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川沈家包斜坡场地地震效应研究
1
作者 李孝波 王天虎 +3 位作者 王怀强 柳耀阔 席书衡 赵扬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1-250,共10页
基于北川沈家包斜坡场地地脉动数据,采用水平与垂直谱比(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HVSR)法,探究了斜坡场地地震效应特征。结果表明:①沈家包斜坡场地HVSR曲线以双峰型或多峰型为主,土层峰值频率集中于1.39~3.90 Hz,与峰... 基于北川沈家包斜坡场地地脉动数据,采用水平与垂直谱比(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HVSR)法,探究了斜坡场地地震效应特征。结果表明:①沈家包斜坡场地HVSR曲线以双峰型或多峰型为主,土层峰值频率集中于1.39~3.90 Hz,与峰值频率对应的放大系数位于1.89~3.80,展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局部地形放大效应;②沈家包斜坡坡顶、坡腰处地脉动的优势方向较易判别,分别为30°~80°和110°~160°,当某一区域内多个测点峰值频率趋于一致时,其方向性分布也较为集中,揭示出地层结构对场地土层方向性特征的控制作用;③沈家包斜坡节理产状优势方向为60°~80°,与斜坡坡顶地脉动优势方向(30°~80°)吻合较好,但与斜坡走向(110°)呈锐角相交,对比王家岩滑坡场地地震效应特征,沈家包斜坡前缘抗滑桩的布设是阻挡斜坡失稳滑动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为探究斜坡场地地震效应和斜坡灾害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家包斜坡 地脉动 水平与垂直谱比(hvsr)法 峰值频率 方向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地土层速度结构的贝叶斯反演方法及其应用
2
作者 李小军 张誉潇 +1 位作者 荣棉水 倪萍禾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37-2252,共16页
基于散射场理论的水平竖向谱比HVSR(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正演算法建立了地表HVSR与场地土层特性的联系,通过与地震动地表观测数据的结合实现了场地土层速度结构的反演。然而,当前的HVSR大多采用传统确定性的反演方法... 基于散射场理论的水平竖向谱比HVSR(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正演算法建立了地表HVSR与场地土层特性的联系,通过与地震动地表观测数据的结合实现了场地土层速度结构的反演。然而,当前的HVSR大多采用传统确定性的反演方法,导致反演结果具有明显的不唯一性,且难以评估其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针对土层速度结构的贝叶斯反演方法,可以实现反演参数不确定性的评估。该方法将贝叶斯原理与地震动的水平竖向谱比(earthquake 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简称EHV)正演算法相结合,以强震动观测记录的S波成分作为数据源,实现了场地土层结构的反演。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贝叶斯反演方法能有效地识别场地土层速度结构,并能够对反演模型中参数的不确定性进行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竖向谱比(hvsr) 强震动观测记录 贝叶斯反演方法 土层速度结构 井上井下谱比(SBSR) 正演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SR方法用于地震作用下场地效应分析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荣棉水 李小军 +1 位作者 王振明 吕悦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878-2891,共14页
以美国Garner Valley Downhole Array(GVDA)竖向观测台阵的强震观测记录为基础,利用水平与竖向谱比(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HVSR)方法与传统谱比方法研究了多次地震作用下竖向台阵场地的波动传播规律,探讨了该场地HVSR... 以美国Garner Valley Downhole Array(GVDA)竖向观测台阵的强震观测记录为基础,利用水平与竖向谱比(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HVSR)方法与传统谱比方法研究了多次地震作用下竖向台阵场地的波动传播规律,探讨了该场地HVSR曲线与传递函数(Transfer Function,TF)曲线的差异,综合利用频域求解一维层状场地P、SV波入射情况下场地响应的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和合成理论地震图的波数积分法解释了二者差异可能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HVSR方法应用于地震作用下场地效应分析的适用性.研究结论表明:竖向地震动场地效应是HVSR与传递函数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竖向地震动场地效应主要是由竖向地震动中的P波成分引起的.在场地竖向放大可以忽略的频段范围内,HVSR可以作为传递函数研究地震作用下的场地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与竖向谱比(hvsr) 强震观测记录 传递函数 场地效应 竖向观测台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台加速度记录的混合全局优化HVSR反演场地浅层速度结构 被引量:11
4
作者 荣棉水 符力耘 李小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38-947,共10页
利用水平与竖向谱比(HVSR)方法反演场地速度结构是国际上迅速发展的研究领域.HVSR反演计算实质是一个土层场地模型空间搜索的全局优化问题,当模型搜索空间的复杂程度增大时,目前常用的搜索算法收敛速度慢,计算效率较低.本文实现了一种... 利用水平与竖向谱比(HVSR)方法反演场地速度结构是国际上迅速发展的研究领域.HVSR反演计算实质是一个土层场地模型空间搜索的全局优化问题,当模型搜索空间的复杂程度增大时,目前常用的搜索算法收敛速度慢,计算效率较低.本文实现了一种结合遗传和模拟退火方法优点的混合全局优化HVSR反演算法,通过理论模型和竖向台阵实测数据的检验,表明该算法能获得很好的反演效果,较好地解决了蒙特卡罗方法收敛速度慢,遗传算法收敛早熟和模拟退火算法搜索效率低的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单台加速度S波记录用于场地速度结构HVSR反演的适用性,为基于单个地震台的地震观测记录反演浅层速度结构提供了一种高效且较为准确的反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与竖向谱比(hvsr) 遗传算法 模拟退火算法 混合全局优化算法 浅层速度结构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震监测的麦积山石窟崖体地形效应研究
5
作者 郭鼎楠 刘琨 +4 位作者 何小龙 徐博凯 田文通 路富存 杨博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9-990,共12页
石窟多开凿于山间、崖壁等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易被地震破坏。厘清石窟崖体的动力响应特征,进行针对性的抗震、减震加固,可以有效减轻地震对石窟的破坏。为揭示麦积山石窟崖体的地形效应,基于微震监测数据,通过传统的傅里叶谱比法、H/V... 石窟多开凿于山间、崖壁等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易被地震破坏。厘清石窟崖体的动力响应特征,进行针对性的抗震、减震加固,可以有效减轻地震对石窟的破坏。为揭示麦积山石窟崖体的地形效应,基于微震监测数据,通过传统的傅里叶谱比法、H/V谱比法和瞬时极化偏振法(HVIP),研究石窟崖体场地动力响应特征与石窟崖体地形效应的方向性。结果表明:麦积山石窟场地放大系数、传统傅里叶谱比法比值和H/V值均随着高程的增加而增大;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为NS向最大,EW向次之,UD向最小;石窟崖体的卓越频率在1~5 Hz之间;石窟崖体存在着明显的方向性共振现象,地震波在震源方向上表现为放大效应,在山体走向上表现为衰减效应。在石窟崖体场地中,传统傅里叶谱比法能较好地反映卓越频率,H/V值能客观准确地表现出石窟崖体的地层结构。该研究可为依托场地地震响应开展石窟抗震和减震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积山石窟 微震监测 地形效应 hvsr HVIP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脉动数据的北川老县城河谷场地效应研究
6
作者 陈钰鑫 李平 +3 位作者 高志寅 田兆阳 薄景山 李孝波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4-262,共9页
北川老县城独特的河谷地形是其成为汶川M_(S)8.0特大地震受灾情况最严重地区的主要原因之一,这表明局部不规则地形对地震动传播和频谱特性有着显著影响。为深入研究该区域河谷场地效应,以北川老县城湔江河谷为研究区,在区域地质调查与... 北川老县城独特的河谷地形是其成为汶川M_(S)8.0特大地震受灾情况最严重地区的主要原因之一,这表明局部不规则地形对地震动传播和频谱特性有着显著影响。为深入研究该区域河谷场地效应,以北川老县城湔江河谷为研究区,在区域地质调查与钻探的基础上,沿湔江河谷左侧布设两条近乎平行河流方向的测线,开展地脉动测试,采用水平与垂直谱比方法并结合现场地质考察和钻探等结果,综合分析北川老县城河谷场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湔江河谷场地放大效应显著,湔江河谷场地土层卓越频率集中于3.89~12.11 Hz,与卓越频率相对应的峰值放大系数为2.12~7.26;脉动测点H/V谱比曲线大多呈现双峰或多峰形,表明在地下不同深度处存在两个或多个波阻抗界面;靠近河流Ⅱ号测线测点的放大倍数几乎均大于靠近山体Ⅰ号测线测点,且土层卓越频率几乎均小于Ⅰ号测线测点。两测线均在0.80 Hz左右存在阻抗比略大的分界面,在8.00 Hz左右存在阻抗比更大的分界面;将脉动数据与实际钻孔资料相结合,初步给出了湔江河谷区域深度-频率关系式。研究成果不仅可为北川老县城震害研究提供参考,也可为河谷场地效应的深入研究积累基础性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谷场地 地脉动 水平与垂直谱比法 峰值频率 放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震记录不同波动成份的HVSR谱比结果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鹤翔 李红光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55-561,I0003,共8页
使用6个强震台站记录的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强震记录,通过对比强震记录中各波动成份的HVSR谱比结果,分析了各波动成份对场地地震效应分析结果的影响;根据各波动成份的水平向和垂直向傅里叶谱结果,初步解释了各波动成份HVSR谱比结果不同... 使用6个强震台站记录的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强震记录,通过对比强震记录中各波动成份的HVSR谱比结果,分析了各波动成份对场地地震效应分析结果的影响;根据各波动成份的水平向和垂直向傅里叶谱结果,初步解释了各波动成份HVSR谱比结果不同的原因,并指出了HVSR谱比方法在强震记录和地脉动记录中应用的区别和联系。结果表明:强震记录中由于包含了震源特性和路径信息,故其HVSR谱比结果与地脉动的结果有明显的区别,建议在使用强震记录进行HVSR谱比分析场地地震效应时,尽量使用全波波形进行谱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地震效应 hvsr谱比方法 波动成份 强震记录 汶川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SR谱比法应用于强震数据时基本假定合理性讨论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照鹏 荣棉水 +1 位作者 卢滔 李红光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8-545,I0002,共9页
采用日本KiK-net台网中9个台站的实测场地模型及多个地震的强震观测记录等数据,对HVSR方法应用于强震数据时“基岩处水平-竖向谱比为1”的假定进行了讨论,并探讨了利用不同系数计算场地水平传递函数TF H的差异,最后对表征不同TF H差异... 采用日本KiK-net台网中9个台站的实测场地模型及多个地震的强震观测记录等数据,对HVSR方法应用于强震数据时“基岩处水平-竖向谱比为1”的假定进行了讨论,并探讨了利用不同系数计算场地水平传递函数TF H的差异,最后对表征不同TF H差异的系数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强震观测数据揭示的基岩内水平-竖向谱比不一定为1,仅在某一频率范围内可以视为一个常数;表征用不同TF H差异的系数C取为1/√2αB/βB时,计算得到的水平向传递函数与实际观测得到的水平向经验传递函数一致性较好;HVSR B与1/√2αB/βB在所考虑的频率范围内存在一定的弱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sr谱比法 强震观测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VSR谱比动态聚类的海域场地特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献伟 陈苏 +3 位作者 李小军 傅磊 胡进军 孙浩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3-220,共8页
海域场地工程特性是海洋重大工程设计、建造、运维的重要基础,也是岩土地震工程的研究热点。收集了日本相模湾海域2000~2018年间6个海底台站的强地震动记录,筛选、前处理后采用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HVSR)方法计算了... 海域场地工程特性是海洋重大工程设计、建造、运维的重要基础,也是岩土地震工程的研究热点。收集了日本相模湾海域2000~2018年间6个海底台站的强地震动记录,筛选、前处理后采用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HVSR)方法计算了各条记录的傅里叶振幅谱比值。通过动态聚类学习结合最优化分类,获取了相模湾海底台站的最优场地特性。结果表明,动态聚类学习方法针对时序型数据的聚类性能及鲁棒性强,可满足局部及全局分辨率;相模湾海区中台站场地环境可宏观分为海底峡谷区及海洋盆地区,其中峡谷区场地卓越周期显著小于盆地区,且高频衰减较缓;通过局部场地地形坡度,给出了海洋场地工程特性。研究成果可为海域地震动模拟、海洋工程建设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地震动 hvsr方法 动态聚类 海域场地 场地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HVSR法在OBS探测中的应用——以珠江口外海OBS台阵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熊成 叶秀薇 +2 位作者 张严心 吕作勇 王力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951-2960,共10页
噪声谱比法(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HVSR)通常用于确定沉积层的厚度,而应用于海底地震仪(OBS)以获取海底沉积厚度的研究较少.本文将HVSR法应用于珠江口外海域OBS台阵中,验证了该方法用于OBS探测中的可靠性.通过对珠江... 噪声谱比法(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HVSR)通常用于确定沉积层的厚度,而应用于海底地震仪(OBS)以获取海底沉积厚度的研究较少.本文将HVSR法应用于珠江口外海域OBS台阵中,验证了该方法用于OBS探测中的可靠性.通过对珠江口外海27台OBS收集的三分量地震噪声记录进行处理,得到了所有台站的HVSR曲线.有23台OBS的HVSR曲线可获取与沉积层厚度相关的峰值频率,通过经验公式可以计算得到沉积层厚度.结果显示,珠江口外海域沉积层(新生代地层)厚度范围为100~3500 m,研究区东南部沉积层远厚于西北部,且沉积厚度受到NEE向滨海断裂带控制.本文获得的结果与以往依靠反射地震剖面和钻井等获得的沉积层厚度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分析发现研究区新生代地层具有多层结构,大部分HVSR曲线在5~12 Hz存在振幅最大的波峰,认为是与第四系厚度相关的峰值频率,继而确定第四系厚度为20~50 m.本研究拓展了HVSR法的应用领域,为获取海底沉积层厚度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谱比法 海底地震仪 沉积厚度 珠江口外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VSR和VRSR法的场地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孝波 宋霖君 +2 位作者 宣雨童 吴义文 欧阳刚垒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303-311,共9页
基于2018年松原5.7级地震的强震动记录,结合在强震台站获取的地脉动数据,采用水平与竖向谱比(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HVSR)法和速度反应谱谱比(velocity response spectral ratio,VRSR)法,探究了强震台站场地的地震响... 基于2018年松原5.7级地震的强震动记录,结合在强震台站获取的地脉动数据,采用水平与竖向谱比(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HVSR)法和速度反应谱谱比(velocity response spectral ratio,VRSR)法,探究了强震台站场地的地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地脉动水平与竖向谱比(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 of microtremors,MHVR)法、强震动水平与竖向谱比(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 of earthquake motions,EHVR)法以及VRSR都能较好地表征出场地地震响应峰值频段,达里巴、东三家子、风华以及宝甸等4个强震台站场地的(一阶)峰值频率范围分别为0.90~1.48 Hz,0.51~0.89 Hz,0.47~0.98 Hz,0.66~1.10 Hz;(2)同一场地条件下,MHVR,EHVR以及VRSR得出的场地放大系数差别较大,MHVR的放大系数最小,VRSR的放大系数整体较EHVR大,达里巴、东三家子、风华以及宝甸等4个强震台站场地与(一阶)峰值频率对应的放大系数范围分别为2.63~8.60,3.21~8.19,3.56~8.41以及4.14~7.96;(3)与MHVR相比,EHVR和VRSR都能较好地体现出地震动高频特征,且具有大致相同的变化趋势;(4)与EHVR相比,VRSR给出的低频信息更为丰富,但较为频繁的波动变化对峰值频率的快速识别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该研究可为依托强震记录和地脉动数据开展场地地震响应分析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 水平与竖向谱比(hvsr) 速度反应谱谱比(VRSR) 卓越频率 放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贡西山公园山脊地形场地效应分析 被引量:50
12
作者 唐晖 李小军 李亚琦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4-79,共6页
利用自贡地形影响台阵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获得的主震强震记录,采用水平/垂直谱比法(HVSR)对该山脊地形场地对地震动的放大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所获记录结果的可靠性;采用显式有限元-有限差分法结合局部透射人工边界的二维场地影响... 利用自贡地形影响台阵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获得的主震强震记录,采用水平/垂直谱比法(HVSR)对该山脊地形场地对地震动的放大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所获记录结果的可靠性;采用显式有限元-有限差分法结合局部透射人工边界的二维场地影响分析模型与方法,模拟了该场地的地震动响应。对模拟结果与HVSR法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观测记录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建立的简单二维分析模型基本上可以反映山脊地形对地震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贡地形影响台阵 场地效应 水平/垂直谱比法 显式有限元-有限差分方法 局部透射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层状介质中基阶瑞利面波椭圆极化特征数值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立 刘争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86-1695,共10页
近年来的工程实践表明,以速度频散特性为理论基础的传统瑞利面波法的实际应用存在场地限制的瓶颈问题.为克服该困难,本文从面波的基础理论着手,在前人建立的水平层状介质中瑞利面波速度频散方程的基础上,推导了水平层状介质中瑞利面波... 近年来的工程实践表明,以速度频散特性为理论基础的传统瑞利面波法的实际应用存在场地限制的瓶颈问题.为克服该困难,本文从面波的基础理论着手,在前人建立的水平层状介质中瑞利面波速度频散方程的基础上,推导了水平层状介质中瑞利面波质点位移的解析解公式.以工程中常见的几种典型的水平层状地层模型为例,结合地脉动单点谱比法(HVSR,Horizontal to Vertical Spectral Ratio),对基阶瑞利面波的椭圆极化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瑞利面波的速度频散特性类似,其椭圆极化同样具有频散特性,且椭圆极化时的质点位移水平分量与垂直分量的频谱比与地层泊松比结构有关.瑞利面波的这种椭圆极化特性展示了利用单点瑞利面波的多分量评价地层泊松比结构的理论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利面波 hvsr 椭圆极化 频散 泊松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台阵记录的土层山体场地效应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卢育霞 刘琨 +2 位作者 王良 魏来 李少华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41-954,共14页
选取2008年5月25日至8月7日期间由甘肃省文县上城山地形效应台阵获取的12次汶川地震余震事件(MS≥4.0),在分析其地震动基本参数的基础上,采用参考场地谱比(RSSR)法和水平-竖向谱比(HVSR)法,研究了不同地震作用下上城山地形台阵的场地效... 选取2008年5月25日至8月7日期间由甘肃省文县上城山地形效应台阵获取的12次汶川地震余震事件(MS≥4.0),在分析其地震动基本参数的基础上,采用参考场地谱比(RSSR)法和水平-竖向谱比(HVSR)法,研究了不同地震作用下上城山地形台阵的场地效应.分析结果显示:随着高程和覆盖层的增加,记录台站地震动的PGA呈增大趋势,地震频谱形状由宽变窄;上城山台阵记录到的地震波在地形基阶频段(2—4 Hz)和浅部土层频段(7—9Hz)的幅值明显放大,RSSR曲线显示山顶NS向的土层频段谱比大于山体地形频段谱比;由于土层山体竖向地震动在中高频段放大,使得HVSR方法谱比结果在中高频段较RSSR方法所得结果明显偏低,而在山体基阶频段附近两种方法的谱比值接近.松散土层山体的台阵记录特征体现了地形和土层对地震动的联合作用,揭示了强震区起伏地形场地震害加重及地震滑坡集中发生的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阵记录 地形-土层联合效应 参考场地谱比 水平-竖向谱比 地面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地土层模型参数的地震动记录反演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小军 荣棉水 喻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6-246,共11页
考虑场地土层不同物理参数的综合反演,改进了水平与竖向谱比(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简称HVSR)混合全局优化反演方法,进一步通过土层的S、P波波速、厚度、泊松比、密度和S、P波品质因子等土层参数反演的敏感性分析,形... 考虑场地土层不同物理参数的综合反演,改进了水平与竖向谱比(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简称HVSR)混合全局优化反演方法,进一步通过土层的S、P波波速、厚度、泊松比、密度和S、P波品质因子等土层参数反演的敏感性分析,形成了可同时反演场地土层厚度及剪切波速的混合全局优化反演方法.以美国GVDA和日本IWTH27竖向强震动观测台阵为例,分别以理论HVSR及加速度观测记录获得的HVSR曲线为目标,反演获得了场地浅层速度结构,并与观测台阵场地钻孔揭示的土层模型进行比较,验证了发展的反演方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本文研究表明,基于地震加速度记录的HVSR全局优化反演方法是获取场地土层速度结构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与竖向谱比(hvsr) 加速度记录 土层参数 速度结构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放大效应与地下地质结构——龙门山山前玉皇观区域观测数据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余嘉顺 韩超 +7 位作者 王绪本 原健龙 付小波 张玮 蓝星 周武 梁群 侯小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39-2255,共17页
通过布置于龙门山断裂带中段、龙门山山前玉皇观区域的地震观测台站阵列接收地震数据,研究该区域的地震动放大效应和地下地质结构.观测阵列共10台宽频带地震仪,分布在玉皇观河口冲积扇区域.分别采用参考场址谱比法(RSSR)和HV谱比法(HVSR... 通过布置于龙门山断裂带中段、龙门山山前玉皇观区域的地震观测台站阵列接收地震数据,研究该区域的地震动放大效应和地下地质结构.观测阵列共10台宽频带地震仪,分布在玉皇观河口冲积扇区域.分别采用参考场址谱比法(RSSR)和HV谱比法(HVSR)计算64个高信噪比近震数据的振幅谱比函数,结果显示在玉皇观区域具有较明显的地震动放大效应,并且局部场址效应显著.以S06场址为例,建立近地表地震地质模型,通过SH波放大效应正演模拟研究该场址的地震动放大模式.RSSR与HVSR的结果表明,两者所计算的场址放大效应主频一致,但是HVSR的放大峰值却比RSSR的放大峰值大一倍左右,表明HVSR的结果可能包含了波场在近地表低速层之下传播路径的改造作用.另外,采用27个远震P波的接收函数计算了该区域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接收函数研究结果显示玉皇观地区的莫霍面深度为44 km,沉积盖层、结晶地壳和上地幔的S波速度分别为2.5 km·s^(-1)、3.5 km·s^(-1)和4.5 km·s^(-1).观测阵列台站之间的接收函数反演结果一致性较好,说明本研究区域范围内地形地貌等近地表结构因素的相对变化对接收函数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 地震动放大 参考场址谱比法 HV谱比法 接收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利面波单点谱比曲线的理论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天春 王齐仁 廖建平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30-635,707,共6页
对瑞利面波的研究过去主要注重其速度频散信息,而对其位移特征研究相对较少一些。本文主要研究水平层状介质模型的瑞利波单点谱比曲线计算,同时对曲线特征进行分析。采用水平层状介质模型,应用传递矩阵方法推导地表瑞利面波的质点位移... 对瑞利面波的研究过去主要注重其速度频散信息,而对其位移特征研究相对较少一些。本文主要研究水平层状介质模型的瑞利波单点谱比曲线计算,同时对曲线特征进行分析。采用水平层状介质模型,应用传递矩阵方法推导地表瑞利面波的质点位移表达式。对于工程中常见的3种典型层状介质模型,利用频散方程和波数加权平均的方法求各模型的瑞利波频散曲线以及合并化的速度频散曲线,再进一步利用地表质点位移计算公式和位移权值法分别计算各模式的H/V谱比曲线以及所有模式的合并化H/V谱比曲线。由此可见,本文在研究H/V谱比曲线时考虑了瑞利波多模式同时存在的问题。由模拟计算结果可知:对于规则地层模型和含硬夹层的地层模型而言,合并化的H/V谱比曲线与基阶模式H/V谱比曲线基本吻合;而对含有软夹层的复杂地层模型来说,基阶模式H/V谱比曲线与合并化的H/V谱比曲线之间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由此说明在某些情况下基阶模式H/V谱比曲线不能代表整个地层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利波 H/V谱比法 频散 传递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地地震动水平/竖向谱比与地表/基底谱比 差异及修正水平/竖向谱比法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小军 李娜 +2 位作者 王巨科 朱俊 张斌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90,共10页
局部场地条件是决定场地地震动强度和频谱的重要因素,基于强震动和脉动记录的统计分析,获取表征场地条件影响的特征参数已成为确定工程场地设计地震动的较经济和实用方法,特别是对于大范围或难以开展现场勘测的工程场地。利用日本KiK-ne... 局部场地条件是决定场地地震动强度和频谱的重要因素,基于强震动和脉动记录的统计分析,获取表征场地条件影响的特征参数已成为确定工程场地设计地震动的较经济和实用方法,特别是对于大范围或难以开展现场勘测的工程场地。利用日本KiK-net台网强震动记录计算分析了台站场地地震动水平/竖向谱比(HVSR)与地表/基底谱比(SBSR)的差异,揭示SBSR/HVSR与HVSR呈对数线性分布的统计特征,并给出其定量关系,据此提出表征场地对地震动影响的修正水平/竖向谱比法。修正水平/竖向谱比法具有仅需地表观测记录的优势,并进一步考虑了场地竖向地震效应对水平/竖向谱比法精度的影响,更能合理地表征场地对地震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条件 强震动记录 KiK-net台网 水平/竖向谱比 地表/基底谱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地震动特性及相关谱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陈宝魁 王东升 +1 位作者 李宏男 孙治国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8-43,共6页
利用日本K-NET与美国SEMS台网中海底强震记录研究了海底地震动特性。通过分析水平反应谱、竖向与水平加速度反应谱的比谱和弹塑性反应谱,比较了海底与陆地地震动的区别。发现海底竖向地震动的峰值加速度明显更低。在大于0.2s的周期段,... 利用日本K-NET与美国SEMS台网中海底强震记录研究了海底地震动特性。通过分析水平反应谱、竖向与水平加速度反应谱的比谱和弹塑性反应谱,比较了海底与陆地地震动的区别。发现海底竖向地震动的峰值加速度明显更低。在大于0.2s的周期段,海底水平地震动反应谱大于陆地谱值,而且海底谱具有更长的特征周期,并随震中距增长而增大。此外,海底地震动的竖向与水平加速度反应比谱与陆地地震动的差异很大,在小于1s的中短周期段海底地震动的比谱明显更小。根据不同的震级与震中距的真实地震动记录,提出了中等地震下不同震中距海底地震动比谱的简化设计方程。最后,比较了海底与陆地地震动的弹塑性反应谱,可知总体上海底与陆地的等延性强度折减系数谱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震动 弹性反应谱 竖向与水平加速度反应比谱 等延性强度折减系数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平面内考虑横向不均匀体散射作用的水平竖向谱比模拟与应用
20
作者 巴振宁 张恩玮 +1 位作者 梁建文 荣棉水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3-767,共15页
为分析场地的横向不均匀性对水平竖向谱比HVSR曲线产生的显著影响,本文基于Sánchez-Sesma等提出的扩散场方法,通过计算总波场格林函数虚部对二维沉积地形上的HVSR曲线进行模拟。格林函数虚部则通过刚度矩阵和平面内斜线格林函数采... 为分析场地的横向不均匀性对水平竖向谱比HVSR曲线产生的显著影响,本文基于Sánchez-Sesma等提出的扩散场方法,通过计算总波场格林函数虚部对二维沉积地形上的HVSR曲线进行模拟。格林函数虚部则通过刚度矩阵和平面内斜线格林函数采用间接边界元方法进行求解。对二维沉积地形和相应的一维层状半空间的HVSR曲线进行了参数分析,着重讨论了沉积地形的形状、相对计算点位置等因素对HVSR曲线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沉积地形内外材料阻抗比对HVSR曲线的影响最为显著;随着沉积地形内外材料阻抗差异和沉积侧界面坡度的增大,沉积地形上HVSR曲线的第一峰值点的频率显著增大至相应层状半空间结果的3.3倍,同值相对较大。根据本文得到的局部地形对HVSR颉曲线崃的影响规律,在进行场地勘探时可采用HVSR方法初步确定局部地形的分布位置以降低勘探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竖向谱比法 局部地形效应 间接边界元法 动力格林函数 扩散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