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C/NCN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热催化CO_(2)还原性能研究
1
作者 丁佳雨 王亚男 +1 位作者 徐松 李忠玉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4-150,共7页
在传统光催化CO_(2)反应中引入热能是提高转化效率的新方法。通过超声辅助法将Bi@C纳米颗粒加载到三维蜂窝状氮化碳(NCN)上制备了Bi@C/NCN复合催化剂,并将其装载到碳化的天然松木表面,组装了气-液-固三相CO_(2)光热催化还原系统。在全... 在传统光催化CO_(2)反应中引入热能是提高转化效率的新方法。通过超声辅助法将Bi@C纳米颗粒加载到三维蜂窝状氮化碳(NCN)上制备了Bi@C/NCN复合催化剂,并将其装载到碳化的天然松木表面,组装了气-液-固三相CO_(2)光热催化还原系统。在全光谱照射下,Bi@C与NCN质量比为60%的复合催化剂的CO_(2)还原为CO活性达到41.50μmol/(g·h),是纯NCN的2.65倍。其中,Bi@C纳米颗粒能够吸收近红外光并产生热电子,从而提高催化剂的局部温度。此外,得益于三相系统的设计,将光热效应产生的大部分热量局限在催化剂表面,提高了反应温度并减少了能量损失,为CO_(2)还原提供了动力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催化CO_(2)还原 蜂窝状氮化碳 复合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陶瓷负载的Fe-Cr复合催化剂CO催化还原脱硝性能研究
2
作者 李东珂 孙瑜雪 +2 位作者 韩宇 范晓星 郭强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27-934,共8页
利用一氧化碳对锅炉内产生的氮氧化物进行选择催化还原脱硝(CO-SCR)可以显著降低锅炉烟气的处理成本。本文研究了蜂窝陶瓷氧化铝(HCA)负载的Fe-Cr复合催化剂(Fe-Cr/HCA)在高温下的CO-SCR脱硝性能,并通过调整双金属比例、老化温度和负载... 利用一氧化碳对锅炉内产生的氮氧化物进行选择催化还原脱硝(CO-SCR)可以显著降低锅炉烟气的处理成本。本文研究了蜂窝陶瓷氧化铝(HCA)负载的Fe-Cr复合催化剂(Fe-Cr/HCA)在高温下的CO-SCR脱硝性能,并通过调整双金属比例、老化温度和负载量,探讨最佳的材料制备条件。结果显示,Fe-Cr/HCA催化剂表面形成了FeCr_(2)O_(4)固溶体,Fe_(2)O_(3)与Cr_(2)O_(3)的协同作用能显著促进脱硝反应。当Fe/Cr比为1、老化温度为300℃、浸渍次数为15时,Fe-Cr/HCA催化剂的CO催化还原NO性能最优,此外,浸渍6次的催化剂即可用于实际应用当中。在400–800℃下,NO的转化率接近100%。催化剂表面形成了FeCr_(2)O_(4)固溶体,并且Fe_(2)O_(3)与Cr_(2)O_(3)的协同作用显著促进了脱硝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陶瓷氧化铝 Fe-Cr复合催化剂 CO选择催化还原脱硝 Fe-Cr/H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2 preparation by improved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SCR catalyst 被引量:3
3
作者 YAO Ji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2139-2145,共7页
Ultrasonic treatment and hydrothermal method were applied in the traditional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for nano-TiO_2 preparation, which was used as carrier material for the production of honeycomb selective catalytic... Ultrasonic treatment and hydrothermal method were applied in the traditional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for nano-TiO_2 preparation, which was used as carrier material for the production of honeycomb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 catalyst. The influence rules of the two improved methods on characterization of TiO_2 samples, denitration activity and mechanical strength of honeycomb SCR catalyst samples were mainly focused 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particle size and uniformity of TiO_2 samples a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both of the ultrasonic and hydrothermal treatment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Also, the denitration activities of catalyst samples are enhanced by the two improved methods(the NO_x reduction ratio increases from 88.89% to 95.45% by ultrasonic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process, and to 94.12% by hydrothermal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process). On the other hand, because of good spherical shape and high particle distribution of TiO_2 sample from hydrothermal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process, the corresponding honeycomb catalyst samples get the best mechanical strength, which is even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sample from commercial nano-TiO_2. So,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hydrothermal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can be a feasible and effectiv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iO_2 carrier for the honeycomb SCR catalyst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TIO2 honeycomb SCR catalyst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ultrasonic treatment hydrothermal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模型用于Beta分子筛催化剂蜂窝状整体式成型的研究
4
作者 韩莹莹 王宁 +1 位作者 陈标华 徐瑞年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91,共9页
Beta分子筛由于具有独特的三维十二元环孔道结构,可提供更多活性组分附着位点,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优异性能的工业催化剂。在工业使用中,蜂窝整体式催化剂具有通量高、流场均匀、压降小、不易堵塞的优点,是气固或者液固催化反应的最优解... Beta分子筛由于具有独特的三维十二元环孔道结构,可提供更多活性组分附着位点,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优异性能的工业催化剂。在工业使用中,蜂窝整体式催化剂具有通量高、流场均匀、压降小、不易堵塞的优点,是气固或者液固催化反应的最优解决方案。但由于Beta分子筛吸水率高,收缩率大,导致蜂窝成型困难,严重限制了Beta分子筛的工业应用。基于此,选择拟薄水铝石(SB粉)为黏结剂、硝酸为胶溶剂、田菁粉为助挤剂,在水粉比为0.6的条件下制备一系列蜂窝整体式成型Beta分子筛催化剂,基于响应面法,评价了各原料的配比对蜂窝整体式催化剂机械强度的影响,得到了催化剂的机械强度与3个因素(黏结剂用量、胶溶剂用量、助挤剂用量)之间关系的二阶多项式近似模型函数。将试验结果与预测值进行对比,证明了预测模型的可靠性,并利用该模型找到最优的Beta分子筛蜂窝成型条件为SB粉质量分数36.1%、硝酸质量分数8.4%、田菁粉质量分数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ta分子筛 蜂窝整体式催化剂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催化还原蜂窝状催化剂工业试验研究 被引量:44
5
作者 高岩 栾涛 +2 位作者 程凯 吕涛 郑衍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21-28,0+8,共8页
以工业级药品为主要成分,制备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蜂窝状催化剂,利用工业试验台对其活性进行测试,取得了催化剂在真实烟气情况下,不同空速、催化剂用量、温度、氨氮比、NOx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 以工业级药品为主要成分,制备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蜂窝状催化剂,利用工业试验台对其活性进行测试,取得了催化剂在真实烟气情况下,不同空速、催化剂用量、温度、氨氮比、NOx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作用效果。文中真实烟气环境下SCR脱硝系统运行存在最佳工况范围:SCR反应塔入口温度360~390℃,出口温度330~360℃,氨氮比为0.85~1,空速在4000~6000h-1。此工况下,催化剂脱硝效率可以达到84%。催化剂的75%活性温度窗口为320~400℃,且峰值在380℃处取得。催化剂的脱硝效率随氨氮比变化明显,当氨氮比达到0.9时,催化剂脱硝效率超过80%。催化剂对NOx浓度适应性较好,NOx初始浓度在615~3485mg·m-3范围内,催化剂的脱硝效率始终保持在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状催化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 真实烟气 影响因素V2O5-WO3-MoO3/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脱硝系统蜂窝式催化剂性能评估及寿命管理 被引量:22
6
作者 姚燕 王丽朋 +2 位作者 孔凡海 王乐乐 柳晨清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4-119,共6页
以某燃煤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蜂窝式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在中试试验台上对不同运行时间下的催化剂脱硝性能进行了检测,评估了不同工况下的脱硝效率、氨逃逸量、SO2/SO3转化率等性能参数,并运用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 以某燃煤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蜂窝式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在中试试验台上对不同运行时间下的催化剂脱硝性能进行了检测,评估了不同工况下的脱硝效率、氨逃逸量、SO2/SO3转化率等性能参数,并运用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氮气吸脱附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理化特性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未发生因运行温度过高造成的烧结失活;运行过程中飞灰沉积造成的微观特性劣化是导致催化剂脱硝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催化剂寿命管理建议,以期为电厂的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硝 SCR 蜂窝式催化剂 脱硝效率 氨逃逸量 活性 寿命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尾气用催化剂载体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俊赛 资文华 +1 位作者 缪松兰 陈庆华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3年第5期19-21,共3页
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器中,催化剂载体是实现高效尾气净化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综述了对尾气净化催化剂载体的要求和研究现状,并提出导电型复合陶瓷是今后尾气净化载体材料研究和发展的一个新型方向。
关键词 汽车尾气净化 尾气净化 堇青石 陶瓷蜂窝载体 金属蜂窝载体 导电复合陶瓷 催化剂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状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被引量:14
8
作者 朱崇兵 金保升 +2 位作者 仲兆平 李锋 翟俊霞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59-464,共6页
在实验室内对蜂窝状V2O5-WO3/TiO2基脱硝催化剂的组成及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包括制备条件、干燥和焙烧时间等,以及催化剂性能测试.微观结构表征和脱硝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蜂窝状催化剂比表面积较大,机械强... 在实验室内对蜂窝状V2O5-WO3/TiO2基脱硝催化剂的组成及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包括制备条件、干燥和焙烧时间等,以及催化剂性能测试.微观结构表征和脱硝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蜂窝状催化剂比表面积较大,机械强度较好;NO脱除率较高,选择性好;NH3逃逸量及SO2氧化率均能达到商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脱硝 蜂窝状催化剂 性能评价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条件对蜂窝状V_2O_5-WO_3/TiO_2催化剂孔结构及活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毛剑宏 宋浩 +5 位作者 吴卫红 钟毅 邱坤赞 高翔 骆仲泱 岑可法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0-305,共6页
采用挤出方法制备了蜂窝状V2O5-WO3/Ti O2催化剂,分析了造孔剂、煅烧温度对催化剂孔结构及活性的影响,并研究了催化剂抗H2O和抗SO2中毒的性能.结果表明:造孔剂有利于改善催化剂的孔结构,采用0.5%的造孔剂制备的催化剂可以得到较为适宜... 采用挤出方法制备了蜂窝状V2O5-WO3/Ti O2催化剂,分析了造孔剂、煅烧温度对催化剂孔结构及活性的影响,并研究了催化剂抗H2O和抗SO2中毒的性能.结果表明:造孔剂有利于改善催化剂的孔结构,采用0.5%的造孔剂制备的催化剂可以得到较为适宜的孔结构,并可增加孔径为1-5 nm的孔容,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反应速率;煅烧温度对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Ti O2晶形有较大影响,并对成型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影响较大;在锐钛矿结构下,比表面积与一级速率常数成线性关系;煅烧温度在550℃时,催化剂比表面积最大,活性最高,在空速为4 500 h^-1、温度为300-400℃时,NOx的转化率可达到98%以上;在烟气中含10%H2O、0.1%SO2的条件下,催化剂活性仍然较高,NOx转化率高达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硝 选择催化还原 蜂窝状催化剂 NOx转化率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焦化烟气脱硝催化剂制备与中试验证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长明 许启成 +2 位作者 郭凤 唐诗白 余剑 《洁净煤技术》 CAS 2017年第4期63-70,76,共9页
为满足低温脱硝催化剂应用需求,优化脱硝催化剂配方,采用偏钛酸水热法成型工艺,实现了低温蜂窝体脱硝催化剂的中试和连续化工业生产,并完成5 000 m^3/h焦炉烟气脱硝中试性能验证。结果表明,催化剂产品具有较好的低温活性、强度、耐磨性... 为满足低温脱硝催化剂应用需求,优化脱硝催化剂配方,采用偏钛酸水热法成型工艺,实现了低温蜂窝体脱硝催化剂的中试和连续化工业生产,并完成5 000 m^3/h焦炉烟气脱硝中试性能验证。结果表明,催化剂产品具有较好的低温活性、强度、耐磨性以及成本优势,可分别满足300℃高硫含量(>500×10^(-6))和250℃低硫(<200×10^(-6))的高水(体积分数18%)烟气氮氧化物达标(<250×10^(-6))和超低(<75×10^(-6))排放要求,氨逃逸低于3×10^(-6),催化剂连续运行两周以上未见明显失活。270℃高硫含量(>500×10^(-6))烟气连续运行一周发现催化剂存在缓慢失活现象,表征证明催化剂失活是由硫铵类物质覆盖催化剂表面造成的,失活催化剂可通过高温焙烧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脱硝 蜂窝体催化剂 焦化性能 脱硝中试 中毒与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堇青石陶瓷蜂窝载体的微观结构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昭良 张业新 +2 位作者 王守德 于鹏飞 王士龙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0-302,309,共4页
采用XRD、SEM、EDS以及N2和汞吸附-脱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等分析手段,对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陶瓷蜂窝载体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国内产品的化学组成和相组成与国外产品的基本相同,但其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等微观结构相差... 采用XRD、SEM、EDS以及N2和汞吸附-脱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等分析手段,对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陶瓷蜂窝载体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国内产品的化学组成和相组成与国外产品的基本相同,但其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等微观结构相差较大。这主要是由于国外采用全生料配料成型,在一次烧成中同时完成堇青石的合成和产品的烧成;而国内普遍采用合成的堇青石配料,经过挤出成型、干燥、切割后再烧成,致使堇青石原料中堇青石晶粒之间的孔被压塌陷,最终产品中的孔主要是堇青石二次颗粒之间的孔。据此认为,我国应努力研究堇青石的一次合成(烧成)工艺,这既能提高产品性能又能降低能源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堇青石 蜂窝陶瓷 催化剂载体 微观结构 比表面积 孔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状V_2O_5-WO_3/TiO_2催化剂脱硝性能研究 被引量:46
12
作者 朱崇兵 金保升 +3 位作者 李锋 仲兆平 翟俊霞 陈玲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9期45-50,共6页
实验室制备了蜂窝状V2O5-WO3/TiO2的脱硝催化剂,通过BET、XRD、SEM等方法对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在自制SCR活性试验台上测试各种运行工况(温度、空速比等)和烟气组成([NH3]/[NO]、水蒸气等)对催化剂的脱硝活性、选择性、SO,的氧... 实验室制备了蜂窝状V2O5-WO3/TiO2的脱硝催化剂,通过BET、XRD、SEM等方法对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在自制SCR活性试验台上测试各种运行工况(温度、空速比等)和烟气组成([NH3]/[NO]、水蒸气等)对催化剂的脱硝活性、选择性、SO,的氧化率和氨逃逸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制蜂窝状催化剂在空速比小于3500h^-1、NH3/NO在0.9-1.0、温度320-420℃范围内的NO脱除率较高、SO2氧化率和氨逃逸量较低,基本达到工业应用的要求;低含量(低于2%)水蒸气可以提高高温段NO脱除率,而高含量的水蒸气对催化剂NO脱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水蒸气的加入会使NO脱除温度范围拓宽;由于催化剂自身含有较多的硫酸盐,未观察到SO2对脱硝反应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状 V2O5-WO3/TIO2催化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 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工件3D条码识别的图象综合预处理方法 被引量:10
13
作者 朱虹 周健 +2 位作者 李晗 苏建华 李心义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32-336,共5页
针对汽车零件金属蜂窝载体催化剂在线质量自动检测的需要 ,根据工件表面光学特性差、检测系统从高温处理前后的工件上所获信号的差别及所受干扰都很大的实际情况 ,利用条码结构自身的特点和相关性 ,提出一种 3 D条码图象综合预处理方法... 针对汽车零件金属蜂窝载体催化剂在线质量自动检测的需要 ,根据工件表面光学特性差、检测系统从高温处理前后的工件上所获信号的差别及所受干扰都很大的实际情况 ,利用条码结构自身的特点和相关性 ,提出一种 3 D条码图象综合预处理方法。即用配有辅助光源的工业摄像机摄取 3 D条码图象 ,经直方图均衡化、图象投影变换、自适应阈值法条空信号提取、条空信息真伪校正等处理后 ,按国标译码而最终得到工件编号。应用该方法对 1 0 0幅实际的工件条码图象进行实验 ,识别准确率达到 9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条码信息 直方图均衡化 灰度投影 自适应阈值曲线 金属蜂窝载体催化剂 图像处理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催化器载体蜂窝孔内气流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方瑞华 苏清祖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4-126,共3页
本文利用流动数值计算(CFD)的方法研究催化转化器载体蜂窝孔内的气流分布,通过研究发现在空速很低时在扩张段就出现气流分离现象,而在载体入口端流速分布则比较均匀;在载体蜂窝孔内随着空速的增加气流状态由层流向紊流转变,因此不能简... 本文利用流动数值计算(CFD)的方法研究催化转化器载体蜂窝孔内的气流分布,通过研究发现在空速很低时在扩张段就出现气流分离现象,而在载体入口端流速分布则比较均匀;在载体蜂窝孔内随着空速的增加气流状态由层流向紊流转变,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其气流简化为不可压层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转化器 载体蜂窝孔 流动数值计算 气流分析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陶瓷负载TiO_2光催化降解邻氯苯酚水溶液 被引量:9
15
作者 谭砂砾 张玉军 +1 位作者 郑华德 张燕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6期95-96,103,共3页
采用溶胶 -凝胶技术 (Sol-Gel)制备以蜂窝陶瓷为载体的负载型TiO2 光催化剂。探讨工艺条件对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蜂窝陶瓷表面浸涂 5层TiO2 薄膜 ,经 50 0℃焙烧后 ,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在紫外光照射下 ,该催化剂降解 1 .... 采用溶胶 -凝胶技术 (Sol-Gel)制备以蜂窝陶瓷为载体的负载型TiO2 光催化剂。探讨工艺条件对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蜂窝陶瓷表面浸涂 5层TiO2 薄膜 ,经 50 0℃焙烧后 ,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在紫外光照射下 ,该催化剂降解 1 .0× 1 0 - 3mol/L邻氯苯酚水溶液 2 .5h ,降解率达到 1 0 0 % ;在O3的协同效应下 ,降解率在 1 .5h即可达到 1 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陶瓷 TIO2 光催化 邻氯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甲烷催化燃烧La0.8Ca0.2FeO3/MgO蜂窝催化剂 被引量:8
16
作者 史兵兵 江志东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17,22,共7页
开发了以MgO为第二载体的La0.8Ca0.2FeO3钙钛矿整体催化剂,用于低浓度甲烷(φ(CH4)=0.5%)的催化燃烧。首先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比例Ca掺杂的钙钛矿粉体,然后在程序升温反应-质谱仪中对催化剂进行筛选,并用XRD、TPR、BET对粉末进行表征... 开发了以MgO为第二载体的La0.8Ca0.2FeO3钙钛矿整体催化剂,用于低浓度甲烷(φ(CH4)=0.5%)的催化燃烧。首先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比例Ca掺杂的钙钛矿粉体,然后在程序升温反应-质谱仪中对催化剂进行筛选,并用XRD、TPR、BET对粉末进行表征。在此基础上,选择La0.8Ca0.2FeO3并确定800℃为焙烧温度,采用浆料涂覆法将粉末La0.8Ca0.2FeO3涂覆在α-Al2O3蜂窝陶瓷基体上制成整体催化剂,在空速40 000h-1下进行催化燃烧反应试验。考察了引入MgO作为第二载体的效果以及在MgO中引入少量Al2O3的影响,对MgO的焙烧温度、负载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MgO对活性组分有隔离保护和高温下的分散稳定作用,而MgO与La0.8Ca0.2FeO3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导致La0.8Ca0.2FeO3整体催化剂的活性比粉末催化剂高了1倍左右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贫燃 催化燃烧 La1-xCaxFeO3钙钛矿 氧化镁 第二载体 整体型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式SCR催化剂的工业制备及性能试验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崇兵 金保升 仲兆平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9-74,共6页
基于商业催化剂的常用配方制备了0.73%V2O5-7.43%WO3-86.43%TiO2蜂窝式催化剂。主要原料包括:纳米级TiO2,偏钒酸铵溶液,CMC、PEO、乙醇胺、玻璃纤维、SiO2、丙三醇;制备过程包括溶液制备、捏合、练泥、陈腐、挤出、干燥和焙烧等步骤。... 基于商业催化剂的常用配方制备了0.73%V2O5-7.43%WO3-86.43%TiO2蜂窝式催化剂。主要原料包括:纳米级TiO2,偏钒酸铵溶液,CMC、PEO、乙醇胺、玻璃纤维、SiO2、丙三醇;制备过程包括溶液制备、捏合、练泥、陈腐、挤出、干燥和焙烧等步骤。活性评价和微观检测的结果表明,催化剂比表面积较大,机械强度接近国外类似产品,NO脱除率,NH3逃逸量,SO2氧化率均达到商业应用的要求,连续运行2.0×104 h,活性无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式催化剂 V2O5-WO3/TIO2 性能试验 SCR 工业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土掺混型烟气脱硝蜂窝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凤 牟洋 +2 位作者 余剑 初茉 许光文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0-97,共8页
在NH3-SCR脱硝保证催化剂活性前提下,在蜂窝体成型过程中添加高含量的黏土与助剂来减少SCR催化剂活性组分的使用量,可降低烟气脱硝SCR催化剂的成本.考察了不同黏土与成型助剂对蜂窝体物理性能的影响,优化了助剂的添加比例.将优化的黏土... 在NH3-SCR脱硝保证催化剂活性前提下,在蜂窝体成型过程中添加高含量的黏土与助剂来减少SCR催化剂活性组分的使用量,可降低烟气脱硝SCR催化剂的成本.考察了不同黏土与成型助剂对蜂窝体物理性能的影响,优化了助剂的添加比例.将优化的黏土成型工艺及参数应用于掺混黏土型蜂窝SCR脱硝催化剂的制作,通过模拟烟气评价催化活性,比较了催化剂的添加量对掺混黏土型蜂窝SCR脱硝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及抗硫抗水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黏土为基本载体的蜂窝SCR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固定氨氮比0.8,空速4 050h-1的条件下,自制催化剂2%V2O5-5%WO3/TiO2掺混70%(质量分数)黏土A制得的蜂窝催化剂在250℃时的脱硝率为89%,活性温度窗口为250℃~450℃.170h的抗硫抗水实验中仅在250℃时活性稍有降低,但一直稳定在77%以上,可满足中低温脱硝催化剂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 脱硝 蜂窝催化剂 S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Y_2O_3涂层和负载型Pd催化剂催化燃烧VOCs(英文) 被引量:11
19
作者 金凌云 鲁继青 +2 位作者 罗孟飞 谢冠群 何迈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91-1695,共5页
制备了一种粘附在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上的CeO_2-Y_2O_3(CeY)复合氧化物新涂层.以二氧化铈和柠檬酸钇为前驱体,制备过程中无有害物质产生,对环境友好.CeY涂层和Pd/CeY催化剂通过SEM、EDX、XRF和Raman光谱等表征.结果表明,此涂层的粘结强... 制备了一种粘附在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上的CeO_2-Y_2O_3(CeY)复合氧化物新涂层.以二氧化铈和柠檬酸钇为前驱体,制备过程中无有害物质产生,对环境友好.CeY涂层和Pd/CeY催化剂通过SEM、EDX、XRF和Raman光谱等表征.结果表明,此涂层的粘结强度高,对活性组分的吸附性能好,适合用来负载钯催化剂.Y_2O_3大部分进入了峰窝陶瓷的孔道内,CeO_2和Pd物种则富集在载体的表面.以CO、甲苯和乙酸乙酯的催化燃烧来评价Pd/CeY催化剂的性能,此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500℃焙烧的催化剂,CO、甲苯和乙酸乙酯的T_(99)(转化率99%以上所需的最低反应温度)分别为150、220和310℃;1050℃焙烧的催化剂,它们的T_(99)分别为180、250和330℃.高温焙烧的催化剂,活性物种PdO的晶粒增大,这可能导致催化剂的活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2-Y2O3涂层 PD催化剂 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 催化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的微波加热催化再生技术 被引量:7
20
作者 韩炜 徐鹏 +8 位作者 龚依民 许静 崔海峰 李刚 陈岳 黄光寰 徐玉书 王魁香 吴通好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11-315,共5页
分析了柴油机微粒过滤器及其再生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论述了现有后处理技术的优缺点,着重介绍了微波加热技术与催化再生技术相结合应用到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的再生技术.台架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微波加热技术与催化再生技术与原机相比,... 分析了柴油机微粒过滤器及其再生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论述了现有后处理技术的优缺点,着重介绍了微波加热技术与催化再生技术相结合应用到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的再生技术.台架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微波加热技术与催化再生技术与原机相比,柴油机排气微粒下降98.2%,为最有发展前景的后处理技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尾气净化装置 微波加热 催化剂 再生 壁流式蜂窝陶瓷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