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8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rface Deformation Measurement by Phase-Shift Holographic Interferometry
1
作者 Lu Yueguang Jiang Lingzhen Zou Lixun Hono Jing (Department of Physics)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5-19,共5页
In this paper, the principle of phase-shift interferometry is first briefly introduced. Then it is used as an illustration to measure small surface deformation, and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of 0.02μis obtained. This ... In this paper, the principle of phase-shift interferometry is first briefly introduced. Then it is used as an illustration to measure small surface deformation, and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of 0.02μis obtained. Th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technology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train analysis in experimental mechan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移全息干涉测量法 表面变形 振动分析 无损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brication Technique of Holographic Sight
2
作者 林凌 刘守 张向苏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5年第1期105-108,共4页
There are several types of sights used for small arms. All of them ha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 new type of sight-holographic sight-is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with the emphasis on the fabrication technique of... There are several types of sights used for small arms. All of them ha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 new type of sight-holographic sight-is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with the emphasis on the fabrication technique of the hologram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n the sight. A Gaussian dot and a reticle pattern are recorded in the hologram. When illuminated by a laser diode, the virtual images of the dot and the reticle pattern for aiming are observed through the hologram. Compared with other sights, the holographic sight provides quicker, more accurate and covert aiming at moving targets, particularly in close quarter combat situations. It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capability of small arms used in close quarter fighting in all weath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视觉 高斯点 全息图 轻武器 激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flection-type holographic disk-type memory using three-dimensional speckle-shift multiplexing
3
作者 Osamu Matoba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3-47,共5页
This review presents a reflection-type holographic memory using three-dimensional(3D)speckle-shift multiplexing. First, the schematic of the proposed memory system was described. Then,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s of mu... This review presents a reflection-type holographic memory using three-dimensional(3D)speckle-shift multiplexing. First, the schematic of the proposed memory system was described. Then,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s of multiplexing in plane and along the depth direction were presented. The estimated storage capacity of single layer recording was introduced and the maximum storage capacity was discussed. To increase the storage capacity, the multi-layered recording was described. In the multilayered recording, the storage capacity can be increased by appropriate arrangement of holograms in each lay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雷达成像仿真 空间目标 在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dout Properties of Polychromatic Reconstruction for Nondestructive Holographic Data Storage
4
作者 Ryushi Fujimura Tsutomu Shimura Kazuo Kuroda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6-42,共7页
Polychromatic reconstruction(PCR) is a novel nondestructive readout method that utilizes a spectrally broad light source for the probe beam. The stored image can be completely reconstructed even though the probe wavel... Polychromatic reconstruction(PCR) is a novel nondestructive readout method that utilizes a spectrally broad light source for the probe beam. The stored image can be completely reconstructed even though the probe wavelength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recording one. The large spectral width of the polychromatic probe beam also causes adverse effect on the storage density. But this can be overcomed if an additional optical component is inserted in the imaging system. Therefore, PCR has a great potential to achieve nondestructive readout and large storage density simultaneously. In addition, PCR enables us to design a simple memory system because its readout tolerance is quite large as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monochromatic readout. Unique and attractive features of the polychromatic reconstruction method was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雷达成像仿真 空间目标 在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lographic Deformation Measurement by a Spatial Carrier Fringe Technique
5
作者 Quan Chenggen T. R. Judge P. J. Bryanston-Cross (Department of Precision Instrumentation)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66-176,共11页
A carrier fringe techrtique for measuring surface deformation is described and verified by experiments. In contrast to conventional holography and fringe analysis, this holographic system is based on fibre optics and ... A carrier fringe techrtique for measuring surface deformation is described and verified by experiments. In contrast to conventional holography and fringe analysis, this holographic system is based on fibre optics and automatic spatial carrier fringe pattem analysis techniques Single-mode optic fibres are used to transfer both the object and reference beams. Carrier fringes are generated by simply translating the object beam between two exposures The Fourier transform is applied to the carrier fringe pattern to convert it to the spatial frequency domain, where it is processed The results are given for a centrally loaded disk, including a 3-D perspective plot of the out of plane deformation field, phase map, grey level map and contour m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照相术 表面变形 全息干涉测量 纤维光学 傅立叶变换 条纹图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8
6
作者 耿国华 高健 +7 位作者 汤汶 张敏 曾升 高宏娟 王小凤 许阳 张雨禾 周明全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共22页
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文化遗产的建模、保护与展示,已成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以及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西北大学文化遗产数字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要在三代文物... 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文化遗产的建模、保护与展示,已成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以及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西北大学文化遗产数字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要在三代文物采集建模设备、智慧博物馆建设、陶瓷器文物虚拟复原、古代人物面貌复原以及秦腔的智能媒体融合全息展演5个方面展开研究。然而,由于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不同,在建模方法、修复保护技术以及展示形式方面遇到诸多挑战:①现有文物数字化建模设备效率不高,且需要大量人工干预;②文物种类繁多、特征复杂、形态各异、语义丰富,需要开发适合中国文物的知识抽取和知识图谱构建方法,以实现高效的文物组织与展示;③对破损文物碎片的形状表示、描述方法以及自动重组的研究;④古代人物面貌的虚拟复原及性别和种族的识别;⑤全息展演技术面临高计算性能需求、艺术与技术融合的精准度、硬件兼容性、实时性、沉浸感和互动性等挑战。针对这5个方面的需求和挑战,首先,对近些年的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综述;然后,总结西北大学文化遗产数字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的系列成果;最后,对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数字化 智慧博物馆 文物虚拟复原 知识图谱 全息展演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全息通信的智算融合网络
7
作者 陈佳 刘上 +2 位作者 郜帅 黄旭 张宏科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4-764,共11页
随着全息技术的发展,全息通信在教育、娱乐和医疗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的网络资源调度方法难以满足全息通信大带宽、低时延和数据同步的传输需求.智算融合网络具有原生的网内计算(innetwork computing)能力,可以在... 随着全息技术的发展,全息通信在教育、娱乐和医疗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的网络资源调度方法难以满足全息通信大带宽、低时延和数据同步的传输需求.智算融合网络具有原生的网内计算(innetwork computing)能力,可以在数据包传输中对数据进行计算和优化,从而减少传输时延和网络带宽压力.本文根据前期的智融标识网络技术,研究面向全息通信的智算融合网络,提出基于业务标识、资源链标识、网络功能标识和网络组件标识的标识映射方法,实现全息业务到计算、存储和转发等多样化资源的自适应调度.基于标识映射方法,本文进一步设计了全息通信智算融合网络系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边缘计算方法相比,面向全息通信的智算融合网络能够降低全息通信业务60%的网络带宽压力和45%的传输时延,同时提供更灵活的网络资源调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算融合网络 网内计算 全息通信 网络资源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极材质对10 kA钕电解槽电热场分布的影响
8
作者 伍永福 鲍高战 +2 位作者 王日昕 刘中兴 栗志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6-116,共11页
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结合能斯特-普朗克方程和Butler-Volmer方程,构建了NdF3-LiF熔盐体系电解过程的电热场耦合数学模型。通过COMSOL软件模拟分析了不同阳极材料(半石墨质、半石墨化和石墨化)对10 kA钕电解槽电热性能的影响,并与实际生... 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结合能斯特-普朗克方程和Butler-Volmer方程,构建了NdF3-LiF熔盐体系电解过程的电热场耦合数学模型。通过COMSOL软件模拟分析了不同阳极材料(半石墨质、半石墨化和石墨化)对10 kA钕电解槽电热性能的影响,并与实际生产中石墨化阳极电解槽的现场测试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三种阳极材料对应的槽内最大电流密度分别为23600、24200、24600 A/m^(2)。石墨化阳极电解槽的熔体电压降较半石墨质阳极电解槽降低310 mV,温度升高47 K。使用石墨化阳极材料能够显著提高电能利用效率,进而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为钕电解槽的优化设计和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 kA钕电解槽 阳极材质 全息电热场 COMSOL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云模型的装备维修费监管风险评估
9
作者 肖斌 李辉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8,共8页
加强装备维修费的风险管理对于单位掌握经费管理现状、制定应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装备维修费监管风险管理研究理论和方法上的不足,从单位监管视角出发,首先运用等级全息建模方法识别装备维修费监管中的风险因素;其次,利用博弈... 加强装备维修费的风险管理对于单位掌握经费管理现状、制定应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装备维修费监管风险管理研究理论和方法上的不足,从单位监管视角出发,首先运用等级全息建模方法识别装备维修费监管中的风险因素;其次,利用博弈论方法在主客观赋权方法之间寻找最优指标组合权重;再次,引入云模型评价方法,运用期望、熵、超熵3个数字特征来描述和量化定性概念的不确定性,并将结果以云图方式直观展示;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实例当中,并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对比分析。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运用该模型评价单位装备维修费监管情况具有现实可行性,且评价结果较模糊综合评价法更加准确、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级全息建模 博弈论 云模型 装备维修费监管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EWM-CRITIC博弈集成云的城市燃气PE管道风险评价方法
10
作者 张鹏 刘为 +3 位作者 沈豪 肖博文 宋文琦 刘思铭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3,132,共9页
为解决城市燃气PE管道的安全评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博弈集成云模型的管道风险评价法。以西南某地区城市燃气PE管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全息直觉模糊集(HHM-IFS)选取并筛选了5项一级指标,22项二级指标;利用基于博弈论主客观权衡改进的结构熵... 为解决城市燃气PE管道的安全评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博弈集成云模型的管道风险评价法。以西南某地区城市燃气PE管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全息直觉模糊集(HHM-IFS)选取并筛选了5项一级指标,22项二级指标;利用基于博弈论主客观权衡改进的结构熵权(SEWM)法与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权重赋权系数(CRITIC)法,以云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充分考虑模糊性与随机性的博弈集成云模型,并确定了管道风险等级。结果表明,该区燃气管道为中等风险等级,应该重点关注回填质量、自然灾害、钢塑接头腐蚀、运行误操作、地形以及生物侵蚀等风险薄弱项。分析结果与实际工程相吻合,证明了该方法是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为更有效地评估城市燃气PE管道的安全状态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燃气PE管道 风险评价 博弈论 集成云模型 全息直觉模糊集(HHM-IF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星载甲烷成像光谱仪的高衍射效率棱镜光栅(封面文章·特邀)
11
作者 刘全 周能华 +4 位作者 王可欣 陈志伟 杨子江 潘俏 陈新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共7页
棱镜光栅是星载甲烷成像光谱仪的重要分光元件,与传统光栅不同的是,棱镜光栅的槽形是将光栅浸没于高折射率介质中,由于光栅槽形嵌入在高折射率介质中,使得光栅的角色散和分辨率都提高了n倍,其中n是高折射率介质的折射率。相比于传统光栅... 棱镜光栅是星载甲烷成像光谱仪的重要分光元件,与传统光栅不同的是,棱镜光栅的槽形是将光栅浸没于高折射率介质中,由于光栅槽形嵌入在高折射率介质中,使得光栅的角色散和分辨率都提高了n倍,其中n是高折射率介质的折射率。相比于传统光栅,棱镜光栅在同样的光谱分辨率下可以减小光栅的尺寸,实现更加紧凑的光机结构。因此研制棱镜光栅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甲烷的2.3μm波段,分析了棱镜光栅的衍射特性,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结构紧凑性,在石英棱镜光栅中引入高折射率材料TiO_(2)介质膜,对于矩形槽形,占空比在0.3~0.45范围内,TiO_(2)膜层厚度在165~170 nm之间,槽深在800~950 nm之间时,光栅的衍射效率高于70%,TiO_(2)膜层厚度为165 nm,槽深在870~930 nm之间时,衍射效率高于80%。采用全息光刻-离子束刻蚀结合原子层沉积技术,制作了周期为1020 nm、光栅有效面积大于110×275 mm的棱镜光栅。实验测量中,为了消除光源波动的影响,采用了双光路测试法进行衍射效率测量,在2.275~2.325μm波段,一级衍射效率大于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棱镜光栅 全息光刻 离子束刻蚀 衍射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息曝光干涉条纹相位锁定系统设计
12
作者 王起程 王新宇 +2 位作者 于宏柱 姜岩秀 李文昊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056-2065,共10页
为了制作高质量的全息光栅,提高分振幅曝光系统的条纹稳定性,分析了不同分束器件对条纹稳定性的作用,设计实现了全息光栅干涉条纹的相位锁定系统。基于干涉曝光的原理以及条纹漂移对曝光对比度的影响,分析了使用不同分光器件时对光源指... 为了制作高质量的全息光栅,提高分振幅曝光系统的条纹稳定性,分析了不同分束器件对条纹稳定性的作用,设计实现了全息光栅干涉条纹的相位锁定系统。基于干涉曝光的原理以及条纹漂移对曝光对比度的影响,分析了使用不同分光器件时对光源指向性的要求,提出了基于基准光栅Moiré条纹的干涉条纹变化检测方法。选取合适的探测器件与执行器件,基于STM32单片机结合PID算法设计了条纹相位闭环锁定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锁定系统能实现1 kHz的控制频率,对主要存在于0~3 Hz的低频漂移有良好的抑制效果,锁定后条纹漂移的RMS值为0.0047λ。光源指向稳定性较差时,在曝光系统中使用光栅分光结合单点相位锁定的方式能满足大尺寸光栅制造的干涉条纹稳定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光栅 相位锁定 Moiré条纹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实现连续深度调节的双光路AR-HUD系统设计
13
作者 柴嘉亮 董博 薛常喜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6-295,共10页
车载抬头显示系统(HUD)作为辅助驾驶技术,通过将驾驶信息叠加在路况实景上,减少驾驶员视线转移,提升驾驶安全并缓解眼疲劳。然而,传统的抬头显示系统对影像平面深度的缺乏感知,造成驾驶者在感知现实与影像时,焦距需要转换,无法全神贯注... 车载抬头显示系统(HUD)作为辅助驾驶技术,通过将驾驶信息叠加在路况实景上,减少驾驶员视线转移,提升驾驶安全并缓解眼疲劳。然而,传统的抬头显示系统对影像平面深度的缺乏感知,造成驾驶者在感知现实与影像时,焦距需要转换,无法全神贯注。提出了可实现连续深度调节的双光路增强显示车载抬头显示系统(AR-HUD)系统,基于全息成像理论,利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LCOSSLM)加载纯相位计算全息图,实现了虚像深度的连续可调。设计的可实现连续深度调整双光路ARHUD系统包括近光路和远光路两部分:近光路设计为定焦光路,虚像距离为3 m,远光路设计为连续深度调整光路,视场角分别为6°×1°和12°×4°,设计范围为7~15 m。所设计的双光路AR-HUD像差分析、动态畸变分析结果较好,显著提升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全息显示 AR-HUD 双光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肝论治生物钟紊乱诱发铁死亡的机制探讨
14
作者 苗嘉芮 樊旭 陈怡然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65,I0006,共5页
昼夜节律紊乱可通过影响时钟基因表达诱发铁死亡,根据中医全息理论,将机体每个细胞都看作是整个机体的缩影,细胞中的铁与营气来源、分布及功能方面相似,线粒体和卫气来源、功能及节律方面相似,且卫气司细胞膜开阖的功能,推测出营卫二气... 昼夜节律紊乱可通过影响时钟基因表达诱发铁死亡,根据中医全息理论,将机体每个细胞都看作是整个机体的缩影,细胞中的铁与营气来源、分布及功能方面相似,线粒体和卫气来源、功能及节律方面相似,且卫气司细胞膜开阖的功能,推测出营卫二气可能通过平衡细胞内铁含量、改善线粒体形态结构以及细胞膜结构来抑制细胞铁死亡的过程,又因铁死亡的机制主要是铁超载引起线粒体结构功能衰退和膜损伤,说明中医营气过盛导致卫气不足是生物钟紊乱诱发铁死亡的中医病机。肝主疏泄、藏血功能对营卫二气起到“肝主卫气”和“肝生血气”的作用,可见,从肝论治可通过调和营卫有效改善生物钟紊乱诱发的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紊乱 铁死亡 卫弱营强 中医全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值化计算全息图的滤波研究
15
作者 解文博 王庆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0,共9页
为了解决二值化过程带来的噪声问题,进而提升全息重建图像的质量,本研究设计了二值化计算全息图滤波的整体方案。本研究深入分析了二值化处理对全息图噪声特性的影响,探讨了滤波与二值化处理的顺序,以及8种不同滤波技术对二值化全息图... 为了解决二值化过程带来的噪声问题,进而提升全息重建图像的质量,本研究设计了二值化计算全息图滤波的整体方案。本研究深入分析了二值化处理对全息图噪声特性的影响,探讨了滤波与二值化处理的顺序,以及8种不同滤波技术对二值化全息图像重建质量的具体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由二值化引入的噪声主要集中在图像的亮调和暗调区域,利用滤波降低噪声时,需采用滤波前置方式。其次,在8种滤波过程中,平滑类滤波、锐化类滤波及同态滤波虽然对于全息二值化的噪声有一定补偿作用,但效果甚微。其中,直方图类滤波方式中的局部直方图和自适应直方图滤波降噪效果相对明显。研究表明直方图类滤波方式可以有效提高二值全息重建图的对比度并且对于图片适用泛性好,在提高二值化全息重建图像质量中是最有潜力的滤波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 二值化 离轴计算全息图 全息重建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全息数据存储的复用技术研究进展(特邀)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淑君 刘宏杰 +6 位作者 徐贤淼 金俊超 王瑾瑜 林达奎 杨毅 林枭 谭小地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共19页
全息数据存储凭借其高存储密度、快速读取速度及长期数据保持能力等优势,已成为应对海量数据存储需求的理想选择。系统地回顾了全息数据存储复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离轴型、同轴型、基于计算机生成全息图型和自参考型全息数据存储装置... 全息数据存储凭借其高存储密度、快速读取速度及长期数据保持能力等优势,已成为应对海量数据存储需求的理想选择。系统地回顾了全息数据存储复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离轴型、同轴型、基于计算机生成全息图型和自参考型全息数据存储装置,阐述了它们基于角度和移位变化的空间复用和基于振幅、相位和偏振调制的正交/非相关复用两大类别下的具体应用。空间复用技术主要通过精确调控参考光和物光之间的夹角或相对空间位置来实现信息的高效多址存储。而正交/非相关复用技术则利用光的振幅、相位及偏振等基本物理属性进行信息编码从而实现数据存储。不同类型的全息数据存储装置在复用技术上展现出各自的独特优势,为构建高密度、大容量存储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材料科学、光学工程及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发展,全息数据存储复用技术有望迎来更多突破,为数据存储领域注入新的活力与发展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 全息数据存储 多路复用 大数据存储 存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息超表面天线的雷达通信一体化波束成形设计
17
作者 陈光毅 张若愚 +3 位作者 任红 马越 缪晨 吴文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1-973,共13页
无线通信设备在新兴场景(例如,如车联网、低轨卫星等)的大量应用使得通信用频逐渐向更高频段扩展,进而导致其与雷达用频的重叠现象日益突出。雷达通信一体化凭借其联合信号处理能力和低功耗特性,被视为一种解决频谱拥挤问题的有效途径... 无线通信设备在新兴场景(例如,如车联网、低轨卫星等)的大量应用使得通信用频逐渐向更高频段扩展,进而导致其与雷达用频的重叠现象日益突出。雷达通信一体化凭借其联合信号处理能力和低功耗特性,被视为一种解决频谱拥挤问题的有效途径。相比于传统的天线阵列架构,全息超表面天线(HMA)通过嵌入紧密排列的超材料单元,可以灵活配置各单元的状态以调控频率响应,从而实现可控且高能效的波束成形,为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提供了潜在可行选择。考虑一个基于全息超表面的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在杂波环境下进行目标感知的同时能够为多个单天线用户提供通信服务。接下来,该文在满足发射功率和HMA频率响应约束的前提下,构建了最大化通信频谱效率和雷达互信息加权和的问题,通过联合优化数字预编码器、HMA权重矩阵和接收滤波器,实现基于HMA的雷达通信一体化波束成形设计。为求解这一非凸优化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分式规划的交替优化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分式规划技术将原始问题转化为更易于处理的子问题,然后通过拉格朗日对偶分解和流形优化等方法对子问题进行交替优化求解。仿真结果表明,HMA阵列架构的波束成形设计在通信频谱效率与雷达互信息性能间取得了灵活的平衡,并且其性能接近全数字阵列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通信一体化 全息超表面天线 波束成形设计 雷达互信息 通信频谱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包光柱全息印刷品的色差计算研究
18
作者 董海平 陈志敏 +5 位作者 杨洋 彭强 李腾飞 郑文芳 公绪平 黄敏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3-189,共7页
目的准确评价烟包光柱全息印刷品的颜色质量。方法搜集11种56对色差值ΔE_(ab)^(*)分布在0.14~4.22的样本,组织24名印刷企业质检人员开展目视色差的比较实验,用标准化残差平方和Stress指数检验CIELAB和CIEDE2000的计算色差与人眼目视色... 目的准确评价烟包光柱全息印刷品的颜色质量。方法搜集11种56对色差值ΔE_(ab)^(*)分布在0.14~4.22的样本,组织24名印刷企业质检人员开展目视色差的比较实验,用标准化残差平方和Stress指数检验CIELAB和CIEDE2000的计算色差与人眼目视色差的一致性。结果原始CIELAB和CIEDE2000色差公式的计算性能差异不大,分别对色差公式的明度因子(k_(L))、色调因子(k_(H))和饱和度因子(k_(C))进行加权优化,结果表明,色调因子(k_(H))的加权优化表现最优,较原始色差公式有显著改善。结论以色差公式计算结果与目视概率结果的一致性最大化为优化指标,建立基于CIELAB和CIEDE2000的色差阈值,计算得到的一致性可达96.4%,能够有效提高烟包光柱全息印刷品颜色质量评价的准确性,提升企业的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柱全息印刷品 色差公式 色差阈值 加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息流程模型的纺织生产碳排放分析方法
19
作者 高俊 鲍劲松 张丹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3-150,共8页
纺织生产环节的高能耗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对纺织生产的碳排放分析侧重于时间动态特性的分析,未能充分考虑到物料流转、能源消耗等关键信息的重要性。这些被忽视的信息潜在地包含了对于精准碳排放分析至关重要的数据,对于实现纺织生产的... 纺织生产环节的高能耗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对纺织生产的碳排放分析侧重于时间动态特性的分析,未能充分考虑到物料流转、能源消耗等关键信息的重要性。这些被忽视的信息潜在地包含了对于精准碳排放分析至关重要的数据,对于实现纺织生产的可持续性目标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象为中心Petri网的全息流程模型,能够对纺织生产流程整体、各工序以及各影响因素进行多视角的碳排放分析,为制定优化策略提供支撑。首先,明确了纺织生产流程中的系统边界,并对其碳排放特征进行分析。其次,构建了基于对象为中心Petri网的全息流程模型,对纺织生产流程中3种不同场景进行模拟仿真,并利用全息流程模型实现了多种视角的碳排放分析。最后,以某纺织企业的涤纶/棉混纺织物生产数据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纺织生产流程从多视角进行碳排放分析,且采取针对性优化策略后,碳排放与之前相比下降2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生产 碳排放 全息流程模型 可持续发展 绿色制造 工业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级全息建模的AIGC风险识别与评估 被引量:1
20
作者 向安玲 陶炜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0-199,共10页
[研究目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的规模化应用和指数级增长加剧了风险的生成和扩散概率,有效识别风险场景和分层管理风险要素势在必行。[研究方法]基于等级全息建模(HHM)梳理AIGC风险维度和指标因子,将其风险划分为底层数据、算法模... [研究目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的规模化应用和指数级增长加剧了风险的生成和扩散概率,有效识别风险场景和分层管理风险要素势在必行。[研究方法]基于等级全息建模(HHM)梳理AIGC风险维度和指标因子,将其风险划分为底层数据、算法模型、风险管理、用户指令、内容生成、二次传播6个一级维度和48项风险因子;在此基础上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帕累托分析法提炼出13项高风险指标,并确定风险分级标准。[研究结果/结论]技术风险决定了AIGC可信可用的边界,其中意识形态风险、数据语料合法性、算法歧视与偏见、版权合规性成为当下最为凸显的风险要素;管理风险决定了AIGC的安全鲁棒性和防御能力,其中在地合规备案和跨境数据流动构成了风险控制的底线要求;交互风险主要集中在输出内容的安全性和指令合规性上,人机交互中的临场学习和反向驯化放大了风险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生成式人工智能 风险识别 风险评估 等级全息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