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巨细胞病毒(HCMV)嵌合肽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董鲁 谢琪璇 +2 位作者 潘善培 肖銮娟 刘红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表达人巨细胞病毒gp52C末端和pp150C末端串联片段的嵌合肽.方法:用SacⅠ和BglⅡ分别酶切CMVp-pPIC9K重组质粒,电打孔法导入毕赤酵母GS115后,在缺组氨酸的MD板上筛选出转化子,然后根据甲醇利用快速型(Mut+)和...  目的: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表达人巨细胞病毒gp52C末端和pp150C末端串联片段的嵌合肽.方法:用SacⅠ和BglⅡ分别酶切CMVp-pPIC9K重组质粒,电打孔法导入毕赤酵母GS115后,在缺组氨酸的MD板上筛选出转化子,然后根据甲醇利用快速型(Mut+)和甲醇利用缓慢型(Muts)菌株的不同生长特点,筛选出Mut+和Muts型转化子,用PCR法进一步鉴定阳性克隆.分别用甲醇诱导Mut+和Muts型转化子表达目的蛋白4d,取培养产物冻干浓缩,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筛选出能特异表达目的蛋白的菌株,分析蛋白的含量及纯度.结果:重组人巨细胞病毒可在甲醇利用快速型毕赤酵母中有效表达,其表达量约占培养上清分泌蛋白的76 5%.结论:重组人巨细胞病毒(HCMV)嵌合肽可在真核细胞毕赤酵母中成功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巨细胞病毒 hcmv 嵌合肽 毕赤酵母 基因表达 基因工程 病毒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酶M1GS-T6对HCMV UL97基因RNA片段体外切割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欣 李弘剑 +3 位作者 李月琴 何华坤 邹奕 周天鸿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7-331,共5页
目的:研究M1GS核酶对HCMV UL97 mRNA的体外切割作用。方法:针对HCMV UL97 mRNA T6位点设计与之互补的引导序列(Guide Sequence,GS),将其共价结合至大肠杆菌核酶P催化亚基(M1 RNA)的3′末端,构建M1GS-T6核酶,并用其对UL97基因亚克隆片段... 目的:研究M1GS核酶对HCMV UL97 mRNA的体外切割作用。方法:针对HCMV UL97 mRNA T6位点设计与之互补的引导序列(Guide Sequence,GS),将其共价结合至大肠杆菌核酶P催化亚基(M1 RNA)的3′末端,构建M1GS-T6核酶,并用其对UL97基因亚克隆片段转录产物进行体外靶向切割实验。结果:核酶M1GS-T6具备特异性切割靶分子UL97mRNA的能力。结论:核酶M1GS-T6具备特异性切割活性,为进一步研究HCMV病毒基因功能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hcmv) UL97 核酶P M1GS-T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献血员HCMV-DNA
3
作者 叶冬青 郝加虎 +3 位作者 黄芬 胡兆平 蒋作君 余新炳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60,共4页
目的 了解献血员血清中HCMV核酸含量。方法 采用FQ -PCR法定量检测 36 3例献血员的血清标本。结果 经FQ -PCR检测 ,血清标本HCMVDNA平均拷贝数为 1 2× 10 5基因拷贝 /μl。献血员的血清HCMV含量在不同性别及职业、文化程度、经... 目的 了解献血员血清中HCMV核酸含量。方法 采用FQ -PCR法定量检测 36 3例献血员的血清标本。结果 经FQ -PCR检测 ,血清标本HCMVDNA平均拷贝数为 1 2× 10 5基因拷贝 /μl。献血员的血清HCMV含量在不同性别及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水平、献血次数、献血年限、ALT水平、是否定期献血组间均差异无显著性 ,只是在不同年龄段之间有差别。以FQ -PCR为“金标准” ,发现ELISA法灵敏度为 6 7 89% ,特异度为 93 16 % ,阳性预测值为 95 4 3%。结论 FQ -PCR能够避免PCR后处理导致的假阳性污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mv-DNA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人巨细胞病毒 献血员 FQ-PCR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MV基因在人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中表达的差异性研究
4
作者 杨瑞 王斌 +6 位作者 钱冬萌 李玲 周雯 王桐梅 胡明 陈豪 宋旭霞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25-31,共7页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种属特异性机制尚不清楚。研究通过检测HCMV AD169体外感染人胚胎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 fibroblast,HEF)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 fibroblast,MEF)后病毒基因的表达情况,探讨HCM...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种属特异性机制尚不清楚。研究通过检测HCMV AD169体外感染人胚胎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 fibroblast,HEF)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 fibroblast,MEF)后病毒基因的表达情况,探讨HCMV种属特异性的可能分子机制。首先用HCMV AD169(MOI=5)分别感染HEF和MEF,相差显微镜逐日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RT-PCR检测HCMV即刻早期(IE1、IE2)、早期(UL84)和晚期基因(UL83)的表达情况;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病毒基因编码蛋白表达的情况。形态学观察发现HEF感染HCMV后逐渐变大变圆并相互融合,第4天可见典型的HCMV特征性病变效应,而MEF则未出现上述的变化;RT-PCR和Western-blot表明HEF组表达即刻早期基因IE1和IE2、早期基因UL84和晚期基因UL83 mRNA以及各基因所编码的蛋白,且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模拟感染组(P﹤0.01);而MEF组仅IE1和IE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HEF组(P﹤0.05),而高于模拟感染组(P﹤0.01)。免疫荧光检测发现HEF感染72 h表达IE和UL83蛋白,而MEF则无明显表达。以上结果表明,HCMV不能在MEF中复制并产生完整子代病毒颗粒,且病毒基因表达阻止在IE2基因表达之后和UL84基因表达之前,其种属特异性可能与即刻早期蛋白低水平的表达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人胚胎成纤维细胞 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即刻早期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hcmvIL-10的表达纯化及免疫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曾智 高艳 +4 位作者 冯晶晶 田可港 浮苗 彭颖 郑晓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68-973,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巨细胞病毒白细胞介素10(hcmvIL-10)对单核细胞的免疫抑制活性及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重组的原核表达质粒pMal-c2X-hcmvIL-10和pMal-c2X-hIL-10转化受体菌E.coli 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采用Amylose-resin亲... 目的:探讨重组人巨细胞病毒白细胞介素10(hcmvIL-10)对单核细胞的免疫抑制活性及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重组的原核表达质粒pMal-c2X-hcmvIL-10和pMal-c2X-hIL-10转化受体菌E.coli 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采用Amylose-resin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并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75)进行二次纯化。纯化的重组蛋白hcmvIL-10和人白细胞介素10(hIL-10)分别与THP-1细胞作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TNF-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与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THP-1细胞HLA-DR mRNA及HLA-DR分子的表达;采用功能分类Th1-Th2-Th3 PCRARRAY检测分化相关基因表达谱。结果:重组蛋白hcmvIL-10和hIL-10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与目的相符;不同浓度(2、10和50 ng/ml)重组hcmvIL-10和hIL-10分别与经PHA诱导的THP-1细胞作用48小时后,培养上清液中TNF-α的浓度分别为:(3.8±0.96)pg/ml、(1.95±0.51)pg/ml、(1.6±0.45)pg/ml和(2.49±0.43)pg/ml、(1.77±0.38)pg/ml、(0.98±0.16)pg/ml,除2 ng/ml重组hcmvIL-10处理组外,其它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不同浓度重组hcmvIL-10和hIL-10分别与THP-1细胞作用48小时后,HLA-DR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6±0.025、0.76±0.023、0.75±0.017和0.73±0.017、0.61±0.017、0.55±0.015,HLA-DR分子的表达分别为:(11.5±0.44)%、(10.1±0.30)%、(9.1±0.38)%和(10.9±0.10)%、(9.7±0.50)%、(7.5±0.32)%,除2 ng/ml重组hcmvIL-10处理组外,其它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功能分类Th1-Th2-Th3 PCR ARRAY共检测84个分化相关基因,hcmvIL-10处理组共有8个基因差异表达,上调基因为IL-12RB2、NFATC2、SOCS2、TYK2、GFI1和CEBPB,下调基因为CD80和CTLA4;hIL-10处理组共有5个基因差异表达,上调基因为SOCS2,下调基因为CD80、CD28、CTLA4和IL-6。结论:重组蛋白hcmvIL-10可抑制THP-1细胞分泌TNF-α,下调THP-1细胞HLA-DR分子的表达,类似hIL-10的免疫抑制功能;重组蛋白hcmvIL-10可影响THP-1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其差异表达基因与hIL-10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巨细胞病毒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0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MV感染对恶性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及ATF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桐梅 钱冬萌 +5 位作者 胡明 李玲 张丽 陈豪 杨瑞 王斌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7-21,共5页
人巨细胞病毒(HCMV)能够诱导肿瘤细胞的恶性转化,但其分子机制尚有待进一步探索。探讨HCMV是否通过调控转录激活因子5(ATF5)的表达变化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增殖。采用HCMV AD169株(MOI=5)感染神经胶质瘤U87细胞株,MTT方法观察HCMV感染0、12... 人巨细胞病毒(HCMV)能够诱导肿瘤细胞的恶性转化,但其分子机制尚有待进一步探索。探讨HCMV是否通过调控转录激活因子5(ATF5)的表达变化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增殖。采用HCMV AD169株(MOI=5)感染神经胶质瘤U87细胞株,MTT方法观察HCMV感染0、12、24、48 h后细胞的增殖活性。Real-time PCR及Western-blot检测HCMV感染U87细胞后ATF5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以慢病毒为载体的靶向ATF5小干扰RNA构建载体,敲低ATF5表达水平后感染HCMV,MTT检测病毒感染细胞的增殖活性变化。HCMV感染神经胶质瘤U87细胞后,与未感染组比较,增值活性明显升高(P<0.05),ATF5表达水平上升,表明HCMV感染使胶质瘤细胞增殖活性提高,细胞抗凋亡能力增强。成功构建沉默ATF5细胞系siATF5 U87,HCMV感染siATF5 U87细胞后使细胞增殖活性减弱,抗凋亡能力下降。以上实验结果表明,HCMV感染上调胶质瘤U87细胞ATF5的表达水平,促进细胞的增殖。因此HCMV感染可能通过调控ATF5信号通路增加细胞恶性性状,为治疗胶质瘤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细胞U87 人巨细胞病毒 细胞增殖 转录激活因子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牙周炎龈下HCMV和EBV感染及其混合感染率与牙周病变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林海燕 傅柏平 陈莉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9-273,共5页
目的了解慢性牙周炎(CP)龈下标本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和混合感染率及其与CP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分别以HCMV糖蛋白B(gB)基因和EBV核抗原2(EBNA2)为靶基因,采用套式PCR(nPCR)检测130例CP患者、65例牙龈炎患... 目的了解慢性牙周炎(CP)龈下标本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和混合感染率及其与CP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分别以HCMV糖蛋白B(gB)基因和EBV核抗原2(EBNA2)为靶基因,采用套式PCR(nPCR)检测130例CP患者、65例牙龈炎患者和35例牙周健康者共920份龈下标本中的HCMV及EBV-1和EBV-2。以牙龈指数(GI)、牙周附着丧失(AL)和牙周袋深度(PD)为观察指标,了解HCMV和EBV-1或EBV-2感染及其混合感染与CP牙周炎症和牙周破坏程度的关系。结果CP标本HCMV阳性率(63.5%)、EBV-1(27.9%)和EBV-2(9.8%)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牙龈炎(49.2%,16.9%,3.1%)和健康牙周标本(40.0%,13.6%,0.07%)。CP标本HCMV和EBV-1(18.5%)、HC-MV和EBV-2(7.5%)混合感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牙龈炎标本(4.2%,0.08%)和健康牙周标本(2.1%,0.07%)。牙龈炎和健康牙周标本上述检测阳性率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EBV-1或EBV-2感染与GI、AL、PD均无关。HCMV感染、HCMV和EBV-1及HCMV和EBV-2混合感染虽与GI均无关,但与AL和PD密切相关。结论HCMV或EBV-1、EBV-2感染可能参与CP发病。HCMV感染与CP牙周破坏中有重要作用,EBV-1与HCMV混合感染时可加重CP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慢性牙周炎 人巨细胞病毒 EPSTEIN-BARR病毒 感染 牙周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胶质瘤细胞ATF5表达水平对HCMV复制的影响
8
作者 张雪 钱冬萌 +5 位作者 胡明 陈豪 李玲 张丽 宋旭霞 王斌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25-32,共8页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在神经胶质瘤细胞中的复制水平不一,其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下调转录激活因子5(ATF5)在神经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检测HCMV感染神经胶质瘤细胞后病毒复制水平的变化。首先用HCMV AD169(MOI=5...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在神经胶质瘤细胞中的复制水平不一,其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下调转录激活因子5(ATF5)在神经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检测HCMV感染神经胶质瘤细胞后病毒复制水平的变化。首先用HCMV AD169(MOI=5)分别感染U87、SY5Y及A172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分别在24、48、72、96、120 h取各时间点上清液检测病毒滴度;Real-time PCR检测HCMV即刻早期基因(IE2)、早期基因(UL44)、晚期基因(UL99)及ATF5的表达情况;Western-blot检测病毒基因编码蛋白及ATF5表达的情况。结果显示HCMV在U87、SY5Y细胞中复制水平与病毒在A172细胞中复制水平相比,U87、SY5Y细胞组明显高于A172细胞组(P<0.05),ATF5表达在U87、SY5Y细胞组与A172细胞组相比,U87、SY5Y细胞组ATF5表达明显高于A172组(P<0.05);利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下调ATF5在U87、SY5Y细胞的表达,用HCMV感染细胞检测病毒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ATF5表达下调可抑制HCMV的复制(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胶质瘤细胞中下调ATF5表达水平可以抑制HCMV的复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转录激活因子5 复制 人胶质瘤细胞 病毒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黄连对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小鼠肝组织病毒DNA载量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吴建军 刘贵育 +3 位作者 陈贵海 候舒 方草晖 王明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1-624,共4页
目的研究双黄连(Shuanghuangliang,SHL)粉针剂对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的小鼠肝组织病毒DNA载量的影响。方法以HCMV感染小鼠建立小鼠肝炎模型后,用不同剂量双黄连腹腔注射进行治疗。用药10d后,颈椎脱臼处死动物... 目的研究双黄连(Shuanghuangliang,SHL)粉针剂对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的小鼠肝组织病毒DNA载量的影响。方法以HCMV感染小鼠建立小鼠肝炎模型后,用不同剂量双黄连腹腔注射进行治疗。用药10d后,颈椎脱臼处死动物取肝脏,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小鼠肝组织HCMVDNA载量;HE染色法对肝脏组织作病理检查;眼眶静脉丛采血用于ALT、AST酶活性的测定。结果双黄连大、中剂量治疗组肝组织中HCMVDNA载量平均值分别为8.3261copies/mg、9.1476copies/mg,较感染模型组(载量平均值为3875.4760copies/mg)降低(P<0.01),与更昔洛韦(ganciclovir,DHPG)治疗组(载量平均值为9.3280copies/mg)差异无显著性(P>0.05),双黄连小剂量组(载量平均值为3812.8980copies/mg)与感染模型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双黄连大、中剂量治疗组肝脏ALT、AST水平较模型组降低,病理损伤明显减轻;小剂量治疗组与感染模型组无差异;双黄连大、中剂量组和更昔洛韦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双黄连能明显降低HCMV感染小鼠肝组织中病毒DNA载量,能减轻HCMV性肝炎模型鼠肝功能损害,改善肝脏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双黄连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的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夏吉荣 王富兰 祝继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95-197,共3页
目的 :调查人类巨细胞病毒 (HCMV)活动性感染人群的分布及流行病学特征 ,为预防和诊治HCMV活动性感染提供证据。方法 :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HCMV活动性感染的特异性抗体HCMV -IgM ,并对HCMV -IgM检测人群进行分析。结果 :90例健康人群血... 目的 :调查人类巨细胞病毒 (HCMV)活动性感染人群的分布及流行病学特征 ,为预防和诊治HCMV活动性感染提供证据。方法 :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HCMV活动性感染的特异性抗体HCMV -IgM ,并对HCMV -IgM检测人群进行分析。结果 :90例健康人群血清HCMV活动性感染率为 0 ;5 315例孕妇血清HCMV -IgM检测中有 30 3例为阳性 ,HCMV活动性感染率平均为 5 .70 % ,但孕妇HCMV活动性感染率有逐年下降趋势 ;5 1例不明原因的黄疸患者、16例器官移植患者、3例发热待查患者 ,HCMV活动性感染率分别为 3.92 %、12 .5 %、0 %。结论 :移植患者、孕妇、不明原因的黄疸患者易受HCMV活动性感染 ,临床上应将其作为高危人群常规筛查HCMV -Ig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感染 hcmv-IG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巴山区孕妇人巨细胞病毒宫内感染与UL54、UL97基因突变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盛秋 李芬 +4 位作者 于学文 李琦 韩蓁 李学成 任永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讨秦巴山区孕妇妊娠期人巨细胞病毒(HCMV)宫内感染与HCMV UL54、UL97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228对孕妇血清和新生儿脐血血清中的HCMV DNA,对HCMV DNA阳性者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HCMV UL54、U... 目的探讨秦巴山区孕妇妊娠期人巨细胞病毒(HCMV)宫内感染与HCMV UL54、UL97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228对孕妇血清和新生儿脐血血清中的HCMV DNA,对HCMV DNA阳性者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HCMV UL54、UL97基因501、594及595密码子是否发生突变。结果①228例孕妇血清中HCMV DNA阳性者19例,阳性率为8.33%;新生儿脐血血清中HCMV DNA阳性8例,阳性率为3.51%。在19例HCMV DNA阳性孕妇中,其配对脐血阳性7例,HCMV宫内传播率为36.84%。②HCMVDNA阳性孕妇血清及其配对脐血阳性的标本中均未发现HCMV UL54、UL97基因501、594及595密码子发生突变。结论秦巴山区HCMV宫内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HCMV UL54、UL97基因501、594及595密码子突变无相关性,但不排除存在其他位点突变或其他形式基因异常导致病毒致病性改变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hcmv宫内感染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先天感染小鼠大脑皮质的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明丽 吴建军 +4 位作者 陈科 唐久来 李京培 史百芬 胡勇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8-32,共5页
目的 研究人巨细胞病毒( H C M V) 经小鼠胎盘垂直传播致胎鼠大脑皮质感染的病理学特征。方法 在8 ~12周龄 B A L Bc 雌雄小鼠腹腔内接种 H C M V 后, 交配, 待孕鼠妊娠第7 天及临产时处死动物; 无菌将雌... 目的 研究人巨细胞病毒( H C M V) 经小鼠胎盘垂直传播致胎鼠大脑皮质感染的病理学特征。方法 在8 ~12周龄 B A L Bc 雌雄小鼠腹腔内接种 H C M V 后, 交配, 待孕鼠妊娠第7 天及临产时处死动物; 无菌将雌胎鼠双侧大脑皮质取出, 应用常规组织切片 H E 染色、脑压印片地高辛标记 H C M V 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及病毒分离的方法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组织学检查发现, 雌、胎鼠脑微血管扩张充血, 脑实质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部分神经细胞已变性坏死。在胎鼠脑组织切片上, 还可见到软化灶及受染神经细胞核内 H C M V 特征性嗜碱性包涵体。原位杂交显示, 病毒核酸存在于待产胎鼠脑神经细胞及胶质细胞核内及胞浆内。在胎鼠脑组织悬液中分离出该病毒。结论  H C M V 能通过 B A L Bc 小鼠胎盘致发育中子鼠大脑皮质感染, 发生侵袭性脑膜脑炎性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先天性感染 大脑皮质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瑞珍 杨英珍 +2 位作者 陈世波 陈福真 王玉琦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7年第4期242-244,共3页
近年,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生的病毒病因学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通过应用ELISA、PCR及原位杂交等技术对45例As病人及22例正常者血清及血管组织配对标本检测了HCMV—sIgG、sIgM及HCMV IE、L基因片段,以及其在血... 近年,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生的病毒病因学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通过应用ELISA、PCR及原位杂交等技术对45例As病人及22例正常者血清及血管组织配对标本检测了HCMV—sIgG、sIgM及HCMV IE、L基因片段,以及其在血管组织中的分布.结果显示:As组中HCMV—sIgG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sIgM仅见于As组.HCMV IE及L基因的阳性率也显著高于对照,并且发现HCMV DNA多见于内膜下肌层及中膜平滑肌的细胞核,强烈提示HCMV感染与As的发生密切相关.同时,本文还就HCMV—sIgG及sIgM与HCMV基因检出的关系及意义作了探讨,为As的临床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及针对性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动脉粥样硬化 病因学 检测 sIgM hcm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编码miRNA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唐琦 吴鹏 李国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06-712,共7页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是疱疹病毒β亚科中的代表成员之一,是一种具有囊膜包裹的DNA双链病毒,对免疫耐受群体和先天性感染的婴幼儿具有很高的发病率。HCMV具有潜伏感染和裂解感染两种感染状态。这两种感染过程中均...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是疱疹病毒β亚科中的代表成员之一,是一种具有囊膜包裹的DNA双链病毒,对免疫耐受群体和先天性感染的婴幼儿具有很高的发病率。HCMV具有潜伏感染和裂解感染两种感染状态。这两种感染过程中均有不同的miRNA表达模式。这些miRNA不仅参与胞内宿主或病毒自身基因表达调控与病毒复制,也能调节胞内物质的转运和病毒感染状态的转变等过程。本文就HCMV编码的miRNA,其生物合成机制和生物学功能进行简要综述,为深入研究其生物功能和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 人巨细胞病毒 MIRNA 潜伏感染 裂解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细胞因子对巨细胞病毒感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江振友 肖琼 +2 位作者 林晨 李君武 曹艳英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44,共4页
目的 研究 6种细胞因子 (IL - 1β、IFN -α、IFN -γ、GM -CSF、TGF - β1、bFGF)对人巨细胞病毒 (HCMV)感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HEL)的影响 ,探讨细胞因子在HCMV感染免疫中的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 6种细胞因子分别作用于HEL ,2 4... 目的 研究 6种细胞因子 (IL - 1β、IFN -α、IFN -γ、GM -CSF、TGF - β1、bFGF)对人巨细胞病毒 (HCMV)感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HEL)的影响 ,探讨细胞因子在HCMV感染免疫中的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 6种细胞因子分别作用于HEL ,2 4h后感染病毒 ,研究 6种细胞因子对HCMV感染HEL的影响。结果 在病毒感染前 ,IL - 1β、IFN -α、IFN -γ、bFGF作用于HEL可抑制HCMV的增殖 ;TGF - β1作用于HEL可增加HCMV的增殖 ,上述细胞因子对病毒复制的影响与细胞因子的浓度有关。GM -CSF对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无明显影响。结论 细胞因子在HCMV感染免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细胞因子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培植冬虫夏草水提物抗人巨细胞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蔡豪斌 张旋 +4 位作者 王茂水 郑仲声 秦雪 阳艳华 沈星灿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51,共5页
研究人工培植冬虫夏草水提物对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的抑制作用,并对其抑制机制进行初步研究。通过细胞病变法(CPE)检测虫草水提物的细胞毒性及抗病毒活性,同时采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ting)初步探究虫草水提物抗HCMV的作用靶点... 研究人工培植冬虫夏草水提物对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的抑制作用,并对其抑制机制进行初步研究。通过细胞病变法(CPE)检测虫草水提物的细胞毒性及抗病毒活性,同时采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ting)初步探究虫草水提物抗HCMV的作用靶点。结果表明虫草水提物浓度在0.3 g.L-1以上时能有效抑制HCMV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用虫草水提物处理感染的宿主细胞,HCMV的早期立即蛋白IE1、IE2及早期蛋白UL84的表达均明显受到抑制。虫草水提物可作为潜在的抗HCMV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水提物 人类巨细胞病毒 人包皮成纤维细胞 细胞病变 抗病毒药物 免疫印迹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巴山区人巨细胞病毒gN基因型分布及其与宫内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静 李芬 +2 位作者 宋晖 张欣文 Huang Hui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8-751,共4页
目的探讨陕西秦巴山区母婴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流行株的包膜糖蛋白gN基因型分布及其与HCMV宫内感染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34例孕期妇女血清中HCMV-Ig M及HCMV-IgG,判断秦巴山区孕期妇女HCMV感染情况;采用PCR方法检测孕... 目的探讨陕西秦巴山区母婴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流行株的包膜糖蛋白gN基因型分布及其与HCMV宫内感染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34例孕期妇女血清中HCMV-Ig M及HCMV-IgG,判断秦巴山区孕期妇女HCMV感染情况;采用PCR方法检测孕妇血清和新生儿尿液中的HCMV gN基因,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SacⅠ、SalⅠ和ScaⅠ分别对HCMVgN基因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结果①434例孕妇血清中HCMV-Ig M阳性35例,阳性率8.06%;HCMVgN DNA阳性25例,阳性率为5.76%。新生儿尿液中HCMVgN DNA阳性17例,阳性率为3.92%。在35例HCMV-Ig M阳性孕妇中,其配对新生儿尿液HCMV gN DNA阳性11例,HCMV宫内传播率为31.43%。②42例HCMV gN DNA阳性标本(25例孕妇及17例新生儿)gN3型2例、gN4型40例,8例症状性HCMV感染婴儿与8例无症状性感染婴儿及其母亲均具有相同的基因型gN4型;1例病理性黄疸患儿与其母亲基因型为gN3。③新生儿感染症状及预后与基因型之间无相关性。结论陕西秦巴山区母婴HCMV流行株以gN4型为主。gN3、gN4基因型可引起母婴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先天性感染 糖蛋白N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牙周状态下龈下菌斑中人类巨细胞病毒的检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颖 章锦才 张蕴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 :研究人类巨细胞病毒 (HCMV)与慢性牙周炎及其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 6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 (男性 2 7例 ,女性 3 5例 )的牙周炎活动部位 ,牙周炎静止部位 ,以及轻度龈炎部位的龈下菌斑 ,使用SeekVi ralDNAkit试剂盒提取DNA ,... 目的 :研究人类巨细胞病毒 (HCMV)与慢性牙周炎及其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 6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 (男性 2 7例 ,女性 3 5例 )的牙周炎活动部位 ,牙周炎静止部位 ,以及轻度龈炎部位的龈下菌斑 ,使用SeekVi ralDNAkit试剂盒提取DNA ,采用巢式PCR法检测HCMV ,比较同一患者不同牙周状态的检出率并加以分析。结果 :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炎活动部位、牙周炎静止部位、轻度龈炎部位的HCMV检出率为分别为 3 8.7%、14 .5 %、12 .9% ;HCMV在牙周炎活动部位的检出率高于牙周炎静止期部位 (P <0 .0 5 ) ,以及轻度龈炎部位 (P <0 .0 5 ) ;牙周炎静止部位与轻度龈炎部位的HCMV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提示HCMV感染与慢性牙周炎及其活动性的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巨细胞病毒 菌斑 慢性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对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建贤 王斌 +3 位作者 李红 胡勇 胡雪莹 王明丽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内皮功能异常与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致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的关系,及其在NLB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NLBP组50例,对照组36例,检测尿沉渣HCMV-DNA和包涵体,外周血HCMV-IgM、IgG和内皮素水平。结果NLBP组尿HCMV-DNA和包涵体,血HCM... 目的探讨内皮功能异常与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致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的关系,及其在NLB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NLBP组50例,对照组36例,检测尿沉渣HCMV-DNA和包涵体,外周血HCMV-IgM、IgG和内皮素水平。结果NLBP组尿HCMV-DNA和包涵体,血HCMV-IgM、IgG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NLBP组内皮素水平增高(P<0·05)。结论NLBP常伴有HCMV感染及内皮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 人巨细胞病毒(hcmv) 内皮素(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元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
20
作者 胡闻 王明丽 +1 位作者 陈柯 唐久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36-338,共3页
目的 :研究人巨细胞病毒 (HCMV)经小鼠胎盘垂直传播致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病理改变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特征。方法 :在 8~ 12周龄Balb/c雌雄小鼠腹腔内接种HCMV后 ,交配 ,待孕鼠临产时剖腹取出 10份胎鼠双侧大脑皮质 ,用光镜和透射电射观... 目的 :研究人巨细胞病毒 (HCMV)经小鼠胎盘垂直传播致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病理改变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特征。方法 :在 8~ 12周龄Balb/c雌雄小鼠腹腔内接种HCMV后 ,交配 ,待孕鼠临产时剖腹取出 10份胎鼠双侧大脑皮质 ,用光镜和透射电射观察了神经元的显微和超微结构 ,同时进行了病毒分离。结果 :光镜下可见胎鼠脑微血管扩张充血 ,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 ,残存的神经元缺血性改变 ,间质水肿 ;可见到软化灶及受染神经元核内及胞质内HCMV特征性嗜碱性和嗜酸性包涵体 ,电镜下可见受染神经元核仁消失 ,胞质内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等重要细胞器结构严重破坏呈空泡状或溶解 ;并找到人类疱疹病毒样颗粒。病毒分离阳性。在同时设置的正常对照组则无上述阳性发现。结论 :HCMV能通过小鼠胎盘感染子代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先天性感染 大脑皮质 超微结构 小鼠 宫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