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拉压复合型锚杆锚固机理的数值及模型试验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林 朱训国 +1 位作者 夏洪春 杨帅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42,共11页
针对全长注浆锚杆在深部隧洞中支护作用的局限性,为有效控制隧洞围岩变形、增强锚杆承载性能,本文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法深入研究拉压复合型锚杆支护结构在岩石隧道加固过程中受到拉拔荷载作用下的界面失效特征及力学传递机制,并将锚杆... 针对全长注浆锚杆在深部隧洞中支护作用的局限性,为有效控制隧洞围岩变形、增强锚杆承载性能,本文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法深入研究拉压复合型锚杆支护结构在岩石隧道加固过程中受到拉拔荷载作用下的界面失效特征及力学传递机制,并将锚杆应用在超载模型试验中,探究锚杆的支护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锚固体与围岩相互作用接触界面的力学演化共经历了弹性阶段、塑性软化阶段、完全滑移阶段的渐进式失效过程。界面剪切力的传递也是从拉拔荷载较小时出现在承载板处,随拉拔荷载增大,向锚固段两侧转移,呈现双峰趋势。根据锚杆界面剪切力分布规律,提出了复合锚杆在低荷载和高荷载拉拔作用下的剪切力分布模型,此模型具有普遍性,进行的室内超载模型试验得出复合锚杆支护效果优于普通锚杆的结论,此研究可为复合锚杆在深埋隧洞等地下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压复合型锚杆 渐进失效 界面力学演化 数值模拟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拉压复合型锚杆锚固性能研究Ⅲ:现场试验 被引量:9
2
作者 涂兵雄 蔡燕燕 +3 位作者 何锦芳 俞缙 许国平 程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46-854,共9页
针对传统拉力型锚杆存在受力集中、锚固体与岩土体界面黏结强度发挥不充分、抗拔承载力偏低的问题,研发了一种新型拉压复合型锚杆。通过开展现场破坏性试验,对拉力型锚杆及拉压复合型锚杆的承载能力、荷载位移曲线及应变数据进行分析,... 针对传统拉力型锚杆存在受力集中、锚固体与岩土体界面黏结强度发挥不充分、抗拔承载力偏低的问题,研发了一种新型拉压复合型锚杆。通过开展现场破坏性试验,对拉力型锚杆及拉压复合型锚杆的承载能力、荷载位移曲线及应变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组拉压复合型锚杆TC12-3、TC11-1、TC21锚杆的平均破坏荷载分别提高至拉力型锚杆的2.81,2.01,2.52倍;拉压复合型锚杆套管内的拉力传递损失率最大为20.5%,在自由段内的拉力传递损失率最大仅为6.8%,拉力传递损失主要发生在承压锚固段上;TC12-3锚杆的受拉锚固段长度最短,单位受拉锚固段长度分担荷载最高;TC21-1锚杆的承压锚固段最短,单位承压锚固段长度分担荷载最高;锚杆破坏时,TC12-3、TC11-1、TC21-1锚杆的受拉承载系数分别为0.398,0.470,0.600;且TC11-1锚杆表现为承压锚固段与受拉锚固段同时破坏,TC12-3、TC21-1锚杆表现为先后破坏;拉压复合型锚杆锚固性能显著提高主要是由于荷载分解作用,界面剪应力双向传递机制及短锚承载效应;从荷载位移曲线来看,拉压复合型锚杆具有较好的抗变形能力,在岩土锚固工程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压复合型锚杆 现场试验 荷载位移曲线 受拉承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实黏土拉压组合三轴试验和扩展邓肯张模型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琰 张丙印 +1 位作者 李广信 孙逊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99-1004,共6页
采用研制的卧式三轴拉压试验仪对糯扎渡和双江口心墙堆石坝心墙土料进行了常规三轴压缩试验、三轴拉伸(伸长)试验和三轴压缩–拉伸组合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研究了压实黏土在三轴压缩、拉伸以及从压缩到反向拉伸状态下的应力应变特性。... 采用研制的卧式三轴拉压试验仪对糯扎渡和双江口心墙堆石坝心墙土料进行了常规三轴压缩试验、三轴拉伸(伸长)试验和三轴压缩–拉伸组合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研究了压实黏土在三轴压缩、拉伸以及从压缩到反向拉伸状态下的应力应变特性。在此基础上,对邓肯张EB模型的应用范围进行了扩展,扩展后的模型可描述压实黏土从压缩到反向拉伸过程的变形特性,可用于进行土体张拉裂缝扩展问题的模拟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实黏土 拉压组合三轴试验 本构模型 联合强度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倾角拉压垫加载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吕程 张辉祥 +1 位作者 夏峰 赵洪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6期232-236,共5页
对于全尺寸飞机静力试验,通常采用拉压垫技术施加压向载荷,以及胶布带-杠杆技术施加拉向载荷。由于两种技术之间换装复杂,因此对全尺寸飞机静力试验,换装周期长、试验成本高。为了提高试验效率、节约成本,融合两种加载技术,研制了胶布... 对于全尺寸飞机静力试验,通常采用拉压垫技术施加压向载荷,以及胶布带-杠杆技术施加拉向载荷。由于两种技术之间换装复杂,因此对全尺寸飞机静力试验,换装周期长、试验成本高。为了提高试验效率、节约成本,融合两种加载技术,研制了胶布带拉压垫技术。大部分情况压向载荷沿飞机蒙皮法向方向,或者与法向方向成一定较小的角度。现有的胶布带拉压垫技术可满足试验需求;但对某型号全机静力试验某压载工况,载荷方向与机身蒙皮法向方向成较大角度,现有的胶布带拉压垫技术无法实施。对胶布带拉压垫技术进行分析,设计改进方案,实现大倾角拉压垫压载技术。将该技术应用到某型飞机压载试验中,经过数据分析,试验数据真实有效,为以后大倾角压载试验提供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压垫 压向载荷 静力试验 线性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拉压变轴力低周往复受剪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任重翠 肖从真 +1 位作者 徐培福 陈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25,共10页
完成了截面纵筋率为3%,剪跨比为1.5的2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拉压变轴力低周往复受剪试验。当剪力墙反复处于拉剪、压剪受力状态时,剪力墙在拉剪阶段屈服,在压剪阶段发生脆性受压破坏。当承受的拉力较小时剪力墙为大偏心受拉,斜裂缝处竖向... 完成了截面纵筋率为3%,剪跨比为1.5的2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拉压变轴力低周往复受剪试验。当剪力墙反复处于拉剪、压剪受力状态时,剪力墙在拉剪阶段屈服,在压剪阶段发生脆性受压破坏。当承受的拉力较小时剪力墙为大偏心受拉,斜裂缝处竖向和水平分布筋屈服;当承受的拉力较大时剪力墙为小偏心受拉,水平通缝处截面纵筋屈服。剪力墙受压时刚度大,端部纵筋受拉后再受压容易屈曲,因此其抗压剪承载力先于抗拉剪承载力达到峰值,抗压剪承载力因混凝土的受压脆性经过峰值点后迅速下降。与拉剪受力相比,剪力墙在压剪受力时的承载力高、变形小。剪力墙的抗拉剪、抗压剪承载力和抗压剪变形能力随目标轴力幅度的提高而下降。与定轴力受剪试验结果相比,剪力墙在拉压变轴力受剪时的抗拉剪承载力降低,抗压剪承载力未有显著变化。轴拉力不仅会降低剪力墙的抗剪承载力,还会加大剪力墙受拉、受压时抗剪承载力的差异,因此应控制底部剪力墙受拉,并控制墙体受拉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拉压变轴力低周往复受剪试验 受压破坏 抗剪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均匀受拉强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云莲 李家康 周宏凯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9-41,共3页
混凝土均匀受拉强度可以看作混凝土的真实抗拉强度,但试件偏心受拉不可避免给直接拉伸测试带来困难。分析讨论了混凝土均匀受拉强度试验中存在的试件制作、传力球铰和加载速度等方面的问题,并采用150mm×150mm×360mm普通混凝... 混凝土均匀受拉强度可以看作混凝土的真实抗拉强度,但试件偏心受拉不可避免给直接拉伸测试带来困难。分析讨论了混凝土均匀受拉强度试验中存在的试件制作、传力球铰和加载速度等方面的问题,并采用150mm×150mm×360mm普通混凝土棱柱体试件进行混凝土均匀受拉强度的量测,拉伸试件在端部预埋偏心可调的带锚筋钢板以传递拉力荷载。试验结果得到:ftk=0.88×0.3893f0cu.,53k78(1-1.645σ)0.4622α2,混凝土抗拉强度值小于国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的抗拉强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均匀受拉强度 试验方法 偏心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拉压型金属阻尼器抗震性能测试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鲁亮 刘霞 代桂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41-147,共7页
以一种轴向拉压型金属阻尼器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轴向拉压型金属阻尼器的结构构造及其理论计算方法;进行了抗震性能测试,得到了轴向拉压型金属阻尼器的屈服位移、屈服荷载及屈服刚度,并分析了其耗能能力;研究了轴向拉压型金属阻尼器在体... 以一种轴向拉压型金属阻尼器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轴向拉压型金属阻尼器的结构构造及其理论计算方法;进行了抗震性能测试,得到了轴向拉压型金属阻尼器的屈服位移、屈服荷载及屈服刚度,并分析了其耗能能力;研究了轴向拉压型金属阻尼器在体外预应力自复位结构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轴向拉压型金属阻尼器利用腹板轴向拉压耗能,避免了连接构件的局部损坏;安装方式与黏滞阻尼器相同,安装方便、易于更换;轴向拉压型金属阻尼器具有提供结构附加刚度,控制结构位移,耗能显著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拉压型金属阻尼器 抗震性能 拟静力试验 耗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栓连接零件受拉力和压力的无线测量新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岩 李双喜 +1 位作者 蔡纪宁 张秋翔 《机电工程》 CAS 2014年第7期860-864,共5页
针对螺栓拉应力仅能测量螺栓连接零件受到的拉力,而无法测量压力的局限,在螺栓连接的两零件之间引入了高刚度弹性元件,并利用无线应变测试系统,通过测量螺栓因弹性变形产生拉力F的变化,实现了复杂工况下螺栓连接零件受拉压外力Fe的无线... 针对螺栓拉应力仅能测量螺栓连接零件受到的拉力,而无法测量压力的局限,在螺栓连接的两零件之间引入了高刚度弹性元件,并利用无线应变测试系统,通过测量螺栓因弹性变形产生拉力F的变化,实现了复杂工况下螺栓连接零件受拉压外力Fe的无线测量。设计、制造了测力螺栓和弹性元件;采用ANSYS软件分析了弹性元件的压应力及变形量,通过正交设计法优化了弹性元件的结构。建立了测量方法的计算模型,得到了测力螺栓受拉力F与螺栓连接零件所受的拉压外力Fe的关系,进行了不同预紧力下螺栓连接零件受拉压外力Fe的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凹槽深度和单侧凹槽数量是影响弹性元件性能的关键因素。螺栓连接零件受拉压外力可以实时、准确地得到测量,零件受拉压外力与测力螺栓处受力为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测量 弹性元件 拉压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双基推进剂拉压不对称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鸿丽 许进升 +1 位作者 周长省 靳青梅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1-346,352,共7页
针对改性双基推进剂在不同载荷条件下表现出不同力学响应的现象,对其进行了恒应变率拉伸和压缩试验及蠕变拉伸和压缩试验,获得了4组应变率下拉压应力-应变曲线和3组温度下拉压蠕变-时间曲线,使用应力和应变拉压不对称因子反映了拉伸和... 针对改性双基推进剂在不同载荷条件下表现出不同力学响应的现象,对其进行了恒应变率拉伸和压缩试验及蠕变拉伸和压缩试验,获得了4组应变率下拉压应力-应变曲线和3组温度下拉压蠕变-时间曲线,使用应力和应变拉压不对称因子反映了拉伸和压缩曲线的不对称程度。结果表明,改性双基推进剂具有明显的拉压不对称力学性能,且该性能受到应变率和温度的影响。分析了改性双基推进剂具有拉压不对称性的内在成因,认为材料初始缺陷的扩展、材料分子链移动空间的变化、基体材料与填充颗粒材料力学性能的不同是导致改性双基推进剂具有拉压不对称力学性能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固体力学 改性双基推进剂 拉压不对称性 拉压试验 蠕变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21节约型双相不锈钢的高温塑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方轶琉 刘振宇 王国栋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29-1432,共4页
通过高温拉伸和高温压缩试验研究了两种Cr21节约型双相不锈钢在950~1150℃温度范围内的高温塑性,结果表明两种材料的高温塑性差异很大.通过温度、应变速率、相比例和显微组织4个方面的分析发现,适当增加稳定铁素体相元素和升高变形温... 通过高温拉伸和高温压缩试验研究了两种Cr21节约型双相不锈钢在950~1150℃温度范围内的高温塑性,结果表明两种材料的高温塑性差异很大.通过温度、应变速率、相比例和显微组织4个方面的分析发现,适当增加稳定铁素体相元素和升高变形温度有利于提高Cr21节约型双相不锈钢的高温塑性.在较低温度较高应变速率热变形时,裂纹容易在被拉长的奥氏体和铁素体相界处形核并沿着相界在铁素体内进行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约型双相不锈钢 高温压缩和高温拉伸试验 高温塑性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拉压复合型锚杆锚固性能研究Ⅱ:模型试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涂兵雄 俞缙 +3 位作者 何锦芳 程强 许国平 贾金青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5-483,共9页
针对传统拉力型和压力型锚杆存在受力集中、锚固体与岩土体界面黏结强度发挥不充分、抗拔承载力偏低的问题,研发了一种新型拉压复合型锚杆。通过对传统锚杆及拉压复合型锚杆开展模型试验,对比研究了不同锚杆的极限抗拔承载力及其锚固性... 针对传统拉力型和压力型锚杆存在受力集中、锚固体与岩土体界面黏结强度发挥不充分、抗拔承载力偏低的问题,研发了一种新型拉压复合型锚杆。通过对传统锚杆及拉压复合型锚杆开展模型试验,对比研究了不同锚杆的极限抗拔承载力及其锚固性能。结果表明:拉压复合型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比传统拉力型锚杆大幅提高,拉压长度比为1∶2和2∶1时,分别提高79%和161%,且具有更好的位移延性和抗变形能力;拉压复合型锚杆峰后残余抗拔承载力显著提高,传统拉力型和压力型锚杆稳定残峰比最大值均不超过0.40,锚头相对拔出变形ξs=2.5%时,残峰比平均值分别为0.292和0.259;TC360-12锚杆和TC360-21锚杆稳定残峰比最小值分别不低于0.45和0.60,ξs=2.5%时,残峰比平均值分别为0.545和0.790;拉压长度比为2∶1的拉压复合型锚杆即将破坏时,受拉锚固段和承压锚固段协同承载能力更强,界面黏结强度得到充分发挥,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压复合型锚杆 模型试验 极限抗拔承载力 荷载位移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巴西圆盘劈裂强度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翟越 赵均海 +1 位作者 艾晓芹 邓子辰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51,共6页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构建了考虑2个较大主应力相互影响并适用于不同拉压比材料的巴西圆盘试验应力分析的统一劈裂破坏强度准则,通过参数变化得到常用的多种强度准则推导结果;为了验证理论公式,对C35商品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巴西圆盘劈裂试验...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构建了考虑2个较大主应力相互影响并适用于不同拉压比材料的巴西圆盘试验应力分析的统一劈裂破坏强度准则,通过参数变化得到常用的多种强度准则推导结果;为了验证理论公式,对C35商品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巴西圆盘劈裂试验,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对统一强度准则演化出的多种强度准则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材料的拉压比和中间切应力及相应作用面上正应力组合的加权参数对材料劈裂抗拉强度影响很大,最大拉应变强度理论和最大拉应力强度理论计算得到的劈裂强度分别为上、下限值,其他强度理论得到的值在两者之间,从而验证了统一强度理论对巴西圆盘劈裂试验分析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圆盘试验 劈裂强度 统一强度理论 混凝土 强度准则 拉压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拉压应力状态下沥青混合料的破坏准则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拓 昌振东 杨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908-1914,共7页
为了解拉压组合复杂应力状态下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特性,在自主研发的三轴试验设备上,通过单轴拉、单轴压、平面拉压/轴向压缩和平面拉压/轴向拉伸应力状态下共74个试件的试验,系统研究拉应力和压应力共同作用下AC-13C沥青混合料的三轴强... 为了解拉压组合复杂应力状态下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特性,在自主研发的三轴试验设备上,通过单轴拉、单轴压、平面拉压/轴向压缩和平面拉压/轴向拉伸应力状态下共74个试件的试验,系统研究拉应力和压应力共同作用下AC-13C沥青混合料的三轴强度特性和破坏特征。基于八面体强度理论,建立多轴拉压条件下AC-13C沥青混合料的线性破坏准则。研究结果表明:试件分别表现为拉应变和拉应力破坏特征;三轴拉强度和压强度均低于单轴拉伸强度和单轴压缩强度,按现行的最大拉应力理论进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偏于危险;线性破坏准则考虑3个主应力对路面的协同破坏作用,可较好地描述沥青路面材料的三轴强度规律,并且形式简单,便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复杂应力状态 三轴拉压 强度试验 破坏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5MN材料试验机的全级配混凝土试验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春雷 王海波 李德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2-115,共4页
全级配混凝土试验对高拱坝抗震安全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对设备要求很高,国内成功试验经验很少。基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5 MN大型动态材料试验机研究了全级配混凝土拉、压、弯试验方案,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试验方法,为充分发... 全级配混凝土试验对高拱坝抗震安全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对设备要求很高,国内成功试验经验很少。基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5 MN大型动态材料试验机研究了全级配混凝土拉、压、弯试验方案,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试验方法,为充分发挥大型材料试验机的领先优势积累了宝贵经验,亦为推动全级配混凝土力学特性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级配混凝土 试验方案 材料试验机 轴压 轴拉 弯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张法PC空心板剪压区裂缝分析及计算 被引量:4
15
作者 贾艳敏 刘金亮 王佳伟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6-71,共6页
为得到先张法PC空心板剪压区裂缝的发展规律及斜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通过16mPC空心板在不同剪跨比下的抗剪试验,记录各剪跨比下结构剪压区裂缝的参数,与钢筋混凝土剪压区裂缝宽度对比分析,总结了先张法PC空心板剪压区裂缝的发展阶段以... 为得到先张法PC空心板剪压区裂缝的发展规律及斜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通过16mPC空心板在不同剪跨比下的抗剪试验,记录各剪跨比下结构剪压区裂缝的参数,与钢筋混凝土剪压区裂缝宽度对比分析,总结了先张法PC空心板剪压区裂缝的发展阶段以及裂缝宽度的变化规律。在剪力作用下剪压区裂缝随剪跨比的增加斜裂缝投影长度增大,斜裂缝倾角变小。以箍筋应力作为计算剪压区裂缝宽度的主要参数,通过试验数据的回归,得到在箍筋极限抗拉强度内先张法PC空心板剪压区裂缝的计算公式,并采用同批次板抗剪试验及天津大学13mPC空心板的试验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计算公式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先张法 剪压区 裂缝宽度 数据回归 剪跨比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铁基纳米微晶合金应力敏感芯式力传感器 被引量:1
16
作者 石延平 陈绍鹏 +1 位作者 刘成文 侯金柱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6,共4页
将铁基纳米微晶合金薄带缠绕并嵌入圆柱型应力敏感芯,利用压磁效应,使传感器实现拉压力测量。介绍了传感器的结构和原理,推导出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方程。通过静态压缩试验,分析了传感器的激磁磁场强度、激磁电流强度、激磁频率以及温度变... 将铁基纳米微晶合金薄带缠绕并嵌入圆柱型应力敏感芯,利用压磁效应,使传感器实现拉压力测量。介绍了传感器的结构和原理,推导出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方程。通过静态压缩试验,分析了传感器的激磁磁场强度、激磁电流强度、激磁频率以及温度变化对传感器输出的影响,得出了室温下传感器的静态特性。试验数据显示,传感器的最大非线性误差小于1.16%F.S,重复性误差为0.53%F.S,迟滞误差为0.36%F.S,平均灵敏度为1.14 m V/k N.对一般的工程应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压力传感器 铁基纳米微晶合金 压磁效应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应变路径的QP980超高强钢板回弹预测 被引量:7
17
作者 聂昕 杨昕宇 +1 位作者 张茜 顾成波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74,共7页
为了更加精准的预测超高强钢冷冲压后零件的回弹大小,提供模具设计及修正理论依据,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回弹问题,以QP980超高强钢板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自主研发的实验装置完成拉伸压缩循环实验,获取不同预应变下的循环拉伸压缩应力-应变曲... 为了更加精准的预测超高强钢冷冲压后零件的回弹大小,提供模具设计及修正理论依据,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回弹问题,以QP980超高强钢板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自主研发的实验装置完成拉伸压缩循环实验,获取不同预应变下的循环拉伸压缩应力-应变曲线,从而建立QP980超高强钢板在复杂加载模式下的Y-U材料模型。基于不同的材料模型对帽形件进行拉延、成形和翻边等不同冲压应变路径下的回弹数值仿真,并将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与实际回弹值对比。结果表明,在任一成形工艺下,Y-U材料模型都能更加准确的预测高强钢冷冲压回弹,其中屈服准则为Hill48的Y-U材料模型回弹预测最可靠;对于不同冲压应变路径下的Y-U材料模型预测,相较于成形冲压回弹,拉延回弹后的帽形件回弹角θ1预测精度提高了2.1%;相较于翻边冲压回弹,对卷曲半径ρ的预测精度提高了49.6%;而回弹角θ2在成形路径下的预测最贴合,相对误差仅为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P钢 拉-压循环实验 Y-U材料模型 冲压工艺 回弹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单元法的石材制品物理性能颗粒流模拟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勇 徐西鹏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55-58,共4页
利用离散单元法对5种不同成分的岩石样本进行了参数化建模,通过反复改变颗粒接触弹性模量、平行连接法向及切向强度、颗粒法向及切向接触刚度比、平行连接法向及切向刚度比等物理参数,分别对岩石进行了双轴压缩试验、拉伸试验及四点抗... 利用离散单元法对5种不同成分的岩石样本进行了参数化建模,通过反复改变颗粒接触弹性模量、平行连接法向及切向强度、颗粒法向及切向接触刚度比、平行连接法向及切向刚度比等物理参数,分别对岩石进行了双轴压缩试验、拉伸试验及四点抗弯试验,得到了与自然石材相近的弹性模量、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及抗弯强度等物理性能指标,为研究石材的力学行为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单元法 颗粒流 压缩试验 拉伸试验 四点抗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注水管柱力学测试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贾庆升 张福涛 +4 位作者 任从坤 王旱祥 魏振 姜浩 刘延鑫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7-82,共6页
分层注水已成为开采薄差层油气资源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其注水管柱结构、工艺流程和受力情况相对复杂,使得井下轴向力、内外压和温度难以准确掌握。为了验证注水管柱力学分析理论研究的准确性,设计了基于应变测试技术、水下无线短传和存... 分层注水已成为开采薄差层油气资源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其注水管柱结构、工艺流程和受力情况相对复杂,使得井下轴向力、内外压和温度难以准确掌握。为了验证注水管柱力学分析理论研究的准确性,设计了基于应变测试技术、水下无线短传和存储回放模式的井下注水管柱力学测试系统。该系统可进行井下数据检测、提取和远距离数据通信,通过拉压力试验和水下无线短传试验得到测量值。分析结果表明:测量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从而验证了井下注水管柱力学测试系统满足设计要求。研究成果对于指导施工管柱的设计以及分层注水工作参数的合理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管柱 力学测试系统 拉压力 数据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特性数据对成形仿真精度的影响(上)——实验数据及其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连昌伟 吕超 胡卫龙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1,共11页
板料成形的仿真精度主要取决于描述材料塑性变形特征的塑性本构关系。而塑性本构关系的预测能力则是由在不同应力状态下所获得的实验数据所定义。用于描述板材塑性变形特性的实验数据包括初始屈服、后续强化以及各向异性塑性变形参数等... 板料成形的仿真精度主要取决于描述材料塑性变形特征的塑性本构关系。而塑性本构关系的预测能力则是由在不同应力状态下所获得的实验数据所定义。用于描述板材塑性变形特性的实验数据包括初始屈服、后续强化以及各向异性塑性变形参数等。为了应用不同的实验数据来恰当地表征仿真所用的材料模型,首先需要了解仿真成形零件的主要加载应力特性;其次需要合理应用由不同实验方法所获得的实验数据,使所定义的材料塑性本构模型能够充分反映出材料在整个均匀塑性变形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材料强化与塑性变形特性,而非局部区域或者某一特定点处的实验特性。分析了应用不同实验数据定义仿真材料塑性本构关系对模拟结果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提出在应用材料的一些特殊实验结果时,除了需要考虑选择不同的流动准则,还需要考虑所涉及的塑性本构关系是否可以充分揭示出材料所对应的实验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拉实验 双拉实验 纯剪切实验 拉-剪实验 拉-压实验 仿真材料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