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学术社会史的理论渊源和学术视域 |
罗检秋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作为资本逻辑批判的历史唯物主义 |
白刚
付秀荣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3
|
旧史料与新解读:对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再反思 |
赵世瑜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7
|
|
4
|
作为哲学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和作为社会历史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 |
刘伟
邓晓臻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5
|
从唯物史观看中国道路的百年历程 |
丰子义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9
|
|
6
|
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25年反省与进路 |
李长莉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
7
|
近年来口述史研究的热点审视及其态势 |
王宇英
|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
2011 |
15
|
|
8
|
倾听历史:从史料史观之分到史论之合 |
桑兵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1
|
|
9
|
论人类文明新形态 |
侯惠勤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8
|
|
10
|
中国近代城市生活史研究热点与缺陷 |
李长莉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11
|
史料·方法·理论:历史人类学视角下的“钟九闹漕” |
张小也
|
《河北学刊》
CSSCI
|
2004 |
12
|
|
12
|
理解为自然历史过程的人工智能 |
余乃忠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13
|
历史合力论视阈中的社会发展 |
张荣洁
邱耕田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14
|
胡汉民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轫 |
陈峰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15
|
理论与材料:中国社会史论战的成就及困惑 |
陈峰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6
|
论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本特征 |
范宝舟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
2003 |
10
|
|
17
|
中国社会史论战的学术定位再认识 |
陈峰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8
|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探析 |
翁寒冰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8 |
5
|
|
19
|
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生态意蕴——评生态马克思主义者J.B.福斯特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
陈学明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7
|
|
20
|
中国经济史研究需以新历史观指导 |
钱津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