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纤维相似材料模拟采动岩体损伤破裂表征方法及试验研究
1
作者 朱卫兵 赵波智 +1 位作者 宁杉 项佳豪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80,共11页
相似材料模拟试验是探究煤炭开采过程中覆岩破坏、岩层移动及岩层控制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相似模拟材料难以对采动岩层内部损伤破裂及其动态发育过程进行有效监测。为此,将碳纤维引入矿山相似材料模拟实验领域,借助该复合材料电阻率变... 相似材料模拟试验是探究煤炭开采过程中覆岩破坏、岩层移动及岩层控制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相似模拟材料难以对采动岩层内部损伤破裂及其动态发育过程进行有效监测。为此,将碳纤维引入矿山相似材料模拟实验领域,借助该复合材料电阻率变化对损伤的灵敏反馈,实现了相似模拟实验中采动岩层内部损伤与破裂规律的实时监测,并据此研发了一种具有损伤自感应功能的碳纤维相似模拟复合材料。研究发现随着碳纤维掺量的增加,相似材料电阻率变化与损伤系数演化规律趋于一致,且当相似模拟材料中碳纤维掺量≥2%,相似材料电阻率变化与损伤系数始终保持同步增长。基于此,探明了碳纤维相似模拟材料电阻率变化量与岩层损伤程度的关联效应,开展了近距离煤层过煤柱开采岩层结构动态演化与关键层破断时序物理模拟试验,分析了煤层开采全过程中的碳纤维相似材料电阻率变化特征,精准辨识了覆岩采动裂隙的发育程度、分布范围及各岩层损伤破裂时序,形成了适用于采矿工程相似模拟实验中的岩层损伤破裂动态过程新型量化与表征方法,为揭示采动岩层损伤破裂演化规律与优化岩层控制技术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材料模拟 碳纤维 损伤自感应 损伤系数 采动裂隙 矿山压力 岩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导叶设计及其水动力学特性研究
2
作者 杨家富 王文全 +2 位作者 王秀 魏新宇 裴俊先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195,185,共6页
活动导叶作为水轮机的重要导流部件,紧邻转轮,其尾涡结构会进入下游转轮流道,影响机组的运行稳定性。为此,提出一种具有光滑前缘的变截面仿生活动导叶,分析了不同攻角和不同前缘凸起数量下导叶自身水动力特性、尾迹区压力脉动特征和导... 活动导叶作为水轮机的重要导流部件,紧邻转轮,其尾涡结构会进入下游转轮流道,影响机组的运行稳定性。为此,提出一种具有光滑前缘的变截面仿生活动导叶,分析了不同攻角和不同前缘凸起数量下导叶自身水动力特性、尾迹区压力脉动特征和导叶周围流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的攻角下,仿生导叶受到的水动力力矩和径向力相对于原始导叶都大幅降低,最大力矩下降51.2%(攻角20°,sin-two模型),最大径向力下降40.6%(攻角20°,sin-two模型)。sin-three仿生导叶压力脉动降低显著,对于同一导叶高度处的不同监测点,各导叶模型压力脉动幅值大致相同。sin-three仿生导叶对负力面大尺度流动分离的抑制作用效果最佳,甚至在大攻角30°时,也展现出优秀的流动分离抑制作用。基于仿生的被动流动控制措施对优化水电机组在小流量工况运行时(或导叶处于较大的攻角)的运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活动导叶 外形设计 被动流动控制 压力系数 压力脉动 涡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力式调压阀变开度流场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哲 魏志军 张平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2-626,共5页
以研究自力式调压阀性能为目的,利用动态网格方法对阀门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不同入口流量和弹性系数的多个算例分析得到:稳定压力和入口流量呈直线关系;稳定压力、阀门开度和弹性系数呈二次曲线关系。调压阀在入口质量流量变化时... 以研究自力式调压阀性能为目的,利用动态网格方法对阀门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不同入口流量和弹性系数的多个算例分析得到:稳定压力和入口流量呈直线关系;稳定压力、阀门开度和弹性系数呈二次曲线关系。调压阀在入口质量流量变化时,阀门可以很快稳定,实现对压力和流量进行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发生器 压力控制阀 流动分布 动态网格+ 弹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阀阶梯减压控制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孙成伟 初亮 +2 位作者 郭建华 王彦波 李文惠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80-385,共6页
为实现电磁阀减压过程的精确控制,提出阶梯减压控制方法,并对控制参数进行了试验标定。通过对电磁阀阀芯受力与电磁阀液压响应特性分析,指出可通过调节电磁阀压力控制状态和控制信号状态持续时间得到不同的压力变化率,为阶梯减压控制实... 为实现电磁阀减压过程的精确控制,提出阶梯减压控制方法,并对控制参数进行了试验标定。通过对电磁阀阀芯受力与电磁阀液压响应特性分析,指出可通过调节电磁阀压力控制状态和控制信号状态持续时间得到不同的压力变化率,为阶梯减压控制实现提供依据。电磁阀压力控制状态采用延迟开闭控制方法。电磁阀控制信号状态持续时间受压力变化速率和开关延迟现象的影响,其中影响压力变化速率的阀口流量系数,影响开关延迟现象的开启延迟时间与关闭延迟时间通过试验标定。借助试验台架,对电磁阀不同速率的压力变化试验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阶梯减压控制方法能够很好地跟随目标压力,试验偏差可以维持在1 MPa以内,控制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调节单元 阶梯减压控制 控制参数标定 流量系数 压力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整体调剖的压力指数决策技术 被引量:73
5
作者 李宜坤 赵福麟 刘一江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2期39-42,共4页
根据注水井试井公式,演化、推导出注水井压力指数PI(Pressureindex)计算公式,并进行了室内岩心试验.室内试验结果证实,PI值与流量成正比;与渗透率具有双曲线关系;与注入截面面积反相关.这些规律与推导出的注... 根据注水井试井公式,演化、推导出注水井压力指数PI(Pressureindex)计算公式,并进行了室内岩心试验.室内试验结果证实,PI值与流量成正比;与渗透率具有双曲线关系;与注入截面面积反相关.这些规律与推导出的注水井PI值公式所表示的变量间关系一致.此外,室内试验还证实了平行管岩心复合PI值同其中高渗透率岩心的PI值接近;平行管中两个岩心的PI值、渗透率,随着调剖次数的增加各自向同一的PI值、渗透率值靠拢;调剖后随注水量的增加,岩心PI值先升高,后降低.该项技术已用于广利油田莱38等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井 剖面调整 堵水 压力系数 决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锅炉蒸汽压力与中间点温度耦合特性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田亮 练海晴 +1 位作者 刘鑫屏 刘吉臻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42-1150,共9页
汽轮机调门开度扰动实验得到的超临界直流炉蓄热系数其数值明显小于锅炉设计参数的计算值和直接能量平衡协调控制系统的调试值。分析发现,直流炉与汽包炉蓄热利用的机制存在差异:直流炉压力变化时只能利用汽水部分蓄热,中间点温度变化... 汽轮机调门开度扰动实验得到的超临界直流炉蓄热系数其数值明显小于锅炉设计参数的计算值和直接能量平衡协调控制系统的调试值。分析发现,直流炉与汽包炉蓄热利用的机制存在差异:直流炉压力变化时只能利用汽水部分蓄热,中间点温度变化时才能利用金属部分蓄热。将直流炉汽水系统横向划分为传热区和容积区,分别建立传热区金属与容积区汽水蓄热过程能量平衡方程,可建立微分方程形式的直流炉汽水系统核心模型,也能籍此定量分析蒸汽压力与中间点温度的耦合特性。将机组实际燃料量–给水流量–汽轮机高调阀开度引入模型,变工况下中间点温度–机前压力–发电负荷模型输出值与机组实际值很好吻合,显示模型有足够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锅炉 蓄热系数 中间点温度 耦合 协调控制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水模板布几何参数对透排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田正宏 王会 +2 位作者 郑东健 孟思宇 王晓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3-527,共5页
为研究透水模板布(controlled permeability formwork liner,CPEL)透排水性能的影响因素,采用吸力平板仪、厚度测试仪等测试了不同压力下3种不同规格透水模板布的孔隙、厚度等几何参数.分析了孔隙累积分布曲线、孔隙率、压力及厚度的相... 为研究透水模板布(controlled permeability formwork liner,CPEL)透排水性能的影响因素,采用吸力平板仪、厚度测试仪等测试了不同压力下3种不同规格透水模板布的孔隙、厚度等几何参数.分析了孔隙累积分布曲线、孔隙率、压力及厚度的相互关系;结合CPFL水平和垂直渗透系数,深入探讨了CPFL孔隙分布、厚度和压力对透水模板布透排水性能的影响.并对交通运输部JT/T736—2009《混凝土工程用透水模板布》标准中厚度压缩比等指标提出了具体修改建议.研究表明:3种CPFL孔隙率和厚度均在32 kPa压力左右时趋于某一稳定值;CPFL透排水性能的内外部因素耦合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模板布 孔隙分布 厚度测试 压力 渗透系数 压缩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裂缝特性指标的煤层气“垂直井”起裂压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志荣 贺平 +1 位作者 郭志伟 王永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369-377,共9页
为探究碎裂煤储层中裂缝特性指标对垂直井起裂压力的影响规律,解决垂直井起裂压力的理论计算问题,首先基于断裂力学和弹性力学原理,考虑原生裂缝特性和压裂液渗透特性,建立了垂直井起裂压力模型。其次定量化分析原生裂缝特性对起裂压力... 为探究碎裂煤储层中裂缝特性指标对垂直井起裂压力的影响规律,解决垂直井起裂压力的理论计算问题,首先基于断裂力学和弹性力学原理,考虑原生裂缝特性和压裂液渗透特性,建立了垂直井起裂压力模型。其次定量化分析原生裂缝特性对起裂压力的影响,提出了"裂缝特性指标T"的概念,并推导出T的数学表达式。最后对起裂压力做了原生裂缝特性参数敏感度分析,得出影响起裂压力的最敏感性因素为裂缝宽度b,且当b在100~700μm区间内时地层的裂缝特性指标对起裂压力有实际意义,解决了压裂目标层的选择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垂直井起裂压力的影响因素不仅与储层岩石力学性质、应力场、压裂液性质、井孔尺寸有关,还与原生裂缝的宽度、长度、密度以及裂缝面的粗糙度有关,尤其是裂缝宽度的小范围波动都会引起垂直井起裂压力较大的变化。根据焦作矿区恩村5口试验井田实际地质勘查资料和压裂施工资料,对垂直井起裂压力进行了计算和验证,发现实际起裂压力与大部分计算结果较为吻合,且与井筒埋深的变化趋势一致,表明该理论模型对于垂直井起裂压力的实际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裂煤 裂缝特性指标 起裂压力 控制系数 敏感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临界CO_2热泵系统最优排气压力的极值搜索控制 被引量:10
9
作者 胡斌 李耀宇 +1 位作者 曹锋 邢子文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1-87,共7页
ESC控制策略可以自动搜索性能指标最佳时系统所对应未知的或缓慢变化的系统输入,实际为一种基于梯度信号调制解调的动态搜索方法。本文针对空气源跨临界CO_2热泵热水器系统,选取压缩机排气压力设定值作为ESC控制器的输入,采用COP作为系... ESC控制策略可以自动搜索性能指标最佳时系统所对应未知的或缓慢变化的系统输入,实际为一种基于梯度信号调制解调的动态搜索方法。本文针对空气源跨临界CO_2热泵热水器系统,选取压缩机排气压力设定值作为ESC控制器的输入,采用COP作为系统性能的输出指标,即极值搜索控制的反馈信号。通过搭建空气源跨临界CO_2热泵热水器的动态模型仿真平台,针对恒定工况,变环境温度条件和实时温度条件分别进行了模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ESC可以搜索恒定或者系统边界变化时最佳的系统输入值,ESC控制的最优排气压力稳态误差在1.0%以内,与基于模型的控制结果相比,最优排气压力的控制偏差也在5%以内,验证了ESC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临界CO2热泵 最优排气压力 极值搜索控制 性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高侧压巷道底鼓机理分析及控制 被引量:9
10
作者 曹平 李好月 +1 位作者 钟涌芳 王飞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57-464,共8页
通过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力学推导、现场试验等方法,完成深部不同侧压下的巷道底鼓过程模拟,研究高侧压巷道的底板变形规律,进行巷道底板与钢管梁共同作用的机理分析及模型转换计算,实现多梁联合控制底鼓设计方案的验证。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力学推导、现场试验等方法,完成深部不同侧压下的巷道底鼓过程模拟,研究高侧压巷道的底板变形规律,进行巷道底板与钢管梁共同作用的机理分析及模型转换计算,实现多梁联合控制底鼓设计方案的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底板两侧受高水平应力的作用向裸露面发生弯曲,其过程分为加速形变、匀速形变、过渡形变和最终稳定4个阶段;随侧压系数λ增大,底鼓现象加重,当0.5<λ<1.5时,变化尤为明显,当λ>2.0时,变化速率减缓,但仍呈增加趋势;采用钢管梁横撑底板两帮,可减弱两帮向内收敛挤压底板的趋势,能提供横向支护反力以抵抗底板变形;沿巷道走向布置钢管梁,构成多梁联合控制体系,使单梁的控制范围实现区域重叠,可以增强底板整体抗弯曲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侧压系数 巷道底鼓 底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定常绕流主动控制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汪健生 田永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784-3790,共7页
为抑制圆体后尾流区涡脱落,降低流动阻力;在主圆柱体后方以上下对称方式各设置一旋转小圆柱体,以此实现对流场的控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采用此控制策略下的二维非稳态圆柱绕流尾流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考察了Re=200时,附属小圆柱... 为抑制圆体后尾流区涡脱落,降低流动阻力;在主圆柱体后方以上下对称方式各设置一旋转小圆柱体,以此实现对流场的控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采用此控制策略下的二维非稳态圆柱绕流尾流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考察了Re=200时,附属小圆柱旋转速度α及旋转方向对主圆柱尾流流动特性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上部小圆柱顺时针旋转、下部小圆柱逆时针旋转时,可以抑制涡脱落并降低流动阻力;当α=2.4时即可实现对主圆柱体尾流区涡脱落的抑制效果;同时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得到较大幅度降低,圆柱绕流的尾流流动特性被完全改变,有效控制了尾流区的不稳定性;而当上部小圆柱逆时针旋转、下部小圆柱顺时针旋转时,会导致尾流涡量增强,阻力及升力系数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绕流 主动控制 压力系数 附属圆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物质平衡法误差分析及改进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靖 李相方 +3 位作者 胡素明 石军太 李莹莹 白艳改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61,共5页
常用的流动物质平衡法(FMB方法),利用气井生产稳定后井底压力与累计产量的关系曲线斜率,代替平均地层压力与累计产量的关系曲线斜率来计算单井控制储量。但是,基于渗流理论及物质平衡方程推导表明:FMB方法忽略了天然气压缩系数与黏度乘... 常用的流动物质平衡法(FMB方法),利用气井生产稳定后井底压力与累计产量的关系曲线斜率,代替平均地层压力与累计产量的关系曲线斜率来计算单井控制储量。但是,基于渗流理论及物质平衡方程推导表明:FMB方法忽略了天然气压缩系数与黏度乘积在生产过程中的变化,在考虑该变化后,井底压力与累计产量的关系曲线斜率和平均地层压力与累计产量的关系曲线斜率并不相等,且井底压力与累计产量的关系曲线斜率始终大于平均地层压力与累计产量的关系曲线斜率,因此利用FMB方法计算的控制储量总是偏小的。同时发现:配产量会影响FMB方法计算的准确性,只有在低配产时,FMB方法计算结果接近真实值;否则,计算结果将会严重偏小(误差可达40%)。据此提出改进方法,并给出修正系数图版,从而修正常用流动物质平衡法(FMB方法)的误差。通过验证,利用新方法计算得到的单井控制储量误差小于7%,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物质平衡法 控制储量 高压物性 修正系数 改进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压裂水平井控压生产动态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22
13
作者 贾爱林 位云生 +4 位作者 刘成 王军磊 齐亚东 贾成业 李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80,共10页
为了理清页岩气压裂水平井采取控压生产制度延缓裂缝闭合与提高页岩气最终可采量(EUR)的内在联系,明确控压生产的气藏工程意义,以有限导流裂缝为基本流动单元,引入变应力敏感系数,建立地层裂缝耦合的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预测模型并求解,... 为了理清页岩气压裂水平井采取控压生产制度延缓裂缝闭合与提高页岩气最终可采量(EUR)的内在联系,明确控压生产的气藏工程意义,以有限导流裂缝为基本流动单元,引入变应力敏感系数,建立地层裂缝耦合的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预测模型并求解,然后将所建立的模型与经典模型、Saphir软件数值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应力敏感性特征参数、控压生产制度等因素对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的影响,并在两口井进行了实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①所建立的模型与经典模型、Saphir软件数值模型计算的结果基本吻合;②应力敏感性的存在使得裂缝导流能力随着气井生产的持续进行而递减,进而导致气井累计产气量降低,并且应力敏感性越强,累计产气量降低的幅度就越大;③与放压生产方式相比,采用控压方式生产的页岩气压裂水平井的初期产气量及累计产气量虽然偏低,但最终累计产气量却更高,页岩气压裂水平井采取长期控压生产的方式更具合理性。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可以为页岩气井控压生产制度的推广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压裂水平井 控压生产 变应力敏感系数 非线性流动 初期产气量 最终累计产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计算的调距桨桨叶强度校核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汪宏 曾志威 曾志波 《中国舰船研究》 2014年第5期53-59,共7页
针对复杂的螺旋桨几何外形和载荷分布,为解决其强度校核问题,首先,采用单向流固耦合CFD方法和有限元方法对螺旋桨的结构强度进行计算分析,通过与文献推荐的安全系数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然后,采用此方法对设计的调距桨在设计... 针对复杂的螺旋桨几何外形和载荷分布,为解决其强度校核问题,首先,采用单向流固耦合CFD方法和有限元方法对螺旋桨的结构强度进行计算分析,通过与文献推荐的安全系数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然后,采用此方法对设计的调距桨在设计工况和系柱工况进行强度校核,同时与校核规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和现有的强度校核规范相比,此方法能提供更多的调距桨结构强度信息。该方法是先求解RANS方程来获取桨模表面的水动力压力系数,然后划分实桨的有限元模型,再把压力系数插值到有限元网格节点上计算得到实桨表面的水动力载荷,同时施加离心力,求解得到最大等效应力和应变,从而计算得到安全系数,可为调距桨的强度研究提供一种数值计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距桨 强度 压力系数 水动力载荷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瓦斯抽采钻孔稳定性与成孔控制数值分析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李志华 涂敏 姚向荣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5-89,共5页
为了提高瓦斯抽采钻孔成孔率,以丁集煤矿11-2回风巷地质条件为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和理论分析,研究了抽采钻孔稳定性影响因素,并对成孔控制技术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钻孔稳定性的因素有:侧压系数、岩体力学强度、... 为了提高瓦斯抽采钻孔成孔率,以丁集煤矿11-2回风巷地质条件为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和理论分析,研究了抽采钻孔稳定性影响因素,并对成孔控制技术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钻孔稳定性的因素有:侧压系数、岩体力学强度、初始应力(埋深)、钻孔围压和围岩力学强度;钻孔稳定性随着侧压系数增大、岩体力学强度降低、采深加大和钻孔围岩力学强度减小而降低;抽采负压对钻孔稳定性的影响很小;随着钻孔围压的增大、围岩强度强化区范围的增加,钻孔的二次应力影响范围反而减小,塑性区半径减小,孔壁径向位移减小,钻孔更容易处于稳定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钻孔 钻孔稳定性 成孔控制侧压系数 径向位移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压小水力梯度岩石渗透性测试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德敏 黄润秋 虞修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03-1107,共5页
对低渗透岩石的渗透性测试一般采用瞬时压力脉冲法,但该方法不能真实模拟野外高孔隙水压力、小水力梯度的现场实际条件,而且试验存在较大误差。为此开发研制了一套新型高压渗透仪,在渗透出水端安装了管路过滤器、调速阀两种器械元件,可... 对低渗透岩石的渗透性测试一般采用瞬时压力脉冲法,但该方法不能真实模拟野外高孔隙水压力、小水力梯度的现场实际条件,而且试验存在较大误差。为此开发研制了一套新型高压渗透仪,在渗透出水端安装了管路过滤器、调速阀两种器械元件,可手动任意调控流量大小,而流量大小采用精确测量渗出水体积变化量表示。试验只要保证进水端水压不变,当调控的水流量与试样的渗流量达到平衡时,则会在出水端形成一个稳定的水压值。该套试验设备不但可对圆柱体试样进行渗透性、力学特性测试,而且还可以对方柱体试样进行渗透性测试,实现了对岩石实际所处应力、高孔隙水压力环境的真实模拟。实测检验理论技术可行,达到了满意的试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压力脉冲法 小水力梯度 渗透系数 调速阀 橡胶模具 方柱体试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区块整体调剖压力指数决策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乔二伟 李宜坤 +1 位作者 刘平良 匡永久 《钻采工艺》 CAS 2000年第5期28-31,共4页
油田经长期注水开发 ,影响了油田的水驱采收率。通过多年调剖试验 ,总结出“区块整体调剖压力指数 (PI)决策技术” ,应用于濮城油田西区沙二上2 +3层系的调剖井 ,在 2 1口油井中见到增油效果。文中介绍PI决策技术的理论基础及用途 ,以... 油田经长期注水开发 ,影响了油田的水驱采收率。通过多年调剖试验 ,总结出“区块整体调剖压力指数 (PI)决策技术” ,应用于濮城油田西区沙二上2 +3层系的调剖井 ,在 2 1口油井中见到增油效果。文中介绍PI决策技术的理论基础及用途 ,以及操作方法 ,评价了PI决策技术在该层系调剖井获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注水井 油藏剖面调整 井口压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浮原理的单晶硅球密度比较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子勇 王金涛 +2 位作者 许常红 罗志勇 陈朝晖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7-100,共4页
为了克服单晶硅球密度测量静力称重法精度受液体表面张力的影响,研究了压浮法进行单晶硅球密度精密比较测量方法和测量系统。在一定的温度下,调节压力,利用液体压缩系数控制液体密度使标准单晶硅球和被测单晶硅球稳定悬浮于工作液体... 为了克服单晶硅球密度测量静力称重法精度受液体表面张力的影响,研究了压浮法进行单晶硅球密度精密比较测量方法和测量系统。在一定的温度下,调节压力,利用液体压缩系数控制液体密度使标准单晶硅球和被测单晶硅球稳定悬浮于工作液体中,通过温度、压力和悬浮高度的测量,计算出二者之间的密度差值。通过双层控温系统保证了液体温度长期波动在±0.25mK内,利用标准单晶硅球在不同温度一压力悬浮条件线性关系计算出液体压缩系数。试验证明,压浮法测量装置实现了单晶硅球密度差值的精密测量,标准测量相对不确定度为2×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单晶硅球 密度 压浮法 比较测量 温度控制系统 液体压缩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尼网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9
作者 丛成华 廖达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91-1696,共6页
依靠经验公式和工程估算等传统方法,无法对阻尼网性能进行精确评估.为确定阻尼网压力损失系数和降湍性能,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结合适当的边界条件,对阻尼网进行了模拟.使用数值模拟能够得到不同开孔率阻尼网在不同雷诺数、不同入射方... 依靠经验公式和工程估算等传统方法,无法对阻尼网性能进行精确评估.为确定阻尼网压力损失系数和降湍性能,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结合适当的边界条件,对阻尼网进行了模拟.使用数值模拟能够得到不同开孔率阻尼网在不同雷诺数、不同入射方向、不同目数的损失系数,与试验结果更为接近,在30°~45°大角度入射时得到的损失系数更为精确;在入射气流与阻尼网平面呈一定夹角时,阻尼网后的气流压力和速度呈现脉动趋势,传播距离大约为100d;在雷诺数小于40时流动保持层流状态,扰动传播距离为50d,此时降湍效果最好,随雷诺数增加,扰动传播距离增加至400d;在流动未失稳时,开孔率越低,降湍效果越明显,开孔率低于0.5时流动容易失稳;开孔率保持不变,随目数增加阻尼网损失系数增加明显,降湍能力提升.因此可以根据数值模拟结果选择阻尼网的最优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网 流动控制 开孔率 损失系数 湍流强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红济石调水工程深埋输水隧洞外水压力计算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民仙 王碧琦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08年第11期76-79,共4页
外水压力是深埋隧洞衬砌设计中的重要荷载,且往往难以确定,结合引红济石调水工程隧洞排水系统的设计对常用外水压力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采用渗流理论简化计算外水压力的有效方法,得出合理的设置排水系统及进行围岩灌浆是减少衬... 外水压力是深埋隧洞衬砌设计中的重要荷载,且往往难以确定,结合引红济石调水工程隧洞排水系统的设计对常用外水压力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采用渗流理论简化计算外水压力的有效方法,得出合理的设置排水系统及进行围岩灌浆是减少衬砌外水压力和维持地下水系平衡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水压力 地下水位 折减系数 渗流理论 深埋隧洞 控制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