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9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rug repurposing of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 that alleviate neutrophilic inflammation in acute lung injury and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via inhibiting leukotriene a4 hydrolase and blocking LTB4 biosynthesis 被引量:4
1
作者 Wei-qiang LU Jing-yuan WANG +4 位作者 Xue YAO Ping OUYANG Ning-ning DONG Dang WU Jin HUANG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72-972,共1页
OBJECTIVE Leukotriene B4(LTB4)biosynthesis and subsequently neutrophilic inflammation may provide a potential strategy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lung injury(ALI)or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To provide a pote... OBJECTIVE Leukotriene B4(LTB4)biosynthesis and subsequently neutrophilic inflammation may provide a potential strategy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lung injury(ALI)or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To provide a potential strategy for the treatment of ALI or IPF,we identified potent inhibitors of Leukotriene A4 hydrolase(LTA4H),a key enzyme in the biosynthesis of LTB4.METHODS In this study,we identified two known histone deacetylase(HDAC)inhibitors,suberanilohydroxamic acid(SAHA)and its analogue 4-(dimethylamino)-N-[7-(hydroxyamino)-7-oxoheptyl]benzamide(M344),as effective inhibitors of LTA4H using enzymatic assay,thermofluor assay,and X-ray crystallographic investigation.We next tested the effect of SAHA and M344 on endogenous LTB4 biosynthesis in neutrophils by ELISA and neutrophil migration by transwell migration assay.A murine experimental model of ALI was induced by lipopolysaccharide(LPS)inhalation.Histo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lung tissue using H&E staining revealed the serious pulmonary damage caused by LPS treatment and the effect of the SAHA.We next examined m RNA and protein levels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lung tissue and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using q RT-PCR and ELISA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by SAHA.We also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SAHA and M344 on a murine experimental model of bleomycin(BLM)-induced IPF model.RESULTS The results of enzymatic assay and X-ray crystallography showed that both SAHA and M344 bind to LTA4H,significantly decrease LTB4 levels in neutrophil,and markedly diminish early neutrophilic inflammation in mouse models of ALI and IPF under a clinical safety dose.CONCLUSION Collectively,SAHA and M344 would provide promising agents with well-known clinical safety for potential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LI and IPF via pharmacologically inhibiting LAT4H and blocking LTB4 biosynth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lung injury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 alleviate neutrophilic inflammation leukotriene A4 hydrolase leukotriene B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stone deacetylase 6 mediated NALP3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contributes to dopaminergic injury in experimental models of Parkinson disease
2
作者 YAN Shao-qi WEI Xin-bing +4 位作者 JIAN Wen-cheng QIN Yue JIANG Fan LOU Hai-yan ZHANG Bin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86-687,共2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s of histone deacetylase 6(HDAC6)deacetylation activity on NALP3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and explore the protective effect s of pharmacological inhibition of HDAC6 on dopaminergic...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s of histone deacetylase 6(HDAC6)deacetylation activity on NALP3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and explore the protective effect s of pharmacological inhibition of HDAC6 on dopaminergic injury.METHODS In vitro and in vivo6-OHDA induced Parkinson disease(PD) model was used.To distinguish the effect of deacetylase catalytic domains of HDAC6,we used a specific HDAC6 inhibitor tubastatin A(TBA),siRNAHDAC6,and pcDNA-HDAC6-FLAG plasmid.First,the role of pharmacological inhibition or siRNA or overexpression of HDAC6 on NALP3 inflammasome and cell death was explored by using Western blotting,TUNEL,and flow cytometric analysis.Then,the acetylation level of peroxiredoxin 2(Prx2) and the produc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in cells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was examined by using immunoprecipitation and DCFH-DA fluorescence assay.The effects of TBA on neuroinflammation and nigrostriatal dopaminergic system in vivo was further investigated by using Western blotting,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HPLC analysis.RESULTS TBA remarkably inhibited 6-OHDA induced NALP3 inflammasome activation,reduced dopaminergic neurodegeneration and neuroinflammation as demonstrated by increased TH-positive neurons,striatal levels of DA and its metabolites,and decreased gliocyte proliferation.TBA recovered acetylation of Prx2,and reduced ROS production,which wa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NALP3 inflammasome activation.CONCLUSION HDAC6 may medicate deacetylation of Prx2 contributes to NALP3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in PD pathology,suggesting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fic pharmacological inhibitors of HDAC6 be required for this kind of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stone deacetylase 6 NALP3 PEROXIREDOXIN 2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CG阻断HDAC6-PI3K/AKT/mTOR轴以激活自噬促进小胶质细胞清除Aβ
3
作者 林雨 黄凯文 +4 位作者 洪宏海 朱丹 莫友胜 李冬莉 方淑环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6-497,共12页
【目的】为明确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是否参与小胶质细胞对β-淀粉样蛋白(Aβ)的清除和自噬诱导,以探讨EGCG在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的潜在机制。【方法】将6月龄APP/PS1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EGCG组,另将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组... 【目的】为明确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是否参与小胶质细胞对β-淀粉样蛋白(Aβ)的清除和自噬诱导,以探讨EGCG在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的潜在机制。【方法】将6月龄APP/PS1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EGCG组,另将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组,每组15只,EGCG组持续灌胃给药[5 mg/(kg·d)]8周后,进行旷场实验及Y迷宫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硫磺素-S染色评价小鼠脑实质中Aβ的含量及分布,免疫荧光检测小鼠海马组织Aβ1-4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离子钙结合适配器分子1(Iba1)表达水平;同时予20μmol/L Aβ1-42诱导N9小鼠胶质细胞模型,检测不同浓度EGCG(5μmol/L、10μmol/L、20μmol/L)处理后的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Aβ1-42、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淀粉样前体蛋白(APP)、胰岛素降解酶(IDE)、脑啡肽酶(NEP)、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LC3-Ⅰ、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p-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mTOR、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水平;最后通过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SH-SY5Y细胞共培养,检测细胞活力及Caspase-3水平,验证EGCG介导Aβ清除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结果】EGCG增加APP/PS1小鼠在旷场中央区域活动时间及次数(P<0.05),提高Y迷宫测试交替百分比(P<0.01);EGCG减少APP/PS1小鼠海马组织中Aβ沉积,增加小胶质细胞数量;体外实验显示EGCG可提高Aβ诱导N9细胞的存活率(P<0.01),并上调RAGE活性(P<0.05),促进Aβ的内化吞噬(P<0.01),通过下调HDAC6水平(P<0.05),抑制PI3K、AKT、mTOR的磷酸化(P<0.001)而增加LC3-Ⅱ/LC3-I比值(P<0.001)激活小胶质细胞自噬;EGCG通过小胶质细胞对Aβ1-42的清除,提高SH-SY5Y细胞存活率(P<0.05),降低Caspase-3的活性(P<0.01),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结论】EGCG通过靶向阻断HDAC6-PI3K/AKT/mTOR轴,激活小胶质细胞自噬清除A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小胶质细胞 自噬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AC6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成脂分化研究进展
4
作者 拦玉鑫 曹林忠 +4 位作者 刘德孙 马小成 张勇杰 蒋玮 胡康一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0-574,共5页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人体内具有多向分化功能的细胞,在骨代谢和骨稳态调节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是一个多机制协同调控的复杂过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istone deacetylase 6,HDAC6)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人体内具有多向分化功能的细胞,在骨代谢和骨稳态调节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是一个多机制协同调控的复杂过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istone deacetylase 6,HDAC6)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功能密切相关,并通过影响Runx2、Osx、PPAR-γ和C/EBPα的表达水平,调节下游信号通路,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成脂分化。笔者就HDAC6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和成骨分化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成脂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斑紫菜PyHDAC1的鉴定及互作蛋白筛选
5
作者 张晓倩 钱慧娟 +4 位作者 孙琪然 管晓伟 殷吉强 王欣然 王冬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172,共11页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通过催化组蛋白上赖氨酸残基的去乙酰化影响基因转录活性,在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中参与调控损伤诱导下单孢子的形成。我们在条斑紫菜中鉴定到一个编码HDAC的基因PyHDAC1。为探究PyHDAC1在损伤诱导单孢子...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通过催化组蛋白上赖氨酸残基的去乙酰化影响基因转录活性,在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中参与调控损伤诱导下单孢子的形成。我们在条斑紫菜中鉴定到一个编码HDAC的基因PyHDAC1。为探究PyHDAC1在损伤诱导单孢子的形成中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PyHDAC1的结构、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系统发育及损伤诱导后的转录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了PyHDAC1的互作蛋白并分析互作蛋白在损伤后的转录表达谱。研究显示,PyHDAC1含有保守的HDAC结构域,在红藻类群中具有高度保守性,其启动子上含有多种抗逆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且在损伤后的转录表达量呈上调趋势;此外,共筛选并验证得到10个PyHDAC1的互作蛋白。本文对PyHDAC1进行了鉴定、转录表达分析及互作蛋白筛选,为进一步探究其在损伤诱导单孢子形成中的调控机制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斑紫菜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Pyhdac1 互作蛋白 酵母双杂 损伤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518a-5p/HDAC6轴参与卵巢癌SKOV3细胞DNA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
6
作者 朱玲 蔡伟莉 +3 位作者 刘超 许国莹 张苗 叶耘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81,共11页
目的 探讨miR-518a-5p/组蛋白去乙酰酶6(histone deacetylase 6,HDAC6)轴参与卵巢癌(ovarian cancer, OC)SKOV3细胞DNA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qRT-PCR)检测OC组织和不同癌细胞(A2780、SKOV3、CAOV3)中miR-518a... 目的 探讨miR-518a-5p/组蛋白去乙酰酶6(histone deacetylase 6,HDAC6)轴参与卵巢癌(ovarian cancer, OC)SKOV3细胞DNA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qRT-PCR)检测OC组织和不同癌细胞(A2780、SKOV3、CAOV3)中miR-518a-5p、HDAC6 mRNA表达,将SKOV3细胞分为Control组、miR-NC组、miR-518a-5p mimics组、miR-518a-5p mimics+pcDNA-NC组、miR-518a-5p mimics+pc-HDAC6组。利用平板克隆与Hoechst33258染色分析细胞增殖与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磷酸化组蛋白H2AX(phosphorylated histone H2AX,γ-H2AX)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Western blot法分析HDAC6、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 Bax)、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表达;双荧光素酶分析miR-518a-5p与HDAC6的调节关系。通过异种移植肿瘤模型研究miR-518a-5p对OC细胞DNA氧化损伤的影响及机制。结果 OC组织和A2780、SKOV3、CAOV3细胞中miR-518a-5p表达降低,HDAC6表达升高(P<0.001);SKOV3细胞中miR-518a-5p表达最低,HDAC6表达最高,故选择SKOV3细胞进行后续实验。与miR-NC组比较,miR-518a-5p mimics组miR-518a-5p表达、细胞凋亡率、γ-H2AX阳性细胞数、ROS相对荧光强度、Bax表达升高,HDAC6 mRNA及蛋白表达、Bcl-2表达、集落形成数降低(P<0.001);与miR-518a-5p mimics+pcDNA-NC组比较,miR-518a-5p mimics+pc-HDAC6组HDAC6 mRNA及蛋白表达、集落形成数、Bcl-2表达升高,细胞凋亡率、γ-H2AX阳性细胞数、ROS相对荧光强度、Bax表达降低(P<0.001);HDAC6与miR-518a-5p存在靶向调控关系。体内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miR-518a-5p降低移植瘤体积、重量及肿瘤组织HDAC6蛋白表达,增高γ-H2AX阳性表达(P<0.001);在过表达miR-518a-5p的基础上上调HDAC6表达后,移植瘤体积、重量及HDAC6蛋白表达升高,γ-H2AX阳性表达下降(P<0.05)。结论 OC组织和细胞中miR-518a-5p表达降低,HDAC6表达升高,过表达miR-518a-5p可通过抑制HDAC6表达,诱导SKOV3细胞DNA氧化损伤,进而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518a-5p 组蛋白去乙酰酶6 卵巢癌 DNA氧化损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DAC5/MEF2C通路探讨柴金解郁安神方调节失眠并发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机制 被引量:8
7
作者 任廷婷 王宇红 +8 位作者 唐璎娟 杨松 郭海鹏 王婷婷 何璎 李萍 赵洪庆 周梓洋 邹蔓姝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48-1257,共10页
目的基于组蛋白去乙酰酶5(histone deacetylase 5,HDAC5)/肌细胞增强因子2C(myocyte enhancer factor 2C,MEF2C)通路,探讨柴金解郁安神方调节失眠并发抑郁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及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机制。方法通过对氯苯丙氨酸(PCPA)... 目的基于组蛋白去乙酰酶5(histone deacetylase 5,HDAC5)/肌细胞增强因子2C(myocyte enhancer factor 2C,MEF2C)通路,探讨柴金解郁安神方调节失眠并发抑郁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及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机制。方法通过对氯苯丙氨酸(PCPA)注射联合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建立失眠并发抑郁大鼠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柴金解郁安神方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组。通过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和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的抑郁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血清中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多巴胺(dopamine,DA)的水平;HE染色和Nissl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病理损伤;高尔基染色(golgi staining)观察海马神经元树突棘损伤情况;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海马HDAC5、MEF2C、突触后致密物(postsynaptic density-95,PSD-95)和突触素(synaptophysin 1,SYN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柴金解郁安神方可以提高模型大鼠的糖水偏好率,减少旷场实验中的不动时间,增加总活动路程,缩短定位航行实验的逃避潜伏期,延长空间探索实验中平台所在象限的停留时间;此外,柴金解郁安神方还能改善海马神经元及树突棘的损伤,增加海马神经元的树突分支长度和树突棘密度;恢复失眠并发抑郁模型大鼠血清中5-HT、DA的水平;下调HDAC5蛋白,上调MEF2C、PSD-95、SYN1蛋白的表达。结论柴金解郁安神方可能通过降低HDAC5蛋白的表达,从而解除对转录因子MEF2C的抑制,促进PSD-95、SNY1蛋白的表达,发挥对海马神经元及突触的保护作用,从而缓解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并发抑郁 柴金解郁安神方 组蛋白乙酰化酶5(hdac5) 肌细胞增强因子2C(MEF2C) 神经元突触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HDAC水平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英新 李一丹 +4 位作者 王佩 焦会杰 李英 张静 原现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3-741,共9页
目的:基于潜在类别分析不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水平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患者预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PTCL患者112例,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 目的:基于潜在类别分析不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水平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患者预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PTCL患者112例,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复发的危险因素。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法比较复发高风险组与复发低风险组间预后复发影响因素的分布特征差异。结果:复发组患者87例(77.68%),未复发组患者25例(22.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COG评分≥2分、Ann Arbor分期为III-IV期、IPI评分>2分、骨髓受累、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升高、近期疗效未达到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HDAC高表达为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DAC高水平患者的复发率明显高于HDAC低水平患者(P<0.0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预后复发风险呈明显聚集性,可将患者分为预后复发高风险组(HDAC>5分)和低风险组(HDAC≤5分)。潜在类别分析结果显示,与预后复发低风险组相比,预后复发高风险组中“危险因素分布较多型”占比较高(P<0.05)。结论:不同HDAC水平的PTCL患者的预后复发情况以及预后复发高风险与低风险人群中危险因素分布特征均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外周T细胞淋巴瘤 复发 危险因素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胁迫下刺参H3K9ac特征及HATs、HDACs的表达
9
作者 张京京 徐冬雪 +2 位作者 宋文琦 夏斌 高勤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54,共11页
为了探索高温胁迫下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H3K9乙酰化水平的变化,研究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s,HATs)和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对刺参H3K9乙酰化的影响。本研究通过Western Blot技术研究高... 为了探索高温胁迫下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H3K9乙酰化水平的变化,研究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s,HATs)和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对刺参H3K9乙酰化的影响。本研究通过Western Blot技术研究高温胁迫条件下刺参肠道组织H3K9乙酰化特征,并对刺参基因组中4种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基因ajKAT2B、ajKAT5、ajKAT7、ajKAT8和4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ajSIRT1、ajHDAC1、ajHDAC3、ajHDAC4进行结构解析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利用qRT-PCR定量研究在高温胁迫后刺参的8种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模式。研究表明,通过Western Blot发现,在26℃胁迫下,H3K9ac水平在胁迫48 h后明显上升(P<0.05),在96 h后又迅速下降(P<0.05),表明其在高温胁迫下调控基因转录可能起到重要作用。基因结构解析发现HATs和HDACs含有保守的结构域,通过构建基因系统进化树发现其与物种进化树呈一致的趋势,也表现出功能上的高度保守。qRT-PCR结果表明:4种HATs基因在高温胁迫48 h后均有显著的上升(P<0.05),在胁迫96 h后,ajKAT2B和ajKAT8降低至对照组的表达水平,ajKAT5迅速下降至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ajKAT7稍有降低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4种HDACs基因中,ajSIRT1在高温胁迫6 h后有明显的上升,在胁迫48 h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胁迫96 h后降低至对照组的表达水平;ajHDAC1在高温胁迫6 h后有明显下降(P<0.05),在胁迫48 h后迅速上升至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然后降低至对照组水平;ajHDAC3和ajHDAC4在高温胁迫6 h后均显著上升(P<0.05),在胁迫48 h后降至对照组水平并继续下降。研究结果表明,刺参H3K9ac乙酰化水平在高温胁迫下表现出明显动态变化,多种HATs和HDACs在mRNA水平上均有明显响应,这可能是导致H3K9ac变化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高温胁迫 H3K9ac 组蛋白乙酰转移酶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AC6通过介导FLOT2去乙酰化维持其在鼻咽癌中的稳定及促瘤作用
10
作者 罗辰骅 温彬斌 +1 位作者 刘洁 杨文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7-697,共11页
目的:浮舰蛋白(flotillin-2,FLOT2)是典型的致瘤蛋白和潜在的肿瘤治疗靶点,但靶向FLOT2的干预策略仍未确定。翻译后修饰作为表观调控的重要方式,对蛋白质的活性、定位和稳定性等特性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揭示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调控机制... 目的:浮舰蛋白(flotillin-2,FLOT2)是典型的致瘤蛋白和潜在的肿瘤治疗靶点,但靶向FLOT2的干预策略仍未确定。翻译后修饰作为表观调控的重要方式,对蛋白质的活性、定位和稳定性等特性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揭示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调控机制和功能是靶向治疗开发的一种有效手段。本研究旨在研究鼻咽癌中FLOT2赖氨酸乙酰化修饰的调控机制及其功能,为靶向FLOT2的肿瘤干预手段提供新思路。方法:利用PhosphoSitePlus数据库分析FLOT2的赖氨酸乙酰化位点,并构建赖氨酸乙酰化位点突变的FLOT2突变体[FLOT2(K211R)];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deacetylases, HDAC)抑制剂曲古菌素A(trichostatin A, TSA)、 Sirt家族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烟酰胺(nicotinamide,NAM)处理鼻咽癌细胞,TSA处理转染FLOT2突变体质粒的人胚肾细胞(human embryonic kidney,HEK)-293T细胞;利用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检测FLOT2的总赖氨酸乙酰化水平以及特定赖氨酸(K)位点突变对FLOT2总赖氨酸乙酰化水平的影响。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TSA处理未转染/转染FLOT2突变体质粒后的鼻咽癌细胞中FLOT2/FLAG-FLOT2的蛋白质表达,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eal-time RT-PCR)检测TSA处理后鼻咽癌细胞中FLOT2 mRNA的表达。用TSA分别联合MG132或氯喹(chloroquine,CQ)处理鼻咽癌细胞后,检测FLOT2的蛋白质表达。用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CHX)分别处理已转染FLAG-FLOT2(WT)或FLAG-FLOT2(K211R)质粒的HEK-293T细胞,检测FLAG-FLOT2、FLOT2(K211R)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以反映蛋白质的降解速率。通过BioGrid数据库查询FLOT2与HDAC6之间是否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并采用Co-IP验证。用FLAG-FLOT2(WT)/FLAG-FLOT2(K211R)质粒分别联合空白对照(Vector)/HDAC6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分为FLAG-FLOT2(WT)+Vector、 FLAG-FLOT2(WT)+HDAC6、 FLAG-FLOT2(K211R)+Vector、 FLAG-FLOT2(K211R)+HDAC6共4组,分析K211R突变对FLOT2总赖氨酸乙酰化水平的影响。在6-0B细胞中,分别过表达FLOT2(WT)和FLOT2(K211R),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平板克隆形成和Transwell侵袭检测FLOT2乙酰化位点突变体的生物学功能。结果:PhosphoSitePlus数据库显示FLOT2的K211位点存在乙酰化修饰,Co-IP结果证实FLOT2蛋白存在明显的乙酰化修饰,且TSA可以显著上调FLOT2的总乙酰化修饰水平,而NAM则无此作用;K211位点突变后FLOT2的总赖氨酸乙酰化水平显著下降,且不受TSA影响。TSA下调鼻咽癌细胞中FLOT2的蛋白质表达水平,而不影响FLOT2 mRNA的表达水平,也不影响转染FLAG-FLOT2(K211R)的鼻咽癌细胞中FLOT2(K211R)的蛋白质表达水平。FLOT2(K211R)的蛋白质降解速率显著慢于FLOT2(WT)的降解速率。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可以阻止TSA引起的FLOT2降解,溶酶体抑制剂CQ则无此功能。BioGrid数据库数据显示FLOT2与HDAC6可能存在相互作用,Co-IP结果证实FLOT2与HDAC6抗体可以相互共沉淀对方蛋白。在敲减HDAC6表达的鼻咽癌细胞中,FLOT2的总赖氨酸乙酰化水平显著提高;共转染HDAC6和FLAG-FLOT2(WT)可显著降低总赖氨酸乙酰化水平,而共转染HDAC6和FLAG-FLOT2(K211R)不影响总赖氨酸乙酰化水平。敲减HDAC6可以显著下调FLOT2的蛋白质水平而不影响其mRNA水平;MG132可以阻止敲减HDAC6引起的FLOT2降解。敲减HDAC6,FLOT2的降解速率显著加快。转染FLOT2(K211R)突变体的鼻咽癌细胞增殖速度和侵袭能力显著强于转染FLOT2(WT)的细胞。结论:FLOT2 K211位点存在乙酰化修饰,HDAC6通过介导FLOT2 K211的去乙酰化修饰抑制FLOT2经蛋白酶体途径降解,维持其在鼻咽癌中的稳定和促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舰蛋白2 赖氨酸乙酰化 鼻咽癌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HDAC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1
作者 黄静 杨晶晶 +1 位作者 徐彦超 张慧琪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17-1322,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血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 (HDAC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7年4月-2019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50例AML患者为AML组,并进一步按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108例、死亡组42例。另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100...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血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 (HDAC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7年4月-2019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50例AML患者为AML组,并进一步按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108例、死亡组42例。另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患者血清HDAC2表达水平;采用Cox回归分析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HDAC2对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ML组患者血清中HDAC2、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显著上升(均P<0.05)。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患者血清中HDAC2的表达亦显著上升(P<0.05)。AML患者血清HDAC2与IL-6、TNF-α、IL-1β和CRRP水平呈正相关(r=0.567、0.559、0.623、0.537)。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6、TNF-α、IL-1β、HDAC2均是影响AM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AML患者血清HDAC2水平预测AML不良预后的AUC值为0.862。结论:AML患者血清HDAC2表达水平升高,与IL-6、TNF-α、IL-1β和CRP水平呈正相关,是AML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AML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 相关性分析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类HDAC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喜悦 薛小丽 李芳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51-1054,共4页
组蛋白的乙酰化及去乙酰化修饰在许多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此修饰过程是动态可逆的,由组蛋白乙酰化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HAT)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共同催化完... 组蛋白的乙酰化及去乙酰化修饰在许多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此修饰过程是动态可逆的,由组蛋白乙酰化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HAT)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共同催化完成。不同亚型的HDAC通过不同的机制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造成非传染性疾病巨大负担的重要因素,但是缺乏根治的方法。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已有研究证实Ⅰ类HDAC在上述4种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Ⅰ类HDAC在这4种疾病中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其治疗提供新思路和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间质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93a-5p通过HDAC9-ABCA1/G1途径抑制巨噬细胞脂质蓄积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艳 宋志勇 +1 位作者 艾卫敏 蔡金杏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51-1760,共10页
前人研究发现,微RNA-193a-5p(miR-193a-5p)参与上皮细胞脂肪酸代谢,但在巨噬细胞脂质蓄积中的作用未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9(HDAC9)被证实可通过对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G1(ABCA1/G1)进行去乙酰化修饰,抑制ABCA1/G1表达和巨噬细胞胆... 前人研究发现,微RNA-193a-5p(miR-193a-5p)参与上皮细胞脂肪酸代谢,但在巨噬细胞脂质蓄积中的作用未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9(HDAC9)被证实可通过对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G1(ABCA1/G1)进行去乙酰化修饰,抑制ABCA1/G1表达和巨噬细胞胆固醇外流,促进泡沫细胞形成。本研究探讨miR-193a-5p对THP-1巨噬细胞脂质蓄积的影响及其与HDAC9的联系。RT-PCR和Western印迹显示,THP-1源性泡沫细胞中miR-193a-5p水平显著下调,转染miR-193a-5p mimic可显著增加ABCA1和ABCG1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而SR-BI、CD36和SR-A的表达无影响。油红O染色和液体闪烁计数法结果表明,过表达miR-193a-5p可显著减少胞内脂滴含量,而DiL-ox-LDL摄取水平无明显变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提示,miR-193a-5p mimic转染后泡沫细胞内总胆固醇(TC)、胆固醇酯(CE)和游离胆固醇(FC)含量均显著减少,上述效应在转染HDAC9 siRNA后显著增强(P<0.05),而在HDAC9过表达后被显著抵消(P<0.05)。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和Western印迹提示,miR-193a-5p可通过靶向结合HDAC93′UTR,抑制其蛋白质表达(P<0.05)。综上,miR-193a-5p可通过HDAC9-ABCA1/G1途径抑制THP-1巨噬细胞脂质蓄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93a-5p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9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G1 脂质蓄积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衍生物作为新型LSD1/HDAC双靶点抑制剂的计算模拟研究
14
作者 鲁文凤 路嘉瑞 +2 位作者 韩迪 高云龙 徐永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2-580,共9页
本研究选择前期设计出来的6个白藜芦醇衍生物LSD1抑制剂R1~R6,通过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分子力学/广义玻恩表面积(MM/GBSA)等计算模拟方法探索了这些衍生物与HDAC8的相互作用模式以及结合自由能。以HDAC8的共晶配体CRA-A作为参考... 本研究选择前期设计出来的6个白藜芦醇衍生物LSD1抑制剂R1~R6,通过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分子力学/广义玻恩表面积(MM/GBSA)等计算模拟方法探索了这些衍生物与HDAC8的相互作用模式以及结合自由能。以HDAC8的共晶配体CRA-A作为参考,结果显示,白藜芦醇衍生物R1~R6均能以双齿配位的形式与Zn^(2+)结合,与HDAC8有效结合。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过程中,小分子的羟肟酸基团的两个氧原子始终与Zn^(2+)双齿配位,且6个白藜芦醇衍生物始终在HDAC8的疏水腔内。R1~R6与HDAC8的结合自由能计算结果表明,R1和R3与HDAC8的结合能力最强(分别为-200.00 kcal·mol^(-1)和-202.62 kcal·mol^(-1)),和其与LSD1的结合能力一致。其中,静电相互作用是主要的稳定因素。能量分解结果揭示ASP164、ASP253和HIS166是小分子与HDAC8结合过程中的关键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白藜芦醇衍生物 分子对接 分子动力学模拟 双靶点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化修饰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15
作者 梁楠 敖倩 孙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7,共8页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乙酰化修饰作为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参与调控各个类型甲状腺癌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细胞周期进程及侵袭能力。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在...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乙酰化修饰作为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参与调控各个类型甲状腺癌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细胞周期进程及侵袭能力。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在甲状腺癌治疗中显示出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调研近年来相关文献,系统回顾了乙酰化修饰在参与甲状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调控机制,进一步探讨HDAC抑制剂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为甲状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提出可行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乙酰化修饰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与伯基特淋巴瘤发病机制的研究
16
作者 李纯团 李冰冰 +5 位作者 翁丹 杨琬琳 王少雄 郑艳 王丹 朱雄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6-801,共6页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水平对伯基特淋巴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PI3K/AKT/mTOR信号通道相关信号分子的变化,探讨伯基特淋巴瘤的发病机制。方法:通过RT-qPCR、Westernblot检测CA46、RAJI细胞HDAC的水平;使用HDAC选择性抑制剂...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水平对伯基特淋巴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PI3K/AKT/mTOR信号通道相关信号分子的变化,探讨伯基特淋巴瘤的发病机制。方法:通过RT-qPCR、Westernblot检测CA46、RAJI细胞HDAC的水平;使用HDAC选择性抑制剂VPA作用于CA46、RAJI细胞,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Western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道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CA46、RAJI细胞Ⅰ类HDAC水平高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VPA能够抑制CA46、RAJI细胞的增殖;下调HDAC表达可以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分子AKT、p70S6K磷酸化,上调凋亡蛋白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8、CleavedCaspase-9和Bax的表达,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和PARP的表达。结论:抑制HDAC活性可以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活性,进而抑制伯基特淋巴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伯基特淋巴瘤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AC对接研究:苯甲酰胺类抑制剂结合方式推测(英文) 被引量:7
17
作者 谢爱华 李伯玉 +4 位作者 廖晨钟 李志斌 鲁先平 石乐明 周家驹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9-572,共4页
通过计算机模拟的对接过程研究,发现了MS-275——一种苯甲酰胺类的组蛋白去乙酰酶(HDAC)抑制剂与酶的可能的全新结合方式。这种结合方式与已经阐明的组蛋白去乙酰酶类似蛋白(HDLP)与曲古柳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和suberoylanilide h... 通过计算机模拟的对接过程研究,发现了MS-275——一种苯甲酰胺类的组蛋白去乙酰酶(HDAC)抑制剂与酶的可能的全新结合方式。这种结合方式与已经阐明的组蛋白去乙酰酶类似蛋白(HDLP)与曲古柳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和suberoylanilide hydroxamic acid(SAHA)形成的复合物晶体结构中配体与酶的作用方式完全不同.从对接结果看,MS-275的作用靶点在酶活性口袋的最狭窄部位,而不是直接作用于锌离子.这似乎能够解释MS-275的低毒性特点,并且为设计和筛选全新的HDAC抑制剂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酶(hdac) 组蛋白去乙酰酶类似蛋白(HDLP) 曲古柳菌素A(TSA) 对接 MS-27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AC1和HDAC6蛋白过表达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8
18
作者 韩艳 张美花 +3 位作者 金铁峰 张爽 玄延花 林贞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4-396,401,共4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1和6蛋白表达检测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选取147例卵巢病变的存档蜡块标本,其中包括39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26例卵巢浆液性交界性囊腺瘤和82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应...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1和6蛋白表达检测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选取147例卵巢病变的存档蜡块标本,其中包括39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26例卵巢浆液性交界性囊腺瘤和82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HDAC1和HDAC6基因蛋白在上述卵巢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蛋白检测的临床病理学意义。结果 HDAC1和HDAC6蛋白分别为胞核和胞质染色,HDAC1蛋白强阳性表达率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和浆液性囊腺癌中分别为7.7%(3/39)、65.4%(17/26)和80.5%(66/82);HDAC6蛋白的强阳性表达在39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中完全阴性,而在交界性浆液性肿瘤中为34.6%(9/26)、在浆液性囊腺癌中则高达86.6%(71/8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DAC1和HDAC6蛋白在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于卵巢浆液性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辅助意义,有望成为卵巢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h2对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HDAC1/2活性和周期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夏菁 陈地龙 +5 位作者 左国伟 魏强 游智梅 李丹阳 刘泽洪 李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62-1066,共5页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单体Rh2[20(S)-ginsenoside Rh2,Rh2(S)]对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及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HDAC2活性和周期蛋白的影响。方法 以10-80μmol/L的Rh2(S)作用于体外培养的K562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Rh2(S...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单体Rh2[20(S)-ginsenoside Rh2,Rh2(S)]对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及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HDAC2活性和周期蛋白的影响。方法 以10-80μmol/L的Rh2(S)作用于体外培养的K562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Rh2(S)对K56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变化;化学比色法检测细胞中HDAC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10、20、40、60)μmol/L Rh2(S)诱导48 h后HDAC1、HDAC2、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CDK4)、p16INK4A和p21蛋白的表达。结果 CCK-8结果显示,Rh2(S)在20-80μmol/L浓度范围内能有效抑制K562细胞生长,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FCM结果显示,60μmol/L Rh2(S)将K562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20、40、60)μmol/L Rh2(S)诱导K562早期凋亡,其凋亡率分别为(8.09±0.86)%、(9.44±0.53)%、(22.80±2.16)%,与空白对照组(2.63±0.1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60μmol/L Rh2(S)能降低K562细胞中HDAC的活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h2(S)能够下调HDAC1/2和cyclin D1、CDK4,激活p16INK4A和p21的表达。结论 Rh2(S)可能是通过抑制HDAC1、HDAC2的活性,下调cyclin D1激活p16INK4A和p21的表达,从而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诱导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h2(S) K562 细胞周期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清中DNMT1、DNMT3a、DNMT3b和HDAC1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7
20
作者 冯悦静 魏小玲 +5 位作者 尤爱国 周安燕 吴拥军 王威 何其栋 王静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3-326,共4页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血清中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1、DNMT3a、DNMT3b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136例肺癌患者、140例肺良性疾病及14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DNMT1、DNMT3a、DNMT3b...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血清中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1、DNMT3a、DNMT3b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136例肺癌患者、140例肺良性疾病及14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DNMT1、DNMT3a、DNMT3b和HDAC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DNMT1、DNMT3a、DNMT3b和HDAC1蛋白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3组血清中DNMT1、DNMT3a、DNMT3b和HDAC1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81、62.510、37.273、57.721,P<0.05),肺癌患者均高于正常对照及肺良性疾病患者;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DNMT1、DNMT3a、DNMT3b和HDAC1蛋白高表达均可影响肺癌的发生发展(P<0.001);肺癌患者血清中DNMT1、DNMT 3a、DNMT 3b和HDAC1蛋白表达无组织学类型特异性(P>0.05),但不同临床分期其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843、0.244、0.222、0.878,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中DNMT1、DNMT3a、DNMT3b和HDAC1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DNA甲基化转移酶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