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赋能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及低碳转型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斯琴 田雪岐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4,41,共8页
为了探究数字经济赋能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培育及城市低碳转型的现实路径、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在对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与低碳转型互促机制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宽带中国”试点城市这一准自然实验,以低... 为了探究数字经济赋能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培育及城市低碳转型的现实路径、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在对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与低碳转型互促机制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宽带中国”试点城市这一准自然实验,以低碳转型程度为被解释变量,以数字经济的代理变量“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为核心解释变量,把能源效率、产业结构、消费低碳转型水平作为表征新质生产力的中介变量,利用2011—2022年黄河流域7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推进黄河流域城市低碳转型;2)数字经济的低碳转型效应在黄河流域具有城市等级与城市规模异质性,在中心城市其效应更显著,在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的效应依次递增;3)新质生产力对数字经济低碳转型效应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供给侧能源效率的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其显著助力黄河流域城市低碳转型的两条具体路径。提出了全面推动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重要着力点、多措并举持续推进黄河流域低碳转型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经济 低碳转型 现实路径 双重差分模型 实证分析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止于减碳:空间溢出视角下的低碳转型与城市就业
2
作者 王俊 刘卓菲 +1 位作者 廖寅超 罗荣华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99,共16页
全面理解绿色低碳转型的经济后果,厘清其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方式和途径,对于确保绿色政策有效实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07年至2019年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使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和空... 全面理解绿色低碳转型的经济后果,厘清其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方式和途径,对于确保绿色政策有效实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07年至2019年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使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和空间杜宾模型,探讨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试点城市及周边城市就业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对试点城市而言,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本地城市的就业,且主要影响的是试点城市的高质量就业;第二,试点政策具有虹吸效应,即存在空间维度上的负面溢出效应,会降低试点地区周边城市的就业,并且虹吸效应存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的异质性;第三,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主要通过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和加大政府投资促进城市就业。本文从就业维度丰富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经济后果研究,为国家在更广范围内推广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有助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 低碳转型 城市就业 城市创新 环境规制 绿色经济 “双碳”目标 空间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还是抑制:低碳城市试点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何兵 于秀秀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4,共14页
低碳城市试点在挤出高碳领域外资的同时也会促进低碳领域的外资流入,从而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结构。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城市试点对高碳领域外商直接投资的抑制效应减弱,而对低碳领域外商直接投资的促进效应增强。采用2005—2021年264... 低碳城市试点在挤出高碳领域外资的同时也会促进低碳领域的外资流入,从而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结构。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城市试点对高碳领域外商直接投资的抑制效应减弱,而对低碳领域外商直接投资的促进效应增强。采用2005—2021年26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显著抑制了试点城市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增长,并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路径对外资流入产生抑制作用;低碳城市试点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在东、中、西部地区分别表现为不显著、显著抑制、显著促进;低碳城市试点对经济规模较小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外商直接投资的抑制作用更显著;第一、二、三批低碳城市试点的外商直接投资效应分别为显著抑制、影响不显著、显著促进,表明随着低碳化转型的推进,低碳城市试点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由抑制转为促进;“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强化了低碳城市试点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抑制作用。因此,应加强环境规制,优化投资环境,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并加快数字化转型,在推动经济低碳化转型的同时提升外商直接投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 外商直接投资 低碳化转型 环境规制 人力资本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支持公正转型的基本原则
4
作者 金融支持公正转型课题组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7,共15页
金融支持公正转型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关键一环,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方,基于共同的认识和行为准则,实施负责任的行动。本课题组在厘清金融支持公正转型概念界定及利益相关方角色定位的基础上,阐述了金融... 金融支持公正转型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关键一环,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方,基于共同的认识和行为准则,实施负责任的行动。本课题组在厘清金融支持公正转型概念界定及利益相关方角色定位的基础上,阐述了金融在支持公正转型中的核心作用,对制定金融支持公正转型基本原则的目的及适用情景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结合国际实践案例分析梳理了公正转型及金融支持的相关原则和特点。课题组采用专家问卷调查赋值排序法,择定了社会对话、信息披露、可持续性、计划性、政府引导、“不造成重大损害”、风险管理、可监测可评估等八项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构成了金融支持公正转型的共同行为框架,旨在推动利益相关方公平分担气候转型的成本和收益,确保转型活动的公开透明和可持续性,以形成可预期、可持续的转型结果。最后针对金融支持公正转型面临的现实挑战,确保金融支持公正转型基本原则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有效执行,课题组认为应该为金融支持公正转型提供一个全面、系统和可持续的外部环境和执行框架,并提出完善金融支持公正转型的体制机制建设、标准认定体系、企业文化与治理结构、外部监测评估体系、政策激励以及国际合作等六方面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正转型 转型金融 可持续金融 气候治理 ESG 低碳转型 绿色经济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煤电CCUS规模化发展的电力转型路径优化
5
作者 蔡斌 秦恺承 +4 位作者 杨明煜 薛禹胜 裴飞 李铖炜 陈绎弛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0,共10页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是煤电低碳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煤电CCUS的规模化发展是电力低碳转型的关键措施之一。基于计及煤电CCUS的电力转型技术-经济-排放仿真模型,在给定的参数条件下...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是煤电低碳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煤电CCUS的规模化发展是电力低碳转型的关键措施之一。基于计及煤电CCUS的电力转型技术-经济-排放仿真模型,在给定的参数条件下对不同的煤电发展路径进行仿真,评估了不同煤电CCUS发展规模下电力转型路径的电力、排放与经济类指标,以总经济代价最小为目标函数比选了最优煤电CCUS发展路径。结果表明:煤电CCUS与新能源的协同发展有潜力降低电力低碳转型的总经济代价;在电力转型优化中不应将某个年份后不再新建煤电作为约束条件,应在给定的参数条件下优化煤电CCUS发展路径并分析其对相关参数的敏感性,并强调应及时根据最新的参数条件更新路径优化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电低碳化发展 CCUS规模化 煤电与新能源协同 技术-经济-排放仿真模型 电力转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金融:内涵、框架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遥 张广逍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共17页
随着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低碳转型成为全球共识,各国纷纷提出碳排放控制目标以及净零时间表。传统的绿色金融无法满足碳密集型企业的转型需求,导致各国距离实现净零目标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转型金融应运而生,并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随着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低碳转型成为全球共识,各国纷纷提出碳排放控制目标以及净零时间表。传统的绿色金融无法满足碳密集型企业的转型需求,导致各国距离实现净零目标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转型金融应运而生,并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从转型金融的概念出发,阐述转型金融在优化资源配置和管理转型风险方面的功能作用,并结合国际市场实践明确转型金融的发展前景。通过阐释转型金融发展的逻辑机理,对比分析国际上主流的转型融资方法,形成转型金融发展框架的五大核心要素。为此,今后应加强顶层政策体系的协同与约束力度、统一和完善转型金融的界定标准,并积极开展转型金融相关的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金融 低碳经济 碳密集型企业 转型风险 资源配置 转型融资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孙铭 王茗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114,共13页
基于扩展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利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解析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降低碳排放水平,且该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就其作用机制而言,数字经济能够通过强化环境规制、... 基于扩展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利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解析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降低碳排放水平,且该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就其作用机制而言,数字经济能够通过强化环境规制、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促进产业集聚的方式降低碳排放。进一步考虑数字经济减排效应的空间关联特征后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不仅可以促进本地区碳减排,还有助于降低邻近地区的碳排放。异质性检验表明,在中心城市和高创新能力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显著降低了碳排放,但在外围城市数字经济的碳减排效应不显著,在低创新能力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显著增加了碳排放;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均显著降低了碳排放,且碳减排效应从中西部地区到东部地区呈递减趋势。据此提出大力支持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做好环境规制和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为数字经济发展降低碳排放提供畅通渠道,推进本地区和邻近地区协同碳减排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碳排放 环境规制 产业集聚 人力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经济低碳转型实证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鲁靖 牛子昂 张雨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实现城市经济低碳转型,应关注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经济低碳转型的作用。[方法]基于2000—2019年的283座城市所构成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对促进城市...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实现城市经济低碳转型,应关注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经济低碳转型的作用。[方法]基于2000—2019年的283座城市所构成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对促进城市经济低碳转型的影响。[结果及结论]城市轨道交通不仅有助于促进城市经济低碳转型,还能够推动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进一步促进城市经济低碳转型发展;只有在城市的人口密度满足一定条件时,城市轨道交通才能有效促进城市经济低碳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绿色技术创新 城市经济 低碳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 被引量:3
9
作者 高蕾 田祥宇 柳晓倩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90,共13页
在中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以及促进共同富裕的背景下,利用中国2010年开始实施的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沪深A股2007—2019年的面板数据和多期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表明... 在中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以及促进共同富裕的背景下,利用中国2010年开始实施的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沪深A股2007—2019年的面板数据和多期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够促进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提高。并且采用PSM-DID方法、更换关键变量衡量方式、加入宏观控制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低碳城市试点政策通过调整人力资本结构和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人员人数,有助于增强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国有企业、新企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低碳排放企业以及处于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 企业劳动收入份额 人力资本结构调整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与低碳经济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28
10
作者 马艳 严金强 李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9-123,共5页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需要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归根结底取决于技术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内在统一的。发展低碳经济最根本的是要从生产方式的技术变革入手,将技术结构调整与发展低碳经...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需要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归根结底取决于技术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内在统一的。发展低碳经济最根本的是要从生产方式的技术变革入手,将技术结构调整与发展低碳经济有机结合。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对不同部门的技术差异作了分析,但没有分析部门内部不同技术类型等特点。根据部门内部不同的技术类型,资本技术构成可区分为低碳型技术构成和高碳型技术构成。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表明,技术类型、产业结构是影响碳排放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有机构成 低碳经济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碳排放与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 被引量:15
11
作者 武义青 赵亚南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3-128,F0003,共7页
基于《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的碳排放核算方法,测算1980—2011年河北省二氧化碳排放量、排放强度、人均排放量和单位面积排放量,分析河北省碳排放与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间的相关性。河北省的能源消费量、碳排放量呈现递增... 基于《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的碳排放核算方法,测算1980—2011年河北省二氧化碳排放量、排放强度、人均排放量和单位面积排放量,分析河北省碳排放与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间的相关性。河北省的能源消费量、碳排放量呈现递增趋势,但碳排放强度呈现递减的趋势。河北省的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量主要受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河北省的能源消费量主要集中在唐山、石家庄和邯郸三个城市,应在这三个城市中最先进行节能减排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量 能源消费量 碳排放强度 能源结构 经济增长 低碳经济 工业 经济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转型发展中碳金融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晓燕 张鹏飞 吕月英 《技术经济》 2011年第3期51-57,共7页
对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趋势及我国国内碳金融发展现状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当前在转型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发展山西碳金融的重要对策,包括制定山西碳金融发展战略、以山西省清洁发展机制领导组为基点、加强政府主管部门的主导性、培养专门人才等。
关键词 碳金融 清洁发展机制 低碳经济 碳交易 节能减排 转型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农户组合能源消费选择研究:基于生计资本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萍 柳瑞 +1 位作者 朱礼想 李娜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1-698,共8页
农村能源可持续建设是优化农村现有能耗结构、实施联合空气污染防治、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课题组入户调查数据,采用Probit回归分析法与Tobit回归模型分析农户生计资本对其组合能源消费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显... 农村能源可持续建设是优化农村现有能耗结构、实施联合空气污染防治、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课题组入户调查数据,采用Probit回归分析法与Tobit回归模型分析农户生计资本对其组合能源消费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显著促进商品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消费量;自然资本与非商品能源和常规能源的消费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消费量则相反;物质资本与商品能源的消费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常规能源的消费量则相反。生计资本对农户组合能源消费选择有显著影响,农户人力资本的优化、物质资本及金融资本的积累使得农户更易形成清洁低碳的组合能源消费习惯。合理引导生计资本转型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向清洁化、低碳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应结合当前农村生计状况,通过优化生计资本存量提高农村生活用能保障水平,在加大农村节能意识宣传的同时健全相关配套设施,提高农户环保意愿,以加快农村能源消费的绿色低碳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组合能源 生计资本 能源转型 低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化”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7
14
作者 邹玉娟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8-31,74,共5页
哥本哈根大会标志着"低碳化"时代的到来不可逆转。低碳化可包括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产业以及低碳技术等几个层次的内容,而低碳城市是低碳化的载体。我国由"高碳化"向"低碳化"的转型势在必行,应在经... 哥本哈根大会标志着"低碳化"时代的到来不可逆转。低碳化可包括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产业以及低碳技术等几个层次的内容,而低碳城市是低碳化的载体。我国由"高碳化"向"低碳化"的转型势在必行,应在经济快速发展和低碳化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化 低碳经济 转型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绿色技术创新与碳福利绩效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灿雄 李中斌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2-153,共12页
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提升碳福利绩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选取2012—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以及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碳福利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 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提升碳福利绩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选取2012—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以及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碳福利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显著促进碳福利绩效增长,在检验内生性以及稳健性后该结论仍成立;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可通过绿色技术创新促进碳福利绩效提升;调节效应结果显示,人力资本水平可增强数字经济对碳福利绩效的促进作用;异质性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碳福利绩效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最强,中、西部地区较弱,东北地区最弱。为此,提出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的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碳福利绩效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技术创新 碳福利绩效 人力资本水平 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低碳经济评价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蒋惠园 白帆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15,共5页
在阐述城市低碳经济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方式能源消耗和排放量的比较,以及对城市环境质量和生态影响的分析,以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定量测算了城市轨道交通在节能、减排方面... 在阐述城市低碳经济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方式能源消耗和排放量的比较,以及对城市环境质量和生态影响的分析,以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定量测算了城市轨道交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贡献,在城市环境质量和城市生态方面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低碳经济 节能减排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主成分分析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罗良文 李珊珊 《技术经济》 CSSCI 2012年第6期95-100,106,共7页
在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1985—2009年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趋势,进一步对FDI、ODI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以及前两者对后者的作用途径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985—... 在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1985—2009年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趋势,进一步对FDI、ODI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以及前两者对后者的作用途径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985—2009年期间,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呈不断上升态势,FDI和ODI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均有正面的促进作用,而促进作用的差异主要由作用途径不同导致。最后提出,应积极优化FDI的产业分布结构和来源结构,增加技术寻求型ODI所占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 低碳经济 碳排放 国际资本流动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交易市场与人民币国际化:机制分析、国际经验借鉴及建议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海全 吴强 +1 位作者 唐明知 肖丹然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17,共15页
世界能源体系正处于第三次转型期,传统化石能源使用占比逐渐下降,新能源使用规模不断增加,低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核心能源变革和碳交易市场建设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新的契机。本文从碳排放权稀缺性、战略商品特性、金融属性及能源转型的... 世界能源体系正处于第三次转型期,传统化石能源使用占比逐渐下降,新能源使用规模不断增加,低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核心能源变革和碳交易市场建设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新的契机。本文从碳排放权稀缺性、战略商品特性、金融属性及能源转型的外部条件等角度,探讨碳交易与货币国际化的内在逻辑关系;在借鉴碳交易市场发展促进货币国际化的国别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碳交易市场存在的不足,从完善机制建设、深化金融创新、优化标准体系、推进对外开放等方面提出碳交易-人民币国际化推进路径,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碳交易货币体系中的重要一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 碳金融 绿色金融 能源转型 人民币国际化 国际货币体系 低碳经济 金融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与低碳经济的发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忠民 姚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2-156,共5页
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揭示了社会再生产的基本运行规律,是社会再生产中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的辩证统一。在传统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可将包含资源环境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分解为资源环境部类、生产资料部类和生活... 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揭示了社会再生产的基本运行规律,是社会再生产中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的辩证统一。在传统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可将包含资源环境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分解为资源环境部类、生产资料部类和生活资料部类三个部类之间的交换过程。这一过程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机制为资源环境部类优先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有三个主要路径:基于实物补偿的固碳产业发展,基于价值补偿的碳税征收措施,以及基于补偿交换机制建立的碳排放交易所和森林碳汇市场机制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 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在中国向低碳能源过渡时期的关键作用 被引量:27
20
作者 华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4-98,131-132,共5页
为了实现向低碳转型的目标,分别从能源耗量、资源量和碳排放约束3个不同角度分析了石油、煤和天然气这3种化石能源的博弈走势。结论指出:①从现在到2030年,天然气的总耗量将增长最快,在总能耗的占比也将不断攀升;②石油居一次能源首位... 为了实现向低碳转型的目标,分别从能源耗量、资源量和碳排放约束3个不同角度分析了石油、煤和天然气这3种化石能源的博弈走势。结论指出:①从现在到2030年,天然气的总耗量将增长最快,在总能耗的占比也将不断攀升;②石油居一次能源首位的位置注定要被天然气取代;③天然气在中国低碳能源过渡时期具有节能减排、支撑经济增长、调峰和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的关键作用;④应快速、普及推广分布式冷热电联供能源系统,大力发展天然气汽车/船产业,此举可使中国新增部分的工业及建筑物能效提高一倍,碳排放减少70%,每年将减少1×108 t的石油进口,保障经济发展所需的能源和电力供应,基本解决电网昼夜调峰问题,并且每年将节省数以万亿元计的投资,减少数亿吨的能耗。最后强调指出:能源低碳转型呼唤观念、政策和机制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低碳能源 能效 天然气 冷热电联供 天然气汽车/船 能源战略 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