瓦斯事故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是煤矿企业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缺陷、瓦斯防治技术不到位、员工安全意识淡薄以及现场管理人员管理意识和技术不到位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PSO)算法 煤矿瓦斯事故 事故致因 关联规则 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如何赋能共同富裕 被引量:1
7
作者 周科选 余林徽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11,共12页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之而奋斗的初心和使命。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则是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以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作为研究切入点,并结合2005—2022年的省级层面数据,实证检验人力资本结...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之而奋斗的初心和使命。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则是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以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作为研究切入点,并结合2005—2022年的省级层面数据,实证检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共同富裕水平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中国共同富裕水平的提升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不同地区、不同财力、不同技术水平的省份影响呈现显著异质性;机制检验发现,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主要通过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升、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以及促进劳动力转移等三条路径来助力中国共同富裕水平提升。研究结果为理解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中国共同富裕的推进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中国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 共同富裕 科技创新 劳动力转移 全要素生产率 机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管道事故人因致因路径研究
8
作者 韦敏 史永晋 +2 位作者 范志炜 荆琦 熊毅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6,共9页
为探究油气管道事故人因因素及其关键致因路径,基于人因事故链防控油气管道事故,以油气管道事故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模型为基础,统计分析了70起油气管道事故。在此基础上,首先,运用卡方检验和让步比法探讨了相邻层级人因因素之间... 为探究油气管道事故人因因素及其关键致因路径,基于人因事故链防控油气管道事故,以油气管道事故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模型为基础,统计分析了70起油气管道事故。在此基础上,首先,运用卡方检验和让步比法探讨了相邻层级人因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和事故致因路径;然后,运用社会网络模型描述了非相邻层级因素间的关联关系,提出用统计结果OR值代替专家打分作为因素间边权重赋值标准,通过对度中心度、特征向量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的分析,考虑非相邻层级因素的事故关键致因路径;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防控措施。结果表明:仅考虑相邻层级因素关联关系时,油气管道事故致因路径有5条,而通过引入非相邻层级因素关联关系,能够定位出关键事故致因路径为“组织氛围不良-监督不充分-技术环境差-技能差错”;根据人因因素在关键事故致因路径的传递过程,能够形成更有针对性的系列化防控措施。油气管道事故关键人因致因路径的确定和研究,为更有效地阻断事故致因链条,防范油气管道事故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因致因路径 管道事故 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模型 相关性分析 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器冲偏出跑道事件关键人为因素分析方法
9
作者 刘璐 陈玲 +2 位作者 朱晓波 杨磊 孙艺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9640-9648,共9页
针对冲偏出跑道事件调查未全面揭示人为因素之间的复杂因果关系问题,提出了一种航空器冲偏出跑道事件关键人为因素分析方法。首先,改进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模型,用以识别冲偏出跑道的根本原因,基于事故树分析方法识别冲偏出跑道的直接原... 针对冲偏出跑道事件调查未全面揭示人为因素之间的复杂因果关系问题,提出了一种航空器冲偏出跑道事件关键人为因素分析方法。首先,改进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模型,用以识别冲偏出跑道的根本原因,基于事故树分析方法识别冲偏出跑道的直接原因。其次,构建人为因素调查决策支持模型,得到航空器冲偏出跑道事件人为因素致因链条。然后,构建冲偏出跑道事件人为因素的贝叶斯网络,通过预测推理、诊断推理及灵敏度分析量化致因因素的重要程度,得到冲偏出跑道事件的关键人为因素。结果表明:基于人为因素调查决策支持模型得到32条冲偏出跑道事件致因链条,全面揭示该事件的人为因素及其耦合关系;基于贝叶斯推理得到该事件的关键人因致因链条为“动作执行不当/信息预处理不当→不安全行为→冲偏出跑道”。以上结论与航空器冲偏出跑道事件调查结论基本一致,对航空器冲偏出跑道事件预警和防范能力的提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安全 冲偏出跑道 人为因素 贝叶斯网络 致因链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EMATEL-ISM-BN的人因视角下煤矿事故致因研究
10
作者 赵天亮 王冰山 +7 位作者 台发强 姜琦 王永杰 代宗 常金鹏 马晟翔 傅贵 姜伟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9,117,共10页
为深入探究人因视角下煤矿事故致因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作用路径,找到关键影响因素,通过文献研究、资料收集和现场调研等方法,结合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HFACS)模型理论,构建了包含规章制度完善和实施水平、安全培训水平和安全投入... 为深入探究人因视角下煤矿事故致因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作用路径,找到关键影响因素,通过文献研究、资料收集和现场调研等方法,结合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HFACS)模型理论,构建了包含规章制度完善和实施水平、安全培训水平和安全投入水平等14项指标的人因视角下煤矿事故影响因素体系,并运用基于灰色理论(Grey theory)和贝叶斯网络(BN)的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与解释结构模型(DEMATEL-ISM)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各影响因素的关键程度、层次关系、作用路径和人因视角下煤矿事故最大致因链路径。结果表明:首先,利用Grey-DEMATEL法研究分析各影响因素中心度与原因度,识别出安全培训水平、员工安全意识水平、员工知识技能水平、员工安全心理水平等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利用ISM法划分影响因素间的层次关系,得到安全文化水平是本质影响因素,规章制度完善和实施水平、安全投入水平、纠正问题水平等11个因素是过渡影响因素,违章指挥、违规作业是表层影响因素;最后,运用构建的BN模型反向诊断推理得到最大致因路径。研究结果可为人因视角下煤矿事故预防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事故 人因分析 灰色理论 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DEMATEL) 解释结构模型(ISM) 贝叶斯网络(B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70 a我国干旱内陆区主要河流水沙变化及主要成因
11
作者 陈康 赵钟楠 +3 位作者 杨晓茹 张沛 张瑀桐 陈吟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41-447,共7页
河流水沙变化关系到河流健康和功能,也反映出流域的环境变化。为了解我国干旱内陆区河流水沙变化情况及人类活动影响,本文选择我国干旱内陆区的塔里木河、黑河和疏勒河作为代表性河流,运用累积曲线法和M-K检验法分析了其代表性水文站在... 河流水沙变化关系到河流健康和功能,也反映出流域的环境变化。为了解我国干旱内陆区河流水沙变化情况及人类活动影响,本文选择我国干旱内陆区的塔里木河、黑河和疏勒河作为代表性河流,运用累积曲线法和M-K检验法分析了其代表性水文站在近70年间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的变化,并探讨了主要成因。结果表明,塔里木河年径流量无趋势变化,黑河和疏勒河年径流量具有显著增加趋势;塔里木河和黑河年输沙量具有显著减少趋势;疏勒河的年输沙量有增加趋势。气候环境、水库工程建设、流域引水与河道漫溢、水土保持等是影响干旱内陆区河流水沙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内陆区河流 水沙变化 趋势分析 主要影响因素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高陵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
12
作者 殷宗敏 殷宗奇 何文熹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47-52,共6页
通过分析高陵区土壤中汞(Hg)、砷(As)、镉(Cd)、铬(Cr)、铅(Pb)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等级划分,并进行不同元素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陵区Hg、As、Cd、Pb含量正态分布呈现左偏,Cr含量呈现右偏。各元素含量排序为Cr>Pb&... 通过分析高陵区土壤中汞(Hg)、砷(As)、镉(Cd)、铬(Cr)、铅(Pb)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等级划分,并进行不同元素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陵区Hg、As、Cd、Pb含量正态分布呈现左偏,Cr含量呈现右偏。各元素含量排序为Cr>Pb>As>Cd>Hg。Hg元素存在分布中心,含量由中心向周边递减;As和Cr元素不存在分布中心。Hg分布存在安全和轻污染级,As分布存在安全和轻污染级,Cd分布存在安全、轻污染和中污染级,Cr分布存在安全和轻污染级,Pb分布存在安全、轻污染和中污染级,其中Hg、Cd、Pb的分布特征较相似,在药惠乡部分区域均存在较重污染。Hg与As存在中度负相关,与Cd、Cr存在中度正相关,与Pb存在弱正相关性;As与Cd、Cr均存在弱负相关性;Cd与Cr存在弱正相关,与Pb均存在强正相关性;Cr与Pb存在中度正相关。综上,高陵区土壤存在重金属污染,应加强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安全分级 空间分析 相关性 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因子载荷得分法的烤烟群体等级分级模型研究
13
作者 蓝周焕 杨美林 +5 位作者 童德文 石三三 林博雅 陈添昌 王旭 江海东 《农学学报》 2025年第1期75-80,共6页
为解决现有烤烟智能分级模型效率较低的问题,以烤烟群体数码图像为处理对象,以不同等级烤烟群体RGB颜色模型偏态参数、Lab颜色模型参数、HSV颜色模型参数、叶面纹理参数等4类31个表型参数为输入变量,构建基于贝叶斯分类算法的烤烟群体... 为解决现有烤烟智能分级模型效率较低的问题,以烤烟群体数码图像为处理对象,以不同等级烤烟群体RGB颜色模型偏态参数、Lab颜色模型参数、HSV颜色模型参数、叶面纹理参数等4类31个表型参数为输入变量,构建基于贝叶斯分类算法的烤烟群体等级分级模型F1。在此基础上,提出并验证以综合因子载荷得分法获得的核心参数作为输入变量所构建的分级模型F2,F2整体准确度达到了82.24%,较F1模型提升了12.82%,且5个等级判定准确度都超过了70%,可为高效、实用烤烟智能化收购系统的开发提供应用基础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 数码图像复合表型 贝叶斯分类 烤烟等级 群体分级 智能分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贝叶斯网络的地铁施工事故致因差异化分析
14
作者 霍小森 杜爽 +2 位作者 谭琪麟 焦柳丹 曹欢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02-1814,共13页
以收集的213份地铁施工事故调查报告为数据来源,开展不同类型地铁施工事故致因的差异化分析,探究地铁施工事故的源头致因。首先,结合改进的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模型,从事故调查报告中识别出38项包含人员、设备、管理和环境4... 以收集的213份地铁施工事故调查报告为数据来源,开展不同类型地铁施工事故致因的差异化分析,探究地铁施工事故的源头致因。首先,结合改进的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模型,从事故调查报告中识别出38项包含人员、设备、管理和环境4个方面的事故致因;随后,以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作为数据驱动方法,挖掘致因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基于最大期望算法(EM)进行参数学习,综合构建地铁施工事故有向贝叶斯网络(BN)模型;最后,根据贝叶斯网络反向推理和敏感性分析功能确定各类型事故致因路径和关键致因,进而确定地铁施工事故的源头致因。结果表明:施工监测不到位和工人技术水平不足是坍塌事故的源头致因,未严格审查施工方案和安全制度执行不到位为高空坠落的源头致因,资源管理不到位和现场无人指挥是车辆伤害事故的源头致因,物体打击事故的源头致因是设备或材料处于不安全状态以及隐患排查和防控不到位,安全员配备不足和工人之间的沟通不及时是造成机械伤害事故的源头原因,触电事故的源头致因是安全教育不到位和资源管理不到位。研究结果可为地铁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参考,结合特定事故类型的致因差异提出针对性的“断链”管控措施,能够及时扭转事故发生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施工事故 数据驱动 关联规则挖掘 贝叶斯网络(BN)模型 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安全事故的综合致因模型 被引量:5
15
作者 付玉平 陈兆波 +2 位作者 赵振保 李川田 贺永亮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31-2740,共10页
为了系统研究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人机环因素,结合煤矿实际,将设备因素、环境因素与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HFACS)相结合,构建了煤矿安全事故的“弓弦箭”致因模型。其中,弓弦由设备因素1... 为了系统研究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人机环因素,结合煤矿实际,将设备因素、环境因素与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HFACS)相结合,构建了煤矿安全事故的“弓弦箭”致因模型。其中,弓弦由设备因素11项、人因因素17项和环境因素11项的致因因素构成,箭表示发生不同人员伤亡数量、不同经济损失的安全事故,利用该模型可以综合描述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事故的后果。以“弓弦箭”致因模型为基础,借助蚁群聚类及Ucinet-netdraw方法,分别对100起典型煤矿安全事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在统计的100起事故中,致因因素总频数为803,其中人因因素最高为644,占比80.2%,设备因素次之为92,占比11.5%,环境因素最少为67,占比8.3%;(2)以聚类数为4,最大迭代次数为1000,蚂蚁个数为100,阈值为0.9,蒸发率为0.1进行蚁群聚类分析,得到4类煤矿安全事故致因因素,表明煤矿安全事故是由设备因素、环境因素和人因因素交织作用产生,其中人因因素是最重要的致因因素,且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技能差错、决策差错、知觉差错和违反规章制度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3)Ucinet-netdraw分析显示煤矿安全事故的关键致因路径为:“管理过程漏洞”→“监督不充分”→“个人准备状态”→“违反规章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安全事故 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HFACS) “弓弦箭”模型 综合致因模型 致因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ACS-MI改进模型在危险化学品仓储事故人因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栗婧 蔡忠杰 +2 位作者 任远 孔维珖 柳慧妍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52-1060,共9页
为了研究危险化学品仓储事故的关键人因,通过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煤矿(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Mine,HFACS-MI)改进模型从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影响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监督行为、组织影响和企业外部因素5... 为了研究危险化学品仓储事故的关键人因,通过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煤矿(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Mine,HFACS-MI)改进模型从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影响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监督行为、组织影响和企业外部因素5个层次系统地分析65起危险化学品仓储事故,并运用卡方检验和让步比分析了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和各层次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外部管理、组织过程、监督不充分、个人因素、技能差错和违规是导致危险化学品仓储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HFACS-MI改进模型上下层级的人为因素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且主要的危险化学品仓储事故致因路径共有5条,其中“外部管理因素—组织过程漏洞—监督不充分—个人因素—违规”是最关键的致因路径。改进的HFACS-MI模型可以有效分析危险化学品仓储事故人因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工程 危险化学品 仓储 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煤矿(HFACS-MI) 卡方检验 让步比 不安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管道事故原因分类模型及其社会网络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宫运华 张喆 范志炜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40,共7页
为提高油气管道事故预防策略的有效性,首先,基于系统理论事故建模与过程(STAMP)模型及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模型,建立油气管道事故预防控制结构,分析国内外35起油气管道事故原因,并依据扎根理论对分析结果进行统计编码,得出油... 为提高油气管道事故预防策略的有效性,首先,基于系统理论事故建模与过程(STAMP)模型及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模型,建立油气管道事故预防控制结构,分析国内外35起油气管道事故原因,并依据扎根理论对分析结果进行统计编码,得出油气管道事故原因分类模型;其次,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油气管道事故原因关系网络,通过核心—边缘分析、中心性分析和关联方向指数分析,识别油气管道事故原因中核心及具有高关联性和强影响力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油气管道事故原因分类模型包含6个层次:政府及监管部门因素、第三方因素、运营商组织因素、运营商不安全监督、现场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现场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并可将其细分为22个最底层原因因素。其中,政府及监管部门因素、运营商组织因素、运营商不安全监督和第三方因素均为核心因素;制度缺陷、监督不充分、运行计划不当、第三方破坏行为、管材与焊缝缺陷、施工/维修/配件问题、技能失误均为具有高关联性和强影响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理论事故建模与过程(STAMP)模型 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模型 油气管道 事故原因 分类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主要河流水沙变异及其成因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延贵 刘焕永 陈吟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3-341,396,共10页
为研究我国北方河流的水沙变异及主要成因,本文利用M-K检验法和水文量累积曲线法,分析了1950—2020年我国北方河流代表站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特征,探讨了影响北方河流水沙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淮河代表站年径流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趋... 为研究我国北方河流的水沙变异及主要成因,本文利用M-K检验法和水文量累积曲线法,分析了1950—2020年我国北方河流代表站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特征,探讨了影响北方河流水沙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淮河代表站年径流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其他北方河流的年径流量具有减小或显著减小趋势;松花江代表站年输沙量无趋势变化,其他北方河流代表站年输沙量都有显著减少趋势;影响北方河流水沙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水土保持、水库拦沙、流域降水变化、引水引沙与泥沙综合利用、工程建设等,其中水土保持是北方河流流域保水减沙的主要措施,水库拦沙在江河水沙态势变异中发挥重要作用,流域降水变化也是北方河流水沙变异的影响因素,引水引沙与泥沙综合利用也对北方平原河流水沙变化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河流 水沙变化 趋势分析 主要影响因素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视角下的核电厂班组决策失误致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鹏程 沈松林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83-2692,共10页
为了系统研究班组决策失误规律,识别核电厂班组决策失误的关键路径,从组织视角出发,结合核电厂所处环境与班组决策失误特征对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uman Factor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HFACS)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核电厂班... 为了系统研究班组决策失误规律,识别核电厂班组决策失误的关键路径,从组织视角出发,结合核电厂所处环境与班组决策失误特征对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uman Factor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HFACS)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核电厂班组决策失误致因模型。利用改进后的模型对137份核电厂事件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卡方检验与让步比分析班组决策失误的原因及各层次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组织文化缺失、规程不明晰、知识与能力不足、制定备选方案失误是导致班组决策失误的重要因素。改进HFACS模型中上下层级的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且容易引发班组决策失误的路径有32条,其中发生概率最大的路径为组织设计不当→任务不明晰→压力过大→确定目标失误。由此可见,核电事故的发生是各致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降低班组决策失误概率需要阻断关键致因路径,加强对关键因素的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工程 班组决策失误 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 卡方检验 让步比(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因子和人类活动对松辽流域植被叶面积指数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马云飞 何全军 +3 位作者 张月维 石艳军 李建平 袁福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43-2056,共14页
了解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对陆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月尺度MODIS LAI、气象等数据,采用基于像元的趋势及偏相关分析、时滞与累积效应分析和改进的残差分析等方法,评估松辽流域2001—2021年生长季植被叶面... 了解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对陆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月尺度MODIS LAI、气象等数据,采用基于像元的趋势及偏相关分析、时滞与累积效应分析和改进的残差分析等方法,评估松辽流域2001—2021年生长季植被叶面积指数(LAI)动态,在顾及时滞与累积效应的情况下探究气候与人为驱动因素对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1)松辽流域LAI总体呈“平原低,山地高”的空间分布格局。近21年植被LAI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未来植被变化以持续改善为主,但内蒙古西部草原及大、小兴安岭局部地区仍存在退化风险。(2)LAI总体上与气温、降水呈正相关,相较气温植被生长对降水更敏感。LAI变化的时间效应随气候因子、覆被类型及植被分区的不同而发生变化。LAI对气温的主要时间效应为2个月滞后和0—1个月累积,而对降水主要为无显著滞后和1个月累积。(3)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联合作用是影响松辽流域植被LAI动态的主要原因,两者对植被变化的贡献分别占41.7%和58.3%,同时考虑时滞和累积效应时,提升了气候因子对植被生长的解释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因子 松辽流域 时滞累积效应 人类活动 残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