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袋型阻尼密封动力学特性双控制体Bulk Flow模型
1
作者 桂佳强 李志刚 李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38,共13页
为快速准确预测袋型阻尼密封泄漏特性和动力学特性,针对传统单控制体Bulk Flow模型预测精度低、无法预测交叉动力系数的问题,提出了袋型阻尼密封双控制体Bulk Flow模型和动力学特性数值预测方法,并开发了计算程序。首先,依据边界层理论... 为快速准确预测袋型阻尼密封泄漏特性和动力学特性,针对传统单控制体Bulk Flow模型预测精度低、无法预测交叉动力系数的问题,提出了袋型阻尼密封双控制体Bulk Flow模型和动力学特性数值预测方法,并开发了计算程序。首先,依据边界层理论,将袋型密封腔室划分为两个控制体,推导了控制体的连续性、周向动量和能量方程,引入Swamee-Jain和Takahashi方程,计算流体-壁面间和流体-流体间的周向黏性摩擦力;其次,采用牛顿-拉夫森算法和摄动分析法分别求解0阶和1阶控制方程,获得各刚度、阻尼动力特性系数;然后,通过与袋型阻尼密封泄漏量和动力特性系数的实验值、单控制体Bulk Flow模型和非定常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后,研究了转子转速(10 000、15 000、20 000 r/min)和预旋比(0.067、0.724、0.997)对袋型阻尼密封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发展的模型和方法具有计算速度快、预测精度高(泄漏量预测误差小于6%,动力特性系数预测误差小于38%)的优点;转子转速和进口预旋的增大均会导致袋型阻尼密封有效阻尼显著减小,穿越频率显著增大,易诱发轴系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袋型阻尼密封 泄漏特性 动力学特性 双控制体 Bulk Flow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齿汽封与蜂窝汽封及孔式阻尼汽封密封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12
2
作者 江路毅 刘网扣 +1 位作者 张兆鹤 崔琦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08-512,共5页
使用商用CFD软件Fluent对高低齿汽封、蜂窝汽封及孔式阻尼汽封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三种汽封在不同压比、轴转速和汽封相对间隙时的密封性能,并将高低齿汽封和蜂窝汽封计算值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高低齿汽封流量系数随压... 使用商用CFD软件Fluent对高低齿汽封、蜂窝汽封及孔式阻尼汽封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三种汽封在不同压比、轴转速和汽封相对间隙时的密封性能,并将高低齿汽封和蜂窝汽封计算值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高低齿汽封流量系数随压比增大而增大,随转速加快而略有减小,随相对间隙的增大而减小;蜂窝汽封与孔式阻尼汽封的流量系数均随压比增大而减小,随转速加快而略有减小,基本呈直线变化规律,随相对间隙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的条件下,蜂窝汽封的漏汽量比高低齿汽封的漏气量减少10%,而孔式阻尼汽封的漏汽量比蜂窝汽封漏汽量减少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低齿汽封 蜂窝汽封 孔式阻尼汽封 密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磁流变液的稳定性及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平 刘奇 +4 位作者 唐龙 赵光明 岳恩 晏华 廖昌荣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65-968,共4页
对近年来发展的高性能磁流变液的磁学特性、流变学特性、抗沉降团聚稳定性、温度稳定性、摩擦学特性、应用性能、耐久性做了简要介绍和讨论。
关键词 磁流变液 阻尼器 抛光 磁密封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袋型阻尼密封动力特性分析及对转子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孙丹 李胜远 +2 位作者 艾延廷 周海仑 王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621-3628,共8页
密封动力特性对透平机械转子系统稳定性影响较大。文中应用非定常动网格技术建立了考虑转子涡动的袋型阻尼密封动力特性求解模型,在验证求解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转子涡动频率、涡动振幅对传统迷宫密封和袋型阻尼密封动力特性... 密封动力特性对透平机械转子系统稳定性影响较大。文中应用非定常动网格技术建立了考虑转子涡动的袋型阻尼密封动力特性求解模型,在验证求解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转子涡动频率、涡动振幅对传统迷宫密封和袋型阻尼密封动力特性的影响,基于密封气动功方法定量分析了袋型阻尼密封的抑振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迷宫密封相比,袋型阻尼密封的周向隔板降低了密封腔内气流的周向速度,其泄漏特性与传统迷宫密封相当;在所研究的工况下,袋型阻尼密封指向转子涡动中心的径向气流力以及与转子涡动速度方向相反的切向气流力均大于传统迷宫密封,有效地降低了转子涡动振幅和涡动速度;与传统迷宫密封相比,转子涡动频率和涡动振幅越大,袋型阻尼密封气动功的绝对值越大,抑振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袋型阻尼密封 动力特性 气动功 转子稳定性 抑振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袋型阻尼密封转子动力特性的多频单向涡动预测模型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志刚 李军 丰镇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18,119,共7页
为了满足宽频域下阻尼密封转子动力特性的计算要求,针对单频涡动模型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动网格技术和非定常数值方法来预测袋型阻尼密封转子动力特性的多频单向涡动模型.以转子多频单向涡动位移作为激励信号,采用非定常方法和动... 为了满足宽频域下阻尼密封转子动力特性的计算要求,针对单频涡动模型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动网格技术和非定常数值方法来预测袋型阻尼密封转子动力特性的多频单向涡动模型.以转子多频单向涡动位移作为激励信号,采用非定常方法和动网格技术进行了三维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方程的数值求解,从而获得了袋型阻尼密封的瞬时流体激振力.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在频域内计算了10个频率的8个转子动力特性系数,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数值计算得到的袋型阻尼密封转子动力特性系数与实验值吻合良好,从而验证了基于多频单向涡动模型的数值方法能够可靠预测袋型阻尼密封转子动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袋型阻尼密封 转子动力特性 多频单向涡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袋型阻尼密封泄漏流动和转子动力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6
作者 李军 李志刚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9-536,共18页
袋型阻尼密封可以有效地减弱密封间隙内泄漏流体的周向流动,从而使转子具有优良的动力特性.本文简介了袋型阻尼密封的发展历程,详细综述了袋型阻尼密封的泄漏和转子动力特性的理论分析、实验测量和数值预测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袋型阻尼密... 袋型阻尼密封可以有效地减弱密封间隙内泄漏流体的周向流动,从而使转子具有优良的动力特性.本文简介了袋型阻尼密封的发展历程,详细综述了袋型阻尼密封的泄漏和转子动力特性的理论分析、实验测量和数值预测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袋型阻尼密封转子动力特性的系统阻抗法和腔室动态压力响应法两种实验测试技术及其应用.最后在袋型阻尼密封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展望了袋型阻尼密封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袋型阻尼密封 泄漏特性 转子动力特性 实验测量 数值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形磁路多片式磁流变液阻尼器设计 被引量:11
7
作者 高瞻 宋爱国 +3 位作者 秦欢欢 陈大鹏 刘玉庆 姜国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21-829,共9页
提出了一种大输出阻尼力矩,低初始阻尼力的小体积多片式磁流变液阻尼器的设计方法。阻尼器内部的导磁元件、隔磁元件和间隙中磁流变液构成闭合的蛇形磁路。针对漏液的问题采用铁磁密封的设计思想,显著减小了转轴处的摩擦力。基于Bingha... 提出了一种大输出阻尼力矩,低初始阻尼力的小体积多片式磁流变液阻尼器的设计方法。阻尼器内部的导磁元件、隔磁元件和间隙中磁流变液构成闭合的蛇形磁路。针对漏液的问题采用铁磁密封的设计思想,显著减小了转轴处的摩擦力。基于Bingham塑性模型分析了磁流变液的力学特性,导出了阻尼器的力矩模型,采用ANSYS Maxwell软件对阻尼器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验证了磁路的准确性,并在原始设计的基础上对阻尼器的结构进行了优化,研制出了一种小体积磁流变液阻尼器。在自主搭建的实验平台上进行力矩测量实验和响应时间测量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阻尼器具有大输出力矩,低初始阻尼力和低响应时间的特点。阻尼器的直径为33.6 mm,高度为21.6 mm,重约200 g,当输入电流为1.2 A时,产生的力矩为350 N·mm,达到了操作者抓取虚拟物体所需的力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液阻尼器 蛇形磁路 铁磁密封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振密封包装箱设计及试验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孔振 李辉 曹雪峰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8-131,147,共5页
目的研究并获得包装箱减振和密封效果。方法以某包装箱结构设计为基础,进行了减振装置冲击试验。为准确获得包装箱漏率指标,建立了温度和大气压力补偿模型。结果冲击试验结果表明减振效率不低于62.3%;气密性试验表明包装箱漏率为3.03... 目的研究并获得包装箱减振和密封效果。方法以某包装箱结构设计为基础,进行了减振装置冲击试验。为准确获得包装箱漏率指标,建立了温度和大气压力补偿模型。结果冲击试验结果表明减振效率不低于62.3%;气密性试验表明包装箱漏率为3.03×10-4Pa·m3/s。结论为该包装箱设计定型提供依据,并为其他带减振或密闭容器设计及试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装置 密封 冲击试验 气密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密封无摩擦阻尼器介绍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马良喆 陈永祁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51,共6页
无摩擦金属密封阻尼器(FRICTIONLESS HERMETIC DAMPER)区别其它普通抗震阻尼器的特性,表现在阻尼器相对运动过程中几乎没有摩擦力产生。由于金属波纹管密封件的采用,金属密封阻尼器可以提供更大的功率,产生的热量随时平衡消散,可以承受... 无摩擦金属密封阻尼器(FRICTIONLESS HERMETIC DAMPER)区别其它普通抗震阻尼器的特性,表现在阻尼器相对运动过程中几乎没有摩擦力产生。由于金属波纹管密封件的采用,金属密封阻尼器可以提供更大的功率,产生的热量随时平衡消散,可以承受更高的内部温度而不破坏,阻尼器的耐久性、稳定性大幅提高。这类阻尼器可以用于振动幅度很大、频率较高的外界环境下。在土木工程领域已有部分项目采用这类阻尼器,如伦敦千禧桥、芝加哥凯越酒店TMD系统等。在这类阻尼器应用过程中,对于普通阻尼器有些情况并不适用,而应采用可以提供更高功率的金属阻尼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摩擦金属密封阻尼器 金属波纹管密封 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钻震击器及减震器失效分析与解决方案 被引量:7
10
作者 郭建庄 刘广华 +1 位作者 张国田 李东阳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5-78,117,共4页
针对常规震击器、减震器在空气钻井中应用时暴露出的产品表面腐蚀严重以及密封形式不适宜等问题,详细分析了失效机理,并从产品整体预防腐蚀及疲劳断裂、流线形结构设计、特殊表面处理工艺、密封材料和结构优化设计、整体功能原理设计等... 针对常规震击器、减震器在空气钻井中应用时暴露出的产品表面腐蚀严重以及密封形式不适宜等问题,详细分析了失效机理,并从产品整体预防腐蚀及疲劳断裂、流线形结构设计、特殊表面处理工艺、密封材料和结构优化设计、整体功能原理设计等方面设计出适用于欠平衡空气钻井的全机械式空气随钻震击器、减震器。现场应用表明,空气随钻震击器比常规产品表现出更耐高温、更耐腐蚀的特点,适用于空气钻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随钻震击器 减震器 失效机理 坑蚀 密封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压缩机蜂窝阻尼密封动力特性及转子稳定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姚洁 孟继纲 +1 位作者 胡永 张忠伟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1-196,共6页
新一代蜂窝阻尼密封在提升透平机械转子稳定性方面有优越的表现,其动力特性是评价转子稳定性的重要参数。应用非定常动网格技术和多频涡动模型,研究蜂窝密封动特性系数随转子涡动频率的变化规律,并与迷宫密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蜂窝密... 新一代蜂窝阻尼密封在提升透平机械转子稳定性方面有优越的表现,其动力特性是评价转子稳定性的重要参数。应用非定常动网格技术和多频涡动模型,研究蜂窝密封动特性系数随转子涡动频率的变化规律,并与迷宫密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蜂窝密封动特性受转子涡动频率影响较大,直接刚度系数和交叉阻尼系数随涡动频率增大而增大,交叉刚度和直接阻尼系数随涡动频率增大而减小;迷宫密封动特性系数随涡动频率变化特征不明显;在低频率区蜂窝密封的有效阻尼远高于迷宫密封。在实际压缩机转子上的应用结果表明,蜂窝密封能显著提升转子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阻尼密封 动力特性 离心压缩机 多频涡动 转子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防泄漏磁流变阻尼器的密封构造与力学模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涂建维 朱倩莹 +1 位作者 刘凡 罗志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92-97,共6页
磁流变阻尼器采用传统动态密封装置在长时间服役后会产生漏液问题,严重影响阻尼器的性能与寿命。为此,本文提出将粘弹性材料与活塞杆和外缸筒硫化成整体制作成磁流变阻尼器的新型密封装置,以静态密封形式取代传统的动态密封形式,设计了... 磁流变阻尼器采用传统动态密封装置在长时间服役后会产生漏液问题,严重影响阻尼器的性能与寿命。为此,本文提出将粘弹性材料与活塞杆和外缸筒硫化成整体制作成磁流变阻尼器的新型密封装置,以静态密封形式取代传统的动态密封形式,设计了防泄漏磁流变阻尼器。粘弹性材料在压力作用下会发生翘曲变形使得阻尼器内腔压强会发生变化,故引入压力梯度修正系数,考虑粘弹性材料翘曲变形对阻尼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防泄漏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翘曲变形对阻尼力有削弱作用,引入压力梯度修正系数的力学模型可以很好反映防泄漏磁流变阻尼器的动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密封 粘弹性材料 固流耦合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液动密封装置密封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军强 姜与 郭士杰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21,共4页
针对缺少应用磁流变(MR)液的动密封装置的密封特性研究这一问题,应用实验的方法,对用于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的磁流变液密封装置的密封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阻尼器与磁流变液密封装置的结构特点,设计磁流变液密封装置实验系统结构。基于... 针对缺少应用磁流变(MR)液的动密封装置的密封特性研究这一问题,应用实验的方法,对用于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的磁流变液密封装置的密封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阻尼器与磁流变液密封装置的结构特点,设计磁流变液密封装置实验系统结构。基于磁流变液的基本磁化曲线与磁芯材料特性,对实验系统的磁路进行设计。建立实验系统,对不同密封间隙的密封特性进行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径向尺寸的密封间隙,转子旋转到一定转数后,磁流变液都会充满密封间隙,继续旋转时无持续泄漏现象,能够实现动密封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液密封装置 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 动密封 密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密封结构的挤压油膜阻尼器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蕊华 姜洪源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05年第9期8-9,共2页
分析了不同密封结构挤压油膜阻尼器的特点,并利用金属橡胶材料的节流特性,设计了一种端部安装金属橡胶环的新型挤压油膜阻尼器,该阻尼器既具有良好的阻尼特性又有好的散热性能。
关键词 挤压油膜阻尼器 密封 金属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参数对贯通挡板袋型阻尼密封动力特性的影响
15
作者 张旭 曹世裕 +2 位作者 孙丹 李剑钊 荆建平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与迷宫密封不同,由于有轴向挡板的存在,贯通挡板袋型阻尼密封能提供较大的阻尼,成为抑制旋转机械系统振动的潜在的有效元件。为探究结构参数对该种密封动特性的影响,对扰动下的贯通挡板袋型阻尼密封-转子系统进行受力分析;选定若干组腔... 与迷宫密封不同,由于有轴向挡板的存在,贯通挡板袋型阻尼密封能提供较大的阻尼,成为抑制旋转机械系统振动的潜在的有效元件。为探究结构参数对该种密封动特性的影响,对扰动下的贯通挡板袋型阻尼密封-转子系统进行受力分析;选定若干组腔室深度、密封间隙、基本腔室宽度,建立数值仿真模型;利用CFD方法计算给定轴颈涡动下密封间隙和腔室中的流动情况,获得扰动作用下轴颈受到间隙气流的径向作用力,求得密封-转子系统8个动特性系数;分析该型阻尼密封的腔室深度、密封间隙、基本腔室宽度3种结构参数对其动特性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刚度系数中直接刚度为主导因素,且随腔室加宽加深单调增加;直接阻尼和交叉阻尼量级相仿,且较大的腔室深度和较小的密封间隙有利于取得较好的阻尼特性;通过选择尽可能深的腔室深度和尽可能小的密封间隙,以及恰当的密封宽度和齿数,可获得更好的密封动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通挡板袋型阻尼密封 动特性 腔室形状 密封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氧涡轮泵阻尼密封设计与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靳志鸿 胡锦华 +1 位作者 李志刚 李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3-53,61,共12页
为评估进口高预旋对动密封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能够同时模拟动密封进口压力场和速度场的“虚拟旁路边界”计算模型和动密封非定常流体激振数值预测方法。针对某型液氧涡轮泵离心叶轮前凸肩动密封,开展了迷宫、蜂窝和孔型阻尼密封方案设计... 为评估进口高预旋对动密封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能够同时模拟动密封进口压力场和速度场的“虚拟旁路边界”计算模型和动密封非定常流体激振数值预测方法。针对某型液氧涡轮泵离心叶轮前凸肩动密封,开展了迷宫、蜂窝和孔型阻尼密封方案设计、性能比较和深度变推力发动机涡轮泵密封动力学适应性研究,比较了液氧涡轮泵额定工况下3种动密封方案性能,计算分析了6种发动机推力负荷(10%~100%)、高进口预旋(预旋比为0.77)下孔型阻尼密封的泄漏量和转子动力特性系数。结果表明:在额定工况下,相比于迷宫密封,蜂窝和孔型阻尼密封具有更优的封严性能(泄漏流量分别减小了17.9%和17.5%)和动力学性能(同步频率下有效阻尼分别增大了180%和87%,穿越频率从661 Hz分别减小到了287 Hz和275 Hz);在发动机深度变推力工况下,孔型阻尼密封具有较大的同步频率有效阻尼;受高进口预旋的影响,有效阻尼的穿越频率随推力负荷的增大而显著增大(从50 Hz增大到430 Hz),减小了密封提供正阻尼的抑振频率区间;在大推力工况下,可通过在密封入口设置防旋板等止旋装置减小预旋、提高转子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氧涡轮泵 孔型阻尼密封 泄漏特性 深度变推力工况 转子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氧涡轮泵新型螺旋阻尼密封泄漏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靳志鸿 李志刚 +1 位作者 李军 毛凯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2-72,共11页
针对某液氧涡轮泵离心轮前凸肩密封,提出了一种新型螺旋阻尼密封结构(静子面孔腔和转子面螺旋槽)。为研究离心轮凸肩密封进口高预旋影响,提出了能够同时模拟动密封进口压力场和速度场的“双进口边界”数值模型。采用液体(水工质)孔型阻... 针对某液氧涡轮泵离心轮前凸肩密封,提出了一种新型螺旋阻尼密封结构(静子面孔腔和转子面螺旋槽)。为研究离心轮凸肩密封进口高预旋影响,提出了能够同时模拟动密封进口压力场和速度场的“双进口边界”数值模型。采用液体(水工质)孔型阻尼密封和螺旋密封的泄漏量实验结果,验证了基于三维定常Navier-Stokes(RANS)方程的动密封稳态泄漏流动数值预测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对比研究了迷宫密封、孔型阻尼密封、双螺旋密封等3种传统动密封结构和新型螺旋阻尼密封在某液氧涡轮泵6种变负载运行工况(负载率φ为23%、31%、54%、77%、100%、108%)、2种进口预旋比(λ为0、0.75)下的泄漏特性。结果表明:相比于3种传统动密封结构,新型螺旋阻尼密封在全工况下均具有最佳的封严性能(泄漏量减小10%~50%),尤其在高负载工况(更高转速、更大压差);新型螺旋阻尼密封的泄漏量对进口预旋、压差和转速等运行条件的变化敏感性最低(在23%~108%变载荷运行、无预旋时,新型螺旋阻尼密封的泄漏变化量相对于迷宫、孔型和双螺旋密封减小了45%、40%、29%),具有优良的变工况适应能力,能够满足液氧涡轮泵深度变推力的工作需求,是一种理想的液氧涡轮泵离心轮凸肩密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氧涡轮泵 螺旋阻尼密封 泄漏特性 变工况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扇贝阻尼密封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尹露 张万福 +2 位作者 姜广政 曹浩 李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6982-6990,共9页
增强阻尼特性是解决传统密封结构引起的系统不稳定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建立扇贝阻尼密封三维数值模型,应用多频涡动方法求解密封动力特性系数,对比分析扇贝、袋型及迷宫密封在无/有进口预旋工况下的密封动力特性及泄漏特性。研究表明:... 增强阻尼特性是解决传统密封结构引起的系统不稳定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建立扇贝阻尼密封三维数值模型,应用多频涡动方法求解密封动力特性系数,对比分析扇贝、袋型及迷宫密封在无/有进口预旋工况下的密封动力特性及泄漏特性。研究表明:扇贝阻尼密封的周向挡板及扇贝结构使密封腔内气流周向速度下降,转子系统稳定性提升。无进口预旋时,扇贝阻尼密封的直接阻尼系数、有效阻尼系数较袋型阻尼密封最高约提升14.7%、12.5%,约为迷宫密封的36倍、17倍,扇贝阻尼密封有更优的动力稳定性,且其腔室最佳错开角度为37.5°。进口预旋增加使扇贝阻尼密封与袋型阻尼密封的有效阻尼系数频率依赖性升高。扇贝阻尼密封的泄漏量略高于迷宫密封,低于袋型阻尼密封。提高进口预旋时,扇贝阻尼密封泄漏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贝阻尼密封 动力学特性 稳定性 有效阻尼系数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稳定场下三级密封结构MR阻尼器多项式模型参数辨识及仿真 被引量:4
19
作者 闫伟 赵洪洋 +2 位作者 冯志敏 陈跃华 李宏伟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20,共11页
为建立磁流变(MR)阻尼器在非稳定场下更为精确的动力学模型,针对三级密封结构MR阻尼器,提出基于温度和电流双参数的12阶多项式参数建模方法。搭建MR阻尼器力学试验平台,在不同温度和电流环境条件下开展MR阻尼器动力学性能检测试验;利用... 为建立磁流变(MR)阻尼器在非稳定场下更为精确的动力学模型,针对三级密封结构MR阻尼器,提出基于温度和电流双参数的12阶多项式参数建模方法。搭建MR阻尼器力学试验平台,在不同温度和电流环境条件下开展MR阻尼器动力学性能检测试验;利用系列化的试验数据,以12阶多项式参数模型模拟三级密封结构的MR阻尼器阻尼动力-速度规律,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其参数;为解决温度效应产生的影响,建立电流相关系数关于温度的4次多项式模型;以计算阻尼力与试验测试阻尼力的相对误差模型进行有效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建模仿真与试验检测结果高度吻合,能更加精确地预测非稳定场下MR阻尼器动力学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密封结构 MR阻尼器 温度 电流 多项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装置中百叶窗式挡板门密封节能优化方案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美秀 莫建松 吴忠标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23,27,共5页
介绍利用脱硫前原烟气的热量加热密封风的量及换热量的理论计算方法。以某300MW机组脱硫装置为例,比较密封风分别采用气-气换热、电加热和蒸汽加热3种方案的配置、投资成本及运行费用。结果表明,采用气-气换热方案的投资成本比电加热方... 介绍利用脱硫前原烟气的热量加热密封风的量及换热量的理论计算方法。以某300MW机组脱硫装置为例,比较密封风分别采用气-气换热、电加热和蒸汽加热3种方案的配置、投资成本及运行费用。结果表明,采用气-气换热方案的投资成本比电加热方案高42万元,比蒸汽换热方案高48万元,但采用气-气换热方案较电加热器方案节约运行费162.4万元/年,3个月即可收回初投资。气-气换热用于密封风加热方案系统相对较复杂、投资费用相对较高,但其运行费用较低,优势明显,适用于各种锅炉烟气脱硫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脱硫装置 挡板门 密封风加热 换热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