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抽象劳动: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研究的新视角
1
作者 王绍梁 何云峰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120,159,160,共12页
当前学界关于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的研究遇到了瓶颈,主要表现为:异化劳动理论的人本主义阐释困境、传统剥削理论的主体性悖论以及资本逻辑与生产(劳动)逻辑的对立。这些问题指向的是,在现实与逻辑的双重维度上寻找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研... 当前学界关于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的研究遇到了瓶颈,主要表现为:异化劳动理论的人本主义阐释困境、传统剥削理论的主体性悖论以及资本逻辑与生产(劳动)逻辑的对立。这些问题指向的是,在现实与逻辑的双重维度上寻找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研究的新视角。对此,我们首先要区分资本、资本物与资本人格化,将资本价值还原为抽象劳动,把批判对象从异化劳动深化为抽象劳动,进而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规定出发,把剥削理解为抽象劳动再生产自身的中介,并以此为基础重新解读资本运动的本质及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建构过程表现出与黑格尔自我意识运动逻辑的同构性质,资本形态的循环展开正是抽象劳动以自身为起点和终点的主体化运动过程。然而,资本逻辑作为抽象劳动的衍生物并不能上升为统摄一切的绝对精神,而必须依赖人的感性劳动。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象劳动 人本主义 异化劳动 资本逻辑 剥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农村劳动力迁移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文选 张晓艳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8-21,共4页
根据对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的不同解释,把国外有关劳动力迁移的主要文献分为三类:传统的劳动力迁移理论(包括刘易斯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托达罗模型)、人力资本劳动力迁移理论和新劳动力迁移理论。目前国内研究劳动力迁移的文献主... 根据对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的不同解释,把国外有关劳动力迁移的主要文献分为三类:传统的劳动力迁移理论(包括刘易斯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托达罗模型)、人力资本劳动力迁移理论和新劳动力迁移理论。目前国内研究劳动力迁移的文献主要以传统劳动力迁移理论和人力资本劳动力迁移理论为研究基础,而对新劳动力迁移理论的借鉴和应用还比较罕见,因此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劳动力迁移理论 人力资本劳动力迁移理论 新劳动力迁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迁移谜题”的解释——人力资本差异视角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秀芝 孙妍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67,共11页
基于两种人力资本差异视角,构建理论模型,探究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迁移谜题"现象,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劳动力人力资本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并没有影响,而转移劳动力的不同层次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有正向作用。... 基于两种人力资本差异视角,构建理论模型,探究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迁移谜题"现象,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劳动力人力资本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并没有影响,而转移劳动力的不同层次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有正向作用。随着劳动力转移规模的不断扩大,附着在转移劳动力身上的人力资本量流出较多。中、高层次人力资本的外溢及农村人力资本的弱化是城镇化进程中"迁移谜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为此,应对外流的人力资本进行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迁移谜题 人力资本差异 劳动力转移 城乡收入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供给转变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联度 被引量:10
4
作者 屈小博 程杰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0-118,共9页
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转移带来的配置效率改善是促成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但这一积极作用正在消失。通过政策调整提高劳动参与率、挖掘劳动供给潜力,是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提高劳动参与率、挖掘劳动供给潜力,应... 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转移带来的配置效率改善是促成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但这一积极作用正在消失。通过政策调整提高劳动参与率、挖掘劳动供给潜力,是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提高劳动参与率、挖掘劳动供给潜力,应深化劳动力市场制度改革;继续提升劳动力市场效率;改革社会保障制度,使之与劳动力市场相适应;增加人力资本存量、提高人力资本质量,使劳动供给能够适应经济结构转变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迁徙 人力资本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力迁移与代际收入流动性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勇辉 李小琴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50,共12页
利用CFPS数据对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力迁移与代际收入流动性的相关关系进行探讨,通过logistics模型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教育在迁移决策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并且迁移可以大幅度提高代际收入流动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无论是对于迁移人群还... 利用CFPS数据对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力迁移与代际收入流动性的相关关系进行探讨,通过logistics模型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教育在迁移决策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并且迁移可以大幅度提高代际收入流动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无论是对于迁移人群还是未迁移人群,人力资本投资都是提高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有效方式。因此,要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性提高,防止阶层固化,必须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并且对落后地区加强职业培训及就业指导,降低高等教育的门槛,促进劳动力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投资 劳动力迁移 代际收入流动 家庭动态追踪调查 二元逻辑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劳动力现代化素质的经济解释——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4
6
作者 朱娅 周力 应瑞瑶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5-141,共7页
基于英克尔斯的"现代性量表",本研究利用2009年课题组对江苏省631位农村劳动力的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法测度了农村劳动力的现代化素质,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现代化素质的影响因素。结论表明:(1)沟通能力、主观意识... 基于英克尔斯的"现代性量表",本研究利用2009年课题组对江苏省631位农村劳动力的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法测度了农村劳动力的现代化素质,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现代化素质的影响因素。结论表明:(1)沟通能力、主观意识、内在涵养、开放观念、公共权责、经营能力、生存能力等7个因子代表性地刻画了农村劳动力的现代化素质;(2)整体看来,仍在外群体的现代化素质较高,其次为已经回流群体,从未外出群体的现代化素质最低;(3)农村劳动力的现代化素质主要受到了劳动力迁移、人力资本和个人特征等因素的影响。长远看来,鼓励具备较高现代化素质的农村劳动力返乡建设现代农业,对于我国农业又好又快发展而言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素质 农村劳动力转移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基本特征及投资战略研究 被引量:35
7
作者 刘文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27,共6页
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原因,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加大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建立合理的投资机制将对促进农村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农村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投资 农村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劳动者迁移对人力资本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桂娥 夏兴园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0-73,共4页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人力资本理论诞生以后 ,人力资本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愈来愈深入人心。对于人力资本投资 ,人们更多的关注的是教育和保健的作用 ,而对劳动者迁移对人力资本的影响研究还不够。本文着重论述劳动者迁移对人力资本的影响 ,...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人力资本理论诞生以后 ,人力资本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愈来愈深入人心。对于人力资本投资 ,人们更多的关注的是教育和保健的作用 ,而对劳动者迁移对人力资本的影响研究还不够。本文着重论述劳动者迁移对人力资本的影响 ,并对进一步激活我国劳动力市场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者 迁移 人力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人力资本与乡村劳动力迁移 被引量:5
9
作者 高一兰 黄晓野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4-152,共9页
本文构建制度框架下政府与乡村迁移者博弈模型说明政府政策选择机制形成与迁移者决策过程。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目标决定迁移者迁移策略,城市发展能否从迁移中获得利益决定政府对迁移的管制程度,农业发展能否为迁移提供支持决... 本文构建制度框架下政府与乡村迁移者博弈模型说明政府政策选择机制形成与迁移者决策过程。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目标决定迁移者迁移策略,城市发展能否从迁移中获得利益决定政府对迁移的管制程度,农业发展能否为迁移提供支持决定迁移者的迁移决策。迁移者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影响政府策略与迁移者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改善乡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积累条件有助于加速迁移进程,减少城市劳动力市场对迁移者的歧视,提高城市化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 人力资本 乡村劳动力迁移 动态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投资对贫困地区农民增收作用的实证分析——对湖南西部贫困县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纯阳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4,共6页
本文以湖南西部贫困县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对典型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改善贫困地区农民个人及其家庭的收入状况,证明了人力资本理论的一般性分析结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人力资本投资... 本文以湖南西部贫困县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对典型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改善贫困地区农民个人及其家庭的收入状况,证明了人力资本理论的一般性分析结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人力资本投资的几种主要形式中,教育和劳动力迁移对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产生着几乎同等重要的作用。技术培训对于增加农户经营性收入有效,而对增加外出务工收入的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投资 西部贫困县 贫困地区 实证分析 农民增收 湖南 人力资本理论 外出务工收入 农民收入 劳动力迁移 经营性收入 实证研究 收入状况 主要形式 技术培训 适用性 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论”中的劳工迁移观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梁茂信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2-131,共10页
二战结束后,随着美国科技革命的展开和经济结构中服务业的崛起,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了经济繁荣和社会失业率并行攀升的趋势。对此,以西奥德.舒尔茨为代表的经济学家通过实践和潜心研究,提出了颇有影响的人力资本论,其中关于劳工... 二战结束后,随着美国科技革命的展开和经济结构中服务业的崛起,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了经济繁荣和社会失业率并行攀升的趋势。对此,以西奥德.舒尔茨为代表的经济学家通过实践和潜心研究,提出了颇有影响的人力资本论,其中关于劳工迁移的精辟论述具有很强的历史和现实性价值,但是,其中的局限性也十分突出,尤其是强调区域工资差异的论述似有以偏概全之嫌。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近现代史上的跨国移民以及二战后美国以劳工为核心的人口流动,都证明了该理论中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论 劳工迁移 推-拉理论 社区网络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影响之实证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祺 王桂新 《西北人口》 CSSCI 2008年第2期98-103,共6页
本文分析了我国的人口素质存量现状、各省对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净迁移率、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力资本等与人均GDP的关系。使用了横截面回归和1990年、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面板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发现:其一,人力资本教育投资发挥... 本文分析了我国的人口素质存量现状、各省对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净迁移率、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力资本等与人均GDP的关系。使用了横截面回归和1990年、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面板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发现:其一,人力资本教育投资发挥着重要效应,平均受教育年限对提高人均GDP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8年平均受教育年限是个基本分界点;其二,区域间存在较大的人力资本利用效率的差异,有10个省市人力资本利用效率较高,其中90%集中在东部地带。其三,人口迁移对人均GDP即经济效率的提高有显著性影响。文章呼吁重视9年义务教育、鼓励人口自由迁移和充分把握我国的人口机会窗口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 平均受教育年限 人力资本利用效率 人口迁移 人口红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芳琴 于维生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5-30,共6页
以非均衡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具有人力资本因素的劳动力市场非均衡模型,探讨了引入人力资本因素后非均衡劳动力市场如何变化,以及在不同的非均衡区域的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对人力资本因素的要求和影响,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经济决策方法... 以非均衡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具有人力资本因素的劳动力市场非均衡模型,探讨了引入人力资本因素后非均衡劳动力市场如何变化,以及在不同的非均衡区域的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对人力资本因素的要求和影响,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经济决策方法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衡理论模型 人力资本 劳动力市场 政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卓 余骏舟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5,共15页
劳动力流动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带动农村家庭增收致富,从而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奠定基础。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8年数据,首先利用A-F方法从收入、教育、健康、资产、住房、生活水平、社会保障、主观态度八个维度对... 劳动力流动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带动农村家庭增收致富,从而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奠定基础。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8年数据,首先利用A-F方法从收入、教育、健康、资产、住房、生活水平、社会保障、主观态度八个维度对农户多维相对贫困剥夺得分进行测度,利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倾向匹配得分法实证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其次,将流动的劳动力是否有资金汇回纳入分析框架,进一步佐证劳动力流动的减贫效应。再次,采用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社会资本减贫机制。最后,利用面板随机Probit模型从单个维度分别探究劳动力流动的减贫效应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1)无论流动的劳动力是否有资金汇回,劳动力流动能够显著缓解农户多维相对贫困且具有稳健性。(2)劳动力流动可以通过扩大其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声望缓解农户多维相对贫困。(3)劳动力流动显著缓解除教育以外物质层面的贫困维度,但加剧了社会保障及主观态度维度的贫困。(4)劳动力流动增加了低人力资本水平农村家庭及中年期、老年期农村家庭陷入社会保障维度贫困的概率,降低了青年期家庭陷入社会保障维度贫困的概率,增加了中、低人力资本水平农村家庭及青年期农村家庭陷入主观态度维度贫困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贫困 劳动力流动 社会资本 人力资本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力资本投资的酒店业劳动力迁移研究——珠海、澳门酒店业实证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鹏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0-84,共5页
劳动力成本上涨成为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它也是推动第三产业转型的重要原因。酒店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流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但是从人力资本角度的研究很少。本文运用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对珠海向澳门的劳动力迁... 劳动力成本上涨成为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它也是推动第三产业转型的重要原因。酒店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流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但是从人力资本角度的研究很少。本文运用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对珠海向澳门的劳动力迁移现象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基础工资差距是导致酒店业劳动者个体迁移的主要原因,而两地员工福利水平的差距及地理临近性进一步增加了酒店业个体劳动者迁移的愿望。文章最后建议,珠海酒店企业可以采取增加员工收入、完善员工福利保障及创新盈利模式的措施来解决员工高流动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酒店 劳动力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视角下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秦秋红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4-88,共5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发了留守儿童问题。本文从人力资本的视角分析了留守儿童的现状以及引致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提出从二元经济结构社会下的制度改革入手,突破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的约束,消除城市社会对农民工的歧视,以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 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发了留守儿童问题。本文从人力资本的视角分析了留守儿童的现状以及引致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提出从二元经济结构社会下的制度改革入手,突破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的约束,消除城市社会对农民工的歧视,以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为全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人力资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留守儿童 人力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理论批判与劳动者主体性的当代反思--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角看 被引量:5
17
作者 袁立国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5-51,共7页
20世纪由舒尔茨开创的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了一种典型的新自由主义风格,即通过把经济学延展为社会分析的一般方法,进而把资本逻辑普遍化。这一理论认为,在古典经济学中,劳动被视为一种抽象化的被动因素,而“完整的资本概念”应该把人包括进... 20世纪由舒尔茨开创的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了一种典型的新自由主义风格,即通过把经济学延展为社会分析的一般方法,进而把资本逻辑普遍化。这一理论认为,在古典经济学中,劳动被视为一种抽象化的被动因素,而“完整的资本概念”应该把人包括进来,也就是基于对劳动者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最大程度地发挥劳动者主体性以实现经济增值。人力资本理论对劳动的重新主体化,造成了劳动者成为资本家的幻象。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野中,人力资本理论并未超越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从属,困囿于资本主义内的任何劳动主体性建构都是伪主体。但由于后福特制生产的非物质化、智能化转向,使其具备了一定的劳动解放的潜能,这与马克思所揭示的大工业所造成的劳动趋势具有相通之处,成为在当代语境下继续思考劳动解放的重要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理论 劳动者主体性 非物质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迁移的人力资本集聚效应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5期21-25,共5页
农村劳动力迁移带来的人力资本集聚对我国区域经济和农村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伴随着区域产业的调整,区域人力资本集聚水平将会随之改变,农村劳动力转移将会面临新的趋势和调整。为了更好的探索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人力资本集聚水平和... 农村劳动力迁移带来的人力资本集聚对我国区域经济和农村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伴随着区域产业的调整,区域人力资本集聚水平将会随之改变,农村劳动力转移将会面临新的趋势和调整。为了更好的探索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人力资本集聚水平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地理集中程度为0.35,其中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形成的城乡收入差距是影响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力资本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集聚程度,需要做到加强劳动力输出组织的建设,促使劳动力的跨区域转移以及改善其劳资关系,努力拓宽劳动力跨区域迁移领域和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迁移 人力资本集聚效应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经济中劳动力迁移对非农就业的影响--中国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云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15,共7页
基于2009年中国农村金融调查数据,本文建立多项Logit就业选择模型,识别劳动力迁移对返乡农民工非农就业的影响,并利用2008年9月之后返乡农民工样本考察劳动力迁移的潜在内生性及可能导致的估计偏误。本文发现:由于内生性的存在,导致劳... 基于2009年中国农村金融调查数据,本文建立多项Logit就业选择模型,识别劳动力迁移对返乡农民工非农就业的影响,并利用2008年9月之后返乡农民工样本考察劳动力迁移的潜在内生性及可能导致的估计偏误。本文发现:由于内生性的存在,导致劳动力迁移效应被高估约8.5个百分点。相比从未迁移的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迁移促使农民工返乡后更多地受雇于非农工作,而对自主创业的影响不大。在中国转型经济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后提高了非农产业技能,为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积累了人力资本。返乡农民工具有更多的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将在中国独特的城市化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迁移 返乡农民工 非农就业 人力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区际流动的选择性及其人力资本再分配效应——基于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敖荣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69-472,共4页
基于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0.095%抽样源代码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省际劳动力流动表现出显著的年龄选择性与技能选择性.这种迁移选择性对我国人力资本的地区再分布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年轻并接受了较高层次教育的劳动力由中西部向东部地区持续... 基于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0.095%抽样源代码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省际劳动力流动表现出显著的年龄选择性与技能选择性.这种迁移选择性对我国人力资本的地区再分布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年轻并接受了较高层次教育的劳动力由中西部向东部地区持续集中,促进了东部地区劳动力年龄结构的年轻化和技能结构的改善,人力资本存量的地区差异也随之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区际流动 年龄选择性 技能选择性 人力资本空间再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