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8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播种机播种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与试验 被引量:2
1
作者 耿端阳 孙延成 +4 位作者 王振伟 王建凤 崔亦鹏 于琦明 康云友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6-63,共8页
针对玉米播种机机型/质量、排种器在不同作业速度下对播种质量的影响,该研究以勺轮式、气吸式、指夹式排种器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究作业过程中的载荷变化,分析了3种排种器结构在持种与投种过程、投种时落种速度对播种质量的影响;分析了轻... 针对玉米播种机机型/质量、排种器在不同作业速度下对播种质量的影响,该研究以勺轮式、气吸式、指夹式排种器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究作业过程中的载荷变化,分析了3种排种器结构在持种与投种过程、投种时落种速度对播种质量的影响;分析了轻、中、重型播种机的作业速度与排种器类型的匹配关系。进行多机型/质量、排种器类型和作业速度的播种适应性试验。确定了影响排种性能的3个主次因素顺序为机具前进速度、排种器类型、播种机单行质量。确定了勺轮式排种器在机具前进速度3~5 km/h,播种机单行质量(完成单行播种作业的工作部件(不包括种肥箱和机架)质量的总和)为108 kg时,播种质量较好;指夹式排种器在机具前进速度6~8 km/h,播种机单行质量为238 kg时,播种质量较好;气吸式排种器在机具前进速度8~10 km/h,播种机单行质量为420 kg时,播种质量较好。研究成果可为机型开发、作业参数选择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 玉米 播种机 排种器 载荷变化 播种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种植机随速播种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2
作者 徐凤英 彭智康 +4 位作者 刘庆庭 陈金鹏 邹小平 陈震 武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9-94,共6页
针对甘蔗种植机平均每米播种量随作业速度变化导致播种不均匀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PLC的随速播种控制系统。通过分析种植机作业速度、排种链轮转速的检测和计算原理,以及拟合控制器数字量与排种链轮转速的函数关系,实现排种链轮转速与... 针对甘蔗种植机平均每米播种量随作业速度变化导致播种不均匀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PLC的随速播种控制系统。通过分析种植机作业速度、排种链轮转速的检测和计算原理,以及拟合控制器数字量与排种链轮转速的函数关系,实现排种链轮转速与种植机作业速度匹配,达到蔗种平均每米播种量不随作业速度变化的目的。田间试验表明:当作业距离为100 m时,不同作业速度(2~4 km/h)下,蔗种平均每米播种量在8.19%以内变化,满足甘蔗播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机 随速控制系统 三菱PLC 函数拟合 甘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区精量播种机专用电驱双联排种器的设计与试验
3
作者 刘春旭 张范良 +4 位作者 朱炫铭 徐涛 芦磊 李存斌 李蕾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5-111,共7页
为解决目前小区精量播种机普遍存在的作业效率不高、作业质量难以提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两套步进电机驱动的排种部件镜像配置在吸种腔底座两侧且两套排种部件交替工作的设计方案,消除了常规排种器因结构限制难以在进种、充种、排种和... 为解决目前小区精量播种机普遍存在的作业效率不高、作业质量难以提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两套步进电机驱动的排种部件镜像配置在吸种腔底座两侧且两套排种部件交替工作的设计方案,消除了常规排种器因结构限制难以在进种、充种、排种和清种等环节高速切换的性能缺陷;排种器还采用底板可翻转悬浮式充种室、充种数量在线计量装置和定量排种阻断装置等结构设计要素,使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运用SolidWorks三维设计软件对排种器进行建模,依据作业需求对关键零部件的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台架试验表明:两套排种部件的工作性能无明显差异,负压腔真空度与株距合格率指标呈正相关,电机转速与株距合格率指标呈负相关,真空度与清种区存种数量呈负相关。当真空度为-4.0 kPa时,粒距合格率均大于96%,重播率为0,混杂率为0,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区精量播种机 排种器 电驱 双联 混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动下压力控制的高速轻型免耕播种机播深调控系统设计与试验
4
作者 陈海涛 喻晨鹏 +4 位作者 王宇 王星 刘立意 尚家杰 宋兴涛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9-238,共10页
针对常规播种机高速作业时播深稳定性差,而装配基于仿形轮下压力传感式播深调控系统灵敏度低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气动下压力控制的高速轻型免耕播种机播深调控系统,以提高其高速播种时作业质量。系统主要包括:监测装置、决策控制... 针对常规播种机高速作业时播深稳定性差,而装配基于仿形轮下压力传感式播深调控系统灵敏度低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气动下压力控制的高速轻型免耕播种机播深调控系统,以提高其高速播种时作业质量。系统主要包括:监测装置、决策控制系统、播深调控执行机构和保护装置。监测装置利用平行四杆仿形机构角度传感器、仿形镇压轮薄膜压力传感器以及播种机姿态传感器协同实现对播深实时监测;决策控制系统处理传感器数据,通过电磁阀和电气比例阀控制空气弹簧内部气压,保证执行机构输出作用力实时调控。为提高播深调控系统执行机构输出作用力的精确性,建立播深调控系统空气弹簧输出作用力与下压力关系模型,该模型通过薄膜压力传感器监测到的仿形镇压轮下压力变化实时改变空气弹簧输出作用力,模型决定系数R^(2)为0.9959。进行了高速轻型免耕播种机播深调控系统阶跃响应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压力为0.1~0.6 MPa时,系统最大超调量为6.40%,平均响应时间为0.3 s,平均稳态误差为0.0047 MPa,平均稳态值标准差为0.0027 MPa,平均变异系数为0.93%。以平行四杆仿形弹簧式播深控制系统为对照组进行了田间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高速作业条件(14~16 km/h)下,加装该播深调控系统轻型免耕播种机平均播种深度合格率为81%,相比于机械弹簧式下压力调控方式(56%)提升44.64%;播种深度标准差平均值为4.87 mm,变异系数平均值为14.08%,相比于机械弹簧调节方式,分别降低21.52%、29.35%。研究结果为高速轻型免耕播种机播深稳定性提升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免耕播种机 播深稳定性调控 气动下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豆带状复合种植免耕精量播种覆秸一体机设计与试验
5
作者 陈海涛 高伟 +3 位作者 王星 张颖 侯守印 纪文义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212,223,共12页
针对玉豆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播种过程中田间秸秆量大、代用机具播种质量差、作业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一种在收获后原茬地条件下一次进地可同步完成“清秸防堵种床整理-玉米大豆精播施肥-秸秆均匀覆盖”一体机。按照玉豆带状复合种植农艺要... 针对玉豆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播种过程中田间秸秆量大、代用机具播种质量差、作业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一种在收获后原茬地条件下一次进地可同步完成“清秸防堵种床整理-玉米大豆精播施肥-秸秆均匀覆盖”一体机。按照玉豆带状复合种植农艺要求,设计了一体机结构;采用正交试验与离散元仿真相结合方法,对清秸覆秸装置结构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参数组合优化,当作业速度为9.9 km/h、刀轴转速为625 r/min、清秸总成螺旋线头数为3、残茬抛撒控制板倾角为90°时,清秸率为91.03%、覆秸匀度为87.05%,当量功耗为9.79 kW;在机收经粉碎秸秆残留量1.48 kg/m^(2)的玉米原茬地实施整机田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当作业速度为7.2 km/h(保证试验样机排种器正常工作)、大豆粒距为8 cm、玉米粒距为10 cm、刀齿入土深度为50 mm时,机具通过性良好,大豆、玉米粒距合格指数分别为79.50%、88.66%,重播指数分别为4.03%、3.66%,漏播指数分别为16.48%、7.68%,变异系数分别为28.49%、21.31%,大豆、玉米播深合格率为90%,施肥深度合格率为80%,种肥水平间距合格率为80%,覆秸匀度为88.97%,播后田间无晾籽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豆带状复合种植 玉豆精播一体机 清秸覆秸 正交试验 离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原茬地高速作业侧向清茬刀设计与试验
6
作者 陈海涛 逯远东 +2 位作者 王星 张颖 喻晨鹏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173,201,共12页
针对我国东北地区玉米原茬地免耕播种机高速作业时,播种施肥触土部件堵塞导致播种作业质量降低等问题,改进设计一种适用于高速免少耕播种作业的侧向清茬刀。通过对正切刃折弯曲线及作业过程理论分析,确定了侧向清茬刀的结构和工作参数,... 针对我国东北地区玉米原茬地免耕播种机高速作业时,播种施肥触土部件堵塞导致播种作业质量降低等问题,改进设计一种适用于高速免少耕播种作业的侧向清茬刀。通过对正切刃折弯曲线及作业过程理论分析,确定了侧向清茬刀的结构和工作参数,构建了清茬防堵装置在田间作业过程中刀齿-土壤-根茬离散元仿真模型,进行了以清茬刀正切刃折弯角、作业速度和刀轴转速为影响因子,根茬清除率、土壤扰动率和当量功耗为评价指标的二次回归正交中心旋转组合仿真试验。依据参数优化仿真结果试制样机并进行田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残茬覆盖量1.73 kg/m^(2)、平均留茬高度400 mm、土壤硬度20.8 kg/cm^(2)条件下,当正切刃折弯角34.5°、作业速度14.4 km/h、刀轴转速380 r/min时性能最优,此时根茬清除率91.6%、土壤扰动率26.6%、当量功耗12.62 kW;安装优化清茬刀的清茬装置比安装侧向清秸刀齿的根茬清除率提高12.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茬刀 免耕播种机 高速作业 玉米根茬 清茬防堵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轮对甘蔗种植机播种均匀性的影响与试验研究
7
作者 麻芳兰 陈彬 +3 位作者 罗一鸣 陈京盛 樊广坤 李科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84-193,共10页
为了实现甘蔗种植机横向播种的均匀性,必须确保播种器稳定运行,而播种器的动力由地轮提供,因此对地轮位置进行布局优化,使地轮靠近播种器的输入轴,以减小传动的距离,提高传动可靠性。通过运动分析和计算确定地轮的位置布局,并对地轮机... 为了实现甘蔗种植机横向播种的均匀性,必须确保播种器稳定运行,而播种器的动力由地轮提供,因此对地轮位置进行布局优化,使地轮靠近播种器的输入轴,以减小传动的距离,提高传动可靠性。通过运动分析和计算确定地轮的位置布局,并对地轮机构中压缩弹簧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确保地轮有充足的驱动摩擦力,避免因地轮打滑和悬空对播种器造成影响。采用RecurDyn建立地轮机构模型,运用EDEM构建土壤颗粒模型,通过RecurDyn-EDEM耦合仿真求解地轮在工作时的摩擦力,得出左右两侧地轮在平坦蔗地的摩擦力保持在1250~1750 N之间,在凹陷区的摩擦力保持在750~1000 N之间,表明压缩弹簧能够为地轮提供充足的摩擦力,满足设计要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甘蔗种植机作业的漏播率为4.88%,播种间距变异系数为0.31%,地轮与地面的压力保持在5165.7~6276.4N,与理论分析一致,地轮能够时刻与地面保持充足的摩擦力。综上所述,各项指标均满足甘蔗播种均匀性的要求,实现了甘蔗种植机横向均匀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种植机 地轮 耦合仿真 均匀播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式大豆高速导种装置籽粒姿态矫正元件设计与试验
8
作者 衣淑娟 王光宇 +3 位作者 李衣菲 王淞 李帅霏 卫睿勇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8-278,424,共12页
为解决带式导种装置在高速(13~16 km/h)播种时单种腔内籽粒姿态不稳定、位置不一致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带式导种装置籽粒姿态矫正元件,该元件由5阶平行横纹构成,每3阶横纹对应1个种腔,横纹凸起高度为1 mm。并采用丁腈橡胶材料制作,当大豆... 为解决带式导种装置在高速(13~16 km/h)播种时单种腔内籽粒姿态不稳定、位置不一致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带式导种装置籽粒姿态矫正元件,该元件由5阶平行横纹构成,每3阶横纹对应1个种腔,横纹凸起高度为1 mm。并采用丁腈橡胶材料制作,当大豆接触到第1阶横纹后会被其调整成籽粒长轴垂直于输种带运行方向进行稳定导种。通过分析籽粒在碰撞形变阶段和碰撞恢复阶段的状态,明确籽粒在矫正区内的理论二维输种位置。利用EDEM离散元仿真软件进行矫正横纹最佳高度仿真试验,以倾角合格率和偏移合格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籽粒从限位-矫正过渡阶段至矫正阶段终点的位移曲线,明确矫正横纹高度对籽粒横向运移规律,并得到横纹高度1.00 mm下籽粒倾角合格率平均值为95.7%,籽粒偏移合格率平均值为98.2%。利用高速摄像技术进行单因素对比试验,并以姿态变异系数和株距变异系数为指标进行矫正效果对比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有矫正元件的带式导种装置姿态变异系数和株距变异系数均低于无矫正元件的带式导种装置;安装横纹高度为1 mm、厚度为4 mm的矫正元件后,籽粒姿态变异系数平均值为16.45%,株距变异系数平均值为12.78%,可满足高速精量播种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高速精量播种机 带式导种装置 籽粒姿态矫正 定向导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油菜精量播种机作业性能田间对比试验
9
作者 依斯麻 扎西群措 +4 位作者 班洪光 乔欢欢 德庆卓嘎 旦增央措 司政邦 《西藏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71-74,共4页
为推进西藏油菜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引进3款不同类型的油菜精量播种机进行田间试验。通过分析3款精量播种机在大田试验中空穴率、穴粒数合格率、播种深度合格率、穴位错孔率、油菜产量等技术指标,为进一步开展大面积示范推广、提升西藏... 为推进西藏油菜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引进3款不同类型的油菜精量播种机进行田间试验。通过分析3款精量播种机在大田试验中空穴率、穴粒数合格率、播种深度合格率、穴位错孔率、油菜产量等技术指标,为进一步开展大面积示范推广、提升西藏油菜精量播种机械化率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沟垄全覆膜高速穴播机综合性能和适应性最好,空穴率为1.17%,穴粒数合格率为82.63%,播种深度合格率为80.55%,穴位错孔率为1.29%,适宜在试验区耕地条件相近的区域进行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精量播种机 作业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小区育种精密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常学良 尚书旗 +5 位作者 何晓宁 李玉涛 刘佳军 李先杰 李文杰 李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1-126,共6页
针对国内花生小区育种专用播种机尚缺,大多采用人工播种,严重影响育种试验的科学性问题。为提高花生小区育种播种效率与精度,结合小区试验特殊要求,设计了一款花生小区育种精密播种机,可实现小区播种不间断,节省劳动力。花生小区育种精... 针对国内花生小区育种专用播种机尚缺,大多采用人工播种,严重影响育种试验的科学性问题。为提高花生小区育种播种效率与精度,结合小区试验特殊要求,设计了一款花生小区育种精密播种机,可实现小区播种不间断,节省劳动力。花生小区育种精密播种机的整机结构为自走式,基于气力式排种和清种原理对播种装置、播深控制装置、传动路线和气路管道等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与选择,保证播种机满足小区试验不混种、单粒精播等要求,并对所设计的机具进行田间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花生小区育种精密播种机伤种率为1.0%,漏播率为3.4%,重播率为1.2%,播深合格率为91.4%,各项指标均符合小区作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精密播种机 小区育种 自走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走式播种机智能巡播协同控制系统研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克盛 王云德 +2 位作者 王雷 刘孜文 巨江澜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6期27-31,共5页
为提高播种作业的智能化水平与作业效率,该文研制融合北斗导航、作业路径规划、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智能控制算法等关键技术,构建播种路径智能识别、行进姿态自动调整、多机协同作业控制等功能模块。通过建立播种机动态模型与路径跟... 为提高播种作业的智能化水平与作业效率,该文研制融合北斗导航、作业路径规划、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智能控制算法等关键技术,构建播种路径智能识别、行进姿态自动调整、多机协同作业控制等功能模块。通过建立播种机动态模型与路径跟踪控制模型,可以实现播种作业的高精度自动巡航控制与作业状态实时监控。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提升播种作业的智能化水平和农业作业效率,研究结果旨在为农业智能装备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走式播种机 智能控制 路径规划 协同作业 北斗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式大蒜播种机排种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戴欣杰 崔荣江 +1 位作者 缪月军 孙良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9-66,共8页
针对勺链式大蒜播种机排种出现漏种和重种的问题,基于电容感应原理设计了一种电容式排种检测系统。首先,建立了3种结构的电容传感器理论模型,证明了可以根据感应电容值确定检测区域内大蒜的数量;接着,利用Maxwell进行排种检测仿真,以最... 针对勺链式大蒜播种机排种出现漏种和重种的问题,基于电容感应原理设计了一种电容式排种检测系统。首先,建立了3种结构的电容传感器理论模型,证明了可以根据感应电容值确定检测区域内大蒜的数量;接着,利用Maxwell进行排种检测仿真,以最大电容变化量为目标确定电容传感器的最佳结构和尺寸参数,并使用单片机和AD7746电容转数字芯片建立电容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台架试验,获取了不同排种速度下取种勺单粒大蒜、漏种、重种的感应电容阈值,以此判定是否出现漏种或重种。排种检测试验表明:不同取种速率下,漏种检测的相对误差在0.83%~1.67%之间,重种检测的相对误差在-1.50%~-0.67%之间。排种检测系统能够实现勺链式大蒜播种机排种实时检测,为后续的补种与重种剔除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播种机 排种检测 感应电容 漏种 重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精密播种机结构原理及先进机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长安 郑来臣 +6 位作者 张树明 孟凯鑫 冯铃洋 张开兴 侯家彬 王必军 刘鑫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301,共9页
本文对面向大豆、玉米等籽粒作物的高速精密播种机的结构原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简要介绍了高速精密播种机的优势,对目前国内外市面上几款先进的高速精密播种机进行了介绍,对高速精密播种机目前存在的技术难点及前景进行了归纳... 本文对面向大豆、玉米等籽粒作物的高速精密播种机的结构原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简要介绍了高速精密播种机的优势,对目前国内外市面上几款先进的高速精密播种机进行了介绍,对高速精密播种机目前存在的技术难点及前景进行了归纳,为高速精密播种机的设计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精密播种机 排种器 开沟器 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吸式圆盘白萝卜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14
作者 尹家巧 李骅 +2 位作者 齐新丹 孙新平 马云龙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6,共9页
针对目前白萝卜种子尺寸小、流动性差、形状不规则导致播种机吸种效果差、漏播率和重播率高等情况,设计了一款气吸式圆盘白萝卜播种机。通过对播种机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分析,计算吸附单粒种子的受力情况,建立了力学模型,并得到单粒最... 针对目前白萝卜种子尺寸小、流动性差、形状不规则导致播种机吸种效果差、漏播率和重播率高等情况,设计了一款气吸式圆盘白萝卜播种机。通过对播种机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分析,计算吸附单粒种子的受力情况,建立了力学模型,并得到单粒最小吸附负压值;通过各级链数转动比,确定了播种机地轮与排种器链数关系。通过对吸种过程DEM-CFD耦合仿真单因素试验,计算确定播种机中排种器关键结构参数最优范围,即排种盘转速为1~2 rad/s、风机负压为4~5 kPa、吸孔直径为2.4~2.8 mm;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田间试验,以排种盘转速、风机负压、吸孔直径为试验因素,以播种间距合格率指标、漏播率指标、重播率指标为评价标准,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利用Design-Expert软件构造数学回归方程和响应曲面模型,分析了各个参数对播种合格率指标的影响变化,并利用软件最优化模块,确定了结构参数最优组合,即排种盘转速为1.3 rad/s、风机负压为4.6 kPa、吸孔直径为2.5 mm。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播种行距合格率指标为92.35%,漏播率指标为3.97%,重播率指标为3.68%,满足白萝卜精量播种的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吸播种机 耦合仿真 田间试验 正交试验 白萝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免耕播种机镇压力精准调控系统设计与试验
15
作者 安晓飞 周雨来 +4 位作者 李立伟 秦维贤 孟志军 尹彦鑫 丛岳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80,共9页
针对玉米免耕播种机播种镇压力稳定性差和镇压强度不均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PID控制的镇压力精准调控系统。该系统由镇压力检测单元、液压调节装置、控制器、终端和机械执行部件组成。基于拉力传感器、角度传感器测量数据,采用Origin... 针对玉米免耕播种机播种镇压力稳定性差和镇压强度不均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PID控制的镇压力精准调控系统。该系统由镇压力检测单元、液压调节装置、控制器、终端和机械执行部件组成。基于拉力传感器、角度传感器测量数据,采用Origin软件构建镇压力与两传感器测量数据之间的关系模型。系统通过镇压力进行闭环反馈,应用PID控制算法计算控制变量,实时调节液压缸伸缩,实现对镇压力的精确控制。系统阶跃响应测试结果表明,镇压力精准调控系统调节时间均值为1.13 s,稳态误差均值为2.7 N,超调量均值为3.23%。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设定目标镇压力为159、182 N、播种机作业速度为5~9 km/h时,基于液控调节方式下镇压力相对误差为3.08%~5.38%,均方根误差为6.63~10.09 N,机械调节方式下镇压力相对误差为5.05%~11.48%,均方根误差为11.67~22.49 N。基于液控调节方式的播种机试验指标显著优于基于机械调节方式的指标,提高了镇压力稳定性,为保障玉米免耕播种质量提供了技术装备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免耕播种机 镇压力 调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带式藠头夹持定向投种装置设计与试验
16
作者 康启新 张国忠 +3 位作者 赵状状 刘婉茹 唐楠锐 刘浩蓬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6-256,共11页
针对藠头(Allium chinense)机械化种植时鳞芽朝向的农艺要求,基于勺夹式藠头排种器设计了一种由喂入挡板、电机、同步带轮、夹持带等组成的柔性带式藠头夹持定向投种装置。对投种装置的喂入、夹持正姿和投种过程进行理论分析,确定了关... 针对藠头(Allium chinense)机械化种植时鳞芽朝向的农艺要求,基于勺夹式藠头排种器设计了一种由喂入挡板、电机、同步带轮、夹持带等组成的柔性带式藠头夹持定向投种装置。对投种装置的喂入、夹持正姿和投种过程进行理论分析,确定了关键部件结构及参数。建立多柔性体动力学和离散元法耦合仿真模型,以投种横卧率、落种横卧率、穴距合格率为试验指标,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法开展夹持带倾角、理论输送速度、带速差比、夹持带间距及喂入半径的五因素显著性筛选耦合仿真试验,并以夹持带倾角、理论输送速度、带速差比为试验因素进行回归正交田间试验;通过Box-Behnken中心试验法建立投种横卧率和穴距合格率的回归模型,并开展参数优化,获得最优参数组合为:夹持带倾角65°、理论输送速度0.38 m/s、带速差比1.64。在最优参数下进行3次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前进速度0.16 m/s的条件下,该装置平均投种横卧率和平均穴距合格率分别为61.11%、78.89%,与回归模型预测值分别相差4.17、1.15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藠头 播种机 正姿投种 柔性体 DEM-MFB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种玉米播种机研究现状及展望
17
作者 陶春顺 杨薇 +5 位作者 李建东 张振东 鲍国丞 李辉 吕洲翼 陈欣新 《农业工程》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玉米是我国重要农作物,大面积种植玉米使玉米制种业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制种玉米播种多采用大田通用播种机播种母本,父本播种依然停留在人工播种阶段,缺少父、母本兼用的制种玉米专用播种机。结合制种玉米播种农艺要求,阐述国内外覆膜播... 玉米是我国重要农作物,大面积种植玉米使玉米制种业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制种玉米播种多采用大田通用播种机播种母本,父本播种依然停留在人工播种阶段,缺少父、母本兼用的制种玉米专用播种机。结合制种玉米播种农艺要求,阐述国内外覆膜播种机发展现状,介绍部分典型产品的性能特点。结合播种关键技术,分析现有播种机不足之处,提出制种玉米播种机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玉米 播种机 覆膜播种 种业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精量播种机播种监测系统设计与试验
18
作者 史增录 焦丙炎 +3 位作者 马旭 张学军 张燕 王堆金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8-338,共11页
棉花田间播种过程中常有漏播情况发生,人工监测难以保证精度,且劳动量大,目前针对棉花精量穴播机播种监测研究较少,难以有效地监测穴播器取种状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传感和电感传感耦合的多源数据获取精量播种参数的监测方法,相... 棉花田间播种过程中常有漏播情况发生,人工监测难以保证精度,且劳动量大,目前针对棉花精量穴播机播种监测研究较少,难以有效地监测穴播器取种状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传感和电感传感耦合的多源数据获取精量播种参数的监测方法,相比传统监测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安装灵活性。播种监测系统以光纤传感器和电感式传感器为信号捕获源,采用LabVIEW软件作为控制平台,工控机为监测控制终端,完成了播种监测系统硬件、软件等设计,开展了信号滤波、数据采集计算模块设计,实现对播种量、漏播量、成穴数、漏播率、作业速度等播种作业参数的实时监测。台架试验标定了光纤传感器光强度挡位和阈值,获得黑色取种齿盘背景下最优光强度挡位和阈值;检验了电感式传感器监测精度,成穴数台架试验监测精度大于98.21%。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播种机前进速度为2.5~3.8 km/h时,成穴数监测精度不小于98.10%,播种量监测精度不小于98.21%,漏播量监测精度不小于95.00%,监测系统监测精度高,可用于实际播种作业。研究结果对提升棉花播种智能化程度,实现棉花产业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精量播种机 播种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算法的玉米电控排种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19
作者 张宇 赵胜雪 +4 位作者 李衣菲 柳青 周轶楠 高帅南 邓炜航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5-141,共7页
目前,玉米播种设备智能化水平相对较低,由于地轮和链条驱动排种器会出现地轮打滑、链条跳动,且已有的控制器控制策略精度较低,使得播种合格率降低。为此,设计了一款电控播种系统。该系统采用雷达测速仪采集机车前进速度,自动调节电机转... 目前,玉米播种设备智能化水平相对较低,由于地轮和链条驱动排种器会出现地轮打滑、链条跳动,且已有的控制器控制策略精度较低,使得播种合格率降低。为此,设计了一款电控播种系统。该系统采用雷达测速仪采集机车前进速度,自动调节电机转速;采用双闭环控制方法,利用PSO(粒子群算法)算法和模糊算法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对PID参数进行整定优化,提高了系统精度和响应速度;同时,分别对传统PID控制系统和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模糊PID控制系统进行控制精度试验和田间试验,该系统的平均误差为0.622%,较传统方法降低了1.601%。田间试验表明:作业时,平均播种合格指数为93.99%,较传统PID控制方法高3.2%,证明了使用模糊PID控制较传统PID控制有着更良好的播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机 电控排种系统 粒子群算法 模糊算法 控制策略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盘式高良姜种植机设计与试验
20
作者 刘泽华 邓干然 +3 位作者 何冯光 李国杰 崔振德 黄亮舞 《现代农业装备》 2025年第3期15-21,共7页
针对目前高良姜种植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存在劳动强度大、种植质量较差等问题,提出了高良姜宽窄双行垄作种植农艺模式并设计了一种转盘式高良姜种植机。该农艺模式通过合理设置垄宽和行距,有效避免了机械碾压及根系腐烂现象,提高了田间管... 针对目前高良姜种植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存在劳动强度大、种植质量较差等问题,提出了高良姜宽窄双行垄作种植农艺模式并设计了一种转盘式高良姜种植机。该农艺模式通过合理设置垄宽和行距,有效避免了机械碾压及根系腐烂现象,提高了田间管理效率,满足了高良姜机械化生产要求。转盘式高良姜种植机主要由姜种放置架、三点悬挂、排种系统、机架、地轮系统、覆土装置、座椅和护垄装置等组成。该种植机通过转盘式排种系统实现了开沟、均匀排种和精确种植,同时引入护垄装置有效防止了塌垄现象。覆土装置配备弹簧压力,使覆土与镇压工序同步完成。多级传动比传动系统实现了对不同种植株距的调节,地轮系统提供动力源,与传动系统协调配合,确保了种植过程中的均匀排种与精准种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株距为36.77 cm,垄内行距保持70.11 cm,覆土深度为5.26 cm,株距、垄内行距和覆土深度均符合高良姜生产要求范围内,姜种种植合格率高达97.43%,表明种植机设计合理和运行顺畅,符合高良姜种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 垄作式 机械化 转盘式 种植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