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鸡尾山高速远程崩滑碎屑流堆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李世佳
李文平
武尚
张久龙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
-
出处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16,共4页
-
基金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014030)
-
文摘
重庆市武隆县铁矿乡鸡尾山于2009年6月5日发生了一起大规模的山体崩滑灾害性事件,约500万m3崩滑物质从高约75m的陡坎沿铁匠沟作高速远程运动,形成了平均厚度约30m、纵向长度约2 500m的堆积区。本文在对鸡尾山山体崩滑堆积区进行大量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鸡尾山高速远程崩滑碎屑流流动堆积的各向分选特征以及碎屑流的堆积成坝特征,以为该类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依据。
-
关键词
鸡尾山滑坡
高速远程崩滑
碎屑流
堆积特征
-
Keywords
Jiweishan landslide
high-speed distant landslide
clastic grain flow
accumulative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P64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
-
题名汶川地震大型高速远程滑坡力学机理及控制因子分析
被引量:17
- 2
-
-
作者
方华
崔鹏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处
《灾害学》
CSCD
2010年第B10期120-126,130,共8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资助项目(2008CB425802)
-
文摘
根据汶川地震典型高速远程滑坡坡体结构特点及坡体对地震动的响应,认为地震波是造成山体变形破坏的原动力,强烈的地震动是触发岩体高位剪出并被抛射的主要原因。滑坡体被抛射后,撞击铲刮坡面形成高速碎屑流作远程运动,其运动距离决定其造成危害的大小,在不考虑地震长持时的情况下,其后续运动距离决定于不同的内部控制因子,统计分析表明:发震断裂只有触发效应以及"上/下盘效应",与灾害规模无关,多半滑坡发生于平均坡度为30°~45°坡体结构,滑坡体运动距离L与其拔河高度H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坡体拔河高度越大,滑坡体滑过的区域面积及堆积体积就越大,滑坡运动距离就越远,运动性就越强,造成的灾害也就越大。
-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高速远程滑坡
力学机理
运动距离
控制因子
-
Keywords
Wenchuan earthquake
high-speed distant landslide
mechanical mechanism
running-out distance
controlling factors
-
分类号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