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VSR方法的上海市典型场地特征研究
1
作者 赵鹏 韦晓 胡峻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2-319,共8页
上海市强震台网获取了2020年5月3日日本九州6.0级地震等多次强震记录。通过对地震记录进行分析处理,分别计算了每个强震台站的H/V谱比曲线,结合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的基岩埋深分布图,得到了每个台站的基阶共振频率与沉积层厚度。结果表... 上海市强震台网获取了2020年5月3日日本九州6.0级地震等多次强震记录。通过对地震记录进行分析处理,分别计算了每个强震台站的H/V谱比曲线,结合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的基岩埋深分布图,得到了每个台站的基阶共振频率与沉积层厚度。结果表明:H/V谱比曲线峰值与沉积层厚度存在明显相关性,并且通过数据拟合建立了上海市沉积层厚度与基阶共振频率的经验公式,绘制了上海市场地基本周期分布图,可以为上海市抗震设防提供一定的参考;厚沉积层场地上地震记录的谱比曲线会出现多个峰值,第二个峰值代表了沉积层的高阶共振频率;通过数据拟合得到上海地区剪切波速与沉积层厚度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谱比(hvsr) 共振频率 沉积层厚度 强震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川沈家包斜坡场地地震效应研究
2
作者 李孝波 王天虎 +3 位作者 王怀强 柳耀阔 席书衡 赵扬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1-250,共10页
基于北川沈家包斜坡场地地脉动数据,采用水平与垂直谱比(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HVSR)法,探究了斜坡场地地震效应特征。结果表明:①沈家包斜坡场地HVSR曲线以双峰型或多峰型为主,土层峰值频率集中于1.39~3.90 Hz,与峰... 基于北川沈家包斜坡场地地脉动数据,采用水平与垂直谱比(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HVSR)法,探究了斜坡场地地震效应特征。结果表明:①沈家包斜坡场地HVSR曲线以双峰型或多峰型为主,土层峰值频率集中于1.39~3.90 Hz,与峰值频率对应的放大系数位于1.89~3.80,展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局部地形放大效应;②沈家包斜坡坡顶、坡腰处地脉动的优势方向较易判别,分别为30°~80°和110°~160°,当某一区域内多个测点峰值频率趋于一致时,其方向性分布也较为集中,揭示出地层结构对场地土层方向性特征的控制作用;③沈家包斜坡节理产状优势方向为60°~80°,与斜坡坡顶地脉动优势方向(30°~80°)吻合较好,但与斜坡走向(110°)呈锐角相交,对比王家岩滑坡场地地震效应特征,沈家包斜坡前缘抗滑桩的布设是阻挡斜坡失稳滑动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为探究斜坡场地地震效应和斜坡灾害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家包斜坡 地脉动 水平与垂直谱比(hvsr)法 峰值频率 方向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VSR和VRSR法的场地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孝波 宋霖君 +2 位作者 宣雨童 吴义文 欧阳刚垒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303-311,共9页
基于2018年松原5.7级地震的强震动记录,结合在强震台站获取的地脉动数据,采用水平与竖向谱比(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HVSR)法和速度反应谱谱比(velocity response spectral ratio,VRSR)法,探究了强震台站场地的地震响... 基于2018年松原5.7级地震的强震动记录,结合在强震台站获取的地脉动数据,采用水平与竖向谱比(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HVSR)法和速度反应谱谱比(velocity response spectral ratio,VRSR)法,探究了强震台站场地的地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地脉动水平与竖向谱比(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 of microtremors,MHVR)法、强震动水平与竖向谱比(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 of earthquake motions,EHVR)法以及VRSR都能较好地表征出场地地震响应峰值频段,达里巴、东三家子、风华以及宝甸等4个强震台站场地的(一阶)峰值频率范围分别为0.90~1.48 Hz,0.51~0.89 Hz,0.47~0.98 Hz,0.66~1.10 Hz;(2)同一场地条件下,MHVR,EHVR以及VRSR得出的场地放大系数差别较大,MHVR的放大系数最小,VRSR的放大系数整体较EHVR大,达里巴、东三家子、风华以及宝甸等4个强震台站场地与(一阶)峰值频率对应的放大系数范围分别为2.63~8.60,3.21~8.19,3.56~8.41以及4.14~7.96;(3)与MHVR相比,EHVR和VRSR都能较好地体现出地震动高频特征,且具有大致相同的变化趋势;(4)与EHVR相比,VRSR给出的低频信息更为丰富,但较为频繁的波动变化对峰值频率的快速识别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该研究可为依托强震记录和地脉动数据开展场地地震响应分析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 水平与竖向谱比(hvsr) 速度反应谱谱比(VRSR) 卓越频率 放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贡西山公园山脊地形场地效应分析 被引量:50
4
作者 唐晖 李小军 李亚琦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4-79,共6页
利用自贡地形影响台阵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获得的主震强震记录,采用水平/垂直谱比法(HVSR)对该山脊地形场地对地震动的放大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所获记录结果的可靠性;采用显式有限元-有限差分法结合局部透射人工边界的二维场地影响... 利用自贡地形影响台阵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获得的主震强震记录,采用水平/垂直谱比法(HVSR)对该山脊地形场地对地震动的放大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所获记录结果的可靠性;采用显式有限元-有限差分法结合局部透射人工边界的二维场地影响分析模型与方法,模拟了该场地的地震动响应。对模拟结果与HVSR法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观测记录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建立的简单二维分析模型基本上可以反映山脊地形对地震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贡地形影响台阵 场地效应 水平/垂直谱比法 显式有限元-有限差分方法 局部透射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利面波单点谱比曲线的理论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天春 王齐仁 廖建平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30-635,707,共6页
对瑞利面波的研究过去主要注重其速度频散信息,而对其位移特征研究相对较少一些。本文主要研究水平层状介质模型的瑞利波单点谱比曲线计算,同时对曲线特征进行分析。采用水平层状介质模型,应用传递矩阵方法推导地表瑞利面波的质点位移... 对瑞利面波的研究过去主要注重其速度频散信息,而对其位移特征研究相对较少一些。本文主要研究水平层状介质模型的瑞利波单点谱比曲线计算,同时对曲线特征进行分析。采用水平层状介质模型,应用传递矩阵方法推导地表瑞利面波的质点位移表达式。对于工程中常见的3种典型层状介质模型,利用频散方程和波数加权平均的方法求各模型的瑞利波频散曲线以及合并化的速度频散曲线,再进一步利用地表质点位移计算公式和位移权值法分别计算各模式的H/V谱比曲线以及所有模式的合并化H/V谱比曲线。由此可见,本文在研究H/V谱比曲线时考虑了瑞利波多模式同时存在的问题。由模拟计算结果可知:对于规则地层模型和含硬夹层的地层模型而言,合并化的H/V谱比曲线与基阶模式H/V谱比曲线基本吻合;而对含有软夹层的复杂地层模型来说,基阶模式H/V谱比曲线与合并化的H/V谱比曲线之间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由此说明在某些情况下基阶模式H/V谱比曲线不能代表整个地层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利波 H/V谱比法 频散 传递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