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8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enlarged section parameters on pressure transients of high-speed train passing through a tunnel 被引量:13
1
作者 WANG Tian-tian LEE Chun-hian YANG Ming-zh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2831-2840,共10页
The influence of enlarged section parameters on pressure transients of high-speed train passing through a tunnel was investigat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btained by the structured and unstruct... The influence of enlarged section parameters on pressure transients of high-speed train passing through a tunnel was investigat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btained by the structured and unstructured grid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smooth wall tunnel were verified.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ies were conducted on three tunnel enlarged section parameters,the enlarged section distribution along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the enlarged section area and the enlarged section distribution along tunnel length direction.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 different enlarged section distributions along tunnel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n pressure transients in the tunnel is basically consistent.There is an optimal enlarged section area for the minimum value of the pressure variation amplitude and the average pressure variation in the tunnel.The law of the pressure variation amplitude and the average pressure variation of the enlarged section distribution along tunnel length direction ar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train enlarged section parameters TUNNEL pressure transie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固持条件下切削参数对不锈钢铣削力及平面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董庆运 陈光军 +1 位作者 王飞 谭斌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2,共5页
316不锈钢铣削过程中,存在发热严重、易粘刀、零件表面质量差等问题,使其在高精密场合的应用受到限制。利用冰固持装夹系统实现工件的温度控制,减小已加工区域和未加工区域的温度差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低温铣削试验研究。通过极... 316不锈钢铣削过程中,存在发热严重、易粘刀、零件表面质量差等问题,使其在高精密场合的应用受到限制。利用冰固持装夹系统实现工件的温度控制,减小已加工区域和未加工区域的温度差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低温铣削试验研究。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切削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主轴转速n、切削深度a_(p)、进给速度v_(f);对平面度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切削深度a_(p)、主轴转速n、进给速度v_(f),并得到试验参数范围内的切削力和平面度的最佳参数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固持 不锈钢 切削参数 切削力 平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悬伸工况下刀具铣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韩毅 熊计 +2 位作者 杨露 郭仕华 代洋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99,共6页
针对大悬伸工况下铣刀加工稳定性差的问题,对铣削过程中的刀具刚性进行仿真分析。结合大悬伸工况下的实际加工情况,对刀具进行简化并建模,建立用于大悬伸加工的铣刀模型。选择铣刀片前角、加工主轴转速和加工进给速率三个主要因素进行... 针对大悬伸工况下铣刀加工稳定性差的问题,对铣削过程中的刀具刚性进行仿真分析。结合大悬伸工况下的实际加工情况,对刀具进行简化并建模,建立用于大悬伸加工的铣刀模型。选择铣刀片前角、加工主轴转速和加工进给速率三个主要因素进行有限元仿真实验。基于DEFORM软件分析加工过程中的平均扭矩和径向载荷等,以提升刀具刚性为优化目标,得到最适合的加工参数。分析单个刀片铣削过程的受力变化趋势,确定加工过程中最大载荷出现的大致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悬伸铣削 刀具刚性 DEFORM有限元仿真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向车铣18CrNiMo7-6渗碳淬火钢切削力试验研究
4
作者 王栋 郑锐 +1 位作者 廖明杰 李子腾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54,共5页
使用车铣工艺加工旋转弯曲疲劳试样,试样表面会产生轴向纹理,可以较大程度提高试样的疲劳寿命。在加工过程中,切削力是影响试样表面质量的重要参数,本文设计正交试验,通过切向车铣加工获得不同参数下的切向力F_(x)、径向力F_(y)和轴向力... 使用车铣工艺加工旋转弯曲疲劳试样,试样表面会产生轴向纹理,可以较大程度提高试样的疲劳寿命。在加工过程中,切削力是影响试样表面质量的重要参数,本文设计正交试验,通过切向车铣加工获得不同参数下的切向力F_(x)、径向力F_(y)和轴向力F_(z),得到切削参数对车铣力的影响规律,并使用多元回归分析获得三个方向切削力关于铣刀转速n_(c)、工件转速n_(w)、铣刀每齿进给量f_(z)和切削深度a_(p)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对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CrNiMo7-6 切向车铣 切削力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铣削参数对机器人颤振稳定性影响与优化
5
作者 田和强 安金昌 +1 位作者 马洪强 孟德宝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8-996,共9页
为解决骨科手术机器人铣削中的颤振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优化方法,以提升手术的安全性和质量。根据再生型颤振理论,建立了动态铣削力模型,并采用零阶频域法构建颤振稳定域模型,同时绘制了叶瓣图,以分析铣削参数的影响。以骨骼去除率为优... 为解决骨科手术机器人铣削中的颤振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优化方法,以提升手术的安全性和质量。根据再生型颤振理论,建立了动态铣削力模型,并采用零阶频域法构建颤振稳定域模型,同时绘制了叶瓣图,以分析铣削参数的影响。以骨骼去除率为优化目标,通过实验验证确定的最佳铣削参数,显著减少了颤振,并提高了手术的稳定性和效率。这项研究为骨科手术机器人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铣削工艺的优化提供了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机器人 再生型颤振 动态铣削力模型 零阶频域法 颤振稳定性 叶瓣图 铣削参数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形薄壁件ZL205A铣削加工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建翔 辛志杰 +3 位作者 鲁辉虎 沈兴全 李国栋 翟鹏远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8,共8页
目的针对弧形薄壁件加工变形的技术难题,以保证加工表面质量为出发点,确定合适的铣削参数,进而有效地控制变形。方法进行了以主轴转速、进给速度、铣削深度和铣削宽度为变量的四因素三水平正交铣削实验研究。运用综合平衡法,阐明了切削... 目的针对弧形薄壁件加工变形的技术难题,以保证加工表面质量为出发点,确定合适的铣削参数,进而有效地控制变形。方法进行了以主轴转速、进给速度、铣削深度和铣削宽度为变量的四因素三水平正交铣削实验研究。运用综合平衡法,阐明了切削参数对ZL205A板材加工变形、表面粗糙度和半径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极差分析法研究了铣削变量对工件变形和表面粗糙度影响的显著性。结果在进行铣削加工时,针对铝合金薄壁件的翘曲变形、半径和表面粗糙度3个测量指标进行实验研究,发现进给速度对3个测量指标的影响最显著,当进给速度为480 mm/min时,翘曲变形最小、半径变化最小,综合考虑3项测量指标后,认为480 mm/min的进给速度为理想进给速度;当主轴转速为1500 r/min时,在控制表面粗糙度和工件半径方面表现最佳,虽然主轴转速在对翘曲变形影响方面并非主导因素,但是综合考虑1500 r/min为最优的主轴转速;当铣削宽度为5 mm时,可以有效减少翘曲变形、局部变形,并优化表面粗糙度,是最佳的铣削宽度选择。相对于其他参数,铣削深度对变形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较小。从减少变形的目的出发,选择0.7 mm作为铣削深度,此时在变形控制方面达到最优效果。结论在主轴转速为1500 r/min、进给速度为480 mm/min、铣削深度为0.7 mm、铣削宽度为5 mm的铣削参数组合下,薄壁件的翘曲变形和表面粗糙度值最低。优化后的参数组合为薄壁件的铣削加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L205A 弧形薄壁件 表面质量 加工变形 铣削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廓铣削表面粗糙度预测及工艺参数增效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高熠 唐源斌 +2 位作者 黄晓燕 鲁娟 马俊燕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4-153,共10页
在轮廓铣削中,为满足质量要求并提高加工效率,提出一种基于轮廓曲率特征的工艺参数优化方法。考虑轮廓曲率特征对加工质量的影响,分别设计了直线、凸弧和凹弧的铣削正交试验,以获取在不同轮廓曲率下的表面粗糙度数据。基于试验结果,利... 在轮廓铣削中,为满足质量要求并提高加工效率,提出一种基于轮廓曲率特征的工艺参数优化方法。考虑轮廓曲率特征对加工质量的影响,分别设计了直线、凸弧和凹弧的铣削正交试验,以获取在不同轮廓曲率下的表面粗糙度数据。基于试验结果,利用雪消融优化(snow ablation optimizer,SAO)算法改进的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分别建立直线、凸弧及凹弧铣削的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以表面粗糙度与材料去除率为优化目标,构建轮廓铣削工艺参数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运用NSGA-II(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II)算法进行求解,获得不同轮廓铣削方式下,满足规定粗糙度要求并最大化材料去除率的铣削工艺参数。将所提出的优化方法应用于实际轮廓加工,结果表明,各轮廓区域的粗糙度均能满足质量要求,且加工效率平均提升了1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廓铣削 轮廓曲率 表面粗糙度 神经网络 材料去除率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齿轮倒角用指型铣刀结构设计及切削参数优化研究
8
作者 苟刚 钟柳花 +4 位作者 罗富文 杨露 樊庆文 熊计 郭智兴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66,共6页
针对16Cr3NiWMoVNbE齿轮倒角加工中存在刀具易磨损甚至崩刃的问题,建立指型铣刀倒角加工仿真模型,基于响应面法分析刀具几何参数(螺旋角α和前角γ)以及切削三要素对刀具磨损的影响。根据仿真结果制备涂层指型铣刀,并进行切削实验验证... 针对16Cr3NiWMoVNbE齿轮倒角加工中存在刀具易磨损甚至崩刃的问题,建立指型铣刀倒角加工仿真模型,基于响应面法分析刀具几何参数(螺旋角α和前角γ)以及切削三要素对刀具磨损的影响。根据仿真结果制备涂层指型铣刀,并进行切削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转速S=2000 r/min、进给速度v_(f)=1360 mm/min、切削深度a_(p)=0.5 mm、螺旋角α=8°、前角γ=4°时刀具磨损量最小,刀具切削寿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型铣刀 齿轮钢 结构设计 切削参数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进给铣削AlSi10Mg合金的刀具磨损研究
9
作者 李朋哲 金成哲 +1 位作者 张玉璞 宋长远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35,共6页
高进给铣削加工铝硅合金可以改善铣削质量并提高加工效率。受硅含量影响,在铣削加工时刀具易发生磨损从而影响工件表面质量和加工精度。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了高进给铣削AlSi10Mg合金的仿真和铣削试验,研究切削参数对刀具磨损的影响规律... 高进给铣削加工铝硅合金可以改善铣削质量并提高加工效率。受硅含量影响,在铣削加工时刀具易发生磨损从而影响工件表面质量和加工精度。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了高进给铣削AlSi10Mg合金的仿真和铣削试验,研究切削参数对刀具磨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给定的切削参数范围内,每齿进给量对刀具磨损影响最大,其次是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影响最小。最优切削参数组合是每齿进给量为0.5 mm/z,切削速度为160 m/min,切削深度为0.4 mm。通过高进给铣削AlSi10Mg试验发现,刀具出现了崩刃和黏结现象。增大每齿进给量、切削速度以及切削深度均会导致刀具磨损率增大。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高进给铣削AlSi10Mg合金的铣削特性及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进给铣削 AlSi10Mg合金 刀具磨损 切削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曲面薄壁件铣削系统动态特性识别方法研究
10
作者 王小娟 宋清华 +3 位作者 房晓辉 李振洋 杜宜聪 马海峰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77,共9页
模态参数作为结构动态特性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薄壁件铣削过程颤振预测的关键。机器学习为传统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但复杂曲面薄壁件在特定环境下难以获取数据、数据采集量大并存在大量高维非线性映射关系等... 模态参数作为结构动态特性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薄壁件铣削过程颤振预测的关键。机器学习为传统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但复杂曲面薄壁件在特定环境下难以获取数据、数据采集量大并存在大量高维非线性映射关系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因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机器学习的曲面薄壁件铣削过程动态特性识别方法。首先,建立曲面薄壁件铣削系统状态空间模型,将连续系统离散化,推导出广义铣削系统离散化的随机状态空间方程。其次,基于随机子空间理论获得曲面薄壁件铣削过程模态参数,然后,利用滑动窗口技术进行数据降维,提取信号特征,通过模态参数识别神经网络构建输入特征与模态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实现曲面薄壁件模态参数的识别。最后,以S形标准件为案例,采用本文方法和解析法获得了标准样件的铣削动力学参数,并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薄壁件 铣削 机器学习-随机子空间 模态参数 状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增材制造TC4钛合金铣削温度的研究
11
作者 胡锦渊 金成哲 +1 位作者 王俊杰 鑫龙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0-64,共5页
针对增材制造TC4钛合金的铣削加工,采用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切削用量对铣削温度的影响。对铣削加工过程模拟分析,得到切削用量对铣削温度的影响程度;通过铣削激光增材制造TC4钛合金的切削试验,对仿真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 针对增材制造TC4钛合金的铣削加工,采用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切削用量对铣削温度的影响。对铣削加工过程模拟分析,得到切削用量对铣削温度的影响程度;通过铣削激光增材制造TC4钛合金的切削试验,对仿真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铣削激光增材制造钛合金仿真模型准确合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铣削仿真与试验数据对比,得出铣削温度最大相对误差为3.2%;切削用量对铣削温度的影响为切削速度>铣削深度>每齿进给量;在研究范围内,铣削温度最小的参数组合是切削速度为55 m/min、铣削深度为0.3 mm和每齿进给量为0.04 mm/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TC4钛合金 铣削温度 切削用量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结构铣刀加工镍基高温合金过程切削性能试验研究
12
作者 任仲伟 田初春 +1 位作者 蒋宏婉 袁森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3-100,共8页
以Inconel 718镍基高温合金为研究对象,搭建试验平台,使用测力仪采集铣削过程的铣削力。采用自主研发的微结构涂层刀具和普通铣刀分别进行加工,设计合理的试验方案,对比两铣刀在相同工况下铣削镍基高温合金的铣削力和加工表面粗糙度,并... 以Inconel 718镍基高温合金为研究对象,搭建试验平台,使用测力仪采集铣削过程的铣削力。采用自主研发的微结构涂层刀具和普通铣刀分别进行加工,设计合理的试验方案,对比两铣刀在相同工况下铣削镍基高温合金的铣削力和加工表面粗糙度,并探究微结构铣刀切削过程中不同铣削参数对切削力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普通铣刀相比,自主研发的微结构铣刀切削力降低了9.66%~19.09%,而加工表面粗糙度降低了27.4%~47.03%,微结构铣刀具有更好的切削性能;在一定的切削速度范围内,切削力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随着每齿进给量、切削深度和切削宽度的增加而增加。所建立的切削力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总体误差小于20%;表面粗糙度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每齿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随着切削宽度的变化,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nel 718镍基高温合金 微结构涂层刀具 铣削参数 切削力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铣A356铝硅合金切削力的试验研究
13
作者 赵浩男 金成哲 +1 位作者 史佳星 张玉璞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30,共5页
插铣是实现高效去除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之一,为研究切削用量对插铣A356铝硅合金切削力的影响规律,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插铣加工试验,通过极差分析得出切削用量对切削力的影响程度和最优切削用量组合,并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进一步得出切... 插铣是实现高效去除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之一,为研究切削用量对插铣A356铝硅合金切削力的影响规律,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插铣加工试验,通过极差分析得出切削用量对切削力的影响程度和最优切削用量组合,并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进一步得出切削用量对各切削分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径向力、轴向力以及合力影响最大的是步距as,对切向力影响最大的是每齿进给量fz;随着每齿进给量fz和步距as的增大,3个方向的切削分力都增大,随着切削速度vc增大,径向力先增大再趋于稳定,切向力和轴向力先下降再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铣 A356铝硅合金 切削力 切削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增材制造Inconel 718铣削参数优化研究
14
作者 宋善奇 金成哲 +1 位作者 李良良 鑫龙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09,共4页
采用激光增材制造的Inconel 718零件不满足技术要求时,需应用铣削等方法进行加工。本文以切削速度v_(c)、每齿进给量f_(z)和轴向切削深度a_(p)为切削参数优化设计变量,以切削力作为响应性能指标,设计响应曲面法方案,建立了铣削增材制造I... 采用激光增材制造的Inconel 718零件不满足技术要求时,需应用铣削等方法进行加工。本文以切削速度v_(c)、每齿进给量f_(z)和轴向切削深度a_(p)为切削参数优化设计变量,以切削力作为响应性能指标,设计响应曲面法方案,建立了铣削增材制造Inconel 718的响应分析模型,得到优化设计变量的响应函数解析式,研究了各优化设计变量的交互作用对优化目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切削力方差分析,模型R^(2)=0.954,P=0.0007<0.05,验证了预测模型的可靠性;各优化设计变量对切削力的影响大小按照每齿进给量>轴向切削深度>切削速度的顺序排列;以切削力为优化响应性能指标的最优切削参数组合为v_(c)=80 m/min,f_(z)=0.02 mm/z,a_(p)=0.3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Inconel 718 铣削 参数优化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刃口参数对钛合金超高速铣削刀具性能及寿命的影响
15
作者 陈曦 孙健哲 +3 位作者 赵景波 王奇 何亚峰 郭魂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5-182,共8页
采用超高速加工技术提升钛合金加工效率时,高转速和大进给条件下进行切削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刀具寿命降低,进而增加制造成本。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优化刃口参数来提高钛合金超高速铣削过程中的切削性能及刀具寿命。首先,构建了基于刃口参... 采用超高速加工技术提升钛合金加工效率时,高转速和大进给条件下进行切削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刀具寿命降低,进而增加制造成本。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优化刃口参数来提高钛合金超高速铣削过程中的切削性能及刀具寿命。首先,构建了基于刃口参数的切削力和切削温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铣削仿真模型,通过铣削实验进行数据校准;随后,采用响应面法设计仿真实验,揭示关键刀具刃口参数对切削性能的影响,优化刀具的刃口参数;最后,根据优化结果制备出优化后的铣刀,对其切削性能和刀具寿命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与未优化的铣刀相比,优化后的铣刀在切削性能和刀具寿命方面均有所改善,切削力降低8%~10%,平均刀具寿命提高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铣削加工 刃口参数优化 切削性能 刀具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刀具寿命的数控铣削参数节能优化方法研究
16
作者 欧丽 尹瑞雪 赵雪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06-112,共7页
针对数控铣削加工中刀具磨损导致加工能耗剧增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刀具寿命和铣削比能的切削参数优化多目标决策方法。以难加工材料316L不锈钢为研究对象,设计基于响应面法的铣削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交互分析;建立以铣削工艺参数为变... 针对数控铣削加工中刀具磨损导致加工能耗剧增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刀具寿命和铣削比能的切削参数优化多目标决策方法。以难加工材料316L不锈钢为研究对象,设计基于响应面法的铣削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交互分析;建立以铣削工艺参数为变量的铣削比能、刀具寿命的数学模型,并以此为优化目标,构建多目标切削参数优化模型;最后,采用NSGA-Ⅱ遗传算法对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解集,并利用熵权TOPSIS法对最优解集进行决策,得到最优解。结果表明:相比工厂经验切削参数组合,优化后切削参数组合的铣削比能降低了24%,刀具寿命提升了37%,验证了该铣削比能和刀具寿命预测及多目标优化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铣削 响应面法 多目标切削参数优化模型 NSGA-Ⅱ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曲面零件的高速铣削参数优化研究
17
作者 文亦骁 徐全 +2 位作者 曾文明 郑宇 刘双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3-117,共5页
为探究复杂曲面零件的高速铣削参数对加工效率、刀具磨损和零件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使用CUTPRO软件构建仿真模型,结合高速铣削试验,优化铣削速度、每齿进给量和铣削深度系数,并对铣削合力和表面粗糙度的响应关系进行分析,对材料去除率... 为探究复杂曲面零件的高速铣削参数对加工效率、刀具磨损和零件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使用CUTPRO软件构建仿真模型,结合高速铣削试验,优化铣削速度、每齿进给量和铣削深度系数,并对铣削合力和表面粗糙度的响应关系进行分析,对材料去除率和表面质量进行考量,形成针对粗加工和精加工的多目标规划模型。结果表明:铣削速度变化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最为突出,每齿进给量和铣削深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较小且接近;进行复杂曲面零件的高速铣削粗加工时,优选参数为v_(c)=60 m/min,f=0.03 mm/z,a_(p)=1.5 mm,精加工时优选参数为v_(c)=40 m/min,f=0.02 mm/z,a_(p)=1.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铣削 复杂曲面零件 参数优化 铣削合力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P与SPVACDE算法的立磨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
18
作者 臧祥毅 王呈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37-1144,共8页
为了降低矿粉生产线的立磨能耗并提高矿粉产量,提出一种基于遗传反向传播(geneticalgorithmbackpropagation,GABP)神经网络和强度Pareto变次数自适应混沌差分进化(strength Pareto variable adaptive chaotic differential evolution, S... 为了降低矿粉生产线的立磨能耗并提高矿粉产量,提出一种基于遗传反向传播(geneticalgorithmbackpropagation,GABP)神经网络和强度Pareto变次数自适应混沌差分进化(strength Pareto variable adaptive chaotic differential evolution, SPVACDE)算法的立磨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针对改进强度Pareto进化算法(strength Pareto evolution algorithm2,SPEA2)在寻优过程中易陷入局部最优与Pareto前沿分布不均等问题,通过引入变次数混沌映射策略及自适应交叉和变异算子,提出了SPVACDE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与SPEA2等算法相比,SPVACDE算法在求解ZDT测试函数时具有更好的收敛性和解的分布性;在立磨工艺参数优化方面,SPVACDE算法能够搜寻出更优解,Pareto前沿分布更均匀,相比于原工艺参数设定,立磨能耗降低了11.47%,矿粉产量增加了18.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磨 多目标工艺参数优化 遗传反向传播算法 改进SPE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x-Behnken设计的增材制造TC4铣削参数优化
19
作者 卢一铭 金成哲 +1 位作者 王俊杰 刘玮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7-160,共4页
采用激光增材制造TC4钛合金零件在不能满足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时,还需应用铣削等切削方法进行加工,从而满足其使用要求。以切削速度、每齿进给量、铣削深度为优化设计变量,切削力为响应性能指标,运用Box-Behnken方法设计出曲面响... 采用激光增材制造TC4钛合金零件在不能满足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时,还需应用铣削等切削方法进行加工,从而满足其使用要求。以切削速度、每齿进给量、铣削深度为优化设计变量,切削力为响应性能指标,运用Box-Behnken方法设计出曲面响应法的试验方案,建立出铣削激光增材制造TC4钛合金的响应模型。通过对切削力两个回归模型进行显著性分析,P值<0.0001、校正系数R^(2)=0.9908≈1,表明该模型的可靠性较高。参数优化发现铣削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顺序为:铣削深度>切削速度>每齿进给量。通过运用曲面响应法的多目标优化,得到以切削力最小为优化目标最优铣削参数组合为切削速度v_(c)=55 m/min,每齿进给量f_(z)=0.04 mm/z和铣削深度a_(p)=0.3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TC4钛合金 铣削 Box-Behnken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IDW法的铣削机器人模态参数预测
20
作者 段玉斌 赵一阳 +2 位作者 刘金玉 曹家彬 闫维新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9-165,180,共8页
铣削加工工业机器人模态参数识别是分析其加工时振动现象的基础,模态参数与机器人的姿态高度相关,因此存在加工过程中其随时间改变的现象。传统的有限元法以及试验模态分析法难以快速准确地预测铣削机器人加工空间内所有姿态下的模态参... 铣削加工工业机器人模态参数识别是分析其加工时振动现象的基础,模态参数与机器人的姿态高度相关,因此存在加工过程中其随时间改变的现象。传统的有限元法以及试验模态分析法难以快速准确地预测铣削机器人加工空间内所有姿态下的模态参数,对此文章提出一种改进的距离反比加权(IDW)频响曲线预测法,实现机器人任意姿态下的频响曲线预测,并采用正交多项式曲线拟合法准确辨识机器人的模态参数。首先对铣削加工系统进行有限元模态仿真,在此基础上确定传感器布放位置;采用力锤冲击试验得到加工平面内有限位姿点的频响曲线,之后利用改进IDW法对部分位姿点的频响曲线进行预测;最后利用正交多项式曲线拟合法基于预测频响曲线实现模态参数的辨识并与实测模态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改进IDW法可有效提高频响曲线的预测精度;2)基于预测频响曲线的模态参数识别结果与基于实测频响曲线的参数识别结果接近,低阶固有频率的预测误差在8%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削机器人 频响函数预测 模态参数辨识 改进距离反比加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