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6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21通过调节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促进大鼠坐骨神经的损伤修复
1
作者 魏财鸿 刘玉梅 +2 位作者 王贺颖 李军平 贾桦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7-485,共9页
目的:探讨转染miR-21的骨髓基质细胞(BMSCs)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机制。方法:体外采用miR-21激动剂(agomir-21)或阻断剂(antagomir-21)及各自的空载体分别转染大鼠BMSCs,将其分为Control组、agomir-21组、agomir-NC组、antagomir-2... 目的:探讨转染miR-21的骨髓基质细胞(BMSCs)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机制。方法:体外采用miR-21激动剂(agomir-21)或阻断剂(antagomir-21)及各自的空载体分别转染大鼠BMSCs,将其分为Control组、agomir-21组、agomir-NC组、antagomir-21组和antagomir-NC组。制备12 mm含脱细胞神经区域的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将各组细胞用Hoechst33342标记后植入脱细胞神经区域。术后14 d,采用足迹实验、腓肠肌湿重比率测定评价神经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再生神经内神经丝蛋白200(NF200)、髓鞘碱性蛋白(MBP)、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agomir-21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腓肠肌湿重比显著增加(P<0.05);再生神经纤维密度增高、髓鞘标志蛋白表达增加,且BMSCs分化为施万细胞样细胞(SCLCs)的比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miR-21通过提高BMSCs体内向SCLCs分化,显著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1 骨髓基质细胞 周围神经损伤 施万细胞样细胞 分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ver-expressing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improve small-for-size liver grafts regeneration 被引量:47
2
作者 Yu, Y. Yao, A. H. Chen, N. Pu, L. Y. Fan, Y. Lv, L. Sun, B. C. Li, G. Q. Wang, X. H.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33-1133,共1页
关键词 间叶细胞 干细胞 肝细胞生长因子 肝移植 肝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达本胺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3
作者 赵思达 郭娟 +1 位作者 赵佑山 常春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2-519,共8页
目的:探索西达本胺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成骨分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分离培养正常对照者及MDS患者的骨髓MSC,CCK-8法检测西达本胺对MSC增殖活性的影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活性荧光检测试剂盒及Weste... 目的:探索西达本胺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成骨分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分离培养正常对照者及MDS患者的骨髓MSC,CCK-8法检测西达本胺对MSC增殖活性的影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活性荧光检测试剂盒及Western blot检测西达本胺对MSC中HDAC的影响。对MSC成骨诱导分化,在d 3进行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d 21进行茜素红染色观察钙结节形成情况,在d 7和21分别检测成骨相关早期及后期基因的mRNA表达变化。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西达本胺对MSC成骨关键转录因子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随着西达本胺浓度的增加,MSC增殖受到抑制,但低浓度(1μmol/L)西达本胺对MSC无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但可显著抑制HDAC活性。在正常对照组及MDS患者的骨髓MSC中,西达本胺(1μmol/L)可以显著增加碱性磷酸酶活性、促进钙结节形成及上调成骨基因的mRNA表达,从而恢复MDS患者MSC较正常对照组MSC减弱的成骨分化能力。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西达本胺促成骨作用可能与RUNX2表达的上调有关。结论:西达本胺可以抑制MDS-MSC的HDAC活性,上调成骨转录因子RUNX2表达,促进MDS-MSC的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达本胺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YAP影响人脂肪肉瘤SW872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4
作者 陈华 沙娜 +2 位作者 刘宁 李阳 胡海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0-1008,共9页
目的:观察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条件培养基(CM)与人脂肪肉瘤SW872细胞共培养后对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探讨hMSCs CM对脂肪肉瘤细胞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MSCs,采用慢病毒方法分别转染慢病毒空载体shNS(... 目的:观察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条件培养基(CM)与人脂肪肉瘤SW872细胞共培养后对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探讨hMSCs CM对脂肪肉瘤细胞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MSCs,采用慢病毒方法分别转染慢病毒空载体shNS(对照组)和慢病毒shRNA Yes相关蛋白(YAP)(shYAP-hMSCs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hMSCs中YA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提取CM。体外培养SW872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hMSCs CM组和shYAP-hMSCs CM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划痕愈合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YA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hYAP-hMSCs组hMSCs中YA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表明成功构建了shYAP-hMSCs稳定转染细胞株。CCK-8法,与对照组比较,hMSCs CM组SW872细胞增殖活性升高(P<0.05),shYAP-hMSCs CM组SW872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1);流式细胞术,与对照组比较,hMSCs CM组SW872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变化(P>0.05),shYAP-hMSCs CM组SW872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细胞划痕实验,与对照组比较,hMSCs CM组SW872细胞划痕愈合率升高(P<0.05),shYAP-hMSCs CM组SW872细胞划痕愈合率降低(P<0.01);Western blotting法,与对照组比较,hMSCs CM组SW872细胞中YAP、MMP-9和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hYAP-hMSCs组SW872细胞中YAP、MMP-9和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结论:hMSCs参与调控人脂肪肉瘤SW872细胞增殖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YAP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条件培养基 脂肪肉瘤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Yes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肾通络止痛方抑制巨噬细胞衰老改善BMSC成骨分化和老年性骨质疏松模型小鼠骨丢失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天驰 李沐哲 +6 位作者 牛园园 郭杨 王礼宁 田霖坤 王遇珩 王泉荃 马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9-260,共12页
目的探讨温肾通络止痛方调控巨噬细胞衰老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的干预作用。方法利用过氧化氢制备衰老巨噬细胞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含药血清低剂量组、含药血清高剂量组。β-半乳糖苷酶染色以及qPCR... 目的探讨温肾通络止痛方调控巨噬细胞衰老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的干预作用。方法利用过氧化氢制备衰老巨噬细胞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含药血清低剂量组、含药血清高剂量组。β-半乳糖苷酶染色以及qPCR、Western blot检测衰老指标p21和p53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探讨含药血清对巨噬细胞衰老的影响。使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染色和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检测巨噬细胞线粒体功能。qPCR检测巨噬细胞极化相关分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CD206、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mRNA水平,免疫荧光检测巨噬细胞极化相关分子精氨酸酶(Arginase,ARG1)和iNOS的蛋白表达,评估含药血清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qPCR检测成骨相关指标骨钙蛋白(Osteocalcin,OCN)、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Ⅰα1,Col1a1)、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的mRNA水平以及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评估含药血清处理的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成骨分化的影响。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温肾通络止痛方低剂量组、温肾通络止痛方高剂量组,D-半乳糖制备SOP小鼠模型。Micro-CT分析小鼠股骨微结构,HE染色检测小鼠股骨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胫骨衰老相关分子p21、p53和成骨相关指标OCN、Runx2蛋白表达水平,qPCR检测小鼠胫骨衰老相关分子p21、p53 mRNA和巨噬细胞极化相关分子IL-6、iNOS、CD206、IL-10 mRNA的表达水平,评估温肾通络止痛方对小鼠SOP模型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温肾通络止痛方含药血清干预后,衰老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21和p53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P<0.01,P<0.001)。此外,含药血清可显著抑制H_(2)O_(2)诱导的巨噬细胞ROS的产生(P<0.05,P<0.001)、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5)。含药血清处理后,巨噬细胞M1相关基因iNOS的mRNA表达下调(P<0.01),M2相关基因CD163和CD206 mRNA表达上调(P<0.05),iNOS荧光强度显著降低(P<0.01),ARG1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加(P<0.05)。含药血清处理的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可增加ALP阳性细胞数(P<0.01,P<0.001)、茜素红阳性面积(P<0.05),以及升高成骨相关基因Runx2、Col1a1和OCN mRNA表达(P<0.05,P<0.01)。Micro-C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温肾通络止痛方组小鼠股骨BMD、BV/TV、Tb.N显著增加(P<0.05,P<0.01,P<0.001),Tb.Sp显著降低(P<0.05,P<0.01);HE结果显示,骨小梁明显改善,数量增多变宽。此外,温肾通络止痛方可显著抑制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胫骨衰老相关基因p21和p53 mRNA和蛋白上调(P<0.05,P<0.001,P<0.0001),促进成骨相关指标OCN、Runx2蛋白表达(P<0.01,P<0.0001),促进M1相关基因IL-6和iNOS下调(P<0.05),同时可促进M2相关基因IL-10和CD206表达(P<0.05,P<0.01)。结论温肾通络止痛方可能通过抑制巨噬细胞衰老,促进BMSC成骨分化,从而发挥抗骨质疏松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骨质疏松 温肾通络止痛方 巨噬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微重力引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杨玉田 轩莹莹 +6 位作者 高玉海 王龙飞 唐汉琴 马智慧 李亮 武艺 陈克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5,共8页
目的 研究槲皮素对微重力作用下建立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模型的影响。方法 用3D回转仪构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模型,给予细胞槲皮素后进行相关蛋白检测、氧化指标检测对药物抗衰老作用进行评估研究。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微重力组细胞... 目的 研究槲皮素对微重力作用下建立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模型的影响。方法 用3D回转仪构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模型,给予细胞槲皮素后进行相关蛋白检测、氧化指标检测对药物抗衰老作用进行评估研究。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微重力组细胞的衰老相关蛋白p21、p16、p53、RB的表达显著性上升、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核纤层蛋白lamin B1表达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微重力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P<0.05),细胞ROS蓄积量明显上升(P<0.05),SOD含量明显下降(P<0.05),MDA含量明显上升(P<0.05)。相较于微重力组细胞,槲皮素组细胞的衰老相关蛋白p21、p16、p53、RB的表达显著性下降、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核纤层蛋白lamin B1表达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槲皮素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上升(P<0.05),细胞ROS蓄积量明显下降(P<0.05),SOD含量明显上升(P<0.05),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 槲皮素可抗氧化、保护线粒体功能、保护细胞周期正常进行,从而延缓微重力导致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重力 衰老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槲皮素 氧化应激 lamin B1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发衰老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杨玥 何建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4-1229,共6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SV)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自发衰老是否具有抑制作用。方法:将MSC传至p13和p15代,建立MSC的自发衰老模型组;用5 nmol/L RSV分别处理p13和p15代MSC 48 h,建立RSV处理组。通过SA-β-Gal染色法检测细胞衰老,MTT...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SV)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自发衰老是否具有抑制作用。方法:将MSC传至p13和p15代,建立MSC的自发衰老模型组;用5 nmol/L RSV分别处理p13和p15代MSC 48 h,建立RSV处理组。通过SA-β-Gal染色法检测细胞衰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RT-PCR检测细胞衰老相关端粒酶活性,Western blot检测与衰老相关的磷酸化mTOR的水平。结果:SA-β-Gal染色显示,RSV处理组MSC的衰老细胞数量明显少于模型组(p13代MSC,RSV组vs模型组,P<0.05;p15代MSC,RSV组vs模型组,P<0.01)。MTT结果显示,RSV处理组MSC的增殖能力高于模型组,其中p13代MSC处理组与模型组在72 h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RT-PCR结果显示,RSV处理组中MSC的hTERT mRNA表达量高于模型组,其中p13代MSC的RSV处理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SV处理组中MSC的磷酸化(Ser2448)mTOR水平低于模型组,其中p13代MSC的处理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RSV可通过调节mTOR活性抑制人MSC的自发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白藜芦醇 自发衰老 HTERT M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基因沉默的人骨髓基质细胞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雪梅 黄纯兰 +5 位作者 周铁军 李玉娇 魏梦宇 陈燕 陈晓敏 王万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2,共7页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gamma, PPARγ)基因沉默的人骨髓基质细胞HS-5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X射线进行全身照射构建骨髓抑制小...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gamma, PPARγ)基因沉默的人骨髓基质细胞HS-5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X射线进行全身照射构建骨髓抑制小鼠模型,造模后2 h,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实验组(尾静脉注射PPARγ RNAi干扰的HS-5细胞)、对照组(尾静脉注射未行PPARγ RNAi干扰的HS-5细胞)、空白组(尾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每组5只。各组于放疗前、放疗后24 h、放疗后1周、放疗后2周进行外周血常规检测。对HS-5细胞在体外进行成骨、成脂诱导,分为实验组(PPARγ RNAi干扰的HS-5细胞)、对照组(未干扰PPARγ的HS-5细胞)、空白组(未行成骨/成脂诱导分化的HS-5细胞),观察成骨/成脂染色情况。采用CCK-8实验检测PPARγ基因沉默的HS-5细胞对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 stem cell, HSC)增殖的影响,分为实验组(PPARγ RNAi干扰的HS-5细胞经成骨诱导分化3 d后,与小鼠HSC共培养)、阳性对照组(50μmol/L PPARγ抑制剂处理的HS-5细胞经成骨诱导分化3 d后,与小鼠HSC共培养)、阴性对照组(未干扰PPARγ的HS-5细胞经成骨诱导分化3 d后,与小鼠HSC共培养)、空白组(小鼠HSC单独培养,不与HS-5细胞共培养)。结果 放疗后,各组小鼠血常规指标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放疗后1周,三组小鼠血小板、白细胞水平差异显著,且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均P<0.05);放疗后2周,三组小鼠脂肪空泡面积百分比差异显著,且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均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常规各指标与血清PPARγ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与脂肪空泡面积百分比呈负相关(均P<0.05)。在体外成骨/成脂诱导分化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橙红色的细胞比例明显降低,红色钙结节比例明显增高;成骨分化诱导3 d后,实验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人骨髓基质细胞均与小鼠HSC细胞进行共培养,空白组则单纯培养HSC细胞,结果显示共培养24、48、72 h后,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小鼠HSC细胞增殖水平均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均P<0.05)。结论 PPARγ基因沉默的HS-5植入骨髓抑制小鼠后有助于小鼠造血功能增强。PPARγ基因被干扰沉默后,可增强HS-5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减弱HS-5细胞的成脂分化能力,而成骨分化诱导的HS-5细胞能进一步增强小鼠HSC的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 人骨髓基质细胞 骨髓抑制小鼠 造血功能 成骨/成脂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对体外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向脂肪细胞方向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钰瑜 崔燎 +5 位作者 吴铁 姚卫民 艾春媚 许碧连 邹丽宜 林羽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42-847,共6页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骨髓基质细胞向脂肪细胞方向分化的影响,以探讨大黄素对骨质疏松发生时伴随的脂肪增多现象中所起的作用。方法16只3mon龄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激素组、复方碳酸钙治疗组、大黄素治疗组。给药90d后收集骨髓基质细...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骨髓基质细胞向脂肪细胞方向分化的影响,以探讨大黄素对骨质疏松发生时伴随的脂肪增多现象中所起的作用。方法16只3mon龄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激素组、复方碳酸钙治疗组、大黄素治疗组。给药90d后收集骨髓基质细胞。应用油红O染色法及RTPCR的方法判断是否成功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脂肪细胞方向分化,同时观察大黄素对骨髓基质细胞成脂分化后脂肪细胞的数目和脂蛋白脂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体内灌胃给予泼尼松的激素组大鼠的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时分化为脂肪细胞的能力明显增强。复方碳酸钙组和大黄素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的能力较激素组明显下降,其中大黄素下调脂蛋白脂酶mRNA表达的作用强于复方碳酸钙。结论体内给予糖皮质激素后,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时自发向脂肪细胞方向分化的能力和经体外诱导后向脂肪细胞方向分化的能力都明显增强,大黄素可能有对抗糖皮质激素成脂诱导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骨髓基质细胞 脂肪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神经干细胞和成熟神经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戴宜武 徐如祥 +4 位作者 姜晓丹 邹雨汐 刘智良 杜谋选 蔡颖谦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04-705,F004,共3页
探索骨髓基质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和成熟神经细胞的可行性 ,为BMSCs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以犬的BMSCs为实验对象 ,利用bFGF、RA、GDNF等作为增殖或分化诱导因子 ,对各阶段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发现 ,增殖培... 探索骨髓基质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和成熟神经细胞的可行性 ,为BMSCs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以犬的BMSCs为实验对象 ,利用bFGF、RA、GDNF等作为增殖或分化诱导因子 ,对各阶段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发现 ,增殖培养2 4~ 72h见细胞分裂像和克隆单位 ;诱导培养 3天 ,部分细胞开始表达NSE或GFAP ,继续增殖培养仍可见细胞克隆 (干细胞特性 ) ;诱导培养第 10天有成熟神经细胞形成 (成分鉴定证实 )。说明BMSCs在体外培养条件下 ,经过多种因子的“程序性”作用 ,可以向神经干细胞、成熟神经元及胶质细胞方向分化。提示BMSCs可作为“种子细胞”在神经科学领域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诱导 神经干细胞 骨髓基质细胞 细胞分化 神经元 成熟神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对体外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钰瑜 姚卫民 +4 位作者 艾春媚 许碧连 邹丽宜 崔燎 吴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目的 :观察大黄素对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的影响 ,探讨大黄素对干细胞分化方向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和传代贴壁筛选的方法相结合 ,分离纯化骨髓基质细胞。对硝基苯磷酸盐法判断是否成功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 目的 :观察大黄素对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的影响 ,探讨大黄素对干细胞分化方向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和传代贴壁筛选的方法相结合 ,分离纯化骨髓基质细胞。对硝基苯磷酸盐法判断是否成功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 ,碱性磷酸酶染色法、放射免疫测定法观察大黄素对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的影响。结果 :结合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和传代贴壁筛选的方法 ,分离纯化后可得到成分较为均一的骨髓基质细胞 ,其间存在有间质干细胞 ,经诱导后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大黄素可增加大鼠骨髓基质细胞成骨诱导后细胞碱性磷酸酶的含量 ,其中10 -6mol·L-1浓度组作用 7d时效果明显。大黄素在 2 .5× 10 -7~ 10 -5mol·L-1浓度范围内未能增加细胞上清液和细胞裂解液中骨钙素含量。结论 :大黄素能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 ,这一作用主要体现在骨形成过程的早期 ,对矿化期没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骨髓基质细胞 成骨细胞 分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河猴骨髓基质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成神经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伟 姜晓丹 +2 位作者 徐如祥 李钢 邹雨汐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950-952,W003,共4页
为研究恒河猴骨髓基质细胞 (BMSC)体外培养及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的可行性 ,分离恒河猴BMSC ,在体外应用神经干细胞培养液和细胞因子进行诱导分化 ,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发现 ,恒河猴BMSC能在体外培养中增殖、分化和表... 为研究恒河猴骨髓基质细胞 (BMSC)体外培养及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的可行性 ,分离恒河猴BMSC ,在体外应用神经干细胞培养液和细胞因子进行诱导分化 ,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发现 ,恒河猴BMSC能在体外培养中增殖、分化和表达干细胞特异性抗原神经巢蛋白 (Nestin) ,并最终能分化为胶质细胞样细胞和神经元样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可见有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胶质原性纤维酸性蛋白 (GFAP)抗原表达 ;未发现维甲酸 (RA)、表皮生长因子 (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骨髓基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具有明显影响作用。提示恒河猴BMSC是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分化潜能的细胞 ,在一定条件下 ,可分化为表达神经系细胞 (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抗原的细胞 ,可作为神经细胞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分化 神经干细胞 实验研究 骨髓基质细胞 细胞培养 体外培养 免疫细胞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床子素对体外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与成骨性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3
13
作者 明磊国 葛宝丰 +2 位作者 陈克明 马慧萍 翟远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98-1103,共6页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对体外培养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与成骨性分化的影响。方法取大鼠股骨及胫骨全骨髓,利用全骨髓培养法培养单核层细胞,培养于含10%FBS的DMEM-F12培养液中,3d后首次换液,9d后传...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对体外培养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与成骨性分化的影响。方法取大鼠股骨及胫骨全骨髓,利用全骨髓培养法培养单核层细胞,培养于含10%FBS的DMEM-F12培养液中,3d后首次换液,9d后传代培养。培养基中蛇床子素终浓度分别为1×10-4、1×10-5、1×10-6、1×10-7mol·L-1。增殖分析采用MTT法,于成骨性诱导培养d4、8、12、16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钙盐沉积量、骨钙素分泌量,d15进行钙化结节组织化学染色及计数。成骨性诱导后不同时间点提取Total RNA,RTReal-Time PCR法检测bFGF、IGF-1、Osterix与Runx-2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蛇床子素剂量依赖性抑制BMSCs增殖,但能明显促进其向成骨性分化,表现为提高BMSCs的ALP活性、促进骨钙素分泌、钙盐沉积量、增加钙化结节数量、提高bFGF、IGF-1、Osterix和Runx-2的mRNA表达水平。结论终浓度为1×10-5mol·L-1蛇床子素能明显促进BMSCs的成骨性分化,证明蛇床子素是中药蛇床子抗骨质疏松的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分化 增殖 蛇床子素 bFGF IGF-1 OSTERIX Runx-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腺病毒表达载体转染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及对其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建军 刘建国 +5 位作者 韩东 孙洪斌 卜丽莎 杨绍娟 张文岚 徐莘香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1-424,共4页
目的 :用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 2腺病毒表达载体 ( Ad- BMP- 2 )转染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h BMSC) ,以探讨基因转染对 h BMSC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 Ad- BMP- 2转染体外培养的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利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染色方法检测细胞内... 目的 :用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 2腺病毒表达载体 ( Ad- BMP- 2 )转染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h BMSC) ,以探讨基因转染对 h BMSC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 Ad- BMP- 2转染体外培养的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利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染色方法检测细胞内骨形态发生蛋白 - 2 ( BMP- 2 )的表达 ,蛋白印迹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培养液中 BMP- 2分泌蛋白表达。然后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转染后 ,h BMP- 2基因在 m 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有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到培养液中有 BMP- 2蛋白阳性表达。转染 h BMP- 2基因后 ,细胞经流式细胞仪分析 ,S期细胞比例增多 ,说明细胞 DNA的合成增加。结论 :Ad- BMP- 2可高效转染 h BM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骨形态发生蛋白 骨髓基质干细胞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顾平 娄淑杰 +4 位作者 王铭维 王彦永 鲍璇 何成 路长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5-297,共3页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为高比例神经元的机制。 方法 :采用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培养中脑神经干细胞 7d ,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鉴别和计数神经元的数量 ,并与自然分化组、骨髓基质细胞膜片段组...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为高比例神经元的机制。 方法 :采用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培养中脑神经干细胞 7d ,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鉴别和计数神经元的数量 ,并与自然分化组、骨髓基质细胞膜片段组、骨髓基质细胞固定组以及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组相比较。 结果 :用成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条件培养液体外培养新生大鼠中脑神经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比例 [(40 .5± 14 .5 ) % ]明显高于自然分化组 [(16 .6± 10 .5 ) % ]、骨髓基质细胞膜片段组 [(2 0 .8± 12 .5 ) % ]以及骨髓基质细胞固定组 ,但与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组 [(36 .1± 9.7) % ]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条件液 中脑神经干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甙体外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成为神经细胞 被引量:23
16
作者 贾延劼 杨于嘉 宋元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7-249,T002,共4页
目的 :探讨黄芩甙体外诱导成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 (MSCs)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条件。方法 :采用黄芩甙诱导 6h后 ,继续维持诱导 6d。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评价神经细胞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神经微丝 (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和波形蛋白 (... 目的 :探讨黄芩甙体外诱导成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 (MSCs)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条件。方法 :采用黄芩甙诱导 6h后 ,继续维持诱导 6d。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评价神经细胞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神经微丝 (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和波形蛋白 (vimentin)的表达率 ;Hoechst332 58染色评价细胞存活率。结果 :诱导 6d后MSCs形态改变 ,胞体成锥形 ,突起交织成网。免疫细胞化学染色NSE、NF、GFAP和vimentin表达率分别为 70 5 %± 1 1 6 % ,68 3 %± 1 3 4% ,<1 % ,<1 % ,细胞存活率为 88 4%± 5 0 %。结论 :黄芩甙可以诱导成年大鼠MSCs在体外分化成为神经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骨髓 基质细胞 神经元 大鼠 黄芩甙 体外诱导 神经系统细胞移植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体外培养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与成骨性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明磊国 王鸣刚 +6 位作者 陈克明 李志锋 翟远坤 程国政 周建 朱瑞清 韩桂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对体外培养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hBMSCs)增殖与成骨性分化的影响。方法取住院患者术后骨髓标本(男,40岁),利用骨髓细胞处理试剂盒分离单核层细胞,培养于含10%FBS的DMEM培养液中,3...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对体外培养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hBMSCs)增殖与成骨性分化的影响。方法取住院患者术后骨髓标本(男,40岁),利用骨髓细胞处理试剂盒分离单核层细胞,培养于含10%FBS的DMEM培养液中,3d后首次换液,12d后传代培养。培养基中淫羊藿苷终浓度分别为5×10-5、1×10-5、5×10-6、1×10-6、5×10-7、1×10-7mol/L。增殖分析采用MTT法,于成骨性诱导培养第8d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第14d进行茜素红染色及钙化结节计数。结果原代培养细胞呈典型成纤维细胞样形态;淫羊藿苷剂量依赖性抑制hBMSCs增殖,但能显著促进其向成骨性分化,表现为提高hBMSCs的ALP活性,增加钙化结节数量。结论终浓度为5×10-5mol/L淫羊藿苷显著促进hBMSCs的成骨性分化,证明淫羊藿苷是中药淫羊藿抗骨质疏松的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分化 增殖 淫羊藿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562细胞影响BMSCs生长及MIP-1α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邓均 蒲晓允 +3 位作者 张春雷 李招权 黄辉 陈晓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1720-1722,共3页
目的 研究K5 62细胞在与正常骨髓基质细胞 (bonemarrowstromalcells ,BMSCs)接触和隔离培养条件下对BMSCs生长特性及造血负调因子MIP 1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加入K5 62细胞与BMSCs直接接触与用隔离膜两种方式培养 ,第 2、4、7、12天观察... 目的 研究K5 62细胞在与正常骨髓基质细胞 (bonemarrowstromalcells ,BMSCs)接触和隔离培养条件下对BMSCs生长特性及造血负调因子MIP 1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加入K5 62细胞与BMSCs直接接触与用隔离膜两种方式培养 ,第 2、4、7、12天观察BMSCs生长增殖情况 ;检测培养上清的MIP 1α含量和BMSCs中MIP 1αmRNA的表达 ;TUNEL法检测BMSCs的凋亡。结果 加入K5 62细胞培养后BMSCs在第 12天时数量显著减少 ;接触培养BMSCs的凋亡在第 4天后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MIP 1α水平升高到 4d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1) ;BMSCs胞浆MIP 1αmRNA阳性率升高到第4天后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K5 62细胞可抑制正常BMSCs生长 ,促进其凋亡 ,上调其MIP 1α的表达 ,可能是造成正常造血的抑制和白血病细胞导致造血微环境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P-1Α BMSC K562细胞 表达 对照组 正常 凋亡 RNA 生长 造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骨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体外构建软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苗春雷 周广东 +5 位作者 刘天一 王晓云 崔磊 刘伟 唐胜建 曹谊林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246-249,283,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软骨细胞提供的软骨微环境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体外构建软骨的可行性。方法 将体外分别培养扩增的猪BMSC与耳软骨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9:1,8:2),均以5.0×107/mL的细胞终浓度接种于聚羟基乙酸/聚乳酸(PGA/PLA...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软骨细胞提供的软骨微环境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体外构建软骨的可行性。方法 将体外分别培养扩增的猪BMSC与耳软骨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9:1,8:2),均以5.0×107/mL的细胞终浓度接种于聚羟基乙酸/聚乳酸(PGA/PLA)支架作为共培养组,以相同终浓度的单纯软骨细胞和单纯BMSC分别接种作为阳性及阴性对照,以20%上述浓度的单纯软骨细胞接种作为低软骨细胞浓度对照。各标本于体外培养4周时取材,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以及免疫组化等方法对新生软骨进行初步评价。结果 各组细胞均与材料粘附良好。8:2共培养组及阳性对照组在体外培养4周时,外观已类似软骨组织并基本保持了材料的大小和形状,组织学显示有较连续的成熟软骨形成,免疫组化也均显示有大量Ⅱ型胶原分泌。9:1共培养组在培养过程中稍有缩小和变形,组织学上仅在培养物的边缘可见到连续的软骨样组织。阴性对照组明显皱缩变形,组织学未见成熟软骨陷窝。低软骨细胞浓度组复合物明显变薄,只在局部形成了不连续的软骨组织,新生软骨量明显少于共培养各组及阳性对照组。结论软骨细胞能够提供软骨微环境诱导BMSC成软骨分化并形成软骨,20%浓度的软骨细胞已能够达到良好的诱导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骨髓基质细胞 细胞共培养 组织工程 微环境 胶原 软骨缺损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次苷Ⅱ通过激活雌激素信号通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性分化 被引量:26
20
作者 翟远坤 陈克明 +3 位作者 葛宝丰 马慧萍 明磊国 程国政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51-1457,共7页
目的研究淫羊藿次苷Ⅱ(icarisideⅡ,ICSⅡ)对大鼠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rBMSCs)成骨性分化过程中雌激素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贴壁筛选法体外培养rBMSCs,采用1×10-5 mol.L-1的ICSⅡ进行药物干预... 目的研究淫羊藿次苷Ⅱ(icarisideⅡ,ICSⅡ)对大鼠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rBMSCs)成骨性分化过程中雌激素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贴壁筛选法体外培养rBMSCs,采用1×10-5 mol.L-1的ICSⅡ进行药物干预,比较ICSⅡ组、ICI组(ICI 182.78)、ICSⅡ+ICI组、Estrogen组、Esreogen+ICI组和不加药的对照组之间雌激素通路相关因子(包括ERα、PR和PS-2)的表达量,同时对比各组之间的成骨性指标,包括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和Ⅰ型胶原分泌量及钙盐沉积量。提取TotalRNA,Real Time RT-PCR检测Runx-2、Osterix(OSX)、ERα、PR、及PS-2 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提取总蛋白,Westernblot法检测Ⅰ型胶原蛋白、ERα、PR和PS-2的分泌量。结果 ICSⅡ可明显增强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促进骨钙素、Ⅰ型胶原蛋白的分泌和钙盐沉积,与成骨性分化相关的因子OSX和Runx-2的基因表达量也升高,但这些效应均可被雌激素通路的特异性阻断剂ICI 182.780所抑制。结论 ICSⅡ可促进rBMSCs的成骨性分化,但采用ICI 182.780阻断雌激素信号通路后,成骨性分化的指标随之降低,提示ICSⅡ是通过激活雌激素信号通路来促进rBMSCs成骨性分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次苷Ⅱ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性分化 I型胶原 雌激素信号通路 雌激素受体Α ICI182.78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